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中心的仍是老牌搜索厂商 AI搜索新战场

智东西(公众号: 作者 香草 编辑 漠影

从拼技术走向拼应用,大模型落地的第一站到底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互联网时代的应用场景入手。“搜索”作为我们与信息之间最为频繁的接触场景,成为最广泛、最高频的重构需求之一。

在国外,OpenAI最近刚发布了AI搜索引擎SearchGPT,向谷歌、必应等传统搜索发起挑战;而国内,已经有百度搜索、阿里夸克、360 AI搜索、秘塔AI搜索、天工AI等十几款AI搜索引擎出现,让广大用户们挑花了眼。

到底哪个好用?用户使用量或许是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指标。智东西8月8日报道,近日,国内认可度最高的AI应用榜单之一「AI产品榜」(aicpb.com)发布7月榜单, 百度搜索 智能回答功能 登顶国内AI产品总榜。

▲AI产品榜7月国内AI产品总榜

本次AI产品榜国内总榜,前三名中百度占2席。其中,排名第一的是百度搜索Ai智能回答,百度文库和文心一言分列第3和第5。此外,百度文库推出的新产品「橙篇」也登陆「全球新品增速榜」,成为国内增速最快的AI产品。

百度以搜索引擎起家,在AI时代又以 文心大模型 抢占先机。在文心大模型的加持下,百度搜索现在不仅具备 智能回答 的功能,还能化身医疗专家 解读检查报告 、化身PS 修图抠图 。基于文心智能体平台,百度搜索接入了 文心智能体平台的 智能体 ,可以解答更加垂类、专业的问题。

大模型加身的百度搜索到底有多好用?和市面上其他AI搜索产品相比有什么区别?智东西上手体验了一番。

一、文心大模型重构搜索,信息更准确、拍照识一切

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中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

然而, 传统搜索引擎在很多方面仍存在痛点 ,例如对复杂的语义关系和上下文理解能力有限,无法准确理解用户的需求,难以处理图片、音频等非文本形式的信息等,这限制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和质量。

AI时代,大模型加持下的搜索引擎是如何解决这些困境的呢?

首先,相比一个全新的AI搜索应用, 在现有的搜索引擎上添加 能力 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以百度搜索为例,打开百度App可以看到搜索框的入口和以往并没有什么变化。

▲百度搜索框入口

智能回答:动态入口,自动调度智能体

和平时一样,我只需在搜索框输入自己的问题,比如“ 历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 ”。

在传统搜索中,我们可能会得到很多含有相关内容的匹配结果,需要再自行汇总所需答案。而现在百度搜索会自动调用 智能回答 能力,直接把知识“嚼碎”了喂给我,迅速列出完整的列表。

▲Ai智能回答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调用大模型来解答,因此AI回答的 入口被设置成动态 的。

例如当我搜索“ 谁大 ”,百度搜索会先呈现出传统的搜索结果,并提供一个按钮供我选择。

按下“回答”后,百度会调用Ai智能回答能力用大模型来解答。看来这道大模型们集体翻车的问题没能难倒文心大模型。

▲Ai智能回答动态入口

除了通用模型外,Ai智能回答也可以 根据意图识别调用对应的智能体 。例如当我搜索“ 什么时候去新加坡人最少 ”,它自动调用了权威的新加坡旅游局官方智能体,还绘制了图表可视化地表现数据。

如果想进一步追问,我也可以点击底部的“聊一聊”按钮进入智能体对话。

▲Ai智能回答智能体调度

智能体调度的好处,是可以获取 更垂类、更有效 的信息。

作为对比,当我用几款同类AI搜索工具搜索这个问题时,得到的答案要么没有聚焦在“人最少”这个问题上,要么给出的依据不足以支撑答案。相较之下,基于智能体得到的搜索结果更具专业度。

▲同类AI搜索产品对比

、多模态搜索:一秒识图追问, 解读医学报告

对多模态输入的搜索是传统搜索引擎的一大局限性。在AI加持下,百度 多模态搜索AI功能 也基于传统优势实现升级,不仅可以识图,还可以解读医疗报告、进行图片创作等。

例如当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感兴趣,但不知道具体是什么的东西,只要随手一拍,百度搜索的 识万物 功能就可以为我解答。此外,结合大模型能力,我可以继续追问“ 怎么学 ”,就得到了详细的学习步骤和技巧。

▲识万物

有时我们拿到检查、体检报告结果时,自己看不懂,要找医生帮忙看还需要重新挂号。这种时候就可以先用百度搜索了解一下大致的情况。

例如我上传一张血清免疫检验报告单,基于文心大模型学习了大量医疗知识的识万物功能,可以快速为我解读其中有哪些异常,并 提供健康和就诊建议

▲AI医疗报告解读

除了识别以外,百度搜索还整合了生成类的AI图像能力,推出了“ Ai图片助手 ”功能,包括 修图、抠图、重绘、扩图 等。

之前火爆全网的粘土风格转换,现在在一个搜索引擎里就能实现了。

▲风格转换功能

一番试用下来,我的感受是与传统搜索引擎相比,文心大模型重构后的百度搜索大幅减少了信息过滤、汇总等繁琐过程,弥补了多模态搜索的欠缺,提供更加丰富和全面的信息获取方式。

与市面上同类的AI搜索产品相比, 无需额外下载 、智能体调度能力 等为百度搜索带来了差异性。基于智能体得到的搜索结果更专业,能满足更垂直细分的搜索需求。

二、搜索框通向万物, 智能体随叫随到

信息的高效检索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AI时代下的搜索框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束缚,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文字或图像搜索。

例如,当我搜索“ 去水印 ”、“ 北京办护照 ”、“ 奥运祝福 ”等关键词,百度会 自动识别意图 ,并呈现出 对应内外部功能的入口 ,不需要再切换App就能实现想要的功能。

▲搜索可得到不同功能入口

这就像一个能通往任何地方的窗口,凭借语义理解和意图识别技术,百度搜索框仿佛成为了一个能够从通向万物的通道。

而在同类AI搜索应用中搜索“ 去水印 ”时,虽然可以得到详细的工具、做法,但我仍需要下载或切换到别的应用,再去找到对应的功能,颇有些“纸上谈兵”的意味了。

▲同类AI搜索产品对比

在搜索中自动调度大模型,更多的是一种被动使用AI能力的过程。而在工作、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难度更高的问题,需要多轮交互才能解决。

其中,业内普遍认为智能体是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在7月举办的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 谈道,智能体是其最看好的AI应用方向,而搜索是智能体分发的最大入口。

为了应对这些深度需求,百度搜索 内置了 助手和智能体 ,用户可以通过简便的入口主动使用。

例如,当我想对搜索的结果进一步追问时,可以点击上方的AI助手栏进行切换,搜索界面就变成了类ChatGPT的聊天窗口。除了可以继续提问外,百度还在顶部提供了相关的智能体推荐。

另一个入口在App底端,点击消息栏即可直接进入AI助手界面。

▲AI助手入口

AI助手同样具备 智能体调度 的能力。例如当我询问“ 怎么高情商拒绝别人借钱 ”,AI助手在给出回答后,在底部给出进一步追问的方向建议以及适用的智能体。点击这个智能体就可以在聊天框中召唤拒绝助手,获得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智能体分发、多轮交互

在AI助手界面,点击右上角的小方块可以进入 智能体广场 ,使用覆盖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细分需求的智能体工具。

▲智能体入口

一些智能体会在对话中提供GUI(图形用户界面),让用户可以更简单地输入自己的需求,而无需学习复杂的提示词。

▲GUI引导

AI助手和百度搜索结果里的智能体,都来自百度文心智能体平台。截至今年7月,已经有20万开发者、6.3万企业加入百度文心智能体平台。该平台为开发者提供百度生态+域外分发路径和多元的商业机会,助力开发者完成商业闭环,帮助开发者「开发+分发+运营+变现」。

总的来看,百度搜索虽然集成了不少AI能力,但由于入口仍是原来的那个输入框,所以并不显得“厚重”。

搜索框直通各类功能的入口,让百度搜索相比传统搜索引擎、同类AI搜索应用大幅提升了交互体验,为用户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内置的AI助手和智能体也让其功能更加全面。

结语: 搜索新战场,传统搜索厂商占优

在AI搜索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战场上,我们看到了技术的革新为搜索体验带来的巨大变革。

然而,对于AI创企而言,这一赛道带来了索引库成本高昂、用户留存困难等诸多困境,要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相比之下,传统搜索引擎开发商凭借其多年积累的技术、数据和用户基础,仍占据着一定的优势。

百度作为搜索引擎起家的大厂,凭借底层的算法能力,让百度搜索无论是在搜索能力还是在交互设计上,都更上一层楼,带来了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搜索服务。


人工智能AI玩家的新战场刷脸乘地铁

9月20日,腾讯公司、深圳地铁和广电运通携手,在深圳地铁11号线上推出了“刷脸乘车”服务。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只需完成线下人脸注册,便可以使用刷脸方式乘坐地铁。 去年8月,这三方还在贵阳发布了集成生物识别技术和信用支付功能的地铁售检票系统解决方案。 深圳地铁的刷脸乘车服务目前仅向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开放。 老年人首次使用刷脸乘车时,需携带二代身份证到车站自助票务处理机进行线下注册。 之后,这一服务将逐步扩展到其他免费乘车人群,如烈士遗属和军队离退休干部。 9月9日,广州地铁集团、腾讯公司和广州地铁设计院等26家单位合作,在广州地铁3号线的广州塔站和21号线的天河智慧城站推出了地铁智慧示范车站。 待测试成熟后,这些示范车站将推广至更多线路。 目前,北京、济南、贵阳等多个城市已在试点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地铁乘车验证。 今年4月,山东济南地铁1号线开始商业运营,成为国内首条采用3D人脸识别闸机的地铁线路。 乘客只需在地铁APP上录入人脸信息,便能在2秒内通过闸机。 9月11日,云南昆明公布计划,到2020年,通过实施“刷脸通行”,将在交通、住宿、会务和身份证明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人脸识别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早已在办公门禁、课堂点名等场景中得到应用。 在刷脸支付领域,运营方和AI设计厂商等正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地铁交通这一小额低频的支付场景中。 然而,公众对刷脸识别的便捷性和采集大量乘客人脸信息的安全性表示担忧。 腾讯公司表示,其刷脸过闸技术基于人工智能,支持多模式组合验证,如人脸和指静脉。 人脸验证速度快至0.3秒,识别通过率高达99.99%。 媒体报道称,广州地铁集团副总经理蔡昌俊表示,广州地铁的刷脸闸机目前处于测试阶段,感应速度约为500毫秒,未来目标将降至300毫秒,以实现与刷羊城通卡同等的速度。 在刷脸支付出现之前,支付机构之间的竞争焦点是二维码。 2018年5月,腾讯公司与深圳地铁推出了乘车码服务,目前深圳用户数已超过2000万,单日刷码笔数超过200万。

如何评价百度和搜狗的人工智能战略

很多东西还是要拿数据说话,知道两者人工智能战略怎么来的,要做什么,就可以评价了…财报上去年营业收入增长了19%,背后是网络搜索整体流量在2016年增长了30%。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移动搜索流量全年提升了70%,而网络的王小川一直想在移动搜索端发力,把超过网络作为未来三年的目标,短期而言有难度,但是差距还是在减小的。 利润稍微下降了一点,可能是因为研发支出较大,网络在2016年先后投资了清华大学的天工智能计算研究院和问答机器人汪仔。 所以去年网络的主打产品还是搜索、输入法,但是砸钱最多的应该是人工智能。 网络以搜索开始起家,也似乎将搜索作为最终目的。 虽然在PC互联网时代发家比较晚,自然没有先发优势,只能靠着输入法+浏览器+搜索杀出一条血路。 后边搭上腾讯大腿是一个转机,2016年死磕搜索业务,拉着微软、知乎和腾讯这些小伙伴一起在搜索上搞事情,推出了明医搜索、学术搜索和海外搜索,加上之前的知乎搜索和微信搜索,这阵容也是不差。 所以网络在人工智能的布局,资源完全不乱浪费,全部围绕搜索业务进行。 先讲机器翻译,网络出了个海外搜索,预备给不会看英文网页的吃瓜群众一个机会接触英文信息,机器翻译就是要用在这里的。 在这之前,我是有关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当时注意了人工智能论坛背后的大屏幕,嘉宾一边讲话,屏幕上就同步出现中英文字幕,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想『人工翻译是不是要挂了』,后来得知这个是网络的“机器同传”,和海外搜索一样,是基于网络机器翻译技术。 另外网络语音识别方面是比较强的,准确率也相对比较高,在财报里面也有提到语音输入日频次超2亿次。 所以这两块再加上其他七七八八的一些技术,就搞了个叫做汪仔的机器人,然后上电视刷脸。 作为一个检验技术的工具,加上和搜索“问答”未来的高度相关性,帮助网络继续死磕搜索这项业务,也是有道理的(实际上,汪仔背后的立知系统和网络搜索用的就是同一套)再说网络,了解不多,主要看财报,2016年营业收入705亿,净利润106亿,看起来很不错的数字,但是光是Q4的净利润就跌了60%多,扣掉去年去哪儿的交易后,也一样是下滑。 众所周知的事实是,随着2016年发生的一件事,占比91.5%的网络营销收入这一块开始逐渐收紧,后果是网络市值因此蒸发了740亿。 作为上市公司,网络要让市值回来,人工智能战略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步。 网络的产品比较多,但是当家位置一直是搜索。 在PC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交替的时候,李彦宏有了一个新idea,那就是O2O战略,地图,网络糯米和外卖数据看起来都不错,但是都不能赚到钱。 回头一看阿里和腾讯风生水起,风向转变了,Robin赶紧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即将结束”,追随时代潮流,搞人工智能战略,重新当老大。 网络的技术实力还是很厉害的,所谓B的技术,A的运营,T的产品,名不虚传。 但是网络想对标的是谷歌,想用人工智能扫荡大大小小的行业,所以对硬件比较看重。 网络方面的另一个变数就是新上任的总裁陆奇。 又一位微软高管的到来给网络带来了新的机会,但是全球视角是否真正能在中国落地,不确定性也很大。 目前来看,先抓的是金融和无人驾驶汽车,这两块市场肯定是巨大的,可以看到网络用人工智能战略比较大而全。 但是所谓船大难掉头。 实际上金融也好,汽车也罢,都存在可行性的瓶颈。 证监会是否允许所谓的“智能投顾”上场作战还是一回事,交管局让无人车上路行驶更是遥遥无期。 所以两家孰优孰劣不能明确说出来,但是网络的人工智能战略相对更接地气,网络的人工智能技术肯定有,但是应用起来能走多远,还是一个问题。 当然,两家的共同点在于同样重视人工智能,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毕竟,以AI作为切入点,能够连接的行业非常多,机遇多便导致变革多,同属于搜索行业的狼厂和狗厂要在新的战场一决高下,还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情。

谷歌 Pixel 手机发布背后的真正野心是什么?

谷歌向苹果宣战:从Pixel手机到Google Assistant的全面布局

谷歌在智能硬件领域的布局,无疑是对苹果传统生态系统的直接挑战。 新广告中的空白搜索框逐渐变为Pixel手机,揭示了谷歌不再仅满足于搜索产品,而是寻求更多元化的自我表达方式。 谷歌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完整的硬件生态系统,从手机到智能扬声器、VR头盔,甚至WiFi路由器和电视棒,这些硬件共同支撑的,是其AI助手Google Assistant的力量。

在Pixel对iPhone的较量中,谷歌不只是在摄像头设计上寻求突破,更是在客户服务和零售合作关系上与苹果竞争。 Pixel手机的每一次设计细节,如外边框、指纹感应器的位置,都旨在与iPhone区别开来,尽管销量不是首要目标,但高客户满意度和与运营商的紧密联系是关键。

真正的战场转移至Google Assistant与Siri的对决。 在AI第一的时代,Google Assistant成为谷歌战略的核心,它不仅在智能手机上,更在家庭智能中枢设备中与Siri竞争。 谷歌CEO的言论表明,Google Assistant的成败将决定其在AI领域的话语权,可能成为下一个主导人机交互的界面。

尽管Siri曾是语音交互的先驱,但其表现未达期待,让谷歌看到了在家庭智能设备领域的巨大潜力。 谷歌的野心,已不再局限于单一产品,而是构建一个以AI为中心的全方位生态系统,挑战苹果的主导地位。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8711.html
篮协别再刚愎自用!这两人值得开绿灯 他们值得更科学的训练体系
含 100W 快充等 消息称小米调研全新电池快充方案 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