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排队抢购 迪士尼 铁打的网红 玩偶溢价20倍仍有人买单

封面新闻记者 熊英英

7月3日凌晨3点,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帖称,上海迪士尼乐园门口已排起长队。这么早排队并不是为了进园玩,而是要抽签买新品。

据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官方消息,当天正值“夏日达菲和朋友们系列”新品毛绒玩具开售,也是迪士尼原创IP可琦安(别名“饼饼”)的生日。由此引发迪士尼迷们蜂拥而至,相关毛绒玩具也遭到爱好者们疯抢。

目前,迪士尼官方旗舰店多款夏日系列毛绒玩具均已售罄。同时,二手交易平台上也出现了各种转卖信息。其中,可琦安毛绒玩具及挂件售价大多都已翻倍,而一些往年“稀缺款”更是炒至4000多元。

在此之前,星黛露、玲娜贝儿玩偶也曾被炒出“天价”。迪士尼新品玩偶遭抢购,反映出了年轻人对情绪价值的强烈追求。但如此多的迪士尼IP,为什么达菲家族最为抢手?

网友发帖称,凌晨3点上海迪士尼乐园排起长队。

原价139元被炒至4000多元

迪士尼玩偶成“理财硬通货”

“互动跑不过饼妈,夜排我总能第一吧。”7月2日,一位网友在小红书发帖称,自己提前一晚到上海迪士尼乐园,为的就是能在第一时间给“饼饼”庆祝生日。而经过一整夜的排队,终于如愿以偿和它进行了面对面互动。

和她一样深夜前往迪士尼排队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但并非都是冲着给“饼饼”庆生而来。当天,迪士尼“夏日达菲和朋友们系列”新品毛绒玩具正式发售,吸引不少人排队抢购,其中不乏黄牛身影。官方旗舰店3日上午10点同时发售,包括可琦安在内的多个毛绒玩具也很快售罄下架。

迪士尼官方旗舰店可琦安已售罄

7月4日,记者联系上一位凌晨3点排队购买到新品的网友,其社交账号简介显示“长期收员工特卖”。对方表示可以转让玩偶,但必须整套购买。其中,原价159元/个的钥匙圈挂件,一套7个报价1600元;259元/个的毛绒玩具整套售价3300元。而当记者表示只想购买其中一款玩偶后,便被对方迅速“拉黑”,无法再发送消息和查看发帖内容。

与此同时,多个二手交易平台上也出现了可琦安玩偶的转卖信息。记者注意到,刚发售的2024年夏日系列玩偶价格大多已经翻倍,而个别2021年发售的限定玩偶溢价近20倍,依然有人购买。

以一款发售价219元的2021迪士尼限定玩偶“蜜蜂可琦安”为例,该玩偶在得物App标价3589元。同时,购买页面显示,玩偶在平台上已卖出340件,近一周售出价格从3279元到4289元不等。也因此,网友们纷纷表示“这才是迪士尼真正的理财产品”。

可琦安为什么这么火?在一些自称“饼妈”的可琦安爱好者们留言中,“可爱”是被提及最多的词。也有网友表示,该玩偶当时仅发售半天就下架了,因为很少,所以贵。

原价219元的限定玩偶,平台售价3589元。

迪士尼“铁打的网红”

达菲家族为何能成“抢钱担当”?

近年来,迪士尼周边商品被炒至溢价交易曾多次引起热议,尤其是达菲家族系列IP。目前,达菲家族共有达菲、雪莉玫、星黛露、杰拉多尼、可琦安、奥乐米拉、玲娜贝儿7个IP人物。虽无作品傍身,却成了迪士尼乐园的“抢钱担当”。

在可琦安走红之前,迪士尼乐园上一个“顶流女星”是玲娜贝儿。这个诞生于2021年的IP,横空出世仅几个月,热度便持续碾压迪士尼其他知名IP。

据媒体报道,2021年12月12日,迪士尼“2021达菲和朋友们圣诞系列商品”和“常规款玲娜贝儿毛绒玩具”预约通道开启,但开售即秒空,“上海迪士尼被玲娜贝儿挤崩了”话题随即登上热搜。粉丝高涨的购买热情也让黄牛们闻风而动。在二手平台上,一只玲娜贝儿挂件要加价1500元,还有黄牛喊出了全套玩偶10000元的“天价”。

而在玲娜贝儿出现之前,诞生于1997年的迪士尼IP星黛露也是不少迪士尼粉丝的心头好,二手星黛露玩偶价格也曾被炒到10倍。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曾表示,虽没有专门的IP剧情支撑,但迪士尼开创了另一种形式,即用新媒体短视频的方式进行裂变式、病毒式的传播,造成了玲娜贝儿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一点不弱于其他有专门内容支撑的IP。

而在文化产业分析师张书乐看来,达菲家族顶着迪士尼出品的金字招牌,与大家耳熟能详的米老鼠、唐老鸭形成了初步差异化;同时,不同于老迪士尼IP在创意上难以出新、消费上趋于饱和,达菲系列用一种当下潮玩流行的萌生态获得年轻一代的关注。“某种意义上,属于通过IP换代来挖掘新生代市场,也是迪士尼维持自己IP热度的一种必然打法。”

但张书乐认为,即便背靠迪士尼,IP要长红依然要回归故事和作品,才能增加在多个圈层的曝光度、存在感。


王健林为什么说迪士尼20年内不能盈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分析

上海出地、自建、美国迪士尼仅出一个图纸!!结果上海只有40%的经营权、只有25%的财务权。 能盈利赚回来才怪……日本迪士尼,也是美国仅出图纸,日本填海造地建的。 日本人拥有100%的人事权、财务权,100%的经营权……日本迪士尼1980年动工,日本人拥有100%建设主导权、设备采购、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权。 三年后迪士尼开业,日本人拥有100%的人事权、财务权,100%的经营权,拥有100%的日本迪士尼股份处置权。 也就是东京迪士尼的一切都掌握在日本手里。 31年后,上海至少比日本为迪士尼建设多付出三倍多资金,一倍多土地,而建设经营管理权中方只有30%,财务权、经营权绝对掌握在美方手里。 另外上海迪士尼中美国人拥有43%股权,加上必须支付美国的迪士尼约7%高昂专营费、还有高额的管理费,美国人在上海迪士尼的收益肯定超过50%。 日本人在所有东京迪士尼乐园内所有经营中收益权是95%,足足比上海中方多了三倍多!必须提醒:门票收益约占迪士尼乐园总收益35%,而包括商业、餐馆、宾馆的乐园内收益占总收入65%。 乐园内经营收益是大头。 美方门票收入的43%,加上园内收益的70%,美国人占了上海迪士尼收益的最大头。

史努比是不是迪斯尼旗下产品?

不是迪斯尼的!!!史努比(Snoopy,又译史诺比或史洛比)是漫画家查尔斯·舒兹(Charles M. Schulz,1922年—2000年)从1950年代起连载的漫画作品—花生漫画(Peanuts)中,主人翁查理布朗养的一只黑白花的小猎犬,品种为米格鲁犬(Beagle),是一种小猎兔犬。 简介1950年10月2日史努比诞生于“戴依兹·席尔”狗园。 运动万能,兴趣是写小说。 喜欢吃比萨、饼干及冰淇淋,可说是只不太像狗的小猎犬,他总是端坐在狗屋的屋顶上,不断的幻想,变成各式各样的化身,有时变成律师、运动选手、酷哥乔,有时又变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雄,有的时候又变成名外科医师,虽然会参与许多事情,但基本中还是陶醉在自我的世界里。 它最大的兴趣是写小说,不过它寄给出版社的稿每次都给发回。 它的主人是查理布朗,只是史努比老记不住他的名字。 它最讨厌的是隔壁的猫。 还喜欢抢奈勒斯的毛毯。 史努比的好朋友“糊涂遢客”(Woodstock)是一只不会说话、永远无法直线飞行的黄色小鸟,在1970年代的作品才开始出现。 史奴比的兄弟姊妹史奴比家族中有八兄弟姊妹,已当中令人最有印象有史奴比(snoopy)、安迪(andy)、贝儿(belle)、马尔斯(marbles)、奥勒福(olaf)、史巴克(spike)。 安迪、马尔斯、奥勒福是史奴比的弟弟,贝儿是史奴比的妹妹,史巴克是史奴比哥哥。 他们八兄弟姊妹样貌有些相似,各有个性。 史奴比的好友史奴比的主人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是一个蛮傻气的小孩,他的朋友也成为了史奴比的朋友。 《花生漫画》中最著名的角色有查理的妹妹莎莉(Sally)、莱纳斯(Linus)、露西(Lucy)、谢勒德(Schroeder)、小雷(Rerun)、玛茜(Marcie)、佩蒂(Peppermint Patty)等。 故事都围绕他们发生。 相关商品据《新闻周刊》的统计,花生漫画在全世界大约有三亿五千五百万的读者。 同时在二十一种语言,七十五个国家的两千六百种报纸上刊行。 世界上以史努比作为商品的精品很多,诸于玩偶、文具等等。 作者的告别感言2000年2月12日查尔斯·舒兹因结肠癌病逝于加州圣塔罗沙(Santa Rosa)家中,享年七十七岁,因为原作者的坚持,花生村将没有其他的代笔者,《花生漫画》从此再没有刊登新的作品。 以下是作者的告别感言:亲爱的朋友:我很幸运能在过去近五十年里绘画花生漫画。 很不幸,我已不再能够继续应付每天发表漫画的压力,因此我宣布退休。 ……查理·布朗、史努比,……我怎能忘记你们呢?I have been grateful over the years for the loyalty of our editors and the wonderful support and love expressed to me by fans of the comic strip, Schulz wrote. Charlie Brown, Snoopy, Linus, Lucy... how can I ever forget . 13 U.S. 《Sunday papers》

给篇200字左右 读旅鼠之谜的读后感

旅鼠集体跳海自杀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人们观察到,在挪威山区,山上的旅鼠向山谷扩散,有一部分逐渐到了湖边和海边,在那里安置下来。 但有些就会试图游到对岸去,有的就被淹死了。 这可能就是旅鼠集体自杀的神话的源头。 网上流行一篇署名“桑内斯”的“美文”《浩荡祭大海———奔赴死亡之约》,转自《读者》2005年第15期,据说是一位挪威癌症病人在追随旅鼠奔向死亡的旅途中,顿悟了生命的真谛:无须畏惧死亡,因为生和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但从内容和文笔看,不像是翻译作品 是某个国内作家的假冒之作,里面绘声绘色地描绘自己跟踪目睹数百万只旅鼠为了物种的利益,在浩浩荡荡的长途跋涉之后集体跳海自杀的场面,其实是从国内介绍“旅鼠之谜”的科普文章改编而来。 旅鼠是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大约20种小型草食动物的统称。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它们的数量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有的年份数量极多,有的年份又非常少见。 由此就出现了各种传说。 在十六七世纪,很多欧洲学者相信旅鼠是“天上掉下来的”———只要空气条件合适,就能自发生成旅鼠。 当时丹麦博物学家奥尔·佛姆为了驳斥这种说法,首次对旅鼠做了解剖,证明旅鼠的解剖结构和其它啮齿类动物类似。 旅鼠之所以会让人产生突然从天而降的感觉,是因为它们的繁殖力强得惊人。 旅鼠出生大约一个月后就能繁殖,一只雌鼠每5周就可产下一窝大约8只小鼠。 在条件适宜时,一个旅鼠种群的数量一年之内就能增长10倍。 大约每4年旅鼠的数量就会出现一次顶峰,之后又锐减,少到难以寻觅。 那么多的旅鼠到哪里去呢了? 传说,当旅鼠数量达到顶峰时,它们就会自发地集体迁移,奔赴大海自杀,只留下少数同类留守并担当起传宗接代的神圣任务。 迪斯尼在1958年拍摄的纪录片《白色荒野》中,就纪录了旅鼠成群结队地迁徙、最终跳海自杀的场面,配上了非常煽情的解说。 这部奥斯卡获奖影片影响深远,使旅鼠奔赴死亡之约的动人传说在西方家喻户晓。 不过那部纪录片的场面是伪造出来的。 那部影片是在加拿大的阿尔伯达省拍摄的,那个地区并不产旅鼠。 摄影组到北极地区向因纽特小孩买了几十只旅鼠,让它们在一个覆盖着雪的转盘上奔跑,从各个角度拍摄,剪辑后就出现了成千上万只旅鼠大迁移的情景。 之后,摄影组把这些旅鼠带到悬崖上,希望拍摄它们跳下悬崖河中淹死的场面。 不料旅鼠却不愿往下跳,在等了两天之后,不耐烦的摄影组把这些旅鼠赶下了悬崖,人为制造了跳海自杀。 旅鼠的数量为什么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是一个还没有定论的生物学课题,可能与天敌、食物、气候、季节等因素有关系。 例如,一个很明显的但还未得到证实的解释是,旅鼠数量的剧增破坏了植被,出现食物匮乏,导致大批旅鼠被饿死。 然后植被开始回复,出现了新一轮的循环。 实际上这并非旅鼠特有的现象,在严酷条件下生存的其它一些小动物,其种群数量也会出现类似的周期性变化。 虽然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专家们在这一点是一致的:旅鼠不会集体自杀。 在旅鼠数量剧增,当地的食物变得稀少时,旅鼠和其它动物一样,会向其它地方扩散。 人们观察到,在挪威山区,山上的旅鼠向山谷扩散,有一部分会逐渐到了湖边和海边,在那里安置下来。 但随着后来者越来越多,有些就会试图游到对岸去,有的就被淹死了。 这可能就是旅鼠集体自杀的神话的源头。 近年来也有些专家试图从旅鼠自身的变化解释其数量减少之谜。 例如,随着鼠口密度的增大,旅鼠彼此之间出现了更多的社会交流和压力,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出现变化,从而使其繁殖力下降,变得更有攻击性。 在群体密度过大时,旅鼠的反应不是牺牲自己,而是更倾向于攻击其它旅鼠,乃至出现自相残杀。 旅鼠奔赴死亡之约的神话不会像旅鼠从天而降的神话那样轻易消失。 不管专家们如何澄清,这个神话会一直被当成一个科学事实、作为一个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奇观流传下去。 毕竟,对许多人来说,一个美丽的谎言胜过冷酷的事实。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41484.html
冒充大学教授参会招摇撞骗 锦州一干部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