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发男孩梵高 星空下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梁永安在《〈渴望生活:梵高传〉导读》写道:艺术是无尽的,正如“诗无达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而有趣的灵魂是无法复制的。艺术家梵高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灵魂。

凡高《给高更的自画像》1888年 哈佛大学美术馆藏

梵高从他开始学习绘画,到他37岁那年自杀,时间跨度不足10年,在这期间他一共创作了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以及150张水彩画。

梵高的作品也在拍卖市场屡创新高,《有柏树的果园》是梵高目前为止最贵的作品,成交价为1.172亿美元。其他如《加歇医生的肖像》、《田野里的劳工》等画作也备受收藏家青睐。

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却长期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梵高住进精神病院时的诊断是癫痫,1956年学者更明确指出是病灶在颞叶(由于服用苦艾酒治疗边缘系统的早期病变而导致)。根据梵高留下的书信往来、周围人对他的回忆,以及在阿尔勒住院期间的记录来看,大多数人认为梵高更可能是罹患了精神分裂症或者双相情感障碍,也就是常说的躁郁症。

此篇我们分为六个章节来介绍来自荷兰的艺术家梵高,带大家抛开这些固有的印象,深入了解这位后印象派画家短暂而传奇的一生。

第一章:不完美的“替代品”

文森特·威廉·梵高,这个名字,其实承载了一个家庭的深情与纪念。他与早他一年夭折的哥哥同名,巧合的是梵高的生日,竟然与他哥哥去世的日子一致。这种双重的巧合,在冥冥中预示着梵高一生的悲剧色彩。

梵高的父母 (左)父亲提奥·多洛斯·梵高(右)母亲安娜

梵高,他出生在荷兰的一个牧师家庭,父亲提奥·多洛斯·梵高是个相当冷漠的人,而他的母亲安娜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不过,梵高的童年经历可并不太愉快。因为他的父母经常带他到墓地去祭拜夭折的哥哥,这让他总觉得自己就像是个替代品,好像永远也得不到父母那种深深的关爱。

这种家庭环境,对梵高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早期的学习和工作都表现得相当糟糕,孤僻的性格加上些许叛逆,让他在学校里并不怎么受欢迎。所以,“退学”和“转学”几乎成了他学习生涯的代名词。这些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后来的艺术风格和人生轨迹。

在梵高14岁的时候,他的叔叔——著名的巴黎艺术品销售经理森特,给他在海牙古皮尔总店安排了一个学徒的工作。不过,梵高因为受不了家庭和上司的压力,最后决定离开艺术品经纪人的行业。之后,他也尝试过很多其他的工作,比如教师、书店店员等等,但都没有成功。

说到这里,重点提一下梵高对书籍的热爱。他曾经在书店工作过,而且从他给弟弟提奥的信里,我们可以看出梵高的阅读量是很大的。据统计,他在信里提到了200多位作家的数百部文学作品。梵高自己都说:“我对书籍有种无法抵挡的激情。”这种热爱不仅体现在他的阅读上,还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比如他在1881年创作的大幅水彩画《火炉旁读书的男人》,就充分展示了他对读书主题的热爱。

早年的求学和求职的经历让梵高精神上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短暂的挫败感没有让梵高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他曾经说过“我梦想着绘画,我画着我的梦想。”“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那么梵高是从何时开始学画?他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请看下一章。

第二章:艺术的觉醒

1880年,梵高在春天的时候去了奎姆游玩,他选择住在一位矿工家里,而正是这次经历,让他真正踏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在那里,他投入地临摹了大量关于艺术家米勒的作品。

说起米勒,梵高对他非常敬重。我们从他给弟弟提奥的书信中就能看出来,比如在1889年11月2日,他在信中就这样写道:“你寄来的米勒的画让我非常高兴,我现在正狂热地研究它们。好久没有见到真正的艺术了,我有些懈怠,但这次的画重新唤醒了我。”所以,这次春游奎姆的经历,对梵高来说,无疑是他艺术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艺术探索之旅。

1881年梵高开始绘画,同年10月,赴布鲁赛尔,学习透视学和解剖学。与布鲁赛尔的荷兰籍画家凡·拉帕德来往;弟弟提奥开始给予文森特经济支持。

梵高《饭前祷告》炭笔素描/1882年

在1883到1885年这段时间,梵高的绘画技巧不断完善。

梵高早期的画风是比较写实的,主要受到了荷兰传统绘画和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这里,我们介绍下梵高的早期作品——《吃土豆的人》。

这幅油画是他在1885年创作的,在画这幅画之前,梵高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他根据画面的构想,画了大量的人物肖像和静物画来练习。可以看出,他对这幅画是寄予了厚望。他在给妹妹威利米娜的信中就曾说过,《吃土豆的人》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他还说:“我对自己作品的看法是,我在纽恩画的农民吃土豆的画,毕竟是我画的最好的作品。”

梵高《吃土豆的人》,1885年,现藏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从《吃土豆的人》这幅画作中,梵高运用了很暗的色调,全景式地描述了一个贫寒家庭用餐时吃土豆的情景。这与我们通常所见到的梵高那些色彩明亮、浓烈的作品风格大相径庭。但正是这种真实感,让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劳动者的艰辛与力量。尽管当时的梵高在艺术手法上还显得有些青涩,但真实地展示了真实存在的农民生活:不是用色彩来“美化”或者正确地“修饰”的农民生活,而是散发着以上各种味道的农民生活。

正如梵高本人所说:“真正的画家画物体,不是根据物体的实际,而是跟怒自己的感受来画,就像米开朗基罗创造的人物形象腿太长、臀部大,我就是想通过这些不准确和偏差来重塑和改变现实”。

梵高对于劳动人民的关注也离不开他在矿区做传教士的经历,梵高在博里纳日的一个矿区做福音传教士期间,目睹了矿区人民的悲惨生活,而且在做传教士期间他通过速写的形式记录了矿工的生活,同时也临摹了大量的素描,他写到“我经常画到深夜,既为了留做纪念,也为了加深我对周围事物情不自禁的感触。”

画作完成后,梵高满怀期待地将其寄给了在巴黎的弟弟提奥,希望他能带着这幅画参加巴黎的画展。然而,事与愿违,巴黎那边对这幅画作的反馈并不理想,他们认为这幅画在技巧、构图、色彩等方面都存在问题。这无疑给梵高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他曾对弟弟提奥说:“许多著名的画家在遭到不理解和多次的拒绝之后,所做的就只是继续画。”

第三章:色彩的狂欢

在1886年,梵高的艺术生涯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从那年1月起,他开始在安特卫普美术学院学习绘画,不断锤炼自己的技艺。而到了2月底,他踏上了前往巴黎的旅程,与弟弟提奥同住,这座浪漫之都成为了梵高艺术创作的福地,也是他创作风格的分水岭。

在巴黎,梵高深受印象派的影响,同时,日本浮世绘也为他的艺术理念带来了全新的冲击。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使得梵高的画作开始尝试更加明亮的色彩,主题也发生了转变,由田野风光转向了塞纳河畔的美景和生动的人物肖像。

《唐吉老爹》,1887年,梵高巴黎罗丹美术馆藏

梵高对日本浮世绘到了痴迷的程度,他1887年创作的《唐吉老爹》就是最好的证明。仔细看这张画,人物背景几乎都是浮世绘版画,其中包括了歌川广重的《飞鸟山暮雪》,葛饰北斋的《红富士》,还有歌川广重的《名胜江户百景》等等,都是浮世绘的经典作品。而且,浮世绘的平涂技法在梵高的很多油画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我国著名画家丰子恺对这张《唐吉老爹》的观感是:流露着一种让人微笑的、温和的人间情味。

那么,在1887年,梵高由于与不断发展的当代法国艺术运动接触,他的艺术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这也使得他的画风发生了巨变。

第四章:疯狂的边缘

虽然巴黎时期对梵高的艺术创作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那时的梵高已经开始和精神疾病作斗争。在这种困境下,他甚至开始觉得自己成了弟弟的负累,因为提奥一度跟凡·高说道:“我就求你一件事,别害我。”而且在1888年初,提奥旧病复发,这让凡·高认为是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害了弟弟。于是,梵高选择了离开巴黎。

1888年,梵高辗转来到了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阿尔勒。在这里,梵高的画作中,色彩的平涂和大面积的色块使得画面更加简洁,但同时也大大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

像大家耳熟能详的《向日葵》、《黄房子》、《卧室》、《夜晚露天咖啡馆》等杰作,都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

《罗纳河上的星夜》1888年 收藏于法国巴黎奥赛美术馆

《罗纳河畔的星夜》在信件中的草稿,1888年

《罗纳河上的星夜》是梵高在刚来到阿尔勒的时候完成的一幅作品,是在阿尔的罗纳河创作的。画星空一直是梵高的一个梦想,他曾写信给他的朋友埃米尔·贝尔纳(Émile Bernard)说:“画一幅星空,这是我想尝试去做的。

整个画面,冷色的深蓝短线铺满整个夜空,有力的笔触表达出夜的深沉神秘与无法预测,而点缀其上的微明星子,与倒映在河面上的瓦斯灯灯影相互辉映。

小红书博主YIREN拍摄巴黎塞纳河附近

近日小红书博主拍摄的巴黎塞纳河附近的景象“完美复刻”了梵高创作的《罗纳河上的星夜》的场景。

梵高之所以来阿尔勒,除了远离巴黎外,还计划打造一个南方画派,并邀请了他的挚友高更,一同来阿尔勒实现梦想。梵高的弟弟提奥曾写信给凡·高:“高更会来,这将为你的生活带来重大改变。我希望你的努力不会白费,让画家们把你的屋子当成自己的家吧!”

为了迎接好友的到来,梵高以每月15法郎的价格租下了一套两层公寓。外墙是他最为钟爱的黄色,被他叫做“黄房子”。

梵高与高更的通信,以及随信所画的《卧室》草稿

这张书信详细记录了梵高对阿尔勒房子的装修布局的设置,但高更似乎并不喜欢梵高的布置,高更到达阿尔勒后很快购入一系列家居用品,把梵高为他准备的床品扔了出去,换上从巴黎带来的床单,还让人从布列塔尼寄来了陶器、餐具、银器、蚀刻版画和一把剑。

虽然二人有一些小插曲,当高更踏入“黄房子”时,梵高还是非常开心的。二人互相赠予《自画像》,梵高为高更绘制了《向日葵》,而高更则回赠了《画向日葵的梵高》。

梵高《花瓶里的三朵向日葵》布面油画 73.5×60cm 1888年8月美国私人收藏

梵高之所以画向日葵,是因为在等待高更到来的日子里,他计划创作12幅曾被高更赞许的“向日葵”,装饰他在阿尔勒租住的“黄房子”里,但他最后只完成了4幅。他曾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写道:“将拥有雪白的墙壁,以精彩的黄色向日葵作为装饰。”

高更《正在画向日葵的凡高》布面油画 73×91cm 1888年梵高博物馆

当高更把《正在画向日葵的凡高》给凡高看的时候,凡高说:“这当然是我,但是神经错乱了。”梵高认为这张肖像画是对他的侮辱,而且梵高曾回忆与高更争吵的经历,他是这样表述的:“高更与我以极度紧张的情况争论肖像画问题,以及其他类似的问题,直到我们两人全部精疲力竭为止。”

其实如果深挖细节的话,高更之所以来阿尔勒很大原因是梵高的弟弟提奥承诺对他艺术上的资助也就是帮他还债。高更之前是股票经纪人出身,但因为股市大跌,他转行做了艺术家,而且欠了外债。

而且二人作画的时候,高更经常对梵高吼道:“用你的头脑作画!”所以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二人关系破裂。1888年12月23日晚上,梵高在一次争吵中用剃刀割掉了自己左耳朵上方一小块,并将其送给了一位妓女。《耳缠绷带的自画像》真实地展示了他的精神状态。高更的离去也让梵高的精神状态极度崩溃,1889年,梵高前往法国东部接受精神治疗。

高更曾在多年后回忆过梵高割耳事件,“……我转过身,看到梵高向我冲过来,手里握着一把剃刀。那一刻,我凝视他的眼神一定非常坚定有力,使他停下来,低着头,一会儿就转身走回屋里。”

《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1889年,50X45厘米,油画

《耳朵戴着绷带的自画像》这幅作品是艺术家梵高割掉自己耳朵一个月后所作的,从画面上看其伤势严重而显著。

梵高的耳朵的伤势是非常严重的,他割下了几乎整只耳朵,而不是耳垂。2016年7月,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举行名为「在疯狂的边缘」所画的一幅图画,画上据说是梵高耳朵的状况,显示耳朵约八成面积被割去,只剩下耳垂。而且除了割耳朵以外,梵高还有一个怪癖就是吃颜料,最喜欢的颜色是铬黄,颜料含有有毒的铅和铬,长期摄入可能对身体和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第五章:最后的岁月

在1890年7月27日的那一天,梵高从旅店老板那里借来了一把左轮手枪。那天下午,他带着手枪,来到了镇子上方那片金黄的麦田开始作画。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位杰出的艺术家,竟然会举起那把左轮手枪,对准了自己的腹部扣下了扳机。

在受伤后,他艰难地,一路颠簸着回到了奥威尔的旅馆。尽管医生竭尽全力,但那颗子弹已经无法取出。梵高直到29日的凌晨,他才终于解脱,离开了这个世界。

梵高的弟弟提奥,他无法接受哥哥自杀的事实。在梵高离世仅仅六个月后,也因为悲伤过度而病逝。

《麦田群鸦》(局部) 1890年7月 创作于奥维尔 现藏于梵高博物馆

《麦田群鸦》这幅画作,常常被人们看作是文森特·威廉·梵高自杀前的预告。确实,这幅画是在梵高自杀前两周创作完成的,画面上那肃杀、阴郁的氛围,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悲剧。

然而,关于梵高的死,其实一直存在着巨大的争议。有一种说法,梵高并非自杀身亡。而是当地的一些青年意外地打中了他。但梵高他并没有去指控这些凶手,而是选择了保护他们。这是著名的艺术史学家约翰·雷华德在奥威尔进行采访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他生下来。他画画。他死去。麦田里一片金黄,一群乌鸦惊叫着飞过天空。”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这句短诗写尽了梵高的一生。

第六章:梵高的“遗产”

梵高生前一直在失败中挣扎,他生前仅仅卖出过一张画《红色葡萄园》。

《红色葡萄园》1888年 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

《红色葡萄园》是他于1888年11月创作的油画。他在写给兄弟西奥的一封信中说:“星期天,我看到一片葡萄般深的葡萄田。夕阳西下的余晖在雨后的田野上洒满了黄金和深红及暗紫色”,《红色葡萄园》因此应运而生。

这幅画是梵高自杀前四个月,在布鲁塞尔的一次展览上卖了400法郎(约合16英镑)。

然而为什么在他离世后却声名鹊起,成为世界级的画家呢?

这背后,我们要感谢一位女性,她就是梵高的弟妹——乔·邦格。说起乔·邦格,虽然她没有专业学过艺术经纪,她来自一个普通的保险员家庭,手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资源和渠道,但她却拥有哥哥文森特的2000多件作品和超过900封信。但她对梵高作品的推广是她人生的一个目标,她在日记中写道:“除了把孩子养大成人,他还留给我另一项任务——文森特的作品,让它们被尽可能多的人看到、欣赏到。”

这张图片是乔·邦格和提奥的家,可以说不大的空间挂满了梵高的画作。

乔·邦格主动联系到了一位著名的艺术评论家Jan Veth,希望通过他的评论来扩大梵高的知名度。但Jan Veth认为梵高的作品“近乎粗俗”,不愿意为他写评论。但乔·邦格交给Jan Veth一个信封,里面装满文森特的信件,鼓励他也通过这些信来理解画作。

她在写给费特的信中说:“我阅读这些信件——不仅是用我的头脑——还深入整个灵魂。我一读再读,直到文森特仿佛就站在我的面前。”

后来,这位评论家被乔的真诚打动,并认真读了梵高的信件,在为梵高撰写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写道:“我现在看到了一位艺术家所具有的令人惊叹的洞察力。我既然了解了梵高的魅力,就可以全盘接受关于他的一切。”

同时,乔也细心地整理了梵高和他弟弟的书信,并在1914年历经艰辛出版了《文森特·梵高信件集》。这本书让更多的人开始了解并欣赏当时还未成名的梵高。

所以,梵高之所以能在逝世后获得如此高的声誉,乔·邦格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她通过智慧和努力,让梵高的艺术才华得以被世人看见和认可。令人感动的是,乔其实仅仅和提奥结婚21个月,虽然这段婚姻并不长,但她确用一生的时间完成她爱人提奥生前的愿望。而且在生命最后阶段,乔安娜安排将提奥的骸骨从墓地掘出,重新安葬在文森特墓旁,以致敬梵高兄弟。

乔·邦格(中)在她的客厅里,周围是梵高的画作。照片左边是她的儿子文森特。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文森特·梵高基金会)

除了乔的努力,还有一位传记作家同样为梵高日后的成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就是一位名叫欧文·斯通的美国传记作家。

1927年春,欧文·斯通在法国的巴黎看到梵高的画展。距离梵高已去世37年,但美国公众对这位荷兰画家知之甚少。通过这次画展斯通决定为这位荷兰画家写一部传记,而且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他研读了大量梵高的书信,实地走访了梵高生前旅居过的地方、采访了很多梵高在世亲友等。

当时他完成梵高的传记《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年仅26岁,但因为梵高当时名气不大许多出版社拒绝出版,直到斯通跑了17家出版社后才找到朗曼格林出版社(今朗文公司)愿意出版此书。没想到这本不被看好的书1934年出版后便爆火,并被译成8O余种文字,发行数千万册。这也让梵高的知名度迅速扩张,逐渐成为世界级的艺术家。

1973年6月2日,梵高博物馆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立,这所博物馆收藏有世界上最多的梵高作品,成为人们“朝拜”梵高的“圣地”。

梵高和提奥的墓在巴黎西北方、瓦兹河畔的奥威尔小镇,这是梵高最后生活的地方。

梵高曾经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写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了烟,但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希望通过本篇文章,让你越过琥珀色的麦田,看到梵高心里的这团火。

文/袁立聪 审/钱琪瑶


梵高传之荒野男孩

大多数人提到梵高,几乎都会认为:“他就是个精神病人”。 老王先生一定要说了,如果你一直带着这副“有色眼镜”来读他的故事,那你可能永远也读不懂他,更别提他的艺术了。 首先,很多“疯子”并不是一开始就“发疯”,早年他们可能都是正常人;其次是所有的“发疯”都是有原因的,它与周遭的生存环境以及自己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 其实我更倾向认为,早年的文森特就是一个正常人,只不过带着一些诸如孤僻、固执、狂热等特点的性格缺陷,也许你还会发现,某些时刻,你像极了他。 现在,让我们放下一些成见,出发吧。 1851年5月,一个晴朗的午后,在荷兰海牙的教堂, 安娜·卡本特斯 与牧师 提奥·多洛斯·梵高 举行了婚礼。 海牙是荷兰皇室所在地,每逢5月,繁花漫无边际地开在路边、公园和池塘,空气清香而温暖,俨然一座伊甸园。 尽管窗外如诗如画,室内高贵典雅,但是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新娘的脸上似乎带着一丝愁绪。 因为她深知,好景不会长久的。 卡本特斯家族命途多舛,历经了战争、洪水、大火、瘟疫等灾难。 早年的安娜,像她的父辈们那样,也体验到了命运赠与她的诸多苦难:哥哥一辈子没走寻常路,早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姐姐患有癫痫,备受冷落,一生未嫁;甚至是事业有成的父亲,因为感染上瘟疫,53岁就此病殁。 亲历如此不幸,安娜很早就产生了晦暗的人生观,她总感觉幸福岌岌可危,对未来充满恐惧,对人生充满宿命感。 仪式过后,离开繁华、精致的海牙,新婚夫妇动身回到荒凉的津德尔特,这里是牧师多洛斯的家乡。 多洛斯的家被称作牧师公馆,坐落于在津德尔特最繁华的街道。 两年后,文森特·梵高出生。 随后,安娜又连续生了六个孩子。 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安娜把精力一心一意铺在家庭上,并且,将自己狭隘、保守的价值观烙在了孩子们的身上。 她认为家庭快乐是所有快乐的根本,不遗余力地述说血浓于水,离别之苦。 梵高家族成员之间信件来往相当频繁,很大程度是受到这种价值观的影响。 尽管我们说津德尔特荒凉,但是在这里,梵高家族还是继承了来自海牙的“高贵”:每天,一家人会绕小镇漫步一小时,沿途有花园、田野、也有尘土飞扬的街景。 安娜打理着一个花园,每到春天,家庭的活动中心就转到了花园,安娜在遮阳蓬下读书、孩子们在庄稼丛中嬉戏。 晚餐后,大家会围坐在火炉旁,父亲多洛斯会给他们教授家国历史,一起追忆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 夜晚,朗读便会开始,或者是父母给孩子们读,或者孩子们给父母读,受推崇的除了《圣经》,还有欧洲浪漫主义作品、伤感小说、安徒生童话等。 圣诞节,是家族最为重要的节日,一家人团聚,圣诞老人会上门分发糖果、礼物,牧师公馆会萦绕着圣诞颂歌,安娜会与孩子们一起点缀圣诞树,大家欢声笑语,好不温馨。 牧师夫妇在津德尔特小小的精英圈子中声望颇高,为了维系好名声,安娜让孩子们衣着得体,禁止他们与“下层阶级”往来。 如果你路过津德尔特的牧师公馆,也许你会发现阁楼的窗口有一颗脑袋探出来,眼睛在望向市集,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这个小家伙就是我们的文森特。 他披着一头红发,雀斑密密麻麻地布在脸上,一双小眼睛泛着蓝色。 如果你造访牧师公馆,小家伙会逃离开客厅,回到阁楼上,孤单地做着自己的事。 你会像别人一样,感叹道:“哦,那是个怪男孩”。 文森特性格暴躁、叛逆、不善交际。 他不时大发脾气,搅得家里不得安宁,有一次,祖母忍无可忍,给了他一耳光,要撵他出门;他常常与别人作对,母亲一次称赞了他捏的泥像,转过身来,他就将它砸个粉碎,因为他觉得母亲的夸赞过了头。 “他老是故意添乱,真让我们伤透脑筋”,父亲抱怨道。 渐渐地,文森特与家人产生了距离,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开始想着逃离。 自然在召唤着他,他开始四处游荡,穿过谷仓、越过山谷、跨过溪流,走到遥远的荒野的尽头。 他时常驻足于石楠丛中、布满金雀花的沼泽边、长满灯心草的湿地。 就是在这些行至旷野的远足中,文森特发现了荷兰独特的天空与光线:那海洋水汽与变幻云朵的奇异组合令很多艺术家沉醉不已。 文森特细心地凝视着荒野上的生命:一朵花的盛开,一只虫的生产,一只鸟儿的筑巢。 麻雀从教堂顶部飞过,落脚在黑麦掩映的巢穴里,他一路紧跟着,穿过高高的麦田,不折断一根麦秆。 为了弥补巨大的空虚,文森特喜欢上了收藏。 他会搜集生长在溪边和草地上的野花,他会用一些针对候鸟的知识来搜集鸟蛋,他甚至会把从野外带回来的甲虫装到瓶子里带回家,吓唬弟弟妹妹。 这些早年与自然作伴的经历锻炼出他非常敏锐的观察力,并会在之后深深地影响到了他的艺术。 文森特的童年是孤独的,陪伴他的,是津德尔特的荒野。 七岁的时候,父母将文森特送往家附近的一所公立小学,他们有理由认为文森特会成为一名好学生,因为文森特不仅聪明,而且准备得还算充分。 但是文森特的顽皮冲撞了校长,结果常常被揍得不轻。 于是,他开始逃学。 父母花尽心思挽救文森特岌岌可危的学业,但均以失败告终。 两年后,文森特被勒令退学。 父母将责任归咎于学校,他们认为是那些乡下孩子带坏了他。 接下来的三年里,父母尝试在家教育文森特,他们高价聘请了一名家庭教师。 课程由父亲多洛斯亲自设计,每天,文森特都会被教学一些宗教诗歌,那是父亲的最爱。 但是文森特对此毫无兴趣,尽管多洛斯十分耐心,还是对付不了这个难以管教的孩子,之后,文森特被送往寄宿学校。 这是一家贵族学校,学生都是省内有名高官、乡绅、富商的子女,师资力量相当优渥。 作为一名神职人员,父亲显然是享受了特殊待遇,否则文森特的学费对这个并不富裕的大家庭来说显然是沉重的负担。 但是文森特觉得自己被抛弃了,他的内心填满了孤独。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文森特的孤独越发强烈。 作为那个新来的、带着乡村口音、脾气暴躁、行为诡异的红发佬,小文森特受到了其它同学的孤立。 沉闷、敏感的性格,让他在青春期的忧伤里越陷越深。 许多年之后,文森特呆在圣雷米的精神病院里写到:“我感到格格不入,就好像回到了12岁那年在寄宿学校的日子”。 之后,父母将文森特转到另一所寄宿学校,但对于文森特而言,并没有什么两样,不过还是在延续他的流放。 1868年3月,学期结束的两个月前,文森特离开了学校,他是经历了漫长的行走之后回去的,并没有搭乘火车。 这是一次自我惩罚式的出走,但不管如何,他回家了。 文森特的出走,成为梵高家的一个笑话。 父母们十分头疼这个孩子的安置。 不过,机会还是来了。 就在几个月前,文森特的伯伯,父亲多洛斯的哥哥,森特拿到了国家最高荣誉奖——橡树桂冠骑士。 森特伯伯早年下海经商,从事艺术品交易行业,赚得盆满钵满,并成为当时欧洲非常有名的国际画廊——古庇尔公司的合伙人。 森特伯伯的事业有成让父母对文森特有所期待,再加上森特膝下无子,他们觉得文森特如果能抓住机会,可能会成为森特事业的继承人。 于是,文森特被送往海牙,成为古庇尔公司的一名职员。 在海牙,文森特开始了他的新生活。 他似乎想要为自己的过去赎罪,表现得十分努力。 他换上了年轻绅士的行头,不再是一个人出没于荒野,与花草飞鸟作伴,而是学着当时时髦的年轻人,在席凡宁根的海滩度过周末。 文森特的直接上级叫泰斯提格,他年轻有为,24岁就晋升为古庇尔公司海牙总部的经理。 泰斯提格对文森特也关爱有加,多次请他到自己家做客。 文森特以泰斯提格为榜样,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扑到了工作上。 他在大量的库存中找到客户需要的艺术品,小心翼翼地将他们叠起来,打包邮寄出去,偶尔他还会去码头,帮忙将这些艺术品装箱上船。 也就是在这里,文森特开始对艺术产生了狂热的兴趣。 他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荷兰及各地的艺术书籍;他常常去参观莫里斯皇家美术馆,在满墙的黄金时代的画作中,有维梅尔的《台夫特风景》和伦勃朗的《解剖课》,他满怀朝圣的心情,去阿姆斯特丹瞻仰哈尔斯的《快乐的酒徒》和伦勃朗的《夜巡》,去布鲁塞尔一睹佛兰芒“原始人”的珍品,去安特卫普看鲁本斯。 由于受到巴比松画派的影响,一群荷兰的青年艺术家,在海牙掀起了一场艺术革命,他们以写实的手法描绘当时荷兰的风俗和风景,这就是“海牙画派”,他们将荷兰艺术从黄金时代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文森特早早就见到了这些名噪一时的青年画家。 1871年,一位名叫莫奈的法国画家出现在了荷兰,不过,他们未曾谋面。 似乎光景如此美好,但是在十多年后,文森特将自己在海牙的那段岁月视为“痛苦的日子”。 因为他与森特伯伯的那层关系、以及文森特带刺、孤僻的性格,后来,文森特被其它员工排挤。 1870年,森特重病,海牙的画廊大权落在了泰斯提格身上。 这个文森特的直接上司,曾经的朋友,对文森特的态度180度大转变,这让文森特痛苦不堪。 不久之后,文森特开始经常出没于妓院。 对于那些“落入风尘”的女子,文森特始终有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感觉,他迫切地渴望与她们交流。 不幸的是,这种事被传遍到整个梵高家族。 (未完待续)欲知后续详情,欢迎wx锁定【我们的文艺复兴】温馨提示: 如果各位对本栏目有什么建议或者评价,欢迎后台留言。 你的每一点反馈,都使我们离心中的那个理想世界越来越近。 本文主要参考自史蒂文·奈非、格雷戈里·怀特·史密斯《梵高传》,更多详情请支持原书正版。

梵高传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梵高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梵高传读后感1

温森特·梵高是荷兰著名的画家,其作品有《星夜》、《向日葵》等。 在别人的眼里,他就是一个不正常的人。 的确,他和每个人都不同,即使他的画作无休止地被外人所否定,但是在他的内心里,对于绘画的热爱一直以来是他活下去的 精神支柱。

故事的开 篇在伦敦,温森特爱上了一个叫乌苏拉的姑娘,那时,乌苏拉就是他的 精神支柱,因为她的存在,温森特的生活慢慢走向正轨。 但是上天似乎有意捉弄他,在他像乌苏拉求婚时,才痛苦地得知其实乌苏拉早已和一个男人订婚了,只是乌苏拉在梵高面前隐藏了他。 此时温森特的父亲又让他回阿姆斯特丹去。 但温森特心中却有一个神秘的东西让他放不下直到他看到了乌苏拉的婚礼……

后来温森特去当了一名福音传教士,他的导师皮特森把他发配到了博里纳日。 这一章节是让我感触最深的。 博里纳日的人民几乎全天都呆在矿井里,温森特的到来让他们感到些许陌生,但是温森特对他们无微不至,他取得了博里纳日人民的信任,他拿出纸和笔想把他们辛勤劳动的画面记录下来,为此他租了一间破旧的画室,从此以后,他的绘画生涯开始了。

但是好景不长,越变越糟的身体,因为葬礼不够“隆重”又被解雇。 幸好,他的弟弟提奥及时赶到来照顾他,温森特向提奥表明了他对绘画的热爱并接受了提奥的意见去埃顿与父母住在一起。

来到埃顿,温森特爱上了在阿姆斯特丹认识的表姐凯,当时她的丈夫正好过世,温森特向她表白时,她却带着孩子跑开了,并且留下了温森特耗尽一生也无法理解的话:“不,绝不!,绝不!”。

心灰意冷的温森特来到了海牙并拜他的表哥安东·毛威为自己绘画的师傅。 他在许多人的帮助下努力地作画但依旧得不到肯定,但是他对绘画的热爱丝毫不减。

在阿尔,它如同一台机器般不停地作画,人们看到他那样子,都戏称他“伏热”。 他在夜店认识了一个叫拉舍尔的小姑娘,她对温森特的耳朵很感兴趣,一直开玩笑说要拿他的耳朵来抵债,有一天,温森特在诸多压力的压迫下,真的将耳朵割下了。

梵高的一生中都承受着压力,但是他对生活一直都勇于面对。 因为在他心中一直有自己的依靠,他对绘画的热爱一直都是他的 精神支柱。 即使所有人都认为他的画太生硬,太粗犷。 但他依旧坚持着他的立场。 他的弟弟提奥,一直无条件支持着他。

梵高已经随着时间消失了,不过,他的 精神一直封存在我们的心中。

梵高传读后感2

我学画画几年了,梵高自是听说,寒假找了一本,阅读起来。

我感动了,感动于梵高的坚强,对绘画的热爱。 我记得老师曾说过:“想要在某一方面成功,就要爱他,想要名扬四海,就要热爱他。 ”一开始觉得很肤浅,觉得学画画学什么不是为了日后发迹的,现在才知道,只有热爱画画,才能学有所成。

梵高的人生是悲剧性的,一生穷困潦倒,被画家们所歧视,靠弟弟和画商们的救济度日。 他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扪心自问,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不敢确定,也不敢否认。 我知道,我从来都机械地做事,无论是什么,都不能像梵高一样如痴如醉。 梵高达到了忘我的境地,画画就是一种享受,就是他的生命。 我崇尚梵高的精神,他的勇气,他的坚定。 我忘不了克莉丝汀对梵高说的:“去吧!画!画到死!然后我走!”梵高的一生风雨飘摇,没有稳固的家庭和事业。 纵然他家境不错,但没有人能供养他——高昂的颜料价格,奢侈的使用,随心所欲的花费。 一个为艺术而痴狂的“疯子”,得不到所有人的喜爱,只能自己在黑暗中沉沦。 可他有美术!犹如黑暗中的一丝光明,照亮了梵高的人生旅途,让他自强不息。

一个人,不能适应社会的推移改变,就永远不能获得所谓的成功,梵高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他精神高尚,生活贫苦,但十分充实。 从始至终,他似乎都是一个癫狂的人,为了自己痴爱的艺术而癫狂。 艺术本身,是高于生活的。 梵高的事业上的失败,在于他的价值观不能符合社会的成功准则。 他的艺术往往是处于一种幻想的状态。 也许他是一个天才,但我更确信他的一幅幅古怪而价值连城的作品的来源是他的勤奋,对美术由衷的热爱与痴狂。 也许画家文森特永远是梦境中最高尚的人。 他品格善良纯真,但在这个千姿百态应有尽有的社会里,恰恰是善良和纯真会给梵高带来不幸。 社会就像一面镜子,照者不同,应者各异。 梵高就像一个单纯的.婴儿,不管蕴含着再大的天赋与志向,命中注定不能游刃有余地生活。 梵高是倔强的,更是坚韧的。 他有着基督徒似的一股坚强,也更加痴狂,疯癫。

于是,众叛亲离、无人理睬。 艺术狂人文森特想到了死。 他绝望了!他彻彻底底地绝望了。 因为现实是残酷的,会让一个天才埋没他走了!

为画痴狂的艺术天才走了!

残酷的现实没有打击他,可世态炎凉却轻而易举地做到了!

哀叹之中,多了一份感慨,慨叹只有能适应生活的人,才能成功。

成功者,不是文森特,而是巴菲特。

梵高传读后感3

一团红发,如火般充满着狂野与激情,在艺术中越燃越旺,却始终挣脱不了命运的缠绕,毁灭是注定的,但永生确实属于这团火的。

它曾经燃烧了那么多如此强烈的壮丽,让几个世纪的人都获得了永恒的温暖,至今仍在为他的雄壮而惊叹着。

是那红发,在煤矿中找到了生命真正的起点。 不是上帝,不是世俗的爱情,艺术才是他灵魂的归宿。 终于世界盼到了他的苏醒,那么的微弱,只有零星的火花,却仍能任凭现实的严拷,饥饿,贫穷,疾病,误解都无所畏惧,都磨灭不了那新生的却坚强的思想生命,总有一股莫名的力量激励着他,要燃烧,就从现在起,燃烧自己。

其实他起先也是那么无知、善良,幻想用上帝来拯救困苦的人们,把压抑在心中的全部真挚的爱都献给了这些穷人,为他们分担痛苦。 但这种举动得罪了伪善的牧师,剥夺了他在教会的职位。 他失去了方向。

然而,那些不幸的人们给了他火种引燃了他。他于是拿起铅笔,速写下了朴实的矿工们,他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亲身体验过那炼狱般的矿地生活,他无法用传道挽救他们,也救不了自己的生活,那就画吧,让世人瞧瞧他们的痛苦!

红头发更加鲜艳了,火才真正开始燃烧!一切从零开始,虽然他是那么的刻苦,专心,然而进步太慢、太慢了。火自己也察觉到了,他愤怒,他不甘,他不愿那么轻易燃尽,他愿意以更大的热情让自己燃烧!

终于向日葵诞生了。 人人都爱,就因为那是一团火,充满了斗志,引领人们走出生命黑暗。 有力的触笔,强烈的颜色,扭曲的形象,尤其是那画面激荡着的火山般喷涌的激情,构成了这旷世奇作。 黄色为主调,加上一点蓝色和绿色,奏响了一支旋律鲜明的交响曲。 强劲飞动的线条,将向日葵那蓬勃的生命力展露无遗。 在这里所表现的是一种狂欢,是对生命的礼赞和对幸福的渴望。 这种花非同寻常,是阳光和生命的象征,同时也是他内心翻腾的火热情感的写照。

凡高的一生都在燃烧。 不管周围怎么样,相信与否,他都有一个明确的信念:要燃烧,就这样一直下去,没有高峰,那就要靠自己的努力。 于是他不断的拼命,任何风雨都浇不灭他对生活、对艺术爱的火焰。

每个人都可以做一团火,只是燃烧的方式不尽相同。既然做了一团火,就应该像他这般燃烧,风越大火越旺,让一切的风雨都对你怯尔止步吧!

做一团火,去燃烧!

梵高传读后感4

看到最后“提奥,我现在能死就好了。 ”,顷刻间的扑面而来,泪水已无法表达我的哀伤。 我一页页地翻阅,随着临近尾声,我也仿佛跟随着梵高一起走完他的。

那么多的情感挫折,世人的鄙夷,长时间地劳作导致了他最后的精神爆发,用自杀来给他无上的人格魅力增添了最后一道完美的光芒!!我是那么地热爱梵高,他所追求的真实不是莫奈、希斯莱的捕捉真正的自然,也不同于毛威、伦勃朗那样的写实画面,就好像他所仰慕的米勒的《播种者》中所呈现的那样:那是真正的农民啊,那片广阔土地的真正主人,艰苦的劳作与紧张的经济令这些卑微的下层人更加的美丽动人!我觉得梵高这样的想法相较于蒙克的表现主义更多了一分真实与可触感,比之米勒的画面更渲染出令人无法抗拒的感情潮流。 正如他有限的绘画生涯中的最后一位知音伽赛医生说的那样,我看着这幅画,仿佛这位阿尔的女人在慢慢从画面中走出来一样,令我的情绪无法平静。 去画葡萄,就应该画出果肉鲜美多汁仿佛就要破皮四溅;画山泉,就应该感受到泉水在潺潺地将人们围绕;画人体,就要表现出肚皮覆盖着的是那一道道的肠子与肝脏。 但是梵高却并没有局限这些他所要表达的美感之中,那样狂热那样速度的创作已将那种种的一切全部拥有,让观者如此得感动与叹息。

梵高的一生简直就是为绘画而生,为绘画而死,为绘画而画。 那样一个连续几天只靠咖啡、烟草、苦艾酒就能支撑着在阿尔那样灼热的金色阳光下不断创作的男人,却在奥维尔的安静时光里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因为他已经将最好的东西画光,胸腔中火山般的热情已经被燃烧殆尽,那时那样的温森特已然一具空壳。 难道只是不再拖累提奥,为了不再忍受画作卖不出去的煎熬?这些全不是重要的。 多少走过来了啊!他只是因为无法再画画,不法再用他所狂野的热情去描绘他不愿安息的灵魂,所以他只能选择死去。

写到这里我的思绪还是混沌一片。 如此美丽动人的天才,如此悲惨却令我羡慕迷恋的一生,这个荷兰男人令今夜的我无法入眠。 乱七八糟说了这么多,致敬温森特先生,晚安。

梵高传读后感5

德国思想家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说过:“有两件事情,我愈是思考愈觉得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他们在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这么多年,一直很信服这句话。 丰子恺说人的精神层次像三层楼,第一层是饮食男女,第二层是精神,第三层的是宗教。 选择读书,也是为了拒绝那模式化的生活,渴望自由的心灵,拥有那最宝贵的两样东西。

欧文·斯通的《梵高传》,更让我信服天才的命运,亦觉得丰老的话很有道理。 饮食男女的幸福虽然有时如鸡肋,可是离了它们,生活便也凄怆;但如果没有精神,在我想来,人生会无味的多,虽然我们身边的许多人都那么生活,而且在外人看来活得也自有乐趣。

我自认为不懂如何欣赏绘画,那些名画带给我的更多是文字上的震撼力。 而一个自谓毫无写作能力的年轻人写的关于某人的悲惨而辉煌的人生,深深打动了我。 原先,梵高于我,只是一个书面名字,可是现在就感觉像一个很亲近的人,你看着他在遥远的时空经历生活所赋予的一切磨难,感觉像是自己身边的一个人。 是的,我愿意复述他的经历就像我的亲人所经历过的。 梵高的一生像一片惨淡的灰蓝,他专门从事绘画只有短短的十年(1880—1890)。 在那十年中,他的天才的火花尽情迸发,绘画艺术的独特风格显现异常,而生活的穷困潦倒也达到了极度。 十年终了他就撒手人寰。 他最后的十年正是壮年,但他没有家室的温暖,每天吃干面包喝苦咖啡,有时甚至只吃面包皮充饥;在阿尔勒那两年多,他整天在阳光下作画,头顶都给晒秃了,才三十来岁满腮胡须,形容憔悴。 可在那样的日子,在他简陋的卧室里总要增添几幅油画,那都是流传后世的珍宝。 1890年5月精神病发作,两个月后在麦田向自己开了枪。

穷人勒紧肚带创造稀世珍宝,最后把命赔上,这已经是件奇事,而那数百幅油画得以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数十年,一百多年依然还鲜亮如新,这是一个更大的奇迹。 这首先得感谢梵高的弟弟,我甚至认为,是提奥成全了梵高的天才,今天的人们能看到那用青春的生命和幸福换来的每幅画,西方绘画中一种独特的风格得以发展,都得感谢他——同样不幸的提奥,不管他是否仅仅出发于兄弟之情。 就像我在读《不合时宜的思想》时想到的,其实什么主义,什么原则,都不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梵高传读后感6

在寒假中,我读了《梵高传》。 或许大家认识梵高仅限于他的《向日葵》。 曾经风靡一时的被人们反复印刷用做家里的装饰画。 我觉得虽然这确实使得他的这幅画被更多人认识,但也使他这幅画流于俗气。 梵高在慢慢被人们淡忘。 但我觉得,梵高本身就是一部传奇。 只有你知道了他的经历,才能读懂他的画。

痛苦便是人生这是名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临终遗言,也是他那短暂一生的真实写照。 梵高是世上最孤独的人之一。 这是欧文斯给梵高写的传记《渴望生活——梵高传》的前言。 在传记中,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欧文?斯通用一支神奇的笔勾勒了这位一代印象派巨匠那充满痛苦的悲剧人生。 这个荷兰画家因为精神失常,割掉了自己的耳朵。 最后开枪身亡。 这本书看过很久了,它给予我心灵极大的震撼。 梵高是个为艺术而生的天才,他的伟大毋庸多言。

他的弟弟提奥则是在他背后默默支撑他的另一个伟大的人,没有提奥就没有梵高。 因为梵高根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提奥定期给生活窘迫的梵高汇钱,让他能在满足温饱的前提下继续创作。 梵高则不断地写信给弟弟,告诉他自己创作的过程,对生活的信心和绝望。 如果没有梵高,提奥会过得很好吧。 体面的工作,丰厚的薪金,温和的性格,彬彬有礼的举止,走在哪里都是受人喜爱的。 他会过一种衣食无忧,平淡恬适的生活。 而梵高,敏感,易怒,脾气暴躁,行为偏激,有些神经质,难以想象各方面截然相反的人会这么友爱。

梵高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出生+绘画+死亡,除此以外再无其他。 虽然他也曾追求过爱情,却从未获得。 当他为爱情把手放在燃烧的蜡烛上方,以此表白时,我感动得无以言表。 无疑他的爱是疯狂的,可惜没人敢接受。 和妓女生活的那段时间,更加没有爱情可言。 在绝望中无以回归的梵高,最终选择了以绝望的方式离开自己。

虽然很早就知道他的一些经历,但是读起这本书来,却总有一种让我透不过气的感受。 也许,他要是生活中在现在的社会中,结果会截然相反,不过,也许,就没有那样才华横溢的梵高,就没有这样让人怜,让人敬,让人无限可惜的梵高了。

但不管怎么样,我觉得他始终是热爱生活的,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他。 ()而我们,我觉得,没有理由,抱怨挫折,没有理由,不去热爱自己的生活。 你说呢?

梵高十大经典画作

在欧洲绘画史上,梵高的故事比凡高的艺术更吸引人。 梵高生前穷困潦倒,终其一生只卖出过一幅画。 他死后,后人却给了他各种荣誉,也正因为如此,梵高是一位用尽生命创作的画家,疯狂追求真爱及真实的感受,没有世俗的做作,下面和我看看梵高的十大经典画作。

梵高十大经典画作

《星月夜》

《星月夜》是梵高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油画,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幅画中,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 整个画面被一股汹涌、动荡的蓝绿色激流所吞噬,旋转、躁动、卷曲的星云使夜空变得异常活跃,脱离现实的景象反映出梵·高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疯狂的幻觉世界。

《向日葵》

《向日葵》是梵高于1888年8月—1889年1月期间绘制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油画作品,作品分别绘制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5朵,12朵,以及15朵向日葵。 梵高通过该系列作品向世人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并且展示出了他个人独特的精神世界。 该系列作品也传递着这么一个信息,怀着感激之心对待家人,怀着善良之心对待他人,怀着坦诚之心对待朋友,怀着赤诚之心对待工作,怀着感恩之心对待生活,怀着一颗欣赏之心享受艺术,宛若眼前那灿若花开的向日葵。

《鸢尾花》

《鸢尾花》是梵高比较经典的一部画作,创作于去世的前一年1889年5月,当时梵高进了法国圣雷米的一间精神病院,在那里画成。 这幅《鸢尾花》被称为梵高在“圣雷米时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这幅画是这位一生都在痛苦与挣扎中度过的画家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仿佛是一位黑暗中孤独的舞者内心里无语的倾诉,他画的鸢尾花鲜丽可爱,但又有点忧伤,有点孤独和不安,甚至有一种近乎挣扎的姿态。 画家梵高也在油画中表达出清新的洋溢与活力的气氛。

《麦田上的乌鸦》

《麦田上的乌鸦》又名《麦田上的鸦群》,是梵高在1890年7月创作的油画作品,是梵高自杀之前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画中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黑暗的天空增添了不安和忧郁的精神状态。 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奋情绪,这种画面处处流露出紧张和不祥的预兆,好像是一幅色彩和线条组成的无言绝命书。

《罗纳河上的星空》

《罗纳河上的星空》创作于1888年,是在法国南部城市阿尔的罗纳河画的。 这幅作品是梵高继《夜空》后再次尝试夜景之作。 画中天空的星光与岸边灯光的倒影,互相呼应,夜晚的星星被它们自己的光晕环绕成圆形,画面通过暖色光线的强弱和间隔排列,表现星星的远近位置。 这种处理光线的方式,反映了梵高独特的视觉美学。

《夜晚露天咖啡座》

《夜晚露天咖啡座》是梵高1888年9月在法国普罗旺斯的时候创作的一幅画,这幅画目前被收藏在荷兰的克勒勒。 这幅画能够看出画家作画的热情,画中的黄色咖啡座和蓝色的星空形成对比,让这幅画显得更美。

《吃马铃薯的人》

《吃马铃薯的人》画出了贫穷的一家人辛苦的劳动,晚餐桌子上面就只有土豆吃。 这幅画创作于1885年,目前被收藏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

《凡高在阿尔的卧室》

《凡高在阿尔的卧室》是梵高1889年创作的一幅油画,这幅画运用鲜艳的色彩,非凡的透视效果以及比较亲切的主题,是一幅比较受欢迎的画作。

《自画像》

《自画像》这幅作创作于1888 年2 月,又叫《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是给后人留下的第一幅展现梵高当时在阿尔勒的精神状态的自画像。 画家有一个高高的向上斜的前额、一个强有力的鹰勾鼻子、三角形不对称的脸孔和那突出的颧骨、下陷的双颊,他的形象给人以极其深刻印象。 画家在描绘自己时,敢于剖析,毫不掩饰地揭示出他性格中最令人感到意外,却又是最为动人的一面。 此幅肖像作于他的“割耳朵事件”发生一个多月之后。 此刻,画家已找到了他内心的自我平衡。

《收获景象》

梵高于1888年2月离开巴黎来到阿尔勒,并很快爱上了这儿。 猛烈的阳光和刺目的麦田使他 “疯狂”。 创作进入了高峰。 虽受法国印象派和日本浮世绘影响。 但他的作品已极具个性,这源自其独特的视角和敏感的性格。 他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他不满足于只是理性的 “模仿事物的外部形象”,而要借助绘画 “表达艺术家的主观见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这幅画采用较传统的写实风格,整个画面笼罩在暖色调中。 远景的处理,使得画面产生平远的效果。

梵高简介

梵高全名文森特·威廉·梵高。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后期印象派绘画的一个主要画家。 1853年出生于荷兰一个农民家庭。 他父亲是一个乡间牧师,两个伯父都是美术品商人,凡高在艺术上的起步首先来源于伯父的商店。 小凡高长着一头美丽的红发,模样却很难看,脾气十分古怪,不爱与人交往,可又易动感情;性情粗鲁、任性,而又腼腆羞涩。

创作特点

题材

梵高的作品中充满天然的悲悯情怀和苦难意识。 例如在梵高艺术生涯的初期,绘画最多的题材是矿区阴惨的场景和劳作的矿工。 在埃顿时期,落日的翻滚、日里的农夫和农妇更多出现在他作品中。

色彩

梵高是一位色彩主义画家,他对色彩的偏好几乎达到了一种癫狂的状态,这虽然与他的精神疾病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也不能否认梵高对于色彩的创造性的发现和表现。 他的画作中的色彩都是较为奔放、夸张的,这也深深地梵高画作中奔放的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用光亮明快的夸张色彩进行装饰。 影响了20世纪的表现主义和野兽派绘画。 第二,用大色块的对比进行装饰。 第三,用绝对的黑白色进行缓冲。

造型

梵高绘画追求的是一种狂野的造型,厚重、粗犷的笔触带来的是一种直率而又单纯的表现方式,带有一定的力量和强度,他们强调的是“神”的传递,而非“形”的表现,这与古典主义所追求的“忠实地表现自然”的绘画理念有很大的差异。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39618.html
独家视频丨中国国旗色彩带!最高礼仪欢迎习近平主席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