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意见不一 湿度会使高温更致命吗 7月31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

7月31日(星期三)消息,国外知名 科学 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人工智能让抄袭变得更加复杂,科学家和出版商应如何应对?

学术界长期受到抄袭问题的困扰。然而,一个更大的问题在学术写作中逐渐浮现:基于大语言模型(LLM)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如ChatGPT正迅速普及,引发了是否构成抄袭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允许使用的讨论。

这些工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文本的清晰度并减轻语言障碍。目前,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恰当使用这些工具是可接受的,但必须完全公开。

然而,这些工具加剧了关于不当使用他人成果的争议。LLM通过分析大量已发表的文章来生成文本,因此,其使用可能引起类似剽窃的行为。例如,如果研究人员未声明而直接使用机器生成的文本,或者机器生成的文本与某篇作品极为相似却未标明来源时。这些工具还可能被用于掩盖故意的抄袭行为,且使用它们的行为难以被察觉。

目前,许多期刊已建立政策,允许在一定程度上使用LLM。一项对100家大型学术出版商和100家排名较高的期刊的分析显示,截至2023年10月,24%的出版商和87%的期刊设有关于生成式AI使用的指南。几乎所有提供指南的机构均规定,人工智能工具不能被列为作者,但在允许使用AI的类型及披露要求上存在差异。专家认为,迫切需要制定更明确的指导方针,规范人工智能在学术写作中的使用。

《科学》网站(www.science.org)

湿度 会使高温更致命吗?科学家们意见不一

去年夏天,北半球经历了创纪录的高温。《环境健康展望》(EHP)上的一篇论文指出,关于湿度是否使炎热天气更致命,两派研究人员之间存在显著分歧。

生理学家已找到有力证据支持湿度的重要性:在一定温度下,湿度增加会使身体更难保持安全的核心温度,从而增加中暑的风险。相对地,流行病学家的研究表明,仅温度本身就能准确预测热相关死亡率,而增加湿度作为预测指标似乎帮助不大。

解决这个问题很重要。全球气温上升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面临高温相关的死亡风险,尤其是在全球最热的地区如南亚、东南亚和波斯湾,这些地区也经历着极端的湿热条件。因此,科学家对湿度的作用的理解可能会影响从政府高温预警的阈值到推荐的降温方法等多个方面。

湿热比干热更难忍受,且理由充分认为更致命:一旦气温超过35摄氏度,身体仅通过汗水蒸发来降温。空气湿度越高,汗水蒸发越少,从而降低了其作为冷却机制的效率。

流行病学家未观察到湿度影响的可能原因是,他们的数据集主要偏向于更凉爽、干燥的全球北方,这可能使他们难以看到湿度对全球南方国家致命影响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在这些地区难以获取准确的死亡率数据的情况下。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1、NASA 的数据显示,2024年7月22日是 地球 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

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对全球每日温度数据的分析,2024年7月22日(美国时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该日气温超过了2023年7月创下的历史纪录。这些破纪录的温度是由人类活动(主要是温室气体排放)引发的气候长期变暖趋势的一部分。作为扩大对地球变化了解的一部分,美国宇航局持续收集关键的长期气候变化数据。

这一初步发现来自“现代时代研究和应用回顾分析第2版(MERRA-2)”和“戈达德地球观测系统前向处理(GEOS FP)”系统的数据分析,这些系统整合了来自陆地、海洋、空中和卫星的数百万台设备收集的全球观测数据。

GEOS FP系统提供快速、接近实时的天气数据,而MERRA-2气候再分析则需较长时间,以确保使用最佳观测结果进行分析。

NASA的这一分析结果与欧盟哥白尼地球观测计划的独立分析一致,尽管存在微小差异,但在气温随时间变化及历史最热日的记录上显示广泛一致。

2、母亲患严重流感会影响胎儿大脑:新的小鼠实验做出了解释

母亲在怀孕期间患严重流感,会增加胎儿神经发育障碍的风险,如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谱系障碍。但导致这些损害的并不是病毒本身,而是母亲的免疫反应。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的最新研究使用小鼠适应活的流感病毒,在以前实验基础上,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解释了这一过程。这也表明,只有当母亲感染达到特定严重程度时,胎儿的大脑才更可能发生变化。

这项研究使用活流感病毒的剂量,复制人类的季节性流感爆发,是同类研究中为数不多的几项之一。研究的主要作者表示:“这意味着我们的研究结果与人类的病理性感染更相关。”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1、古化石的发现显示了南美洲和非洲是如何分开的

美国南卫理公会大学(SMU)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称,在安哥拉发现的灭绝已久的海洋爬行动物的古代岩石和化石,为南美洲和非洲的分离以及南大西洋的形成提供了明确的证据,这一事件是地球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

长期以来,人们都知道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在冈瓦纳超大陆中曾经紧密相连,它们很类似于拼图游戏中的两块拼图。

研究小组表示,他们在安哥拉南部海岸的挖掘工作可以说提供了有史以来关于两大陆分离和南大西洋开放的陆地上最完整的地质记录。他们发现的岩石和化石可以追溯到1.3亿年前到7100万年前。

研究小组的实地工作始于2005年,地点是安哥拉纳米贝省。当时,研究小组识别出了特定类型的沉积物,表明数百万年前非洲西海岸的地貌。例如,熔岩区揭示了火山活动的证据,断层或裂缝显示了大陆被撕裂的位置;沉积物和盐层显示了海洋的洪水和蒸发,而上覆的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爬行动物的化石则显示了南大西洋的完全形成。

同时,古生物学家在安哥拉发现了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大型海洋爬行动物的化石,那是大西洋刚刚形成和变宽的时期。

2、科学家在 银河系 之外发现了罕见的第二代 恒星

没有人能够找到一颗第一代恒星,但科学家们宣布了一个独特的发现:发现了一颗第二代恒星,这颗星形成于我们银河系之外的星系。

芝加哥大学博士后、论文第一作者阿尼鲁德·奇蒂(Anirudh Chiti)专门研究所谓的恒星考古学:重建最早几代恒星如何改变宇宙。

但还没有人能够直接观察到这些第一代恒星,如果宇宙中还有这类恒星的话。相反,奇蒂和他的同事们寻找的是由第一代恒星的灰烬形成的恒星。

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因为即使是第二代恒星现在也非常古老和罕见。宇宙中的大多数恒星,包括我们自己的太阳,都是经历了数千代到数万代的演化,每次都产生越来越多的重元素。银河系中10万颗恒星中可能只有不到1颗是这种第二代恒星,这确实是大海捞针的工作。

在这项研究中,基蒂和他的同事将他们的望远镜瞄准了一个不寻常的目标:构成大麦哲伦星云的恒星。

大麦哲伦星云是南半球肉眼可见的明亮恒星带。我们现在认为它曾经是一个独立的星系,在几十亿年前被银河系的引力俘获。这使得它特别有趣,因为它最古老的恒星是在银河系之外形成的,这给了天文学家一个机会来了解早期宇宙的条件是相同的,还是在其他地方不同。

科学家们在大麦哲伦星云中寻找这些特别古老的恒星的证据,并对其中的10颗进行了编目。其中的一颗恒星显得很奇怪。它的重元素含量比大麦哲伦星云中任何一颗恒星都要少得多。这意味着它可能是在第一代恒星形成之后形成的,所以它还没有在恒星反复诞生和死亡的过程中积累更重的元素。(刘春)


“神舟”号的资料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 “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 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 ,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 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 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宇航员 执行任务宇航员 费俊龙,指挥长 聂海胜,操作手 这是两位太空人第一次进行太空任务飞行。 聂海胜10月13日在太空庆祝他的41岁农历 生日。 后备宇航员 第一梯队:刘伯明、景海鹏 第二梯队:翟志刚、吴杰 各分系统负责人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 飞船应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逸东 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总设计师:张柏楠 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总设计师:刘竹生 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张育林,总设计师:陆晋荣 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董德义,总设计师:于志坚 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总设计师:侯鹰 时间轴 以下时间使用协调世界时(UTC)。 10月11日 22:15—22:17 太空人进入飞船 22:53 神舟六号返回舱舱门关闭 10月12日 00:27 火箭发射塔操作支架完全打开 01:00:00 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 01:00:03.583 神舟六号发射 01:02:03(点火后第120秒) 火箭抛弃逃逸塔 01:02:19(点火后第136秒) 火箭助推器分离 01:02:42(点火后第159秒) 火箭一二级分离,一级火箭坠落 01:03:23(点火后第200秒) 整流罩在110公里高度脱离 01:09:43(点火后第583秒) 飞船与火箭在高度约200公里处分离成功 01:09:52 神舟六号进入预定轨道 07:56 神舟六号飞船实施变轨 10月13日 02:10 航天员进行在轨抗干扰试验 18:21 远望一号、远望二号和远望三号所处海域海况恶化 21:56 神舟六号飞船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 10月15日 08:29—08:31 太空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对话。 10月16日 18:40 神舟六号围绕地球进入第76圈飞行,在青岛站测控区上空 18:44 神舟六号返回指令解锁 19:10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调度员宣布,返回段跟踪进入30分钟准备 19:17 神舟六号正在南太平洋上空飞行 19:18 推进舱太阳帆板垂直归零 19:42 远望三号测量船捕获到神舟六号信号 19:43—19:48 远望三号测量船对神舟六号实施了姿态调整、轨道舱与返回航分离、 制动点火等一系列关键控制,神舟六号顺利进入预定返回轨道 19:43 远望三号向神舟六号发出指令,神舟六号第一次调姿开始 19:44 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19:45 推进舱发动机点火,开始回航 19:48:29 推进舱轨道控制发动机关机,飞出远望三号测量船测控段 19:52 返回舱飞过非洲大陆上空,向中国飞来 20:02 返回舱飞过南亚上空,航天员报告飞船工作正常,感觉良好 20:07 推进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20:13 返回舱进入通讯黑障区 20:16 着陆场站测控设备发现飞船 20:19 返回舱主伞舱盖打开 20:20 脱减速伞,主伞打开,直升机目视到目标 20:23 返回舱防热大底成功抛掉 20:33 返回舱成功着陆 21:04 返回舱舱门被打开 21:39 两名太空人费俊龙和聂海胜离开返回舱 发射 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UTC+8)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 射升空, 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预计飞行时间为5天。 先在轨 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实 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 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 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 在轨 10月12日17时29分,航天员费俊龙打开神舟六号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进入轨 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10月13日4时开始,航天员进行在轨干扰力试验,在舱内有意识加大动作幅度,以试 验人的扰动对飞船姿态的影响。 在进行了开关舱门、穿脱压力服、穿舱、抽取冷凝水 四大项“在轨干扰力”试验后,航天员的活动对飞船姿态的影响很小,飞船可保持正 常飞行,不需纠正飞船姿态。 10月14日清晨,神舟六号在第30圈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即根据轨道精测参数 进行微量调整,使飞船回到预定的正常轨道。 维持时,神六发动机共点火6.5秒,将 飞船抬高了800米。 10月15日16时29分,胡锦涛与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通话。 18时05分,航天员向北京 航天飞控中心传送他们拍摄的飞船太阳能帆板的数字图像。 着陆 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飞船采用升力再入方式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 神舟 六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需要经历4个阶段:制动飞行阶段、自由滑行阶段、再入大气 层阶段、着陆阶段。 在此次绕地飞行中,“神舟六号”的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后,还 将继续在轨飞行六个月时间,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 由于第一次的载人航天器神舟五号在太空只飞行了一天,主着陆场的天气变化可及时 准确预测,因此未曾启用副着陆场;神舟六号飞船将在太空飞行多天,气象难以准确 预测,因此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副着陆场将启用作后备着陆地点。 为迎接飞船随时可 能返回,地面共设置了13个着陆点。 除内蒙古四子王旗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副两 个着陆场外,国内外还有11个应急着陆场。 着陆场系统包括主、副着陆场分系统,陆 上应急搜救分系统,海上应急搜救分系统,通信分系统和航天员医监医保分系统这5 个分系统。 参与航天员搜救的装备包括:搜索救援直升机、搜索救护直升机、搜索摄录直升机、 指挥调度车、航天员医监医保车、工程运输车、航天员运输车、返回舱吊车和小型搜 索车。 为保证神六和两名太空人安全回家,设计了4把巨型降落伞。 返回舱在降落过程中, 至少要先后打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共3把伞,如果有必要,还要打开第4把备份伞 。 太空船返回舱降落伞能否顺利打开,直接关系着回收的成败。 主伞不能一下子全部 打开,否则会被高速气流吹破,返回舱也会被摔烂。 太空船落地后也并非万事大吉, 如果巨大降落伞被风吹鼓,就可能拖着返回舱快速滚动。 为策安全,返回舱落地一刹 那间,舱上的切割器会自动切断伞绳吊带,让降落伞独自飘落,保证返回舱不被伞拖 走。 另外,根据神舟五号太空人杨利伟提出的意见,为使神舟六号着陆时对太空人的冲击 降至最小,舱内太空人的座椅还首次安装了“赋形减震座垫”——根据太空人形体不 同特征量体制造的吸能座垫,可在发生撞击瞬间迅速分散人体的应力,避免人体损伤 。 在2005年10月16日凌晨3时44分,太空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并在3时45分,飞 船的发动机成功点火,开始回航。 在4时07分飞船推进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返回舱 自行重返地球。 在着陆期间,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的夜空一直有一个光点,仿如流星划过夜空。 返回 舱在4时13分经过大气层时,产生高温,形成通讯黑障区,一度暂停与控制中心联络 ,长达3分钟。 在4时20分,返回舱打开主降落伞,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慢慢降落,在 4时33分返回舱成功降落,2名太空人费俊龙、聂海胜并向控制中心报平安,控制中心 工作人员鼓掌庆祝。 在约半小时后,搜救直升机首先发现返回舱,实际着陆地点较预 计相差仅1公里。 工作人员打开返回舱门后,医疗人员为2名太空人检查身体,并建议 2人可以自行出舱。 与神舟五号太空人杨利伟不同,费俊龙首先穿着太空衣,自行爬出返回舱,向现场工 作人员招手。 聂海胜亦爬出舱门,走下铁梯。 2人坐在椅子上,接受工作人员献花, 并感谢大家的关心及热爱,费俊龙表示,这次太空之旅非常顺利,他们在太空舱内的 工作及生活很好,现在身体状况不错。 2名太空人在太空逗留了115.5小时,是神舟五 号太空船飞行时间的5倍多,创造中国人在太空逗留最长的时间,圆满结束中国首次 “多人多天”特点的太空旅程。 费俊龙及聂海胜重返地面后,被直升机接走,跟着由 专机送返北京,暂时被隔离14天。 技术改进 飞船上新增加了40余台设备和6个软件,使飞船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 件10万余件,做出了四个方面110项技术改进。 围绕两人多天任务的改进:食品柜得到真正使用,通过水箱和单独的软包装两种方式 准备了航天员用水。 扩大了冷凝水箱,把所有裸露管线都贴上了吸水材料,确保飞船 湿度控制在80%以下。 轨道舱功能使用方面的改进:放置了食品加热装置和餐具等。 轨道舱中挂有一个睡袋 ,供两名航天员轮流休息用。 轨道舱中还有一个专门的清洁用品柜,航天员可以用里 面的温巾等物品进行清洁。 大小便收集装置这次也是首次使用。 提高航天员安全性的改进:对航天员的坐椅缓冲器进行了重新设计,使返回前坐椅提 升后航天员可以看到舷窗外的情况。 研制成功了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密闭快速 自动检测装置。 研制出一种专用抹布,这种布不产生纤维、静电、异味,专门用来清 洁舱门。 持续性改进:“黑匣子”不仅存储量比原来大了100倍,而且数据的写入和读出速度 也提高了10倍以上,体积却不到原来的一半 搭载 此次神舟六号飞船上搭载的物品主要是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品,如邮品、字画、旗帜和 其他纪念品等,还有用来进行科学试验的微生物菌种和农作物种子。 实验用途 一些鸡蛋、蚕卵和云南普洱茶将随“神六”升空,以研究其基因变异的可能性。 飞船上放置了盛有搏动的心肌细胞和贴壁伸展的成骨细胞的24个细胞培养盒,航天员 和地面工作人员同步对两份相同的活体细胞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对比实验,研究空间环 境影响心脏和骨骼的细胞分子机理,并通过空间实时飞行验证放置在细胞培养液中、 地面筛选出药物的防护效果。 航天员分三个时段操作24个样品盒,操作时,航天员将 把细胞培养带放置在腿上,按不同时段,挤破分别装着激活剂与固定剂的两种胶囊, 激活或固定活体细胞,考察在飞船入轨前与入轨后不同重力条件下细胞样品的状态与 变化。 纪念用途 有10克特别的泥土,由9克大陆泥土和1克台湾泥土组成,寓意十全十美,寄望祖国和 平统一。 飞船数据 飞船名称: 神舟六号 发射: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 09:00:00 起飞: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 09:00:03.583 着陆: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7日 04:33 飞行时间: 115小时32分钟 轨道: 76圈 高度: 343千米 飞行中如何逃生? 用于发射神舟六号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有三种模式保证航天员在发生意外时能够安全逃生。 这三种模式是:低空逃逸、高空逃逸和船箭应急分离。 低空逃逸是指起飞前30分钟到起飞后120秒即火箭抛逃逸塔前,包括在发射台上的逃逸。 低空逃逸是通过逃逸塔来实现的,故称“有塔逃逸”。 逃逸塔安置在火箭最顶端,长约8米,形状酷似一根巨大的避雷针。 当发射阶段火箭出现灾难性故障时,它可携带轨道舱和返回舱迅速飞离火箭,飞行至安全区域,然后抛掉逃逸塔和轨道舱,返回舱乘降落伞自行返回着陆。 此次火箭成功升空后的第一个关键动作就是抛掉逃逸塔,这是为了避免白白消耗运载火箭推力。 火箭抛逃逸塔(起飞后120秒)到整流罩分离前(起飞后200秒),可实施高空逃逸即“无塔逃逸”,由4个高空逃逸发动机和两个高空分离发动机为整流罩提供动力,从而带飞船离开箭体。 整流罩分离后到船箭分离前(起飞后约584秒)如发生故障,可实施船箭应急分离。 飞船成功逃逸后,将降落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到陕西榆林约800公里的范围内。 专家介绍,载人航天飞行中若出现致命故障,最大的可能是在火箭点火、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 返回阶段,航天史上最典型的救生成功的例子是美国阿波罗13号飞船起死回生。 1970年4月11日,美国阿波罗13号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升空56小时后,服务舱储氧箱发生爆炸,3名航天员面临葬身太空之灾。 但他们临危不惧,按地面科学家们精确计算的轨道和地面指挥员的命令,手动操纵飞船,使用登月舱的氧气和动力,于4月17日成功返回,创造了航天史上死里逃生的奇迹。 (新华社) 学会开门、关门 ———攸关航天员生死的大问题 据新华社电 航天员从返回舱进出轨道舱,是神六区别于神五的一个重要特点。 因此,打开和关好返回舱舱门就成了成功飞行、甚至保障航天员生命的关键。 神舟六号飞船舱门设计了多道“门槛”,以拒意外于“门”外。 第一道坎———防误开锁。 门会不会因振动被振开?航天员会不会把关好的舱门误打开?防误开锁解决了这些问题。 航天员须把拉手转到一个固定位置,门才能被打开。 第二道坎———多道密封措施。 太空中没有空气,如果舱门密封性能不好,导致舱内气体泄漏,压力变异,会危及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设计师在舱门上采取了多道密封圈措施,密封性百分百达到要求。 第三道坎———助力点。 处于失重状态下的航天员能使出的力气是很有限的,舱门稍微重一点,都可能影响其开关,于是设计人员在舱门附近为航天员设计了助力点。 第四道坎———快速检漏。 设计师研制了快速检漏设备,可以在关闭舱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确认舱门是否关好。 第五道坎———舱门清洁布。 设计师们花了三个月时间研制成功一块“太空抹布”,以防舱门密封面上一个微小多余物———头发、皮屑、小纤维影响其密封性能。 举头望太阳 低头是故乡 长征火箭首装两只“千里眼” 据新华社电 用于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搭载了图像实时测量系统,这是我国长征系列火箭首次装上的“千里眼”。 据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主任设计师张智介绍,图像实时测量系统主要用于分离辅助判断。 在以前的飞行中,火箭的关机、分离等动作都是靠相应的遥测参数来体现的。 而通过新增加的图像实时测量系统,地面可以看到火箭从起飞到船箭分离等动作的实时画面,更加准确地判断火箭状态。 图像实时测量系统由两个摄像头、图像压缩处理器、图像综合控制器等设备组成。 一个摄像头朝向火箭尾部,用于观测助推器分离和一二级分离;另一摄像头朝上,用于观测整流罩分离和船箭分离。 这样,在火箭上升过程中,我们既可向下看到越来越远的地球,也可向上看到太阳或星星,是真正的“现场直播”。 舱内航天服 我国自行研制的航天员舱内航天服。 航天服是航天员必备的个人防护救生装备。 由于搭乘神舟六号的两名航天员没有出舱活动的任务,因此他们只配备了舱内航天服及配套装置。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专门负责中国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在选训和飞行试验中实施医学监督和医务保障,研制航天服、太空食品和其他个人装备,以便为神舟号系列飞船的载人飞行提供航天员的人力支撑保证。 (新华社) 数字神舟 2: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搭乘2名航天员进行多天飞行。 8:飞船总长8米多。 9:飞船轨道舱航天员有效空间约为9立方米,可以较为自如地转身,做各种操作。 13:飞船系统共有13个分系统组成,按照功能分别被命名为有效载荷、结构与机构、热控制、制导导航与控制、推进、电源、数据管理、测控与通信、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乘员、回收与着陆、仪表照明、应急救生。 21摄氏度:飞船舱内温度始终保持在21摄氏度,上下偏差各为4摄氏度。 60分贝:航天医学研究表明,飞船飞行时绝对安静会对航天员心理产生影响,但也不能太高。 神舟飞船太空飞行时舱内仪器噪声约为60分贝,相当于站在没有汽车行驶的普通商业街上。 52台:飞船的三个舱上共有52台发动机,其中推进舱有28台发动机,返回舱有8台发动机,轨道舱有16台。 各舱发动机都是偶数,其中都有主机和备份机。 90分钟:飞船每绕地球一圈需要90分钟,圆形轨道时每圈飞行距离约为4.2万多公里,每天飞行距离约68万公里。 300公斤:飞船共有电缆线300余公斤,总长度约30公里。 343公里:飞船飞行时距地面的距离。 600台:全船共有设备600余台。 10万:飞船共有10余万个元器件,来自数千家工厂。 数字“神箭” 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用通俗的语言对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有关数字作了一番详解。 0.97、0.997:火箭的可靠性为0.97,安全性为0.997。 0.97的可靠性就是说100次发射里,只有3次火箭可能出现问题;0.997的安全性是指火箭出现1000次问题里,可能有3次会危及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这是载人火箭的特性。 一般的商用火箭可靠性为0.91到0.93,没有安全性要求。 479吨:火箭起飞重量为479吨。 火箭加上飞船重量约44吨,其他的都是液体推进剂。 因此,火箭的90%都是液体。 8吨:飞船重量为8吨多,占船箭组合体起飞重量的六十二分之一。 要把一公斤的东西送入轨道,就得消耗62公斤的火箭。 3.35米:火箭芯级直径为3.35米。 用标准铁路进行运输的火箭最大直径只能达到3.35米。 7.5公里:火箭入轨点速度为每秒7.5公里,这个速度是音速的22倍,相当于1秒钟内从长安街东头跑到西头。 发射时为何掉碎片? 据新华社电 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升空的壮观景象吸引着众多关注的目光。 然而,如果稍加留心,人们也许不难从电视画面或是摄影图像中发现,火箭在托举飞船飞离发射塔架腾空而起时,身上在不断地掉落一些碎片。 那么,飞船发射时为什么会掉落碎片呢? 据航天发射专家介绍,进入10月份以后,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开始频频受到冷空气的影响,气温明显下降。 位于西北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早晚温差加大,夜间气温已达到零度以下。 “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的测试发射理论温度是零下20摄氏度,但是,低温可能导致某些产品出现低温效应,如密封件失效、电缆插头接触不良、输送管路堵塞等故障,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发射时的致命“杀手”。 为了尽可能减小低温对火箭发射造成的不利影响,往往会在火箭测试发射过程中采取一些保温措施,例如,吹热风、套防寒服、电灯泡照射及贴泡沫塑料等。 其中,在火箭箭体上贴泡沫塑料是最常用也最简便的一种办法。 火箭点火升空后,大气的剧烈摩擦会将这些泡沫塑料从箭体上剥离下来,这就成了人们看到的从火箭身上掉下的碎片。 神六两位航天员如何分工? 据新华社电 神舟五号只有杨利伟一位乘客,神舟六号为什么要上两位航天员?他们如何分工? 按照载人航天工程的规划,神舟飞船作为未来空间站的天地往返运输器,应该具有将多位航天员和少量货物送往空间站的功能。 因此,工程为神舟飞行设计的基本状态就是多位航天员、多天飞行,但考核要一步一步地进行,而这次的神舟六号飞行,就到了考核多人多天的时候了:作为工程第二阶段的第一次试验,这次飞行要证明多人是否能在空间进行多天的工作和生活。 飞船操作技术训练子系统的主管设计师胡银燕说,两位航天员一起上天执行任务,需要在操作上分工配合。 正常飞行状态下,航天员需要进行110多项手动操作,01号航天员费俊龙负责大部分指令的发送,与地面的通话,以及左侧手控面板和手柄的操作,02号航天员聂海胜负责右侧手控面板的操作。 此外,两位航天员的工作和休息也都有分工:一人在轨道舱内进行空间科学实验操作时,另一个必须在返回舱值班;一人休息时另一人则值班。 胡银燕说,两名航天员虽然分工不同,但对他们的技术要求是一样的。 神六会有防热瓦问题吗? 据新华社电 3个多月前,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发生了防热瓦失效的险情,“防热瓦”一度成为国际航天界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 飞船系统热控制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范含林指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采用一次性烧蚀材料防热,而航天飞机上的防热瓦是重复使用,我们不会出现类似故障。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地面时在空中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5月14日,事故调查委员会称,哥伦比亚号起飞时遭到外力撞击,结果导致防热瓦出现裂缝,超高温气流乘虚而入,造成飞机解体。 2005年7月26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几经推迟后终于发射升空,却不幸又在防热瓦上出了问题。 一块防热瓦被撞失效,全世界都为之担忧,好在发现及时,宇航员通过太空行走对其进行了修复。 范含林介绍,防热瓦是疏松、轻质呈脆性的陶瓷材料,耐高温、质量轻,高温下不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故可重复使用。 然而它在连接和受力等方面却存在着天生的弱点。 整个航天飞机上的防热瓦达数万块,一块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机毁人亡。 航天飞机在重复使用过程中,防热瓦的气动外形必然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隐患就越大。 飞船防热层乃至整个飞船都是一次性使用,从这一点上说,飞船的功能虽然不及航天飞机,但可靠性却远远超出航天飞机。 神舟飞船以及俄罗斯的联盟系列飞船,返回舱返回时也会与大气产生磨擦,在表面产生数千摄氏度高温,这个过程要比航天飞机剧烈。 不过,飞船上使用的是成分和工艺都极为复杂的烧蚀材料,通过它的燃烧把热量带走。 烧蚀材料都留有较大的余量,不会出现烧光的情况。 据了解,这种材料,我国在生产工艺等方面已经大大超过了美国,在很多技术指标上也领先于俄罗斯。 河北“太空药材”今如何? 本报记者 刘丽普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之际,“中国药都”安国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这里的中药材种子曾经搭乘神舟一号、三号和四号飞船遨游太空。 实验也证明,这些种子的试种已初步获得了成功。 12日上午,安国药都公园、安国市科葳种子有限公司的试验基地。 孙忠进经理告诉记者,这里栽培的板蓝根、荆芥等中药材不同于普通的中药材,都是“太空药材”,用搭载神舟飞船的药材种子繁殖、培育出来的。 “与普通药材相比,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些药材在枝叶和产量等方面都占优势。 ”除此之外,记者还发现,这里栽培的豆角、黄豆、樱桃西红柿等与常见的也有很大差别:豆角的大小竟可以与黄瓜相媲美,如果不是被提醒,还看不出来那就是豆角。 “樱桃西红柿的苗可以长到小树那么高,结出来的果实也特别多,口感与一般的也有所不同。 ”具体联系和努力实现安国药材种子搭载神舟飞船的李小月说。 回忆安国的药材种子搭载神舟飞船畅游太空一事,李小月说:“那时候,我还是安国市的副市长,正好一位战友在北京药用植物研究所主持中药栽培方面的工作,了解到如果提升中药的药品质量,主要通过组培和搭载来实现。 既然是市里的相关领导,提升‘药都’药品的质量也是自己的责任,便与战友说了‘搭载’的想法,后又结识了航天科技集团总公司航天育种试验基地的有关人员,没想到通过努力,还真实现了。 ” 李小月介绍说,从1999年神舟一号飞船发射升空,到2002年底神舟四号发射,安国先后三次、共有152克中药材种子和粮食、蔬菜种子遨游太空,其中绝大部分是中药材,蔬菜和粮食只占极小比例。 目前,太空药材板蓝根、荆芥等已经育出千万颗种子,收获板蓝根、藿香、草决明、荆芥籽种各数十公斤。 据专家介绍,目前,这些“太空药材”正处于试验、观察阶段,还不能明确何时能推向市场。 ■背景资料 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58年4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64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我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我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航天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目前我国已形成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4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5年,我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截至目前已将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我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其低轨道运载能力达9.2吨,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0年10月,载着两只小白鼠和其他生物的卫星升上太空,开始了我国首次携带高等动物的空间轨道飞行试验。 试验的圆满成功,为我国载人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以及长期载人太空飞行获得了许多宝贵数据。 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我国先后4次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至四号无人飞船,载人飞行已为时不远。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

人类破坏大自然为自己带来的严重后果有什么

简单来说:破坏生态平衡宏观来说: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 当外来干扰超越生态系统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初状态时谓之生态失调或生态平衡的破坏。 生态平衡是动态的。 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稳定状态。 生态系统可以在人为有益的影响下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 上述定义表明:(1)自然生态系统经过由简单到复杂的长期演替,最后形成相对稳定状态,发展至此,其物种在种类和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即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时间保持平衡状态。 此时,系统中的有机体将所有有效的空间都填满,环境资源能被最合理、最有效地利用。 例如,热带雨林就是一种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群落,其垂直分层现象明显,结构复杂,单位面积里的物种多,各自占据着有利的环境条件,彼此协调地生活在一起,其生产力也高;(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内部调节能力(“见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条);(3)生态平衡是动态的。 在生物进化和群落演替过程中就包含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 人类应从自然界中受到启示,不要消极地看待生态平衡,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维护适合人类需要的生态平衡(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或打破不符合自身要求的旧平衡,建立新平衡(如把沙漠改造成绿洲),使生态系统的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善,效益更高。 天地人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大、泛、而深的课题,要想简明地揭示它们的关系,只得借助于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学说……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从上世纪70年代才广泛传播开来,传播和被人接受的速度是惊人的。 那诱人的“生态平衡”被学者们研讨着,官员们宣传着,演员们呼喊着。 生态平衡之所以诱人,那是因为人们企盼的生态系统稳定状态是美好的。 尽管人们觉得它有点抽象莫测,可它又是亲切具体的。 熟知生态平衡要先知生态系统。 可生态系统从被西方学者提出至今,权威人士的定义有十余个,有的几百个字,有的几十个字,但无公认统一的文字表达。 取其共同的实质,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与无机环境系统的特定结合。 生命指植物、动物、微生物各生命类群,包括人类;无机环境指自然界的无生命成分;特定结合指不同地域创造出的多样的生物类群——即不同生态系统。 陆地上各生物类群形成各自的生态系统,它们总称为陆地生态系统;同样海洋生物类群形成了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就构成了整个生命世界——生物圈。 生物圈一般至陆地之上百米高空,水面之下百米深层,这就是人的家园。 所以人早知崇拜天地,知道人以食为天,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人是依赖于自然,从属于自然的。 人在生物圈中处于什么位置呢?天地无机环境为谁效用呢?为草原、森林、庄稼——绿色世界。 各类动物依赖谁而存活呢?直接间接都依赖于绿色植物。 万尊的人靠什么活着呢?以吃来说,取之动物或植物,或二者兼取之;以喝来说,取之天上地下的水;生命必须的氧取之于大气。 食、水、气缺一不可的生命要素都来自于天地无机界。 生态学家把生态系统中的生命又分为三类,且冠以公正的名称:(一)植物——生产者;(二)动物——消费者;(三)微生物——分解者。 比较三类生命类群谁最有本领呢?无疑是生产者,因为它养活了自己和后二者。 人在哪里呢?在动物之中了。 按生态食物链排序:先是食草动物,后是一级食肉动物;二级食肉动物……人排在何位呢?人是食草(粮)又食肉的多食性“高级”(依赖性最大的)消费者。 所以,生态学家早已结论:没有植物就没有动物,就没有人类。 尊贵的人不要不服气,这并不否定人有灵巧的手和发达的大脑,只是说人的存在依赖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和环境,从而要求人尊重大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 历史证明,由于人类的盲目自大,破坏了生态平衡,屡屡招来毁灭人类自己的生态灾难。 破坏生态平衡的诱因归结为三类:一、破坏环境:由于环境是生态系统的成分之一,它的改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 由于破坏环境打破生态环境平衡的例子很多,诸如:湖沼富营养化的形成;日本汞中毒事件;氟化物破坏了臭氧层;阿斯旺水坝生态环境恶化;“六六六”、“DDT”施用后的恶果;地球的“湿室效应”等。 二、破坏植被,以森林为主体的植被是陆地生态平衡的杠杆,地球上由于破坏植被导致的生态灾难最多,如1934年发生在美国西部的黑风暴,毁掉耕地4500余万亩;1963年发生在前苏联农垦区的大风暴,毁田3亿多亩;同样因森林的破坏,使古老的巴比仑文明灭亡;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塔尔平原,因森林破坏沦为沙漠,沙漠面积达65万平方公里;中国黄河流域生态条件的变坏,源于其中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坏,当今长江将变成第二条黄河;东北林区生态条件变坏,主要原因是对西南林区和东北林区森林的不合理采伐和过度采伐。 三、破坏食物链:破坏食物链打破生态平衡的例子如:因过量捕杀害虫的天敌引发林木病虫害;印度曾大量捕杀水獭使病鱼增多,鱼产量下降;牧业发达的澳大利亚,因牛粪覆盖草地成灾引发蜣螂解救的例子更为新鲜。 当然在生物圈内往往是几种诱因并存的。 中国是一个生态灾难多发的国家,中国感受最早最深的生态灾难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气候变坏、洪水泛滥、库坝被淤等。 近年来,我国水域污染增多:网眼小了,鱼虾少了。 科学家们预言:“生态危机将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大危机。 ”这就告诉人们,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压力的加大,人类必须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湿度在多少的时候,人体会感觉舒服呢

.空气的相对湿度为50%-60%时人体感觉最为舒适1人体热舒适的影响因素 2.在暖通方案设计时如何结合人体热舒适的需要 3.人体对动态环境的反应 4人体对热湿环境反应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一、人体的热平衡 (一)人体的基本生理要求: 1、代谢率: 人体在化学反应中释放能量的速率。 人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 代谢率高的器官温度较高 空气湿度是空气干燥或潮湿程度,气象上通常用相对湿度描述。 它是以大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大气中若没有水汽,相对湿度为零;当大气中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相等时,表示大气中水汽含量已经饱和,相对湿度则为100%。 因此,相对湿度的百分数越大,表示空气湿度越大。 湿度与工农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比如,在夏天漫长、湿度较大的南方,建筑设计必须考虑通风、防湿、防潮等,使穿堂风或转角风能徐徐吹来,排除室内的湿热空气。 因此,几千年来形成了“西南防湿建竹楼”等各具特色的气候型建筑风格。 在现代城市建筑中,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地下建筑也纷纷上马。 地下建筑小气候特别是湿度的调节和控制,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湿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因为人体只有通过热代谢和水盐代谢才能维持生理平衡。 比如,在炎热夏季,人体主要靠出汗、蒸发散失多余的热量以维持37度体温。 当空气湿度较小时,空气容易吸纳来自人体的水分,使之正常蒸发散热;而当空气湿度较大时,人体出汗蒸发受阻,体内多余的热量难以及时排出,人就感到闷热难耐,甚至中暑。 另外,高温高湿天气还会使人心烦意乱、急躁、冲动,甚至行为失常;高温高湿还会引发红眼病大流行等。 湿气的侵入,还是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及腹泻、水肿、食欲不振、胸闷、困倦、四肢酸楚等症的罪魁祸首。 我国科学家研究指出,人体在气温18-22度,相对湿度在50%左右最舒适;当气温为26度,相对湿度达90%时,人的感觉温度犹如气温32度,相对湿度20%时相类似;而当气温高于36度,相对湿度在50%以上时,中暑人数就会显著增加。 可见,高温高湿的综合作用,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提醒朋友们注意防范。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4519.html
百年人寿一支公司被处罚 因欺骗投保人等
揭秘!47页文档拆解苹果智能 从架构 数据到训练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