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突发 他被解职

据塔斯社当地时间7月2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铁木尔·伊万诺夫已因“失去信任”而被解除职务。

报道援引执法部门消息说,伊万诺夫被指在2018年至2023年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总价值至少11.85亿卢布(1元人民币约合12卢布),数额巨大。伊万诺夫的辩护律师向媒体证实了这一数额,但因签署保密协议而拒绝发表评论。

今年4月,俄侦查委员会发布消息说,伊万诺夫因涉嫌受贿被拘留。

伊万诺夫于2016年5月被任命为俄国防部副部长,负责俄武装部队财产管理、部队驻扎、住房和医疗支持等工作。


弗林庞(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亲信和前国家安全顾问)

弗林庞(MichaelFlynn)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亲信和前国家安全顾问。 他因涉嫌与俄罗斯政府勾结而被控告,成为了美国政治斗争的焦点人物。 本文将从弗林庞的经历和事件的背景出发,探讨弗林庞的故事。

弗林庞的经历

弗林庞出生于1958年,曾在美国陆军服役33年,担任过陆军情报局局长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副局长等职务。 在特朗普当选总统后,他被任命为国家安全顾问。

然而,弗林庞的任期仅仅持续了23天,就因为涉嫌与俄罗斯政府勾结而被解职。 此后,他又被控告涉嫌向联邦调查局提供虚假陈述和未经注册的外国代理人等罪名。

事件的背景

弗林庞被控涉嫌与俄罗斯政府勾结的事件,是美国政治斗争的一个缩影。

在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俄罗斯政府被指控干预选举,支持特朗普当选。 这一指控引发了美国政治界的轩然大波,特别是在特朗普当选后,这一指控成为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政治斗争的焦点。

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弗林庞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棋子。 他被指控与俄罗斯政府有联系,成为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争夺权力的一个关键点。

弗林庞的故事

弗林庞的故事充满了曲折和戏剧性。 他曾是一个备受尊敬的军人和情报专家,但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他却成为了一个被政治斗争牵扯的人。

在被控涉嫌与俄罗斯政府勾结之后,弗林庞曾经向联邦调查局提供虚假陈述,这使得他的处境更加艰难。 他最终被迫认罪,并同意与特别检察官合作,揭露更多与俄罗斯政府有关的信息。

在这一过程中,弗林庞的声誉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他的家庭也遭受了巨大的压力。 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为自己辩护,并努力挽回自己的名誉。

朱可夫元帅的凄惨晚年:朱可夫被解职的真正原因

朱可夫元帅的凄惨晚年:朱可夫被解职的真正原因格奥尔吉朱可夫元帅是苏联著名军事家,在二战中建立了辉煌战功,获得了崇高威望,甚至有人称他为苏联“军神”。 但在1957年,他却意外地被苏共领导人解除了包括国防部长在内的一切职务,从而退出政治舞台。 此事虽已过去50多年了,但其中的秘密仍长期困扰着世人。 2007年11月2日,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揭开了他被解职的真正原因。 除掉克格勃头子贝利亚1953年3月,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去世后,马林科夫(时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莫洛托夫(时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外长)、赫鲁晓夫(苏共十九大被选为中央主席团委员兼中央书记)等人都想上台执政。 但由于斯大林在世时树立了个人权威制,任何人不经他允许,不能插手其他部门的工作,这样就造成了某些权力机构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克格勃就被贝利亚垄断。 贝利亚可以随时调动克格勃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要是想搞掉马林科夫他们也不难。 为了夺权,赫鲁晓夫决定动用军队先搞掉贝利亚。 此时,他想到了早在战前,在他担任乌克兰第一书记时就已熟识的朱可夫(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长是布尔加宁)。 实际上,朱可夫与贝利亚早在斯大林在世时就有矛盾。 当时,贝利亚怕朱可夫威胁到自己,将朱可夫列入了一个“军人阴谋集团”。 但斯大林并没同意打倒朱可夫,他对贝利亚说:“你不要找朱可夫的麻烦了。 我了解他,他不是叛徒。 ”斯大林此言救了朱可夫,但从此朱可夫就与贝利亚结下了仇。 于是,赫鲁晓夫给朱可夫打电话说:“中央主席团会议要讨论贝利亚的问题,可能要逮捕他,你带上几位可靠的人,时刻准备行动。 ”1953年6月底的一天,中央主席团会议顺利召开,一切都按赫鲁晓夫设计的顺利进行,在朱可夫的帮助下,贝利亚被逮捕。 赫鲁晓夫利用军队,顺利地取得了斯大林逝世后第一次党内斗争的胜利。 苏联军队则首次作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步入政坛。 正是在这样一种大气候下,朱可夫顺势异军突起。 1955年,根据赫鲁晓夫的提名,朱可夫接替布尔加宁出任国防部长。 在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上,朱可夫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 又救了赫鲁晓夫一把在拿下贝利亚后,围绕国际、国内的重大方针政策,赫鲁晓夫与莫洛托夫、马林科夫等人的矛盾日趋尖锐。 赫鲁晓夫力排众议,在苏共二十大上做了反对斯大林的“秘密报告”,造成苏联国内政局混乱,并诱发了国际上的一系列反苏事件,双方的矛盾更加激化。 苏共中央主席团内部,对赫鲁晓夫不满的人渐渐占了上风。 他们频频密谋,准备一举罢免赫鲁晓夫的党中央第一书记职务。 1957年6月上旬,以马林科夫为首,包括莫洛托夫等人在内的高层人士趁赫鲁晓夫率团出访芬兰之机,制订了一个完整的“逼宫”计划。 赫鲁晓夫出访一回来,就被告知要召开一个主席团会议,内容是讨论“庆祝彼得格勒建城250周年”。 可是,刚一坐下,马林科夫却率先开炮,批评赫鲁晓夫的内政外交政策。 紧接着,其他几位也纷纷出击,全盘否定赫鲁晓夫倡导的各项方针政策,攻击赫鲁晓夫违反集体领导原则,独断专行。 当马林科夫等人提出罢免他的第一书记职务进行表决时,赫鲁晓夫抗议:“中央主席团无权罢免第一书记,只有中央委员会才有这个权力!”就在斗争进入白热化的关键时刻,朱可夫走了进来。 他对与会的主席团委员说:“同志们,今天开会前一个小时,马林科夫找我谈话,他要拉拢我!要我站在他那边!”听到这话,会议室顿时哑场了。 会议主持人布尔加宁见势不好,只得宣布休会,会议在第二天继续举行。 这样,马林科夫等人试图一举罢免赫鲁晓夫的计划遇到了挫折。 在朱可夫的帮助下,于1957年6月22日召开了苏共中央全会,最终给马林科夫集团每人戴上一顶“反党集团分子”的帽子。 在赫鲁晓夫论功行赏的名单中,朱可夫自然排在首位。 他获得了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升迁:从候补主席团委员,晋升为主席团正式委员,从而进入了苏共中央的最高决策圈。 朱可夫登上了他政治生涯的顶峰。 反被赫鲁晓夫轻松拿下不过,顶峰也意味着下降的开始,朱可夫这位在政治上不甘寂寞的老帅也不例外。 1957年10月4日,朱可夫离开莫斯科,先乘飞机去塞瓦斯托波尔港,然后,从那里坐苏联巡洋舰“古比雪夫号”赴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进行正式访问。 朱可夫一动身,赫鲁晓夫马上中断了在克里米亚的休养,返回莫斯科。 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基辅军区。 在那里,赫鲁晓夫不断地用各种方式,向军人们暗示他准备罢免朱可夫。 稳定了军队后,赫鲁晓夫从军区回到莫斯科,在1957年10月19日主持召开主席团会议,通过了《关于改进苏联陆、海军党的政治工作的决议》。 然后,迅速在各军区、舰队,及各加盟共和国和地区召开的党的积极分子会议进行传达学习。 《决议》是冲着朱可夫而来的,这一点已不言自明。 1957年10月25日,苏共中央主席团通过决议,准备在3天以后召开苏共中央全会,讨论如何加强苏联陆、海军的思想政治工作。 接到通知的人都明白,这是准备罢免朱可夫。 10月26日,朱可夫返回莫斯科参加了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 后来的苏共中央全会对他提出了严厉批评。 赫鲁晓夫发言称:“在对待朱可夫的问题上,应当采取坚决的措施。 任何人,如果不服从党的利益,党是不会宽恕他的,不管他有多大的功绩。 这应当成为党的生活中的一条法则。 ”最后,按照既定的程序,免除了朱可夫的一切职务。 罪名是“要夺权”据《独立军事评论》披露,苏共中央全会通过的决议,给朱可夫列举的罪状有以下几条:1、破坏苏共有关军队建设的原则,让部队脱离党的领导;2、在军队中搞个人崇拜;3、党性不纯,没有正确地理解党对他过去功绩的评价;4、在理解苏联外交政策和领导国防部工作方面,都倾向于冒险主义。 归纳这几点,要害在于——朱可夫在军队中削弱、甚至取消党的领导。 赫鲁晓夫当时决定把军队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加强军队中党的领导和政治工作,让政委的权力高于军事指挥员。 朱可夫却拒不执行中央这个方针,坚持军队首长制,反对在军队中建立党的领导。 这与赫鲁晓夫的想法背道而驰。 另外,朱可夫的另一个罪状是,在没有得到中央主席团同意的情况下,朱可夫擅自成立了一所敌后袭击特种学校,并招收了2000多学员,这所学校直接隶属于国防部。 对此,赫鲁晓夫表示:“敌后破坏,鬼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鬼知道他们会实施什么样的破坏行动。 ”言下之意是,朱可夫可能利用这个特种学校来搞军事政变。 后来,朱可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承认,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成立这一学校是个错误,但他否认指控他是在秘密情况下建立这一学校的。 因为他曾先后两次就此问题向赫鲁晓夫做过汇报,但赫鲁晓夫却不承认。 由于没有旁证,朱可夫显然陷入了被动。 另外,朱可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我的命令,谁也无权动用军队的一兵一卒。 ”他此言明显是将自己的权力凌驾于党的领导之上,也难怪赫鲁晓夫非常不满。 赫鲁晓夫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也指出,在击败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反党集团”之后,朱可夫获得了太大的权力,这开始使领导层的其他成员忧心忡忡。 他们认为,朱可夫正企图夺权,国家面临军事政变的危险。 并称,朱可夫在一次同军区司令的谈话中,流露出了这种意图。 国家领导人是不能让朱可夫在苏联发动这种军事政变的。 赫鲁晓夫这一说法,给朱可夫扣上了更为严重的罪名,这就不仅仅是要在军队中取消党的领导了,而是要篡权夺位的罪名。 1995年才彻底恢复名誉这场突变,无疑是朱可夫个人的重大悲剧。 从此以后,他赋闲在家。 即使1964年勃列日涅夫将赫鲁晓夫赶下台后,朱可夫也没有被起用。 朱可夫的晚年就是在凄凉中度过的。 实际上,赫鲁晓夫之所以要解除朱可夫的职务,是因为两人在军队改革问题上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赫鲁晓夫以改革者自居,军队的改革是他全盘计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而朱可夫则死死抱住军队这一摊,不允许赫鲁晓夫插手,更不允许他搞改革。 于是,两人顿时势成水火。 朱可夫曾两次动用军队帮助赫鲁晓夫巩固政权,这无疑是他的功劳。 但是在战胜了敌手之后,赫鲁晓夫也感到了恐惧。 因为赫鲁晓夫也明白,朱可夫也有可能帮别人打垮自己,因为他有这个实力。 就这样,赫鲁晓夫对威望日增、权倾一方的朱可夫开始不放心了,这是他要解除朱可夫国防部长职务的根本原因。 朱可夫元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未被平反,不仅如此,继勃列日涅夫之后执政的契尔年科、安德罗波夫、戈尔巴乔夫等历届领导人都没给朱可夫平反。 直到1995年5月,俄罗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朱可夫的名誉才被彻底恢复,他的大型青铜塑像被竖立在莫斯科红场附近的马涅什广场,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亲自为塑像主持了揭幕仪式。 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斯捷帕一位出生在中国的俄罗斯总理,普京的得力助手

在世界历史的演进中,许多事件在发生后通过历史的梳理变得合理。 俄罗斯历史上,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叶利钦领导下,俄罗斯全面向西方倾斜。 然而,叶利钦的“休克疗法”导致经济崩溃,他连续更换五任总理,最终选定普京。 在这些总理中,斯捷帕申只任三个月,他的形象相对模糊。 斯捷帕申1945年在中国旅顺口出生,父亲是苏联海军成员。 他在苏联内务部高级政治学校和军事学院毕业后,成为内务部特种部队成员,并取得历史和法律双博士学位。 斯捷帕申在苏联解体前三年的时间里,在多个地区执行任务。 这段经历使他受到叶利钦的重视。 俄罗斯独立后,斯捷帕申在安全部门任职,担任过安全部第一副部长和俄罗斯联邦安全局长。 他在1994年因处理人质事件不力被解职,但并未离开政坛。 他先后担任政府办公厅、国防会议以及车臣问题官员,还任司法部长,1998年晋升上将,1999年成为第一副总理,并被任命为总理。 然而,仅三个月后,他被解职,普京接任。 外界对斯捷帕申的解职感到困惑,但叶利钦已选定普京作为接班人,并与斯捷帕申沟通过。 斯捷帕申对叶利钦的决定表示支持。 尽管外界有批评认为斯捷帕申在任内未能阻止某些政治运动,但他实际上在对车臣问题的处理上态度强硬。 斯捷帕申与普京同龄,两人都曾从事安全工作,经历相似。 斯捷帕申在车臣问题上发挥了作用,并在普京政府中担任联邦审计署署长。 尽管他在叶利钦的政策失误中扮演了“背锅侠”的角色,但他的忠诚得到了认可。 叶利钦选择普京的部分原因正是普京对他的恩师索布恰克的忠诚。 无论是斯捷帕申还是普京,他们的忠诚都是其政治生涯的重要特质。 缺乏忠诚的人难以走远。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uaibao/40285.html
这个办法能拯救! 这双鞋好看不好穿
劳塔罗 J罗领衔 拉菲 美洲杯官方第3轮最佳阵 阿劳霍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