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出自律的孩子 真的和预想的不一样 从几岁开始最有效率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于“自律”这个话题,曾经也写过,收到过不少网友的留言,有以下观点的真的是多数:

“自律?开玩笑呢?成年人都不自律,为何要求一个孩子自律?”

“要求一个孩子自律,不是在说笑呢吗?”

“自然是等孩子懂事了,长大了,才好告知孩子自律”

总之,很多人认为“自律”就不可能发生在孩子身上,这个观点很普遍地存在于大多数父母当中,“自律”和个人的意愿是相反的,有这些观点实属正常。

不过,正常不代表就正确。

想要带出自律的孩子,越早干预越有效率

刷到了一个亲子视频,特别有感触,视频中,一个爸爸递给一个幼儿一块巧克力,看起来不到2岁的样子,爸爸对他说:“詹姆斯,给你一块巧克力,先别碰,先别碰,你需要等一分钟,我马上回来。”

爸爸叮嘱过小宝宝以后就离开了,小男孩真的就没有去碰这块巧克力,尽管过程中他很想吃,自己吞咽口水,不过还是遵守了和爸爸的约定,等待爸爸回来。

爸爸回来以后,称赞了小宝,这个时候詹姆斯拿起巧克力开心地吃起来。

这个视频,真的适合我们看一看,越早看到这个视频,越能触发我们对育儿的思索。

视频中爸爸对詹姆斯的教育方法就是通过延迟满足的方法,提升孩子的自律,提升孩子的自我控制。

这一定不是第一次了,这一定是引导过多次以后的结果,孩子才能遵守约定。

这样做可以让孩子遵守约定,自我约束,增强自控力,也就是提升了孩子的自律感。

对幼儿来说,这个过程一点也不痛苦,他们会按照父母的引导去自我约束,当完成了这个过程以后,还能获得父母的称赞,他们乐在其中呢。

如果孩子长大了,比如说小学以后才开始对孩子进行相关的引导,那孩子是不容易配合的,因为习惯已经养成,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父母在想干涉就难了,孩子可能会通过大哭大闹的方式来表达不满。

孩子越大,这个过程越难实施,理由很简单,孩子越大,越有自己的想法,越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意愿做事

所以,锻炼孩子的自律感,一定是越早干预越容易。

这和很多人想的,“等孩子长大了就能好一些”的想法完全不一样,早一点知道这个真相,有利于轻松养出自律的孩子。

太疼孩子,对孩子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太心疼孩子的家长,怎么敢耽搁片刻呢,手里有孩子喜欢吃的东西,生怕让孩子多等一秒,孩子一哭就受不了,赶紧满足孩子的需求。

这样是养不出自律的孩子。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家长和孩子博弈的过程,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这个感受越来越清晰。

进入暑假阶段,外边酷暑,在家消暑的时间多一点,在跟5岁的女儿博弈的过程中发现,家长软孩子就强势,家长强孩子就能理性思索。

我的女儿有个明显的缺点就是一旦事情不朝着她想要的方向发展,她就开始一直哭。

如果我满足了她的需求,她会很快笑起来,下一次继续这样

当我生气的时候跟她讲道理,态度特别强势,直接告诉她结果,给她说几句狠话,她就会停止哭闹,明显认真听我讲什么,然后转变态度。

大多数时间,孩子都很乖巧,暑假到现在闹过两次,我使用了新的方法,她已然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再钻牛角尖。

我告诉她“你这样发展下去,别人都会讨厌你,就连最爱你的妈妈也一样,动不动就不行,没有那么多不行,东西你自己弄丢了,你自己就接受这个现实,如果你不能及时改正,不好意思,我也没有办法那么一直迁就你,爱你。”

女儿听到这话的时候,眼泪扑簌簌地流,其实看着还是很心疼的,但是要等她转变了态度,认识到错误,我才会抱她。

她会跟我道歉,也会要求我跟她道歉,两个人互相道歉,然后抱一抱。

这就是博弈的过程,家长坚持下来了,孩子真的就在一点点变好

收起不必要的关心,按照原则引导

有人可能会说,心疼孩子和养出自律的孩子有什么关系吗?

有关系的,家长总是心软,不能按照原则办事,是很难养出自律的孩子。

还是以身说法,我要求孩子每天打卡英语绘本,必须要做到跟读,已经坚持一年了,这过程中,孩子有多次想要放弃,具体到某一天,想要放弃的理由很多,比如说太累了,比如说心情不好等等,如果放弃了,那就是放弃了,后边还会重启,但是“自律建立”失败。

克服了各种小困难坚持下来的结果就是,即使我忘记了,孩子都不会忘记这件事,而且她很享受其中,并不会抵制这件事。

还有上边提到的爸爸让小宝等待一分钟再吃巧克力,一个小举动,坚持下来,孩子的自控力就提升了,如果家长不忍心,毕竟是孩子最爱吃的食物,不去做这种约束,那成长中的建立自律感的好机会就溜走了。

所有的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或者准确点说绝大多数吧 ,但是爱要讲究方式,爱不是无条件满足,因为随着孩子慢慢成长,任何人都做不到一辈子对孩子无条件满足。

既然做不到,那不如就收起这样的表达爱的方式,让孩子提前适应规则,在有条件的基础上达到目标。最好的自律建立的方法,就是从点滴生活中一点点纠正、引导,这样孩子就能快速、快乐地享受其中。

越早干预孩子的“自我控制”,并不会让孩子在痛苦中成长,反而让孩子找到在规则下完成任务的快感,这种快感和孩子的自律相辅相成,相互成就

每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对没有这样习惯的人来说,是痛苦的,而对好习惯拥有者来说,是无比快乐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专注能力的培养要从小着手,从细节入手、从日常生活中入手。我们年轻的父母一定要有这样几个认知:

一、上行下效:你的行为习惯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无论你的习惯好与不好,你的孩子会从你的言谈举行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或多或少地承袭你们的优缺点,为了规避父母的弱点、放大父母的优点,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有好的行为范例。 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就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在怀孕期间就要有规律的生活、有良好的情绪,让孩子在胎中就有莫名的感应。 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你的约束行为会传导到孩子心里,胎育奠定了基础,日后就胜人一筹。

二、潜移默化:孩子出生后,从多方面引导孩子专注于某一事。 如吃奶就让孩子专心吃奶,吃饭时,让孩子专心吃饭;睡觉,就让孩子专心睡觉;如此反复,孩子的专注力就会逐步提升。

三、科学规范: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情感 转移、兴趣迁移是常态。 2–3岁以后,孩子的注意力会发生极大的变化。 遇到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就要科学规范,不能听之任之。 诸如吃饭不专一就从吃饭训练开始,交流对话不专一就要告诉怎么与大人交流,告诉孩子坐几分钟,就必须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坐好;如果要求孩子走多少步,就必须让孩子独立地在规定时间内走完。

四、校证要早:孩子的注意力,随着年龄增长会不断变化着。 父母及家人必须及时发现孩子在生活细节中的问题,各个击破,尽早解决。 拖的越久就越不好解决。

五、陪伴要多: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的陪伴,特别是和谐共处的环境下的陪伴更有价值。 当有了孩子以后,家庭生活、个人生活都会发生变化,或多或少影响着年轻父母的情绪。 控制情绪,温情陪伴才能发挥作用。 在陪伴的过程中,要杜绝急躁、打骂、斥责。 如果父母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的前期努力就等于零。

知性父母、和谐家境、科学膳食、持续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就会慢慢变好!

我是园长妈妈的生机优品,带着解决问题的思考寻找答案: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二,研究一下智力因素:注意力!

从使用通道划分

视觉注意力、听觉注意力和触觉辅从注意力。

从沟通出发位置划分

视觉主动注意力、视觉被动注意力、听觉主动注意力和听觉被动注意力。

从沟通对象空间位置状态划分

视觉主动动态注意力、视觉被动动态注意力、听觉主动动态注意力和听觉被动动态注意力。

语听注意力使用系统和视触注意力使用系统。

注意力是记忆力的基础,记忆力是注意力的结果。 没有良好的注意力就没有良好的记忆力,良好的记忆力是建立在良好的注意力基础上的。

注意力有四种特质,即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这是衡量一个人注意力好坏的标志。

三,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生理原因——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

病理原因——儿童存在轻微脑组织损害、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另外,有听觉或视觉障碍的孩子也会被误以为充耳不闻,不注意听或视若无睹。

环境原因——许多糖果、含咖啡因的饮料或掺有人工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的食物,会刺激孩子的情绪,影响专心度。 此外,孩子的学习环境混乱、嘈杂、干扰过多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四,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案例分析:

情景一,孩子总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做作业?就好玩!

分析:

原因一,妈妈孕期胎位不正,孕妇运动不足导致的前庭觉失调。

原因二,儿童早期运动不足,没有爬行,爬行量少或者爬行姿势不标准,都会影响前庭觉的发展

原因三,学步车坐太多导致的前庭觉失调

解决方案:

做法

一,多做旋转 游戏 ,可以借助滑板来完成,

二,多做摇晃类 游戏 ,

三,多做跳跃性 游戏

四,多让孩子体验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

小结:

一)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注意力不集中的标签,

0-12岁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同,最多半小时,所以家长了解学习0-6岁敏感期,脑科学很重要

二),找到孩子真正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很关键,

如果是前庭觉失调导致,我们重点多培养一些专业训练。

如果是病理原因一定要到专业的医院找大夫治疗

如果是环境原因转移孩子的兴趣,好奇心,那就解决 游戏 规则的问题,设计解决专注的问题。

五,没有任何问题,我们算情陪伴孩子,提高孩子注意力,提升孩子专注力,推荐几个小技巧:

1,各尽其位

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时间,规则,一起履行,互不干扰,自我检视,同时培养自律,

检查清单帮助家长和孩子更精细化检查自己行为的对错,好坏,奖罚分明

2,尊重接纳

3,和谐共处

父母是教学相长,以身示范,专注的有始有终做好一件事,

简单的事重复做,重复做的事坚持做,坚持做的事做极致

4,共同爱好,建立默契

阅读从小培养,劳动一起做,走进大自然互相陪伴, 探索 世界从共同成长开始,

最后,注意力本身就是好奇心,兴趣,保持孩子的天性,需要家长放下固有思维模式,固化的知见,用未来的眼光个视角多元思维,设计玩法,不断从自己改变开始,言行一致才能真正感染到孩子,保留孩子的专注和好奇!

网友你好,专注力的训练其实体现在好多细节中,比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即便不培养,他也特别专注,反之,盯在那里,也专注不了几分钟。

孩子从五周岁开始训练他的专注能力,找启蒙绘本,从他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比方以讲故事,比方安装车模,以及举实例的方式天天坚持并互动,引他入门,久而久之,形成了好习惯,他的专注能力就会提高,也会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不要要求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地乖、一样地专注,一样的懂事,无论什么方面的能力,都要因人而异。

若孩子是幼儿段的宝贝,可以从下面的方法入手:

幼儿段的孩子可以用画画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同时也可训练孩子在书桌前可以“坐得住”的能力。 这个方法是李玫瑾老师推荐的一个方法,以此方法为基础,我来稍微地细化一下。

1、专注力起始时间的设定

根据孩子的目前可以专注的时间,来规划孩子专注的起始时间。 若孩子好动,根本停不下来,我们可以把时间设定为3分钟甚至更短,并以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入手,让孩子进行模仿涂鸦,若孩子属于好动型,所以尽量不要让孩子随意画,如果他可以坐下来随意画,那就说明孩子的专注力是不错的。

2、搞清楚我们的目的

涂鸦的目的是让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情 ,而不是孩子画的怎么样,只要他坚持下来了,并在我们规划的专注时间内就可以了, 不对画的质量和内容进行评价 ,我们不是在培养画家。 如果每次进行修改和评价孩子的“画作”,孩子就会失去对这件事情的兴趣,更不要谈专注了。

3、涂鸦后的延伸训练

如果想对“画”进行了解,可以问问孩子:你能给妈妈讲一下,你画的是什么吗?孩子大多是愿意讲的,这样的讲述同样锻炼了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在锻炼孩子专注地进行表达。

以上的训练进行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基本可以完成最低的“专注”时间,此时就可以增加时间,或者增加涂鸦的难度。 但请记住要循序渐进的进行,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是行不通的。

若孩子已经过了幼儿段,已经上了小学,仍旧不能专注地听讲、写作业,可以尝试以下操作:

1、从“小单位”练起

和幼儿一样,以孩子可以完成的最低专注时间训练起,若孩子的专注时间为十分钟,那么我们就不要以半小时为训练单位,那样不会有效果。

2、设定的目标要让孩子跳一跳可以够得到

若孩子的最低专注时间为十分钟,在进行专注训练的时候,可以设立15分钟的专注时间,甚至可以是12或者13分钟,要让孩子感知到自己的进步,不要让步伐太大

3、巧用计时器

说到时间和计时,大家想到最多的是手机上的定时器。 这个定时器不是最佳的选择,最佳的计时设备是沙漏 ,沙漏计时可以让孩子看到时间的流逝,也可以感知到时间还剩余多少,即让孩子感知了时间,又让孩子看得到自己需要再坚持多少“沙子”,这样可以让孩子较容易的达成自己的目标。

在幼儿段的孩子,也可以用沙漏进行计时,是非常好的办法。

其实,孩子的专注力不够,大多是在孩子兴趣不浓的方面“专注不够”,如果是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基本不会不专注。在对孩子进行专注力引导的时候要注意:

伟大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给孩子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孩子聚精会神地去学习。 ”可见专注力的重要性。

我曾经听一位校长说:“孩子只要有这两项能力学习就不会差:一个是专注力,一个是记忆力。”

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儿童的专注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

3岁的孩子可以持续注意3-5分钟,4岁的孩子可以持续10分钟左右,5-6岁孩子可以持续10-15分钟,7-8岁孩子可以持续15-20分钟,9-10岁的孩子可以提高20-25分钟,11-12-岁的孩子可以持续25-30分钟,成年后注意力可以持续30分钟以上。

而且研究发现,专注力确实可以通过训练提高。

1、 首先不要干扰孩子的专注力 。 孩子天生能专注做一件他喜欢的事情,但是很多父母却不知不觉中破坏了这种专注力。

比如孩子正在专心拼图,家长却一会叫他吃水果,一会儿叫他喝酸奶,经常打断孩子的注意力,就是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家长若长期这样对待孩子,那么孩子长大后很难长时间的专心来做一件事情。

所以不破坏孩子专注力的方法就是:家长一定不要过多的打扰孩子,不管他是在玩玩具、看绘本,甚至是专心致志蹲在地上看蚂蚁。

2、玩具、书籍不是多多益善,要“限量供应”。

这是因为:过多的玩具会分散儿童有限的注意力,使孩子变得无所适从,无法从玩具中获得应有的乐趣、知识。 所以,玩具、书籍并不是多多益善。

3、练习冥想。

心理学和认知神经学都认为,冥想是提升专注力的有效方法。

定期和长期练习冥想,大脑会经历物理变化,使脑神经重塑,增加大脑灰质的体积,从而提升专注力。

4、玩提升专注力的 游戏 。

比如玩数字接龙:这个 游戏 需要多个人一起玩。 几个人围成一圈,从“1”开始顺序往下喊数字。 孩子必须全神贯注聆听前面的人数什么数,才能接得上。 孩子接得对,家长要及时鼓励。

其他 游戏 不家萝卜墩、找不同、运送乒乓球等都是提升孩子专注力的好方法。

我是@婉秋聊 育儿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要想培养出一个超强专注力的孩子,我个人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1个方面。 要给予孩子足够的休息时间。 在这里我的意思是要让孩子睡到自然醒,在孩子睡觉的时间之内,不要有任何的干扰因素,能让孩子进入深度睡眠,这样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些干扰因素有可能是光照噪音,父母的翻动。 把这些干扰性因素降到最低,这是孩子专注力成长所必要的条件。

第2个方面。 父母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1任导师,父母的任何习惯,不管是说话讲话行为以及交流的任何细节都会被孩子全盘接收,语言,甚至语调细节都会被全盘拷贝到孩子的脑中,如果父母做事专注,那么孩子就会专注,如果父母做事浮躁且不够深刻,那么孩子往往也会有相同的行为特点。

父母的关系要保持融洽。 这样孩子才能有安全感。 安全感对于保持超强专注力是极其重要且必要的。 这是保持超强专注力的前提,如果,设想一下没有孩子的孩子没有安全感的话,那他的注意力会分散在自我保护机制上,而且不会进入到深度的专注状态。 所以说有安全感是前提。

第3个方面。 需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要有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 游戏 以及课程需要参加。 最重要的是在孩子进行这些课程或 游戏 的时候,尽可能少的打断或者是减少没有意义的打断。 因为如果打断的话,注意力也会随之分散。 教孩子注意力也要让孩子有相当的自主性,不要在乎会有什么麻烦,任何开始都不是完美的,要放手让孩子去做,有了自主性孩子就有了自由,思维有了自由孩子才能专注,因为思想是很难被控制的。

总之要想让孩子有超强的专注力,必须把一些能够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因素排除,并且降到最低的可能性,这样的话孩子的思维才是纯净的,这样的孩子才能更可能有超高的专注力。

1、改变噪杂的环境影响。

孩子如果长期处于一个噪杂的环境,很容易影响专注力。 特别是家长在看电视或大声聊天,一些举动声响就很容易让孩子分心。 其实孩子也需要一个独立空间。 可以写作业、玩耍、看书等。 有了不被打扰的小天地,专注力自然就会回来了。

2、切勿给孩子太多的选择。

就拿种类丰富的玩具来说,给孩子太多,反而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选择多,就不懂得珍惜,容易把注意力分散到不同玩具身上。 3

3、引导孩子摆脱三分钟热度。

孩子在做某件事时情绪高涨,但是后期却无法坚持,很快失去兴趣。 当孩子提出想要玩具或想做某件事时,不要立刻答应,最好要求孩子独立去完成,并且督促孩子必须完成,不允许中途放弃。

这样能锻炼孩子的耐心,摆脱三分钟热度,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宝宝现在三岁多了,但是注意力不集中,老是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 做事情三心二意,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曾经也一直困扰着我,直到现在孩子上了小学,孩子的注意力也是不能长时间集中的,这和孩子的天性好动有关。 而且孩子的思维都是比较活跃的,三心二意也很正常。

做为父母,可以适当地、有计划地给孩子进行一些专注力的培训,市场上有专门的这方面的书籍,可以买几本来试试。 比如我家老大小的时候,我就做过让他数芝麻的 游戏 ,就是把黑芝麻,放在一张A4白纸上,比赛数,看谁数得又快又准确,芝麻的数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

数数

孩子到幼儿园中班以后,我就给他报了珠心算的培训班,主要也是为了练习他的注意力,因为在心算过程中,注意力是需要特别集中的,如果注意力不集中,立马就会算错了。

然后到了小学二年级,又报了书法培训班,主要还是为了让他修身养性。

不说效果明显,但至少经过这几年,还是有很大进步的。 不然我家老大,我一度怀疑他就是个微量元素超标的孩子。

珠心算

其实孩子的专注力不需要十分刻意地培养的,而应该不去打扰他。 比如,孩子玩玩具的时候,不要总是用新的玩具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这样的话,孩子的注意力就全部被打破了。 专注力是孩子天生就有的,当他的专注力慢慢在不被打扰的情况下变得牢固后,以后他就经常能够独立做好做完一件事了。 教之道,贵以专。 如果孩子的专注力小时候没有被巩固起来,长大工作后,还可能会存在,做着工作又想看看新闻,新闻没看完又刷朋友圈。 很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 自控能力极低,不喜欢遵守规则。

其次,父母的指令如果太频繁,也会造成孩子的专注力低下,对手头的事务感到无所适从。 其实我们在破坏孩子专注力的时候,也在限制孩子的自由。

只有让孩子自主地探究事物,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比如不被打扰地看一本书或玩一个玩具,他才会慢慢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保持对事物探究的欲望和细心。

当孩子做一件事情,感到困惑时,应该适时给孩子一些启示,帮助孩子继续下去。 规定孩子完成任务的时间,给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做好一件事的能力。

当孩子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时,也要耐心找出孩子不耐心的原因。 看是任务过重还是环境布置太过复杂,如果是外在原因,要及时作出调整。 并可以和孩子做一些加强注意力的 游戏 ,比如,走迷宫、拼图、猜谜、棋类等。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我来提点建议。

对于低龄儿童来说,专注力的培养要结合日常生活来进行。

生活中通常我们会看到,小孩子在看动画片时聚精会神,对周围的人和事充耳不闻,这就是专注力。 专注力是孩子学习好的必备条件之一,家长要从小培养。

可以通过在一定时间内让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来培养他的专注力。 不要像小猫钓鱼那样,一会儿抓蝴蝶,一会儿抓蜻蜓,最后蝴蝶和蜻蜓都没抓到,鱼也没钓到。

1.视觉注意力训练

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动物图片,并且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集中注意力观察。

2.听觉注意力训练

给孩子讲故事,故事讲完了之后要提出问题让他回答,如果能够在讲故事之前就把要问他的问题提前告诉他(假如这些问题能够引起他的兴趣),效果会更好。

3.动作注意力训练

就是通过让孩子完成特定的动作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 比如,做一些体操动作、舞蹈动作或一些 游戏 动作,都能达到这种效果。

举例:

下棋和拼图。 这两样活动都要静下心来专心去思考的,而且很有趣。 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专心的玩。

猜谜语和词语接龙。 这也是要求聚精会神地思考的一种活动。 家长不妨和孩子经常练习,还能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绘画和手工活动。 这是孩子们很喜欢的活动,他们需要专心的考虑材料的运用、画面的布局、色彩的调配等等,调动多感官,全身心的投入。 完成的作品让孩子有成就感,体验到专注做事带来的成功。

以上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键是要有信心和耐心,坚持不懈。

品格教育养成6大指标

品格教育养成6大指标印度有一句谚语:「孩子小时候,给他深根,长大后,给他翅膀。」,意指人的品格从小就要养成,不仅在成长道路上较为顺遂,将来也势必能往正向发展。不过,您知道何谓品格?哪些是遵循的指标性?父母应该协助孩子达成呢?

现今社会中充斥着扭曲价值观、道德沦丧的新闻事件,让人不禁怀疑起是不是教育出了问题?究竟应该如何着手,才能导正社会的歪风?现今社会层出不穷的乱象,其实反映人们错误的价值观,并且没有正确的道德规范,以致出现这些犯罪事件,正义无法申张的情形,财团法人千代文教基金会执行长潘莉华建议,应从教育开始,而教育的起源就在家庭,因此,父母除了有生育和养育孩子的责任之外,还身肩教育的重责大任,尤其必须让孩子建立良好的品格,才能使身心健全发展、平安健康的长大。 在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生涯中,她深刻体会到品格教育在儿童幼年时期的重要性,所谓「3岁看大,6岁看老」,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能得到适当良好的教养环境、获得身心健全的发展,长大成人后自然可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事实上,社会乱象取决于人格发展问题,做父母者除了保护孩子健康不受伤害之外,同时还要顾及心理状态,必须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施以品格教育,才能塑造健全的人格。

延伸阅读:不乖、不听话,就要处罚?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

1992年国际品格教育联盟决议出品格6大支柱,包括尊重(respect)、责任(responsibility)、公平(fairness)、关怀(caring)、值得信赖(trusorthiness)与公民责任(citizenship),做为现代公民应该培养的基础特质,并且强调人们若想要拥有真正的民主社会,就必须建立伦理基础,才可使个人健全成长。 财团法人友缘社会福利事业基金会临床部主任林淑棻指出,人是生活在一个群体社会,大家都希望彼此相处得更好,甚至使国家及全球都能处在于比较和平与美好的世界,国际品格教育联盟所列的6大项指标则期盼由个人开始着手,从认识自己、尊重自己、发展自己开始,再进一步关心他人,做出对社会,甚至对世界有贡献的事。

从怀孕时期开始扎根

品格教育是相当重要的教育,父母有义务教育孩子,使其有良好的发展。 潘莉华执行长补充,品格教育应从妈咪怀孕时就要开始进行,也就是说,妈咪在怀孕期间,父母双方都必须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情,多进行良好的胎教,包括对胎儿说话、听轻柔的音乐、不乱发脾气等,当孩子出生后,自然就会对这些美好的人、事、物有熟悉感,亦可具较稳定的情绪。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应给予孩子温馨、呵护的环境,多与孩子说话、互动,即使婴幼儿还不会表达,但透过眼睛所见、耳朵所听、身体所感受的触觉,仍然可以知道父母对他的关爱。 林淑棻主任进一步说明,父母不妨以3岁做为分水岭, 3岁之前的幼儿大多处于牙牙学语、学习生活的阶段,尚无基本的生活能力,此时父母主要以示范正确的品格行为为主,凡事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认识并接触正确的行为,孩子3岁开始便可逐步进行品格教育,因为已经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也了解大部份的日常生活行为。 不过,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应该要有基本认知,就是「没有幼儿愿意做坏事,也没有幼儿想伤父母的心」,当孩子做错事时,不要先不明就里的责骂,先了解背后的原因,再进行正确引导。

此外,父母亦应先了解孩子的发展历程,包括肢体动作发展、智力发展、语言发展等,再视孩子的理解力给予相对应的教育,若父母以超龄,甚至成人的道德和品格标准来评断行为,不仅容易使孩子出现自我否定,更可能会扼杀学习与成长的机会。

认知幼儿发展阶段

林淑棻主任强调,人有「本我」、「超我」及「自我」三种功能,当孩子能适度满足本我的需求,搭配符合超我的要求,即可发展出良好的自我功能。

本我人的一生都有「本我」的需求,3岁前的孩子属于发展感觉动作期,几乎受到「本我」之冲动的影响,他们透过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认识自己环境与世界,许多行为都是没有恶意,例如:2岁半的孩子拿球乱丢,恰巧丢中别人,他们可能只是出自于好奇心,想知道球可以怎么使用,而非刻意伤人,此时父母若用「不礼貌」的道德标准来责备孩子,就会失去教育的机会。 父母可以先关心被丢到的人是否被吓到、有无受伤,表达歉意后,再了解孩子为何丢球,是否遇到困难,若孩子让他人受伤,可以说:「虽然你没恶意,但对方会痛,我们去跟他呼呼」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及表达道歉,同时也教导孩子如何正确丢球而不会伤害到他人,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受到父母重视与疼爱,并且父母能理解我,也可使孩子朝正向发展,提升玩的能力,如此关心别人的品格将被父母建立起来。

超我「超我」大约从3岁开始发展,意指开始慢慢有控制自己、接受他人引导的能力,也能遵守社会的规范,父母可以逐步教导孩子等待、轮流等需要相互尊重的品格教育,引导心理健康的发展。

此时期孩子虽已发展「超我」的潜力,但较偏「自我中心」的倾向,他们并非自私或不理他人,而是以为所有人的想法都和自己相同,因此,很难理解他人想法竟然与自己不同。 想协助孩子脱离「自我中心」,需要父母先以孩子为中心,理解孩子的世界及想法,再进一步与他分享父母的想法与正确做法,让孩子了解原来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想法,这样孩子较易脱离「自我中心」的阶段。

在发展「超我」过程中,有一项行为是「利他」,大约是从4岁开始。 所谓利他,指的是会去关心他人、了解他人心情,并采取实际行动帮助他人,此时不仅是出现懂事的行为,亦代表品格已经逐渐养成。 潘莉华执行长强调,「利他」的观念是一般人都应具备的精神,孩子需要从同理心来培养。 现今公办婴幼儿园很多,师资、设备都不错,孩子自3岁起即开始过团体生活,培养合群、守秩序、互助、尊重、分享的好习惯,以养成「自律」,进而产生「利他」的观念。

自我林淑棻主任说明,此处所指「自我」与「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并不相同,自我指的是调节本我与超我的功能,让自身行为达到平衡,若「本我」意识比「超我」强烈,所表现出的行为就会比较以自我为中心。 反之,若「超我」意识比「自我」强烈,便容易表现出尽量符合他人要求或对自己严苛的情形。 潘莉华执行进一步解释长补充,20世纪心理学大师──艾瑞克森(Erik Erikson)将人格的形成分为八个阶段,在6岁前的婴幼儿时期,拥有其中三个非常重要的成长阶段,这些阶段也是婴幼儿自我成长的阶段,而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危机」,若孩子都能克服,便可建立「自我」。 因此,艾瑞克森认为,婴幼儿会借由母亲关爱的满足,建立「希望」与「信心」,影响他们对人的信任。

林淑棻主任表示,父母在教导孩子品格教育的同时,应尽量了解幼儿的所作所为与感受,不仅可以更理解幼儿情绪与行为发展,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也是一种相当良好的品格示范,当幼儿越来越了解自己的生气、伤心、快乐等心情被父母了解后,4岁后就会比较容易了解同伴的喜、怒、哀、乐,发挥感同身受就的品格能力。

父母以身作则

潘莉华执行长指出,品格教育在婴幼儿时期乃是关键期,因此,父母应了解及关心孩子,培养幼时的信任感及安全感,并与孩子培养良好的关系。 当有良好的关系,孩子也具备基本的语言与理解能力后,父母便可开始着手进行品格教育,但在要求孩子注重品格之前,父母自己必须要以身作则。 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就是父母做了哪些行为,孩子就会跟着做那些行为,孩子就像是父母的镜子,会反射父母的所作所为,父母应时时刻刻谨言慎行,不能在孩子面前做不良示范,平时亦应将六大品格落实于生活之中,若父母本身的生活习惯不佳,在养育孩子之前必须先改正自己的坏习惯,或是不小心做错事得立即反省,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

延伸阅读:内向&外向教养法

对于部分父母在教养孩子时,偶尔会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林淑棻主任认为,此乃正常情形,尤其当父母面对幼小的孩子,因为孩子无法理性的与自己讨论,便容易抓狂,但当父母发现自己乱发脾气时,应该要先透过其他管道抒 *** 绪,而非对着孩子发飙,例如:暂时离开现场、与他人聊聊等,让自己冷静下来之后,再去面对孩子。 除了以身作则,父母在教育孩子也要用爱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使他在爱的环境中成长。 即便如此,也不能放纵孩子,使其任性发展,虽然这在执行上会有一定的困难度,毕竟爱与放纵只有一线之隔,建议父母可以与孩子先做好约定,告诉孩子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可以影响自己与他人。 也就是说,孩子在做任何事之前都不会伤害自己与他人的身体与心理,也不会影响他人的权利,在这样的前提下,孩子想做什么事,父母都可以让他尽量尝试。

此外,父母亦应放手让孩子尝试各种新事物,以认识生活,若犯错了也没有关系,毕竟这是孩子自己的经验结果,不仅印象深刻,亦可从上一次的经验中做修正,例如:让孩子轻碰热水,使他知道这是烫的,具有危险性,通常孩子都能理解,并且不会刻意再去碰触。 若父母只有用口头教育而没有亲身体验,孩子很难想像父母所要表达的意思,犯错的机率也就会相对上升。

父母关爱孩子的方法父母的关爱将影响孩子人格与身心的发展,潘莉华执行长提供以下养育供参考。

1.给孩子的爱,永远不嫌多,但要有方法、不宠爱,以鼓励取代责骂。 2.习惯伴随一生,好习惯会培养好品格,好品格成就好人才。 3.善用游戏与故事,建立生活上的好习惯,培养孩子正确价值观。 4.保护孩子,帮助他健康、平安的成长。 5.学校和社会对于孩童教育、人格养成有极大的责任,父母亦需在旁随时观察。

品格教育养成6大指标

品格教育养成计画

当小宝宝一出生下来,父母除了要照顾孩子的生理需求,亦需建立健康的人格。 潘莉华执行长说,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以身作则,让孩子随时随地都生活在适当、安全的教养环境中,即使遇到挫折,父母也在旁指导、启发、分析,鼓励孩子勇敢面对问题。 此外,因为孩子并不是一教就会,一个行为的养成常常得经过20~30次的练习,才可能养成习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具备耐心,当孩子犯错,不要特别责备孩子,仅需请孩子再做一次正确行为即可,以下针对品格6大指标养成法做说明。

指标1:尊重

尊重是指人不分年龄、国籍、种族、性别等都有相同的权利,无论身处哪一个国家或属于哪一类人种,彼此都应该互相尊重,父母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培养,亦可透过绘本启发。

建立所有权幼儿在年纪较小时,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属于自己,因此,父母必须帮孩子建构所有权的概念,包括幼儿必须了解哪些事物属于自己、哪些事物属于他人、哪些事物属于彼此或大家,建议可从家庭里开始建立幼儿的所有权概念,例如:给孩子属于自己的玩具箱子,让孩子将玩具放在里面,并告诉孩子这些东西是属于他的,应该要好好爱护与保管;再带孩子认识他人的所有物,例如:爸比的衣服、妈咪的化妆品等,告诉孩子若想要借他人的物品,应该先经过对方同意才行,若对方不同意,也是他人的权利。

将心比心将心比心是以自己的立场去衡量别人的立场,体会他人的心意,多方为其设想。 父母要先以身作则,让孩子了解将心比心的做法,包括了解孩子玩乐的需求,与孩子一起玩玩具、从事户外活动等,让孩子知道父母正在陪伴他做喜欢做的事,之后若有事想请孩子帮忙时,可告诉孩子自己需要、被帮忙的立场,使孩子具有同理心,进行协助。

学会礼貌父母应教导孩子礼貌的好习惯,包括有事拜托他人,应说「请」;接受他人的帮助或礼物,应说「谢谢」;做错事或伤害他人,应说「对不起」,透过礼貌表现出尊重他人的好品格。

仔细聆听聆听不仅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亦是了解他人的方式之一,父母应告诉孩子,当他人在对自己说话时,必须仔细聆听,不可听到一半就跑掉或心不在焉,无论是父母、爷爷或奶奶说的话,让他人感受到自己被受尊重。

不可辱骂或嘲笑他人对于孩子来说,若说出脏话或出现辱骂、嘲笑他人的情形,有时并非出于恶意,可能只是单纯觉得有趣或想引起他人注意,此时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行为,并使了解若遇到相同遭遇的感受,避免下次再犯。

不可欺负或找他人麻烦不可欺负或找他人麻烦是不可辱骂或嘲笑他人的进阶版,若父母见状应先制止,告诉孩子这是错误行为,并向对方道歉,避免再出现类似情形。

不妄下断语不妄下断语是指在了解一个人之前,不可轻易评论对方,例如:不可以貌取人、心存刻板印象等,若孩子出现这类情形,父母应告诉孩子需给予自己与他人一些机会与时间,经过长时间的相处与了解后,再客观的下评论。

指标2:责任

责任是指人应该要对于自己所应该做的事或所做的事勇于面对、认真完成,养成自律,并且能对自己负责的好习惯。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责任就是认识生活、学习生活,其中包括按时吃饭、睡觉、玩游戏等。 然而,因为幼儿年纪尚小,同一件事可能要父母叮咛好几十次才能真正养成习惯。

不少家长总会抱怨「孩子玩具总是不好好收拾,都要我帮他收完」,或是「叫孩子晚上要乖乖上床睡觉,但孩子总是讲不听」等状况,潘莉华执行长提醒,父母应该营造孩子负责任的环境,付出足够的耐心与有效的方法,避免将孩子应做的事情揽下,代其完成,养成依赖、不负责的习惯。

说到做到说到做到意味着人要具有可靠性,答应的事就要做到,父母可与孩子约定每日都要完成的事,包括按时吃饭、睡觉、玩完玩具后会自己收纳整齐等,并在晚上睡觉前问孩子是否和爸妈约定的事情都有做到,无形中让孩子认知自己该负的责任。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孩子做错事时,例如:欺负弟弟或妹妹、吵著看电视等,父母见状时应该要纠正他的行为,并告诉他为什么不对,下一次不可再犯。 林淑棻主任表示,当孩子故意做错事,父母不可以过于心软而不进行辅导,因为没有让孩子有痛的感觉,孩子不会明白什么是责任。

在家庭培养「自律」品格教育推展行动联盟曾经指出,自律应该在家庭中培养、学校中建立,意思是「自我管理或自我约束」,但「自我管理」涵盖许多层次的能力,包括自动自发的能力;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维持适度进退的能力;能掌控自己的时间,安排自己的生活;能克服自己的懒惰,养成勤劳;能克服自己弱点,并学习他人的长处。 潘莉华执行长提醒,父母在培养孩子获得这些能力之前,必须先与孩子维持良好的亲密关系,并且调整自身言行,达到做为他人模范的标准,才可教育孩子,因为自己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若自身行为不佳,孩子自然也会出现不良行为。

相互责任责任除了应该对自身行为负责外,还有一项是「相互责任」。 所谓的相互责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彼此之间都需要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感受,相互学习与负责,例如:小名拿了小志的玩具,小志有权利与责任让小名知道他不喜欢别人随便动他的东西,如果小名好奇,可以跟小志借,这样小志不仅学会保护自己的东西,也让小名学习要尊重他人的物品。 相互责任并不只是单独一方的事,是需要双方共同承担,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发生冲突时,责怪他人的行为。

三思而后行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告诉孩子做任何事之前都应该要先想到行为的后果,例如:中午没有把饭吃完的话,下午就会饿;玩具没有好好整理收拾,可能有些玩具会不见等,借由孩子本身可能会遇到的状况来教育,让他能够产生责任感。

指标3:公平

公平就是不偏私,是指人不会因为利己主义,产生偏私、不公平的心态。 此外,公平与尊重有相当大的关系,当人在尊重他人与自己的前提下,自然就会产生公平的心态,也就是说,人不会因为不同的身分、性别、地位等状态,希望享有较好的权利。

将心比心将心比心与尊重的将心比心略有不同,意指父母应该教导孩子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进而了解人生而公平,每个人的权利、义务均相同,并不会因为个人身分不同,拥有不同待遇。

让别人也有机会当孩子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权利均相同时,就会自然产生给予他人机会的情形,例如:妹妹不会认为自己比较漂亮,可以比姊姊先选玩具,而是一起选玩具;哥哥不会觉得自己年纪比较大,可以比弟弟吃更多的点心,而是吃相同分量的点心等,父母应从小就建立孩子每个人都有相同机会的概念,使其不偏私。

说实话父母应该教导孩子对于任何事情都应该要诚实相对,不可欺骗隐瞒,如此才能在同样的立足点下,产出公平正确的结果,若孩子没有据实以告,导致结果不公正时,造成父母误判的结果,例如:孩子为了赶快看电视,告诉父母已经收拾好房间内的玩具,当父母发现后,应该询问孩子为什么说谎,并告诉他说谎的后果,包括不被信任、失去一次看电视的权利等,避免孩子下次再犯。

遵守游戏规则父母必须告诉孩子做任何事之前都应遵守相关规定,并按照指示所进行。 这里所指的游戏规则不仅是孩子们玩乐的游戏规则,还包括家庭规定、学校规定、环境规定等,这些规定都是为了稳定生活,帮助人们能够健全的成长。

要想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他人林淑棻主任说明,孩子在幼儿阶段最重要的是发展自己,包括认识自己的情绪、与同侪相处、发展合作性的关系等,因此,培养合作性的能力尤其重要,像是与他人玩乐时愿意等待、协调、配合、轮流等,让孩子知道自己如何与他人合作,以及当与他人意见不合时,该如何协调出共识等。 因为在群体社会中,每个人所做的事都可能影响他人,孩子也不例外,父母在教导时,需告诉孩子在做任何决定之前,要先想想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影响他人,例如:当哥哥与弟弟妹妹一起玩游戏,明显偏袒弟弟,造成妹妹不悦;或是和邻居约好轮流骑脚踏车,自己一直霸占脚踏车不放,若出现这类对待他人不公平的表现,父母可以问问孩子为何这么做,讨论出更恰当的做法。

若孩子在幼儿阶段就具备公平的基础,并与他人有良好的合作性,将来成长就会比较顺利,否则将来成长过程中就容易与他人发生人际冲突或时常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形。

以开阔的心胸聆听他人聆听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大步骤,孩子应以开阔的心胸聆听他人意见,并了解他人,才能够用公平的对待他人。

自己的错误不要怪他人现代人较缺乏自我反省,若与他人起争执,通常第一件事就是揪出对方的错误,而非反省自己,如此不仅会造成更多误会,造成他人遭到不公平对待,亦是缺乏责任感的象征。 父母应教导孩子当做错事时,应先反省自己是否有做错的地方,若是有就道歉且改正,透过理性处理问题的方式,不仅可以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表现。

拿他人东西前必须先获得同意父母应帮孩子建立物品拥有者的概念,也就是前文中所提到所有权,让孩子明白只要不是属于自己的物品,就不可以任意拿取,必须获得他人同意。

品格教育养成6大指标

指标4:关怀

关怀的目的是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林淑棻主任指出,关怀是一种同理心的展现,表示人们能够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处境,并且感同深受,然后付出行动去关怀、陪伴对方,甚至帮助对方。

待人宽大厚道父母应教导孩子必须有大方且宽厚的心,对待他人不吝于分享自己的好处,例如:当自己在幼儿园拿到某一件好玩的玩具,愿意拿回家与弟弟、妹妹分享,或是看见妈咪在忙着打扫家里,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忙。

绝不刻薄或伤害他人父母应教导孩子待人不可刻薄和伤害他人,若孩子出现这类行为时,除了询问孩子背后的原因,亦应询问若自己遭到这样的对待,可能会有哪些感受,让他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不再伤害他人。

帮助有需要的人父母可以带领孩子帮助有需要的人,例如:帮助身心障碍者搭公车、看到他人不慎出车祸帮忙打救护电话等,透过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让孩子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感觉。 此外,若家中有兄弟姊妹,父母亦可让大宝帮忙照顾二宝,让大宝观察弟弟妹妹需要什么帮助,进行相对应的协助。 潘莉华执行长认为,透过经常的照顾练习,孩子自然而然能够学会如何关怀他人,若父母只是口头说说,没有让孩子重复练习、亲身体验,孩子会较难想像关怀的意义,也就不明白该如何进行。

对别人的感受敏锐父母应教导孩子懂得察言观色,包括观察周遭的人、事、物,例如:妈咪今天做了什么菜?姊姊今天的打扮是什么?当孩子对身旁的人事物有一定的敏锐度后,再培养孩子观察他人的感受,例如:妹妹因为撞到头而哭,应该要上前安慰,逐步培养孩子成为贴心、懂得给予协助的人。

自己的作为将会如何影响他人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将会影响自己与他人,包括正面与负面的影响,父母可以应告诉孩子要多做好事,发挥正面影响力,帮助他人,并且告诉孩子「我们可以从做好事中变成更好的人」,帮助孩子大方付出爱心与关怀。 此外,当孩子接受到他人好处时,例如:看牙医时牙医师给自己贴纸帮助安抚情绪,父母可以试着问孩子,接受他人帮助的感觉是什么,协助孩子建立关怀的概念。

指标5:值得信赖

值得信赖是指自己具有被他人相信的能力,使他人产生安全感。 父母要使孩子成为值得信赖的人之前,自己必须先营造出有爱的家庭,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答应孩子的事也一定做到,再开始要求孩子。

诚实不说谎要培养孩子值得信赖之前,必须先要求孩子诚信,潘莉华执行长强调,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础,是维系家庭、促进社会和谐的根基,因此,应培养孩子凡事据实以告,不可说谎骗人,避免日后降低他人对自己的信任感。 林淑棻主任补充,大多数的孩子不会故意说谎骗人,因为没有任何孩子想被责备或想让父母伤心,孩子说谎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想掩盖一些事实,逃避被责骂的下场,当父母发现孩子说谎时,应该先询问孩子说谎原因,讨论出更恰当解决方式,例如:当孩子为了想吃糖果而偷吃,结果被发现又不承认,父母可以先问孩子:「你是不是想吃糖果,但又怕爸妈说这样会蛀牙而不敢问?」若孩子说是,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吃糖果没关系,但要记得刷牙,以免蛀牙,让孩子不仅能够达成想吃糖的愿望,也能够免除蛀牙的困扰。

为人可靠为人可靠指的是能使他人信赖自己,并且能放心交办事项,父母可以让孩子自行完成一些简单事务,例如:帮妈咪记住晚餐的食材、看医生的时间等,当孩子都有做到时,给予适度的赞美和鼓励,帮孩子建立自信,使他成为可信任的人。

有勇气有勇气指的是当自己认为某件事是对的就去做,即使很困难也不会逃避,潘莉华执行长说明,当孩子勇敢的执行一些有意义的事时,不仅能够提升自身执行事情的能力,亦可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使他人对自己的表现刮目相看,认为孩子值得信赖。

要当好朋友父母应该要告诉孩子,与他人相处、交往时,必须以诚信相待,不可背叛朋友,否则不仅影响人际关系,也会使他人降低对自己的信任。

指标6:公民责任

公民责任意即成为一个好公民,要教育孩子的公民责任之前,必须先让孩子养成前五项基础品格,接着才能教育孩子什么是公民责任。 对幼儿来说,成为家中与学校的好孩子是展现公民责任的表现。

尽自己的一份力要养成公民责任之前,孩子必须对自己应尽的责任来负责,包括按时吃饭、收拾玩具等,父母应该先训练孩子这些能力,再逐步要求协助完成其他事。

对身边的事物尽一份责任父母可以带领孩子一起完成家事,例如:做菜、打扫、浇花等,或许刚开始孩子因为不熟练而做得不好,但父母要鼓励他再接再厉,并给予赞美,表示孩子愿意帮忙就是有公民责任的表现。

参加社区服务与帮忙照顾环境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孩子养成自主独立,父母可带孩子参加社区服务,例如:关怀社区弱势团体、整理社区公园等,从孩子周遭的生活环境开始,让孩子多接触与他相关的人事物,带领孩子认识周遭环境,并了解他人生活,进而产生关怀心与公民责任,帮助世界变得更美好。

做个好邻居孩子必须成为一个良善的人,使周遭的人愿意与自己相处,营造良好的和睦邻里的环境。

尊重他人父母应教导孩子尊重他人,并且公平对待他人,才能有效发挥公民责任。

遵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规定婴幼儿的生长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该环境的规定,孩子也不例外,因为人们在有一定的规范下,才能使每个人享有相同的公民权利,并能营造更和平的世界。

孩子为何缺乏专注力?家长因素占主要,巧用“心流状态”多方助力

朋友的孩子小刘两岁半了,妈妈最近很是头疼,给孩子看绘本,他却并不专心,还没念完书中的文字,孩子就着急着往下翻。

不仅如此,妈妈还发现孩子很难至始至终完成一件事情。 比如说,孩子这会在玩积木,被一个声音东西吸引了,就马上放下手里的玩具玩其他的。 妈妈很困惑:孩子这样的行为,是注意力不集中吗?

如果我们回到孩子所在的年龄段,会发现在孩子小的时候,专注的时间本身就比较短。

专注力与大脑的发展和孩子的年龄相关。 孩子的专注力主要和大脑额叶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而额叶到成人25岁后才能完全成熟。

成人的持续专注力也就40分钟左右,而孩子的大脑发育还未完全成熟。 年龄越小,专注的时间就越短。

相信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哭得稀里哗啦的,但是当我们和孩子好好聊天,或者给他外一个比较吸引的玩具,孩子很快就能被转移注意力,停止哭泣。

这属于孩子低龄阶段非常正常的心智模式和认知特点,因此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属于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现在我们市面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专注力训练课程,训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比如,通过亲子 游戏 互动、感统体适能训练、甚至连桌面 游戏 ,都打着可以提高孩子专注力的口号。

这些专注力训练课程,机构之间质量参差不齐,玫瑶老师认为: 如果这种训练能着眼于孩子的能力水平,给予适当有趣的挑战,或许会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比起训练孩子的专注力,更重要的是保护专注力。

1.孩子生来就有专注力,保护专注力比训练更重要。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心理与脑科学教授Chen Yu曾经做了一个著名的专注力研究 。

他请来了40组1岁~1.5岁的家长和孩子,在他们头顶带上眼球追踪器。 研究人员通过监测父母和孩子眼球运动的数据, 探索 不同的互动模式对宝宝专注力的影响。

在实验中,工作人员发现当孩子自主的 探索 玩具时,眼球运动和手部动作非常的聚焦,专注力强。

但是许多的家长会不自主地拿起玩具,指导孩子怎么玩耍,并且还热烈地期盼孩子也能做出相同的动作。

这个研究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父母积极地“指导”孩子,并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反而极大影响了孩子专注力的发展。

研究者从摄像头中看到,每一次父母的“指导”,许多孩子的眼神会飘向其他的地方,比如父母的手臂和肩膀上,他们并没有把专注力放在父母教导的动作上。 而当轮到孩子自己玩耍时,他们的专注力已经不在玩具上,被打断的专注力很难再次高度聚焦。

因此专注力是一个持续认知的过程,当孩子 探索 物品时,他们就是在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 他们天生就有这样专注的能力,并且乐此不疲的去做。

父母学会作为一个观察者,适当的退出,才能让孩子专心的 探索 变成一种思维和行为习惯。 从小保护孩子的专注力远远比积极训练更有效,影响也更深远。

2.一心二用不是高效学习,反而会影响专注力和大脑发展。

专注的对立面是分心。玛丽亚蒙特梭利博士曾指出: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孩子可以同时专注于做两件、甚至多件事情,那么孩子的学习效率是不是更高呢?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会有一心多用的经验:一边打电话或者用手机发信息,一边炒菜做饭,当饭菜端上饭桌,一尝,才发现原来盐忘记放了。

早上出门的时候匆匆忙忙,为了抓紧时间只能同时做好几件事,当把门锁上了,才发现自己钥匙忘拿了。

当我们自己拍脑门、感叹脑袋“生锈”的时候,正是因为我们一心多用,导致大脑不能聚焦,影响了工作进度和工作效率。

有研究指出,如果我们同时用大脑多个部位,身体会自动把血液分散到这几个区域,大脑反而变得不灵光。

因此,专注力就是排除杂念,一次只做一件事。

就比如消防员灭火,一把水枪对准一个火点,集中精力就很容易把火扑灭;但是如果一把水枪分成了三道水管,同时对着三个火点灭火,那么效率自然降低。

知道了专注力的几个误区,接下来让我们来分析孩子真正缺乏专注力的原因。

说到“专注力”,很多人会将它与“注意力”联系起来,从中文的字面意义上看起来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但是其实它们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而是互相促进的作用。

英文里的“专注力”和“注意力”,可以更容易帮助我们理解两个词义的差别之处。 注意力的英文是attention,指的是大范围的注意;而专注力的英文会翻译成concentration或focus,有集中注意力的意思。

专注力和注意力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举个形象的例子,就拍照一样。想要照片拍的好看,我们需要做两件事:

a.取景。 世界万物精彩纷呈,为何你唯独选了这一个景?因为它成功的引起了你的注意力。

b.对焦。 取景构图只是第一步,还要能够准确对焦,才能拍出好照片。

在这个过程中,a代表的是孩子的注意力,b代表的专注力。 就像好照片需要先取景再对焦一样,在孩子认知的过程中,需要先有注意力作为基础,才会有专注力进行对焦。

2.孩子在0~6岁时,会经历注意力和学习方式的两种变化。

不同阶段孩子的注意力发展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学习方式也有所不同。

a.0~3岁,孩子是无意识的学习者。

孩子生命的前六年,拥有一种特殊的心智模式,蒙特梭利博士称之为“吸收性心智”。

孩子们拥有观察入微的超强能力,他们甚至可以看到我们许多成人需要观察不到的细节。

我的孩子现在3岁了,几个月前我们在读绘本时,看到了一幅梵高的作品:《星空》。 我会先注意到星云、蓝色的激流,或是左侧一块明显的黑色。 但是对孩子来说,我发现他们能观察到更多微小的细节。

他们的眼睛就像摄像机一样,“咔嚓”一声,就将这整一副画作通盘吸收,进入自己的大脑。 而如果此时旁边又有其他的声音,注意力则会立马转移到另外的“刺激物”。

因此, 0~3岁,他们的“无意识注意”占主导地位,这就是他们注意力学习的方式。 生命里经历的一切,都被他吸收、内化,让他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也为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3~6岁,有意识的注意力开始萌芽。

而到孩子3~6岁的时候,他们仍然是吸收性心智,但是不同的是:孩子逐渐有自我的思考了,并有意识的去注意身边的事物。

在吸收环境的同时,他会有自己的观点,还可能会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选择。 他们会开始有意识的思考:我喜欢的是什么?我想要去做什么事?他们会开始有意识的控制自己,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上。

当孩子被一个物品吸引了,注意力开始集中,身心合一的运作,就会形成专注力。 专注力持续的时间,与孩子大脑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大脑发育尚未成熟,专注的时间就更短。

我们会看到随着孩子的年龄阶段不断的增长,专注的时间会越来越长,并且持续度的范围弹性也加大。而是否能长时间的专注做一件事,主要取决于:

a.生活中的事情是否能够足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个东西好不好玩?)

b.生活中的事情是否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这个东西是不是太简单太无聊了?还是太复杂让人挫败了?)

c.长期以来,孩子是否有良好的专注力习惯?(成人的互动模式是否主导太多)

当孩子正在专心致志的玩乐高积木,你是不是会这样做:

a.对孩子说:“宝宝渴不渴?喝点水吧!”然后把水杯递给孩子。(物品介入)

b.孩子流鼻涕了,抓起一把纸巾,往他鼻子上擦。(身体介入)

c.“我们来搭一个大城堡吧!”(给予建议、主导活动)

d.“宝宝,这个积木是什么颜色呀?红色用英文怎么说呀?”(教学指导)

每一次孩子正要进入自己专注的世界时,我们自以为的“爱、陪伴和指导”,会一次次打断了孩子,大脑的神经通路不断被切断阻止,长此以往,他们变得不再容易专注。

一个小学生,如果和一群幼儿园的孩子一起踢球,很快就会觉得没意思。 缺乏挑战性会失去参与的乐趣,更谈不上专注的玩耍。

而如果他和一群同龄的孩子,甚至更大一点的孩子一起踢球,体能和社交的难度增大,很快就乐此不疲的玩起来,孩子专注地研究起了怎么样和别人合作可以把球踢进对方的球门。合适的挑战,就能让孩子持续专注!

我们还需要考虑到睡眠对孩子专注力的影响。 保证足够的优质睡眠,对孩子白天专注、持续的认知活动有重要的影响。

正如卡斯卡顿博士说: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睡眠可以优化大脑和身体的机能,而如果长期缺乏一定量的睡眠,身体会陷入恶性的循环。 就像一部机器一样,长时间开机、工作的状态,CPU超负荷,会导致机器发热,甚至死机甚至烧坏报废。

睡眠,就是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睡眠时大脑就像放电影一样,回溯白天发生的事情,并将不常用的的信息进行修剪,腾出更多的空间,加强常用信息的神经通路,自动整理和巩固记忆。

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经历:前一天孩子睡的不好,起床后就容易发“起床气”。 起床气会影响孩子情绪 健康 稳定的发展,也不利于孩子白天专注的学习。

患有学习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或自闭症谱系障碍(aus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的孩子,父母和孩子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因为这类型的孩子,难以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他们缺乏聚焦能力,注意力紊乱,甚至还有冲动或者过度活跃的行为问题。

专注力,是孩子学习和做事能否成功的关键,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果缺乏专注力,会导致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失衡。

缺乏专注力会导致孩子无法完成有结构性或有目标的活动,如照顾自己、做家务、写作业等。

我的孩子两岁半刚刚入园时,因为不会扣扣子,害怕别的同学笑话,急的哇哇大哭。

后来老师很有耐心的教导孩子,学校环境里还提供纽扣衣饰框(一种蒙氏教具)供他练习扣扣子。看到老师发来的在幼儿园学习的照片,他练习的过程可真专注啊!

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不仅会自己扣扣子了,还能帮助新来的孩子扣扣子。 专注的成果,就是让他以前那种惶恐、自卑的心理空洞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和自豪。

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对知识总是一知半解,就会跟不上学习的进度。 孩子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容易自我放弃。

注意力差的孩子还经常会被当做是“不聪明,不好好学习。 ”这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孩子自身的能力,导致孩子大大缩减了对于学习的兴趣,造成恶性的循环。

专注力差的孩子,一点点的小事会容易被影响,很难约束自己,让自己专心做事,自律性也比较差。 如果长期不能尊重学校和 社会 的秩序,“熊孩子”长大后适应 社会 和集体生活需要更多更大的挑战,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在孩子0~6岁的阶段,专注力的培养,就是为孩子未来成为积极的思考者奠定基础。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创造环境,帮助孩子达到“心流状态”,拥有更高的专注能力。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看一本有趣的书,书中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以至于时间过去了好久,天黑了都未曾发觉。 这种超强忘乎所以、超强的专注力,就是“心流状态”。

1.“心流状态”是专注力的最优体验,是绝佳的精神享受。

心流状态(Mental Flow)这个词,最早是由著名的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提出的,他认为:

以前我有许多和0~3岁孩子一起工作的经验,有一个叫甜甜的2岁女孩,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那天她在学校做一份“贴工”的蒙氏操作活动。

所谓的贴工,就是将一些已经剪切好的纸片形状(三角形、圆形等),用小毛刷蘸上胶水,粘贴在另外一张小卡片上,最后用一块专门的布按压,除去多余的胶水。

甜甜做贴工的整个过程,极其专注,粘贴了一张又一张的小卡片,一共8张,直到所有的卡片都用完了。

她完全的忘我工作,连额头上冒的一颗颗小汗珠,也顾不上擦一擦。完成小卡片后,她释然的会心一笑,拿着卡片一路向我小跑:老师,看!我贴的!

这种忘我的专注,伴随的兴奋感、幸福感、充实感,就是心流状态。

2.打造有秩序感的环境,有利于更好的专注,促进心流状态的产生。

我们可以通过环境的创设,帮助孩子更容易达到高度专注的心流状态。 我们大人都有这样一种经历:在嘈杂的环境里不容易专注,但是在安静的咖啡厅或者书吧,却能一下子专注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一鼓作气看完一本书。

这中间的差距,在于一个有秩序感的、不干扰专注力的环境。

在我的孩子两岁的时候,他特别喜欢玩乐高积木。 但是因为积木块数比较多,经常是地板一块、沙发缝隙一块,有时候找不到想要的积木块,还急的哇哇大哭,专注的时间也特别短。

后来我调整了一个方法:只是给孩子提供了一块专门的“工作垫”,孩子竟然能专注玩近1个小时的积木!

理想的这块工作垫,应该是素色的,如果是五颜六色甚至有许多卡通形象的垫子,会让孩子分散注意力。 每次孩子玩乐高积木的时候,我就和孩子说:我们给积木们找个家吧!让孩子把所有要用到的积木都集中放在垫子上。

当我们的视线有效集中在垫子上时,效率会提高,精神会更专注,当完成一幅心目中的“城堡”,孩子也会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愉悦!忘我的心流专注状态,自然就产生了。

3.把握挑战与技巧的黄金比例,让学习变得更专注、更有趣。

为了达到最高程度的专注,难度的系数要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意味着我们要善于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能力水平,给他提供相对难度的事情让孩子做。 这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

就像我们玩 游戏 一样,当我们是一个新手小白的时候,能力比较低,技巧不熟练,因此 游戏 设置的关卡难度也比较低。 这样一来,能力与挑战是黄金比例,我们就容易觉得有趣,想接着往下玩。

随着我们不断的练习,能力提升了,如果挑战还是一成不变,那么很多人就会觉得没意思了;而如果难度系数一下子成倍增长,就会感觉到压力、焦虑,导致放弃学习。

因此,我们可以说学习的最佳状态,就是比孩子现有的能力水平再够一够能达到的状态,在这个区间值里我们最容易达到专注的心流状态。

4.培养孩子的意识感和控制感,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心流状态,拥有超高的专注力。

关于培养和保护孩子的专注力,蒙特梭利博士曾经指出:

简单来说,就是创造一个孩子“有事可做”的环境,一个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掌控事情的环境。

a.“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独立的孩子更有控制感,更容易达到忘我的专注。

专注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在我孩子1岁的时候,刚刚学会迈开步子走几步。 我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可以推动的小推车,结果他几乎一整天的时间都在练习如何借助小推车,让自己移动起来!

孩子完全达到了忘我的专注,这种专注并不是别人教给他的,而是他内在的自我驱动,他全然的享受着控制自己和当下的感觉。 在练习学步的过程中,他逐渐的学习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平衡自己的身体,走向又一个全新的独立的里程碑。

b.帮助孩子觉察自我的情绪和状态,他们会自我纠正,达到专注状态。

一个人除非学会控制思想与感觉,否则就不能达到专注的状态,更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 如果我们能帮助孩子察觉自己的情绪和状态,就是帮助孩子修炼自己的专注能力。

有一次孩子在拼七巧板,试了好几次,最后几块无论怎么放,都放不进去,于是嘴巴嘟的像酱油瓶一样,发起了脾气。我轻轻的走过去,说:

--“你感觉到有点生气了,试了很多种方法,怎么就放不进去了呢?”(帮助孩子觉察自己的情绪)

--“让妈妈来试试看吧!”(给予孩子示范)

我示范了几次之后,孩子接过七巧板,又开始专注的拼搭起来。 我发现原来孩子一直出错的地方,不需要我们专门指出,他通过成人一两次的观察示范后,就可以自我纠正,直到他们认为完美的状态。

而这个过程,孩子的注意力自然聚焦在一起,身心合一,高效的运作,内心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自信。

睡眠可以帮助孩子良好的身心发展,也是孩子专注力发展的重要基石。 规划好孩子的睡眠时间,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是父母的责任。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评估他们是否能有效的让自己平静下来。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孩子获得良好睡眠的好办法:

1.试试培养一个专属孩子的“睡前仪式”。 可以是洗澡、读一本故事、换上柔软的睡衣,这些仪式都可以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我要睡觉啦!

2.睡前30分钟把灯光调暗、拉上窗帘。 昏暗的光线会加深孩子分泌褪黑素,减少干扰可以帮助孩子更快进入梦乡。

3.增加白天的运动量,避免午觉时间过长。 如果白天孩子的睡眠时间太长,运动量不够,必然会影响孩子夜晚的睡眠,而困到一定的情况,会变成闹觉的恶心循环。 适当控制孩子白天的睡眠时间,可以让夜晚的入睡变得更容易。

当我们陪伴孩子时,试试做一个积极的观察者吧!积极,意味着不过多的插手孩子的 游戏 ;积极,意味着我们不拿起手机;积极,意味着我们不以自己的想法取代孩子的想法;积极,意味着在孩子遇到真正的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示范。

1.自主自愿的选择是孩子专注力形成的永动机。

在和孩子 游戏 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他们会告诉我们,他们想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做。 当这个 游戏 是孩子自主发起时,他们会拥有更多的专注力和意愿度。 他们忠于自己的内心和选择,并且完全的享受其中。

2.不打扰,意味着更高阶段的引导,助力孩子专注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全面发展。

无为而治,是更高层度的父母境界。 陪着孩子,却不多做些什么,需要成人更多敏锐的观察力和自制力。 但是,这样的方式会收获一个更加容易专注,且会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孩子。 每一次我们给予孩子不必要的帮助,就是对他成长机会的剥夺。

蒙特梭利说,专注力就是身心的统一。 它让我们能够全身心地沉浸于一件事情,并且不受外界的打扰。

当孩子能够专注于一项事情的时候,他们的需求就得到了满足。 孩子们会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能够完成、可以掌控的事情上,而不是自己没有办法掌控的事物上。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需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 我们还需要创设环境,帮助孩子摒除不必要的干扰。 我们需要努力控制自己,不做多余的帮助,不让自己成为孩子专注力塑造上的绊脚石。 当孩子跟随自己的内心做事情,他们会感受到专注的心流之美。 他们会明白,能够专注的完成一件事情,原来是如此幸福的事情!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9729.html
面目全非!美国滑板选手曝奖牌掉色严重
盒马首度实现淡季盈利 不卖 决心 持续扩张国内外市场 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