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 广州医科大学 发布《关于2024年度拟撤销专业的公示》。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广东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停招5年及以上的专业应进行撤销备案。广州医科大学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于2019年停止招生,现已停招超过5年且无在校生。 现拟向教育部申请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撤销备案。
取消985/211,统筹为双一流,如此大学定位对考生有什么影响?
那么,985、211成为了过去式,“双一流”粉墨登场,会对考生有什么影响呢?
1. 211、985使命已经完成,光荣退出历史舞台。
QS发布2020亚洲大学排行榜,来自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557所高校上榜,我国165所大学进入亚洲500强。 其中内地118所、香港8所、台湾37所、澳门2所,数量位居亚洲第一。 而在10年前,也就是2009年首次公布排名时,前十名中我国只有1所内地大学,前20名中只有2所.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7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这个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根据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得来的。
(1)早期的大学发展
建国后,我国于1959年确立了16所重点大学:
清华、北大、复旦、中科大、人大、哈工大、北航、北理工、北师大、华东师大、上交大、西交大、天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2000年被北大合并)、上海第一医学院(2000年被复旦合并)。
从此,我国高校建设走上了持续发展之路。 1978年,全国重点高校发展至88所,到了1981年,又增加11所至99所。
(2)211工程:
“211工程”于1993年启动,要面向21世纪,建设100所左右的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 这是我国对教育投入规模最大的一次,先后共有112所高校纳入建设范围,其中普通高校109所,军事院校3所。
211大学包括了后来所有的985大学。
(3)985工程:
1998年5月,为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正式启动。 第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实施,后来不断扩容,最终有39所大学纳入建设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在985的建设过程中,还产生了另外一种称号:“C9联盟”。 联盟包括:北大、清华、复旦、上交大、南大、中科大、浙大、西交大、哈工大9所高校,被称为中国最好的大学。
“双一流”后,对考生有什么影响
教育部部长说,“双一流”建设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既然是全新的,那么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就有必要对“双一流”进行了解。
(1)“双一流”的实行,对考生的影响将是偏好、积极的。
如果说985、211主要是给高校贴上名校标签,那“双一流”则是“高校”和“专业”的并举。 对于考生而言,在选择上更具广泛性和针对性。 尤其是全面实施3+1+2或3+3模式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兴趣爱好,提前规划,准确定位。
当然,虽然“双一流”都是中国的好大学,但也呈金字塔分布。 以一流大学为例,目前处于最顶端的仍是传统中的C9联盟,其次是华东5校,然后是老牌985,最后是其它高校。
对名校情有独钟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尽量去争取;对某专业有特别爱好的学生,则不一定非得要选“一流大学”,还可以选择“一流学科”。 比如,想读财经类专业,可以选择央财、上财等;想读语言类专业,可以选择北外、上外等。
(2)实行“双一流”后,在填报志愿时将更加注重学科水平。
在2017年的学科评估中,双一流大学有3所老牌985大学降级为B类,分别是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之所以降级,就是因为3所大学没有突出的优势学科。
东北大学获得一个A和三个A-,没有A+学科入选;湖南大学有5个A-,连A都没有一个;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垫底,只有一个学科入围A-。
网曝“双一流”调整高校名单,11所是新面孔,你怎么看呢?
与原985、211等名校建设工程所不同的是,“双一流”实行能上能下的动态调整建设原则。 换言之,那些具备不俗实力、但却无缘名校方阵的大学,在若干年后完全有机会跻身名校方阵。 而眼下,正值首轮“双一流”建设收官、第二轮遴选在即的交汇期,网络中也就此出现了不少版本的调整高校预测名单,比如说接下来呈现的这份,一起来看看当中有哪些变化之处吧!
变化之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扩容
透过上述名单不难看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7所有所调整。 其中,新面孔就包含了4所,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这也意味着第二轮“双一流”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与首轮相比实现了扩容。
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表现最为惊喜,直接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连跳两级,跃升为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中国政法大学、西南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则是成功入围B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再加上从首轮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方阵中降级的重庆大学,以及回归顶尖高校方阵中的湖南大学和东北大学,B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计有8所。
在很多人看来,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升A算是实至名归,重庆大学降B则多少有些让人意外,毕竟其是重庆唯一的985高校。 一旦此名单预测为真,对于重大的发展毫无疑问是坏消息。
变化之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新增11所新面孔
之所以上述名单有较高的认可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增的11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绝大多数是此前网络中公认的入围“双一流”热门。
来自秦皇岛的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有A-档实力,河北全力支持其建设“双一流”,该省也迫切需要新增“双一流”名校来提振高等教育实力。
湘潭大学,是一所又红又专的高校,在过去几年里,一学科获得了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援建,上方用意已十分明显。
西南政法大学,昔日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法学实力高校圈领先,高考录取分数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早已达到了名校级别,可以说就差一个名校光环了。
从地域来看,新增的11所高校多数来自中西部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这也是舆论更希望看到的。
变化之三:两所高校成为失意者
虽说重庆大学也降级了,但仍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方阵中,从首轮到次轮,根据榜单显示,最大的失意者莫过于是东北林业大学和宁波大学。 东北林大近年来发展不如意一方面是学科专业热度影响,另一方面与地域也有关。 宁波大学的落选大概率是因为没有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首轮入围的力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仅是C档成绩,当时就遭到了不少诟病。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第二轮“双一流”调整建设高校名单还仅停留在预测层面,最终变化情况如何还得等待官宣。小伙伴们,对于这份“双一流”高校调整预测名单,如果1至10分的话,你觉得有几分靠谱呢?欢迎留言区分享答案!
为什么现在很多大学都不招学硕了?
学术型硕士作为博士和科研人员的后备军,在如今各大高校直博体系和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下,定位略显尴尬。 许多高校的学硕招生开始收窄,学术型人才培养在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阵地上不断让步,可以预见其未来占比也将越来越低。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已有多所“双一流”高校官宣部分专业取消学硕招生,如下方统计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024年部分招生单位停招统计,其中有11个招生单位的22个学硕专业停招,使得学硕招生再次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