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
把牢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必将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上海市闵行区,先后建起多个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为环卫、快递等劳动者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户籍老年人口占比超四成的普陀区,搭建智慧助餐系统,老年人在全区任何一家长者食堂就餐,都能“一网结算”“一卡通吃”;高楼林立的静安区,建设“美丽街区”时采纳市民建议,对承载记忆的石库门“修旧如旧”……上海各区因地制宜推改革、抓落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是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的生动缩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六个必然要求”,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犹记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用10个“更”字,描述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就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比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仍存短板,等等。归结起来,这些问题都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反映,是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
民心所盼,改革所向,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新时代以来,改革的力度,不断转化为民生的温度。如今,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2023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0.66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丰硕的改革发展成果,记录着全面深化改革造福人民的温暖步伐。《决定》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充分彰显了人民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价值旨归。
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应该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规模最大,难度也最大。大有大的难处,再大的成就除以14亿都会变得很小,再小的问题乘以14亿都会变得很大。大也有大的优势,再大的困难除以14亿必将被克服;再微小的改善乘以14亿,也必将汇聚成巨大进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集众智,汇众力,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去干事创业,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必将不断向前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人民至上。试点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实行摩托车登记“一证通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对大数据“杀熟”、“自动续费”等问题进行规范治理……7月以来,又一批新规开始施行,改革便民、惠民、利民,永远在路上。把牢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必将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31日 05 版)
如何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如何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体,所有的政策和决策都应该以人民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2.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确保人民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减少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4.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有广泛的政治参与权利,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通过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人民的安全、稳定和和谐,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6. 坚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党和政府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的密切联系,了解人民的需求和意愿,及时解决人民的困难和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事例包括:1.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对生命权的重视,这是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念、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的传承,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秉持的价值伦理。 2.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既通过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通过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4. 坚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党章总纲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什么的新发展
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在总纲第十一自然段,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表述,修改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我们党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推动中国社会伟大变革中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政治制度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经济体制上,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民生上,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社会保障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
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什么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
40年的伟大实践,一个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要获得更好更快、更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依靠13亿人民的磅礴伟力。 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立场。
以人民为中心,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分享红利,为了人民,早已书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旗上。 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是只有中国才有底气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无论是过去搞建设,还是今天促发展,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贯穿百年奋斗的鲜明主题。 新时代中国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我们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基本制度,推进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