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是个宝
数据宝
炒股少烦恼
资源股行情再起?
当地时间7月31日,美联储结束了两天的议息会议并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不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则表示, 委员会的共识正逐渐接近于降息,9月份降息“可能在考虑之中”。
根据CME FedWatch数据,市场已经开始定价9月降息50BP,尽管概率仅10.3%,降息25BP概率89.6%, 也就是9月至少降息25BP 。而截至今年12月的会议,降息至少50BP的概率为99.9%,降息至少75BP概率为68.4%。也就是11月和12月会议至少降息一次,也有可能降息两次,不过概率不到70%(通常预测超90%的降息概率最终会落地)。
在上述利好消息的影响下,大宗商品市场大幅反弹。当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黄金突破2496美元/盎司,超越了两周前创下的2488美元/盎司的纪录。工业金属价格也全线大涨,伦锡涨超4%,伦铝、伦镍各涨约3%,受到广泛关注的伦铜涨近2.5%,创近四周以来最大涨幅。
机构看好资源股的配置价值
华福证券表示,市场降息预期进一步升温,短期看宽松交易或未结束;美国经济整体仍然处于边际放缓趋势,而6月以来的金融条件持续转松,对于美国经济的提振,或要到8—9月数据才能体现。也即意味着,8月宽松交易有望延续,美股美债总体受益于流动性宽松驱动,在全球权益市场降息预期、美元走弱的背景下,迎来较好的配置机会。
美联储降息有助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而近期资源股的回调主要在于市场担忧海外经济衰退,有色金属价格因此受挫,带动股价回调。
招商证券认为美联储降息、有色资源品普遍供应受限制和新消费强劲的主逻辑并没有打破。美联储降息之前黄金或仍是较好的配置。铜铝近期下跌较明显,预计本轮下跌基本完成。有色股票估值已经回到年初起点,从中长线配置角度看,现在商品和估值都比较低。
资源股大幅回调
近期资源股出现普遍回调。从行业指数来看,煤炭指数7月累计跌幅接近11%,石油石化指数累计跌幅接近6%,有色金属指数累计跌幅接近4%。个股方面, 悦安新材、ST鼎龙、华阳股份 等近40只个股7月跌超10%。
本轮回调后,资源股估值重回低位。数据显示,煤炭指数当前滚动市盈率不足11倍,处于历史百分位的30%以下;石油石化指数市盈率不足15倍,处于历史百分位的20%以下;有色金属指数市盈率不足20倍,处于历史百分位的15%以下。
北上资金增持这些优质股
部分优质资源股获得北上资金增持。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上述三大资源板块中,获5家及以上机构评级的个股里,有25股7月获得北上资金增持超过千万元。其中, 紫金矿业 净增持金额近16亿元居首, 中金黄金、中国海油、赤峰黄金、中国石油 等12股净增持金额均超亿元。
从成长性来看, 盛新锂能 未来成长性较为机构看好,一致预测今年、明年及2026年净利增速分别达到33.58%、34.06%和 23.62%。海通国际表示, 盛新锂能 是全球锂盐冶炼头部企业,随着公司在津巴布韦四川锂矿项目的推进建设,公司在锂资源端产能正快速扩张。
此外, 紫金矿业、赤峰黄金、恒力石化、中海油服、金力永磁 等个股机构一致预测近三年净利增速均超15%。
责编:何予
校对:李凌锋
数据宝
40亿!北上资金本月首现单周净卖出 连续逆市加仓这只金融股
南温北冷
统计显示,12月17日至21日,通过沪、深股通北上资金合计成交937亿元,成为12月份以来周成交金额首次回落至千亿元以下, 期间北上资金净卖出39亿元 ,其中深股通通道成为资金出逃重灾区,净卖出约合25亿元。
相比,南下资金通过港股通保持第二年度小幅净买入,合计7.68亿港元,出现“南温北冷”局面。 下周港股市场将进入圣诞假期。 整体来看,今年来互通市场呈现“南冷北热”,北上资金合计净买入约2915亿元,南下资金净买入805亿港元。
今年以来各月沪港通净买入金额(亿元,亿港元)
今年以来各月深港通净买入金额(亿元,亿港元)
与此同时,港股上市新经济公司频现破发。 数据显示,科技股上市热潮推动香港新股交易价值达到357亿美元,领先于纽约证交所。 不过,融资额不低于1亿美元的公司在上市第一个月中平均下跌6.2%,创2008年以来最差回报表现。 根据追溯至1994年的数据,经过IPO规模加权之后,这一指标的平均跌幅达到创纪录的6.9%。
对此,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日前发文指出,港股的新股发行发行价和交易价格是由买卖博弈产生的,破发与早期的私募投资者给出的估值较高以及早期市场上新经济公司的新股供应较少等因素有关,加上新上市机制生效时间并不长,市场参与各方需要时间来适应合理定价,而成立不久的新经济公司也需要一些时间来向市场证明其真实的内在价值。
另外,随着互联互通市场深化,内地资金将进一步深入参与新经济体交易。 港交所与内地沪、深交易所就同股不同权架构标的纳入港股通交易范围达成一致,预计相关规则在2019年中生效实施。
加仓金融股龙头
从互通资金调仓情况来看,北上资金近期持续增持金融股龙头,逆势加仓中国平安和招商银行,作为成交活跃股分别获净买入约10亿元和5亿元。
招商银行上周罕见连续下跌,累计重挫约10%。 期间有香港市场传言称,招行内部定调2019年营收零增长,净利润增速降至个位数,招致12月20日该股A、H股同步下跌,领跌整个银行板块。 事后公司方面予以否认,多家券商也发文力挺。 而北上资金在12月19日至21日连续逆势加仓,连续净买入,最新持股比例已经达到3.27%。
有市场人士认为,部分公募基金年底存在流动性需求,外加今年股票型基金普遍不理想,鉴于流动性需求和基金排名需求,银行股作为公募基金的重仓股,且银行股作为大市值股票,抛售回笼资金成为部分公募基金的首选。
不过,沪、深股通标的中,其余银行股被大幅净卖出。 比如,同期民生银行被净卖出近2亿元,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建设银行等,均遭超过1亿元净卖出。
另外,由于美联储加息和美国政府关门的威胁下,上周原油市场大幅下跌。 在此背景下,北上资金减持了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据e公司推算金额约在3亿元和1亿元;部分化工股获增持,包括嘉化能源、康得新和桐昆股份。
【外资】 全年买入近3000亿!外资最后一月这样部署 这29股成2019当头炮?
【 公募】 黎明前的黑暗?四大“价值投资神股”走下神坛 基金护盘也逃不脱补跌?
点击查看>>>主力调仓路径
(原标题:40亿!北上资金本月首现单周净卖出,连续逆市加仓这只金融股,今年净买入近3000亿!)
中信证券:2021年资本市场十大展望
过去的2020年极不平凡,即将到来的2021年扑朔迷离,在这个跨年的时刻,中信证券(港股)研究部根据全面客观的研究成果,重磅推出2021年资本市场十大展望,希望能为您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展望一:中国权益投资的黄金十年已经开启,预计2030年A股上市公司超过6200家,总市值规模达到210万亿。
未来十年将是中国资本市场波澜壮阔、蓬勃发展的黄金时间窗口,原因有三:
第一,中国经济持续 健康 增长,将不断催生出大量优质企业,推动A股基本面不断改善。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提速,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日益凸显,新兴行业的占比提升将全面改善市场估值体系。
第二,资本市场改革加速推进,将夯实直接融资体系的制度基石,显著提升投融资效率。 全面注册制打通一二级市场,退市制度推出加速优胜劣汰,金融开放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上市门槛外升内降,加上“新经济”的中概股集中回归,优质的成长标的将在中国资本市场集聚。
第三,国内外增量资金将趋势性增配中国权益资产。 中国经济的全球占比不断提升,核心资产表现优异,全球增配A股的趋势将持续增强。 资管新规约束下,理财等类固收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不断下行;“房住不炒”政策定调下,房地产的投资属性显著下降,权益资产的相对吸引力将显著增强。 国内居民部门的资产配置中,权益资产的占比将趋势性提升。
在不断涌现的优质企业、更有效率的资本市场、持续入市的增量资金三大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权益投资的黄金十年已经开启,预计2030年末A股上市公司将超过6200家,总市值规模达到210万亿。
展望二:预计2021年中国GDP增速为8.9%,将依然是增速最高的主要经济体。 2030年中国名义GDP规模将达200万亿,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预计2021年中国GDP增速为8.9%,发达经济体8国集团GDP增速为4%,中国将依然是全球增速最高的主要经济体。 基数效应下,各季增速“前高后低”,主要动力来自于消费和制造业投资。 宽松政策将温和回归常态,预计2021年社融同比增速缓慢回落至11%~12%,财政赤字率适度下调到3.2~3.3%。
全球经济错位复苏,中国领先欧美,而欧美领先其它经济体。 预计2021年全球新冠疫苗供应量50~55亿剂,可满足约26亿人接种,发达经济体接种进度快于新兴经济体。 海外政策依然宽松,预计2021年美日欧三大央行净扩表规模2.2万亿美元,欧美财政刺激计划规模约合1.8万亿美元。
未来十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引擎。 预计中国在2021年的 社会 消费品零售规模将超过美国,2025~2030年间GDP将超越美国,2030年中国名义GDP规模将达到200万亿,全球占比约为22%,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展望三:预计2021年全面注册制和退市新规落地,A股IPO上市650家,融资规模5500亿,退市40家。 预计2022年起A股退市率将维持在2%左右,优胜劣汰将明显提速。
主板注册制改革条件已经成熟,预计2021年上半年正式落地,三季度首批主板注册制公司发行。 预计2021年全市场IPO上市约650家,从各板块排队公司数量判断,增量IPO仍主要由创业板和科创板贡献。 预计全市场IPO募资规模约5500亿,其中主板800亿,创业板2400亿,科创板2300亿。 在宏观政策温和回归常态、增量资金持续流入A股、发行主体选择上市时机的背景下,预计IPO融资对市场流动性的冲击有限。
退市制度改革已经开始征求意见,或将于2021年初正式推出。 预计2021年A股被动退市公司约40家,过渡期后,预计A股退市率将从2022年起维持在2%左右,优胜劣汰将明显提速。
展望四:预计2021年A股净流入资金7500亿,机构化趋势将加速。 未来5年,外资和公募持股市值将分别达到8.3万亿和9.1万亿,是增量机构资金的最大来源,专业机构的持股占比将超过30%。
预计2021年A股净流入资金7500亿。 其中,净流入资金主要包括:权益类公募9500亿,北上资金2000亿,保险权益2000亿,理财子权益1000亿,私募及两融等1500亿。 净流出资金主要包括:IPO资金分流5500亿,产业资本减持净流出3000亿。
未来5年,国内居民和海外资金将趋势性增配A股,国内居民增配机构产品的占比将持续提升。 专业机构在A股流通市值的持股占比将明显上升,散户持股占比将快速下降。
预计A股2025年末的自由流通市值将达到105万亿,其中,专业机构的持股占比将从当前的21.5%提升至30.5%,产业资本的持股占比将从50%下降至47.5%,而散户的持股占比将从28.5%下降至22%。
未来5年,外资和公募是增量机构资金的最大来源。 到2025年末,预计公募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4.1万亿提升到9.1万亿,占比提升至8.7%;随着A股纳入国际指数的因子权重进一步提高,外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2.8万亿提升到8.3万亿,占比提升至8%;私募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2.1万亿提升到4.5万亿,占比提升至4.1%;保险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1.6万亿提升至3.7万亿;银行理财子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0.3万亿提升至1.8万亿。
展望五:预计2021年资管新规不会再全面延期,居民资产再配置将提速,权益资产依然是最重要的配置方向,超万亿资金将借道机构产品流入A股。
资管新规的过渡期2021年结束,预计不会再全面延期。 现金管理类理财新规落地后,发展方向将基本对标货币基金,预计会影响约5.4万亿的存量产品,这些产品的资产端将转向短久期、高评级的品种,预期收益率将快速下行。 其它受资管新规到期约束的产品,也将经历类似的收益率下行和规模压缩的过程。
在固收类产品收益率下行和“房住不炒”的定调下,2021年国内居民资产再配置的选择中,权益资产依然是最重要的配置方向。 预计2021年将有超过万亿的居民资金通过公募、保险和银行理财子等机构产品渠道流入A股。
展望六:预计2021年上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涨速较快,未来3年中枢价格依然将持续上行。 按照年度均价,预计价格涨幅由高到低依次为:农产品、原油、基本金属、贵金属、动力煤。
在全球流动性宽松、经济逐渐恢复的背景下,需求回暖与供给瓶颈叠加,预计未来3年内大宗商品中枢价格将持续上行。 需求端回暖是大宗商品市场2021年最重要的变量,但产能周期造成的供给瓶颈和长周期的低库存会支持大宗商品价格在中期持续上行。 叠加流动性和通胀预期因素,2021年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将表现更好。
按照年度均价,预计2021年大宗商品价格涨幅由高到低依次为:农产品、原油、基本金属、贵金属、动力煤。 首先,天气影响产量,农产品价格向好,尤其是供需缺口较大的玉米和大豆。 其次,需求持续恢复,布伦特原油价格中枢2021年预计将回升至55美元/桶。 再次,铜矿供给相对刚性,低库存放大需求恢复带来的价格弹性,铜价周期性上行。 第四,美国通胀回升成为推升2021年金价的核心动力,预计金价将重回前期高点。 最后,供需基本平衡,煤价中枢有望保持平稳。
展望七:预计2021年三季度美元指数将跌破85,人民币兑美元将升至6.2,美元进入中长期贬值阶段,外资将趋势性增配中国资产。
预计美国经济的全球占比自2020年起持续趋势性下降,美元进入中长期贬值阶段。 未来美联储的货币宽松政策相对欧央行力度会更大,且持续时间更长。 耶伦担任美国财长后,“财政货币化”取向将更明确,美元供给充裕,欧美利差因素导致美元相对欧元走弱。
随着疫苗广泛接种,预计2021年二三季度病毒传染系数下降,全球风险偏好回升,推动资金趋势性回流非美货币等风险资产。 预计跨年后美元指数继续下行,在三季度跌破85,其后随着联储扩表减速,美国经济恢复和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四季度美元指数有望企稳回升。
出色的疫情防控,较高的中美利差,领先的经济增长,仍将继续支撑人民币升值,预计本轮在岸汇率升值的高点在2021年三季度,将达到6.2左右。
预计2021年外资将继续增配中国,通过陆股通渠道净流入A股将超过2000亿,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投和债券通渠道净流入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
展望八:预计2021年香港恒生指数盈利增速将达15%。 未来3年香港市场将迎来40家左右中概股龙头的集中回归,迈入快速发展阶段,新经济龙头将成为新主角。
预计2021年恒生指数盈利增速将从2020年的-6.5%上升至15%,港股将迎来估值和盈利的双重修复,吸引南向资金净流入超过5000亿港币。
未来3年,香港市场将集中收获中概股回归的红利。 美国《外国公司担责法案》已正式生效,根据法案内容,我们判断财务报告无法审计的美股中概股将在2024年二季度左右被禁止交易。 预计香港市场将成为中概股回归的首选,代表“新经济”的美股中概股龙头将加速回归,预计未来3年回归数量分别为15、15、10家左右。 二次上市公司允许纳入恒生指数和港股通,“新经济”龙头将替代传统板块,成为未来港股的新主角。
中概股回归激发市场热情,陆港两地互联互通机制逐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香港再添动能,香港资本市场的境内外枢纽作用将愈发突出,迈入快速发展阶段。
预计2021年中证800盈利增速将从2020年的-2.8%上升至14.7%。 其中,非金融板块盈利增速更是从2020年的1.3%大幅上升至24.9%。
2021年国内利率中枢先稳后降,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运行区间为2.6%~3.2%,其中一季度高位震荡,二三季度趋势性下行,四季度有上行压力。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底线思维下,国家总体安全观大图景下的投资主线有更持久的政策支持,其中的优质赛道值得中长期布局,重点集中在 科技 、能源、粮食、国防、资源五个安全领域。
第二,能源安全领域,我国将逐步建立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来推动可持续发展,其中开发潜力大、安全性高的光伏和风电,以及全球 汽车 电动智能浪潮中的中国电动化供应链最具发展潜力。
第三,粮食安全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强调种子,重提粮食安全,预计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进程有望加快,种植产业链整体将迎来价格向上、技术变革、政策支持的三重利好。
第四,国防安全领域,“十四五”是我军在实现机械化后加速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军工行业将在“十四五”的开篇之年延续高景气度并保持快速增长。
本文源自中信证券
沪指回调2.5%:燃料电池概念股领跌 猪肉板块逆市翻红
周一(8日),A股全线大跌。沪深两市双双低开后跳水,早盘一度暴跌逾3%,沪指再失3000点;午后维持低位运行。截至收盘,沪指报2933.36点,跌2.58%,成交2056亿元;深成指报9186.29点,跌2.72%,成交2626亿元;创业板指报1506.66点,跌2.65%,成交850亿元。
行业板块集体飘绿
盘面上,各大板块集体飘绿,燃料电池概念股领跌。 通信设备板块也是遭遇重挫,板块整体跌幅逾4%,立昂技术、万马科技大跌逾8%,神宇股份、中嘉博创、凯乐科技等跌逾6%。
半导体、互联网、有色、航空、煤炭、仓储物流、环保、传媒等多数板块均跌逾3%。 汽车板块回调明显,今飞凯达、力帆股份跌逾9%,泉峰汽车、江铃汽车、华菱星马、东安动力、亚星客车均有不同程度跌幅。
猪肉股逆市活跃,得利斯、天康生物涨停,益生股份、傲农生物、牧原股份等跟涨。 南北船概念尾盘异动,中船科技直线翻红,中船防务、中国动力、中国重工跌幅快速收窄。
此外,今天也是众和退、华泽退、退市海润三只退市股在A股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其中,退市海润创造了A股最低股价纪录,华泽退创造了A股最长连续跌停纪录。
机构激辩后市
对于市场今日大跌,安信证券指出,从某些因素看,市场的宽松加码预期甚至有打得过满的可能,这也对应着本轮反弹行情从整体上可能已经基本到位。 如果没有新增超预期利好,市场短期趋势可能逐渐转弱,从反弹转向震荡乃至调整。
联讯证券认为,今日市场跳水主要是市场担忧科创板密集申购而导致资金分流。 不过,A股不会跌太久,毕竟科创板开始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
此外,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市场今日大跌的原因至于还在于临近中报披露期,投资者担忧业绩爆雷风险。
中国证券报解释到,新城控股、博信股份、康得新等个股相继爆雷,且临近中报披露期,存在一定业绩爆雷风险,压制投资者风险偏好。 此外,7月15日是创业板中小板中报预告强制披露、深市主板中报预告有条件强制披露截止日,所谓有条件强制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出现净利润为负、扭亏为盈、实现盈利且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的情况。
展望后市,财通证券指出,市场悲观情绪的修复已经告一段落。 随着市场反弹接近4月高点,投资者的分歧也不断加大。 未来市场的走势还需要基本面支撑,短期市场应该会继续维持震荡状态,投资者还是需要保持耐心,静待6月宏观数据和7月美联储降息的情况指引。
国金证券则认为,站在当前时点,延续2019年A股中期策略研报观点:二、三季度A股处于“圆弧底”的阶段,6月中下旬有望开启年内第二轮反弹,相对看好三季度A股行情。
国金证券进一步指出,三因素仍有助于A股延续此轮超跌反弹行情,但高度受限于3100点的位置。 分别是全球货币宽松信号有望得到确认,7月美联储大概率选择实施十年来首次降息25个BP;中美经贸摩擦暂缓,给予了权益类市场喘息的机会;新兴市场汇率企稳,外资净流入仍可持续,预计7月份“北上资金”净流入规模有望在“250亿-300亿”。
而对于科创板,在招商证券看来,科创板的设立对现有A股将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估值体系和制度预期。 短期来看,市场对于科创板第一批优秀标的估值预期较高,通过比价效应,使得A股中优秀科技公司估值水平进一步提升。 另外,由于科创板公司普遍研发投入比较高,PER估值体系将会更受重视,同时由于存量A股科技股的研发投入占比也较高,科创板企业PER将成为存量A股的估值锚。
2、中国6月外汇储备.3亿美元 连续7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3、十大券商一周策略:A股有望迎来战略性大机会 把握7月科技好时光
4、*ST康得面临强制退市裁决 想重新上市至少等五年
5、A股迎来火热一周:重磅数据密集发布、科创板“鸣锣”倒计时、半年报行情来临
6、15万股民无眠!*ST信威停牌1000天终要复牌 不仅18个跌停更有退市风险!
7、律师实名举报新城控股 上半年销售业绩公布能否让公司止血?
8、7月降息预期会反转吗?美联储主席本周的国会听证会非常关键
中信建投策略:外部缓和经济寻底 市场震荡慢牛持续
招商策略:机构投资者成A股重要力量 抱团板块超额收益假摔后加速上行
国信证券:A股将迎来两大机遇 或出现“隐形冠军”行情
手机炒股选证券,享万2.5低佣,支持7×24小时在线开户>>>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