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专家们这样说

(原标题:西藏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专家们这样说)

8月13日,“加快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藏实践”研讨会在西藏米林市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高校的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研讨。

会议现场。代玲摄

作为主办方之一,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院长陈爱东介绍,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藏实践与高校服务西藏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建设,包括中国式现代化的西藏实践、高质量发展的西藏实践、新质生产力的西藏实践及建设路径等内容。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李国平以“西藏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的选择研究”为题作报告。她认为,西藏的比较优势在于生态价值,要构建时空差异的西藏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马莉莉作了题为“西藏新质生产力特色发展选择”的报告。她认为,西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应立足绿色能源、生态治理、文化旅游、高原农业、电商贸易等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应用场景的再开发。

与会专家合影。代玲摄

文旅产业是西藏的先导性产业。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副教授、考古文博教研室主任余小洪以“文物数字化助力西藏旅游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报告。他认为文物数字化是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表现。针对文物数字化助力西藏旅游高质量发展,他建议大力开展布达拉宫等古建筑、壁画的数字化,建设沉浸式体验场馆;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利用虚拟数字技术复原人类活动场景,建设考古体验场馆;加强馆藏文物数字化,通过IP授权等方式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利用数字化技术,加强文物知识挖掘和价值阐释。

会议现场。代玲摄

西藏作为面向南亚开放的大通道,连接着我国和周边国家地区30多亿人口的潜在大市场。以“西藏边境贸易潜力开发的实践探索---基于西藏21个边境县的实地调研”为题,西藏民族大学教授、商贸教研室主任刘妤作了报告。她认为,西藏应从提升营商软环境、转型升级管理体制、深化开放合作机制等方面寻求发展边境贸易的突破口,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研讨会后,与会专家还实地考察了米林市藏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并与米林市领导进行了交流,形成了米林市因地制宜开发生态价值,打好绿色牌,数字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有关祖国建设新成就的内容

深圳特区建设 时空印记 1982年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1979年1月31日,招商局正式进驻蛇口,独立开发和经营蛇口工业区。 当年8月,蛇口工业区开始建设首个码头。 1982年,为了激励工人,袁庚想在蛇口码头贴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当时他想的原文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法律,顾客就是皇帝。 ”考虑再三,把后面两句删掉了。 即使这样,这句口号当时还是引起了很多争议,因为它触动了计划经济平均主义思想。 有人讽刺袁庚说他“要钱又要命”。 1984年,小平第一次来深圳视察,就参观了蛇口码头。 袁庚向小平汇报情况时说:“我们有个口号,叫‘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小平说:“对!”一语双关地给与肯定。 从此关于这句口号的正义才总算告一段落。 1984年 深圳速度 1981年,刚建立一年的深圳特区就想建一座可以和香媲美的摩天大楼。 在设计图上,这是一座53层(顶层是旋转餐厅,即后来著名的“邓公厅”),高达150米的摩天大楼。 53层是什么概念?1981年,全国最高的建筑是南京的金陵饭店,高37层。 为了赶工期,承建方中建三局决定采用“滑模方案”,当时在如此高的建筑上全部采用滑模法在国内还没有先例。 中建三局的“滑模”试验接二连三地失败了。 1983年9月,工程甲方——深圳物业公司下了最后通牒。 幸好当时中建三局已经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不久便试验成功。 之后的施工越来越顺利,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建筑奇迹。 1984年4月30日,国贸大厦正式落成。 “深圳速度”不仅是指建筑速度,更是指深圳创业时期的超高速发展。 从上世纪80年到90年代小平南巡前后是深圳的创业时期,这一时期本市生产总值以年均35%左右的速度增长,经过9年突破100亿,再经过5年突破500亿。 1995年 二次创业 1992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全面开花,深圳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 “特区不特”的说法应运而生。 1992年12月24日,《光明日报》头版刊登了《全国在发展,深圳怎么办?》的长文。 1994年,一场关于特殊政策的论战爆发了。 学者胡鞍钢撰写文章指出,平竞争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央政府不能带头破例对某些地区实行优惠政策或提供垄断,他主张取消各种减免税和优惠政策。 深圳立即反击,双方你来我往,这场论战持续了一年半。 1995年召开的深圳市第二次党代会向全市人民发出了“二次创业”的号召。 深圳提出进行产业调整的基本方针,即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发展方针。 2005年 效益深圳 2005年1月13日,深圳召开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彻底摒弃传统发展观念,下一个25年,要向全国贡献“效益深圳”发展模式,实现从“速度深圳”到“效益深圳”的历史性跃进。 深圳勇敢自剖,目前深圳的发展已经明显受到“四个难以为继”的制约。 如果不改变发展模式,很快就会出现环境危机。 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黄丽满说,深圳将不再看重单纯的GDP排名,不和别人拼总量、拼速度、拼规模、拼座次,而是更加看重发展的效益指标。 回答者: bbm716 | 二级 | 2011-9-19 19:47 2005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增加5232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8%。 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较稳的良好局面。 ——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42万亿美元,增长23.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8189亿美元。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全面发展。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城镇新增就业97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5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9.6%和6.2%。 (一)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继续搞好宏观调控,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综合运用财税、货币、土地等手段,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遏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和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进一步增加农业、能源、交通、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投入,促进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继续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保障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继续加强“三农”工作。 28个省(区、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全国取消了牧业税。 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对产粮大县及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对部分粮食主产区的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比上年增加349亿元。 粮食总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增产1454万吨,达到万吨。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制定和实施了能源、重要原材料和装备制造等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提出了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重点行业健康发展;淘汰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生产能力。 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突出抓了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和政策措施,启动了178项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 加强了矿产开发、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管理。 去年投入国债资金152亿元,主要用于淮河、太湖等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工程。 深入开展环保专项治理,解决了一些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 (三)深化体制改革和推进对外开放。 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继续推进。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加快。 中央财政安排219亿元支持116户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继续进行。 财税、投资、价格改革继续深化。 邮政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铁路、民航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制定并实施了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积极应对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调整出口退税、关税和加工贸易政策,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完善出口退税机制。 稳步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 全面部署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的各项工作。 (四)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支出1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投入国债建设资金95.4亿元。 在科技方面,加强了国家创新体系、基础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 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开发、第三代移动通信、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档数控机床研制等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务院领导下,组织和动员各方面力量,经过两年多的深入研究和广泛论证,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在教育方面,重点加强了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 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70多亿元,对592个重点贫困县170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还为中西部地区1700多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许多辍学儿童重新回到学校。 继续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 两年来新建、改建、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2400多所,为16万个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配备了远程教育设施。 职业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 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在卫生方面,着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农村卫生工作。 近三年,中央和地方投入105亿元,基本建成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总投资为164亿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进展顺利。 中央安排30亿元国债资金支持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已扩大到671个县,惠及1.77亿农民。 加强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 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和对人的传播。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 在文化方面,积极开展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顺利实施。 对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9-20 18:43 与“神五”、“神六”不同,“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 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对航天员的考核要求更高。 由于航天服内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低,有可能会使人体组织内的氮气释放,在血管内形成气栓,导致减压病,甚至危及人的生命。 因此航天员在穿好航天服以后,必须在气闸舱内充分吸氧,协助工作的航天员回到内舱(即轨道舱),关闭内舱门,然后气闸舱开始泄压到真空,与飞船外的真空状态保持一致,此时航天员可以出舱活动。 而完成舱外任务回到舱内时,还要对航天服进行一定的减压,再对气闸舱充气。 “航天员出舱活动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活动。 ”专家介绍,“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要求航天员必须在地面做充分的试验和训练,其地面训练一般在一个对比重有一定要求的中性水池里进行。 这种水池通常建在大型的试验房里面,把航天器放在水池中,利用水的浮力模拟太空的失重现象,然后航天员在水池里面进行出入舱和舱外操作训练。 专家称,“神舟七号”将具备航天员太空行走的几项必备条件。 首先,会提供航天员在舱外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舱外航天服,它具有防微流星、真空隔热屏蔽、气密、保压、通风、调温等多种功能,航天服的手套既密封又灵活,头盔透明密封。 其次,出舱背包有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其控制系统配有的喷气装置使航天员可以借此控制行走方向。 据悉,航天服和背包构造复杂,技术难度大,造价昂贵,美国生产的一套航天服约为150万美元。 第三当然是必须拥有技术操作熟练、身体健康、心理素质稳定的航天员。 为了适应真空的环境,“神舟”七号宇航服从气密、通信、排泄、通讯、电源、活动关节等各方面,都要比“神六”有较大提高。 “ 神舟五号”时,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只是对一人一天上太空的考核,当时杨利伟仅待在返回舱里,轨道舱的舱门是紧闭的。 此次“神舟六号”虽然在外形上与“神舟五号”几乎一样,不同的是,两名航天员将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从事多人多天的空间飞行作业程序。 专家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两名航天员就是在‘一室一厅里活动。 ”而到了“神舟七号”,航天员除了在“一室一厅”里活动外,还将走出“厅”,从轨道舱侧面的窗口出来在太空行走“神舟七号”对航天员的生命保障系统、出舱设备、结构气密性要求更高,因此“神舟七号”会在外形上与“神舟六号”有明显的不同,相关系统也会有所改变,特别是轨道舱。 通常飞船发射上太空后,航天员在进行出舱活动之前,会先在气闸舱内进行2-3小时的适应性准备,在气闸舱内穿戴好舱外航天服,背上背包,带好用品。 实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所穿戴的航天服体积庞大,地面重量就达125公斤,根本不像在地面穿衣戴帽那么容易,必须在其他航天员的帮助下才能穿上。 “所以‘神舟七号时上天的航天员起码得两人,这样可以相互配合,至于会有多少人出舱活动则未定,估计会是一人进行太空行走。 ” 神舟七号将有三名航天员,一个要出舱行走,一个在轨道舱迎接,返回舱还要留人。 出舱活动将有行走、操作、拧螺钉等安装设备等项目,为今后建立太空空间站作准备。 中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进行。 据悉,“神七”此次飞天将实现多项技术的重大突破,一是航天员人数将增至3人;二是将实现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三是在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会择机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本文简称“伴星”),等等。 “伴星”能干什么呢?据香港《大公报》报道,这颗“伴星”的任务是用CCD立体相机近距离为在轨飞行的“神七”拍照。 届时我们将获得首张中国航天器在轨飞行的三维立体外景照片,该照片以太空为背景,展现“神七”高速运行的独特景致,将成为中华民族飞天的永久性历史见证。 “神七”仅仅是带了一个机器“摄影师”上太空吗?呵呵,当然不是!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成功地发射了数颗小卫星,小卫星技术臻于成熟,“神七”携带“伴星”上太空意义更非同小可。 首先,是小卫星投放手段的变化。 以前中国的小卫星都是靠运载火箭发射入轨的;而这次是将小卫星安放在“神七”留轨舱的最前端,当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既可按指令自动弹出飞船,也可由航天员手动“择机”释放,投放方式更灵活,“择机”释放就是可以根据需要想什么时候释放就什么时候释放。 其次,“伴星”可以作为侦察卫星使用。 港媒透露,“神七”携带的这颗“伴星”上,装有与“嫦娥一号”类似的CCD立体相机,可以拍摄出高清晰度的地表图像。 “伴星”由“神七”择机释放入轨对感兴趣的地表进入拍照侦察。 第三,“伴星”能够成为一种非常可怕的太空武器。 它既可以由飞船择机释放,去执行攻击敌太空目标的任务;又是我飞船最得力、最忠实的“保镖”——当敌方对我飞船发起攻击时,我飞船可以适时释放“伴星”,用所携带的武器摧毁敌攻击武器或与之同归于尽。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革命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这种完善和发展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始终需要通过改革来加以推动,通过开放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来加以发展。 改革开放作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新的伟大革命,既不是对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否定,也不是进行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不合理的方面和环节,即不合理的体制机制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兴利除弊,破旧立新。 离开了改革开放这一新的革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与时俱进地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就会逐渐丢失其先进性和优越性。 新时期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锐意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使社会主义制度真正进入自我完善和发展轨道的历史。 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29年来,正是在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推动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其他各个方面制度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篇章。 2、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其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不断打破陈旧体制机制的束缚,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又好又快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之所以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革命性变革,就因为它已成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新时期以来,正是通过变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社会生产力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 随着实践的深化,我国改革开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愈加注重科学性:既着眼于加快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又着眼于提升生产力发展的质量;既着眼于扩大生产力发展的规模,又着眼于提高生产力发展的效益;既着眼于淘汰和改造落后的生产力,又着眼于培育生产力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既着眼于优化国内生产力发展环境,又着眼于面向世界拓展生产力发展空间,等等。 这表明,改革开放作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新的伟大革命,已经并正在进入新的科学境界。 改革开放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本质上是围绕人的因素展开的,是对人的更为深刻的全面解放。 人是生产力的创造主体,也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改革开放的首要之点,就在于打破旧的体制机制对人的束缚,使劳动者从不合理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中不断解放出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改革开放使人们愈益获得了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更大自由。 也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舞台上,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从未像今天这样振奋,创造热情从未像今天这样奔放。 有了人的大解放,就有了物的大解放,就必然会使生产力发展的源泉充分涌流。 3、促进和推动人们思维方式深刻转变的革命促进和推动人们思维方式的深刻转变,是改革开放作为新的伟大革命的一个突出标志。 改革开放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先声,不断引导人们打破落后思维方式的束缚。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新的伟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着落后思维方式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 马克思早就说过,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要改变社会意识,就必须变革社会存在,即变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在我国,与几千年小农经济相联系的狭隘、保守的思维方式,曾使我们的先人一次又一次丧失了实行社会变革的契机,一次又一次失去了“对接”世界发展潮流的机遇。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直至沦为西方列强任意宰割的对象,与这种落后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落后思维方式又被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沿袭下来,成为固守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搞闭关锁国的重要思想根源。 改革开放的一个最大功绩,就是从变革旧的体制机制入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造和取代自然半自然的小农经济,从而造成了落后思维方式必须主动改变的社会现实。 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有力推动下,自觉转变思维方式,树立与时代发展潮流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一大人文景观。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步性,见证了人们思维方式转变的空前深刻性。 29年来,党和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方针、新政策、新思路、新举措能够不断确立并得到有力贯彻,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以立足中国而又面向世界、尊重历史而又开拓未来的姿态投身改革开放事业,与整个民族思维方式的深刻转变是密切相关的。 正是在人们自觉转变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各种新思想、新理念在神州大地如潮涌动,从而汇聚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 4、加速提升中国社会总体文明发展水平的革命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全方位地激活了当代中国社会总体文明发展的战略棋局。 就改革来说,我国实行的是系统配套的大改革,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领域的全面展开和深入推进,为当代中国社会总体文明发展不断地扫除障碍、注入活力,开辟越来越广阔的前景。 就开放来说,我国实行的是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大开放,它从三个层面把中国社会文明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历史地贯通起来:一是推动中国以顺应时代大势的姿态主动融入世界文明发展进程,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大格局中去。 二是推动中国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充分吸收世界文明发展成果,从引进技术层面的有益成果,延伸到吸收制度层面的有益成果;从利用经济方面的有益成果,扩展到借鉴政治、法律和文化方面的有益成果。 三是推动中国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积极追赶世界文明发展潮流,包括着眼于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拓展中国同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空前跃升。 比如,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城镇化水平已大幅提高,城镇人口已由改革开放前的18%上升为43.9%,而农村人口则由82%下降为56.12%;民主建设跃上了新的台阶,基层民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乡、村两级干部由普通百姓直接投票选举产生;法制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不仅整个国家立法、司法、执法水平明显提高,普通民众的法律意识也普遍增强;教育事业日益繁荣进步,不仅普及了义务教育,而且扩展了高等教育。 可以说,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正日益推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向着新的文明境界迈进。 5、立足当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党的一个鲜明风格和政治优势。 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从改革开放的启动拉开序幕的,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程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的。 没有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就没有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就不可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是以突破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为起点的,它始终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共命运,也始终是立足当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杠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 而改革开放作为当代中国正在做的大事情,无疑是实现这两者有机结合的中心环节。 从时代眼光来看,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作用和意义,至少体现于这样四个方面:首先,改革开放把许多前所未有的崭新课题推到中国共产党人面前,迫切需要立足国情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回答,这就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无法回避的客观要求。 其次,改革开放作为一种开拓性的伟大实践,不断创造和积累着加快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鲜经验,这就为我们党据此作出合乎规律性的理论创造,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不竭源泉。 再次,改革开放构筑了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广阔平台,有利于我们党在广泛吸收当代人类社会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情作出富有中国气派的理论概括,不断增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优势。 第四,改革开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实践过程,它推动着我国社会发展不断进入新的更高境界,从而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提供新的更高起点。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将贯穿于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改革开放将始终起着无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本身就是我们的实践、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时代最鲜明的特点,它必然要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赋予者”。 只有在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深深植根于充满生机的实践沃土,既积极回应实践的呼声,又不断从实践中汲取营养,愈益呈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只有在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与中华民族发展进步要求历史地贯通起来,并深深熔铸在整个民族的创造活力之中,愈益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只有在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弘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自觉反映时代大势,愈益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资料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青藏铁路的概况】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做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 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9:00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 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长814公里,1979年建成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 正在修建的格尔木至拉萨段,自青海省格尔木市起,沿青藏公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1110公里,格尔木至南山口既有线改造32公里。 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 青藏铁路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当年完成投资11.8亿元,格尔木至南山口段既有线改造完成,南山口至望昆段路基基本成型,冻土试验段开工,实现了首战告捷。 2002年完成投资53.2亿元;格尔木至望昆段线下主体工程建成,望昆至楚玛尔河段线下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楚玛尔河至布强格段线下主体工程完成80%以上;6月29日开始铺轨,年底顺利到达昆仑山。 今年是青藏铁路建设的全面攻坚年,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6亿元,截止7月底年度累计完成投资23.9亿元,开工累计88.9亿元。 目前唐古拉山以北冻土工程正在采取强化措施,铺轨架梁向高原腹地挺进,唐古拉山越岭地段和唐南段重点工程开工,全面攻坚战已形成高潮。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我国的“江河源”。 在青藏高原这种原始、独特、脆弱、敏感的地理生态环境中修建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以上。 在青藏铁路建设和施工中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是青藏铁路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党中央、国务院对青藏铁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极为重视。 朱镕基同志要求一定要认真贯彻国务院有关加强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精神,十分爱护青海、西藏的生态环境,十分爱护青海、西藏的一草一木,精心保护我们祖国的每一寸绿地。 为搞好青藏铁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中广网北京5月2日消息青藏铁路建设部门1日向记者介绍,经过青藏铁路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青藏铁路全线所有站线、辅助线轨道已铺设完毕。 至此,青藏铁路全线所有轨道铺设全部完成。 据新华社报道,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正线1142公里的轨道去年已全部铺通。 青藏铁路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工程于2001年6月开工建设,将于今年7月1日全线开通试运营。 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沿线常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空气中的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一半。 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为960公里,其中翻越唐古拉山最高点海拔达到5072米。 为了青藏铁路早日开通运营,青藏铁路全线上万名建设者,放弃节假日等休息时间,正在为青藏铁路建设奔波忙碌着。 专家称,青藏铁路的开通将进一步加快西藏、青海两省区的经济发展,“出国容易进藏难”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铁路运输将大大降低进出藏客运和货运的成本。 “天路”通车将使“世界屋脊”不再遥远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货车试运行1日全面启动。 这条铁路的开通将使270万西藏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包括他们的煮饭方式。 西藏自治区当雄县一户牧民的帐房前,16岁的藏族姑娘群桑卓玛笑着对记者说:“等火车通了,我们家烧火做饭就可以不用牛粪了。 ”在茫茫的青藏高原,寒冷的冬季占去了一年的大部分时间。 在漫长的8个月时间里,由于煤炭资源缺乏,牛粪是高原上牧民的主要燃料。 然而,牛粪的长期、大量燃烧,剥夺了草原的理想肥料。 青藏铁路开通后,75%的进出藏物资将由铁路承担,从而改变以往公路运输运距长、运费高、损耗大的缺点。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以其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少,紫外线强烈,常年积雪,气候复杂而著称于世。 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战,在攻克许多罕见的科技难题之后,青藏铁路已于去年全线贯通,并将于今年7月1日投入试运营。 由于跨越了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这条铁路也被人们称作“天路”。 在世代居住于青藏高原的藏族群众看来,这条神奇的铁路不仅能够把高原上稀缺的煤运进来,把皮货运出去,兴许有一天,世代放牧为生的牧民们,还能坐火车去看看外面,他们与世界的距离将被拉近。 52岁藏民索措是拉萨一家小饭馆的老板。 他说:“铁路通车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上老伴从家门口乘火车到首都北京游一游,再到更多的地方去看一看!”旅游业专家认为,青藏铁路沿线将成为蕴含无限商机的“黄金旅游线”。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黄弟福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青藏铁路的开通将把“丝绸之路”与布达拉宫连接起来,成为中国西部新的黄金旅游热线。 如今,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区已纷纷与西藏就共同发展旅游业进行磋商。 索措说:“等各国的游客都进来了,我的小饭馆一定会更红火!”据西藏社科院和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预测,2010年到西藏旅游的人数有望达到528.24万人,旅游产业直接收入可达58亿元。 2005年,西藏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0万人次,旅游收入为19.3亿元。 黄弟福还告诉记者,青藏铁路公司计划开通豪华旅游专列,途经青海湖、昆仑山、可可西里、三江源、藏北草原、布达拉宫等世界著名的景区景 点。 为帮助游客应对可能发生的高原反应,列车内将备有专门的供氧设备。 建成后的青藏铁路还将使用红外线监控系统,在高原地段做到无人值守,保持全天候通车。 此外,公司还将启动废品集纳系统和废品收集专列,将沿途产生的生活废品集中运到拉萨或格尔木进行处理。 以青海省西宁市为起点、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青藏铁路,全长近2000公里。 开通后的列车在一般路段的速度将达到每小时120公里,从格尔木至拉萨的乘车时间不会超过12小时。 青藏铁路2006年7月试运营提供两套供氧方式2006年4月23日,据青藏铁路公司介绍,2006年7月1日开通试运营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开行的列车,将为旅客提供弥散性供氧、氧气面罩供氧两套方式,尽量减轻旅客在列车内的缺氧状况。 青藏铁路公司副总经理马保成介绍,根据青藏铁路沿线缺氧的情况,青藏铁路公司将尽全力在列车车厢内营造舒适的“内部环境”,车内共设置了两套供氧方式,一套是弥散性供养方式,类似“中央空调”,这将使整个车厢内的氧气含量达到平原地区的80%%以上;另外一套供氧方式是旅客座位旁边设置的氧气面罩,若旅客感觉车厢内依然有缺氧状况,就可将氧气面罩摘下来直接吸氧。 另外,运营后的每趟列车内将配备一名大夫和一名护士,采取车内急救应急措施。 首趟“青1”次进藏旅客列车2006年7月1日上午9时从青海格尔木火车站始发,前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这是第一列发往拉萨的旅客列车,标志着青藏铁路开始全线通车运行。 高原“天路”全线通车 2006年7月1日,一个注定要被写入历史的日子。 这一天,西藏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被改写。 1日,青藏铁路庆典“青1”和“藏2”分别从格尔木和拉萨出发,火车第一次驶上了青藏铁路。 2日零时13分,从拉萨开往兰州的青藏铁路“藏2”次旅客列车在经过13小时01分钟的旅行后,安全抵达格尔木。 这标志着世界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 2日零时31分,从格尔木开往拉萨的“青1”次列车安全抵达拉萨。 从1日11时05分发车至抵达拉萨,“青1”次列车沿途经过45个车站,历时13小时26分钟。 进藏和出藏列车先后启动1日7时20分,格尔木火车站。 持有首趟进藏旅客列车——“青1”次列车车票的数百名旅客开始陆续登车。 8时30分,旅客基本登车完毕。 9时,车门关闭。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的12名记者获准登上首趟进藏列车,进行随车实时报道。 1日11时05分,随着汽笛一声长鸣,“青1”次列车启程前往拉萨。 7分钟后——1日11时12分,从拉萨开往兰州的青藏铁路“藏2”次旅客列车也缓缓启动,驶离拉萨火车站1号站台,列车上有700多名乘客。 目送着汽笛声中缓缓远去的列车,专程赶来参加通车庆祝大会的藏北那曲牧民嘎央说:“从骑马、坐汽车到乘火车,祖辈们千年的梦想,没想到在我这一代竟成了现实!”高原景色美不胜收1日12时40分,首趟进藏“青1”次列车穿过昆仑山隧道;13时20分,过清水河特大桥。 记者在现场看到,清水河特大桥四周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大桥一眼难见尽头。 列车到来时,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索南达杰保护站的文嘎、嘎玛等几名巡山队员向列车行注目礼。 此后,“青1”次列车先后经过玉珠峰、不冻泉、楚玛尔河、五道梁、日阿尺曲、沱沱河、通天河、雁石坪、布强格等车站……宛如一条长龙穿行在茫茫高原上,打破了亘古荒原的宁静。 列车一路南行。 窗外时而下雨,时而飘雪,时而有彩虹出现。 人们真正体验到了青藏高原“十里不同天”的天气。 雪山连绵不绝,高原上特有的景色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占领”了不少数码相机存储卡的存储空间。 列车创造铁路史上新纪录出藏的“藏2”次列车也是一路“过关闯将”,直向北行。 1日14时51分,经过310多公里的行驶,列车通过藏北重镇那曲火车站。 1日17时35分,“藏2”次旅客列车缓缓通过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车站。 这是旅客列车首次通过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1日17时38分,列车以84公里的时速,平稳地穿越海拔5072米的世界铁路最高点。 车上700多人有幸成为第一批搭乘旅客列车经过世界铁路最高点和抵达世界海拔最高火车站的旅客。 藏族旅客扎巴旺达说:“唐古拉这个连动物都难以生存的地方,火车能通过,真是奇迹。 ”乘客周军深有感触地说:“我站在了世界铁路的最高点,感到无比自豪。 ”1日18时05分,首趟进藏的“青1”次和首次出藏的列车“藏2”次成功在布强格车站“擦肩而过”。 人们一片欢呼,因为,这意味着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经历了旅客列车的完全检验。 西藏不再没有铁路和火车“擦肩”之后,两列火车在接受过检验的铁路上各自奔向自己的目的地。 1日19时31分,出藏的“藏2”次旅客列车风驰电掣,顺利通过长江源头第一桥——沱沱河长江源特大桥和沱沱河车站。 20时23分许,列车到达风火山隧道。 20时46分,列车通过楚玛尔河车站。 21时45分,抵达清水河特大桥。 22时20分,过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 1日21时18分,“青1”次列车驶过那曲站,穿越藏北高原,直奔拉萨。 拉萨城里,礼炮声声,烟花绽放,人们对列车翘首以待……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使西藏自治区结束了没有铁路和火车的历史。 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说,这必将为西部大开发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青藏铁路之最】■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铁路青藏铁路起自青海省西宁市,终抵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 正在建设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18公里,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标志性工程。 格拉段北起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内的新兴工业城市格尔木,途经纳赤台、昆仑山、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北部高原上的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一路向南到达拉萨。 它将穿越550多公里的多年冻土地段,全线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最高路轨将横跨海拔高程达5072米的唐古拉山垭口。 这条钢铁大动脉总投资262.1亿元,计划2006年铺通,2007年7月1日全线建成通车。 巍巍群峰,绵绵雪域,茫茫戈壁……古老而神秘的青藏高原千百年来沉寂落寞。 这里虽然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但过去由于受经济、社会、自然等条件限制,交通闭塞,物流不畅,高原人只能长期固守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直至1949年,整个西藏仅有1公里多便道可以行驶汽车,水上交通工具只是溜索桥、牛皮船和独木舟。 为促进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早在20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就着力研究解决进藏铁路建设问题。 在经过1958年动工修建、1960年停工缓建、1974年挥师复建之后,1984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建成通车。 世界上再也没有哪一条铁路能如此给人以震撼和激动,在“除了月亮之外最神秘的地方”——青藏高原上,一条举世瞩目的钢铁巨龙正蜿蜒前行,它将突破生命禁区,穿越戈壁昆仑,飞架裂谷天堑……它以无可争议的事实告诉世人:它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风火山隧道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隧道,位于青藏铁路青海境内青藏高原可可西里“无人区”边缘,全长1338米,轨面海拔4905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也是青藏铁路重点控制工程。 隧道所在区域地质复杂,主要为含土冰层、饱冰冻土、富冰冻土,还有裂隙冰、融冻泥岩等病害性地质。 这里平均海拔4900米左右,年均气温零下7℃,寒季最低气温达零下41℃,空气中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50%左右,被喻为“生命禁区”。 隧道冻土层最厚达150米、覆盖层最薄处仅有8米,施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塌方,工程难度之大前所未遇。 风火山高原冻土隧道设计和施工中,研制、使用了适应冻土隧道施工的低温早强混凝土,采用了防水、保温等新技术和新工艺,攻克了浅埋冻土隧道进洞,冰岩光爆等技术难关,掌握了高原冻土路基和隧道施工的有效办法,使之达到了国内外冻土隧道施工的领先水平。 在风火山不良地质地区打隧道,关键是解决围岩热融问题。 施工单位把攻克饱冰冻土地质施工作为首选目标,并借鉴国内外冻土隧道施工的经验,研制、投产了两台特大型隧道空调机组,形成洞内空气冷冻室和冷气空调室,把洞内温度控制在±5℃以内,从而解决了不同冻土地质条件下的热融问题,为确保工程顺利进展探索出了新路。 先后购进了400余台(套)一流的高原施工机械,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风火山隧道是青藏线上浅埋层最长的隧道,为避免出现塌方,针对不同地质的喷护和支护提出了一揽子工法方案。 在富冰冻土地段,采用大管棚加小管棚的双层超前超强支护法,利用中空锚杆和加温后的水泥浆锚注,使围岩上层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 同时,实行“弱爆破,快支护、快初衬”,使富冰冻土区段得以安全通过。 对裂隙冰地质,采用“先抢格栅架,快焊钢筋网,边焊边喷护”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对融冻泥岩地质,采取“用水玻璃进行双液注浆,首先稳定山体结构,待水玻璃与水泥浆凝固后,再进行谨慎开挖”,很快就制止了融冻泥岩的塌落,保证了施工的正常进行。 风火山隧道于2001年10月18日开工建设,2002年10月19日胜利贯通,标志着青藏铁路建设攻坚战取得重要进展。 位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边缘风火山的风火山隧道,全长1338米,轨面海拔4905米,是青藏铁路重点难点控制工程,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举世瞩目。 这座隧道地质复杂,主要为含土冰层、饱冰冻土、富冰冻土等性质的土质。 当开挖隧道的第一声炮炸响后,凿通过众多隧道的中铁二十局施工技术人员,第一次见到饱含冰的土质,为之吃惊。 隧道的冻土层最厚达150米、覆盖层最薄处仅有8米,施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塌方。 风火山地区自然条件严酷,这里平均海拔4900米左右,年均气温-7℃,寒季最低气温达-41℃,空气中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50%%左右,被喻之为“生命禁区”。 风火山隧道有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个,是青藏铁路科研项目最多的高原冻土隧道,工程难度之大前所未遇。 2001年10月18日,风火山隧道开工建设。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加强领导,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科学组织,有关单位大力配合,按照“依靠科技、以人为本、注重环保”的指导思想,科学施工,严格管理,顽强拼搏,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可喜成果。 开展联合攻关,突破重点难点。 为了攻克高原冻土施工难题,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成立了由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为成员单位的科技攻关领导小组,中铁二十局指挥部成立了以指挥长为组长的攻关小组,与铁道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冻土研究所、西南交大等单位联合攻关,先后在高原冻土隧道设计和施工中,研制、使用了适应冻土隧道施工的低温早强混凝土,采用了防水、保温等新技术和新工艺,攻克了浅埋冻土隧道进洞,冰岩光爆等技术难关,掌握了高原冻土路基和隧道施工的有效办法。 坚持辨证施治,解决冻土热融。 在风火山不良地质地区打隧道,关键是解决围岩热融问题。 中铁二十局指挥部把攻克饱冰冻土地质施工作为首要目标,借鉴国内外冻土隧道施工的经验,与石家庄铁道学院共同研制、投产了两台特大型隧道空调机组,形成洞内空气冷冻室和冷气空调室,把洞内温度控制在正负5℃以内,从而解决了不同冻土地质条件下的热融问题,为确保工程顺利进展探索出了新路。 摸索先进工艺,推广先进工法。 风火山隧道浅埋层较长,为避免发生塌方,他们针对不同地质的喷护和支护提出了工法方案。 在富冰冻土地段,采用大管棚加小管棚的双层超前超强支护法,利用中空锚杆和加温后的水泥浆锚注,使围岩上层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 同时,实行“弱爆破,快支护、快初衬”,安全通过富冰冻土区段。 并对裂隙冰地质采用“先抢格栅架,快焊钢筋网,边焊边喷护”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还对融冻泥岩地质采取“用水玻璃进行双液注浆,首先稳定山体结构,待水玻璃与水泥浆凝固后,再进行谨慎开挖”,很快制止了融冻泥岩的塌落,保证了施工的正常进行。 重视工程质量,提高劳动效率。 他们贯彻“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全面创优”的方针,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减少了质量通病,未发生一起等级安全责任事故。 还先后购进了400余台(套)一流的高原施工机械,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快了隧道施工进度。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保障先行。 风火山隧道内空气稀薄,严缺氧气。 为确保队伍上得去、站得稳、打得赢,他们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技术难度、物资设备、医疗卫生等多方面保障出发。 先后投入资金组建了拥有高压氧仓、B超等先进医疗设备的“工地医院”和9个基层工地卫生所,配备医护人员34名,形成了健全的二级卫生保障网络;他们与科研单位合作,研制建成3座生产、生活医用制氧站,向风火山隧道进行弥漫式供氧,每个制氧站每小时可产氧气20立方米,氧气纯度达到94%%,并在洞内安装了氧吧车,方便作业人员随时吸氧。 解决了3000多名施工职工、民工施工、生活用氧难题。 创造了参建职工和劳务人员无一人因高原病死亡的奇迹。 2002年10月19日,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贯通,标志着青藏铁路建设攻坚战取得重要进展,铁道部特发电表示祝贺。 2003年7月29日,隧道主体工程竣工。 风火山隧道成功突破高原冻土技术难题,在国家科技部等单位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被评为“2002年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之一。 来源: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宣传部黄杨 .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有960公里的海拔高程在4000米以上,其中550公里的地段穿越高原常年冻土地带。 其最高点位于海拔5072米,常年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垭口,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和“世界上最高的铁路”。 修建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进入新世纪之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十五”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首。 青藏铁路北起青海省西宁市,南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约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约846公里已于1984年建成。 将要动工修建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从青海省西部重镇格尔木市火车站引出,过南山口后,上青藏高原腹地,途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进入西藏自治区,再经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 线路走向与青藏公路基本并行。 青藏铁路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自然保护区,因其独具特色的环保设计和建设,也被称之为中国第一条“环保铁路”。 ■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海拔4648米的昆仑山隧道洞口六月飞雪,一天四季,高寒缺氧,氧气含量只有内地平原地区的一半,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 奋战在这里的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冒着青藏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修筑这条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在冻土区进行隧道施工比在平原地区施工难度大得多。 每到夏季,隧道内部温度上升,有时达7摄氏度左右,在这样的温度下冻土容易融化,洞内时有冰渣掉下来,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为了防止和减小冻土病害对隧道稳固性能的影响,在昆仑山隧道施工中采取了比平原地区多一倍的工序。 在平原地区隧道施工只需在锚喷支护后,外加一层混凝土即可,但在冻土地区隧道施工,还需要设两道防水层和一道保温板,起到防水保温作用,最后再衬砌一道混凝土。 这就相当于给隧道穿上了防水保暖衣,有效地解决了冻土隧道施工难题。 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中铁五局四公司规定四小时轮班作业制度,每天向隧道内的工人提供足量氧气,并定期检查隧道内的空气质量。 在昆仑山隧道口,一条黄色的通风管道犹如一条缎带横贯隧道,这条缎带将隧道外的新鲜空气源源不断输入隧道内,确保了隧道施工的氧气含量。 他们还将急救中心设在隧道口,并在工地建立了一座高压氧仓,员工宿舍也配备了氧气瓶。 同时,每季度对职工体检一次,如发现身体不适者,立即送到格尔木治疗。 昆仑山隧道于2002年9月25日贯通。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今年6月29日,青藏铁路格拉段沿线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破土动工,这个车站也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唐古拉车站位于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垭口多年冻土区,占地面积约7.7万平方米,设计为三股道。 唐古拉车站建成后将主要适应列车会让的需要。 车站由十八局下属的第六项目部承建。 根据这个车站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地质特点,工程设计中采用了片石通风路基。 这种设计可以使冻土温度保持相对稳定,以减少对冻土的扰动,达到有效保护冻土的目的。 唐古拉车站于2004年8月建成,届时,它将成为千里青藏线上的一大景点。 ■我国最大的高原铁路铺架基地——青藏铁路南山口铺架基地从青藏铁路格拉段的起点格尔木市向南行进约30余公里,就来到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高原铺架基地—地处海拔3050米的青藏铁路南山口铺架基地。 青藏铁路南山口铺架基地规模之大、技术含量之高,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都居首位。 在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之初,这里还是黄沙漫舞、人迹罕至、一片凄凉。 自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建设的号角吹响以来,中铁一局500多名职工在这片不毛之地上抗缺氧、顶风沙、风餐露宿,打响了人与自然的搏击战和铁路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攻坚战,克服重重难关,扬起了青藏铁路起步的“龙头”大旗。 铺架基地从去年3月开始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钉联生产线从4月开始试生产。 郭秀春说,南山口铺架基地承担着青藏铁路南山口至安多段的路轨铺架任务。 青藏铁路所经线路横亘“世界屋脊”,由于高寒、缺氧、低压,加之坡度大、温差大、风沙多、雷电多等不利因素,给施工和运输带来巨大困难。 当前,国内生产的铺轨机、架桥机和内燃机车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功率下降近一半,一般最大坡度适应能力为千分之十二,且因缺氧,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废气,造成环境污染。 而青藏铁路设计最大坡度为千分之二十,恶劣的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铁路铺架的一只“拦路虎”。 为此,中铁一局调集了具有丰富铺架经验的专家,对国产铺轨架桥机械和内燃机车进行改造,提出了研制补氧增压设备,改造机械、机车车辆设备,预防严寒、风沙、雷电等一系列具体解决方案和措施。 经改造后的铺轨架桥机和内燃机车,在千分之二十二的坡道上作业,动力性能良好,设备运转正常,环境污染极小。 这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高原铺架技术上的空白,从而为青藏铁路铺架提供了设备保障。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aijing/15164.html
4分半即充满!真我首发320W超光速秒充
曼城对吉马良斯非常感兴趣 记者 但要面临阿森纳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