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互联互通规模突破1.7万亿元 全球资金配置中国资产热度持续升温

7月4日,ETF互联互通将迎来两周年。

◎记者 何漪 唐燕飞

7月4日,ETF互联互通将迎来两周年。两年来,纳入互联互通机制的ETF数量持续扩容,突破150只,总规模超过1.7万亿元人民币,两地资本市场融合发展不断深入。

在业内人士看来,ETF纳入互联互通,是我国资本市场“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升长线资金占比,让更多的全球投资者配置中国资产。

总规模超过1.78万亿元

经过两年运营,ETF互联互通(简称“ETF通”)持续推进,资金可投标的ETF名单进一步扩容,数量突破150只。其中,沪深股通ETF(北向)数量达到141只,吸纳了沪深300ETF、创业板50ETF、中证1000ETF等核心宽基产品,5G通信主题ETF、创新药产业ETF、新能源汽车ETF等行业主题产品;港股通ETF(南向)数量达到10只,覆盖恒生科技、高股息等产品。

港交所数据显示,“ETF通”开通后,北向累计交易金额和南向累计交易金额均实现显著增长。今年前5个月,北向累计交易金额较“ETF通”开通最初的5个月增长了近17倍;南向累计交易金额增长了79%。

越来越多的优质产品纳入互联互通机制,吸引了各路资金持续买入。数据统计显示,截至6月底,141只沪深股通ETF(北向)今年以来规模增长了0.76万亿元人民币,规模合计达到1.58万亿元人民币,10只港股通ETF(南向)规模增长了0.03万亿港元,规模合计达到0.21万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0.2万亿元),“ETF通”总规模达到1.78万亿元人民币。

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后,港股通ETF(南向)成交额大幅增长。以盈富基金为例,截至6月28日,该产品近一年来的日均成交额达到65.5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60.98亿元),比纳入互联互通机制前的近一年数据37.1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34.61亿元)增长了七成。

“港股市场ETF流动性高,交易灵活,从发行商和做市商的角度看,港股市场具有多样化特征。”港交所证券产品发展部主管罗博仁表示,对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来说,ETF纳入互联互通是双赢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沪深股通ETF(北向)投资内地市场,也可以通过港股通ETF(南向)获得国际投资机会。

吸引全球资金投资中国资产

作为清晰、便利的投资工具,指数投资吸引着资金的目光。尤其是在金融高水平开放过程中,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部分产品已逐步成长为“巨无霸”。截至今年6月底,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盈富基金、华夏上证50ETF、嘉实沪深300ETF规模均超过1000亿元,分别达到1952.36亿元、1360.47亿元、1296.92亿港元(约1207.17亿元人民币)、1124.66亿元和1053.74亿元。同时,还有华夏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等4只ETF规模增超500亿元,成为中国资产的“代表”产品。

比如,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已成为境外资金投资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工具。截至去年底,瑞银集团、巴克莱银行分别持有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基金份额4630.59万份、3629.31万份,持有占比分别达到1.67%、1.31%。

景顺长城基金副总经理陈文宇表示,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境外市场对A股资产愈加关注,对A股资产的投资需求也日益增长。“我们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A股资产‘走出去’。”陈文宇说。

激发互联互通ETF市场发展潜力

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其中一项为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4月19日,沪深港交易所发布沪深港通ETF范围调整细则,此次ETF标的优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降低ETF纳入规模要求;二是下调ETF的指数权重占比要求。

5月6日起,Global X恒生高股息率ETF、华夏恒指ESG ETF两只产品被纳入港股通名单。这也是上述范围放宽后首批新纳入港股通的ETF,两只新增ETF均追踪恒生指数公司系列指数。

业内人士认为,港股市场优质指数产品将不断引入境内,A股市场优质指数将不断推荐给境外投资者,这种双向的互动与融合,不仅促进了金融开放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更推动了全球金融市场不断融合的进程。

“走出去”“引进来”,知易行难。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基金经理唐屹兵表示,投资者对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上升,A股跨境ETF将迎来更大发展前景。基金管理人应当深入研究公司基本面及投资者的需求,扎实做好ETF的设计、开发与发行,不断开发符合国际投资者规则的指数,丰富不同主题的指数,在结构化行情下,行业主题ETF的工具属性激发了市场的旺盛需求,基金公司要加强产品端供给。同时,针对国际投资者对市场指数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要完善产品链条。

一名券商人士表示,互联互通ETF的市场流动性很重要。“A股市场部分ETF已经引入做市商,做市商通过买卖行为创造流动性,保持市场持续运转。ETF活跃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意愿。我们希望能够为更多ETF提升市场流动性,提升交易活跃度和定价效率。”

广发证券总经理助理兼财富管理部总经理方强表示,财富管理机构的价值在于为客户寻找赚钱机会,为客户做好资产配置。多样的跨境ETF品种迎合了客户资产配置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跨境ETF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他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创设全球ETF的品类,提供更策略化、标准化的ETF组合。


美股三大指数都是什么?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指数是美股的三大指数。

各省金融机构数各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2019年山西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你好,你想问2019年山西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多少?2019年山西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6494.09亿元。 官方发布,2019年9月末,全省全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494.09亿元、较年初增长4.58%。 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71.12亿元、较年初增长12.96%。

央行重磅!最新货币政策报告:疫情防控最重要、地产贷款增速回落

2月19日晚,央行公布《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以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实现“六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报告由央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发布,从货币信贷概括、货币政策操作、货币市场运行、宏观经济分析、货币政策趋势等五个方面总结了人民银行过去一年的重要举措与政策动态,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部署加以展望。

基金君根据报告全文,总结出以下十大要点内容,供大家参考。

1.2019年普惠小微贷款新增2.1万亿元

总体来看,金融机构贷款增长较快,普惠小微贷款快速增长。

根据报告,2019年末,金融机构本贷款余额为158.6万亿元,同比增长11.9%,比年初增加16.8万亿元,同比多增6987亿元。 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53.1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其中,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普惠小微贷款快速增长。 201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小微贷款的投放,效果明显。

具体来看,2019年普惠小微贷款新增2.1万亿元,是上年增量的1.7倍,年末余额增速为23.1%,比上年末提高7.9个百分点。 住户贷款增速放缓,2019年末为15.5%,比上年末低2.7个百分点。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同比多增。 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11.3万亿元,同比多增7986亿元,占同期贷款增量的67.3%,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2.2019年股市日均成交5222亿元,同比增长四成

2019年,金融市场整体运行平稳,其中成交量和筹资额同比增加。

具体来看,2019年沪、深股市累计成交127.4万亿元,日均成交5222亿元,同比增长40.7%。 股票市场筹资额同比增加。 2019年A股筹资6148亿元,同比增加11.2%。

此外,股票市场指数上升。 2019年末,上证综合指数收于3050点,比上年末上涨22.3%;深证成份指数收于点,比上年末上涨44.1%。

3.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经济的手段

201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增速有所放缓,房价上涨区域明显减少,涨幅有所下降。 房地产开发投资稳中微升,房地产贷款增速继续平稳回落。

具体来看,2019年12月末,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分别同比上涨6.8%和3.7%,涨幅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7个和4个百分点。 全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基本持平,销售额同比增长6.5%,增速较上年末下降5.7个百分点。

房地产增速方面,2019年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含外资)房地产贷款余额4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较上年末回落5.2个百分点。 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9%。

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0.2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较上年末回落1.1个百分点;住房开发贷款余额为8.4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较上年末回落17.3个百分点;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28万亿元,同比下降7.1%,增速较上年末回落11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称,下一阶段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则,加快建立房地产金融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经济的手段。

4.加大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货币信贷支持

报告称,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加大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货币信贷支持。

一是专项再贷款定向支持疫情防控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二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实施好逆周期调节;三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疫情防控的信贷投放力度。

报告称,下一步,仍要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加大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货币信贷支持。

5.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报告称,下一阶段,科学稳健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守正创新,勇于担当,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加强逆周期调节、结构调整和改革的力度,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具体而言:

1)要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

2)灵活运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宏观审慎评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3)增强调控前瞻性、精准性、主动性和有效性,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精准把握好调控的度,加强预期引导,维护我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行正常货币政策国家的地位。

4)健全可持续的资本补充体制机制,推动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等方式多渠道补充资本,拓宽永续债投资主体,分散风险;

5)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防范社会信用收缩风险。

6.完善LPR传导机制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

2019年8月17日,人民银行宣布完善LPR形成机制,推出新的LPR报价原则、形成方式、期限品种、报价银行、报价频率和运用要求。 提高银行贷款定价的自,推动银行改进经营行为,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疏通市场化利率传导渠道。

2019年末,新发放贷款中运用LPR的占比已达到90%。 2019年12月28日人民银行发布了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的公告,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动存量贷款定价基准由原来的贷款基准利率转换为LPR或固定利率。

事实上,LPR改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已经显现。 2019年年初至7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一直在5.3%附近波动,市场利率下行向企业贷款利率传导不足。 8月份以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已6次发布新机制下的LPR,1年期LPR较同期限基准利率下降了20个基点。 随着LPR报价稳中有降,企业贷款利率显著下降。

报告称,下一阶段,将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具体而言,将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完善LPR传导机制,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促进银行积极有序运用LPR定价,转变传统定价思维。

同时,发挥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维护公平定价秩序,严格落实明示贷款年化利率的要求,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7.支持钢铁行业通过直接融资“去杠杆、降成本”

2019年以来,在国家逆周期调控政策下,钢铁行业平稳运行,持续推进对标挖潜、降本增效。

一是钢铁产量保持增长。 2019年,我国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同比增长5.3%、8.3%、9.8%。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 2019年,全国黑色冶炼及压延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6.0%和2.5%。 三是钢材价格四季度回升企稳,原材料价格趋于稳定。 四是超低排放正式实施,绿色发展持续推进。

但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受成本上升挤压,行业利润同比有所下降。 二是受国际市场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等影响,钢铁产品进出口总量有所下降。 三是环保压力仍然较大,超低排放具体实施中还存在技术难题,亟待行业内外协作攻关。

报告称,下一步应坚持差异化信贷政策,支持优势企业技术改造、结构调整、绿色发展。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中的作用,支持钢铁行业通过直接融资“去杠杆、降成本”,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8.国内外经济都处于调整期,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报告称,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化。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 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

经济增长保持了韧性,但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企业投资增长仍显乏力。 在信用风险加快暴露情况下,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 新冠肺炎疫情对短期内的经济增长会有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费减少、企业复工较晚等方面。 对此要客观认识、理性看待,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做好充分准备,认真办好自己的事,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切实增加有效投资,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潜力。

9.引导资金投向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

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

一是深入开展金融精准扶贫。 二是持续加大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投入。 三是不断提升小微、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四是积极做好金融支持就业创业。 五是继续加强产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持续完善区域发展金融政策引导。 六是全力以赴做好防疫的各项金融服务工作,加强对生产、运输和销售重要医用物资和重要生活物资的骨干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全力满足其合理融资需求。

10.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2019年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宣布11条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关举措,重点是大幅放宽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市场准入,提前至2020年不再设股比限制,并大幅扩大业务范围;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等。

2019年4月及9月,中国债券先后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指数等国际主要债券指数。

于5月正式批准中日ETF互通中方产品申请。 与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于6月17日发布联合公告,正式启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GDR)业务。

下一阶段,将进一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继续推动全面落实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完善治理体系,持续深化大型商业银行和其他大型金融企业改革,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2022年1月末本贷款余额

一、广义货币增长9.8%

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43.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0.4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M1)余额61.39万亿元,同比下降1.9%,剔除春节错时因素①影响,M1同比增长约2%。 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62万亿元,同比增长18.5%。 当月净投放现金1.54万亿元。

二、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98万亿元

1月末,本贷款余额202.59万亿元,同比增长11.2%。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96.65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1.2个百分点。

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98万亿元,是单月统计高点,同比多增3944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843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0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424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3.3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78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417亿元。

1月末,贷款余额9308亿美元,同比增长2%。 1月份贷款增加181亿美元,同比少增269亿美元。

三、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3.83万亿元

1月末,本存款余额242.6万亿元,同比增长9.2%。 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36.07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1.2个百分点。

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3.83万亿元,同比多增2627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4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84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1836亿元。

1月末,存款余额1.0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 1月份存款增加272亿美元,同比少增228亿美元。

四、1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1%,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4%

1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32.45万亿元,日均成交6.31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8%。 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9.3%,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2.9%,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8.2%。

1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01%,比上月低0.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3个百分点,主要受上年1月初隔夜拆借利率偏低影响,剔除该因素后,1月份同业拆借利率比上年同期低0.02个百分点。 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04%,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05个和0.03个百分点。

五、当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7212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4786亿元

1月份,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5436亿元、1776亿元、1365亿元、3421亿元。

①春节前由于企业集中发放薪酬、福利,单位活期存款会向个人存款转移,导致M1减少较多。 2022年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为1月30日,而2021年为2月10日。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是什么意思

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指某一时点金融机构存款金额与金融机构贷款金额。 其中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信贷机构和保险公司。

金融机构贷款是指:企业向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资金。 其中商业银行是国家金融市场的主体,资金雄厚可向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因此商业银行贷款是企业负债经营时采用的主要筹资方式。

金融机构本贷款余额说明什么?求高手解答

1.金融机构本贷款余额指的是人民币贷款余额和贷款余额,一般可说明金融机构对社会的信贷投放规模,但近年来,由于银行业绩考核的压力,许多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了完成存款指标,做了大量的内保外贷、外保内贷等产品,即存贷款同时增加,所以有一定的水分。

2.贷款余额指至某一节点日期位置,借款人尚未归还放款人的贷款总额。 亦指到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银行贷款。

3.贷款余额不是贷款数额,贷款数额是指合同数额,是一个不变的数额。 贷款余额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业银行已经发放的贷款总和。 银行的考核指标中有存贷比,即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不能超过75%,否则就会违规,并存在很大风险,存款余额为负债指标,贷款余额为资产指标。

拓展资料:

一、什么是贷款总额和贷款余额

贷款总额是指企业在会计期末其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它表示企业向银行举债或融资的总额,而贷款余额是指到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银行贷款。

即短缺贷款或长期贷款科目的贷款余额=前期贷款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融资增加数)-借方发生额(偿还贷款数)。

二、资金的影响

金融机构本各项存款余额,反映一个城市对资金的吸附能力。 我们知道,资金是经济运行的动力,也是结果。 一个城市能汇聚多少资金,显示出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资金是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同时也是国家用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资或货币。 资金是以货币表现,用来进行周转,满足创造社会物质财富需要的价值,它体现着以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资金是垫支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用于创造新价值,并增加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的媒介价值,也是指资金管理,意思是说在任何一次交易中,只使你的一小部分资金承担风险。

关于各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各省金融机构数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纳入MSCI中国A股指数有何意义 如纳入影响

一、MSCI指数:国际投资风向标

MSCI指数(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指数)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股票指数,没有之一。 MSCI不仅拥有最为完整和广泛的指数体系,而且在编制方法上也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优势之一:可比性强,由同种编制方法处理指数可以避免各种指数不可比问题。 优势之二:可投资性的编制理念使MSCI指数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以市场指数为例,编制标准一方面要求反映绝大部分市场,另一方面要求交易量最小。 投资者可以在相对较小范围的市场来获得整个市场级别的投资分散效果。 这个特点使得MSCI指数尤其为ETF所青睐。 优势之三:指数结构优良。 MSCI指数中,母指数为各子指数的合集。 这就使得MSCI指数“模块化”。 例如,MSCI ACWI包括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两部分;所有发达市场中涵盖的国家构成MSCI发达市场指数;所有新兴市场中的国家构成MSCI新兴市场指数。 而国家地区又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区域性指数,如亚太指数,同时每一个地区和国家的指数又可以进一步根据行业、风格和规模等来进一步划分至更详细的指数。 正因如此,目前绝大多数全球性基金都将其作为跟踪标准,特别是被动型指数基金。 根据MSCI估计,在北美及亚洲,超过90%的机构性国际股本资产是以MSCI指数为标的。 根据美林/盖洛普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二的欧洲大陆基金经理使用MSCI为指数供货商。 全球追踪MSCI指数的基金公司近6000家,资金总额高达7万亿美元,其中追踪MSCI指数的ETF产品多达700支。 MSCI指数的每一次调整,都会成为全球被动投资者资产重配的风向标。

二、如果A股成功纳入,影响几何

1、如果A股成功纳入,短期对市场情绪会有明显提振,蓝筹最为受益。 首先,意味着市场更大程度的开放,将更为广泛的被国际投资者关注与参与。 其次, 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就是纳入了MSCI指数体系,会对MSCI全球、新兴市场、亚太指数的权重都会产生影响。 再次,追踪上述指数为基准的被动型基金都会调整相应权重来配置资金到A股市场,以指数为基准的主动型基金也会一定程度上加大关注。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基本都是业绩稳定,市场占比较大,估值和流动性良好的公司标的。 目前MSCI新兴市场指数包含21个市场822支股票,占据全球市场市值的11%。 行业方面,金融、信息技术、能源占比最大。 公司层面,韩国三星[微博]电子、台湾积体电路以及腾讯控股是指数内三家最大的公司,皆为信息技术行业。 三、初步纳入比例较低,增量资金有利于优质股如果受到A股加入影响最大的是追踪新兴市场指数和世界指数的投资,其规模分别约为1.4万亿美元和1.7万亿美元。 考虑30%外资持股限制,可分别作如下资金流入估算。 如果以5%比例纳入,资金流入约78亿美金。 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占比约为0.46%,在MSCI世界指数中占比约为0.08%。 假设以上以 MSCI 指数为业绩基准的资产规模均按比例配置到A股,带来的资金流入约为78亿美元,由此带来双边资金流动的规模约为156亿美元。 此外,在这些追踪MSCI指数的资金中,并非全部是被动型指数基金,因此这样对A股的个股影响很大。

结论:

综合来讲,我们都应该记住两个事实:一是未来资本市场将更加开放,国内与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将继续加速,MSCI纳入A股是大好事,这将给国际资金配置A股提供更多的渠道。 二是未来数年A股的基本面依然机遇大于风险,这种机遇来自国内增长逻辑转变(实体资产重配)、人口结构变化(降低无风险利率)和供给改革推进(提升风险偏好)的驱动。 所以,与其纠结于别人是否会出席A股的盛宴,不如抓紧时间在音乐停止之前享受市场的狂欢。 A股纳入MSCI的投资机会,华夏基金于2015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了MSCI中国A股指数的ETF(),同期发行了该ETF的联接基金(),该产品是境内首只也是目前唯一一只跟踪MSCI中国A股指数的ETF产品,产品标的资源稀缺,也是最为受益A股纳入MSCI指数的投资标的。 目前该ETF二级市场交易采用做市商机制,流动性能够满足场内大额资金的买卖需求。 在跟踪误差方面,从2015年一季度末至今年一季度末,MSCI中国A股ETF相比业绩基准取得了2.7%的超额收益,而年化跟踪误差仅为1.5%,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管理业绩突出,通过承担较低的跟踪误差获得了较高的超额收益。 整体来看,MSCI中国ETF是中长期配置A股市场良好的投资工具。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39141.html
中曼石油获融资买入0.17亿元 近三日累计买入0.54亿元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