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吃饱 中产争夺战 欧美品牌跌倒

“中产阶级”,这个群体很有意思。

首先就是你根本无法精确定义什么叫“中产阶级”。富人很好定义,穷人也很容易定义,中间的那一部分可就难了。实际上,不同国家的不同机构,对于“中产阶级”的定义基本上就是各说各话——有时候月入1万就可以是“中产阶级”了,但有时候年入百万都不够迈进“中产阶级”的门槛。

这完完全全就是一笔糊涂账。

其次就是,全世界中产阶级呈现出了高度相似性,尤其是在消费和生活方式上,简直堪称“千篇一律”。

这个世界上的富人很多,英国皇室是富人,美国硅谷的企业家是富人,中国的煤老板是富人,珠三角那些穿着拖鞋汗衫、手里拿着一串钥匙收租子的房东们当然也是富人,但他们从牟利手段到生活方式,显然完全不同。

这个世界上的穷人也有很多,美国的底层是穷人,非洲的难民也是穷人,但前者可以吃炸鸡吃到重度肥胖,而后者往往瘦骨嶙峋、营养不良。

只有中产,不管是欧洲还是北美,不管中国还是日本,从生活方式到赚钱手段,简直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亲姐妹”。更要命的是,这种相似感甚至已经都不是宏观层面了,甚至已经微观且具体到特定的产品和品牌了。

没办法,全世界中产们散发出来的味道实在是太冲也太相似了:

等等等等,我都不认识“都喜欢”三个字了。

为啥全世界中产感觉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呢?

因为这是中产的生态位所决定的,全世界各国的中产的基本盘都是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都是靠着教育和奋斗而过上幸福生活的。因为这一路确实走的不太容易,所以他们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

“第一拼命进入上流社会,第二坚决防止阶级下滑。”

但问题是,上流社会哪里是那么好进的?是你努力进就能进来的?你把上流社会当什么了啊?

既然第一目标实现的概率不太大,所以第二目标就要重点把握了。毕竟,挣钱总是困难的,但花钱却是很容易的:于是,喝咖啡、吃沙拉、养宠物、露营、骑行、宜家、网球……这些事情就成了中产们的心头好。

用学术一点的语言去总结就是:中产们实现阶层跃升的希望渺茫,但却面临着巨大的阶层下落风险,往往选择通过消费行为强化身份安全感,用消费作为一种区隔手段来将自己和更低的阶层区分开来。

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老子比不过有钱人,还比不过你个泥腿子?

对中产阶级来说,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行为是为了去强化自己的中产身份,而在他们眼里,这是一种刚需。

遗憾的是,在从过去到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种刚需都是由国外品牌所满足的——2008年之前的中国校园里,穿耐克的就是比穿李宁的牛逼,穿杰克琼斯就是比穿以纯、森马高级,俺们当时的校草穿的是CK,校花背的书包是prada,在择偶权竞赛中直接领先了我们这些泥腿子们十几年。

咱都不是外宾,咱都知道那个年代是什么情况。

啧啧,学生们这样是从哪儿学的呢? 在大人们的世界里,等级只会更森严 :为什么宝马要分3/5/7系,为什么奥迪要分A6/A8偶尔后面还要加一个L,这都是有讲究的。

哪怕到了今天,整体看上去,格局似乎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星巴克的咖啡,wagas的沙拉,brompton的自行车……幸好安踏佛祖提前把 大鹏鸟 始祖鸟给收了。

但最近,情况似乎发生一些小小的变化:

那些曾经忠诚于国外品牌的中国中产们,正在渐渐地倒向本土品牌。

欧美品牌跌倒

推动中产们走向本土品牌的动力,叫“消费左移”。

中产们的收入下降了,但中产们那个心照不宣的共识却变得更强烈了,自古都是由奢入俭难,“阶层跌落”对中产来说可太难受了,中产们还是希望能通过消费行为来强化自己的身份安全感。

这就导致中产们在消费行为上开始了转向: 用更少的钱,去买和过去一样品味与品质的东西——这几年特别流行的“平替”(平价替代品)就是这个意思。

被中产们偷偷替换掉的,就是那些欧美的品牌。

著名的洲际酒店表示,2024年利润虽然干到了5.25亿美元,同比增长10%,但大中华区业绩却下降了2.6%——万豪、温德姆、雅高这些酒店集团的数据,也都差不多。

这些品牌的全球数据在增长,但在中国市场却陷入了焦灼状态,竞争激烈。

星巴克也很惨烈,2024年二季度的营收也下降了1%好像还行,但净利润下降了7.8%就比较难看了。

流水没增加就算了,挣钱也比以前辛苦多了。

苹果也比较难受,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跌到13.6%了,落后oppo、荣耀、华为、vivo和小米,已经掉出了前五名。

这种事情,放在十年前你敢信?

奢侈品当然也有点卖不动的意思了,拥有Gucci和圣罗兰的开云集团在亚太区的收入直接掉了28%,LVMH集团的业绩也不咋地,不包含日本的亚洲市场上,收入下降了6%。

车企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都是旧闻了,没有信息量。

是大家都不消费了么?并不是。

今年上半年,中国全社会消费品总零售额同比增长了3.7%,火爆的汽车行业反而成了拖后腿的那个,因为不包含汽车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是4.1%。

这就是大趋势: 不是大家不花钱了,是大家不爱给欧美品牌花钱了——因为欧美品牌的溢价率实在太特么高了。

以咖啡行业为例,星巴克的综合营业利润率才掉到了16.7%,星巴克的CEO就已经绷不住地表示:“ 中国市场是最具挑战的国际市场之一 。”

国产的咖啡品牌呢? 瑞幸的营业利润率之前只有不到9%,好不容易才跳到了12.5%;库迪那就更不用说了,正在打“价格战”呢。9.9元的咖啡让我这种狂徒喝起来都觉得良心不安——这样说会不会太伤他了?

同样是产生100元的营收,星巴克能赚16.7元,瑞幸就只能赚12.5元。

就这,星巴克还老大不乐意,好像吃了亏一样。

星巴克,只是欧美品牌军团里的一个例子而已。说真的,16.7%的营业利润率在欧美阵营里甚至都可以归类到 赚“血汗钱”的那一档里去 。毕竟,做奢侈品的LVMH,时尚和皮革商品业务的利润率在以上40%;做科技的苹果,在中国市场的硬件利润率都已经达到了36%。值得注意的是,苹果的软件服务的利润率更是高达70%。

与之相比,华为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率才11%,小米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率才6.45%。

为啥会这样呢?看看价格就知道了。

Brompton,也叫“小布”,一个英国自行车品牌,

它家的一辆折叠自行车,价格可以干到2万元。

Freitag,一个做箱包的牌子,

以环保为口号,用废弃卡车篷布当原料,

一个单肩包,价格可以干到2000元以上。

星巴克一杯Grande杯型的冰美式,就算用常规的豆子,也要花30块钱。

但与此同时,只需要20元就可以狂炫一杯瑞幸的生椰拿铁。

我是个粗人,不太能喝出来豆子有啥区别,也不太懂手工自行车的含金量,更不太懂卡车篷布的环保理念。

我只知道生椰拿铁比冰美式更好喝也更便宜,我只知道堆满电子元器件和锂电池的电动车会比手工敲打的自行车技术含量更高,我只知道一个用废弃卡车篷布做出来的包绝对不应该值2000元以上的价格。

还是开头部分的那句话:中产们实现阶层跃升的希望渺茫,但却面临着巨大的阶层下落风险,往往选择通过消费行为强化身份安全感,用消费作为一种区隔手段来将自己和更低的阶层区分开来。

两万块的自行车,2000元的篷布包,发挥的都是这样的功能——买的不是实际的材料和功能,买的是生活方式的符号和社交货币。

行情好的时候,大家买这些东西cos一下松弛感老钱还是可以的。但真的靠这种生活方式过日子,那还是算了。

这个世界上,归根结底,还是粗人占多数的。哪怕是精致的中产,里面绝大多数也是过日子的粗人。当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瑞幸比星巴克更便宜也更好喝的时候,“星巴克”们再想像以前那样高效赚钱,自然就不太现实了。

学术点说,这就叫“祛魅”——果然还是以前赚钱太容易了,打几天价格战就老实了。

中国品牌吃饱

有人哭,就有人笑。

欧美品牌现在汗流浃背,但是中国本土品牌现在已经笑嘻了。

虽然这钱赚起来没有欧美品牌那么轻松,但进步确实是显而易见的。

酒店行业,2024年第一季度,华住集团营收同比增长了17.81%,锦江酒店营收同比增长6.77%,首旅酒店营收同比增长11.47%。

咖啡行业,瑞幸总净收入超过了1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38%,开店的步伐依旧稳健,还在扩大战果。

服装行业,江南布衣2024年上半财年的线下收入同比涨了26.5%,海澜之家同比涨了15.98%,九牧王同比涨了21.7%,雅戈尔虽然营收只涨了1.4%,但是净利润涨了14.14%。

个人护理行业,今年一季度,国产的珀莱雅营收同比增长了34.6%,达到了21.82亿元。

汽车行业我就不多说了,已经写过太多次了。

谁说中国人不敢消费了,这不是挺能花钱的么?

大家只不过已经“祛魅”罢了。

说到底,在这个消费左移的大趋势下,中产们的敏感点就只有两个:

一个是品味,

一个是价格。

谁能在尽可 能低的价格下,保证同样“设计感”的品味需求,谁就是这个赛季的王者。

对于中国本土企业来说,现 在我们不管是设计水准还是制造水准基本都上来了,唯一没有上来的就是欧美老牌子们积累的赫赫威名。

或许对中国品牌来说,现在需要担心的其实是未来:当下是消费左移,但如果未来又向右移动了呢?如果大家以后手上又有了可以用来装X的闲钱了呢?至少就我目前的了解来说,在我看来,我们的本土品牌还是没有形成欧美品牌那样能提供“社交货币”的功能。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当下,中产们当然还不至于去追求“九块九包邮”,所以自然而然就会转向设计上不逊色于欧美品牌,但价格却低于欧美品牌的“国产平替”们。

漫心和全季确实比起希尔顿差了不少,

瑞幸大多数时候也没有星巴克的空间,

ICICLE之禾似乎也没有Maxmara那么有知名度,

但有趣是,产品和服务层面上,

这种差距并不至于让人感到失落。

而这种情况下,欧美品牌如此高的溢价,

就疑似有点太不合时宜了。

····· End ·····

星海情报局 系统研究

中国制造与国 产替代

入驻媒体平台

36Kr/ 虎嗅/ 观察者网风闻社区/ 网易新闻/

喜马拉雅/雪球/ 腾讯新闻/凤凰新闻


苹果蚕食Android用户,小米华为的中产阶层争夺战面临挑战

华为小米争夺第一的背后,苹果悄然蚕食Android用户

尽管华为和小米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之争如火如荼,但Canalys和IHS的报告分别显示了不同的排名。 然而,真正的问题在于,即使华为和小米之间微弱的差距,也预示着他们在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上尚未拉开明显距离。 两强的角力下,别忘了苹果正在悄然加速抢占Android用户市场。

中国市场的饱和状态已经让手机厂商从首次购买用户转向了升级换代的用户,如Gartner所言,赢得这部分用户成为关键。 苹果发布的财务报告显示,iPhone正在吸引大量Android用户转向iOS,其中在本季度,安卓用户转投苹果的比例达到了30%。 这表明,苹果正以一种不可忽视的方式侵蚀华为和小米的潜在用户群体。

小米华为的挑战:如何应对用户成长和品牌升级

华为虽然凭借Mate7和P7等产品实现了品牌升级,但未来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面临考验。 华为Mate S的市场反响平淡,显示其在高端市场的稳固尚需时日。 小米则需要在软件生态和产品创新上做出突破,否则可能无法提升品牌溢价,摆脱低价和低端的标签。

面对苹果对中国中产阶层的吸引,小米和华为需要重新考虑他们的竞争策略。 华为需要提升产品创新和技术能力以对抗苹果的高端品牌象征,而小米则需构建更强大的软件生态以吸引和留住中产用户。 如何适应用户成长和品牌升级的需求,将是他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华为小米的抉择:从危机到转机的可能

苹果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中低端渗透,这既是威胁也是机遇。 国产手机如华为小米,必须抓住中产阶层的崛起,否则可能错失关键用户。 同时,苹果的质量问题和系统优化的不足,为华为小米提供了潜在的竞争优势。 然而,能否抓住机遇,关键在于两家公司的长期战略规划和创新能力,是否能在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上超越苹果,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

总结来说,华为小米在与苹果的较量中,不仅要应对当前的销量竞争,更要思考如何通过创新和品牌升级,以适应和抓住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从而实现从危机到转机的转变。

奢侈品经济在中国的前景

9月9日,根据毕马威国际会计公司的报告,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并未出现低迷,反而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 作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中国仅次于日本。 尽管预算有所减少,但众多品牌依然在中国推出所谓的“入门级别”产品以吸引消费者。 事实上,中国奢侈品市场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2009年增长12%),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的一线城市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在短短几年内,大部分国际时装、珠宝、钟表和化妆品品牌都已经进入中国大城市,并且现在开始向二线城市扩张,受到了当地中产阶级的热烈欢迎。 该报告指出,44%的受访者计划保持或增加奢侈品消费水平。 其中38%的人表示,他们不愿意放弃这种消费带来的快感或社会地位,即使他们对未来持保留态度。 在香水、化妆品和珠宝行业,这种趋势尤为明显,品牌的“忠诚度”分别高达72%和71%。 这种消费行为与30年前欧洲奢侈品行业通过“入门级别”产品逐渐普及的情况相似。 中国和其他地方的成功之道一样,都是通过开拓中产阶级,吸引那些之前因价格原因而远离的全新客户群体。 毕马威国际会计公司特别指出,一些品牌已经在中国市场实施了这些在其他地方已被证明有效的策略。 9月11日,慧聪邓白氏研究主办的“中国CHC高端品牌沙龙-高端品牌与城市发展”在西安举行。 会上,慧聪邓白氏结合CHC(中国高端人群的消费行为和媒介数据库),发布了《2010年中国大陆奢侈品消费研究白皮书》。 根据慧聪邓白氏的研究数据,2009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总额达到770亿元人民币,约合114亿美元。 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中国高端人群的奢侈品购买力是日本人的1.5倍,是美国人的3倍。 中国无疑已经成为全球最引人注目的奢侈品高增长市场。 自2009年起,多个奢侈品品牌取消了代理模式,尝试在中国开设直营店,这标志着奢侈品企业真正进入中国市场,并再次证明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 慧聪邓白氏CHC研究还发现,中国高端人群奢侈品消费具有以下几个独特特征:1. 本地消费为主。 与另一个奢侈品新兴市场——印度截然不同,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主要在本土进行消费,CHC调查数据库中70%的消费场所分布在大陆。 2. 快速消费品仍为最大消费市场。 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品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快速消费品上,在每年4.16万元的奢侈品消费额中,衣着占了一半,平均每人每年花费2.45万元。 其次是彩妆7600元,化妆品7500元,香水1900元。 但同时,中国人在其他奢侈品消费上具有更高的成长力,如手表和珠宝,有很大比重的人群对未来购买的价格预期较已购价位都有很大幅度地提高。 3. 品牌是奢侈品企业决胜市场的最大因素。 在影响中国消费者奢侈品选购的最大因素是品牌,这在任何一种奢侈品品类里均如出一辙。 以红酒消费为例,在国际消费市场,选购红酒最看重的是口感,而在中国消费红酒最看重的因素依然是品牌。 可以说在中国广阔的市场,奢侈品消费仍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最容易受到媒体传播的影响,此时也是品牌进行广告的最好时机。 同时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中老年高端人群在奢侈品消费方面比年轻人更加冲动,更容易被广告和促销所打动,并且喜欢炫耀名牌,认为使用名牌产品可提升形象。 4. 贵族式新消费模式受到追捧。 在奢侈品消费的重度人群中相当一部分人喜欢挑战、独特、新奇和变化,有点热衷于艺术和文化。 他们平均每个月要去一次健身会所或者做一次SPA,部分高端人群每个季度要参加一次高尔夫或者马术活动。 酒庄等新型的俱乐部活动也在高端人群中逐渐流行,约三成的高端人群过去半年内在这方面的消费过万。

海外品牌拿什么取悦中国存量用户

研究团队

周丽君易车研究院首席分析师

高英易车研究院行业分析师

石本雅易车研究院行业分析师

报告正文

中国车市净推荐率洞察报告(2023版)

2023年中国车市的价格战一浪接一浪,损害了不少老用户的利益,部分导致了大盘净推荐率小幅下滑至16.86%

2020-2022年的三年疫情终于结束了,原以为2023年的中国车市会春暖花开,谁知它更加天寒地冻。 为了生存,各家车企开始了惨烈的相互厮杀。 2022年底与2023年初,特斯拉和比亚迪两个火枪手率先开火,长城、吉利、奇瑞、长安等一大堆反应神速的中国品牌,纷纷拔出家伙,啪啪啪互射,就像过年放鞭炮,吓得大众、丰田、本田、日产、现代、别克、奥迪、奔驰等一大堆海外品牌,也纷纷拔出家伙,啪啪啪朝天鸣枪;

截至2023年8月底,没有谁能在中国车市独善其身,各大汽车品牌的具体车型,少则优惠一两万元,多则两三万元,甚至更多。新用户自然是欢呼雀跃,恨不得优惠再多点,老用户则是大眼瞪小眼,保值率等自然是一落千丈,推荐时自然有些不爽,部分导致了2023年净推荐率小幅下滑至16.86%,在推荐、犹豫、贬损三大板块,价格关注度都是最高的,贬损因素更集中价格

2022年海外普通品牌的净推荐率首次被中国品牌超越,2023年断崖式下滑至7.05%,且被中国品牌远远甩开

2022年大众、现代、别克、日产等海外普通品牌的净推荐率下滑至14.71%,且被中国品牌首次超越,2023年的形势更加严峻,净推荐率断崖式下滑至7.05%,被持续提升的中国品牌大幅甩开;

近两三年,中国车市的消费重心加速由工薪阶层向中产阶层转移,但多数海外普通品牌产品升级滞后,长期深陷价格战泥潭,完全跟不上中国车市的用户演变节奏,均价不仅被比亚迪、哈弗等越来越多的主流中国品牌超越,更被蔚来、理想、坦克、腾势等新一代中国品牌远远甩在身后。 如今海外普通品牌越来越像“低端品牌”,用户更聚焦工薪阶层,但工薪阶层的净推荐率远不如中产阶层与富豪阶层,2023年前者不及10%,后两者超过20%,以工薪阶层为主的海外普通品牌的净推荐率自然不会太高;同期,女性用户加速涌入中国车市,积极投放代步型纯电产品的中国品牌成为最大受益者,但海外普通品牌故步自封于“燃油平替”思维,无法有效抓住女性新机遇,导致一大堆新能源产品举步维艰。 如今海外普通品牌的销量仍以燃油为主,用户仍以男性为主,但男性的净推荐率不如女性,2023年前者仅有15.48%,后者超过20%,以男性为主的海外普通品牌的净推荐率自然不会太高……

用户更偏工薪阶层、男性等,原本就不利于提升海外普通品牌的净推荐率,再加2023年中国经济走势急转直下,工薪阶层、男性等更容易遭遇冲击,导致海外普通品牌的净推荐率出现崩盘;

2017-2019年,海外普通品牌遭遇第一次销量崩塌,2023年用户净推荐率的断崖式下滑,埋下了海外普通品牌第二次销量崩塌的伏笔

“年轻化时代”已结束,海外品牌务必要优化技术路线与产品布局,重塑品牌形象与重拾用户信心,警惕净推荐率再次下滑

过去二三十年,日、美、德、韩等海外品牌,不仅在动力、操控、安全、设计、配置等方方面面,均超出中国品牌一大截,而且各有特点,德系有突出的安全与操控口碑,日系有突出的节能与可靠性口碑,韩系有突出的性价比口碑;

2015年起,哈弗H6、博越、长安CS75等一大堆性价比突出的中国品牌车型快速上量,导致主打性价比的韩国、捷克等品牌的净推荐率快速降低,2020-2023年均为负值。 2021年起,以比亚迪DM-i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新一代主流节能产品,与理想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新一代高端节能产品的快速爆发,导致主打节能的日系、主打高端的德系的净推荐率快速下滑,前者跌破20%,后者跌破10%。 如没有特斯拉,美系同样惨不忍睹;

2020年中国车市的中位年龄升至35岁,2022年升至37.2岁,2023-2026年,八九不离十会超过40岁。 期间,选择范围越来越大的40岁以内用户的净推荐率整体提升,选择范围依旧狭窄但越来越挑剔的40岁以上用户的净推荐率整体下滑。 目前,中国车市的“年轻化时代”已结束,理想的试水成功,助推更多中国品牌布局中年车市,但日、美、德、韩等海外品牌的企业战略与产品思维仍以年轻化为主,警惕净推荐率再次大幅下滑

2023年插混净推荐率升至44.43%,超越纯电与增程,领衔主流能源排行,随高端产品加速节能化,混动人气有望持续提升

2020-2021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快速爆发,起初增程高度聚焦高端品牌理想,净推荐率快速雄起,纯电、插混的净推荐率也快速提升。 2023年,随着定位、定价更低的增程车型涌现,增程净推荐率快速回调。 插混小幅升至44.43%,领衔主流能源净推荐率排行榜。 燃油的净推荐率持续下滑,目前仅有6%左右;

2020-2023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加速新能源化,其中纯电聚焦代步型的小级别车市,混动聚焦家庭型的大级别车市。 2023-2026年随着换购不断夯实主导位置,家庭车市不仅会蓬勃发展,且会加速节能化,助推混动人气与推荐的持续提升。 目前奥迪、奔驰、宝马等传统高端品牌的战略重点,均不在混动产品,为中国高端车市竞争格局的突变埋下伏笔

2023年,理想汽车领衔主流品牌净推荐率排行榜,高端新能源品牌主导净推荐率TOP10排行榜

2022下半年,理想ONE就像孙猴子,摇身一变为L9、L8与L7三兄弟,多了拉长版、五座版,更好满足高端家庭的三口之家、三代同堂等需求,用户净推荐率持续升至68.58%,领衔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主流品牌排行榜。特斯拉、腾势、蔚来紧随其后,再加极氪、魏牌(蓝山)等,高端新能源品牌主导了2023年净推荐率TOP10;

传统高端品牌仅有保时捷的净推荐率位列TOP10,奔驰、奥迪等多数都跌出了TOP20,也就短短两三年时间了,传统高端品牌一下子从趋之若鹜变成了门可罗雀;

2020-2022年,为了支持极氪,虽然领克严重透支了自己,但2023年仍位居净推荐率TOP10,不少用户仍愿意推荐领克,2024-2025年只要产品到位,领克仍有机会;

2023年比亚迪的用户净推荐率升至45.61%,稳居TOP10,且在TOP10,比亚迪是唯一年销量超过百万辆的主流品牌;

2023年捷达的用户净推荐率为33.69%,高于大众也高于奥迪,如产品层面能得到大众集团的进一步支持,获得中大型MPV、中大型SUV等更多资源,捷达还有潜力;

2023年丰田的用户净推荐率为27.13%,是海外普通品牌阵营在TOP20的唯一品牌

2023年理想汽车的净推荐率升至68.58%,推荐因素聚焦产品,其中的空间、舒适、安全是重点

2020-2023年,理想汽车的用户净推荐率都处于高位,且持续提升,2023年升至68.58%,一举领衔主流品牌排行榜。期间理想汽车的在华终端销量加速提升,2023年有望冲击35万辆;

2023年,理想汽车用户推荐最多的是产品,其中空间、舒适、安全位居TOP3,虽然空间、舒适等并没有多少智能化概念,但凸显人性化,是奶爸等家庭用户最看重的。 一直被理想汽车自己津津乐道的智能,用户倒不是特别在意。 一直被外界诟病的造型设计,在理想用户看来可能也无所谓。 动力、操控、能耗等家庭用户不太看重的,理想汽车的用户同样没有积极推荐;

理想汽车的优缺点不仅明显而且很难协调,如越是突出空间,越是无法规避操控、能耗等短板,但理想汽车非常精准的选择了适合发挥自身产品优点与规避缺点的家庭用户,使得净推荐率一直处于高位。车企不应一味追求产品的十全十美,这很有可能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关键要找准适合自身产品优缺点的用户,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在产品、服务、价格、品牌四大板块,理想用户最不愿意推荐的是品牌,即“理想汽车”四个字,说明理想汽车妄图靠“品牌力”收割用户还为时尚早。 我们也希望理想汽车永远不要有这种想法,否则就意味着自己开始“吃老本”了,哪天就坐吃山空了。 目前能引领奥迪、奔驰、宝马等传统高端品牌净推荐率的板块,只剩品牌了。 2023年,BBA在主流品牌净推荐率TOP20仅剩宝马,且相对靠后;

2020-2023年,理想汽车用户净推荐率的高位持续提升,与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高端品牌的大幅下滑,形成鲜明对比。一旦口碑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量到质的变化,中国高端车市的传统竞争格局自然会被颠覆,2024年就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拐点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7454.html
仅此一天! 抢弥鹿玩具 9.9
外交部回应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选择沃尔兹作为竞选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