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消息称,因HarmonyOS NEXT和硬件适配进度较慢,华为Mate 70系列手机最快也要到第四季度中下段(11月后)才能量产发布。这也意味着,2023年9月,华为Mate 70系列手机将不能正面迎战苹果的iPhone 16系列。
近日,“定焦数码”爆料称,华为正在为新一代折叠屏做内部培训,代号“冰岛”,迎战iPhone 16系列。这也意味着,华为三折叠手机或将取代Mate 70系列,在2024年9月硬刚iPhone 16系列。
本月初,“小白测评”曝光了一张余承东在飞机上手持三折手机的照片,从照片来看,华为三折手机将采用横折方案,正面屏幕有两道折痕。整体而言,华为三折手机展开后的屏幕非常大,可以带来类似平板的使用体验。考虑到高管已经开始正常使用三折叠手机,其距离正式问世,似乎已经很近了。
很多大厂都喜欢研究折叠屏手机,这是什么回事?
在今年的IT领袖峰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执行官余承东向马化腾“推销”起华为首款折叠手机,并再度谈及折叠手机冲击市场的关键问题——5G应用、价格、续航能力等。
此前,作为移动通信领域技术前瞻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5G”“折叠屏”成为今年展会的两大关键词。 其中折叠屏最为引人关注,三星和华为的折叠屏手机先后亮相,引发会场内外的热议。
可以预见的是,去年还在鏖战全面屏的手机厂商,今年将迎来一场“折叠”卡位战。 至此,高喊了几年口号的折叠屏手机由概念开始变为现实。
国内一些智能终端业内人士认为,受制于技术、产能和高昂的造价,折叠屏手机的应用场景、市场接受度仍在探索之中,短期内的普及预期并不乐观。 在多家机构的预测中,2019年折叠屏手机全球出货量约在百万台。
但这并不影响各大厂商加入这一场事关未来的竞争之中。
各大厂商加入“折叠”赛道
北京时间2月21日凌晨,三星在旧金山的年度旗舰发布会上,发布了其首款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手机采用的是向内折叠的方式,搭载7.3英寸可折叠OLED显示屏,折叠以后手机尺寸为4.6英寸。
四天后,华为旗下首款商用5G折叠屏手机Mate X亮相MWC 2019,同时华为给折叠智能手机拟定的时间表为6月底上市。
余承东表示,与Galaxy Fold内折叠方式不同,华为Mate X采用了外翻设计,展开后,它是一款厚度为5.4毫米的8英寸平板,闭合时则成为6.6英寸的双屏手机。
尽管在MWC 2019上,三星和华为的折叠屏手机都还置于玻璃罩中,只可远观,但是场外关于折叠屏手机的讨论进行得异常激烈。
早前,小米和柔宇科技的一场“互撕营销”就已将折叠屏手机推向风口浪尖。
1月23日,小米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在微博发表了小米双折叠工程样机的展示视频。 他宣告,在攻克了柔性折叠屏技术、四驱折叠转轴等多项技术难题后,小米做出了全球首台双折叠手机。
在雷军对友商喊出“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后,柔宇科技随即回应。 柔宇科技副总裁樊俊超在微信朋友圈指称,小米发布的是难以量产的概念柔性屏,却宣称攻克了柔性显示技术。 他还严辞激烈地表示,“除了三星和LG,(其他厂商)都是买还无法量产上市的概念性柔性屏,整机距离上市销售差距甚远。 ”
早在2018年10月31日,柔宇科技抢先推出了“柔派手机(FlexPai)”,核心卖点是“全球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
小米遭遇呛声后,其公关部对外发声回击柔宇,对研发技术进行解释。 小米产品管理总监宋嘉宁表示,小米正在尝试各种不同的可折叠概念,折叠屏手机会等技术成熟后再发布。
在MWC 2019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质疑说,所谓折叠屏手机是锁在玻璃柜中的“PPT产品”。 “三年前联想在Tech World就展示了折叠屏概念机,今年各家厂商发布的折叠屏产品并没有超出当时的技术范畴。 ”
联想研发了三年,却迟迟没有推出折叠屏手机。 对此,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首席市场官王传东近日表示,联想一直看重折叠屏手机研发方向,但是因为工艺技术问题,折叠屏手机短时间内很难形成大规模的量产。
OPPO副总裁、中国大陆事业部总裁沈义人曾在采访中直言,目前折叠手机是“为了折叠而折叠”“并没有达到一个成熟商业化产品的价值”。 但是,随着关于“折叠”的讨论愈加热烈,沈义人也在微博公布OPPO折叠屏手机样机,并附文称,“人足够多的话可以考虑是否要量产。 ”
3月20日,TCL集团透露旗下TCL通讯的折叠屏手机计划,预计在2020年一季度推出折叠屏手机,主要针对海外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TCL集团折叠终端的屏幕主要由旗下屏幕厂商华星光电提供。 早在MWC 2019上,TCL集团就专门设置展台,展示华星光电的柔性显示技术及概念终端。
据不完全统计,在MWC 2019开幕前后,除了作为站上竞争焦点的三星Galaxy Fold商用手机和华为基于5G技术的Mate X商用手机,中兴、OPPO、小米、谷歌、TCL等国内外企业都密集透露了本公司的折叠手机产品或技术专利。
“2019MWC世界移动 通讯展会”上,柔宇科技推出的FlexiPai 可折叠手机产品。图/视觉中国
一直引领全球创新风潮的苹果公司也正加入“折叠”赛道,相继爆出多项折叠技术专利。 据AppleInsider网站苹果最新一项公开专利显示,苹果正在研发折叠点会自动发热的折叠技术,以应对在寒冷条件下使用折叠终端容易造成损伤的问题。
技术难题
面对质疑,三星、华为均以量产计划作为回应。
三星方面表示已经做好量产准备,首批上市时间预计在今年4月26日,预计出货量为100万台。
华为方面则表示,Mate X是量产机,不是概念机,余承东近日向媒体确认上市时间在今年6月。
IHS公司手机行业分析师李怀斌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今年折叠手机会有量产突破,但是量级会稍微小一点。 “最开始的分析预测是,2019年的出货量在50万台,不过现在来看,这个数量可能还会加大。 ”
折叠屏手机作为新型消费电子产品走向市场,第一步是要具备相对完善的市场成熟度,要解决的核心难题在于屏幕本身和铰链技术。
从屏幕本身来讲,柔性屏的发展为这一轮手机厂商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 所谓柔性屏即指柔性OLED屏幕,较液晶(LCD)、刚性OLED屏幕,具备可弯曲、折叠、更轻薄化的特性。 实际上,各家厂商竞逐的曲面屏、全面屏就是柔性屏的应用之一,这使得OLED全面屏逐渐成为各家高端旗舰机型的标配,而“可折叠”方案更能体现“柔性化”特质,成为智能终端形态上的创新尝试。
同时作为屏幕生产商和手机厂商的三星,在这轮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 早在2011年,三星就开始布局柔性显示生产线。 在中国,屏幕供应商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等也陆续发力柔性显示领域。
折叠手机大热走红后,华为Mate X屏幕供应商京东方A在股市收获久违的涨停,资本市场多只折叠概念股如彩虹股份、深天马A、维信诺、TCL集团等收获较好涨幅。
京东方高级副总裁张宇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为了保证屏幕在折叠开合上的耐用性,京东方屏幕需要经过20万次折叠的实际测试。 “目前业内以20万次为衡量标准,即保证在每天开合100次的情况下,达到3年多的使用寿命,满足换机周期。 ”
折叠手机实现可折叠需要多层结构的同步。 华为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四层结构设计——高分子材料的屏幕保护层、可弯曲的柔性屏幕、软胶支撑片,转轴。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转轴的设计,“华为耗费三年时间攻关解决铰链设计,使用包含超过一百多个部件实现无缝折叠。 ”余承东解释说。
依照目前可量产折叠手机或概念机的实现形态来看,折叠方式有内折、外折、双折叠、向下折四种。 华为Mate X的外折能够实现折叠屏幕完全贴合,三星Galaxy Fold内折后由于铰链的存在,屏幕之间会留有空隙。
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折叠方式各有优劣。 “柔性屏手机的盖板材质为PI膜而非玻璃,表面硬度与玻璃相差较大,华为等手机厂商采用外折叠的方式要考虑屏幕的耐划伤性,三星的内折叠方式可以不考虑剐擦的风险,但是内折要求屏幕的曲率半径更小,单从技术角度而言实现难度更大。 ”李怀斌分析说。
目前折叠手机的形态创新尚在探索之中,不同折叠方式之前没有可借鉴的成熟经验。
维信诺公司副总裁黄秀颀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以双折叠手机设计为例,其结层结构与单折是不同的,无论是薄膜本身还是各层结构之间,包括膜层的设计,模组结构的应力管控等,都与单折不同;单纯考虑屏的部分可能比较容易解决,但是从整机的设计来讲,差别就比较大。
高成本
长久以来,制约手机的最大因素就是屏的显示面积,这也是手机厂商利用曲面屏、全面屏来提升屏占比的重要因素。
“3秒钟可以下载一部1GB的高清电影”“远距离直播8K高清摄像头拍摄的视频”,5G带来的变革在各行业都充满不确定性,折叠屏手机则代表了主流手机厂商对5G时代首个内容爆款的趋势判断。
消费电子产业观察家梁振鹏认为,折叠屏的核心价值就是在有限的携带空间提升屏幕效率和提供区别化的用户体验。
目前折叠屏手机展开后能够实现7英寸左右的平板的大小,然而,屏幕变大对手机续航能力有更高要求。
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曾表示,折叠屏手机的电池小得可怜,几折后空间都被占用了。
对此,李怀斌分析认为,“5G应用后功耗必然增大,并且5G时代还会有新的应用内容产生,折叠屏手机的电池续航能力有待各家厂商去解决。”
此外,折叠屏手机高昂定价可能成为掣肘消费者换机需求的重要因素。 三星的Galaxy Fold的定价1980美元(约合人民币元)。 而“没有最贵、只有更贵”的华为直接将价格托高至2600美元(约合人民币元)。
这使得业内普遍不看好折叠屏手机的走量。 美国Today-SurveyMonkey调查显示,消费者已经不愿意为新手机支付超过1000美元。 同时另有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正在延长更换手机的时间,而且不准备像以往跟随手机厂商发布周期而升级设备。
折叠手机的造价成本受制于屏幕良率、产业链配套等问题。 目前国内代表性的屏幕厂商公布的柔性屏良率在60%~70%之间,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是指综合良率,分段来看包括显示屏的良率、模组的良率等,“以同行的经验来看,柔性屏的良率都不高,30%左右算是比较高的。 ”
此外,元器件的成本增加项主要是屏幕模组和铰链元器件。 以三星生产的折叠手机成本来看,比iPhone XS高出近65%。 比如屏幕模组超过了200美元,而此前的屏幕成本仅要100美元左右,增幅超过了100%。 在铰链设计中,韩国厂商方案则需要150美元~200美元,国内厂商可以做到100美元左右。
“折叠手机目前来看还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屏幕是可折叠的,但是电路板、元器件、芯片都是不可折叠的。 另外折叠手机的使用寿命、屏幕的耐划伤性、操作的便捷程度都有待技术和市场的检验。 ”梁振鹏表示,OLED柔性显示给消费电子、家电、IT通信行业带来了无穷的产业想象空间,但应用于哪些领域、如何应用都需要进一步探究。
华为手机营收占比是多少,为什么还有人说手机只是华为的副业?
华为以运营商服务起家,运营商业务是华为业务的根本,但随着2012年后华为手机的崛起,手机消费零售业务占据华为越来越大的比重,2017年占比营收43%,仅次于运营商业务。 所以手机业务已经不止是副业了,而是变成和运营商业务同样重要的两大支柱性业务之一。 我们先来看数据,华为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年总收入1022亿美元,同比增长25.7%。 而在这个总收入下,每个子业务线的表现是这样的: CNBG(运营商BG)收入450亿美元 CBG(消费者BG)收入441美元 EBG(企业BG)收入106亿美元 华为云BU等其他收入25亿美元。 以上四大业务,发展最好的就是消费者BG业务,增长到43.15%的占比,2018年预计会超过运营商业务。 华为手机业务发展到底有多好呢? 目前华为是全球第三大手机出货厂商,2017年增速为57.04%,已经达到了2830亿的收入,出货量高达1.53亿部,在全球市场份额突破10%。 其中荣耀的出货量更是9000万部,占比60%。 5年前,手机可以说还是华为副业。 但今天,手机业务成为了华为的支柱,顶起了集团的半边天,也是今后华为增长的第一大动力。 2015年华为手机销量1.08亿部,销售额1298亿元,占集团总营收(3950亿元)的份额是33%。 2016年华为手机销量1.39亿部,销售额1815亿元,当集团总营收(5216亿元)的比重是35%。 2017年华为手机销量1.53亿部,销售额2360亿元,当集团总营收(6036亿元)的比重是39%。 2015-2017年,华为手机业务在集团营收中的比重逐年攀升。 而且2018年这个比重肯定会超过40%。 华为手机销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平均单台手机也在快速增长。 2015-2017年分别是1201元、1306元、1542元。 2018年华为手机单台手机均价将达到1800元左右。 如果今年华为手机发货了达到2亿部的话,全年手机业务营收将达到3600亿元左右。 这个营收规模几乎接近2015年整个华为集团的总营收了。 2015-2017年,华为集团营收平均增速为23.6%,而同期,手机业务营收平均增速却高达34.8%,比集团业务平均增速快了11.2个百分点。 在2017年之前,运营商业务是华为最大的营收版块,但2017年其占华为总营收比重首次跌破50%。 而且2018年消费者业务收入(主要是手机)将追平甚至反超运营商业务,成为华为最大营收版块。 快速增长的手机销量,是华为营收增长的最大来源。 2017年华为营收比2016年增加821亿元,其中消费者业务就贡献了574亿元,贡献度为70%。 这种局面未来或许或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目前,华为运营商业务增长很疲软了,而企业业务规模还很小,因此增长的动力源就自然而然的落到了消费者业务,尤其是手机业务的肩膀上。 从华为最新的财报来看,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华为实现销售收入610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4.4%,净利润率为8.7%。 华为终端云服务生态获得迅速发展,已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注册开发者超过107万。 消费者业务方面,个人电脑、平板、智能穿戴和电视等获得高速增长,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1.85亿台。 华为消费者业务占比达32%,在华为内部为第一!为什么说华为手机不是副业? 从华为未来的战略布局来看,目前华为在全球的5G领域中有很高的话语权,而5G网络对于未来的物联网技术有着很大的推动,所以华为推出了“物联网”系统。 而华为要想在未来物联网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像手机、音箱以及 汽车 等,这些都是物联网的重要入口,也就是会说,要先把华为手机的用户提起来,目前全球华为手机用户超5个亿。 所以说华为手机是占有极高的地位,现在业内已经有不少专业人士把华为看作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非通信公司!为什么说华为手机是副业? 怎么说呢?看一家公司的业务线在公司内部地位,一方面看营收占比,再一个就看战略地位。 虽然现在华为手机很强势,但就目前华为的布局来看,华为手机算不上主导,因为很多人说华为并没有围绕华为手机去布局,像电池,屏幕,内存等华为都没有战略布局。 从任正非的战略构想来看,华为与M国的下一个战场在物联网领域,而物联网领域讲究的是芯片与系统,而华为在这个点上有着重兵布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华为手机并不算是华为的主力方向!结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做生意也一样,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就连苹果公司也会从硬变软,我们相信,华为也会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从19年半年报来看,消费者业务的营收已经成为大头了达到 55%。 但为啥总说手机是副业呢? 首先,华为的起家,就是运营商业务。 这是基础,这就好比阿里如果有一天,云服务营收超过电商了部分,但对于阿里来说,电商仍是其根本业务。 第二,对于华为来说,手机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成为一个重点业务。 也许,未来有一天,就会有别的新业务来替代手机业务。 第三,公司的业务核心业务,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消亡。 手机业务做的很好,但国内还有很多手机厂商,活的也挺好,及时华为不做手机了,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也没有多大。 但运营商业务,华为是真老大,不可替代。 总结 9年半年报来看,消费者业务的营收已经成为大头了达到 55%。 但为啥总说手机是副业呢?首先,华为的起家,就是运营商业务。 这是基础,这就好比阿里如果有一天,云服务营收超过电商了部分,但对于阿里来说,电商仍是其根本业务。 第二,对于华为来说,手机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成为一个重点业务。 也许,未来有一天,就会有别的新业务来替代手机业务。 第三,公司的业务核心业务,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消亡。 手机业务做的很好,但国内还有很多手机厂商,活的也挺好,及时华为不做手机了,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也没有多大。 但运营商业务,华为是真老大,不可替代。 总结 公司核心业务,是战略性,不是从短期的营收来确定。 那怕是副业超过了主业的营收。 主业就是那个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为你赚钱的业务。 这样才能保持,发展新的业务。 资料显示,华为的业务有三个主力领域,一是通信设备,二是手机业务,三是解决方案。 2018年,华为手机营收预计为3500亿元,占比总营收47.87%,不仅比2017年大幅提升,而且几乎占到了总营收的半壁江山。 对一个企业而言,如果一个副业能有如此表现,那肯定也不能算是副业了,而应晋升为主业了。 华为做智能手机的时间还不是很长,最开始的时候,华为其实是做运营商贴牌手机的,但是自从余承东接手华为手机之后,对于华为手机来说是一次新生,其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华为手机有了巨大的变化,由之前的副业逐步变成了主业。 此外,手机业务成为华为主力产品已是不争的事实了,有数据显示,2018年,华为卖了2.06亿台手机。 在IDC公布的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数据中,三星、苹果及华为为前三强,销量分别为:2.923亿台、2.088亿台、2.06亿台,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华为已然非常接近于苹果的销量。 如今华为手机已位列世界排名的前三甲,若是再把手机业务称为华为公司的副业,这显然也不附合实际情况。 2018年华为手机单台手机均价将达到1800元左右。 如果今年华为手机发货了达到2亿部的话,全年手机业务营收将达到3600亿元左右。 这个营收规模几乎接近2015年整个华为集团的总营收了。 2015-2017年,华为集团营收平均增速为23.6%,而同期,手机业务营收平均增速却高达34.8%,比集团业务平均增速快了11.2个百分点。 从华为手机的业务增速来看,也可担当主业的角色了。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认出手机是华为的副业呢?一方面,华为在通信设备和5G领域都有非常好的表现,并且走在了世界通讯 科技 领域的最前沿,特别是5G标准也是由华为公司来制定,华为拥有90%的5G专利技术,这无疑为中国人在世界先进 科技 领域争了光。 另据华为官方人士透露,2018年,1万多个5G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拿下了26个5G商用合同。 此事或多或少掩盖了华为在智能手机业务上迅猛发展的骄人战绩。 早在2013年华为在世界500强榜单中超越爱立信,已在通信设备这个领域显示出超强的竞争势头。 而目前华为又开始布局6G网络,而华为的手机业务仅是其未来一个通讯终端业务而已。 另一方面,在业内人士的心目当中,华为的通讯设备和5G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还获得了更多的专利技术,而华为的手机业务只是从2015年才在集团营收中比重快速攀升,直至2017年还占集团总营收比重的39%。 到了2018年华为的手机业务才占总营收47.87%。 要说华为手机业务逐步进入主业的位置,也是去年的业绩才算刚刚够资格。 华为手机营收业务占比并不算低,2018年已经接近集团一半的收益了,而且华为手机业务已经排名世界智能手机销量的前三名,再将其称之为副业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但是,华为手机业务,与其通讯设备、5G技术的光环相比,还是相对黯然失色的。 毕竟,通讯设备和5G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 科技 的最前沿,再加上华为手机业务也只不过去年才刚刚步入主业的位置,相信华为手机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总之,华为手机业务起步较晚,却发展较快,已是不可忽视的业务了。 好些网友说,手机业务只是华为的副业。 但这个 手机类业务 副业在2017年华为公司的营收占比中已经达到了39.3%,营收额为 2372亿人民币。 而华为公司总 营收为6036亿,但主业通信设备类业务营业额为2978亿,占比49.3%,还没有过半。 唔,把副业做到了全球第二也很少见吧。 按照这个趋势看下去,现在已不能再说手机业务仅仅是华为公司的副业了,也当看做核心业务。 副业,仅是过去的说法。 按照现在的数据推算,在2018年度结束后华为的手机业务营收有可能占比超过45%,将再次实现飞跃。 而华为的传统通讯业可能就会在5G来临时短暂爆发一波,这波爆发后在遥远的6G到来前这个行业将会低迷很长一段时间。 未来更多的市场可能来自于物联网。 不仅是华为,很多国外巨头也纷纷在物联网发力。 而华为的手机业务刚好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毕竟手机可以看做是移动终端的代表。 在物联网时代正式步入正轨的时候,说不定华为的这个“副业”变成“主业”也不一定。 有一点就是量虽然上去了 但 华为还需解决手机产品的利润问题,在这点上也要同步增长才行。 2019年华为的也务已经遍布了世界各地近170多个国家,为世界30多亿人提供网络服务,华为的业务分为三块,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 2015以前,华为手机因为还没有在手机芯片上有所突破,此时华为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运营商和企业业务上,仍然采用自研低端芯片坚持使用自主研发的芯片,所以华为的手机甚至不如小米出名,因此在低端手机上和小米、OPPO、在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另外手机是华为掂量再三才进入的行业,所以才有了华为手机是华为的副业一说,在那个时候也确实如此。 先看看华为的增长历程: 2015年销售收入3950亿元人民币,消费者业务收入1,291亿元。 2016年销售收入5216亿元人民币,消费者业务收入1798亿元。 2017年销售收入6036亿元人民币,消费者收入收入2830亿元。 2018年销售收入7212亿元人民币,消费者业务收入3489亿元。 当2015年当华为超越思科、爱立信、诺基亚的时候,在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发展的华为就看到了运营商业务已经出现了发展的天花板,不得不确立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华为也看到了手机作为一个副业,虽然比不上华为的运营商业务,却也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把能够稳定增加消费者业务的手机行业列入了发展的重点,直到余承东接手华为手机后,给花为手机带来了新生。 到了2018年、2019年度,华为又不断加大5G、芯片、智能手机终端等面向未来的研发投入,终于结出硕果,继华为麒麟980芯片实现突破后,2019年又发布了超过高通855芯片的麒麟990 5G芯片成为世界第一款真正的5G芯片,华为手机也成为世界第一款真正的5G手机,华为手机终于转正成为转正的主业,成为超过华为运营商业务的第一大业务板块。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PO)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度,华为向该机构提交了5405份专利申请,在全球所有企业中排名第一。 另外随着华为在通讯领域的不断壮大,也担负起自己的 社会 责任,利用自己的专利优势,与中国移动、联通、中兴等企业一道为中国手机走出过门保驾护航,随着华为在5G技术、高端芯片以及通讯领域全面的技术突破,在2019年陆续推出了mate30系列手机,mate x5G折叠屏手机,而且mate30系列手机上市后销售火爆,大有超过苹果和三星的节奏和气势,大家是不是觉得应该“华为手机是华为的副业“这样的说法改过来了,斗转星移,不客气的说现在华为手机是华为第一大主业。 大家都同意吗????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不管华为的手机营收占比是多少,手机都永远只是华为的副业。 华为起家于运营商业务,在通信业中多年投入巨资研发,现在已经成为了通信制造业中世界排名第一的企业,在最新的调查报告中,华为的通信设备占比是全球的28%。 虽然华为的手机业务的营收也在不断的创下新高,在2018年销售了超过2亿部手机,但是华为的根还是在通信设备制造上。 华为多年来投入资金研发,在通信领域不断壮大,也是成为了中国通信业“专利保护伞中重要的一部分,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兴、信科等通信业企业一起给中国的手机厂家出海之路保驾护航。 从中国通信业的角度而言,也是从中国的发展而言,主业放在通信制造业上的华为,才是重要的华为。 这是使命,也是华为必须承担的责任。 在通信领域中,手机仅仅是作为移动通信领域中最末端的终端存在,在整个网络中只占了非常小的一块。 虽然手机也有很大的销售额,也有不小的利润,但是就重要性而言,甚至可以说是并不重要的,至少暂时是如此。 而手机里的某些 科技 ,实际上是和移动通信技术息息相关的,甚至可以说华为之所以手机可以做到今天,完全是移动通信领域不断研发的副产品,是一个意外之喜。 而在华为公司内部,也有主航道的传闻,也说明了华为的重心也是在通信业本身更多,而不是主要精力在手机这个产品线上。 总而言之,中国的通信业需要一个主业是通信设备制造的华为,而不需要一个主业是手机的华为,孰轻孰重,华为还是拎得清的。 看一块业务是副业还是主业,不是看他的营收占比,而是看业务在公司的战略地位高低。 华为的企业文化是构架万物互联, 华为的核心在于通讯技术,而手机,智能家电等都是服务于这个核心,实现这个愿景。 任正非前一段时间还在强调,华为的核心技术是5G技术,美国要制裁华为也是因为华为的通讯技术发展太快了。 华为如果手机是主业,为什么不去重点围绕手机去重点战略布局?电池,屏幕,内存等华为都没有战略布局。 手机里为什么单单重点布局SOC呢?并且一定要突破基带呢?苹果CPU很厉害,GPU不是差,是做不了呢?华为的核心还是通讯,华为的重点还是在信息的处理。 手机收集亿万消费者的信息,GPU将图片,文字,语音,视频等信息转化为电子信息,CPU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计算,调试,解读等等,然后再通过通讯基站进行传输,传输给另一终端。 对信息处理关键的技术华为就要战略布局。 华为布局智能家电,他的目的不在卖电视,智能音响等,他的目的还是在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 所以华为的IOT战略和小米最大的不同就是:华为的智能家电芯片,系统一定要是华为自己的,他给你提供的不是电视这个硬件,而且信息处理,传输这个服务。 所以跟信息处理传输无关的东西,华为不会重点战略布局,芯片,系统,基站等。 而与硬件相关,和信息无关的,屏幕,整机,PBC等等其他的东西,华为不Care。 最后说一点:华为手机业务的老大,余承东。 在华为内部地位,应该排不进前5。 为什么?按理华为终端业务营收,利润都是第一大了啊?为什么?因为战略地位不是最高。 (老余至少排在任正非,徐直军,胡厚昆,梁华,郭平,孟晚舟之后了)这说法是错误的,华为手机现在是,未来更是华为的主营业务,其他业务才是副业! 华为2018年完整的年报还未出来,我们就来看看2018年初华为定下的销售目标吧!当时华为预定的全年销售目标是1022亿美元,同时各大业务板块的营收目标分别为企业业务(EBG)106亿美元,运营商业务(CNBG)450亿美元,消费者业务(CBG)441亿美元,剩下的归入其他之中,其中云服务为25亿美元。 从以上制定的目标我们可以看出运营商业务和消费者业务两者的金额差距很小,仅有9亿美元的差额,在整个盘子中占比43.15%,而消费者业务其实也就是手机等这些终端产品,那由此可见一个营收能达到4成以上的业务绝不再是一项副业。 华为在 2019年会上透露了2018年实际营收是1082亿美元,同时也宣布可2019全年的KPI,营收目标1259亿美元,其中消费者业务营收650亿美元,运营商业务441亿美元,华为企业168亿美元。 如此按照这个2019年的营收目标看的话,消费者业务已经成了主营业务,比重远超了其他三块业务体系,占比已经达到了51.6%,超过了整体的一半还多。 对于手机销售目标,2019年是2.5亿台,2020年达到3亿台。 由此可见,华为手机现在早已是华为的主营业务,而原先比重较多的运营商业务处于下滑状态。 华为在手机这块已经投入巨资进行研发,麒麟芯片,5G基带以及相关的5G技术等,这些也都预示着华为对手机业务绝不是仅仅把它当作副业来看待的。 因此,华为手机不再是副业!
苹果玻璃VS华为塑料聚合物折叠屏手机暗战刚刚开始
NO,最新的消息来了。 苹果供应商康宁“剧透”,其正在研发可折叠玻璃,这或许意味着苹果也将加入折叠屏手机的鏖战,而其的“取胜之匙”就是真正的可折叠屏幕。 今年以来,手机市场中的最大亮点就要算折叠屏手机了。 实际上,折叠屏手机概念早已有之,只是今年各大手机厂商终于真正推出了相关产品。 2月24日,在巴塞罗那举行的2019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带来了折叠屏手机——MateX,线G的商用手机。 在此之前的2月21日,三星在Galaxy S10的发布会一开始,就先放出了三星的Galaxy Fold折叠屏手机的消息,这也是全球第一款发布的折叠屏手机。 此后,我们也在网上看到了OPPO的折叠屏手机上手照。 OPPO副总裁沈义人在其微博上展示了OPPO的折叠屏手机产品。 而最新消息是,继Galaxy Fold之后,三星电子正在开发两款新的折叠屏智能手机,以求在新生市场抢占先机。 分析认为,手机行业经过多年高歌猛进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相当普及,增长触及天花板,呈现下滑趋势,而无法打开新的增量市场的背后,是手机行业已经面临才思枯竭的境地。 折叠屏的出现则是一次创新性的改变,为智能手机带来新的交互方式,也有利于新技术与智能手机更好地融合,这些优势能为智能手机打开更广的市场,打破增长天花板。 实际上,苹果在屏幕的要求和选择上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在第一代iPhone发布前找到了康宁公司,要求后者提供耐磨坚硬的玻璃屏幕材质。 康宁顶住了压力,打造出了一种既轻薄又坚硬的屏幕玻璃,这就是大猩猩玻璃的由来。 如今,大猩猩玻璃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全球40多个品牌、1800多款产品的45亿部设备中,更是苹果产品重要的标配。 此次爆出康宁公司正在开发0.1毫米超薄可折叠柔性玻璃的消息,已经被康宁公司确认。 苹果曾在2017年5月承诺为康宁提供2亿美元资金,用于研发资本设备和玻璃加工。 分析称,这项投资表明苹果希望未来的手机,包括可折叠的手机,能像康宁目前在iPhone上使用的大猩猩玻璃一样耐用。 近来,三星和华为推出的可折叠手机使用的是塑料聚合物屏幕。 这种屏幕的优点是灵活、便于弯曲,但不像玻璃那样坚固、耐磨,而玻璃坚固耐用,不易擦伤,但灵活性不够。 就眼下来看,折叠屏手机还是在推出的初始阶段,并不成熟。 产品少、价格贵,相关手机的尺寸、重量等参数也不理想。 具体来看,三星Galaxy Fold的定价约为1.3万元,华为 Mate X的定价约为1.75万元,这种价格压根进不了寻常百姓家。 此外,华为Mate X机身重量则相当于1.5倍的iPhone XS Max。 三星Galaxy Fold机身最厚的地方接近三部iPhone XS Max的厚度。 这些问题目前都需要解决。 在技术、供应链方面,目前折叠屏手机的核心技术——转轴也只掌握在厂商手中,塑料聚合物屏幕产量也有限,短时间难以大规模推广。 而苹果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全力与康宁合作攻关玻璃折叠屏技术,哪怕现在慢一点,只要在未来几年当可折叠手机成为主流时,该公司有望大量生产这种玻璃,那么苹果就有望后发制人。 苹果iPhone手机做折叠屏幕手机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iOS系统相对封闭,苹果更可能做出系统适配,让折叠屏幕手机变得更加实用。 当然,目前的苹果在行业中的地位相当高,对于供应链的推动能力也是其他手机品牌所不能比拟的。 2019年,可以被称为“折叠屏手机元年”,各大手机厂商只是吹响了号角,一个新屏的时代正呼啸而来,暗战升级、竞争激烈,未来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