又被抵制了 贾玲

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槽值》栏目(公众号:caozhi163)出品,每天更新。

贾玲,又被抵制了。

6月20日,运动品牌lululemon在国内外全平台官宣“贾玲成为新晋品牌大使”,而几天前,她才官宣了Prada品牌代言人。

消息一出,不乏支持的声音,从拿下34亿票房的《热辣滚烫》,到一年减重100斤后“一切都来得及”的呼喊,再到官宣代言不断。

贾玲,无疑今年最具关注度的女性之一

但同时,随着舆论的发酵,围绕着贾玲的争论,也始终如影随影。

有人认为贾玲“失去喜剧人的初心”,有人剑指电影背刺观众“贩卖身材焦虑”。

质疑也对准了最终选择了她的品牌:从此抵制,不会再买。

“现在好了,贾玲失去了一半的自己,lululemon恐怕也将失去许多消费者。”

自《热辣滚烫》拿下春节档票房冠军,围绕着攻击和质疑,就始终没中断过。

一开始,那一句“贾玲失去了一半的自己”,还是大多和贾玲的身材、样貌相关。

不是拿放大锐化后的贾玲对比照得出结论:“减重的贾玲起码老了十几岁”“皮肤失去胶原蛋白感”。

就是甩出记账细节照片,论定贾玲的体重反弹,就在不久后的某一天。

原因是:“减肥减得过于多了,反弹的概率也比一般人大。”

随着《热辣滚烫》不断刷爆热搜,疑问的声音逐渐升级。

贾玲减掉的100斤体重,无形中开始和她的喜剧演员和导演身份挂钩。

电影里的剧情,被评“难以理解,主要矛盾不去解决,只想着减肥,就是自我欺骗”;

电影外,“不好笑了,喜感没了,福相也没了”的人身攻击不断涌来。

“过度炒作,花大价钱拍个真人秀”的抵制同样如影随形。

对于贾玲减重后的变化,更有人放出狠话:“给我一个亿,我也能瘦下来。”

“胖胖的贾玲是独一无二的,瘦瘦的贾玲是平平无奇的。”

关于喜剧能力是不是脂溶性的、瘦子是否和搞笑无缘、人减肥后会被夺舍吗这些问题,在没有经过研究证实前,或许见仁见智。

但《热辣滚烫》爆火后,社交平台上以此为起点,围绕贾玲的质疑和诘问从未停止。

有时是差不多以半个月周期,以“贾玲体重反弹了”“贾玲胖回去了”为中心思想的话题,频繁登上热门;

有时是以“贾玲满脸疲惫”“贾玲眼里没光了”“贾玲还能拍好喜剧吗”……为主旨的讨论,刷爆豆瓣、小红书热门讨论区。

贾玲进军好莱坞拍电影,跟吴彦祖的合照,被评价“全脸都是皱纹”“反而变丑了”。

评论区愤而提出疑问的有:“看到自己现在这个样子,是否会考虑增肥回去?”

直接下定论唱衰的也有:“她会胖回去的,这种体型不可能坚持得住。”

几乎每一次有贾玲有新动向的背后,都有一个新的问题呼之欲出。

官宣Prada品牌代言人和lululemon新晋品牌大使时也不例外。

即使对于lululemon和贾玲的合作,到底是“品牌的一次下沉动作”,还是“对精英主义的推崇”还没有一个定论,但锁定话题的揭露,大抵殊途同归:

“背刺不完美女性的贾玲,太让人失望了,lululemon也是一样,总之不会再买。”

说来也怪,作为一个运动品牌,lululemon的消费者/潜在消费者,选择它的原因不外乎:

一方面,是lululemon在满足人们穿着舒适需求的同时,推动健身、瑜伽演变成为了一种都市文化元素;

另一方面,是看中了它能代表经济富足、时间充裕、高度自律、自我提升的精英形象。

如今,品牌还是那个品牌,衣服还是那些衣服,只因选择了真的因为自律、运动、自我管理而更健康的贾玲后,就被骂了?

所以,为什么更健康的自己,就不能是更好的自己?

身材焦虑和健康管理的概念,混在争议中夹杂不清;

“感受更好的自己”亦在“胖胖的自己,就不是更好的自己了吗”前,成了等同诡辩的答案。

仿佛贾玲的体重不是体重,而是人们内心那一架天平上的砝码:

“减重100斤,拍女主角的电影,就算是女性导演了吗?”

“你要是还是从前那个胖胖的喜剧演员,不就没这么多事了。”

这其实不是贾玲第一次陷入类似风波中。

2015年,贾玲和瞿颖在小品《喜乐街》中演唱的那首《女神和女汉子》引发争议。

起因是有网友认为其中提到的“女汉子”“矮胖”等标签涉嫌歧视,要求道歉。

而贾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难过又担忧:“我觉得会把中国女性喜剧的路再给堵死。”

“我眼大嘴小鼻梁挺,腿长胳膊长S型,我的名字叫瞿颖;我有胳膊还有腿,还有鼻子也有嘴,我的名字叫贾玲”

事实上,在喜剧界始终存在这样一条潜规则:美丽,天然与幽默对立。

一直以来,人们印象中的女喜剧演员形象,大多离不开胖、老、丑形象。

“喜剧之所以令人发笑,往往是因为当事人滑稽、笨拙、幽默的遭遇。”

而“胖”“丑”往往会消解攻击性和侵略性,让看起来更人畜无害,才能让观众产生“优越感”,才有可能“搞笑” 。

从“肥姐”沈殿霞,到在各大港片中以“丑角形象”出现的吴君如,再到年轻时就演起了“缺牙”老太太的宋丹丹,不外如是。

作为女笑星收获全网喜爱的那些年里,从相声,到小品,到综艺。

贾玲活跃在舞台上、荧幕前,展示着胖胖的自己,也接住每一个玩笑。

只是,身为一名女喜剧演员,她在更早些时候,就已经在正视女性困境。

经历“女神和女汉子”作品争议后,她意识到小品的表达局限,进而将目光投向更宽广的表达方式。

2021年春节档黑马电影《你好,李焕英》,脱胎于同名小品。

一个没那么优秀,也没那么让父母省心的小孩,穿越到了1981年,并遇到了年轻时候的妈妈李焕英。

这一次,她决定让妈妈过属于自己的人生。

不同于以往类似题材作品的“母亲”身份前置:妈妈不仅是妈妈,更是她自己。

取材自贾玲和妈妈真实的故事,作品上映后广受好评,贾玲也凭这部作品,一跃成为当时的全球票房最高女导演。

《你好李焕英》让观众看到了她的毅力和坚守,和她作为女性的独特视角。

《热辣滚烫》,则从另一个角度,切入了女性在成长和生活中的遭遇的问题。

主人公乐莹(贾玲 饰)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宅在家中,难与社会建立正常连接。

每当她打起精神,为别人付出时,家人的伤害,亲人的背刺,爱人朋友的背叛总在磨灭她对生活的希望。

直到拳击馆的那一句“你赢过吗,哪怕一次”,成了黑暗中透进的一点亮光。

擂台上,乐莹满脸是血,一次次被击倒后爬起,终于赢了自己一次。

乐莹的人生难题,从来不是靠减重100斤解决的,甚至体重从来都不是关键问题。

前男友(乔杉 饰)移情别恋,提出分手时说的不是“你看你现在越来越胖”;

而是乐莹性格变化太大(没有移情别恋正确的意思)。

追求爱情和昊坤(雷佳音 饰)同居到分手时,开始是因为乐莹的主动出击。

结束,则是两人对梦想的态度背道而驰。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减肥改变人生”的鸡血励志故事。

不如说是一个曾在生活中迷茫,而今终于让自己成为生活锚点,不再需要谁的肯定的普通女性的故事。

恰如那一句台词——

“其实我挺喜欢拳击的,两个人打成那样,最后还能抱在一起,我以为想得到拥抱,只有对人好才行呢。”

对贾玲来说,《热辣滚烫》不是起点,甚至不是厚积薄发。

而是她作为女性、作为演员,一直在做的专业的、漂亮的事。

就如同她很久以前,因为“原先禁锢在女性表演者身上的规矩很难打破”,而放弃执着多年的相声一样。

她一直在选择更合适的表达方式、更有力的发声途径。

其中没有俯视,批判,也不需同情、戏谑,更与身材焦虑、审美焦虑无关。

回到许多人不解的那一个问题:贾玲,还能回来吗?

回答这个问题前,或许要先弄清楚:人们口口声声想要的那个贾玲,到底是什么样的?

此前,贾玲作为导演接受了鲁豫的采访。

采访结束后,鲁豫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说:“贾玲没变,她只是做回了全部的自己。”

《热辣滚烫》路演的现场,她接梗、爆梗不断,随便一句话就炸翻全场。

有观众夸她唱歌好听,贾玲惊喜交加“真的假的,我有歌迷”,顺便提到自己录歌曲风格很特别,“有一种天然的嘶吼感”。

传下去,贾玲未来或将作为嘶吼派歌手出道

做导演时,从演员入镜角度是否容易走光这种细节,到统筹大局,她都全程参与创作。

就像她原来做演员时一样,为了更好的表演效果,兼顾服装、化妆、道具的选择,而不是只把表演看做谋生手段。

贾玲,还是那个贾玲。

只是过去,“身材”像一面透镜,遮在她面前,让她被无限缩小,又无限放大。

但身材从来不该是这样一面透镜。

女性的路,也从来不仅仅是一条砌上了围墙的单向轨道。

1954年,37岁、拥有5个孩子的菲利普·狄勒决定成为一名喜剧演员。

“我成为单口喜剧女演员,因为我有一个常坐不起的丈夫。”

她在自述中谈到自己表演喜剧的技巧,她会戴上鲜艳的假发和夸张的假睫毛,穿上臃肿的裙子,扮演一个丑陋肥胖粗鄙的女人。

但实际上,她在日常生活中漂亮优雅,身材绝佳。

她这样做,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女性特征,真正靠风趣幽默吸引观众。

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也对这个故事进行了致敬,麦瑟尔夫人在大名鼎鼎的煤气灯咖啡馆接连抛出问题:

“为什么女人要伪装自己?为什么我们要假装自己很蠢?为什么我们要假装绝望无助?为什么我们要假装抱歉遗憾?为什么我们要假装饱腹不饥?”

并非拥有智慧、毅力的女人没有幽默感。

是观众习惯了要求她们维持友好模糊而无攻击性的形象,不鼓励她们的强壮与野心。

七十年前被迫扮丑的菲利普·狄勒,七十年后因为瘦身成功、代言高奢被骂的贾玲,都被困在这样的夹缝里。

如今的贾玲,确实回不去了。

她已在一条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踏出第一步的时间,远比人们想象的还要早。

就像当年参加《欢乐喜剧人》,她看着那些喜剧代表人物的立牌说:

“这里一个女的都没有,好孤独啊,我立这得了。”

当年参加《欢乐喜剧人》时的贾玲,还是“女汉子”

“女性无所不能。”

说到底,从Prada到Lululemon,看中的从不仅是贾玲的变化;大家说品牌选对人,也不仅仅是因为贾玲的身材。

而是运动,是生命力和无限的力量,也是女性本身。

2015年的一次采访中,姐姐贾丹说,北漂的艰难日子里,贾玲特别喜欢一个故事:

一群小青蛙爬铁塔,爬着爬着有青蛙质疑“傻不傻,为什么要爬”,大家都停下来,嘲笑自己最初的想法。只有一只小青蛙一直没停,最终抵达塔顶。

大家问它怎么有力量爬上去,才发现小青蛙是聋子,听不到大家的议论。

看起来颇为鸡汤的小故事,别人听了往往不置可否,贾玲却说:“我很想爬到塔顶,想看看上面的风景如何。”

如今的贾玲爬到顶了吗?

《热辣滚烫》争议最大的那段时间,贾玲在新疆旅游,发了一条微博:

“总有人问我在拍什么,你看到什么我就拍了什么呗......今年新疆风好大,因为站在山顶的缘故吧。”

贾玲已经next level,这很好。

同路人自然会期待她的下一座高山。


贾玲的电影创了新高,为什么有很多人不服气呢?

电影《你好,李焕英》根据贾玲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一个关于母爱和亲情的故事。 贾玲扮演一个调皮捣蛋的女儿,张扮演一个母亲的角色。 虽然他女儿总是闹,但她总是尽力让妈妈开心,有笑有泪。

贾玲电影创下新纪录,但为什么频频遭到圈内人的抵制?

这部电影票房突破53亿,在国产电影中排名第三,贾玲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导演。

有些人快乐,有些人悲伤

虽然贾玲在电气行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遭到了业内人士的抵制。 很多导演表示不看好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一半以上是运气使然。 被要求担任这部电影的制片人,但他后来拒绝接受采访,并表示没有遗憾。

据说即使是这种由小品改编再煽情的电影,也能拿下40多亿票房,可以说是国内电影业的悲哀。甚至有人讽刺说:“中国是不是一定要靠这部电影才能进奥斯卡?”?观众审美怎么了?

其实有些人真的看起来像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但是深入解剖揭示了一个非常真实的行业残酷现实。 像以前的高票房电影一样,都有很优秀的特效、故事、剧情、热点、社会、镜子等等。 《你好,李焕英》这么没有说服力,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因为这个故事可能看起来太无聊了,笑起来并不那么好笑,似乎也没有得到眼泪。 另外网上宣传这部好看的电影的人都说太感人了,有些低泪的人肯定会去看。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都有这个片子应该很感人的感觉,但是看到最后不哭的时候就会形成很大的落差感。 感觉这部电影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夸张感人。

第二个原因是春节疫情的宣传。 当时疫情慢慢好转,他们都在休闲放松的度假。 因此,很多人会去娱乐。 如果不是眼泪低的人,而是容易流泪的人,效果就好了。 影片也非常用心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从一个衣服纽扣到一支笔,一杯茶。 虽然制作成本不高,但在宣传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电影人邓先生说,正是因为电影的宣传和发行到位,《你好,李焕英》票房的逆袭,才导致了今天国内电影产业的发展。

一部小成本的喜剧电影,其受欢迎程度可以在短时间内超越其他电影,确实值得学习,甚至央视也表示了乐观

不会太差。 与同期的《唐人街探案3》相比,它的制作和技术成本都很高,剧情也很抢眼。 票房成绩低并不代表《唐人街探案3》拍得不好。 只是他把这部电影的缺点放大了。 整部电影95%的时间都在说日语。 我以为是不知道的日本电影。 再加上结局不好,我无法超越第二步。 你好,在电影《你好,李焕英》中,他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把缺点降到了最低,表达了核心主题。 没有什么比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不近”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贾玲、沈腾和陈赫都很搞笑,也很受欢迎,他们在电影上映前就活跃在综艺节目中。 即使让人发笑,也没有违和感。 如果换成其他导演拍这个故事,

一部好的电影作品确实需要技术。 不能说观众审美变低了。 只能说观众的接受更现实,更普通。 国内电影业还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需要时间沉淀和成长。 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影视作品,搬上大银幕再创纪录。

凭借这部电影,贾玲成为世界上票房最高的女导演。 虽然压力会很大,但也是再也无法超越的经典。 这个成绩也很好。

贾玲处女座被质疑抄袭,粉丝含泪怒斥质疑者:知道李焕英是谁吗?

众所周知,每年的春节档都是各种大片上映的日子,大年初一这天,会有多部电影共同上映,今年也不例外。

去年春节档由于特殊原因不得不取消,但是今年就不一样了,一共有7部电影上映,其中包括延期一年的《唐人街探案3》。

其实从近期的预售情况就能看出,春节档到底哪部电影会拿到更高的票房,目前预售票房最高的是《唐探3》,首日预售票房就突破了3亿,排名第二的就是《你好李焕英》了,该片预售票房也超过了5000万,虽然跟《唐探3》相比差的太多,但是跟其他几部新片相比,《你好李焕英》的预售已经非常出色了。

俗话说人红是非多,这句话对电影作品同样适用,《唐探3》上映之前就被不少媒体预测票房不会超过30亿,各种不看好。 对于贾玲首次担任导演的这部贺岁喜剧《你好李焕英》,同样也存在不少质疑声。

首先就是该片的主演阵容,海报上主要宣传沈腾、贾玲和张小斐,实际上沈腾在这部电影中只能算是客串,戏份并不多。

有意思的是,《你好李焕英》的另外一部参演者陈赫,戏份比较多,但是片方在宣传的时候闭口不提陈赫,似乎成为了一个“隐形人”,其中缘由我想大家也都很清楚,陈赫因为当初离婚事件至今备受争议,所以只要有他参演的影视剧,基本上都存在有人抵制的情况,因此陈赫即便是《你好李焕英》的主要演员,片方也很少提及。

《你好李焕英》第二个惹争议的点是“抄袭”,从贾玲的春节小品《女神和女汉子》到《欢乐喜剧人》,贾玲在荧幕前的很多作品都被质疑“抄袭”,其中不乏引用照搬国外综艺的笑梗,这对于一位喜剧演员来说,无疑是负面消息。

这次大年初一上映的《你好李焕英》是贾玲首部作品,贾玲身为喜剧演员跨界担任导演,外界本身就不看好,所以也就出现一些贾玲新电影抄袭的传闻。

有网友质疑,贾玲的贺岁电影《你好李焕英》存在抄袭话剧《曾经5》的地方,并且晒出了多出对比,以此为证据,不少网友跟风,都表示要支持原创作者维权,趁机抹黑《你好李焕英》。

更致命的是,《曾经5》的编剧谢霞也出面发声回应此事,言语中并没有否认贾玲《你好李焕英》抄袭,这就给网友们更多抹黑贾玲的理由了。

不过,谢霞虽然是编剧,但是版权还是归公司所有,很快,话剧《曾经5》的版权所在方发声明,帮助贾玲澄清《你好李焕英》并没有抄袭《曾经5》。 至此,贾玲新电影“抄袭”风波总算结束。

澄清抄袭风波之后,网友们都力挺贾玲,表示要支持贾玲的新电影,支持原创,有很多贾玲的真爱粉丝含泪怒斥质疑者:知道李焕英是谁吗?她妈的名字就叫李焕英!

原来,贾玲拍这部电影,其实也有纪念自己母亲的意思,宣传海报上那句“笑顺爸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看到这里,也许大家就会明白了,既然贾玲拍这部电影是为了纪念自己妈妈,那就更犯不着去抄袭了,最后,还是希望大家理性吃瓜吧。

《你好李焕英》:贾玲以38岁扮演18岁,为何没有人说她是丫头教?

2021年的贺岁档,由于天时地利人和,贾玲执导的第一部电影《你好李焕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据网络消息最终收获了54.13亿人民币的票房,在同时期的作品中名列前茅。

电影中,贾玲亲自上阵扮演主角贾小玲,以38岁的大龄青年身份扮演18岁的小姑娘。

同样的情况曾经招来很多热话题。

在《你好李焕英》上映的几月前,60后的刘嘉玲、70后的章子怡和刘涛、80后的唐嫣等成熟美女,因为在电视剧里扮演少女少妇而被人奉为“丫头教”,说个没完。

贾玲倒是不怕被网友们列入“丫头教”,顶风而上。

结果却也很令人意外,网友们似乎集体选择性失明,都对“扮嫩”的操作视而不见,纷纷把注意力投在影片的真情实感上。

这是为何?

“装嫩”那么令人反感的事情为何到了这里可以例外?

是因为38岁的贾玲很贴近18岁的贾小玲吗?就像30岁的谭松韵在《以家人之名》中扮演初中生一样毫无违和感?

显然不是。

说实话,就昕玥看来,如今荧屏上的贾玲并没有十分少女模样。

她能够甩掉“违和感”的质疑有其他的原因。

当初章子怡主演的电视剧《上阳赋》开播时,很多人就她扮演15岁少女阿妩的事情吐槽。

但是章子怡这个劝说并无效果,网友不会买账,甚至把她的微博一起拿来,添加吐槽的内涵。

又说刘涛,在《大宋宫词》中扮演十几岁的少妇刘娥,很多雷人镜头被人截出来起话题。

刘涛对中年扮少女的质问避而不谈,而在某平台回应说:刘娥进入了事业期……

同样的,网友并没有降下吐槽的热度。

无论是章子怡还是刘涛都想利用自己的“高情商”在戏外去把观众的注意力转移,但是可惜都以失败告终。

她们为什么会失败呢?

我们可以参考著名 华人电影导演李安的作品 《理智与 情感 》,也许能给到提示。

这部片改编于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1995年制作,曾获得过多项国际奖项和十多次国际奖项提名,如今豆瓣评分8.4。

这些记录都证明了,它是一部优质的电影。

但是看过它的人会知道,作为主角的埃丽诺长相非常成熟,与剧本原设定的19岁少女形象相去甚远。

而实际上扮演埃丽诺的演员艾玛·汤普森是一位50后,在参演的1995年已经36岁。

也是中年扮少女,用现在的吐槽标准,这是“丫头教”无疑。

但是媒体鲜有人对艾玛·汤普森对埃丽诺的演绎心存微词,因为不但演员的演技无可挑剔,她还用才气征服了整个团队——就在这部电影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这就成功地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

所谓一美遮百丑,当你某些方面令自己全身发光,自然盖住了那些不起眼的瑕疵。

贾玲并没有达到李安和艾玛·汤普森的高度,她能够成功转移靠的不是才气和技术,而是触动人心的真诚态度。

上面提到的“丫头教”,无论是60后的刘嘉玲还是70后的章子怡刘涛,她们无一例外都用设定和剧情中强调了一个意义,就是“青春洋溢的女性魅力”,目的是让男性为之吸引乃至倾倒。

所以她们的呈现暗示了必须具备“年轻女人的美丽和魅力”的说服力,但是偏偏她们本身的状态无法使之呈现出来,给观众看到的恰恰是另外一面,让人无限遗憾的一面——人们纷纷说,要是我是剧中那些高富帅,怎么会迷恋这样的“阿姨们”呢?

但是贾玲的主题和传达没有这方面的含义,她甚至强调了贾小玲的其貌不扬,屡屡让母亲为之懊恼。

她全程着力于母女的感情,让屏幕前的为人子女和为人父母与之共鸣而沉浸,完全忘却了形象违和之事。

由此,不再有人纠结贾玲的样子一点也不像青葱少女,成功地转移了观众的注意力。

一般来说,人们对喜剧的角色形象比较宽容。

如马丽和艾伦主演的喜剧电影《羞羞的铁拳》。

虽然马丽本人长相挺秀美,但是出演这部电影的时候年龄到了36,很多镜头都露出了与年龄相对应的相貌状态。

而且因为男女互换灵魂的剧情需要,马丽在电影里的造型比较粗犷,几乎失去了女性的柔美。

但是没有观众会纠结在马丽扮演的马小是否赏心悦目上。

因为但凡存了一点点这样的心思都会被连续不断的捧腹大笑桥段给冲刷了。

面对喜剧作品,除了对外形的不计较,甚至对人设也不加以挑剔。

如《夏洛特烦恼》,沈腾在里面扮演的主角夏洛是一枚渣男,不学无术、好吃懒做、好高骛远、爱慕虚荣,还恬不知耻等等。

但是这些角色的人性缺点完全不影响观众对沈腾的喜爱,对其中的 搞笑 片段百看不厌。

本就是喜剧班底的团队打造,《你好李焕英》虽然以真情做底,但是迎面而来的首先是逗乐人的妙趣。

所以,喜剧元素是一个很好的滤镜,当人们怀着观看喜剧的心情时不会对剧情的写实程度斤斤计较。

结语

所以,并不是所有大龄美女扮演少女都会受到抵制,要看自己的实力到哪里,是否真的有能力去征服人们,使之主动去忽略那种“违和感”;或者看清了作品的类型,对于要求形象贴合的角色是否hold得住。

贾玲在《你好李焕英》做到了,你还能想起谁在哪部作品也做到了?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38498.html
一大巴翻覆致两名中国游客身亡 马来西亚将对涉事旅行社启动调查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