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华为鸿蒙都在做一件 龙芯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的芯片产业,其实是落后于全球的。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营收进口国、消耗国,但芯片自给率可能在20-25%左右,也就是说75%以上的芯片可能靠进口。

而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利益国家,每年向中国出口大量的芯片,从中国赚大钱,所以美国不愿意看到中国芯片产业链,影响到自己的利益,这些年不断的打压中国芯片产业。

在这样情况之下,中国芯也在努力崛起,不断的突破,提高自给率。

但大家其实也清楚,国产替代,替代的并不仅仅是芯片本身,而是整个国产芯片的生态,拿CPU来说,不仅要替代intel、AMD的CPU,还要替代上下游的产业链,以及整个硬件、软件生态,仅有一款CPU是不够的。

所以作为100%自研的国产CPU龙芯,想要和intel、AMD抗衡,就一直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培育国产CPU生态。

龙芯几年前就启动了“百芯计划”,和众多高校联合培养芯片人才。

这个计划,能够让大学生从高校开始就真正进行芯片产品设计,涵盖了从芯片设计到流片验证,以及芯片应用系统开发和商业化的全部环节,培养人才,培育国产CPU生态。

而针对这个计划,龙芯还开始了CPU核,提供一系列IP核,以及研发、验证的工具,提供指导,甚至助其商业化。

目前百芯计划中,已经诞生了多款基于龙芯自研指令集LoongArch指令集的CPU,并且这些CPU还被商业化应用于实际项目之中。

基于百芯计划,龙芯不仅培养出了芯片设计人才,一毕业就可以直接投身于芯片产业之中,还让整个龙芯生态得以放大,得以丰富,也得到更多人,更多企业的认可和使用。

可以说,龙芯真的是在做一件,见效慢,但又意义重大的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从人才培养、产品开发、产品应用、丰富生态等方面,真正逐步构建和实现技术自主、真正可控的国产芯片生态。

事实上,华为鸿蒙生态,也是如此,走进高校和高校合作,从大学生时期就开始熟悉鸿蒙系统生态的开发、商业化等,培养人才,培育鸿蒙生态,鸿蒙和龙芯的目的是一样的。

妄想一夜之间就提高自给率,实现了国产替代是不现实的,需要整个从业者们,从细微处着手,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龙芯,以及华为已经给大家上了一堂示范课,你觉得呢?


鸿蒙系统获龙芯架构认证,重振华为消费者业务,昔日巨头接入鸿蒙

一个是中国计算机龙头,一个是中国手机龙头,龙芯中科的loong Arch指令集与华为的鸿蒙系统将会碰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昔日手机巨头入驻鸿蒙系统,将会为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我是柏柏说 科技 ,资深半导体 科技 爱好者。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魅族入驻鸿蒙系统,华为消费者业务迎来曙光。 麒麟芯片、鸿蒙系统获龙芯指令集、微架构认证。

为了提高自家Lipro智能家居的知名度,增强自己在智能家居领域中的影响力、竞争力。 2021年5月28日, 魅族宣布接入鸿蒙系统 。 需要注意的是: 这次接入鸿蒙系统的产品仅限于魅族Lipro智能家居 ,诸如手机、手表等其它智能设备依旧基于安卓系统。 魅族手机为什么不使用鸿蒙系统呢?答: 市场 。

在美芯半导体高频打压华为的背景下,如果魅族手机在这个时候接入鸿蒙系统,将存在着被美国打压限制的风险。 要知道,美国针对的是整个大陆半导体,一旦狠下心来,根本不会在意你的规模有多大。

由于鸿蒙系统的上市时间晚,大多数的软件公司都是围绕着安卓、iOS系统建立、运行的,缺少对鸿蒙系统软件生态支持。 考虑到手机竞争力与客户体验感,魅族依旧选择了安卓系统。 要知道,企业都是自负盈亏的,企业的根本目的是盈利,在自身营收得不到保障的前提下,奋不顾身地支持另一家厂商,并不现实。

魅族家居接入鸿蒙系统,将为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带来怎样的影响呢?答:魅族接入鸿蒙系统,将会提高鸿蒙系统在智能家居、家电领域中的影响力。 有关于鸿蒙系统的应用,魅族在国内智能家居市场中担任着“领头军”的角色,一旦魅族适用成功且市场表现良好,将会吸引国内大批“追随者”。

尽管鸿蒙系统并未接入到智能手机当中,但智能家居试验成功,将会提高鸿蒙系统在智能手机领域中的威信。 激励更多PC端、移动端厂商加入鸿蒙系统。 谈完魅族,让我们再来看看龙芯中科的loong Arch与鸿蒙系统的“芯”动相遇。

2021年5月22日,龙芯中科受邀参加 全国 科技 活动周暨北京 科技 周。 活动中,龙芯中科向大家展示了旗下最新的两款自研CPU“龙芯3A4000”与“龙芯3A5000”。 参考会中龙芯中科对3A5000、3A4000、loong Arch的讲解和早先龙芯对loong Arch指令集做出的介绍可知,Loong Arch指令集支持、兼容鸿蒙系统。

至于原因,是因为loong Arch支持基于Linux开源的操作系统。 举个例子,Linux状态下,loong Arch对X86微架构的有效翻译效率为80%,Windows状态下,loong Arch对X86为架构的有效翻译效率为70%。 鸿蒙系统是基于Linux微内核开源的,因此loong Arch支持并兼容鸿蒙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loong Arch虽说是归属于RISC精简指令集阵营,但与精简指令集不同,loong Arch架构拥有2500多条自主运行指令。 换句话说,loong Arch既有RISC的低功耗、高执行效率,也具备CISC处理复杂数据的能力。 这符合智能手机对芯片架构的要求。 言外之意,loong Arch可以作为麒麟芯片的最后保证。

但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适配性方面,loong Arch并不能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 这是因为Windows属于商业闭源,而且国外企业也不会付出时间、金钱去促进我国架构指令集的发展。 但是我们拥有银河麒麟操作系统作为保障。

银河麒麟操作系统是国防 科技 大学推出的一款专门用于军工、政府事业机关单位的国产操作系统,可兼容loong Arch指令集。 换句话说,华为鸿蒙系统、银河麒麟操作系统与龙芯的loong Arch指令集架构,三者完全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共同为大陆半导体软件技术行业保驾护航。

补充一点,伴随国防 科技 大学对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的完善,目前银河麒麟系统在软件兼容方面与Windows操作系统的差距缩小了很多。 据了解,银河麒麟V10支持WPS、微信、QQ等多种日常通用软件,还支持CF、LOL、炉石传说等各种热门网游。 回到华为鸿蒙这里。

综合业界对鸿蒙系统做出的测评以及华为对鸿蒙系统的预热,鸿蒙系统可谓是出道即巅峰。 不管是性能,还是安全、执行效率,鸿蒙系统的表现都很亮眼。 当然,这是有依据的。 C语言、C++语言在安全、执行性、系统简洁方面远胜Java语言。 微内核在功耗、物联网方面优于宏内核。

简单说,除了市场影响力与生态兼容性;鸿蒙系统的体验感比安卓系统要好。 但对于市场来说;只有出色的系统,没有与之匹配的软件生态是不够的。 毕竟你的东西再好,没有用户使用的话,也只能被埋没。

让我们猜想一下,银河麒麟V10操作系统、鸿蒙系统、loong Arch三方合作,将会为中国半导体带来怎样的改观呢?对于魅族入驻鸿蒙系统这件事情,大伙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我是柏柏说 科技 ,资深半导体 科技 爱好者。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资讯,学习更多知识。

华为自主研发的芯片有哪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芯片产业的重视程度超越以往。 2015—2016年,中国芯片设计企业从736家猛增到1362家,2017年,国内芯片设计企业总数达1380家,在全球中占有的比率为14.5%。 近年来,国家与企业加大对“中国芯”的投入,在芯片研发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中国自主研发的“芯片”也相继问世。 芯片是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做芯片急不来,那么发展至今,国产的有代表的“芯片”有哪些?1、中国第一枚通用CPU——龙芯提起国产芯片,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不得不提,龙芯中科研制的处理器产品包括龙芯1号、龙芯2号、龙芯3号三大系列,涵盖小、中、大三类CPU产品。 龙芯1号是一款通用CPU,也是中国第一枚通用CPU。 它采用的是RISC指令集,2002年8月10日,首片龙芯1号龙芯XIA50流片成功,龙芯1号的频率为266MHz。 2005年4月18日,龙芯2号研制成功,它的频率最高为1GHz,采用0.18微米的工艺,实际性能与1GHz的奔腾4性能相当,是龙芯1号实测性能的10到15倍。 龙芯2号样机能够运行完整的64位中文Linux操作系统,全功能的Mozilla浏览器、多媒体播放器和Open Office办公套件,具备了桌面PC的基本功能。 龙芯3号系列包含龙芯3A和龙芯3B龙芯3A的工作频率为900MHz~1GHz,是首款国产商用4核处理器, 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6GFLOPS。 龙芯3B是首款国产商用8核处理器,主频达到1GHz,支持向量运算加速,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28GFLOPS,具有很高的性能功耗比。 龙芯不只是沉醉于实验室的“芯片产品”,它已经成功流片,并于2015年在中国发射的北斗卫星上应用。 龙芯产品在性能上与主流的CPU有差距,尤其在算力与功耗上,没法与英特尔的产品竞争,但随着国产研发实力的增强,未来提升空间很大,抢占国内市场不是不可能。 2、国内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GPU——JM5400GPU一直是国内的一块“芯病”,长期被英伟达等国外企业垄断。 2014年4月,景嘉微电子成功研制出国内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形处理芯片——JM5400,在多项性能上达到或优于常用国外产品。 JM5400采用65nm CMOS工艺,内核时钟频率最大550MHz,存储器时钟频率最大800MHz,软件可配置,片上封装两组DDR3存储器,每组位宽32位,共1GB容量,功耗不超过6W,内部各功能模块可独立关闭,可进一步减少功耗,FCBGA 1331脚,MCM封装。 JM5400于2014年5月流片成功,可广泛应用于有高可靠性要求的图形生成及显示等领域,满足机载、舰载、车载环境下图形系统的功能与性能要求,全面替代M9、M54、M72、M96、IMX6等国外芯片。 目前,JM5400已被确定用于神舟飞船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未来的国产计算机中将会大量使用这颗“中国芯”。 据悉,JM5400芯片的升级版本JM7000图形处理器芯片已经研制成功并流片。 它在硬件上采用了更加先进的28nm工艺制造,增加了片内显存的容量,集成了CPU核。 功能上,增加了硬件高清解码能力,支持更高的OpenGL版本,支持更高速的总线接口。 性能上,图像处理能力增加2倍以上,总线带宽增加数百倍。 JM5400作为一款有着特殊意义的产品,虽然性能没法和英伟达巨头的产品相提并论,但仍值得鼓励,希望它早日占领中国GPU市场,打破国外垄断。 3、全球首款内置独立NPU的智能手机AI计算平台——海思麒麟970芯片华为海思是一家半导体公司,前身是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它因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备受关注,海思麒麟970芯片是一款非常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国产芯片产品。 麒麟970芯片最大的特征是设立了一个专门的AI硬件处理单元—NPU(神经元网络),用来处理海量的AI数据,它采用了台积电10nm工艺,首次集成NPU采用了HiAI移动计算架构,其AI性能密度大幅优于CPU和GPU,在处理同样AI任务时,麒麟970新的异构计算架构拥有大约50倍能效和25倍性能优势。 2017年10月16日在德国慕尼黑电子展,华为发布首款采用麒麟970的手机Mate 10。 今年,华为对媒体披露了华为麒麟970芯片的升级版——麒麟980芯片,这一款芯片在性能上更上一层楼。 据悉,它采用台积电7纳米工艺,同时搭载寒武纪的1M人工智能NPU,集成ARM最新A77核心架构,最高主频可达2.8GHz。

如果ARM不再授权,华为还能做出芯片吗?

ARM不再授权华为,华为很难再找到替补方案。 架构和操作系统是紧密相连的。 在移动端设备主流操作系统只有Android和IOS,他们和ARM是穿同一条裤子,架构需要让操作系统从底层支持。

目前华为、高通、三星、苹果、联发科的芯片都很难脱离ARM而存在,更别说用其他架构或自己研发架构。 ARM有三种授权模式:第一种是架构/指令集层级授权,获得授权后可以对ARM架构进行大幅度改造,甚至可以对ARM指令集进行扩展或缩减。 第二种是内核层级授权,获得授权后可以以一个内核为基础添加其他模块。 第三种是使用层级授权,获得授权后只能使用,不能魔改。

客户选择IP授权方案后,向ARM支付一笔预付款才能取得设计资料和EDA工具,当客户完成研发、制造以及出货后,ARM还会按照生产的数量收取权力金。 华为买断的是ARMv8的架构授权,而并不是ARM所有的架构授权。

如果ARM不再授权华为了,那么很快出现的新架构华为将不再可能拥有。 架构能让芯片的性能显著提升,这绝对是要落后的。 架构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如果没有ARM的授权,华为在芯片领域很难形成战斗力,也很难找到领先的替补方案。

RISC-V、MIPS架构短时间内很难挑战ARM和X86,X86目前仅掌握在英特尔和AMD少数企业中并且不再对外授权。 ARM阵营如今已经覆盖了90%以上的消费电子,包括了手机、硬盘驱动器、数字电视/机顶盒、微控制器等等,并且已经开始挤压X86个人电脑、服务器的市场份额。

这一切都源于ARM既不生产也不销售芯片,只专注于芯片架构的设计,谁想要就授权卖给谁。 芯片设计公司只需要拿着ARM的成熟架构,稍微改改加入自己独有的功能就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竞争力。 ARM庞大的生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对ARM的架构改进和版本的演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很多公司帮ARM做测试。

架构为什么很重要芯片架构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这方寸之间去建造一座能容纳几十亿、几百亿晶体管的微缩的宏伟城市。 大到一个区域要建几层,每一层要放多少晶体管;小到晶体管怎么放,道路是大一点还是小一点;细到城市中的电要怎么配给、每条道路上的车辆该怎么走,都归芯片架构管。 这样形成的图纸和文字说明就是架构。

好的架构能够带来点石成金的魔法,举个例子:A点、B点,只有少量的业务往来,那么下图A、B之间的道路是够用的。

A点、B点,业务量大,那么必须拓宽A、B两点之间的道路,同时增加运输物资的频率才能解决当下的业务量大的问题。

A点、B点,业务量很大,通过拓宽道路、增加运输物资的频率都无法缓解压力,那么就需要在A、B两点间修建一条专门快速路。

A点、B点,业务量庞大,即时性要求高,那么就需要将B点挪到A点旁边。 这样对应的就减少了运输物资的时间和损耗。

假如A点的大小不能再改变了,但A点又希望提高容积和产能,怎么办呢?那就将A点从平房改造成很多层的高楼来容纳更多的晶体管,以此来提高产能。

这就是架构的魅力所在,ARM架构优化是很多企业长期共同参与的结果。 架构能够优化芯片的内部结构,提升信号传输的效率,进而减少故障率、提升性能,降低功耗。 这也正是许多公司会去购买ARM的授权,而不愿意自己开发的原因。

华为在国内找不到芯片设计人才华为基于ARM的芯片架构设计团队在美国硅谷,由于美国的出口管制,华为的美国公司虽然是华为的全资子公司,但技术也不能输入到华为总部。 这导致华为在美国的芯片设计人才不能再发挥作用,但在国内又招不到这样的人才。

前段时间中国科学院大学“一生一芯”计划中5位本科毕业生造出基于RISC-V造出一款110纳米的芯片。 这件确实是一件值得欢呼雀跃的事,但也暴露出我国芯片之路很难发展起来的关键性问题:没有形成产学研的良性闭环,缺乏芯片领域的优秀人才储备。

芯片等底层技术有较高门槛,只有985等顶尖院校才能培养出来。 普通高校只有理论,培养出来的芯片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企业也不太愿意接收学生实践,即使接收也会以涉密为由,不给学生充分的锻炼机会。 据《中国基础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7-2018》显示,到2020年前后,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人才需求规模约72万人,现有人才存量只有40万,缺口将达32万。 而中国大学培养的芯片人才却有八成都在转行。

在《ISCA十年论文第一作者统计》结果中显示2008年至2017年十年间,85%的芯片优秀人才选择在美国就业,仅有4%在中国就业。 实际上ARM并没有拒绝与华为合作ARM是一个英国公司,在2016年被软银收购了。

在美国将华为添加到实体名单后,ARM立刻通知旗下所有员工暂停与华为的“所有有效合约、支持权利和任何未决合同”。 5个月后ARM公司发表声明:“在完成复杂的检查后,ARM确定可以为华为海思提供ARMv8-A和下一代架构的支持,两者用到的技术都确定不是源自美国”。

另外ARM也并不是没有竞争对手,RISC-V在一些领域已经威胁到了ARM。 ARM特别重视中国市场,所以在中国成立了公司。

ARM与华为之间的合作将继续下去,无论是ARMv8架构,还是后续的架构。 而留给华为的是:芯片设计出来了,要找谁去生产。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3916.html
台风后深圳一地 捡不完的生蚝 紧急提醒 天降
王冬魔鬼丑照曝光 玄机再现阴间运镜 小嘴大张角度很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