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王 新鲜早科技丨中国厂商拿下全球84%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英伟达H200订单三季度开始交付;腾讯稳坐港股

21世纪经济报道新质生产力研究院综合报道

早上好,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在过去的24小时内,科技行业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来跟21tech一起看看吧。

【巨头风向标】

1、 马斯克:特斯拉空头都会被消灭。 马斯克周二在社交媒体X上表示,一旦特斯拉完全解决了自动驾驶问题,并量产擎天柱机器人(Optimus),任何仍持有空头头寸的人都会被消灭,即便是盖茨也不例外。

2、中国厂商拿下全球84%车载激光雷达市场。 近日,市场研究机构Yole Group的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已达5.38亿美元,同比暴涨了79%。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36.3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8%。在2023年的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中国厂商领跑全球。排名前九的厂商分别为:禾赛科技(37%)、速腾聚创(Robosense,21%)、Seyond(图达通Innovusion,19%)、Valeo(法雷奥,10%)、华为(6%)、Waymo(2%)、览沃(Livox,1%)、Ouster(1%)和Luminar(1%)。其中,中国厂商占据了主导地位,合计拿下了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的84%的份额。

3、腾讯稳坐港股“回购王”。 港交所信息显示,二季度,除去财报信息披露等敏感窗口期,腾讯在每个可回购日都进行了回购,共计出手38次,累计回购超过1亿股,单季回购金额达到375亿港元,较一季度的148亿港元增长约150%。整个上半年,腾讯累计出手56次,回购总额523亿港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494亿港元的回购规模。另外,腾讯的回购股票额度已经远超大股东Prosus的减持额度,这也抵消了大股东售股对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压力。

4、亚马逊决定停止生产面向中小企业的安全机器人。 在推出仅7个月后,亚马逊(AMZN.O)决定停止生产面向中小企业的安全机器人“Astro for Business”。在周三发给客户和员工的一封电子邮件中,亚马逊表示搁置Astro for Business的原因很简单:亚马逊希望专注于其家庭版Astro。

5、摩根士丹利:苹果下一代AI芯片可能采用台积电产品。 摩根士丹利Charlie Chan等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苹果公司可能会在用于人工智能服务器的M5系列芯片中,使用台积电的SoIC-X芯片堆叠技术服务。苹果可能目标是明年下半年量产M5芯片。苹果目前在人工智能服务器集群中使用M2 Ultra芯片,估计今年的使用量可能达到20万颗左右。随着M5芯片进入量产,预计台积电明年将大幅扩大其SoIC产能。

6、法国AI实验室Kyutai语音助理挑战ChatGPT。 由亿万富翁Xavier Niel投资的法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Kyutai展示了一款具有多种类似人类情感的新型语音助手Moshi,这款产品与OpenAI承诺的一款产品类似,但后者由于安全问题而推迟了。Moshi语音助手是OpenAI最知名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最新挑战者

7、 TCL科技:长期来看大尺寸面板价格有望年均温和上行。 TCL科技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过去两年,受益于供给侧格局优化和主流厂商采取按需生产策略,行业供需关系不断改善,电视面板价格逐渐回升至较好盈利区间。近几个季度来看,电视面板价格波动已逐渐收敛,围绕合理价格中枢窄幅波动,具备较强的稳定性。长期来看,在供给侧格局不断优化且需求面积稳定增长背景下,行业供需关系将逐年趋于供需紧平衡,大尺寸面板价格有望年均温和上行。

8、过去十年中国生成式AI专利申请量居全球第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中国发明人申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数量最多,远超美国、韩国、日本和印度等国。2014年至2023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的发明申请量达54000件,其中超过25%是在去年一年出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允许用户创建文本、图像、音乐和计算机代码等内容,为一系列工业和消费产品提供动力。2014年至2023年间,中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明超过3.8万件,是排名第二的美国的6倍。

9、顺络电子LTCC业务呈现高速成长态势。 顺络电子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布局投入LTCC技术多年,在微波材料研究上拥有多年的研发技术积累,公司LTCC波滤器类产品主要适用于高频、小型化、模块化应用场景,目前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射频模块、基站、汽车电子(车载通讯模块)中。 随着电子元器件国产化替代进程及市场应用需求不断提速,通讯技术高速发展、大客户份额持续增加,公司LTCC业务呈现高速成长态势,国内LTCC产品格局将拥有更多产值化机会及空间。

10、 越南超越印度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出口国。 据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发布,越南统计总局报告显示,2024年前5个月,越南有4大类商品出口金额超过100亿美元,其中,计算机、电子产品及零部件出口金额达270.1亿美元,同比增长31.6%;各类手机及零部件出口达224亿美元,同比增长逾11%。越南已超越印度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手机出口国,第五大计算机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计算机及零部件、手机及零部件出口保持强势增长,始终位居越南出口金额十亿美元以上商品类别的首位。

【最芯见闻】

1、英特尔傲腾持久内存200系列宣布将停产。 英特尔发布声明,宣布其面向服务器的傲腾持久内存(Optane Persistent Memory)200系列产品进入停产退市阶段,2024年12月31日后不再接受订单,2025年12月31日后停止供货。英特尔客户需要在2024年12月31日之前确定其对英特尔傲腾持久内存200系列128GB、256GB 和512GB内存(包括4件装和50件装SKU)的需求并提交最后订单。据悉,傲腾源于Intel、美光联合研发的3D XPoint存储技术,兼具传统DRAM、NAND的优点,但是持续亏损,仅2020年就亏损超过5.76亿美元,2022年中开始整个业务被逐步放弃,前后合计损失超80亿元人民币。

2、英伟达H200订单三季度开始交付。 英伟达AI GPU H200上游芯片端于二季度下旬起进入量产期,预计在三季度以后大量交货。但英伟达Blackwell平台上市时程提前至少一到两个季度,影响终端客户采购H200的意愿。供应链指出,目前待出货的客户端订单仍多集中于HGX架构的H100,H200比重有限,三季度将量产交货的H200主要为英伟达DGX H200;至于B100则已有部分能见度,预计出货时程落在明年上半年。

3、三星电子正在开发“3.3D先进封装技术”。 三星电子先进封装(AVP)部门正在主导开发“半导体3.3D先进封装技术”,目标应用于AI半导体芯片,2026年第二季度量产。该技术通过安装RDL中介层替代硅中介层来连接逻辑芯片和HBM;并通过3D堆叠技术将逻辑芯片堆叠在LLC上。三星预计,新技术商业化之后,与现有硅中介层相比,性能不会下降,成本可节省22%。三星还将在3.3D封装引进“面板级封装(PLP)”技术。(科创板日报)

4、摩尔线程夸娥智算中心扩展至“万卡级”。 7月3日摩尔线程宣布,其AI旗舰产品夸娥(KUAE)智算集群解决方案从当前的千卡级别扩展至万卡规模。摩尔线程夸娥万卡智算集群,以全功能GPU为底座,打造能够承载万卡规模、具备万P级浮点运算能力的国产通用加速计算平台,专为万亿参数级别的复杂大模型训练而设计。

【上市资本流】

1、紫光国芯成功登陆新三板。 “西安紫光国芯UniIC”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企业简称:紫光国芯,证券代码:874451)。紫光国芯是紫光集团旗下的核心企业之一,形成了包括DRAM KGD、DRAM存储芯片、SeDRAM和存储控制芯片、模组和系统产品以及设计开发服务在内的多元化业务矩阵,主要业务聚焦在存储市场。紫光国芯建设有4个实验室,主要面向存储器芯片测试、ASIC芯片测试、系统产品测试和产品应用测试方面,总计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

2、LG电子收购荷兰智能家居技术开发商Athom。 LG电子宣布收购了荷兰科技公司Athom的80%股权,并计划在3年内全面收购,该公司没有披露交易的财务细节。LG电子表示,计划将Athom的能力与LG电子的“生成人工智能ThinQ”平台相结合,打造由生成人工智能管理家电和物联网设备的“人工智能家居”。LG电子表示,收购完成后,Athom将继续独立运营。


赵志楠: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12月开始交付,明年门店达到150家

【广州车展高端访谈】2021年11月19日,以“新科技,新生活”为主题的第19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幕。 在汽车行业受到疫情、芯片双重挑战之下,主流汽车品牌齐聚广州,为智能化、电动化的未来交通出行描绘愿景,也为中国汽车行业持续发展注入信心与活力。

车展首日,极狐汽车全国直销事业总经理赵志楠莅临易车专访间,详细介绍了今年以来极狐汽车的发展情况。

自今年上海车展前夕首次亮相之后,极狐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车型——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一直备受关注。 据赵志楠介绍,作为全球首款搭载3颗激光雷达、首款搭载华为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首款搭载鸿蒙车机系统的高端纯电量产车型,12月份这一车型将开启首批交付。

从今年4月亮相以来,这一车型已经累积有1500个订单。 目前,在广州、深圳、苏州、上海等地,已经有大批阿尔法S华为HI版在城市道路上进行泛化测试和路跑,为交付做准备。

自2020年下半年首款车型上市之后,2021年,极狐品牌的发展逐步进入正轨,渠道建设也逐步加速。 据赵志楠介绍,在今年6月底之前,极狐已经在全国建设了60家门店。 门店数量预计到今年年底达到100家,明年达到150家。 “2021年对于极狐来说是起步之年,明年将是快速发展的时间点。 ”

以下为采访实录整理:

汽车产经网:首先,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今天极狐参展的极狐阿尔法T、阿尔法S,以及阿尔法S全新HI版这三款车型?

赵志楠:极狐阿尔法T是我们上市一年的产品,极狐阿尔法S上市也有半年了,极狐 阿尔法S全新HI版是我们即将实现交付的新产品。 极狐阿尔法T和极狐阿尔法S你应该大概有点了解,我们这两款车是实力比较强的硬核产品,从上市以来得到了很多客户端和媒体端的测试和评价,这其中包括跟友商品牌的对撞、第三方做的挑战赛和抗压实验。 我们本身品牌的供应链和品质,都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现在各友商都在将激光雷达应用于产品上,而我们的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是全球首款搭载3颗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 与华为合作方面,我们比其他一些友商都要早。 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是首款搭载华为 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量产车,也是首款搭载鸿蒙车机系统的高端纯电量产轿车,向世人首次展示了鸿蒙OS智能座舱的强大功能。

汽车产经网:阿尔法S全新HI版预计什么时间开始交付?

赵志楠:计划在今年12月份,抢先交付给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客户,届时我们会跟大家公布量产交付的时间。 目前,广州、深圳、苏州、上海,已经有大批量的车辆在城市道路上做泛化测试和路跑了,在城市街道和实际路况中收取足量够量的数据,为交付做准备。

汽车产经网:目前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订单量大概有多少?

赵志楠:大概全国有1500个极狐 阿尔法S全新HI版的订单,我们给4月份下订单的客人们做了HI享计划,专门给客人提供试驾车作为过渡,也是希望让这些客人们能够坚持到交付的时间点。

汽车产经网:2021年对于极狐来说是逐步走向正轨的一年,在渠道建设方面都做了很多的工作,能否请您具体介绍一下?

赵志楠:这里要说一下我们传统大厂的风格,我们不像新势力PPT造车的模式。 去年10月24日极狐阿尔法T上市交付,我们在产品下线给客户做体验的时候开始做渠道布局,今年6月底前全国建了60家门店和渠道,做到销量的快速增长和提升。 我们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国开到100家门店,明年计划开150家门店,今年对于我们来说是起步之年,各方面都在做准备和提升,明年将是体系快速发展的时间点。

汽车产经网:除了车型上的合作,此前极狐也曾发布公告称将与华为进行渠道合作,目前进展如何?

赵志楠:这是大家特别关注的事情,我们在11月份跟华为高层有过一次签约仪式,受签约影响,第二天股市涨停,也算是一大利好。 基于华为HI的合作方案,我们未来还一定会进入到华为智选渠道,大家现在正在做商务的洽谈,围绕合作的模式、管理模式、未来渠道应该如何做管理等方面。

我们与华为HI是深层的基于主机厂的合作,不仅是软件端,整个座舱全套的开放度是跟华为深度绑定的,所有的功能用华为系统都可以做到深度的控制,包括整个座舱的更新速度由华为来做支持,我们未来整个座舱的操控系统优化和迭代更新也会更快,相信这款车未来会给大家在使用端带来更多惊喜。

汽车产经网:华南历来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必争之地,目前极狐在华南的渠道建设、超充及服务网络的建设情况如何?

赵志楠:华南是我们特别关注的重要市场,尤其是广州和深圳作为全国前五的新能源市场。 这次车展广州,我们在路上看到这里的新能源汽车建设已经先行一步了,所有的出租车都是绿牌车辆,C端客户友商品牌也很多,预示着电动汽车的时代快要到来。 我自己本身也是新能源车车主,把油车换成了电车,开的是自己的品牌。 我们在华南市场有布局,在广州有五家经销商渠道,深圳现在的门店高达了8家左右,遍布在各个主要城区。

另外我们的合作伙伴华为总部在深圳,我们的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车型在广州、深圳、上海、苏州都得到了特别高的客户认可和追捧,广州、深圳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市场,我们也会在这方面做更大的布局,包括我们的售后服务体系。 目前现阶段我们都有完善的对应服务,包括APP端一键的上门取送车、上门预约以及报案维修等服务方案。 充电桩也会在全国做布局,包括我们跟国电的合作,将进一步覆盖一二线城市,同时也尽快实现让国网覆盖的城市都不会再有任何充电焦虑。

汽车产经网:目前华南市场在整个极狐的销售占比中大概是怎样的?

赵志楠:华南可以占到C端市场的30%,重点的城市深圳、海口、海南岛,目前销量都非常好。 广州这边现在也是渠道的逐渐扩张期,现在也呈现了快速提升的一个状态。

汽车产经网:本次车展,极狐也发布了“让先行者先行”的终极目标,这个“先行者”应该怎样理解?

赵志楠:这个必须好好讲一下,首先,北汽蓝谷本身是新能源行业的先行者,四五年前,北汽新能源销量连续几年都是市场第一,那个时代做的更多是B端出行市场,现在是快速转型进入C端市场。

其次,我们在四年前开始布局新能源高端品牌,我们也是三年前第一个跟华为合作开发智能驾驶系统的主机厂。 其实北汽和华为都是先行布局,这次展出的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也是首款搭载华为 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量产车,满足了客户的智能化出行需求。

第三,我们这款产品的发布,出乎意料得到终端市场用户的关注和追捧。 极狐 阿尔法S全新HI版的订单也非常多,这些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消费者们,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先行者”,相信他们在未来的使用场景当中会获得非常多的惊喜体验。

汽车产经网:如今2021年已经接近尾声了,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极狐在营销方面有什么进一步的动作?

赵志楠:在第四季度里,除了围绕用户体验的营销活动外,我们还针对性的制定了HI享计划、暖冬行动等专项行动。 HI享计划包括HI享出行、HI享积分、HI享定制、 HI享优先、HI享神秘大礼等。 针对已购车车主,我们还制定了暖冬行动,除了两大专项计划外,终端还制定了一系列金融、置换、购车尊享权益等。 这次的广州车展,我们还特别针对广州粉丝提供了一个存2千抵1万的大型营销活动,回馈广州车主们的热情和期待。

激光雷达,要颜值还是要性能?

撰文 / 钱亚光编辑 / 张 南设计 / 赵昊然

自从激光雷达突破车规限制,实现上车之后,对于其安装位置的争议就没有停止。 兼顾功能与美观,一直是汽车厂商对激光雷达安装位置关注的重点。

装在车顶,视野好,但外形不好看,使用环境也会影响激光雷达的效果,而且温度高,容易增加激光雷达运行负荷,影响寿命以及稳定性。

装在车前保险杠的位置,基本上不影响车身造型设计和美观,但位置偏低,盲区范围大,还很容易搞脏,影响激光雷达的效果,而且装在这个位置容易碰撞,维修困难,且成本高昂。

还有车企把激光雷达装在引擎盖上的,但被认为对于行人碰撞的安全性不太友好,目前还未上车。

2023上海车展前夕,国内激光雷达第一股、去年车载激光雷达全球卖得最好的禾赛科技,在上海办公室里发布了一款性能处于主流水平的超薄激光雷达,并和福耀集团一起把这款产品集成到了车内前风挡的位置,为车企的安装激光雷达提供了新的选择。

因疫情、俄乌冲突、缺芯等影响,2022 年激光雷达出货量低于预期,全球乘用车激光雷达出货量约 15 万颗,而搭载激光雷达的乘用车销量约 10 万辆,渗透率不到 0.1%。

这一年,以 SPAC 方式在美国上市激光雷达初创企业,股价皆经历了大幅下跌,除 Innoviz 外 全年跌幅皆超 70%,乃至 90%,甚至还有倒闭和合并的。

而在中国,2022年被为激光雷达“量产元年”,理想L9、小鹏P5、蔚来ET5、蔚来ET7等数十款搭载激光雷达的新车开始量产交付,激光雷达在中国的发展速度远快于海外。

不过,在量产之后,在L4以上智能驾驶尚未落地的背景下,激光雷达的应用场景仍然受到限制。

而车载激光雷达以外的市场,比如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机器人等,跟乘用车市场的需求相比规模还比较小。 车载激光雷达量产规模如何扩大,智能汽车企业的需求仍是关键。

激光雷达厂家的发展规模,很大程度取决于乘用车市场销量的递增。 随着向高级辅助驾驶领域的渗透,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会越来越多,但由于目前成本较高,激光雷达仍主要用于30万元以上车型。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激光雷达虽然能实现稳定、高质量的感知,但是不是积极参与了后面的决策和执行,用户在辅助驾驶功能体验上,感知并不明显。 如果购买装配激光雷达的车型,只是为三年后的智能驾驶系统买单,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结合汽车市场和消费需求,在大规模量产的同时,实现技术、产品和市场上的创新和拓展,为今后的快速发展打牢基础,是摆在激光雷达企业面前的挑战。

颜值非常重要

在发布会上,禾赛科技创始人、CEO李一凡向记者介绍了主机厂在选择激光雷达产品时的考量,他认为现在最大的考量是公司要靠谱,不能倒闭、不能骗人。而针对产品,车企主要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质量。 质量不是一个可以前向预测的东西,很难想象一个人做一个东西没做出来就讲质量,其实质量就是量。 量有可能完得很慢,但必须得有量,没有量谈质量,意思不大。

其次是性能。 测距远、分辨率高,这些参数意义不大,最关键的是实际展现的性能和车厂的需求匹配,和软件系统匹配。

第三是价格。 他认为,因为在中国的成本压力更大,竞争更激烈,在中国卷明白,说明成本控制是极有效的,再去卷全球就会很容易。 同时,中国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大家对激光雷达的认真程度是强于海外的。

第四是颜值。 用户选车时很难绕过颜值,在很多消费者心中,颜值的重要性甚至超越其他的东西,因此安装激光雷达是不是影响美观,在主机厂的决策过程当中很重要。

其实,主机厂最终的诉求,是让用户更愿意用这个产品,而不是每次用的时候,抱怨东西不好用。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的呢?在禾赛看来,把它做美意义是不大的,真正要做的是把它做薄,因为薄了安置起来更加灵活。

做薄才是关键

面向 ADAS 前装量产市场的ET25就是这样一款超薄的车规级远距激光雷达,专为置于前挡风玻璃后而设计的。

ET 意为 Extremely Thin,超薄25则是指机身高度为25 mm,它比48mm的 AT128 薄了将近一半,但性能不仅没有作牺牲、反而更加强大。

ET25 的 FOV 为 120° (H) x 25° (V),测距在无挡风玻璃时达 250 米,挡风玻璃后也可达 225 米,点频超过 300 万点/秒,最小分辨率仅为 0.05° x 0.05°。

舱内集成激光雷达,为什么机身的薄厚至关重要?

其实在风挡的位置集成传感器并不是新鲜事,很多车把双目甚至三目的摄像头放在这里。 而集成于风挡上方的传感器,都必须与挡风玻璃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被称为 Keep Out Zone (KOZ)。

因为传感器支架置于驾驶员头部上方,如果48毫米厚的AT128 装在挡风玻璃上,会有一大块视野被挡住,只有把激光雷达做得特别薄,遮挡面积特别小,更少地占用座舱空间,才能有效降低对驾驶员视野的影响。

把激光雷达做到尺寸如此超薄并不难,难的是在小的同时性能不减反增,这就要考验激光雷达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了。

禾赛之所能做到测距提升又功率下降?得益于禾赛新一代的自研激光收发芯片、新型的扫描结构,ET25 接收芯片灵敏度有数倍的提升,从而提升每个激光点的效率,针对 10% 反射率的物体,突破性地将 905 nm 激光雷达的测距能力提升到 250 m 以上,助力智能汽车在遇到复杂路况时及时判断风险、做出更安全的决策。

合作解决难题

除了性能之外,把激光雷达放在风挡上方的位置,其实还有不少技术难题。

比如噪音,把它装在离人的脑门这么近的地方,如果噪音大,前排的人肯定受不了。 而ET25 由于机构设计出色,噪音小于25dB,低于图书馆内的噪声值。

激光雷达装在前风挡的位置,还有两个更重要的问题要解决,一是散热,包括激光雷达本身的散热和车内的散热;二是减轻或消除普通玻璃对激光雷达信号的大幅衰减。

要散热先要降低激光雷达的功耗,这一点ET25 散热表现非常出色,功率只有 12 W,比AT128低了50%。

而雷达功耗小是只是一方面,还要解决玻璃隔热和信号衰减的难题。 这就要从激光雷达本身和风挡玻璃同时下手了。 这可就不是禾赛一家能解决的了。 于是,禾赛携手福耀,一起研发解决这个问题。

福耀集团成立于 1987 年,是国内最具规模、技术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供应商,拥有业界前沿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实力。

据福耀集团副总裁蒋炳铭介绍,福耀很早就在关注激光雷达在车上的应用,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的组合。

了解到激光雷达安放位置的弊病后,他觉得激光雷达应该像雨感器、摄像头一样,放在车内更好。 早在两三年前,福耀就找了很多激光雷达的厂家研究此事,但当时激光雷达尺寸太大,不合适放在车内。 直到他碰到了禾赛的CEO李一帆,看到了正在向小型化、超薄化方面发展的禾赛激光雷达。

于是福耀和禾赛组建研发团队,研究如何把玻璃对红外线的吸收大幅度降下来。 他们在超薄的ET25激光雷达 KOZ 区域,采用经过特殊处理的近红外增透风挡玻璃,对激光雷达特征波段的红外光透过率进行了优化,让安装在挡风玻璃后侧的激光雷达点云效果依然出色,从而解决了普通玻璃造成舱内激光雷达运转时信号衰减的业界难题。

ET、AT互补共存

从订单表现看,目前禾赛在激光雷达领域已经处于头部位置。 官方数据显示,2022 年禾赛全年营收和交付量,均超过了 8 家美股上市激光雷达同行公司的总和。

其中,主力激光雷达AT128 已经获得包括理想、集度、高合、路特斯、长安、上汽等在内的 11 家顶级汽车厂商及科技公司共计数百万台激光雷达量产定点。

不过,单纯从尺寸、性能、美观度等方面来看,新发布的ET25显然优于禾赛目前的AT128。那么ET25会不会抢夺AT128的一部分客户?

禾赛CEO李一帆认为,ET25和AT128并非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AT128依然是禾赛的旗舰产品,体积更大、测距更好、分辨率更高,未来会不断升级,满足客户更高的需求;而ET25轻巧,美观,集成会更容易,其使命更多的是带领整个行业向更高的维度跨越,引领整个行业上量。 二者各有各的优势,长期来看,两者是可以共存的。

在他看来,2025年、2026年是激光雷达全球中国以外上车第一波热潮,2024年底到2026年初是中国第二波热潮,这时正是ET25上车的时候。

<p class=ql-align-justif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40667.html
到中金女员工离世 从武科大1700招管理员 要从中学会四件事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