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 领潮 作品研讨会在京举办

原标题:长篇报告文学《领潮》作品研讨会在京举办

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人民网北京5月6日电 (记者刘颖颖)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举办的“长篇报告文学《领潮》作品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

《领潮:鲁冠球传》书写了一个非凡人物的成长发展史——鲁冠球将7名职工、4000元家当起步的乡村铁匠铺,发展成汽车零部件和清洁能源产业的跨国集团。他曾获得四枚奖章四个荣誉——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本书也呈现了中国农民在时代大潮当中的精神成长史,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当中走向世界的激荡奋斗史。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办公厅主任李一鸣在致辞中表示,《领潮》是一部大书,既有著作的体量、思想的重量、精神的含量,又有鲜明的政治价值、时代价值、审美价值。《领潮》写出了一个大写的人,鲁冠球确实是一个大写的人。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祚臣提出,《鲁冠球传》是一部时代性、思想性和文学性兼备的优秀人物传记,作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鲁冠球创业史与整个时代大潮的相互激荡,在宏大的历史语境中呈现了一位农民、一位劳动者、一位创业者、一位企业家的奋斗历程和弄潮风采,在注重创作思想性的同时,更以颇具新意的叙事结构和有力的艺术笔墨,为这部人物传记注入了深厚的文学性。

中国作协社联部主任李晓东认为,作者从个人与时代、个人与环境、个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四个角度,多维立体地塑造了鲁冠球的形象。同时,作者作为鲁冠球身边的一个朋友,多年来随他一起成长,一起感受他的悲欢离合、兴衰际遇,这使得作者既不仰视传主,把传主塑造得非常高大全,又不采用全知视角,把传主变成自己笔下一个可以随意塑造的人物,而是与传主心心相印、惺惺相惜。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梁鸿鹰表示,《领潮》这部作品是写鲁冠球,但同时也是一部弘扬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创新精神的作品。作品书写的是创新、求实、奋进、奉献的精神。文艺创作需要具备与时代同心、与人民同步的精神,这部作品本身给予我们很多启发。


研究李白,李颀 ,欧阳修 ,文同 ,李调元,的意义50分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凉武昭王暠九世孙。 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 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 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 ”关于李白出生地,众说纷纭,大致有两种说法。 其一,李白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李白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其二,李白出生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 这两种说法,至少有一种是错误的。 并且,都有资料和历史考证,让人相信哪种,真是左右为难。 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 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 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白犹与酒徒饮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 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 帝爱其才,数宴见。 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 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 帝赐金放还。 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 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 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 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 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 集三十卷。 今编诗二十五卷。 20年,历史一瞬间。 巡游星河,俯瞰地球,世界面貌目新月异,人类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争斗、迅跑,积贫积弱的中国扬起改革开放的风帆,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大家庭,巍然屹立于东方;20年,国门洞开,思想解放,观念嬗变,思维更新,文化变革,社会主义文学赶上了迅猛发展的历史机遇期,驶上了按照自身规律发展的快车道;20年——绵阳市文联,绵阳市作协、《剑南文学》杂志社走过的风雨历程,播种希望,浇灌嘉禾,幸有东风催花繁,喜看硕果满枝头! 绵阳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大地,处于中原文化与巴蜀文化交汇地带,山川壮丽,物产丰饶,人民勤劳,是一块孕育文学家、吸引文人骚客的文学息壤。 本土诞生了已著之竹帛的文学家、诗人李白、李颀、苏易简、欧阳修、苏舜钦、文同、李调元、孙桐生、沙汀,流寓绵阳或为宦绵阳的如扬雄、司马相如、杜甫、王勃、李商隐、元稹、陆游等文学大家亦不在少数。 古之绵州,文学星空一片灿烂。 建国后,地委、行署重视文艺创作,关爱作家,在那个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奢侈品,作家被视为上层建筑领域阶级斗争战士的年代,仍然培育了蜚声四川文坛的“三刘一母”文学创作群体,赖松延、商欣、秦传鼎、邹开歧、陈峻也初涉文坛,崭露头角。 其间,克非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扎实的生活基础,执着的文学追求,斐然的创作业绩遥遥领先,为本土众多的文学寻梦者树立了可资效法的标杆,激发了有志于文学的文学阅读写作者的创作热情。 新时期始元,思想解放运动潮涌浪啸,积压了二十多年的文学潜能如岩浆迸发、油田井喷。 数以千计的文学爱好者拿起了笔,原绵阳地区一次文学创作会议,出席者列席者达三百之众,县县办刊物,层层开创作会,剑南文艺编辑部日均收稿量不下一百件,来编辑部送稿谈稿者门庭若市。 熙熙攘攘,轰轰烈烈,文学被全社会关注,兴一时之盛。 在这波全民追捧文学的浪潮中,文学走出圣殿,走向大众,有着深厚文学传统的绵阳,一批中青年作者站立潮头,把文学确立为人生目标或职业追求,频频在报刊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 这是一场文学准备并不充分、借助行政组织之力掀起的群众写作运动。 封闭于川西北一隅的绵阳写作者“伤痕文学”没赶上趟,“反思文学”没搭上车,“寻根文学”没回过神,“改革文学”失了语,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写作傻了眼;一波一波的文学浪潮退去之后,喧闹一时的绵阳文坛便显得有些寂寞冷清了。 突破缘于郁小萍的短篇小说《纤纤素手》和江兰的短篇小说《侏罗纪荒煤》,这两篇绵阳本土作家的标志性文本其示范意义迄今不能低估,大浪淘沙后写作坚持者和新冒出的文学寻梦者不得不深刻反思:我为什么写作?我写什么?我怎样写?……狭窄的文学小道再也没有那么多的拥挤者了。 千古文脉要传承要弘扬要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军。 绵阳撤地建市,拉开了大建设大发展的序幕,繁荣文艺列入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重视文艺工作、爱惜文艺人才、加大文化投入,为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营建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 建市翌年,百业待举的绵阳文联应时而生,作协相继成立,《剑南文学》接着复刊,文学创作组织工作由文化部门行政管理走向文艺团体、文学刊物社会化联络、协调、服务的新机制,有了文学组织、文学编辑的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由此探索出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多出作品出好作品的文学组织辅导工作新路子。 文学较之其他艺术门类有政府文化、广电部门实施人才建设、作品生产的有序管理,组织工作存在很大的松散性和不确定性。 绵阳市文联成立伊始,就十分注意整合市作协、剑南文学杂志社的文学组织、文学编辑的优势资源,把文学作为业务工作的重头,不间断地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学活动,激活作者的创作潜力,提高作者的文学素养,增强文学队伍的凝聚力,将分散在全市各地方各行业的“散兵游勇”们团结起来,实现文学创作队伍的整体推进,繁荣创作的目的。 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石”方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发挥文学的精神感召力和民族凝聚力,唱响时代主旋律。 市文联、市作协、《剑南文学》通过举办一系列大规模、高档次,具有全国性意义的大型文艺理论研讨会,举办骨干作者读书班、理论培训班,召开中心学习组学习会,传达中央、省、市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召开区市县、工矿、乡镇、学校创作会议,举行文学讲座,发送文艺报刊、书籍,举办文学征文评奖,组织会员参加公益性文学活动等多种活动,帮助会员作家和广大文学工作者提高反映生活本质、讴歌时代精神的自觉性,端正文学的发展方向。 一度时期,绵阳作者视野狭窄,眼界不宽,历史题材创作、怀旧式写作、私人性写作颇为盛行。 少有大气之作、艺术底蕴深厚之作、社会影响广泛之作,被讥为绵阳作品“上出不了剑门关,下走不出白马关”。 究其根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疏离生活,即使生活在基层的作者也不善于发现和认识自己经历的生活的本质。 为改变这一现状,组织作家投身于绵阳改革开放、建设发展的生活激流中,去感应时代的脉搏,体验人民群在历史性创造活动中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 市文联、市作协、剑南文学杂志组织了上百次会员深入到生产第一线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集中组织作家、诗人先后深入绵阳市重点建设工程“武引”一期、武都水库、绵江快速景观大道,以及市属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天然林保护工程、抗洪救灾前线、民族地区、红军长征路、重点旅游风景区采访,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绵阳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文学作品,出版了数部报告文学集,促进了科技城建设。 举办创作会、笔会、改稿会、作品研讨会、文艺理论研讨会、文学讲座、文学作品征文评奖、对外文学交流活动,是文学组织工作的日常课题。 20年来,绵阳市文联、作协、剑南文学杂志社、沙汀文学艺术院举办的大、中、小型文学活动,以每年20次计,当在400次以上。 文学活动涵盖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杂文、儿童文学、影视文学、文学评论诸文体,活动遍及全市城乡各系统各行业,有的活动还办到了北京、成都和外市。 在全国全省产生影响的文学活动有新时期文艺理论研讨会,改革文学座谈会,沙汀、克非、吴因易、郁小萍、母碧芳、周玉清、王慧清、冯小涓、陈霁作品研讨会,百名作家跨世纪湖山笔会,中央电视台签约作家绵阳笔会,首届中华校园诗歌节等大型文学活动。 先后有500多人次全国知名作家、诗人、评论家、学者、编辑家和数十家报刊社、文艺出版社负责人莅临绵阳,参加文学活动,进行文学交流。 扩大了绵阳作者的思想、艺术视野,促进了文学人才的成长,推出了绵阳作家、作品。 相继编选、出版了《绵阳市文学作品选》、《天地回声——绵阳市建国五十周年文学作品选》,展示绵阳作家的阵容和创作业绩,编辑出版了《剑南文丛》、《剑南文汇》、《剑南书系》三套计36册文学作品集,解决了部份作者出书难的问题。 文学活动的频繁举办,激活了文学写作者的热情,散布在全市各地区各行业各年龄层次的会员作家,在经济大潮波涌浪翻之中,坚持文学的操守,抵挡各种诱惑,在学习和创作实践中,探索和把握文学的本质特征,在时代激流中,发现和认识生活的本质,讴歌绵阳人民建设科技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风采,反映人民的心声,记录时代风云。 让陷于困境中的文学、日益边沿化的文学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让李白、沙汀的故乡后继者众,新军奔涌。 十年树木。 绵阳文学历经20年休养生息,励精图治,整体推进,在川内已成一方重镇。 现拥有一支门类齐全、思想活跃、功底扎实的文学创作、研究、翻译、编辑、教学、组织工作队伍,20年来,全市中国作协会员从无到有,发展到11人,省作协会员由16人发展到139人,市作协会员465人,县区作协、文协会员近300人,创作骨干包括了老、中、青、少四个年龄层次。 游仙、江油、安县成立了县级作协,一些厂矿、事业单位建有文学社团,上百所大中小学的文学社团活动频繁,硕果累累。 据不完全统计,20年全市出版文学专著207部,发表文学作品3万多件。 4件作品获国家级奖励,11件作品获四川文学奖,4件作品获四川文艺评论奖,600多件作品获全国性、全省性及省级系统、行业奖,71件作品获绵阳市优秀作品奖。 11人次获四川省文学组织工作奖,市、县两级获四川省文学组织工作、文学先进奖15项(次),市作协连续四年被市文联评为年度工作一等奖。 《剑南文学》由双月刊改为半月刊,在探索文学期刊市场化营运中保留了绵阳作家作品版本,江油市作协的《太白文学》,安县作协的《安州作家》,游仙作协《芙蓉溪》,三台县文联的《琴泉》,市作协的《绵阳作家》,以及众多文学社团的社刊,为作品发表、文学批评,信息交流提供了平台。 为数众多的会员作家和文学爱好者通过互联网这个新型媒体,发表作品,评点文学。 幸有东风催花繁。 绵阳文学乘改革开放之势,稳步健康发展,新人辈出,新作迭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年辛苦耕耘,为绵阳文学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和作品数量储备,一大批思想敏捷、才气横溢的文学新锐步入文坛蓄势待发,正是绵阳文学质的飞跃的希望之所在。 文坛困厄,绵州大地却生机勃勃,风景独好。 因为绵阳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活热土,是一片孕育创造与激情的文学沃土。 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 李白少时,好任侠,且喜纵横。 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自汉末以来,便是道教活跃的地方。 因此,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 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眠山,潜心学习,多年不进城市。 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 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 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 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 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 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 那时李白才十六岁。 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冶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 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 在早期,主要表现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诗中所说:“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赠辛判官》)“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玉壶吟》)他有时也发出轻蔑权贵的豪语,如“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等,但主要还是表现内心的高傲。 而随着对高层权力集团实际情况的了解,他进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权贵的对立:“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古风》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古风》第三十九。 并对因谄事帝王而窃据权位者的丑态极尽嘲讽之能事,如: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发出了最响亮的呼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个艺术概括在李白诗歌中的意义,正如同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在杜诗中一样重要。 在天宝末日益恶化的政治形势下,李白又把反权贵和广泛的社会批判联系起来。 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既为屈死的贤士仗义抗争,也表达了

巴金的简介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 享年101岁。 巴金生平: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顺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成都人,无党派。 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 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 ,1925年毕业。 1927年旅居法国。 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 1934年到日本。 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 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 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9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 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 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巴金著作书目《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克刚等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新中国《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雨》(“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又名《激流》)1933,开明《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巴金自传》(传记)1934,中华《电》(“爱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良友(《雾》、《雨》、《电》合订为《爱情的三部曲》1936,良友)《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忆》(回忆录)1936,文生《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生《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生《短简》(散文集)1937,良友《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O,开明《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生《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无题》(散文集)1941,文生《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生《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生《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生《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良友《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生《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文《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文《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谈契河夫》(理论)1955,平明《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儿《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儿《—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青《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文《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文《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文《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文《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文《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82,四川人民《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文《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巴金散文选》1983,文联《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 1983,四川人民《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童年的回忆。 (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齐)《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翻译著作:《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前夜》(剧本)彼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开明《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生《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文生《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生《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生《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著,1940,文生《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著,194O,文生《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生《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生《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生《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生《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生《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肖珊合译,1959,人文————巴金百岁简谱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一个官僚地主大家族。 1909年:因父亲出任四川广元知县迁往广元�在县衙内家塾就读。 1911年:父亲辞官,随父母返成都,继续在家塾就读。 全家的男人都剪掉了辫子。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思潮涌入四川。 1920年:祖父病故。 参加成都学界反对军阀刘存厚的请愿及集体罢课活动,这是巴金第一次参与社会斗争。 1921年:参与编辑成都无政府主义刊物《半月》,以“芾甘”为名发表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 1922年:七月新诗《被虐者底哭声》发表于《时事新报》副刊《文学旬刊》第44期,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巴金发表的最早的文学作品。 1927年:一月乘法国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二月抵巴黎,沿途写有《海行杂记》三十八则。 译著《面包略取》�克鲁泡特金著 由上海自由书店出版,这是他单行出版的第一本译著。 1928年:八月,完成中篇小说《灭亡》,署名“巴金”。 九月,译著《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由上海自由书店出版。 译著托洛斯基《托尔斯泰论》,亦署名巴金,载于十月十八日《东方杂志》第十五卷。 此文是“巴金”署名最早见于报刊的文章。 1933年:出席傅东华举办的《文学》创刊宴会,席间第一次与鲁迅、茅盾见面。 1934年:一月回上海。 《巴金自传》出版。 1935年:四月五日晚,日方警察突然搜查巴金住房,巴金被带进警察所关押了十四小时,事后写散文《东京狱中的一日记》。 1936年:与上海爱国女子学校学生陈蕴珍�萧珊 结识。 1937年:编辑《文丛》月刊,共出两卷十二期。 参加上海文艺界欢迎回国的郭沫若等人大会,发表《只有抗战这一条路》。 1938年:到广州,全力筹措《烽火》,改为旬刊在广州复刊。 萧珊高中毕业来到广州。 1944年:与萧珊结婚;夏,何其芳自延安来渝,领巴金到曾家岩拜访周恩来。 1945年:与郭沫若、茅盾、老舍等三百多人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联名发表《文化界时局进言》;巴金初次见到毛泽东。 十一月,由重庆到上海,开始筹备恢复文化生活出版社。 十二月,长女李小林�小名国烦 生于重庆。 1946年:与茅盾等21人联名发表“陪都文艺界致政治协商会议各委员书”;与张澜、沈钧儒、郭沫若等联名发表《致美国国会争取和平委员会书》。 与马叙伦等上海各界人士上书蒋介石、马歇尔及各党派,呼吁永久和平。 与茅盾、叶圣陶等二百六十人联名发表《中国文化界反内战、争自由宣言》。 1949年:参加在北平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0年:七月,儿子李小棠出生。 参加第二届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代表团,前往波兰、苏联访问。 1952年:以全国文联组织“朝鲜战地访问团”团长的身份率团访问朝鲜前线,会见彭德怀司令员,写完《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 1955年:参加中国文联主席团、作协主席团召开的联席扩大会议,讨论反胡风问题。 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参加全国文联、作协主席团举行的联席会议,在会上介绍上海文艺界反胡风情况。 1956年:赴柏林参加第四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作家大会。 全国整风开始。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到成都视察,这是其解放后第一次回故乡。 赴印度新德里参加亚洲作家会议。 1961年: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参加在东京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委员会紧急会议。 1962年:率中国代表团赴东京出席第八届禁止氢弹、原子弹世界大会。 巴金建国前文学创作的十四卷文集出齐。 1965年:被迫发表批判电影《不夜城》的文章,与萧珊一起去看望该电影的编剧柯灵;第二次访越。 1966年:以中国作家代表团副团长身份在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 受到上海市文联“造反派”批判,被关入上海文联资料室“牛棚”,从此开始了靠边、检查、被批斗和强迫劳动的生活。 上海作协“造反派”抄家。 1967年:与魏金枝、王西彦等六人被迁出资料室,关到楼下一处不满五平方米的煤气灶间。 《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点名批判巴金。 上海市文艺界批判文艺黑线联络站等单位先后编印多种巴金批判专辑。 1968年:频繁遭到批斗。 1969年:开始抄录、背诵但丁《神曲·地狱篇》。 1970年:被编入上海文化系统某团第四连到奉贤县“五七”干校从事搬运稻草、抬粪水、种菜、喂猪、搓绳等劳动。 1972年:萧珊病故。 巴金返回上海。 1973年:宣布对巴金的处理意见:“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戴反革命帽子,发给生活费,可以搞点翻译。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去淮海路襄阳公园附近看大字报。 1977年:恢复写作权利,出席上海文艺界的座谈会。 出席上海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协上海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1978年:开始写创作回忆录。 1980年: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到日本东京访问。 率领中国世界语代表团去瑞典参加第六十五届世界语大会。 参加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981年:关于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倡议得到茅盾、叶圣陶、夏衍、冰心、丁玲、臧克家、曹禺等作家的赞成和支持,成立该馆筹备委员会,巴金、谢冰心、曹禺等九人为委员。 1982年:意大利驻华大使塔马尼到巴金寓所宣布一九八二年“但丁国际奖”授予巴金。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获由法国总统密特朗授予的“法国荣誉勋章”。 1984年:患“帕金森氏综合征”,写出随想录第四集《病中集》。 1987年:“巴金文学创作生涯六十年展览”活动在北京图书馆隆重举行。 1988年:老友沈从文去世,抱病写作《怀念从文》。 1990年:获前苏联政府授予的“人民友谊勋章”和日本福冈市颁发的“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1993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颁发的“资深作家敬慰奖”及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评委会特别奖。 1994年:着手进行《巴金译文集》的整理和校阅工作,因脊椎压缩性骨折,住进华东医院。 1999年:因呼吸道感染突发高热并出现急性呼吸衰竭,送华东医院抢救成功,但因年高体弱病情反复,从此未能出院。 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 2003年:巴金百年寿诞,全国各地举行纪念活动。 巴老身体状况稳定。 2004年:上海和四川举行小规模的巴老一百零一岁寿诞庆祝活动。 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一个官僚地主大家族。 1909年:因父亲出任四川广元知县迁往广元�在县衙内家塾就读。 1911年:父亲辞官,随父母返成都,继续在家塾就读。 全家的男人都剪掉了辫子。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思潮涌入四川。 1920年:祖父病故。 参加成都学界反对军阀刘存厚的请愿及集体罢课活动,这是巴金第一次参与社会斗争。 1921年:参与编辑成都无政府主义刊物《半月》,以“芾甘”为名发表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 巴金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 1920年秋巴金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和社会科学著作,尤其受到社会主义思潮中无政府共产主义理论的影响。 1921年与朋友一起参与半月社和均社等社会团体的工作,1922年开始发表诗歌创作。 1923年4月离开成都,到上海、南京等地,并在东南大学附中读完中学。 1925年与朋友组织民众社,办《民众》半月刊,并从事无政府主义的理论探索和社会运动。 1927年巴金赴法国巴黎求学,这期间积极参与营救被美国政府陷害的意大利工人领袖萨坷、凡宰特的国际性活动,并受其影响写作了中篇小说《灭亡》,歌颂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青年。 1929年回国后,因无政府主义运动已经失败,将绝望与愤怒的心情寄托于文学虚构。 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会专制制度的罪恶,代表作有《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热烈、真诚,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巴金于20世纪30年代起在上海定居,又不断到南方和北方去旅游,写下了大量的散文游记。 1934年秋去日本,写作小说《神》、《鬼》、《人》,风格渐趋平和稳健。 1935年回国参加朋友创办的文化生活出版杜,任总编辑。 编辑了《文学丛刊》、《译文丛书》、《文化生活丛书》等大型丛书,在发现文学新人,推荐优秀作品方面,为20世纪30-40年代的新文学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抗战爆发以后,辗转于广州、桂林、上海、重庆等地,将理想融入知识分子的民间出版事业。 抗战后期创作风格转变,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为主,表现出深厚的人道主义,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 1946年返回上海定居。 1949年以后,历任全国文联三、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收获》和《上海文学》主编,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多次出国访问,创作了大量散文游记,以及反映朝鲜战争的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李大海》等,以歌颂新的时代和歌颂英雄为主调,并与作家靳以创办合编大型文学刊物《收获》。 1958年到1962年,《巴金文集》14卷陆续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以致失去爱妻。 1973年起悄悄翻译俄国民主革命家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1978年文革结束后,以沉痛的心情反思知识分子在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和教训,并以个人为解剖对象,写作了五卷《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挖掘知识分子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写得沉重、真诚、深刻,被文化界誉为是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巴金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获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1990年获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创设特别奖,1993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的资深作家敬慰奖,1998年获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 巴金晚年出版随笔集《再思录》、整理出版《巴金全集》(16卷)、《巴金译文全集》(10卷)等。 由于在思想上和文学上的突出成就,也由于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道路探索上的典型性,80年代以后一直成为学术界研究中国20世纪文学和知识分子道路的重要对象,自1989年起,全国共召开过四届巴金国际研讨会,出版过十几种研究年谱、传记和理论专著。 信报上海专电(特派记者 赵明宇)记者昨天获悉,巴金的女儿李小林已经明确拒绝上海作协关于设立“巴金文学奖”的提议。 巴老去世后,上海作家协会有关人员为纪念巴金,提出两个建议:一是把“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改名为“巴金基金会”;二是设立“巴金文学奖”。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长天告诉记者,巴金女儿李小林对前者没有表态,但对“巴金文学奖”明确表示反对。 “李小林说,一方面巴老生前为人非常低调,不喜欢如此张扬;另一方面巴金清醒前就表达过,认为国内文学奖项已经有点太多。 ”1990年,由巴老和另外两人提议成立的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成立,巴金任会长。 当时巴老将自己在日本获得“国际著名文化人士奖”所得的500万元奖金都捐给了基金会。 赵长天说,当时巴老在设置这个基金会时就说过,我们的工作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拾遗补阙,要通过一些实际的工作切实地帮助作家,尤其是生活苦难的作家解决一些问题。 15年来基金会围绕这一方向开展了许多工作。 巴金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周立民表示,巴金文学研究会也正在考虑以某种方式永久地纪念巴金,但目前方案还不成熟,不便对外透露。 他们准备在25日举行的“第八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海内外学者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本报献的花篮摆放在展厅门前 信报记者 赵明宇/摄现场探访巴金图片展被鲜花包围昨天上午,巴金图片展在上海作家协会静静开展。 一天内,前来参观的上海市民络绎不绝,在回顾巴金一生足迹的同时,也奉上怀念之情。 本报记者代读者留言:“《北京娱乐信报》读者

巴金的资料

巴金简历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成都人。 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求学期间参加了反封建的进步刊物《半月社》活动。 1927年旅法在巴黎读书并开始了文学创作。 次年回国从事文学活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救亡工作,和鲁迅有了交往。 抗日战争爆发后,和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文学桂冠:1982年 获意大利国际但丁奖1983年 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1984年 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85年 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 1990年 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 2001年 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主要著作: 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 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自然情况: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 四川成都人。 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 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 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 (《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 《短简》等散文集。 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 《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 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 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 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 《创作回忆录》等多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 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巴金百岁简谱 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一个官僚地主大家族。 1909年:因父亲出任四川广元知县迁往广元�在县衙内家塾就读。 1911年:父亲辞官,随父母返成都,继续在家塾就读。 全家的男人都剪掉了辫子。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思潮涌入四川。 1920年:祖父病故。 参加成都学界反对军阀刘存厚的请愿及集体罢课活动,这是巴金第一次参与社会斗争。 1921年:参与编辑成都无政府主义刊物《半月》,以“芾甘”为名发表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 1922年:七月新诗《被虐者底哭声》发表于《时事新报》副刊《文学旬刊》第44期,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巴金发表的最早的文学作品。 1927年:一月乘法国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二月抵巴黎,沿途写有《海行杂记》三十八则。 译著《面包略取》�克鲁泡特金著 由上海自由书店出版,这是他单行出版的第一本译著。 1928年:八月,完成中篇小说《灭亡》,署名“巴金”。 九月,译著《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由上海自由书店出版。 译著托洛斯基《托尔斯泰论》,亦署名巴金,载于十月十八日《东方杂志》第十五卷。 此文是“巴金”署名最早见于报刊的文章。 1933年:出席傅东华举办的《文学》创刊宴会,席间第一次与鲁迅、茅盾见面。 1934年:一月回上海。 《巴金自传》出版。 1935年:四月五日晚,日方警察突然搜查巴金住房,巴金被带进警察所关押了十四小时,事后写散文《东京狱中的一日记》。 1936年:与上海爱国女子学校学生陈蕴珍�萧珊 结识。 1937年:编辑《文丛》月刊,共出两卷十二期。 参加上海文艺界欢迎回国的郭沫若等人大会,发表《只有抗战这一条路》。 1938年:到广州,全力筹措《烽火》,改为旬刊在广州复刊。 萧珊高中毕业来到广州。 1944年:与萧珊结婚;夏,何其芳自延安来渝,领巴金到曾家岩拜访周恩来。 1945年:与郭沫若、茅盾、老舍等三百多人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联名发表《文化界时局进言》;巴金初次见到毛泽东。 十一月,由重庆到上海,开始筹备恢复文化生活出版社。 十二月,长女李小林�小名国烦 生于重庆。 1946年:与茅盾等21人联名发表“陪都文艺界致政治协商会议各委员书”;与张澜、沈钧儒、郭沫若等联名发表《致美国国会争取和平委员会书》。 与马叙伦等上海各界人士上书蒋介石、马歇尔及各党派,呼吁永久和平。 与茅盾、叶圣陶等二百六十人联名发表《中国文化界反内战、争自由宣言》。 1949年:参加在北平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0年:七月,儿子李小棠出生。 参加第二届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代表团,前往波兰、苏联访问。 1952年:以全国文联组织“朝鲜战地访问团”团长的身份率团访问朝鲜前线,会见彭德怀司令员,写完《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 1955年:参加中国文联主席团、作协主席团召开的联席扩大会议,讨论反胡风问题。 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参加全国文联、作协主席团举行的联席会议,在会上介绍上海文艺界反胡风情况。 1956年:赴柏林参加第四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作家大会。 全国整风开始。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到成都视察,这是其解放后第一次回故乡。 赴印度新德里参加亚洲作家会议。 1961年: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参加在东京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委员会紧急会议。 1962年:率中国代表团赴东京出席第八届禁止氢弹、原子弹世界大会。 巴金建国前文学创作的十四卷文集出齐。 1965年:被迫发表批判电影《不夜城》的文章,与萧珊一起去看望该电影的编剧柯灵;第二次访越。 1966年:以中国作家代表团副团长身份在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 受到上海市文联“造反派”批判,被关入上海文联资料室“牛棚”,从此开始了靠边、检查、被批斗和强迫劳动的生活。 上海作协“造反派”抄家。 1967年:与魏金枝、王西彦等六人被迁出资料室,关到楼下一处不满五平方米的煤气灶间。 《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点名批判巴金。 上海市文艺界批判文艺黑线联络站等单位先后编印多种巴金批判专辑。 1968年:频繁遭到批斗。 1969年:开始抄录、背诵但丁《神曲·地狱篇》。 1970年:被编入上海文化系统某团第四连到奉贤县“五七”干校从事搬运稻草、抬粪水、种菜、喂猪、搓绳等劳动。 1972年:萧珊病故。 巴金返回上海。 1973年:宣布对巴金的处理意见:“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戴反革命帽子,发给生活费,可以搞点翻译。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去淮海路襄阳公园附近看大字报。 1977年:恢复写作权利,出席上海文艺界的座谈会。 出席上海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协上海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1978年:开始写创作回忆录。 1980年: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到日本东京访问。 率领中国世界语代表团去瑞典参加第六十五届世界语大会。 参加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981年:关于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倡议得到茅盾、叶圣陶、夏衍、冰心、丁玲、臧克家、曹禺等作家的赞成和支持,成立该馆筹备委员会,巴金、谢冰心、曹禺等九人为委员。 1982年:意大利驻华大使塔马尼到巴金寓所宣布一九八二年“但丁国际奖”授予巴金。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获由法国总统密特朗授予的“法国荣誉勋章”。 1984年:患“帕金森氏综合征”,写出随想录第四集《病中集》。 1987年:“巴金文学创作生涯六十年展览”活动在北京图书馆隆重举行。 1988年:老友沈从文去世,抱病写作《怀念从文》。 1990年:获前苏联政府授予的“人民友谊勋章”和日本福冈市颁发的“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1993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颁发的“资深作家敬慰奖”及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评委会特别奖。 1994年:着手进行《巴金译文集》的整理和校阅工作,因脊椎压缩性骨折,住进华东医院。 1999年:因呼吸道感染突发高热并出现急性呼吸衰竭,送华东医院抢救成功,但因年高体弱病情反复,从此未能出院。 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 2003年:巴金百年寿诞,全国各地举行纪念活动。 巴老身体状况稳定。 2004年:上海和四川举行小规模的巴老一百零一岁寿诞庆祝活动。 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一个官僚地主大家族。 1909年:因父亲出任四川广元知县迁往广元�在县衙内家塾就读。 1911年:父亲辞官,随父母返成都,继续在家塾就读。 全家的男人都剪掉了辫子。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思潮涌入四川。 1920年:祖父病故。 参加成都学界反对军阀刘存厚的请愿及集体罢课活动,这是巴金第一次参与社会斗争。 1921年:参与编辑成都无政府主义刊物《半月》,以“芾甘”为名发表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 享年101岁。 巴金生平: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顺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成都人,无党派。 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 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 ,1925年毕业。 1927年旅居法国。 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 1934年到日本。 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 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 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9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 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 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巴金著作书目《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克刚等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新中国《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雨》(“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又名《激流》)1933,开明《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巴金自传》(传记)1934,中华《电》(“爱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良友(《雾》、《雨》、《电》合订为《爱情的三部曲》1936,良友)《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忆》(回忆录)1936,文生《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生《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生《短简》(散文集)1937,良友《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O,开明《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生《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无题》(散文集)1941,文生《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生《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生《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生《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良友《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生《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文《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文《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谈契河夫》(理论)1955,平明《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儿《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儿《—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青《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文《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文《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文《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文《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文《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82,四川人民《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文《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巴金散文选》1983,文联《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 1983,四川人民《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童年的回忆。 (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齐)《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翻译著作:《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前夜》(剧本)彼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开明《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生《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文生《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生《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生《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著,1940,文生《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著,194O,文生《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生《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生《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生《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生《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生《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肖珊合译,1959,人文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6220.html
没了詹杜库半决赛靠啥吸睛 华子卢卡成流量新担当
假日消费活跃 五一 大宗消费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