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 新西兰乳制品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市场 综述 经济

新华社惠灵顿7月3日电 综述:新西兰乳制品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中国

新华社记者郭磊 李惠子

“我们看到中国市场对健康和保健解决方案的需求正在增加,特别是在营养产品方面。”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恒天然在中国持续看到巨大发展机遇。

企业

中国连续多年成为新西兰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包括恒天然在内,众多新西兰乳制品企业看好中国发展前景,多年来持续深耕中国市场,以期在需求日益增长的中国市场寻求更大发展机会。

2023年,恒天然在深圳建立了其在中国的第五个应用中心,最近又对上海和北京的应用中心进行了升级。周德汉表示,恒天然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是恒天然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为支持本地客户创新产品,恒天然在中国的第六个应用中心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业。

新西兰纽仕兰乳业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罗伊·范登克告诉新华社记者,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乳制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新西兰乳制品品牌“连接了从新西兰牧场到中国餐桌的整个产业链”。

他说,得益于中新自贸协定升级,所有从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乳制品都享受零关税,这为两国乳制品企业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中国是新西兰奶粉出口的重要目的地,近年来,两国乳制品企业合作日益增多。中国蒙牛集团在新西兰北岛怀卡托地区建立了蒙牛雅士利工厂,主打生产婴儿配方奶粉产品;伊利集团则在新西兰南岛新建乳铁蛋白工厂。这些项目均成为中新乳业合作的标杆。

新西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新西兰与中国双边贸易额是2008年两国自贸协定生效时的四倍多。与截至2008年4月的年度数据相比,新西兰截至2024年4月的年度对华奶粉出口额增长了987%,出口量增长了1004%。

新西兰贸易部长麦克莱近日表示,对新西兰在中国享有安全、健康、天然、营养的食品生产国美誉充满信心。

新西兰总理拉克森5月在于奥克兰举行的新西兰中国商业峰会上说,贸易是新西兰经济的命脉,支撑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就业岗位。政府的目标是将新西兰建设成为出口强国,而这离不开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完)


2024年中国乳制品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乳制品行业作为全球食品市场的璀璨明珠,以其日常消费品和重要产业链地位,引领着包装食品与肉类子行业的发展。 产品种类丰富,包括白奶、酸奶、奶酪等,细分至常温和低温奶、干酪等,每一步生产都严格遵循法规,注重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 历经沧桑,中国乳制品市场走过了六个阶段:从1949年至1978年的资源匮乏起步期,到1979年改革开放后的产业升级革新期,接着在1997年至2007年迎来乳业的黄金十年,市场迅速扩张。 三聚氰胺事件后,乳制品行业进入提质期,质量成为首要关注点;2015年至2019年,整合产业链和国际化进程加速,中国乳制品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兴盛期。 疫情后的恢复期,市场不仅复苏,产品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预示着行业新阶段的来临。 截至2021年,中国乳制品市场规模已突破6456亿,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健增长,2023年有望突破6700亿大关。 液态奶作为主导,干乳制品和奶粉市场潜力巨大。 产业链条上,牧场提供原料,加工企业如伊利、光明、蒙牛等扮演核心角色,分销渠道则通过灵活的直销与经销模式触达消费者。 技术进步赋予了乳品行业新的竞争力,大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保持优势,小生产商则在成本控制上独具匠心。 然而,市场竞争加剧,技术革新带来的低增长率也带来挑战。 政策监管在保障行业安全和信任方面举足轻重,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的乳制品行业支持政策,目标是提升质量与本土品牌,2025年产量目标定为4100万吨。 乳制品行业的发展驱动力涵盖了经济增长、消费升级、政策支持、技术革新和全球市场拓展,如伊利、蒙牛和光明等领军企业的表现尤为瞩目。 面对风险与机遇,企业需深化科研,强化产品质量管理,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未来,中国乳制品行业将朝着技术创新、产品多样化、全球化品牌和绿色产业链发展,同时密切关注消费者需求的转变。 伊利、光明和蒙牛等企业的成功故事,预示着行业繁荣的前景。 作者千际投行的深入研究,孙广军编辑的专业视角,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的行业洞察,更多动态请关注千际投资公众号。

谈谈你对2023年中国经济的认识

我对2023年中国经济的认识如下:

中国经济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中国经济的表现更是引人注目。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中国经济的潜力依然巨大。

首先,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看,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这一改革政策涉及到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等多个领域,将有助于改善市场环境,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尤其是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领域的发展,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中国的消费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国的消费市场正在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这将为相关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然而,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来解决。 同时,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中国政府应该继续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企业和个人也应该积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汇丰进博会报告:超九成(93%)RCEP成员国受访企业预计增加它们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在上海举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均有企业参展。 6日,汇丰发布为进博会特别定制的《海外企业看中国2022:共享RCEP新机遇》调查报告显示,超九成(93%)RCEP成员国受访企业预计该协定将增加它们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调查显示,得益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及RCEP生效等积极因素的推动,海外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超八成(82%)受访企业预计未来一年他们的中国业务将实现增长。 此次调查面向全球16个主要市场的近3400家企业进行,涵盖9个RCEP成员国和7个世界主要经济体,包括目前已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或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开拓中国市场的企业。

报告显示,受访海外企业预计未来一年他们的中国业务收入平均增幅近20%,其中RCEP成员国的受访企业相对更为乐观,有近四成预计未来一年他们的中国业务有望增长至少30%,约一成预计增长至少50%。

来自RCEP成员国新西兰的乳业公司恒天然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市场是恒天然在全球最大的市场,其重要性将“理所当然地”持续下去。 周德汉认为,RCEP作为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自贸协定,能够加强贸易的一致性,带来一定的效率提升,这是企业乐于见到的。 据周德汉介绍,对RCEP国家的出口占恒天然出口业务的50%,随着RCEP的效果进一步展现,恒天然期待这一占比继续提升。

新西兰

与进博会同期举办的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5日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2》。 报告显示,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进展,开放指数从2012年的0.7107提升至2020年的0.7507,提高5.6%,排名从第47位提升至第39位,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39608.html
青笋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清炒青笋怎么做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