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科海归博士到金融量化市场

编者按

2024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调整,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私募基金的整体业绩无疑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除了业绩,金融人的投资日常、职业规划、工作体验等同样成为了不少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据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8月初,国内头部私募(管理规模50亿以上)数量达178家,头部私募登记的全职员工为6671人,其中有6家百亿私募的员工人数超过了100人。

为此,私募排排网特别策划 #闪闪发光的金融人# 系列专题文章,邀约了多家头部私募的工作人员,以员工视角分享他们作为金融人在头部私募的工作经历,给广大投资者第一视角了解私募行业,也给想要进入金融行业的同学一点建议与参考,给予奋斗中的人以温暖和引导 。

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 老牌量化管理人杭州龙旗科技——来了解李宇雷先生从工科海归博士到金融量化市场的经历!

对量化基金来说,市场部或投资者关系部可以说是门面担当兼全能担当。专业的基金管理人围绕着“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使命建构起来,其中市场部门作为优化和提升投资者体验的最前线,不仅仅是将公司和产品推向投资者,同样也是带着投资者的体验与反馈推动公司各部门各环节的优化迭代。

那么,要如何搭建起管理人与投资者之间双向互动的桥梁,如何既专业又有人情味地做好“服务者”的角色?

本期我们就和老牌量化管理人杭州龙旗科技的投资者关系部负责人李宇雷聊聊。宇雷的人生选择也颇有传奇色彩: 清华毕业,工科博士,他却选择放弃海外更加专业对口的机会,跨行来到并无经验积累的量化市场岗上;从细分领域的专业研究,到量化投资中横贯各环节、对外兼对内的多面手,他陪伴量化行业、陪伴龙旗一起发展成长。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又会对求职者有哪些真诚的建议呢?

“寻找局部最优解”

私募排排网:请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龙旗科技李宇雷:我是龙旗投资者关系部负责人李宇雷,目前主要负责公司的市场战略、资金募集、机构和渠道的对接维护等工作。我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硕士和博士毕业于美国德雷塞尔大学机械工程系,加入龙旗已经4年多了。

私募排排网:你之前的专业是工科,为什么会跨专业来做偏金融的量化市场?

龙旗科技李宇雷:我想用机器学习的术语来解释——机器学习有术语“局部最优解”和“全局最优解”,意思是你可以通过设计参数,在全局范围内去求最优解。但现实里大部分情况下,可能更多是求出局部最优解。

运用到生活或工作上面,其实人生也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尝试探索最优解的过程。人生很难做全局的优化,相对比较简单的是做阶段性的优化、或者局部的优化,通俗讲就是在当下做出相对更好的选择。

比如我当时清华毕业,就面临读完本科去哪里深造或者工作的问题,我去美国留学,是因为当时情况下可能会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到后来博士毕业再选择工作的时候,也是因为国内当时量化属于刚起步的阶段,我是看到了量化发展的前景,所以选择了量化行业,确实这些年也经历了量化的发展和壮大。

至于为什么选择市场而非投研呢?首先投研的招聘要求很高,虽然我有工科博士的背景,但是在代码和数理方面和最对口的计算机或者金工、数学还有差距。此外我觉得市场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更加全面:需要了解策略相关的算法,才能够删繁就简通俗地讲给客户;需要了解金融市场的周期,知道不同资产的配置价值;还需要理解私募基金的运作和整体业态。如果说我在读博期间,是专注于细分领域的研究,那我希望工作当中,更多拓展不同的技能,寻求未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私募排排网:你选择量化市场岗的时候,为什么会在众多私募里挑中龙旗呢?

龙旗科技李宇雷:当时择业的时候,国内已经有不少量化公司,有的成立时间比较久,有的规模增长比较快。我当时选择龙旗,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龙旗它比较老牌,公司从2011年成立到现在是穿越了行业的一个甚至两个完整的牛熊周期,我觉得在资管行业中,穿越牛熊周期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了解到龙旗整体是偏学院派氛围的公司,比较喜欢招应届生,像我这样的背景,其实没有太多金融或市场相关的从业经验,但龙旗也愿意给到机会。所以龙旗的一个特点是喜欢招有潜力的候选人,进行持续的培养,让他在公司里逐渐成长为一个有合格能力、甚至超出大家预期的角色。目前公司也有很多同事都是一毕业就加入,逐渐成长为各个部门的中坚力量,这是我非常喜欢的龙旗特点。

除此之外,我觉得龙旗还有一些加分点,首先是公司的办公环境确实太赞了!作为一家量化投资金融公司,它不在杭州的钱江新城CBD,而是在西溪湿地里面办公,每天上下班走在路上,两边有青翠的植被、纵横的水系,真的是非常放松、非常享受的过程。还有一点,公司雇了阿姨每天做好午餐送到公司,大家自助取餐用餐,基本上一个星期都不带重样的,口味也非常不错,就这些人文关怀的小细节真的都很加分。

“做市场的体验就是‘参差’”

私募排排网:量化市场经理平时的工作有哪些呢?

龙旗科技李宇雷:主要有这么几方面: 首先是新客户的拓展推进;其次是合作的推进落地,找到目标客户之后会尝试机构直投或者券商代销、银行代销这类的合作;还有就是已经投下来的老客户的维护。

当然不同阶段的侧重点会不太一样,比如2021年市场整体比较火热,新的资金进入量化的体量是比较大的,所以那个时候大部分工作都是去接触新客户,去推进合作、确定产品,我记得当时高峰时候一天做了六场路演;最近一两年市场热度慢慢下来,比如今年没有太多增量资金的情况下,更多的是存续客户的维护,和已经合作的客户寻找新的合作机会。

这是对外部的,对内部的话,也有一些不同部门的协作交流,比如我们作为市场部也会去听策略部的投研例会;也会去和交易同事、运营同事进行交流复盘,提高内部的工作效率。

私募排排网:量化市场的工作体验是怎样的?

龙旗科技李宇雷:如果用两个字总结的话,我觉得做量化市场的体验是非常“参差”的。

首先大家会觉得,作为私募基金对外的工作人员,会参加一些行业论坛、财富活动、颁奖典礼,会接触各个行业里面的大佬,经常出入的是陆家嘴、金融街的写字楼,会给人一种光鲜亮丽的感觉。

但这是比较表面的体验,市场人员归根到底是一名销售和服务人员, 工作的核心在于把不同类型的产品推荐给合适的客户,并且持续维护好客户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去加班伏案准备材料,去给客户分析市场情况,净值下跌的时候去做一些心理按摩,让客户坚定信心长期持有。推进项目的时候,困难的项目落地可能会意气风发,也会有花了很多精力、时间最后功亏一篑的崩溃情况,所以整体体验确实非常参差、非常多样、非常丰富。

私募排排网:你会怎么评价龙旗的团队氛围呢?

龙旗科技李宇雷:我觉得龙旗的氛围首先是比较轻松有活力的,其次是比较注重分享交流和精诚合作的。

先说第一点,因为 龙旗注重招聘应届毕业生 ,所以团队的大部分成员都是90后,甚至00后也有入职的,在这样的一个年轻开放的工作氛围里,大家会比较有活力,除了工作上的交集,也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爱好团体,比如跑步、羽毛球、骑行等等。

第二点, 龙旗的团队氛围是比较注重交流、共享、合作的 。比如龙旗的投研采用了多元项目的一体合作制,这是一种比较扁平、不同项目人员交叉的合作体系,非常注重投研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再比如我们的投研例会每周开一次,会有一个策略研究员去介绍最近的研究成果,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内部的合作产出。不定期的头脑风暴和思维碰撞,可以促进整个团队内部每一个个体的快速成长,也能让整个团队形成合力去提高策略的迭代效果。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私募排排网:对于我们目前在招的市场经理岗位,你会更看重候选人的哪些技能?

龙旗科技李宇雷:作为量化市场,需要的技能很多,我比较看重的有这么几点:

第一点是候选人的学习能力 ,因为量化是一个学习曲线非常陡峭的行业,尤其是刚入行的时候,需要快速的掌握和运用大量的知识;

第二点是信息获取能力 ,这个体现在业务层面,比如市场动态是怎么样的,资金流向是怎么样的,需要获取足够的信息才能够高效推动项目;

第三点是沟通交流能力,或者说是共情能力 。因为做业务最后还是跟人打交道,尤其是投资,任何一个管理人都没有办法做到每一年业绩都名列前茅,所以在和投资人沟通的时候,要多去了解投资人各方面的需求,争取投资人对龙旗全方位的认可;

第四点是攻坚克难的能力 ,有些项目停滞在那里,那要有能力去把这些难啃的硬骨头给搞定。

这些是工作能力上的要点吧,从个人的性格或品质来说,我会比较看重两点:

首先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刚刚提到量化市场是一个体验非常参差的工作,而且需要去面临市场的周期,行情好的时候募资比较简单,行情差的时候募资难度大大增加。人的情绪难免会因为这些外部环境受到影响,但是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还是需要有比较好的定力,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够在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有清晰的判断和准确的执行力;

其次是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的是对待事情要淡然处之,但并不是要躺平,而是需要朝着目标持续努力,所以我会更加喜欢候选人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私募排排网:量化市场岗位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是怎样的?

龙旗科技李宇雷:不同的量化公司,市场岗位情况不太一样,有些公司会按渠道和机构分,有的会按区域分,有的市场还要处理一些中后台工作。

但说到职业发展路径的话,整体是跟市场经理自己的能力和成长挂钩的,比如有的公司可能会要求市场人员先从事一段时间中后台的工作,那这个时候他可能是运营主管或运营经理这样的岗位;了解产品运作之后,就可以去维护已有的渠道;再进一步,可以成为渠道总监去负责渠道的整体把控。有新渠道的拓展能力,就是进一步的要求了,就可以作为市场经理或市场总监的定位,去管理团队完成资方的持续拓展和铺盘。

到这一步的话,业务能力肯定足够了,也会有比较深厚的资源积累,对于整个量化私募的业态也比较清楚,后续的话就会有更多不同的选择——有些管理人可能会有比较开放的合伙人机制,那可以晋升为合伙人;或者也可以考虑往金融行业内不同的细分方向发展,发挥出积累的能力和资源。

私募排排网:你会给感兴趣做量化市场岗位的,包括感兴趣来龙旗的求职者哪些建议呢?

龙旗科技李宇雷:其实我自己也经历毕业找工作,然后读博,然后再找工作这样一个过程,以我的经验来说,我建议 从学校出来找的第一份工作,一定要找一个有资源、能学到东西的公司,而不是单纯看哪家公司薪水更高

因为从学校到职场有一个过渡的过程, 一方面是工作技能的积累,另外一方面是个人能力的成长 。很难有人能直接无缝从学校到职场完美转变,所以第一份工作最好是让人能够顺利地过渡,能够学到更多的技能,这是我对应届毕业生的建议。

像我们龙旗的话,同事之间非常注重分享交流合作,而且本身也喜欢去招应届毕业生,很多资深老员工都是我们从学校招过来培养起来的。 我也相信行业内也会有一些其他的量化管理人,跟我们一样会给到应届毕业生比较好的机会,花心思给资源去培养应届毕业生,形成公司内部的人才梯队化建设。所以我是建议大家去选择这样的公司。

最后也非常欢迎大家来龙旗,我们在西溪湿地等你。

杭州龙旗科技 介绍●

杭州龙旗科技于2011年在中国杭州成立,2014年获得AMAC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2020年获得香港资管九号牌并成立龙旗科技(香港)有限公司,2022年成立龙旗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立足中国、布局全球的量化对冲基金公司,杭州龙旗科技拥有超过10年的私募基金管理历程,经历了完整的市场周期,积累了丰富的基金管理经验,具有优异的策略迭代能力和持续推陈出新的产品创新能力。杭州龙旗科技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境内外大型机构投资者青睐,目前全球资产管理规模近150亿人民币,多次获得金牛奖、金长江奖等行业示范奖项。

杭州龙旗科技一直坚持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驱动,以研究为基石,专注投研开发,打磨精品策略,力求打造专业化、机构化的量化基金管理人,吸引全球投资者“长钱长投”A股市场,推动投资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风险揭示 :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本资料涉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或预测产品未来收益。投资者应谨慎注意各项风险,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销售文件,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对投资决策自负盈亏。: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排排网财富,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上海财经大学MEM培养方向是什么

上海财经大学MEM培养方向:1、大数据工程与商务智能大数据时代的企业决策更依赖于对数据的洞察、组织、分析和实施。 本方向结合产业界对数据分析的需求,培养具有对数据的洞察和组织能力、大数据开发能力、应用能力和商务智能分析能力,同时具备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将数据驱动决策的技术应用到各行业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授课教师除完成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外,还完成了多项电子商务、电信、制造业、服务业领域的大数据应用项目,在大数据和商业智能分析方面有着很强的实践经验和科研实力。 本方向主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包括《数据挖掘》、《文本挖掘》、《大数据处理平台与技术》、《数据分析方法与实践》等。 本方向的考生应具备一定的大数据应用和商务智能分析的行业背景。 2、金融信息工程本方向是金融和信息技术的交叉学科。 根据金融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和产业发展需要,培养既有扎实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基础,又掌握金融与金融工程知识,具备金融信息化建设能力或金融量化决策能力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授课教师除了本校信息专业和金融专业的优秀师资外,还包括在海外顶级金融机构有2-5年丰富工作经验的多位海外名校博士,他们在金融信息化和金融量化决策方面具有很强的科研与教学实力。 本方向主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包括《金融工程》、《金融计量》等。 本方向的考生应具备一定的金融领域的行业背景。 3、企业工程管理决策本方向培养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具有用科学方法开展计划、组织、协调和决策的企业管理高级专业人才。 授课教师中,来自本校的师资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还有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沃顿商学院、明尼苏达大学的多位海归博士,他们在企业管理、项目管理、运营优化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科研与教学实力。 本方向主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包括《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原理及实践》、《数据分析》等。 4、房地产工程管理面向房地产和路桥港口等工程建设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房地产理论功底、熟悉国内与国际房地产与工程方面的法规制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房地产金融、房地产投资、房地产策划及房地产评估等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等。

我是工科学水利的,现在大三,想考金融学的研究生,请大家帮我分析一下我适合考哪个金融学专业的学校?谢

金融学专业排名2009-05-29 15:311.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五道口)1)师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学校里的导师大多是奋斗在金融前线的高官,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如果想在银行或国内证券公司就业,这应该是个很好的选择。 但是,由于没有固定的老师,所以学术氛围差了一些,不适合立志于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 业内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学术论文水平一般,但是从是实际工作的能力比较强。 由于没有自己的本科生,所以录取比较公平。 最近几年招生人数都稳定在7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公费。 2)考试特点专业课考试内容广泛,是所有院校中考试范围最广的,也是唯一不指定任何考试参考书目的院所。 专业课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阅读面,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从题型上看,不需要计算能力,不考察数理分析能力。 对于阅读面比较广以及记忆力比较强的学生是一个优势。 从试卷给分情况来看,高分也有不少,不及格的也有很多。 所以,专业课是可以拉开差距的。 如果能够考到120分以上就比较高了。 从分数线来看,没有380分以上是很难最终被录取的。 所以对数学成绩要求比较高,没有130分以上,除非其它几门考试成绩有竞争力,否则是很难被录取的。 复试以口试为主,包括英语和专业课。 推荐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考这里,主要是因为要看的书太多,如果全部从头学,要花很多时间。 也不建议数学比较弱的同学考这里。 考试难度很高。 3)就业前景由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成立的目的主要是为国内金融系统培养人才,所以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是国内金融系统,包括各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等。 整体就业形势非常不错。 进外企和私企的非常少。 整体来看,如果想出国,建议不要考这里。 最大的优势是这里的导师都是人民银行系统各个司局的干部,人际关系非常强,这一点重要性不言而喻。 2.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1)师资人大在中国的金融界历来被视为老大哥,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土鳖和海龟。 是全国金融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 中国货币金融学的主要奠基人黄达教授是人大前校长,中国金融学会前会长,也是中国金融学会历任会长中唯一一位学者会长(其余都是由在任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担任)。 周XXXXX业教授也是中国金融界的泰山北斗级人物。 在中青年一代学者中,也有像陈雨露教授(人大副校长兼任财长金融学院院长,主要研究国际金融和现代金融理论),吴晓求教授(人大研究生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资本市场和证券投资),张杰教授(原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金融制度学),赵锡军教授(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国际金融市场),瞿强教授(院长助理,原应用金融系系主任,主要研究货币金融理论)这样的在国内金融界声名显赫的。 国内很多金融界著名学者都是在人大财政金融学院攻读的学位。 2)考试特点人民大学的金融理论自成体系,照自己的体系来出题。 从专业课试题上来看,比联考难度要大得多。 分数线至少是90分,但是高分很少。 110分以上的很少,所以拉不开差距,除非是专业课很强的。 所以,如果要考上,主要是两个障碍:一个是专业课,可以分数不高,但是一定要过线,这个还是很有难度的。 特别是有些年份老师改卷子的分寸很紧,比如2004年。 还有一个是数学,由于其他三门课分数拉不开差距,所以数学成绩就成了重中之重。 每年数学成绩都是高分如云。 不过人大金融的复试线不是很高,所以如果数学能拿到120分(这个不是很难的),是完全可以通过初试分数线的。 总体上看,由于招收人数和专业课成绩的区别,人大总体难度比复旦大学还是要容易一些。 但是要特别重视专业课。 往年很多高分都是卡在了专业课上,这点一点儿也不比北大容易。 虽然人大的专业课最近几年加强了计算题的比重,不过总体上还是以简答论述为主,侧重综合分析能力,出的试题结合参考书和现实,不求死记硬背。 记忆力很重要,但排斥死记硬背的学生。 只要下功夫努力学,跨专业的同学未必比本专业的同学差。 这一点,人大没有歧视。 人大金融的排外程度也不高,每年外校外地考入的占50%以上,北大、清华考入的每年有之。 3)就业前景人大金融的就业前景非常只好,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人大金融设有实验班,是从所有硕士生中严格选拔出来的。 其就业形势非常好,完全可以和北大清华相比。 普通班的情况也很好。 人大金融学硕士生找工作的情况在整个人大都是数一数二的。 从这几年来看,进入国际级大投资银行的每年都有,比如高盛,摩根。 当然了,这些企业对学生素质要求很高的。 国际大企业每年也都在人大金融招人,像宝洁,联合利华等等。 从整体上看,毕业后进各大金融机构总行和分行的人也很多,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 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进入了普华永道,毕马威,安永,德勤这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进入国企的人数也很多。 3.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1)师资有厉以宁,张维迎等一大批经济学家坐镇,虽然不全是金融学领域的导师,金融方面最有名的导师应该是曹凤岐教授。 今年来,有一大批海归的加盟,实力提XXXXX更快。 2)考试特点专业课考试难度比较大,侧重一定的数学能力,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还有就是考试范围要广,和人大一起是全国仅有的两所院校初试中强化财务管理知识的学校(联考只是稍微涉及)。 专业课给分情况与人大差不多,但是对公共课要求比人大高,所以不建议数学英语不好的同学报名。 理工科考生还是很有优势的。 出国机会比较多,很多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这一点人大比不了。 整体上看,北大光华的金融学考研录取分数线至少需要370分以上,当然,专业课的难度比较大。 如果不下大功夫,还是不要尝试了。 另外,与其它院校不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金融要求考数学三,难度大大增加。 3)就业前景北大的金融学虽然还不是国家的重点学科,但牌子在这摆着,所以就业形势也非常不错,而且有很多的出国机会。 4.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师资导师主要有两个有名的,一个是中国金融工程学会会长宋逢明教授,还有一个是研究公司金融的朱武祥教授。 2)考试特点非常重视金融学中的数理分析,不过有时候给人感觉是过分的迂腐在数学模型之中,对实际问题重视程度有所不够。 由于偏好理工科学生,复试的时候还得考计量经济学,所以报考者基本上是跨专业,考取难度很大。 它是全国唯一一个要求考数学一的学校,这一点,基本上堵死了经济类本专业读的可能性。 总之,清华大学的金融学比起北大和人大还是比较弱的。 不过金融工程还是比较强的。 5.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的实力很强,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绝对的一流。 和人大同为全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学科。 不过,由于天津市本身的魅力这两年在下降,学校的生源也有大幅度的下滑,前年居然跌到了315的低分。 今年分数反弹,但还是没有办法和人大,复旦比。 考试难度中等。 全国金融学联考得国际金融部分的出题学校。 应该说,南开大学的国际金融和保险学水平还是排名全国第一。 在教育部的评估中,其国际金融的科研实力甚至超过了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排名全国第一。 钱荣堃教授是我国国际金融领域的泰山北斗,是中国的XXXXXBA之父,不过其现在已经过世。 现在的学术带头人是马君潞教授,在国内很有名。 据说南开大学培养的硕士全部都是国际金融领域的。 保险学是传统优势。 刘茂山教授非常有名。 保险精算专业全国第一,中国保险精算师老师委员会就设在南开大学。 由于联考难度不大,对跨专业的考生是一件好事。 但是这几年,由于地理位置的劣势,给人的感觉是国际金融水平已经不如复旦大学有名,但是其实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业内其地位不容质疑。 学生素质比较高,但是就业不如人大和复旦。 这一点主要是在与天津的城市环境不好。 6.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1)师资全国第四个国家重点学科。 绝对的名牌。 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像姜波克、张军、刘红忠这样的青年学者,(主要是海龟)致力于金融学最前沿的研究。 2)考试特点虽然复旦的金融学不过是这两年突然起来的,但是由于招生人数比较少,大部分名额给了保送和单独考试的学生,加上上海的吸引力,考取难度实在太大。 06年录取线达到了惊人的422分。 复旦大学是联考的领头学校,大部分试题是复旦大学出的。 联考的范围比较广,但是难度不大。 专业课成绩普遍很高,130分以上的人很多。 推荐跨专业的学生报考。 英语要求一直都是60分以上,数学没有130分基本不可能考上。 应该注意的是,同样是参加联考,复旦大学的专业课成绩给分很高,而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则判卷尺度比较紧。 总之,考研难度很大,风险很高。 录取比例远远超过了20:1。 而且,由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内部其他专业是参加复旦大学自己组织的经济学统一考试,所以金融专业的考生不能在本院调剂。 这一点,更加大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还有一点,人大的学生在选导师的时候是双向选择,而复旦大学是指定,所以即使考上,也没有自己选择导师的权利。 3)就业前景学科底蕴虽不如人大,但毕竟是名校,而且有着一批海归,所以就业形势一片大好,而且有很多出国的机会。 7.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原先是人民银行直属学校。 学校的名气在金融界应该是很响的了,几乎金融界大部分的一把手都是毕业于此,银行学的研究在全国被视为数一数二,拥有像曾康霖、刘锡良、殷孟波这样的著名学者。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也设在这里。 是全国第5个国家重点学科。 但是,由于成都这座城市地处西部,本身的吸引力不够,再加上前两年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走下坡路的迹象。 再加上招生规模与日俱增,几乎有些过于饱和了。 像前年,金融学参加复试的居然有260个人。 另外,西南财大的保险精算专业考数学四,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的。 像南开大学,考数学三。 还有一些学校考数学一。 不过,考试难度不大,如果数学不好,可以考这里试一试。 由于地处西部,英语分数线可以比国家线降5分,对于英语不好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就业形势一般,很多毕业生都去了南方。 总体上就业不如北京和上海的高校。 这一点是考试难度比较低的最大原因。 8.厦门大学经济学院04年成为全国第六个国家重点学科。 参加联考比较公平,可能可以调剂 招生规模不大。 总分只要能在370以上基本就可以被录取了。 但是据说专业课判卷尺度比较严。 优势:货币银行学和保险学实力比较强,学校环境优美,有好的老师(如张亦春、江曙霞、郑振龙、林宝清等)学生素质比较高。 还有,厦门大学的经济管理学科整体上很强,如财政学,会计学都是国家重点学科,所以学校也很重视。 所以学生的知识面和资源享受方面有一定优势。 劣势:就业不如北京、上海有地区优势。 整体上一般。 不过,在南方,还是很不错的。 9.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实力本来一般,是上海市重点学科。 有一些比较好的老师,如戴国强。 前年聘请了美国著名学者,美国康乃尔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黄明教授担任院长。 不过这点与整个专业实力的提高不一定有太大关系。 但是上海财经大学地处上海,也吸引了不少优秀人才的加入,就业形势较好,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是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证券投资专业。 相反,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专业的毕业情况就要差一些。 考取难度比复旦小很多,也是参加联考,推荐跨专业学生报考。 很多人都认为上海财经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很强,个人认为和人大,南开,复旦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如果考复旦没有把握,考上财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整体难度属于中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每年的招生简章上写的是招120人左右,但实际上每年都会扩招很多。 所以也降低了难度。 正常情况下,360分应肯定可以去复试了录取也没什么大问题。 扩招是这些财经类院校的共同特点。 10.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学校不大,不过最近几年扩招速度比较快,每年招生人数也比较多,基本上超过百人。 可能是要把目前的旧校址改为研究生部,学校名气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中财的金融还是不错,是全国第三个国家重点学科,老师的水平比较高,比如王广谦校长,李健教授等。 学生就业的情况也比较让人满意。 考取难度属于中等,还有一点中财招生比较公平。 由于学校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就是金融(虽然这一点在同类财经院校中明显处于劣势),所以金融学专业很受学校领导重视。 初试只考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类似于西南财经大学。 试题有一点难度,但过线的可能性比人大和北大还是大很多。 复试的三门课都是属于金融学的基础课,金融市场学但就指定教材来说,很难。 但是考试难度不大。 复试三本书都是全国比较流行的教材。 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专业最强的还是货币银行理论。 应该说,全国财经类院校都是如此,比如西南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包括现在并入西安交通大学的原陕西财经学院。 这一点与国内金融理论界长期以来的重视国内金融的传统有关。

现在的海归就业情况如何?出国留学真的能镀金吗?

近日发布的《2017海外人才就业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目前大量的海外留学人才即将归巢。 留学生回国已成趋势 中国或将迎来回国人数超过留学人数的历史拐点。 这份报告什么意思?留学后回国的人数,超过了出去留学的人?难道留学生们把在拐外拐来的老婆、丈夫、孩子、岳父岳母、公公婆婆也都带回来了?这对未来留学回国人员的就业有什么影响?

报告显示,中国今年留学生归国人数预计突破60万,这个数字将明显超过今年出国留学的总人数。 报告指出,54.8%的海归主要看重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好,还有超过40%的人认为家庭、朋友圈都在国内,因此选择归国发展。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表示,学成归国留学生人数增加,主要得益于良好的工作机会和国际化的薪酬待遇。

王辉耀说:“中国海归回流的现象十分迅猛,目前从回国情况来看,海归回国就业比较受青睐的包括销售、市场、研发。 特别是他们在国外受到专业的训练,同国内全球化接轨的需要,成为海归就业的亮点。 ”

留学生“归国潮”正在形成。 教育部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出国留学与留学回国人数比例从2012年的1.46比1下降到2016年的1.26比1,留学回国与出国留学人数的“逆差”在逐渐缩小。 此外,启德发布的《中国留学市场2016年盘点与2017年展望报告》中预测,留学生回国人数大于出国人数的拐点或将在5年内出现。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赞同,他说,未来几年,留学回国与出国留学人数有望由负转正,实现“顺差”。

熊丙奇表示:“在未来几年完全有可能。 前几年我国出国人数以20%的速度在递增,在2012年左右,回国的海归大幅增加,2017年这些人毕业之后,开始回来了。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显着的事实是,由于出国留学人数增多,海归人数也会相应增加,从明后年开始,叠加的留学归国人数可能就会超过当年的出国留学人数。 ”

在留学专业方面,报告指出,商科、管理类和金融经济专业仍旧受到海归们的热捧。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5年有出国读商科意向的留学生占41.2%,选择工科、理科和社会科学的留学生比重分别为16%、13%和7%。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车伟民表示,海归扎堆商科,岗位需求与专业门槛是主因。

车伟民说:“社科和工商管理它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它的就业门槛或者学习这个专业的门槛较低,学成的成功率较高。 国内的很多学校同样有商科和人文社科类专业,对于留学生回国来讲,恐怕要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 ”

随着留学回国人员数量的激增,留学回国人员与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然而,根据2016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中显示,海归就业难的问题并没有明显加剧,85.9%的海归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其中3个月内找到工作的也占到68%。

也要看到,报告指出,随着美国、英国以及澳洲移民政策收紧,留学生毕业后难以留在留学国家继续发展;而美国、英国和澳洲留学的学生就占比超过56%,因此也是海外留学生归国的原因之一。 熊丙奇表示,理性看待留学生归国热,不能仅从“量”上扩充人才,还要从“质”上引进人才。

熊丙奇说:“不仅仅要看它的人头数,还要看结构。 不妨把它看做三个三分之一,可能三分之一是以前的精英留学,另外比三分之一多一点是中层次留学,再一个三分之一是低端留学、或者说是废品留学。 按照这个结构来看,最后的三分之一在国外很难找到工作,只能回国。 中间这个三分之一大部分是回国的。 而前面真正的精英留学这块,回国的人还是很少。 权威调查显示,在这个阶段出国留学归来的人数大概只占了10%到20%,这是最核心的问题。 ”

近年来过度追求速成,扎堆商科,也让留学逐渐变了味儿。 留学商科未必能成为大企业家,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成为董事长的却多如过江之鲫。 留学的动机,不应只是流于敲门之砖,更应拥有属于自己的理想与求索。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aijing/14075.html
黑神话 游民 测试工具ROG掌机表现出炉!快来看看
不敢让女儿回家 人太多了 过年都没回家 全红婵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