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本年度二十国集团第三次财政部长会议7月26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闭幕。会议发表部长级宣言,各方就国际税收合作、组建全球反饥饿与贫困联盟和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达成一致。该宣言由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共同签署。
巴西财政部长费尔南多·阿达在会后向媒体透露,宣言承诺各方努力建立更加透明、公平和公正的国际税收制度。
阿达还指出,参会各方还在制定多边开发银行改革路线图方面取得进展,路线图将包括要求世界主要经济体扩大这些金融机构财政能力的全面建议,以便它们能够发挥系统作用。此外,与会各方还在寻求加强对最贫穷国家的债务减免机制,释放资源以换取对人类健康的投资等方面达成一致。
易纲:人民银行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10月13日,二十国集团(G20)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美国华盛顿主持召开今年第四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为11月G20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做成果准备,会后发布了主席会议总结。 会议主要讨论了全球经济、国际金融架构、可持续金融、金融部门改革、基础设施投资、国际税收等议题。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以视频连线方式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受疫情、通胀、地缘局势以及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等系列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复苏持续放缓,风险进一步上升。 各方同意加强政策协调和沟通,提高财政应对措施的灵活性和精准度,加强对绿色和数字等领域的支持,妥善把握货币政策节奏、稳定通胀预期,合作维护金融稳定,防范溢出效应,推动全球经济共同实现强劲复苏。
各方重申支持推动低收入国家经济复苏。 会议肯定了落实转借特别提款权的进展,欢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韧性与可持续性信托投入运作,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各方重申将继续落实好关于债务处置的共同框架,强调私人债权人和其他官方债权人应以可比方式共同参与债务处置。 会议承诺维护以IMF为中心的全球金融安全网,推动在2023年底如期完成IMF第16次份额总检查。
会议一致通过《2022年G20可持续金融报告》,支持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在制定转型金融框架、完善金融机构净零排放承诺、发展可持续金融工具等领域取得的成果。 会议欢迎各方在落实《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上取得的进展,呼吁进一步加强落实,共同促进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
会议强调,要提高全球金融体系应对风险的能力,同意继续通过政策协调和标准落实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各方支持从数据、披露、评估等角度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金融风险,欢迎金融稳定理事会在完善加密资产监管协调方面开展的工作,同意继续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支持经济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上发挥积极作用。
易纲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国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立场,表示中国物价水平基本稳定,人民银行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金融机构发放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同时推动“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易纲对G20债务处置共同框架的落实进展表示欢迎,表示中方将继续与各方共同做好落实工作,私人部门债权人应按可比方式参与,并欢迎IMF关于在支付领域建立新的全球公共基础设施、增强国际货币体系韧性的提议。 易纲感谢各方支持人民银行牵头制定G20关于金融支持高碳行业有序转型的政策框架以及《2022年G20可持续金融报告》,期待继续与各方推进G20可持续金融工作。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理财新闻,欢迎关注我们。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会议由来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促使国际社会认识到,解决复杂的国际金融问题不能仅依赖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同样至关重要。 1999年9月,西方七国集团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齐聚华盛顿,共同探讨应对策略。 会议后,他们承诺进一步合作,以提升全球经济前景并稳定金融市场,并决定设立一个包含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新平台,即二十国集团,以深化对国际金融问题的讨论。
二十国集团作为非正式部长级组织,没有常设秘书处,其领导权通过轮换制体现。 每年,集团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召开一次会议,由当前主席国以及一些国际机构和外部专家提供必要的秘书服务和支持。 在必要时,会议会成立工作小组,专门针对重大问题进行深入审议并提出解决方案。 中国作为二十国集团的创始成员,曾在2005年成功地主办了第七届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展示了其在国际金融事务中的重要角色和影响力。 扩展资料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为二十国集团以非正式的部长级会议形式运行,不设常设秘书处,主席采取轮换制。 该集团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每年举行一次。 作为一个国际论坛,二十国集团 (Group 20) 的成员包括:八国集团成员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以及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和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和土耳其。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历次情况
1999年12月16日,二十国集团(G20)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首次在柏林聚会,创立了这个非正式的对话机制,旨在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间的实质性问题讨论,以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会议着重于合作和全球化议题。
2000年10月24日至25日,G20在蒙特利尔召开,讨论全球化及其对金融危机的防范。 与会者达成“蒙特利尔共识”,强调推动经济全球化、改革国际金融机构透明度,以及建立统一金融标准等。 会议还关注援助债务负担国家和国际合作领域。
2001年11月16日至17日,渥太华会议上,G20聚焦打击恐怖主义的财经合作,中国代表项怀诚和戴相龙参与讨论。 2002年11月新德里会议,金融危机防范、全球化和打击恐怖融资成为主要议题。
2003年10月,G20在莫雷利亚会议上,讨论了全球经济挑战和金融系统的国际合作。 2004年11月柏林会议,讨论了宏观经济、全球化和金融监管等议题,中国宣布将担任2005年G20主席国。
2005年10月,北京会议以“加强全球合作”为主题,讨论全球经济问题,并发表了关于改革和全球发展的声明。 2006年墨尔本会议,关注全球经济前景和能源问题解决方案。
2007年开普敦会议,G20财长和央行行长讨论金融市场稳定及国际金融机构改革。 2008年圣保罗会议,面对金融危机,各国同意改革金融体系并采取集体行动应对。
2009年霍舍姆会议,G20强调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2009年9月伦敦会议,继续采取措施支持全球经济复苏并讨论退出刺激计划策略。
2010年庆州会议,G20着重于全球经济形势、金融监管改革,中国提出建立公正金融体系的倡议。 会议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取得显著进展,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权益得到提升。
2013年莫斯科会议,G20成员讨论全球经济形势、投资和金融体系改革,强调各国需要协调政策,推动全球经济稳步复苏。 会议还重申了对IMF份额改革和加强金融监管的共识。
扩展资料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为二十国集团以非正式的部长级会议形式运行,不设常设秘书处,主席采取轮换制。 该集团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每年举行一次。 作为一个国际论坛,二十国集团 (Group 20) 的成员包括:八国集团成员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以及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和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和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