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 人工智能要重视上游的基础学科 独家

随着通用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基础科学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

“人工智能的上游、中游、下游要同步做,上游(基础学科)要领导,中、下游要帮忙,中国尤其要重视上游的工作。”在7月4日上午举行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全体会议上,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接受第一财经独家采访时表示。

金叶子/摄

丘成桐说,上游的工作不是能很快就看到成果的,所以不少人不大愿意做,但是美国近期的大模型都是做了很多年才有如今的突破。

1979年就回到中国的丘成桐,坚持在国内开办数学机构,培育数学人才,作为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他再次强调了数学等基础学科的重要性。

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例,背后的元素都是数学,但它又跟纯数学有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它的信息量非常大,大模型背后涉及的大数据是万亿级的。

这两年热度不减的人工智能突破对于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都大有裨益,但其基本原理还有待数学家深入研究,他认为,如果能弄清原理,人工智能的应用范畴将大得多。

丘成桐说,基础学科是以后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一部分。“有的人期望一两年就能出成果,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短期可能看不到大的成果,但是人工智能绝对是离不开数学的,不发展数学的话是一个很大的困难。”

在他看来,中国现在也拥有一批一流的数学学生。2021年丘成桐在清华大学牵头成立了求真书院,旨在培养未来引领数学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我们有一批很好的学生可以做(人工智能)这方面(上游)的工作,希望能让他们加入到这些工作中去。”


北大物理卓越营入营就可以上北大吗

北大物理卓越营入营就可以上北大1月28日,北京大学宣布,“物理卓越计划”将从2022年选拔不超过100名中学生,招收对象从初三到高三,这是国内知名高校首次在全球范围内从初中生开始招收物理学科人才。 “大树成长营”注意到,在北大招生简章前言中有“为加强物理学科人才培养工作,经教育部批准”的表述,这意味着这项物理人才培养计划并不仅仅代表着北大,而是经过了教育部的同意,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为何这么说呢?首先,40多年来高考特殊招生重点学科中,一直关注的是数学,从1978年起的中科大少年班,到西安交大少年班和东南大学少年班,以及近年来北大和清华的数学英才班,无不以数学作为重要选拔标准。 其次,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五大联赛的情况来看,数学是第一档,国家集训队每年的名额是60人,而其它四个学科都是50人,数学学科无论是从省队获奖名额还在高考录取分量上,都要远超其他学科,物理列入北大卓越人才单独招生计划,无疑凸显了物理学科的地位。 再次,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2021年1月25日,在相关座谈会上领导再次强调,“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要更加重视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打牢学生基础理论根基,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曾经,上世纪80年代的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新时代发展格局中,这句话得到了重新认识和重视。 从数学学科开始,如今,物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指出, 物理学科是一个引领21世纪高科技发展的学科。 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量子通信等,都需要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作有力支撑,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卡脖子”问题。 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将目光瞄准物理学科尖子生,一方面是响应国家人才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发挥自身优势,在与清华大学的竞争中领先一步(注:2021年1月,清华大学发布“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从初中生起招收100名数学人才)。 从北大的招生简章来看,与1年前的清华“数学领军计划”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是选拔对象上,要求是有物理学潜质和特长的优秀中学生,国内主要招收从初三到高三年级,海外招收九年级至十二年级,人数都是不超过100人。 此前清华对数学人才招生的表述是“特别优秀的可放宽到初三”,可见北大此次招生更多开放。 第二是选拔方式,都无需参加高考,只要报名符合要求,经过初审、考查测试、进入“物理卓越营”集训等,就可以直接被录取,比传统的自主招生和“强基计划”等招生方式都要简化,这也是少有的不用参加高考而被北大、清华这样的顶尖高校录取的捷径。 第三是选拔和录取时间短。 从1月28日公布招生简章启动报名,到2月21日报名截止,再到期间的测试,3月底就确定进入“物理卓越营”的名单,集训2个月后就被直接录取。 当然,要成为北大首批“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成员,并非易事,初审通过后,要经过学科基础能力测试、学科专业能力测试、面试和体质测试等全方位考核。 不过,在物理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无疑占据先机,按照规定,物理和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成员有望直接获得“物理卓越营”入营资格。 北大能开创物理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得益于北大在物理学科的强劲实力。 官网介绍显示,北大早在1913年就设立物理学并开启了我国物理学本科教育,在百余年发展中,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的中科院院士有120多位、工程院院士12位,目前北大物理学院就有21位中科院院士(含11位双聘院士),在第四轮全国物理学学科评估排名中,仅北大和中科大获得A+,北大位居第一。 北大“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地,对今后的高考选科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无论是上海、浙江等地的“3+3”模式,还是江苏等地的“3+1+2”模式,除语数外三门学科外,都凸显物理作为“第四学科”的特殊地位,这一点需要引起中小学生和家长的重视。

请大家告诉我我十位中外数学家及其生平资料(100至150字)

想要补充几个一定要提的数学家,介绍长度过长是一定的了,因为觉得不那样根本介绍不了他们。 至于怎么截取到100-150字,就要楼主自己看看怎么能缩了。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数学王子1777年4月30日生于不伦瑞克,1855年2月23日卒于哥廷根,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 高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数学家,并有「数学王子」的美誉。 1792年,15岁德高斯进入Braunschweig学院。 在那里,高斯开始对高等数学作研究。 独立发现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数论上的“二次互反律”(Law of Quadratic Reciprocity)、质数分布定理(prime numer theorem)、及算术几何平均(arithmetic-geometric mean)。 1795年高斯进入哥廷根大学。 1796年,17岁的高斯得到了一个数学史上极重要的结果,就是《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之理论与方法》。 高斯是一对普通夫妇的儿子。 他的母亲是一个贫穷石匠的女儿,虽然十分聪明,但却没有接受过教育,近似于文盲。 在她成为高斯父亲的第二个妻子之前,她从事女佣工作。 他的父亲曾做过园丁,工头,商人的助手和一个小保险公司的评估师。 当高斯三岁时便能够纠正他父亲的借债帐目的事情,已经成为一个轶事流传至今。 他曾说,他在麦仙翁堆上学会计算。 能够在头脑中进行复杂的计算,是上帝赐予他一生的天赋。 高斯用很短的时间计算出了小学老师布置的任务:对自然数从1到100的求和。 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对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1+100,2+99,3+98……),同时得到结果:5050。 这一年,高斯9岁。 哥廷根大学当高斯12岁时,已经开始怀疑元素几何学中的基础证明。 当他16岁时,预测在欧氏几何之外必然会产生一门完全不同的几何学,即非欧几里德几何学。 他导出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将其成功的运用在无穷级数,并发展了数学分析的理论。 高斯的老师Bruettner与他助手 Martin Bartels 很早就认识到了高斯在数学上异乎寻常的天赋,同时Herzog Carl Wilhelm Ferdinand von Braunschweig也对这个天才儿童留下了深刻印象。 于是他们从高斯14岁其便资助其学习与生活。 这也使高斯能够在公元1792-1795年在Carolinum学院(今天Braunschweig学院的前身)学习。 18岁时,高斯转入哥廷根大学学习。 在他19岁时,第一个成功的用尺规构造出了规则的17角形。 高斯于公元1805年10月5日与来自Braunschweig的Johanna Elisabeth Rosina Osthoff小姐(1780-1809)结婚。 在公元1806年8月21日迎来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孩子Joseph。 此后,他又有两个孩子。 Wilhelmine(1809-1840)和Louis(1809-1810)。 1807年高斯成为哥廷根大学的教授和当地天文台的台长。 虽然高斯作为一个数学家而闻名于世,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热爱教书。 尽管如此,他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有影响的数学家,如后来闻名于世的戴德金和黎曼。 高斯非常信教且保守。 他的父亲死于1808年4月14日,晚些时候的1809年10月11日,他的第一位妻子Johanna也离开人世。 次年8月4日高斯迎娶第二位妻子Friederica Wilhelmine (1788-1831)。 他们又有三个孩子:Eugen (1811-1896)、Wilhelm (1813-1883) 和 Therese (1816-1864)。 1831年9月12日她的第二位妻子也死去,1837年高斯开始学习俄语。 1839年4月18日,他的母亲在哥廷根逝世,享年95岁。 高斯于1855年2月23日凌晨1点在哥廷根去世。 他的很多散布在给朋友的书信或笔记中的发现于1898年被发现。 高斯的贡献18岁的高斯发现了质数分布定理和最小二乘法。 通过对足够多的测量数据的处理后,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概率性质的测量结果。 在这些基础之上,高斯随后专注于曲面与曲线的计算,并成功得到高斯钟形曲线(正态分布曲线)。 其函数被命名为标准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并在概率计算中大量使用。 在高斯19岁时,仅用尺规便构造出了17边形。 并为流传了2000年的欧氏几何提供了自古希腊时代以来的第一次重要补充。 高斯总结了复数的应用,并且严格证明了每一个n阶的代数方程必有n个实数或者复数解。 在他的第一本着名的著作《算术研究》中,作出了二次互反律的证明,成为数论继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这部著作的第一章,导出了三角形全等定理的概念。 高斯在他的建立在最小二乘法基础上的测量平差理论的帮助下,结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 并用这种方法,发现了谷神星的运行轨迹。 谷神星于1801年由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但他因病耽误了观测,失去了这颗小行星的轨迹。 皮亚齐以希腊神话中“丰收女神”(Ceres)来命名它,即谷神星(Planetoiden Ceres),并将以前观测的位置发表出来,希望全球的天文学家一起寻找。 高斯通过以前的三次观测数据,计算出了谷神星的运行轨迹。 奥地利天文学家 Heinrich Olbers在高斯的计算出的轨道上成功发现了这颗小行星。 从此高斯名扬天下。 高斯将这种方法著述在著作《天体运动论》(Theoria Motus Corporum Coelestium in sectionibus conicis solem ambientium )中。 为了获知任意一年中复活节的日期,高斯推导了复活节日期的计算公式。 在1818年至1826年之间高斯主导了汉诺威公国的大地测量工作。 通过他发明的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的测量平差的方法和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显着的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出于对实际应用的兴趣,他发明了日光反射仪,可以将光束反射至大约450公里外的地方。 高斯后来不止一次地为原先的设计作出改进,试制成功被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的镜式六分仪。 高斯亲自参加野外测量工作。 他白天观测,夜晚计算。 五六年间,经他亲自计算过的大地测量数据,超过100万次。 当高斯领导的三角测量外场观测已走上正轨后,高斯就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处理观测成果的计算上来,并写出了近20篇对现代大地测量学具有重大意义的论文。 在这些论文中,推导了由椭圆面向圆球面投影时的公式,并作出了详细证明,这套理论在今天仍有应用价值。 汉诺威公国的大地测量工作直到1848年才结束,这项大地测量史上的巨大工程,如果没有高斯在理论上的仔细推敲,在观测上力图合理精确,在数据处理上尽量周密细致的出色表现,就不能完成。 在当时条件下布设这样大规模的大地控制网,精确地确定2578个三角点的大地坐标,可以说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日光反射仪由于要解决如何用椭圆在球面上的正形投影理论解决大地测量问题,高斯亦在这段时间从事曲面和投影的理论,这成了微分几何的重要基础。 他独自提出不能证明欧氏几何的平行公设具有‘物理的’必然性,至少不能用人类理智,也不能给予人类理智以这种证明。 但他的非欧几何的理论并没有发表,也许是因为对处于同时代的人不能理解对该理论的担忧。 后来相对论证明了宇宙空间实际上是非欧几何的空间,高斯的思想被近100年后的物理学接受了。 当时高斯试图在汉诺威公国的大地测量中通过测量Harz的Brocken--Thuringer Wald的Inselsberg--哥廷根的Hohen Hagen三个山头所构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以验证非欧几何的正确性,但未成功。 高斯的朋友鲍耶的儿子雅诺斯在1823年证明了非欧几何的存在,高斯对他勇于探索的精神表示了赞扬。 1840年,罗巴切夫斯基又用德文写了《平行线理论的几何研究》一文。 这篇论文发表后,引起了高斯的注意,他非常重视这一论证,积极建议哥廷根大学聘请罗巴切夫斯基为通信院士。 为了能直接阅读他的著作,从这一年开始,63岁的高斯开始学习俄语,并最终掌握了这门外语。 最终高斯成为和微分几何的始祖(高斯,雅诺斯、罗巴切夫斯基)中最重要的一人。 高斯和韦伯19世纪的30年代,高斯发明了磁强计,辞去了天文台的工作,而转向物理研究。 他与韦伯(1804-1891)在电磁学的领域共同工作。 他比韦伯年长27岁,以亦师亦友的身份进行合作。 1833年,通过受电磁影响的罗盘指针,他向韦伯发送了电报。 这不仅仅是从韦伯的实验室与天文台之间的第一个电话电报系统,也是世界首创。 尽管线路才8千米长。 1840年他和韦伯画出了世界第一张地球磁场图,而且定出了地球磁南极和磁北极的位置,并于次年得到美国科学家的证实。 高斯和韦伯共同设计的电报高斯研究数个领域,但只将他思想中成熟的理论发表。 他经常提醒他的同事,该同事的结论已经被自己很早的证明,只是因为基础理论的不完备性而没有发表。 批评者说他这样是因为极爱出风头。 实际上高斯已将他的结果都记录起来。 在他死后,有20部这样的笔记被发现,才证明高斯的宣称是事实。 一般认为,即使这20部笔记,也不是高斯全部的笔记。 下萨克森州和哥廷根大学图书馆已经将高斯的全部著作数字化并置于互联网上。 高斯的肖像已经被印在从1989年至2001年流通的10德国马克的纸币上。 莱昂哈德•欧拉(Leonhard Euler)支配者1707年4月15日-1783年9月18日,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 他被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数学家之一(另一位是卡尔•弗里德里克•高斯)。 欧拉是第一个使用“函数”一词来描述包含各种参数的表达式的人,例如:y = f(x)(函数的定义由莱布尼兹在1694年给出)。 他是把微积分应用于物理学的先驱者之一。 欧拉出生于瑞士,在那里受教育。 欧拉是一位数学神童。 他作为数学教授,先后任教于圣彼得堡和柏林,尔后再返圣彼得堡。 欧拉是史上发表论文数第二多的数学家,全集共计75卷;他的纪录一直到了20世纪才被保罗•艾狄胥打破。 他发表的论文达856篇(另一说865篇),著作有32部(另一说31部)。 产量之多,无人能及。 欧拉实际上支配了18世纪至现在的数学;对于当时新发明的微积分,他推导出了很多结果。 在1735年至1771年,欧拉的双眼先后失明(据说是因双眼直接观察太阳)。 尽管人生最后七年,欧拉的双目完全失明,他还是以惊人的速度产出了生平一半的著作。 很多数学的分技,也是由欧拉所创或因而有大大的进展。 欧拉年轻时曾研读神学,他一生虔诚、笃信上帝并不能容许任何诋毁上帝的言论在他面前发表。 有一个广泛流传的传说说到,欧拉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宫廷里,挑战当时造访宫廷的无神论者德尼•狄德罗:“先生,,所以上帝存在。 这是回答!”不懂数学的德尼完全不知怎麼应对,只好投降。 1783年9月18日,晚餐后,欧拉一边喝着茶,一边和小孙女玩耍,突然之间,烟斗从他手中掉了下来。 他说了一句:“我死了”,随即“欧拉停止了生命和计算”。 后面这句经常被数学史家引用的话,出自法国哲学家兼数学家孔多塞之口 cessa de calculer et de vivre, (he ceased to calculate and to live)小行星欧拉2002是为了纪念欧拉而命名的。 格奥尔格•弗雷德里希•波恩哈德•黎曼 (Georg Friedrich Bernhard Riemann)猜想者?1826年9月17日-1866年7月20日,德国数学家,对数学分析和微分几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一些为广义相对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他的名字出现在黎曼ζ函数,黎曼积分,黎曼引理,黎曼流形,黎曼映照定理,黎曼-希尔伯特问题,黎曼思路回环矩阵和黎曼曲面中。 他出生于汉诺威王国(今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小镇布列斯伦茨(Breselenz)。 他的父亲弗雷德里希•波恩哈德•黎曼是当地的路德会牧师。 他在六个孩子中排行第二。 1840年,黎曼搬到汉诺威和祖母生活并进入中学学习。 1842年祖母去世后,他搬到吕内堡(Lüneburg)的约翰纽姆(Johanneum)。 1846年,按照父亲的意愿,黎曼进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 在此期间他去听了一些数学讲座,包括高斯关于最小二乘法的讲座。 在得到父亲的允许后,他改学数学。 1847年春,黎曼转到柏林大学,投入雅戈比、狄利克雷和Steiner门下。 两年后他回到哥廷根。 1854年他初次登台作了题为“论作为几何基础的假设”的演讲,开创了黎曼几何,并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数学基础。 他在1857年升为哥廷根大学的编外教授,并在1859年狄利克雷去世后成为正教授.1862年,他与爱丽丝•科赫(Elise Koch)结婚。 1866年,他在第三次去意大利的的途中因肺结核在塞拉斯卡(Selasca)去世。 关于黎曼的常用定理有:Riemann hypothesis Riemann zeta function Riemann integral Riemann sum Riemann lemma Riemannian manifold Riemann mapping theorem Riemann-Hilbert problem Riemann-Hurwitz formula Riemann-von Mangoldt formula Riemann surface Riemann-Roch theorem Riemann theta function Riemann-Siegel theta function Riemanns differential equation Riemann matrix Riemann sphere Riemannian metric tensor Riemann curvature tensor Cauchy-Riemann equations Hirzebruch-Riemann-Roch theorem Riemann-Lebesgue lemma Riemann-Stieltjes integral Riemann-Liouville differintegral Riemann series theorem Riemanns 1859 paper introducing the complex zeta function Prime Obsession 奥古斯丁•路易•柯西(Augustin Louis Cauchy)定理量产者1789年8月21日生于巴黎;1857年5月23日卒于塞纳省索镇。 1805年柯西进入高等工业学校学习,安培是他的一位老师。 他原来打算成为土木工程师,但是他的身体很差,他的朋友拉格朗日和拉普拉斯劝他转向搞不要求身体特别好的纯粹数学。 他的数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紧密结合物理学。 他第一个企图给以太的性质奠定数学基础。 以太是一种既容许光波又容许行星穿过自身的一种猕散状固体,他的工作使得科学家有可能接受以太而不失体面。 但是这个理论并不完全令人满意。 后来有许多人(像麦克斯韦)力图改进它都没有得到完全的成功。 事实上,没有任何以太理论成功过,柯西死后二十多年,迈克耳孙和莫利的实验使这个问题更加难办。 一个世纪以来,物理学家处在这样一种无情的矛盾之中:一方面显然需要以太来解释光的性质,另一方面显然不可能有这么样的以太具有如此矛盾的性质。 最终需要爱因斯坦的理论把他们解放出来。 柯西的晚年由于政治上的争论而受到围攻,因为他在政治方面和在宗教方面都是极端地的保守。 他是波旁王朝的热情追随者。 当波旁家系的最后一个法国国王查理十世(他封柯西为男爵)1830年亡命国外时,柯西也亡命到意大利,以避免宣誓效忠于新王路易?菲力普。 1838年柯西回到法国。 1848年,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仑掌了权当上第二共和国的总统,后来又帝为拿破仑三世,柯西都没有宣誓效忠,如阿拉戈一样,但确实接到了法兰西学院的教授的任命。 柯西是个超级量产型人物,相关定理有:Cauchy integral theorem Cauchys integral formula Cauchy-Schwarz inequality Cauchys theorem (group theory) Cauchys theorem (geometry) Cauchy distribution Cauchy determinant Cauchy formula for repeated integration Cauchy sequence Cauchy-Riemann equations Cauchy-Frobenius lemma Cauchy product Cauchy principal value Cauchy-Binet formula Cauchy-Euler equation Cauchys equation Cauchy problem Cauchy horizon Cauchy boundary condition Cauchy surface Cauchy-Kovalevskaya theorem Maclaurin-Cauchy test Cauchys radical test Cauchy (crater) Cauchy functional equation Cauchy-Peano theorem Cauchy argument principle Nyquist stability criterion艾萨克•牛顿爵士(Sir Isaac Newton)家传户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英国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同时是当时炼金术热衷者。 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他的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 牛顿还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 他总共留下了50多万字的炼金术手稿和100多万字的神学手稿。 牛顿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他的万有引力定律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天上的运动和地上的运动统一起来,为日心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使得自然科学的研究最终挣脱了宗教的枷锁。 牛顿还发现了太阳光的颜色构成,还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 牛顿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小镇乌尔斯普。 在牛顿出生之前三个月,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两年之后他的母亲改嫁他人,把牛顿留给了他的祖母。 牛顿的天才很早就展现出来。 牛顿最开始在乡村学校读书,12岁时候离家到格兰瑟文法学校就读。 在格兰瑟他寄宿在当地的一个药剂师家中并最终和这名药剂师的继女订了婚。 1661年,也就是19岁的时候,牛顿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 在那里,牛顿沉浸在学习之中而疏忽了未婚妻,他的未婚妻就嫁给了别人。 牛顿终身未婚。 在那个时代,大学里仅仅教授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但是牛顿对于当代哲学家的思想更感兴趣,比如,笛卡尔、伽利略、哥白尼、开普勒等等。 在1665年他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同一年他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 不久就爆发了瘟疫,学校被迫关闭,牛顿回到家乡继续他的研究。 在接下来的两年之内,牛顿在微积分、光学和重力问题上做出了卓越的工作。 1667年牛顿重返剑桥大学。 1669年10月27日牛顿被选为卢卡斯数学教授。 1672年起他被接纳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03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主席直到逝世。 1696年牛顿任造币厂监督,1699年升任厂长,1705年因改革币制有功受封为爵士。 1727年3月31日,牛顿因患肾结石症医治无效,在伦敦郊区肯辛顿寓中逝世,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 牛津对于数学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微积分的创立和推动应用数学的发展,虽然微积分的符号使用的是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所创。 亚里士多德(希腊语:Αριστοτέλης,英语:Aristotle)先知?先驱!前384年—前322年3月7日,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也是亚历山大帝的老师。 一个并非数学家的全能数学家,从逻辑引发出真正的数学。 他在许多领域都留下广泛著作,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生物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 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三人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一些人认为亚里士多德发展出的学派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延伸,一些人则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人所代表的是古代哲学里最主要的两大学派。 亚里士多德在前384年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Stagira),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 从小亚里士多德在贵族家庭环境里长大。 在18岁的时候,亚里士多德被送到雅典的柏拉图学园学习,此后20年间亚里士多德一直住在学园,直至老师柏拉图在前347年去世。 柏拉图去世后,由于学园的新首脑比较同情柏拉图哲学中的数学倾向,令亚里士多德无法忍受,便离开雅典。 但是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可以看到,虽然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波西普斯等学园新首脑的观点,但依然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 离开学园后,亚里士多德先是接受了先前的学友赫米阿斯的邀请访问小亚细亚。 赫米阿斯当时是小亚细亚沿岸的密细亚的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在那里还娶了赫米阿斯的侄女为妻。 但是在公元前344年,赫米阿斯在一次暴动中被谋杀,亚里士多德不得不离开小亚细亚,和家人一起到了米提利尼。 3年后,亚里士多德又被马其顿的国王腓力浦二世召唤会故乡,成为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根据古希腊著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记载,亚里士多德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也运用了自己的影响力,对亚历山大大帝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亚里士多德的在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十分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 但是,亚里士多德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政治观点或许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前者的政治观是建筑在即将衰亡的希腊城邦的基础上的,而亚历山大大帝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帝国对希腊人来说无异是野蛮人的发明。 公元前335年腓力浦去世,亚里士多德又回到雅典,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学校。 学园的名字(Lyceum)以阿波罗神殿附近的杀狼者(吕刻俄斯)来命名。 在此期间,亚里士多德边讲课,边撰写了多部哲学著作。 亚里士多德讲课时有一个习惯,即边讲课,边漫步于走廊和花园,正是因为如此,学园的哲学被称为“逍遥的哲学”或者“漫步的哲学”。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在这一期间也有很多,主要是关于自然和物理方面的自然科学和哲学,而使用的语言也要比柏拉图的《对话录》晦涩许多。 他的作品很多都是以讲课的笔记为基础,有些甚至是他学生的课堂笔记。 因此有人将亚里士多德看作是西方第一个教科书的作者。 虽然亚里士多德写下了许多对话录,但这些对话录都只有少数残缺的片段流传下来。 被保留最多的作品主要都是论文形式,而亚里士多德最初也没有想过要发表这些论文。 一般认为这些论文是亚里士多德讲课时给学生的笔记或课本。 亚里士多德不只研究了当时几乎所有的学科,他也对这些学科做出极大的贡献。 在科学上,亚里士多德研究了解剖学、天文学、经济学、胚胎学、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物理学、和动物学。 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则研究了美学、伦理学、政治、政府、形而上学、心理学、以及神学。 亚里士多德也研究教育、文学、以及诗歌。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著作加起来几乎就成了一部希腊人知识的百科全书。 一些人还认为亚里士多德可能是在那个时代里最后一个精通所有学科和既有智慧的人了。 亚历山大死后,雅典人开始奋起反对马其顿的统治。 由于和亚历山大的关系,亚里士多德不得不因为被指控不敬神而逃亡加而西斯(Chalcis)避难,他的学园则交给了狄奥弗拉斯图掌管。 亚里士多德说他会逃离是因为:「我不想让雅典人再犯下第二次毁灭哲学的罪孽。 」(隐喻之前苏格拉底之死)不过在一年之后的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因为多年积累的一种疾病而去世。 亚里士多德还留下一个遗嘱,要求将他埋葬在妻子坟边。

数学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有什么?

数学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是多方面的。 数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概念,提高数学素养,促进发展思维方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数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学科和职业领域的知识。 丘成桐院士在2019年中关村论坛上提出“要重视数学和基本科学在应用科学中的重要性”,并呼吁:我们要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基础学问一定要突破,要将数学和有关的学问一同发展,才能够真正领先突破。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41046.html
1! 全球之最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