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茶和酒代表了中国人的两种性格。以撰写《茶之书》享誉世界的日本作家冈仓天心,当年周游世界,随身携带的就是唐朝陆羽的《茶经》。随着国潮风起,“茶为国饮”观念的推广,《茶经》及其作者陆羽,俨然成为中国文化风行于世的鲜明文化符号。
朱肱《酒经》,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历史上同样有本《酒经》,又称《北山酒经》,北宋徽宗年间朱肱所著,融酒本酒法于一体而立酒统,阐述中国酒的精神。北宋画家张择端和朱肱同时代,他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徽宗时期都城汴梁的繁华世相,可谓《酒经》诞生的商业文明背景最为生动的诠释。《酒经》人物跌宕无常,时代波澜起伏。纵观朱肱一生作为,自有一番“大江东去”的慨然。
一、东坡一脉
朱肱,浙江湖州吴兴人。同为湖州的长兴,距离吴兴不远,就是唐代陆羽《茶经》的诞生地。以茶酒二经而论,人生当真只合住湖州。朱肱的父亲朱临,从学于宋代理学先驱,被称为“宋初三先生”之一的胡瑗,虽然仕途得意,未及四十便已致仕大理寺丞,却胸怀洒落,钟情理学研究,早早归隐吴兴乡里。
朱氏满门锦绣。朱肱的哥哥朱服,神宗熙宁年间进士甲科,苏轼旧友,曾出使辽国,官拜礼部侍郎。神宗年间开始的“新旧之争”,随着时局演变、人事代谢,渐由“政争”沦为“党争”。朱服因与苏轼交游,各出诗文相示,被人弹劾“密与唱和”,“阴求进迁”。遭贬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也是苏轼由于“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的任职。
朱服其子朱彧亦非凡辈。其《萍洲可谈》写自己眼中的士习民风,白描勾勒,精炼生动,可补官史阙漏。记其父朱服京官时寒月早朝,内府按惯例提供酒果,得饮羊肉酒。苏轼从儋州北归,朱彧在广州遇到一面。此时东坡“气貌不衰,笑语滑稽无穷,视面多土色,靥耳不润泽”。数月后东坡在常州去世,朱彧叹道:“瘴雾之毒非所能堪尔!”
朱肱是哲宗元祐三年(1088)进士,从任雄州(今属河北)防御推官开始仕宦生涯。和他的哥哥朱服不同,他和苏轼并无交集。但和当时所有士人一样,无论如何小心翼翼,也躲不开横亘在面前,如大山一般的“新旧党争”。
苏轼纵然拥有天才般的想象力,也想不到,纠缠其一生的“新旧党争”,在他去世后进入新的高潮。徽宗下旨,禁毁苏党著作,并亲撰人名,刻成“元祐党人碑”,立于皇宫瑞礼门和全国各地,凡名字列入党人碑者,本人及其子孙永世不得为官,迫害达到极点。
党祸复作,罗网绵密。朱肱因书东坡诗而犯党禁,被贬达州。为了避嫌远祸,朱肱多次辞官,隐寓杭州湖上大隐坊。精于医学的朱肱,著有《伤寒百问》,认为“后世以酒为浆,不醉反耻,岂知百药之长,黄帝所以治疾耶”,并以此为旨趣,著书酿酒,终成酒史巨著《酒经》。
颇有意趣的是,苏轼也喜欢酿酒,早在朱肱之前写有同名《酒经》,亦称《东坡酒经》。苏轼贬谪惠州期间,获得“真一曲”酿造秘法:“吾始取面而起肥之,和之以姜液,蒸之使十裂,绳穿而风戾之,愈久而益悍。此曲之精者也。”所谓“米、麦、水,三一而已,此东坡先生真一酒也”,并为之作赋题诗。
《东坡酒经》,图片来自网络
朱肱《酒经》“真一曲”制法,与东坡真一曲法如出一辙:“上等白面一斗,以生姜五两,研取汁,洒拌柔和。依常法起酵,作蒸饼,切作片子,挂透风处一月,轻干可用。”
即使隐居杭州,朱肱天天生活的地方,十多年前,苏轼曾以“两浙西路兵马钤辖龙图阁学士知杭州”再次外放,担任知州。杭州瘟疫大作,苏轼将四川眉山老乡巢谷所传秘方“圣散子”公开济众,解救百姓。创立公办“安乐坊”,救民于疾苦。他还兴修水利,解决了杭州建城后钱塘江潮水所致的水质苦涩问题。这一切,朱肱怎么不能闻之感之?
归隐只是士人最后的精神堡垒。朱肱生长在儒学道统之家,胸中自有浩然之气鼓荡。在“元祐党人”祸害播迁中,保存苏轼“真一酒”的酿法,需要勇气。朱肱或许正是以此,表达自己的态度,默默向苏轼绚烂至极的人格美致敬。
二、为酒立宪
朱肱是酒中的哲人。中国酒的酿造,讲求顺应天时,辏集地利,臻美于人和。朱肱在酒中感知“天工开物”“师法自然”蕴含的“天人”共酿之道,总结出酒与阴阳五行、四季二十四节气的内在规律,为酒立宪,制定酒法。
《酒经》上卷阐发“酒道”;中下二卷论述“酒术”,其中中卷独论“曲方”,下卷重在“酿法”。“酒道”深远高阔,“酒术”精微具体,道术融通,知行合一。
中国古代酿酒以植物为源。古代先民用野草驯化而来的稻黍食物,孕育了世界上以谷物为原料独一无二的米酒。黄河流域以黍米为主,长江流域以稻米为主。朱肱发现,“凡物阴阳相感,非惟作酒。”美酒的酿成,离不开“曲蘖之力,稻米之功”。
古老的《春秋纬》说:“麦,阴也;黍,阳也。”朱肱由此得出结论:“曲之于黍,犹铅之于汞,阴阳相制,变化自然。”麦性属阴,黍与稻性属阳,据阴感阳,阴成阳化。通过酿造转换,古人谓之“天禄”的琼浆玉液惊艳问世。
酒是“水形火性阴阳平衡之物”。朱肱认为:“酒之名,以甘辛为义。金木间隔,以土为媒。自酸之甘,自甘之辛,而酒成焉。”甘化与辛化,换作当下酒业的通用术语就是,糖化与酒化,是酿酒第一要义。这种复式发酵酿酒,正是中国酒的酿造法则,区别于世界上其他酒的单一发酵。
朱肱进一步运用五行“相生相资”理论,阐述谷物酿造成酒的过程。“所谓以土之甘,合木作酸,以木之酸,合水作辛,然后知酘者所以作辛也。”上述酒的生成原理,用现代分子和酶的作用机理来解释,就是由淀粉酶、糖化酶分解谷物淀粉转化为糖,再由酒化酶发酵成为酒精。古典的五行理论和现代的化学分析,异途同归,九九归一。
美酒佳酿,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天人共酿的独特风物。惟有天地人和谐,方有千百年岁月积淀的酒韵飘香。朱肱不禁赞叹:“大载,酒之于世也!礼天地,事鬼神,射乡之饮,鹿鸣之歌,宾主百拜,左右秩秩。上至缙绅,下逮闾里,诗人墨客,渔父樵夫,无一可以缺此。”
“诗和功名”并非人生的全部,也不是“惟有饮者留其名”。“柴米油盐酱醋茶”,包括酿出一壶好酒,就像《清明上河图》所呈现的勾栏瓦肆,车水马龙,钟鼓交响,人声鼎沸,这些弥漫着人间烟火气的市井百态,或许微不足道,但温暖人心。
中国酒从商周“天之命民作酒,惟祀而已”,君王与臣共享,到了北宋时期,不仅技术已臻成熟,而且完全融入市井喧闹的消费生活。美酒,是农业社会盈余的产物,中外概莫能外。直到16世纪,苏格兰威士忌才从贵族上层社会享用,逐渐成为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饮品,背后也是经济规律使然。
朱肱《酒经》卷中卷下“酿作之法”部分,详实具体,重在实务实用,就像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本教学手册,体现了朱肱“酒本主义”浓厚的民本色彩。清代钱谦益在其收藏的《酒经》卷后题跋,戏称此经如“余杭老媪家油囊俗谱”,恰也说明《酒经》曲方酿法通俗易懂,可为普通人家所用的本意。钱谦益号称清初文坛盟主,但文字中透出一股浓浓的酸腐气息,与宋代士人“承继天下事”的境界相比,已是两重天地。
朱肱俯身向下,将曾经奉为“天禄”的美酒,工具化为日常的生活和劳作。陆羽的《茶经》,则把饮茶从日常生活中提拎上来,推到精神享受的高度。酒茶俯仰之间,一个向下蔓延,一个向上升华,完成了各自生命史上的“惊人一跃”,实现了由物向道的转化。从此,大千世界,万般气象,尽在茶酒之中。
宋代赵佶《文会图》,图片来自网络
三、曲法为上
《尚书·说命》道出酒的真谛:“若作酒澧,尔惟曲蘖。”用曲酿酒,是古代先民巧夺天工的伟大发明。人与不同的植物相遇,以曲为媒,遵循自然法则,在微生物这个“看不见的功臣”的帮助下,酿造了千滋百味、风格迥异的美酒。
朱肱《酒经》将曲方单列一卷,正是体现了他对酒曲在酿造中关键作用的认知。《酒经》“曲方”分为罨曲、风曲、暴曲三类,收录了十三种曲的制法,加上“神仙酒法”中的妙理曲法、时中曲法,一共是十五种曲法。
古代酒人不仅善于利用驯化为食物的稻麦酿酒,生长在大地山川的花草果木,也是酿酒的最佳选择。这在中国酒统,渊源有继。殷周时期最高级的酒叫作“鬯”,就是用黑黍加郁金酿造的美酒,郁金就是香草。这种酒气味芬芳,用于祭祀,也用于帝王赏赐。
作为一位精通药学的酿酒实践家,朱肱秉承“医酒同源”理念,坚信“后世曲有用药者,所以治疾也”。《酒经》曲方的精华是“百草入曲”。罨曲、风曲、暴曲所包含的十三种曲方,全都配伍本草,如独活、木香、防风、香白芷等等。最多者“瑶泉曲”,多达十六种草木植物,少者如“杏仁曲”,一味杏仁。每味用量精确到几两几钱,比如“瑶泉曲”用到人参一两,天南星半两。
《酒经》记载的“曲用本草”酿法,百草酒曲发酵,融入酿造过程,草木花香化为甘露佳酿,是中国酒独树一帜的酿作之法,体现了千百年来古代先民对于人与自然独有的哲学思考,在实践上也呈现出酿无止境的探索精神。江南等传统黄酒产地,曾经流行白药、黑药两种酒药,白药以辣蓼、早米粉为原料,黒药除辣蓼、米粉外,还添加杜仲、甘草、苍术、川芎等草药。这些曲方,《酒经》都可见其踪迹。
现代化学实验证明,酒曲添加这些中草药,对酒曲中酵母菌和霉菌生长代谢具有促进作用,能完善酒体结构,丰富酒的香型风味。但是这些结论,仅是基于现有酿酒知识作出的分析。《酒经》曲方所用花草植物,总计有三十余种之多,白术、川芎、甘草等为基础配方,其它草药因方制宜,数目不等,且同一味本草,不同曲方的用量也有差异。曲用香药,“辛香发散”,加上人参等其它本草的配伍,十三种曲方,溯源“用药治疾”的本意,就是十三个药方。
宋代酒器“注碗”,图片来自网络
“医酒同源”,或者说“药酒同源”,既是古代先人的理论思维,也是方法手段。现在的“药酒”,一般常见的“配制酒”,在酒中浸泡各种中草药包括动物器官,只能说是其中一脉。在酒的发酵阶段,按照中医配伍理论,将各种花草植物作为曲方原料,起到“曲有用药治疾”的功用,才是中国酒“医酒同源”的匠心妙法。可叹宝山在前,而多为空手归者。
北宋一代,曲为酒要,酒以曲名。一位和朱肱同时代的士人张能臣,在其《酒名记》中,记有当时二百余种名酒,琳琅满目。《酒经》所记“瑶泉曲”酿制的瑶泉酒,“玉友曲”酿制的玉友酒,“香泉曲”酿制的香泉酒,“金波曲”酿制的金波酒,都是各地名酒。“酒以曲名”的方法延续至今,现在全国各地以地名加大曲取名的白酒比比皆是,基于蒸馏工艺和窖藏时间不同,还有特曲、二曲等酒名。这些酒名直接了当,与古代酒名相比,却也少了点雅致。
四、酒韵飘香
朱肱《酒经》的序记是徽宗政和七年(1117)。此时的徽宗,终日忙于搜集奇花异石,并在汴梁修建着大大小小的亭台楼阁,其中以“艮岳”为最,蔡京等朝臣则不择手段榨取民力,以满足徽宗永无休止的贪欲。“花石纲”祸害江南二十余年,百姓民不聊生。
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图片来自网络
就像历史上所有庞大帝国的崩塌一样,在一派歌舞升平中,1120年10月,在全国最富裕的两浙,在当年苏轼第二次外放杭州曾管辖过的睦州,突然爆发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方腊队伍连破睦州等6州52县,在苏轼疏浚西湖留下“苏公堤”的东南重镇杭州城,放火烧了六日。
但这只是开始。徽宗为他的荒淫贪欲付出的代价,是丢掉了江山。艮岳建成不到十年,金兵南下,汴梁烧劫一空,百姓生灵涂炭,徽、钦父子被关到了东北尽头的极寒之地“五国城”。北宋终结,岳飞《满江红》谓之“靖康耻”。
朱肱则像流星一般,划过大宋的天空,消失在历史的迷雾里。就像所有成就非凡事业的人物,都有与生俱来的使命感一样,朱肱当年撰写《酒经》时,已经表明心迹:“若夫心手之间,不传文字,固有父子一法而气味不同,一手自酿而色泽殊绝,此虽酒人亦不能自知也。”
所幸的是,就在北宋遭此兵戈之灾的十年前,朱肱《酒经》已经付梓印刷,酒脉得以不坠。就像陆羽《茶经》提炼了茶的精神,为后世锚定了茶的准则一样,朱肱的《酒经》,勾勒了酒在传统中国“礼与情”中的哲学意义。
酒之于中国传统礼法和秩序,贯通天人,协合万物,左右秩秩,其核心特质是“敬”,敬天敬地敬人。浪游醉乡,酒“发狂荡之思,助江山之兴”,又洋溢着旺盛乃至放肆的生命力。朱肱恣意妙论酒的“境界说”后,直抒胸臆:“儒学之士如韩愈者,犹不足以知此。”
《酒经》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南宋初年浙江刻本,是后世各种版本的源头,辗转历代收藏名家。清咸丰年间,由江苏常熟著名藏书家瞿绍基收入,瞿氏家族“铁琴铜剑楼”历经数代,建国后瞿氏后人将宋刻本《酒经》捐献给了北京图书馆。苏州也有旧版《酒经》的民间藏家叶放,是位画家。从前每年晒书时节,都会把家传的《酒经》拿出翻晒,后来被上缴了。改革开放后有了影印版本,又买回收藏,可见珍惜之甚。
中国山川辽阔,风土各异,那些散布在不同地域酒人的酿造之法,各尽地利,各显神通,既可见《酒经》酒道妙理,又可窥其曲方酿法门径。苏州保存至今的古法“三白酒”,以白面造曲,用洁白泉水和雪白糯米酿造。每年冬至清晨,苏州男女老少排队购买“三白酒”,几成城市的网红行为艺术。
发酵酿造一脉的绍兴黄酒,酿作讲究顺应天时,夏做酒药,秋制麦曲,立冬开酿,春分封坛。鉴湖周围零星散落的传统手工酒坊,卧浆淘米、上槽压榨等酿酒工艺流程,包括仍在使用的木质压榨机等酿酒器,与当年朱肱酿法的描述一般。
在蒸馏白酒世界,经由中国人的妙手神思,“万物皆可蒸”的酿法出神入化。小麦、大麦、豌豆,是传统大曲的主要构成。北方惯用大麦和豌豆;江淮习用小麦、大麦、豌豆;南方选用小麦。在西南小曲酿酒流行地区,“百草入曲”酿法纷呈,各领风骚,百草生香,香生百味。
岁月无语,惟酒可言。朱肱《酒经》,集中国酒酿造之大成,开一己文化的江山,郁郁乎文,巍巍乎功,以启后世,可谓“酒圣”!
一瞥宋代酒-酒经览读
据古史和传说记载,中国造酒的发明人为夏禹时的仪狄。 不知道他是酒的首创呢?还只是因为在历史上改进了酒的工艺而留下名字,因为他做的是汁滓混合的酒醪,虽然好喝但却被禹嫌弃,说是后世一定会有因酒亡国的,然后还因此疏远他。 酒的出现其实早于仪狄的创新,不是出于改善或调剂生活,它是应运氏族部落或是国家祭祀礼仪的需要,似乎是给“神”预备,而不是给人喝的。 祭祀酒在当时的常用字是醴。 而工艺改进的始祖据说是杜康。 相传因为其弃粥于空桑而闻异香,尝之甘美,受其启发,改进和升级了酒的做法。 后世尊杜康为酒神,他的名字也成为酒的代名词,曹操短歌行作赋有:“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时也运也,一个被领导疏远和冷落,而另一个却留下美名,抽象成了酒的符号,成了中华酒文化的代名词。 根据考古发现,酒最早被发现于早期部落,在中国有悠久的演变历史。 从最早的可以千杯不醉的果酒,到秦代的曲法酿酒,以谷物酿酒。 唐代的米酒和果酒,到了宋朝由于朝廷鼓励酿酒的政策,使得制酒产业高度发达,酿酒技术日渐发达和成熟。 宋朝的果酒有珍贵的葡萄酒、黄柑酒、梨酒、椰子酒等。 但做为朝廷和民间主流的有代表性类别的酒,还是用酒麹,添加糯米、粳米酿制成的黄酒。 主要工艺和风味仍然存在于今天的浙江绍兴一带。 酒的首要作用在上古时期作为祭典的需要,到了后续的各朝皇权时代仍然如此。 其次是供给民间饮酒的需要,有宫廷御制和民间自制。 晋朝在酒的配给上还分有齐中酒、听事酒和猥酒。 齐(去声)中酒属于上等高规格用酒,由于祭祀用酒曾经分为泛齐、醴齐、盎齐、缇齐和沉齐,故而得名。 听事酒多用于官府中的正式接待用酒,而猥酒就是下等的劣质酒,给底层办事人员喝着解馋用的。 这种差别主要来源于制酒所用的米和麹的品质。 虽然在其它朝代没有这种分级制度,但这些等级称谓仍经常做为描述酒品好坏的引用常常出现在后世的诗词文章中。 酒经是一部关于酒的论述和制酒工艺的书,乃北宋朱肱所著,朱肱字翼中,号大隐翁,元祐三年(1088年)进士。 因对伤寒较有研究,后又著《南阳活人书》,因而被朝廷聘为医学博士。 他在酒经一书中,除介绍制酒所用的麹和浆的做法之外,还论述了酒的来源和功用、如何正确认识酒的意义,以及制酒总的原则和方法。 朱肱认为很多人误解了酒的意义,只是把酒用于逃避现实,发泄心中愤懑之气,借酒消愁等。 甚至象竹林七贤之流,“酣放自肆,托于麹糵以逃世网”,还有“儒学之士如韩愈”写的一首《赠郑兵曹》,也只是同情和悲叹怀才不遇之人,劝酒消愁:“杯行到君莫停手,破除万事无过酒”,其实还达不到对酒认识的应有高度。 他认为首先酒发端于祭祀礼仪、乡射乡饮的礼仪,这可是酒对于尘世间的意义。 酒对于个人的意义呢?只要不过分无节制地饮酒,酒对身体还有益处,“岂知百药之长,黄帝所以治疾耶”,但这个谈不上什么境界。 酒至少可以让人致适情怀,“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从诗人墨客,到渔夫樵妇,谁都不能离开酒。 饮酒之后,闲适自在,袒胸露腹,安然酣睡于江湖之上”(摘自《酒经译注》一书的译文),但这仍然不是酒的境界,“酒能使人作有益的改变。 使之在阴阳变化中调节情绪,在艰难险阻中平衡心态,使刚愎自用的人变得温和仁慈,懦弱胆小的人变得慷慨激昂。 饮酒后,敢于藐视权贵,挑逗妻妾,滑稽不断,怡然斟酌,其识见度量之高,风姿品味之美,都足以扭转浮薄的世风,排遣庸俗的思想”(摘自《酒经译注》一书的译文)这是岁月静好的时候,“当遭遇流离放逐之时,面对秋声暮雨,日夜沉醉于酒中,在烟岚雾霭中驾驭魑魅,将荒蛮偏远之地想像成极乐世界,这时酒的力量差不多接近“道”了吧?真正懂酒之人,即使面临生死的威胁也不畏惧,所谓穷达顺逆,在他看来都不过是儿戏一般(摘自《酒经译注》一书的译文)”。 自古酒事褒贬有之,有人视之甘饴,有人视之毒物,但朱肱的态度非常明确:“嗜者至于濡首败性,失理伤生,往往屏爵弃卮,焚罍折榼,终身不复知其味者。 酒复何过邪?”,因酒丧失本性而又戒酒之人,酒又有什么过错呢?不在乎酒,只在乎人。 “与酒游者,死生惊惧交于前而不知,其视穷泰违顺,特戏事尔。 彼饥饿其身,焦劳其思,牛衣发儿女之感,泽畔有可怜之色,又乌足以议此哉!鸱夷丈人以酒为名,含垢受侮,与世浮沉;而彼骚人,高自标持,分别黑白,且不足以全身远害,犹以为惟我独醒”。 酒被创造出来,不是让你借酒消愁,也不是让你逃避世事。 既不是给你做为食不果腹的替代,也不是给你趁兴标榜自己和浊世之间的界线的。 酒有它自己的意义,它是让你领悟并享受其中妙境的,否则你就没有资格论酒。 酒经简介 《酒经》又名《北山酒经》,主要系统介绍黄酒的制作方法,分为麹和浆两大部分的做法。 麹是用峭汁或是各种配方的草药材加“纯净”水经过一定的发酵工艺后,与面粉和糯米粳米粉和成紧实的面团,再经过进一步发酵而制成酒麹(qu)。 按照不同配方的水和面团成份可以分为不同各类的麹,全书总共介绍了14种麹,有顿递祠祭麹、香泉麹、香桂麹、杏仁麹、瑶泉麹、金波麹、滑台麹、豆花麹、玉友麹、白醪麹、小酒麹、真一麹和莲子麹。 而浆是最终转化成酒的主体,主要是用米粥加上麹团共同发酵成酒。 酒浆的做法工艺要求较为复杂,书里用了大量章节介绍了其中的制作细节,相应章节位于卷下,有:卧浆、淘米、煎浆、汤米、蒸醋麋(的方法)、用麹(的方法),…,煮酒等,还介绍了使用羊肉汤兑水之后制作的白羊酒。 酒经对长期以来民间制酒工艺的总结和归纳,也是现今了解宋代酿酒和古代酒文化(参见卷上)不可多得的材料。 文章部分参考: /wiki/中国酒文化 上海古籍出版社《酒经译注》
酒经中华生活经典基本信息
《酒经中华生活经典》是由朱肱和高建新两位作者共同编著的一本著作,它由享有盛誉的中华书局发行,第11版于2011年8月1日面世。 这本书共有201页,采用了16开本设计,方便读者翻阅。 其独特的ISBN号码是67,条形码同样为67,便于图书识别和购买。 此书的规格为20.6厘米宽、16.8厘米长,厚度仅为1.6厘米,轻巧便携,适合在日常阅读或学习中随时取用。 它的内容涵盖了中华酒文化的丰富知识,深入浅出地探讨了酒在中国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传承,是一本关于酒与生活艺术的珍贵指南。 无论是对酒类文化有兴趣的读者,还是想要了解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人,都值得一看。
《北山酒经》是什么书
《北山酒经》是宋朝的一本讲述酒的书籍。 《北山酒经》是宋代酒文献的力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 上卷为总论,论酒的发展历史;中卷论制曲;下卷记造酒,是中国古代较早全面、完整地论述有关酒的著述。
简介
在我国古代酿酒历史上,学术水平最高,最能完整体现我国黄酒酿造科技精华,在酿酒实践中最有指导价值的酿酒专著就是北宋末期成书的《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共分为三卷,上卷为”经”,其中总结了历代酿酒的重要理论,并且对全书的酿酒,制曲作了提纲契领的阐述。 中卷论述制曲技术,并收录了十几种酒曲的配方及制法。 下卷论述酿酒技术。 《北山酒经》与《齐民要术》中关于制曲酿酒部分的内容相比,显然更进了一步,不仅罗列制曲酿酒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对其中的道理进行了分析。 因而更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文章概述
唐代和宋代是我国黄酒酿造技术最辉煌的发展时期。酿酒行业在经过了数千年的实践之后,传统的酿造经验得到了升华,形成了传统的酿造理论,传统的黄酒酿酒工艺流程,技术措施及主要的工艺设备至迟在宋代基本定型,
唐代留传下来完整的酿酒技术文献资料较少,但散见于其它史籍中的零星资料则极为丰富。 宋代的酿酒技术文献资料则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在我国古代酿酒历史上,学术水平最高,最能完整体现我国黄酒酿造科技精华,在酿酒实践中最有指导价值的酿酒专著是北宋末期成书的《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共分为三卷,上卷为”经”,其中总结了历代酿酒的重要理论,并且对全书的酿酒,制曲作了提纲契领的阐述。 中卷论述制曲技术,并收录了十几种酒曲的配方及制法。
下卷论述酿酒技术。 《《北山酒经》》与《《齐民要术》》中关于制曲酿酒部分的内容相比,显然更进了一步,不仅罗列制曲酿酒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对其中的道理进行了分析。 因而更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历史价值
如果说《《北山酒经》》是阐述较大规模酿酒作坊的酿酒技术的典范,那么与朱肱同一时期的苏轼的《《酒经》》则是描述家庭酿酒的佳作。 苏轼的《《酒经》》言简意赅,把他所学到的酿酒方法在数百字的《《酒经》》中完整地体现出来了。 苏轼还有许多关于酿酒的诗词,如”蜜酒歌”,”真一酒”,”桂酒”。
北宋田锡所作的《《麴本草》》中,载有有大量的酒曲和药酒方面的资料,尤为可贵的是书中记载了当时暹罗(今泰国所在)的烧酒,为研究蒸馏烧酒的起源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大概由于酒在宋代的特殊地位,社会上迫切需要一本关于酒的百科全书方面的书,北宋时期的窦苹写了一本《《酒谱》》,该书引用了大量与酒有关的历史资料,从酒的起源,酒之名,酒之事,酒之功,温克(指饮酒有节),乱德(指酗酒无度),诫失(诫酒),神异(有酒有关的一些奇异古怪之事),异域(外国的酒),性味,饮器和酒令这十几个方面对酒及与酒有关的内容进行了多方位的描述。
大概成书于南宋的《《酒名记》》则全面记载了北宋时期全国各地一百多种较有名气的酒名,这些酒有的酿自皇亲国戚,有的酿自名臣,有的出自著名的酒店,酒库,也有的出自民间,尤为有趣的是这些酒名大多极为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