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苹果压榨的供应商

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飞速发展,不少汽车企业抓紧出海机遇,纷纷布局海外市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我国出口新能源汽车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

不过在出口猛增的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也开始遭遇贸易壁垒。近日,欧盟发起了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该调查旨在对出口产品征收关税,以保护欧洲汽车制造商。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成长离不开技术自主可控,尤其是芯片。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以及消费者对汽车功能、舒适、环保等要求的日益增长,汽车半导体行业正在催生出广阔的市场空间。

A股有一家上市公司——闻泰科技[600745.SH],号称全球汽车半导体龙头之一,与各大汽车Tier1和OEM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但在成立初期,公司是从手机业务起家的。

现在是集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于一体的半导体、产品集成企业,主要为客户提供半导体功率器件、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以及手机、平板、笔电、AIoT、汽车电子等终端产品研发制造服务。

2021年,公司半导体业务约44%的营收来自汽车领域,2022年该比例上升至50%,2023年半导体业务来自汽车领域的收入占比已经达到了62.8%。

汽车领域产品已占据半壁江山,近日,闻泰科技旗下的荷兰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还宣布将投资2亿美元在德国汉堡工厂开发和制造半导体。

该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在该工厂建造两种用于电气基础设施的“宽带隙”芯片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生产线。这些芯片因其效率高、速度快、重量轻以及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工作的能力而比普通硅芯片更受青睐。

目前,闻泰科技的智能终端业务仍然占据大半壁江山,收入占比约72%。2023年,面临消费电子市场低迷的环境,公司虽然对众多客户履行了交付承诺,但却被苹果“坑惨了”。

1、牵手苹果,不赚反亏

众所周知,欧菲光专注于光学、精密制造和智能视觉技术,曾是苹果的重要镜头模组供应商。由于设备都是专门为苹果供货的,被踢出“果链”后,欧菲光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2021年,闻泰科技以17亿元的交易价格收购了欧菲光拥有的与向苹果供应摄像头相关的业务资产,由此进入“果链”。

但在与苹果的合作两年里,闻泰科技的光学模组业务表现惨淡。2021年亏损3.35亿元,2022年同样亏损3.35亿元,合作两年,合计亏损近7亿。

眼看这么亏下去是个无底洞,2023年11月底,公司决定停止生产特定客户光学模组产品。虽然没指名道姓,但明显就是及时止损与苹果的合作。

2023年更惨,光学模组业务净亏损7.19亿元。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停止生产光学模组产品导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95 亿元、资产处置损失2.26 亿元,相关人员安置费用、递延所得税转出影响合计1.93亿元。

继续和苹果合作下去,只会拖累整体盈利,只有及时止损才是明智的选择。除了这部分亏损业务带来的阵痛以外,公司曾经因收购产生的巨额商誉也在隐隐作痛。

2、巨额商誉的隐患

2015年,闻泰科技的前身中茵股份购买闻泰通讯,产生商誉约13亿。

2019年,为了打通产业链上游和中游,闻泰科技以260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全球知名半导体公司——安世半导体74.45%的股权,产生商誉213.97亿元。

之所以斥巨资收购安世,是因为其前身是荷兰汽车半导体公司恩智浦(飞利浦成立的半导体公司)下设的一个部门,在半导体行业拥有超过60年的经验。

截止2023年12月31日,闻泰科技账面商誉原值约227.96亿,商誉减值准备余额约10.99亿,全部来自闻泰通讯。商誉净值约216.96亿,占净资产的比重约58%。

当年收购安世半导体时,这个比例一度高达106%。通常来说,商誉占净资产的比重不宜超过30%,比值越大,商誉减值带来的影响越大。

虽然安世半导体是全球领先的分立与功率芯片IDM龙头厂商,被收购的第二年,半导体业务为闻泰科技带来了约20倍的业绩增长,但业绩承诺的缺失却增加了

收购风险。

并且2023年,汽车半导体面临库存调整压力,同时由于国内新厂商迫切入场的

压力,部分产品面临低价内卷竞争趋势,利润空间被动压缩,这些压力也从安世半导体经营业绩下滑上得到体现。

未来若安世半导体的资产出现减值,将对闻泰科技的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3、2023年业绩下滑

受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全球半导体市场经过两年的强劲周期后,于2022年底增速放缓,2023年到2024年初仍然疲软。

从同行业相似企业的毛利率变化也可以看出2023年市场进入下行空间,但闻泰科技的毛利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不仅受大环境影响,还受上游产业链周期性影响,部分原材料涨价、工厂人力成本上升,导致产品成本与制造成本增加。

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12.13亿,同比增长5.4%;获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81亿,同比减少19%。

除了市场疲软、盈利能力下滑以外,公司还被苹果拖累,处置资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等合计减少公司2023年净利润7.14亿元。

不知道这次痛下决心斩断“果链”的光学模组业务能否换来轻松上阵、未来聚焦主业,但至少今年不会再有这个拖后腿的业务了。

4、总结

今年一季报,闻泰科技实现营收162.47亿,同比增长12.62%;获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亿,同比减少68.82%。

其中产品集成业务净亏损3.5亿,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受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低迷的影响新项目产品价格较低,且产品成本与制造成本增加。

面对大环境的影响,闻泰科技今年的日子仍不好过,并且前两天公司公告:其控股股东闻天下、实际控制人张学政、股东傅丽娜未如实向上市公司报告一致行动关系,导致闻泰科技2017年至2019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因此证监会拟决定:对闻天下、张学政、傅丽娜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00万元罚款;对闻天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张学政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罚款。

至于为什么不如实披露一致行动关系,想必股东们有自己的小算盘。


苹果砍价富士康,供应商如何应对降低成本压力?

苹果降低成本策略:富士康或将面临砍价压力

据台湾媒体透露,苹果已与美国本土供应商捷普签订协议,计划采购不锈钢 iPhone 外壳,这无疑对长期负责iPhone生产的大规模代工厂富士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苹果为弥补iPhone 7销量低于预期的状况,正推行更为激进的成本削减政策,其中削减供应链订单报价是其首要举措,富士康自然首当其冲。

供应链专家透露,苹果设定的新一代iPhone机身边框成本目标为降低20%-30%,而其他零件的降价幅度尚未明确。 作为苹果供应链中的关键角色,富士康的业绩尤其易受苹果政策影响。 近期,富士康公布的数据显现出25年来首次全年营收下滑,iPhone 6s和iPhone 7销售不佳是主要原因。

面对订单价格可能的进一步降低,富士康的未来增长空间将面临严峻考验。 有报道指出,苹果正在加大对供应链的压力,要求减少订单价格,同时也在扩展供应商名单,这无疑使他们在谈判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目前,尚不清楚各供应链厂商将如何应对苹果的这一策略,但可以预见,富士康可能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以抵御压力。

富士康走下坡路后,苹果大力扶植大陆厂,女首富99亿吞下供应商

中国作为当下世界工厂,其代加工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可谓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许多 科技 巨头企业都纷纷对中国有着强烈的依靠,而这些依靠的来源正是 这些代加工的“中国制造”。 苹果作为智能手机诞生后的国际 科技 巨头企业,与中国一直有着密切的合作。 不过几乎从苹果手机诞生至今,苹果的代加工业务都集中在我国台湾。 例如富士康,苹果最大的代工合作伙伴,就属于台资企业。

然而近年来,富士康开始对苹果的服务越来越不用心, 这让许多苹果高层一度非常生气,于是富士康走下坡路后苹果便开始了战略转移 。 苹果大力扶植大陆厂,女首富99亿吞下供应商。 起初,苹果的想法是将代加工产业链直接迁出中国,但是接二连三的失败让苹果意识到了中国的不可取代性,于是只能将目光由台资企业转移到大陆企业上来,借此减少台资企业对其的牵制。

前不久,作为苹果终端原件手机视窗防护玻璃的湖南蓝思 科技 公司开始加入了这场争斗中,想要一举拿下苹果的核心代加工业务,从而彻底的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中国大陆的“富士康”。

苹果代工开始向内地转移,湖南女首富趁机以99亿,拿下重要供应商。

蓝思 科技 是一家成立于2003年的代加工 科技 公司, 由湖南夫妇周群飞和郑俊龙共同创立 。 在刚过去的2020年上半年,两人凭借蓝思 科技 股价将近三倍的增长, 其身价顺利突破980亿,成为当下湖南首富 。 而蓝思 科技 在取得重大成就后,更是快马加鞭,直接以99亿元收购了曾经苹果外壳的供应商可成旗下的台州两公司。 这是 今年继立讯精密对伟创力旗下两家全资公司收购后,又一次明显朝着苹果核心代加工业务出发的企业。

其实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从蓝思 科技 成立至今,其实就与苹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蓝思 科技 之所以能够成长到今天的地位,其实与最初 拿下苹果防护玻璃订单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 。 不过此次并不是只有蓝思一家想要获得苹果核心加工业务的。

前不久,苹果第三大手机代工厂伟创资通将其旗下全资的两家公司出售给了曾经苹果终端产品供应商之一的立讯精密。 众人都纷纷猜测, 立讯精密将会成为本次苹果进行代加工转移的赢家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当下,苹果另外一家终端元件供应商蓝思 科技 也出手了。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在上半年的股价都实现了三四倍的增长,全体资产直接翻了几番,也就是说在这场争夺中究竟鹿死谁手,尚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我国无论是在自主创新领域还是在代加工领域,都在飞速发展。 即使当下 “中国制造”已经响彻海内外 ,中国制造也已经开始向中国创造全力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会放弃中国制造。 同时也说明, 苹果对我国已经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 ,虽然表面上看,是进行了代加工传略转移,但实际上仍然掌握在我国手中。

对此,你有着怎样的看法呢?

犯了苹果大忌!代工厂和硕新业务被叫停,高管被开除

供应链消息,苹果代工厂和硕因让在其实习期间的学生工加班、上夜班等,被苹果处罚。 据悉,在iPhone12生产旺季,和硕在上海和昆山的两家公司都涉嫌让学生工加班、上夜班。 这一举动违反了苹果的《供应商行为准则》中规定的,供应商不得要求未满18岁的员工加班或从事夜间工作。 与此同时,和硕还通过伪造文件掩盖其违反规定的行为。 苹果直戳和硕阴暗面,直言和硕相关负责人用尽办法以逃避我们的监督机制。 对于和硕的行为,苹果表现得格外愤怒,直接表示,在和硕完成所有必须的纠正措施前,苹果不会与其进行任何新业务的合作。 苹果还指出,目前和硕已经解聘了直接负责该项目的高层管理人员。 和硕方面就此事作出积极回应:发现不符合规定的行为之后,我们立刻从生产线撤下学生工作者,并与我们的客户和第三方专家携手做出调整,重新安排,让学生工作者回家或者回学校,并发放合理薪水,给予必要支持和照顾。 在面对甲方爸爸苹果的要求,任凭和硕再怎么不把劳动法放在眼里,也无济于事,毕竟没人愿意跟钱过不去。 和硕自从在2011年获得了苹果一小部分 iPhone 和 iPad 的代工订单之后,就开启了和苹果的合作,是苹果的第二大代工厂,且其一半以上业务依赖苹果公司。 据了解,目前,和硕的iPhone 组装代工比重逐步增加,拿下约三成订单。 今年iPhone 12系列,和硕也参与了生产。 和硕离不开苹果,其实苹果又何尝不是呢。 和硕一直被认为是苹果想要牵制富士康一家独大局面的重要助手。 和硕的成长之路和富士康极其相似,都是从为苹果提供代工转接头产品做起,再进一步涉足至声学、天线、马达等新的领域,之后又从Mac、iPad、AirPods等周边代工业务打入到苹果的组装供应链过程。 此次,和硕触及苹果底线,引发苹果大怒,暂停新业务合作,但并未停止当前业务,足以说明苹果对和硕依然抱有继续合作的意向。 还希望和硕能真正反思一下自身存在的问题,能够尊重其员工合法权益,严格遵守《供应商行为准则》。 值得一提的是,9月份,和硕子公司世硕发生了一起工作人员一边点名一边将员工证件扔到地上,让其他员工在地上捡的事情。 这一事件曝光后迅速引发热议,有人认为这不仅反映出了底层务工者长期以来低话语权、低自尊感的境况,同时也暴露出工厂在招聘大量临时工后出现的管理乱象。 和硕一时间登上风口浪尖,被无数网友唾骂。 和硕就此事作出回应,称将立即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并持续加强相关人员的训练,确保未来不会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和硕还表示,尊重及关心员工是和硕长久以来一直秉持的企业价值理念。 但至于和硕的企业价值理念是不是这样呢,网友们的眼睛可雪亮着呢。 此外,受违反苹果《供应商行为准则》消息影响,和硕今天收盘时股价下跌2.1%。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40701.html
上合组织树立合作典范 中国发挥重要作用 哈萨克斯坦专家
华为手里再无整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