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部分中明确提出“深化立法领域改革”的任务要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
改革和法治需要双轮驱动、协调推进,从法律制度上推动落实新的改革举措和任务要求
记者:如何看待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何重要作用?
沈春耀: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伴而生。法治的实现离不开改革的推动、事业的发展,改革的深化、事业的发展也必然要求法治的保障。40多年来,我国立法工作、法治建设总体上是与改革开放事业同时起步、协调推进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给当代中国带来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巨变,同时法治建设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举措和力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我们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改革和法治双轮驱动、协调推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当同进一步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保障作用。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立法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要求,需要通过深化立法领域改革作出新的回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的重要举措和任务要求,许多涉及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废止、解释、编纂以及相关授权、批准、配套、清理等工作。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立法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来谋划、来展开、来推进,通过深化立法领域改革,从法律制度上推动落实新的改革举措和任务要求。
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深化立法领域改革
记者: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应当坚持的重要原则有哪些?
沈春耀: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应当贯彻以下重要原则。
一是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深化立法领域改革的根本保证。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和保证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正确政治方向,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实施。
二是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在思想理论上的集中体现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新形势下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深化立法领域改革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三是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也保证了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新形势下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保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此,必须坚持立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建设和改革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使法律法规充分体现人民意志。
四是坚持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宪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是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只有坚持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坚决维护和贯彻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才能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才能保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是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和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相统一。新形势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应当同进一步全面依法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着力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挥好法治的引导、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提出了哪些目标任务要求?
沈春耀:《决定》除了在相关部分中多处部署法治建设和立法工作外,第九部分集中对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提出了任务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第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必须把宪法这一国家根本法摆在突出位置,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通过完备的法律保证宪法实施,不断提高宪法实施水平,维护宪法权威。全面发挥宪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功能,每一个立法环节都把好宪法关,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体现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
第二,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党中央领导全国立法工作,研究决定国家立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有立法权地方的党委按照党中央大政方针领导本地区立法工作。坚持依规治党,健全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法规衔接协调机制。完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确定立法项目、组织法律起草、重大问题协调、草案审议把关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注重发挥政府在立法工作中的重要依托作用,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拓宽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和方式。
第三,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围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维护国家安全所急的法律制度,加快涉及重大体制调整、重大制度改革、有关方面反映问题突出的法律修改,补齐法律制度短板弱项,推动国家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
第四,统筹立改废释纂。坚持系统观念,积极推动相关领域基础性、综合性、统领性法律制度建设,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制定、修改、废止、解释、编纂、决定等形式,在条件成熟的立法领域继续开展法典编纂工作。发挥法律体系中不同层级立法作用,及时修改、废止不符合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加强法律法规宣传解读工作,增强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发挥好地方立法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功能,因地制宜开展区域协同立法和“小快灵”“小切口”立法,增强地方立法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五,提高立法质量。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必须抓住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3日 02 版)
2021年枣庄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2021年枣庄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十四五”开局之年。 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政务公开的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拓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政务公开在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做出新贡献。 一、深化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一)立足实施重大战略推进政务公开 1.各区(市)政府要主动公开本地区“十四五”规划和专项规划、空间规划、区域规划等,做好本地历史规划(计划)的归集整理和主动公开工作。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编制规划的市政府部门单位) 2.多形式发布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进展、成效。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 3.做好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进展情况公开。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商务局) 4.抓好区域协调发展重点任务落实信息公开,重点发布我市融入“鲁南经济圈”协同发展相关信息。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 5.开展新旧动能转换显著成效、政策举措和“三年初见成效”重大成果的宣传活动,及时发布新旧动能转换核心支撑和大力推进综合试验区建设等工作进展情况。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 (二)着眼畅通经济循环推进政务公开 6.围绕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培育壮大“6+3”现代产业体系,做好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政策实施情况公开。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大数据中心) 7.实施大数据创新应用突破行动,做好数据开放工作。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大数据中心) 8.做好培育新一代消费热点、全面促进消费升级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公开。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 9.加大实施质量强市和品牌战略信息公开力度。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市场监管局) 10.稳步扩大预决算公开范围,推进部门所属单位预算、决算及相关报表公开。 持续深化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财政局) 11.加大惠民惠农政策和资金发放信息公开力度,推动补贴信息公开向农村和社区延伸。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 (三)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公开 12.更新完善权责清单和本级政府行政机关机构职能目录并按要求公开,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13.做好精准落实宏观政策、深化减权放权、完善监管机制、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的信息公开。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审批服务局等部门单位) 14.做好市场规则标准和监管执法信息公开,市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并发布市级层面重点监管事项清单以及监管规则和标准。 及时公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的落实举措,加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信息发布工作。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市场监管局) 15.加大“互联网+执法”、公共法律服务等信息公开力度。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 (四)聚力保民生保安全推进政务公开 16.加大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困难人员等就业信息公开力度。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市退役军人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7.持续做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入学等信息公开。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 18.深化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养老医疗服务信息公开。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 19.推进实行排污许可、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等信息公开。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公开,加大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信息公开力度。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应急局) (五)突出疫情防控推进政务公开 21.准确把握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阶段性特征,重点围绕散发疫情、隔离管控、精准防控、冷链运输、流调溯源、疫苗使用、假期人员流动等发布权威信息。 提高疫情防控信息发布规范化水平,发布社会关注的重大政策、内容敏感的重要信息前,强化政府系统内部信息整合,统一步调对外发声。 做好国家和省、市重大健康行动方案的信息公开,大力开展健康科普宣传。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 (六)全面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22.认真贯彻落实《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规定制定办法》,对照国务院有关部委出台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规定,积极对接省直部门,及时制定落实措施,重点公开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营商环境影响较大、直接关系服务对象切身利益、事关生产安全和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社会舆论关注度高、反映问题较多的重要信息。 各级主管部门抓紧建立申诉工作制度,明确处理期限和流程,依法依规及时处理。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能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乡水务局) 二、加强和改进政策发布解读回应 (一)持续加强重大政策发布解读 23.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持“先把经济搞上去、集中精力强工业”,深入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以持续深化“9+2”改革攻坚突破,加快培育“6+3”现代产业体系、“山水林田大会战”“双十镇”建设为重点,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精心解读相关政策措施,正向引导社会预期,促进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严格落实政策解读“三同步”制度,行政规范性文件、重要政策文件、有关工作年度报告等,均应进行解读。 扩大政策解读传播面,对于重要政策文件及解读材料,要协调主要新闻媒体、重点网站和新媒体平台转发转载,提高政策到达率和知晓度。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二)不断改进政策解读方式 24.政策制定机关要积极解答政策执行机关和社会公众的咨询,精准传达政策意图。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要加强内部协调,畅通本机关政策咨询渠道。 各级依托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体服务大厅和政府服务网,设立政策咨询综合服务窗口,为企业群众提供“一号答”“一站式”的政策咨询服务。 全面提升解读工作质量,更加注重对政策背景、出台目的、重要举措等方面的实质性解读。 推行政策施行后解读,对政策公布后社会的普遍疑虑和争议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度解读、延伸解读。 综合选用新闻发布会、图示图解、卡通动漫、专家访谈、短视频等多元化解读形式讲明讲透政策内涵,各级各部门单位2021年多元化解读率不得低于60%。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25.做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办理情况信息公开工作。 加强舆情回应台账管理,注意对照检查并及时公开2021年重点任务公开承诺事项的工作进展和落实情况。 密切关注涉及疫情防控、经济金融、工资拖欠、生态环境污染、食药安全、教育医疗养老、安全生产、市场监管、房地产市场、困难群众生活等方面的舆情,及时作出回应。 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宣传、网信、信访等部门沟通和协调联动机制,综合用好依申请公开、“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领导信箱、政务微博微信、政府网站留言板等渠道,提高对社会热点的发现、搜集和反馈能力。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三、强化公众参与推动高水平决策公开 (一)组织编制年度重大决策事项目录 26.各级要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713号)《山东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省政府令第336号)《枣庄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枣政发〔2021〕1号)等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和年度重点工作,组织编制年度决策事项目录,明确决策事项名称、承办单位等内容。 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应当及时公开。 后续要根据决策事项的推进情况,以目录归集的方式,对各事项的决策草案、制定背景、意见征集采纳情况、会议审议情况、决策结果等各项信息进行超链接展示。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司法局和年度决策事项目录涉及的市政府部门单位) (二)畅通公众参与渠道 27.决策机关应当建立完善公众参与平台,及时发布重大行政决策相关信息、征求意见及其反馈情况。 决策承办单位可以采取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实地走访、听证会、问卷调查、民意调查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意见,意见收集、采纳情况,以及较为集中意见不予采纳的原因要向社会公开。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年度决策事项目录涉及的市政府部门单位) (三)扎实搞好政民互动 28.常态化落实邀请利益相关方等列席政府决策会议制度,代表列席和意见发表采纳情况向社会公开。 积极开展政府开放日或政府开放周、政务公开日、网络问政、电视问政等多种形式的公众参与活动。 对优化营商环境、征地拆迁、教育医疗、安全生产等社会关注度高的工作,鼓励借助5G、云直播、视频直播、VR等新技术开展线上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利益相关方和公众代表参与工作监督和评价。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四、全面提升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一)严格政府信息管理 29.用好行政法规集中统一公开成果,对照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行政法规库的国家正式版本,更新本机关网站上的行政法规文本。 全面推进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政策性文件集中统一公开,2021年年底前系统清理本机关自2016年以后制定的现行有效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政策性文件,通过政府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公开。 严格落实公文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机制,市政府各部门报请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发文的,须明确标识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属性,并同步报送政策解读稿件。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二)提高依申请公开工作质量 30.推进依申请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登记、审核、办理、答复、归档等工作制度,严格依法依规办理。 完善申请办理会商机制,加强部门协作研究,防范法律风险。 严格依照《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的标准、程序、方式计收信息处理费。 完善依申请公开定期分析机制,梳理总结群众关注的征地拆迁、就业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热点难点,积极推动向主动公开转化。 行政复议机关要加强与省有关部门对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标准。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三)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 31.聚焦数字政府“一个平台一个号、一张网络一朵云”建设,深入推进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网、政务服务网全面融合,实现“进一张网,办全市事”。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审批服务局、市大数据中心) 32.健全政务新媒体监管机制,针对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娱乐化”“空壳”等问题有序开展清理整合。 2021年年底前,确保全市所有区(市)、部门政府门户网站全部支持互联网协议第6版。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办公室、市大数据中心) 33.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要求,持续拓展细化主动公开的具体内容,落实专人专责,健全法定主动公开专栏的日常检查、维护和更新工作机制,杜绝错链、断链和内容混杂。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34.完善区(市)政府公报编校审发等办刊工作规范和制度体系,实现政府公报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完善政府公报数据库,推进数字化利用,通过政务新媒体等渠道加强政府公报内容传播。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 (四)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35.根据国务院相关部门其他领域标准指引编制情况,进一步完善本级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 对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进行跟踪评估,以基层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及时优化调整完善。 突出示范带动,发挥典型作用,推动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向农村和社区延伸,2021年年底前,各区(市)、枣庄高新区至少建设1个具有区域特色的村(社区)试点。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 36.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专区、政府信息公开窗口等线下公开场所和平台建设。 要根据群众需求进行差异化建设,拓展专区功能、丰富专区内容,充分将专区运营和企业市民办事需求相融合,提供政府信息查询、信息公开申请、办事咨询答复等服务。 到2021年年底前,在政务服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等场所设立标识清楚、方便实用的政务公开专区。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审批服务局等部门单位) 五、严格政务公开工作保障和落实 (一)进一步健全工作协调机制 37.各级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切实发挥统筹指导协调推进职责。 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将政务公开融入日常业务工作中。 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经费保障,要在年度预算中统筹考虑,确保政策解读、第三方评估、公开专栏建设等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政务公开宣传,营造良好的公开氛围。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二)进一步加强培训考核 38.完善政务公开培训工作,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列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内容,分级分类组织做好培训工作。 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考核制度,开展日常评估、第三方评估和专项评议。 强化激励问责,对政务公开工作推动有力、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对工作落实不到位、考核长期落后的单位,公开通报批评,督促工作整改提升。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政府办公室等部门单位) (三)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39.各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及时总结推广本地区、本系统抓工作、促落实的好经验好做法,打造具有枣庄特色的政务公开品牌。 日常指导和评估考核工作中,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避免过度要求下级单位提供 自查报告 、情况说明等书面材料,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四)进一步抓好任务落实 40.对本要点提出的涉及本地、本系统的重点任务,梳理形成工作台账,加强监督,确保落实到位。 对上一年度工作要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重点针对有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的工作任务,逐项核查落实情况,未完成的要依法督促整改。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各区(市)、枣庄高新区和市政府各部门要根据本要点,结合工作实际,于6月底前制定并公开本区(市)、本单位工作方案;要将本要点落实情况纳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并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如何把党员的优良传统和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的问题
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实践养成相统一,充分发挥武侯区人文历史土壤丰厚的优势,积极引导人们追求高尚道德理想、树立法治思维理念、涵养丰厚文化底蕴,激励全区人民为争当建设“首位城市”排头兵、争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示范区而努力奋斗。 全面融合贯穿“五个武侯”建设始终■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破除“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坚持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以现代化国际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城市标准塑造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形态、彰显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品位。 ■以价值自信激活创新动力,以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提振价值自信。 “我区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代武侯’建设实践方面,将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破除‘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规划,制定经济社会政策,注重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以公正促发展,以文明促富强。 ”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品质武侯”建设实践方面,将坚持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以现代化国际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城市标准塑造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形态、彰显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承载功能、创新城市管理机制,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的时尚之都、魅力之城。 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创新武侯”建设实践方面,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科技驱动转型升级全过程,以价值自信激活创新动力,以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提振价值自信;切实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完善科技驱动转型升级的技术创新体系、人才支撑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充分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据介绍,我区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武侯”建设实践方面,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落实到依法治区和社会治理实践中,体现到各项规章、政策、制度中,体现到社会利益关系调节中,体现到深化社区网格治理机制改革中;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把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据了解,我区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幸福武侯”建设实践方面,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生服务转型升级全过程,着力构建和完善民生服务供给体系,提高教育、医疗、就业、社会救助等民生服务水平;大力实施社会保障、服务提升、养老助残、宜居安居“四大工程”,深入推进“颐居通”、天安人寿养老保险、“长寿食坊”、慈善惠民超市等民生项目,使人民群众更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宣传引导凝聚社会价值共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共识。 ■广泛开展优秀文化产品展演展播和经典作品阅读等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打造一批文化社区、文化院落。 ■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使核心价值观看得见、摸得着、离得近。 我区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纳入各级党组、党(工)委中心组学习计划,作为区委党校各级各类主体班必修课;组织区级媒体刊发系列阐释性、解读性理论文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共识。 “我们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舆论阵地,坚持全媒体宣传、全栏目融入、全覆盖普及、全天候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广泛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论坛访谈、网上互动等形式,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格局。 ”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还将探索新颖鲜活的宣传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走进人们心灵,同时运用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方式,以网民喜闻乐见的故事和语言唱响主旋律。 据了解,我区还将加快区文化馆、区图书馆、浓园泛艺术新界等文化项目建设,培育学术论坛等公益文化讲座品牌,为优秀文化思想和作品传播提供承载平台;组织创作动漫、舞台剧、小品等艺术作品,用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打造“梦想大舞台”、“武侯闹春”、“书香武侯”等文化活动品牌,广泛开展优秀文化产品展演展播和经典作品阅读等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打造一批文化社区、文化院落。 我区还将创新广泛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载体,将组织创作一批内涵丰富、形式新颖、格调高雅、通俗易懂的优秀公益广告作品,增强公益广告感染力;整合、开发全区各类媒体、户外广告载体、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等载体资源,打造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街区”,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使核心价值观看得见、摸得着、离得近。 突出关键着力抓好重点人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守护者和建设者;改进对干部“德”的考察,推动考核指挥棒指向干部的道德品行、工作作风、科学发展实绩。 ■定期开展“新三好”、“武侯美德少年”等评选表彰活动,引导青少年崇德向善、知行合一。 ■在街道、社区、企业、学校和窗口单位广泛设立善行义举榜,为身边好人立榜,为最美人物扬名,为时代楷模讴歌。 “我们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教育,严格贯彻执行‘八项规定’,深入转变作风,持续反对‘四风’,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用自身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 ”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守护者和建设者;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改进对干部“德”的考察,推动考核指挥棒指向干部的道德品行、工作作风、科学发展实绩。 在全面夯实青少年教育培养基础方面,我区将实施“魅力德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编制富有武侯特色的校本化德育教材;定期开展“新三好”、“武侯美德少年”等评选表彰活动,引导青少年崇德向善、知行合一;积极开展“寻找身边的榜样教师”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学生社团指导等日常工作;广泛组建“家长行动团”、“家长导师团”,形成家庭、社会、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据了解,我区还将充分发挥先进模范标杆作用,积极参与“中国好人”、“四川好人”、“成都好人”及成都市道德模范评比宣传活动,持续深化“感动武侯人物”评选,以“梦想大舞台•感动一起来”、“三百四进”等活动为载体宣扬“身边好人”的美德善行;在街道、社区、企业、学校和窗口单位广泛设立善行义举榜,为身边好人立榜,为最美人物扬名,为时代楷模讴歌。 实践养成引领社会广泛参与■开展“诚敬做产品”、“诚信经营示范店”等创建活动,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在全区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坚持移风易俗,丰富发展民俗文化,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 “我区将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开展道德讲堂、百姓故事会和《成都市民文明公约》宣传践行活动。 ”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还将开展“诚敬做产品”、“诚信经营示范店”等创建活动,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在全区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把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与培育廉洁价值理念相结合,营造崇尚廉洁、鄙弃贪腐的良好社会风尚。 为常态化推进志愿服务活动,我区将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完善志愿服务统筹推进机制;在景区、广场、车站、商业街区等地建设志愿服务站点,巩固和扩大志愿服务阵地;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广泛开展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 “我们还将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院落、文明行业、文明市场、幸福家庭等创建活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实践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局面。 ”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还将大力倡导重要场所和重要活动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大力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行动,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另据了解,我区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上有新举措,将深入挖掘我区三国文化、丝竹文化等历史文化精髓,强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开展以“和睦”、“诚信”、“勤俭”、“孝道”等为主题的“好家训好家风”分享活动,讲好诸葛亮传世家训《诫子书》优良家风故事,广泛开展“最美家庭”、“幸福家庭”、“身边的优秀女性”评选;坚持移风易俗,丰富发展民俗文化,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 我区还将积极开展节庆日纪念庆祝活动,利用政治性节日、国际性节日等,举办内涵丰富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熏陶和思想教育功能,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节庆日纪念活动中,通过展览展示、情景体验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短评人人都是参与者•文春•当前,我们面对着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如何适应新常态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上了全新的国家战略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显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某个群体的事情,事关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我们需要全面认清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将个体行为统一到国家战略上来。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成统一思想、净化灵魂的重要手段,将为人民服务变成自觉行动,将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同时要把制度设计、价值评判等方面工作贯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始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项临时事务和短期行为,也不是脱离工作实际的思想教育活动,需要全民结合本职工作和自身实际,从身边点滴做起,积极参与并持之以恒地推动,机关干部更要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具体的工作实践,成为这项工作的忠实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最终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求一 政治(人教版),历史(川教版), 中考的开卷资料!!! 急!!!
政治复习资料答题方法“认识”类题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一、意义类::有利于:个人、社会、家庭、国家、材料中(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二、建议(措施):1.材料中原因;2.角度(个人、国家、家庭、学校、社会)3.层次(道德、法律)三、民生问题:1.国家性质;2.党性质、宗旨;3.社会和谐;取得成就的原因(根本的原因)九P4中学生做些什么:1意识 2.行动 3.宣传4.反对5.可操作性的具体内容活动题(步骤):可参考九P15(活动形式、调查方式、活动目的、意义(知觉能)活动调查步骤:《复》P40说明题:1.材料的中心意思概括;2.用所学知识进行提炼表格题目:!所有内容提要!正反两角度提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评析:1.判断2.正确的(理由)3.错误(理由)4.正确的做法人口资源环境卫生→可持续发展、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未成年人:家庭、学校、社会、自身(法、德、自我保护)少年成才:1.德(远大理想);2.智(努力学习);3.创新;4.艰苦奋斗;5.实践能力,承担使命6.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职业观、择业观7.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相结合基本知识点2对法律的认识内容:1.内容:规定楮和义务为内容2.约束对象:全体社会成员3.法律是统治意志的体现,我国法律体现人民的意义和利益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我们常常把法律称为“国法”。 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在阶级社会法律体现 统治阶级 的意志在我国法律体现 人民 的意志。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的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当前我国实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有: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基本规则,使正常的经济秩序,经济活动有了法律的保障。 我国刑法的任务:保护人民惩治的犯罪。 在公安机关中发挥职能作用的工作人员是人民警察。 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组成。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最高检察机关。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是人大最高立法机关:人国人大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第一原则为保护生命。 依法进行自我保护,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维护合法权利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打官司”就是一种重要方式。 未成年人打官司与成年人不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不需要亲自到法院与另一当事人对簿公堂,可由法定代理人来完成。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 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因此又被称为“国法”。 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法律原则。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祖国的统一,国内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可靠的保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教育、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学生的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国际竞争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教育的竞争。 义务教育的特点: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 义务教育实施的对象: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 义务教育约束的对象:全体社会成员。 协商和解含义是指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平等自愿的基础。 仲裁的前提条件是:当事人双方必须达成仲裁协议。 1.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2.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富民之路;我们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党和国家坚持把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基本国策:保护环境,计划生育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对外开放进入了新发展阶段。 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准,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立党之本、执法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我们要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关键: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 我国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2. 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3. 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中国人崇尚的家庭伦理准则。 爱国是一种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情感。 “中国”,是所有中国人,包括海外人、海外游子的情感归依。 1.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 实现祖国统一的前提或基础:一个中国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机 第二次科技革命:电能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新能源泉、新材料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人是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创新过程中起主导或决定作用的是:劳动者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人口问题仍然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晚育、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 减少资源浪费与破坏的关键是:科技创新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历史得出的基本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党的基本路线以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奋斗目标(共同理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保证。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富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广泛的、真实的人民民主。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维护和平是实现发展的必要前提。 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为时代的两大主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 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成才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 选民必须是:1年满18周岁的公民。 2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依法进行了选民资格登记。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政权性质,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公有制经济(基础)1. 全民所有制经济(国有经济)一主导力量2. 集体所有制经济3.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二、非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1. 个体经济2. 私营经济3. 外资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政治史大事1840年 鸦片战争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1919年5月4日 五四运动1921年 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并将马列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 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1949年 新中国成立1956年 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完成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87年10月 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7年 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2000年 达到总体小康水平2001年12月11日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02年11月 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确立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4年3月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2004年9月 中共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2006年 我党和国家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思想)2007年10月 中共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2020年 达到全面小康2050年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