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元灵犀机器人X1向“稚晖君”走路的过程
时隔一年,“稚晖君”彭志辉的第二代人形机器人来了,智能交互和商业落地都加速进化。
钛媒体App获悉,8月18日上午, 智元机器人2024年度新品发布会上,稚晖君发布“远征”与“灵犀”两大家族共计五款商用人形机器人新品:
同时,智元还展示在机器人动力域、感知域、通信域、控制域一系列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此外,智元机器人前瞻性地定义了具身智能G1到G5技术路线图,并推出了具身智能数据系统AIDEA等。智元表示,结合轮式与足式两种形态,覆盖交互服务、柔性智造、特种作业、科研教育和数据采集等应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 ,灵犀X1机器人售价0元,将本体设计图纸、软件框架、 中间件源码、基础运控算法等核心组件通过开源方式服务开发者,“希望对于机器人科技感兴趣的同学们,未来人形机器人人人造”。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兼营销服副总裁姜青松会前向钛媒体App等透露, 智元双足人形机器人预计今年10月份开始量产,后期预计一个月生产100台。智元机器人今年整体出货量预计达300台左右,其中人形200台、轮式机器人预计出货100台左右。他强调,最终肯定可以超过300台这一数量。
会上,智元联合创始人彭志辉表示,从远征系列机器人新品,到智元具身智身全栈解决方案,再到灵犀X1的开源,以及部件的预售,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 AI 和机器人技术的边界,来不断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而商用落地则是检验我们价值最重要的结果体现。所以今年的口号就是智元商用元年。”彭志辉表示。
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彭志辉
成立一年完成七轮融资,“稚晖君”团队打造5款人形机器人
据悉, 智元机器人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公司全称是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AGIBOT),致力于以 Al+机器人的融合创新,打造世界级领先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及应用生态的创新企业,使命是“以智能机器创造无限生产力”。
公司联合创始人“稚晖君”原名彭志辉,于1993年出生于江西吉安,他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年研究生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信通学院;毕业后就职于OPPO研究院 AI 实验室担任算法工程师;2020年他参加华为“天才少年”项目,开始前后七轮的面试,最终成为华为员工,从事昇腾 AI 芯片和 AI 算法相关研究工作。2022年12月底,彭志辉被曝离职,他随后在微博证实离职创业,最终联合成立智元机器人公司。截至目前,“稚晖君”B站账号粉丝数达259.2万。
去年8月,智元机器人首次向公众亮相,发布其最新首款具身智能的通用人形机器人远征A1,并且公布该公司已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鼎晖、经纬创投、高榕、蓝驰创投、百度等机构。
过去一年间,智元机器人很少参与行业内大会和展示亮相,少见产品迭代视频,但该公司发展持续引发广泛关注,融资层面不断被曝光和刷新记录。 截至目前,智元机器人已完成了天使轮、A轮、A1轮、A1+轮、A2轮、A3轮、A4轮等七轮融资,并已获得北汽、上汽、比亚迪三大汽车主机厂投资。
另有消息指,智元公司估值达到独角兽级别,即初创公司的估值超过10亿美金。
此次,“稚晖君”带着智元团队时隔一年再度公开亮相,并公布5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在动力域、感知域、通信域、控制域四大技术层面上都有巨大改进。
彭志辉还表示,智元机器人构建了面向机器人的开放生态软件平台AIMA(AI Machine Architecture),覆盖机上、云端和客户端。该平台不仅集成了机器人软件的核心技术,还提供了丰富的二次开发接口。此外,智元机器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全流程具身智能数据系统方案AIDEA,而基于AIDEA的百万条真机、千万条仿真数据集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开源。
产品层面, To B领域,远征A2、远征A2-W已经开始准备交付;轻松搬动40kg的航空箱的远征A2-Max目前正处于产品研发阶段。
To C端领域,全栈开源机器人灵犀X1通过模块化方式,采用串并联混合构型手臂和差分驱动双肩关节设计,支持“机-机模式”,因此,灵犀X1将核心组件开源开放,部件则采用预售方式,今晚5000元定金预售,一个月后补齐尾款,10月15日起首批30套开启发货;专业数采机器人灵犀X1-W能显著降低数据获取成本,是大规模数据采集的普适优选方案。
商业化层面 ,智元机器人的商业伙伴包括均普智能、数字华夏、科大讯飞、北电数智、软通动力等机构,面向不同场景打造商用落地的解决方案,同时,该公司还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聚焦多模态大模型和机器人操作系统的技术研发。
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将需要5-8年时间
未来生态和发展层面,智元机器人定义了G1至G5的具身智能技术演进路线。
姜青松向钛媒体App等表示, 人形机器人目前依然还是在交互服务、营销,以及商业3C、半导体,以及部分工业场景。如果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他认为还需要未来5-8年时间,甚至更远。
“因为进家庭的条件门槛实在是太高了。人机交互的实际体验会比传统的大屏幕+轮子,会有足够多的客户情绪价值,这是我们今年发货量最大的一块。而工业产品,做起来比我们想象的难,其实我们投入最大,但是今年也会实现一些突破,都能实现一定的商用商用量,但不会量不是很大,我估计应该在百台以内,但这是我们真正的迈出了关键一步。”姜青松称。
目前,智元机器人公司主要对标的是马斯克的特斯拉(Tesla)公司,后者拥有“擎天柱”(Optimus)人形机器人,马斯克曾预估到2025年-2026年其人形机器人进入商用阶段。
“我们会有很多中间态的产品出来,能够出现能够满足一些多用场景,然后慢慢的就是向更高的目标去进发。我们认为,双方的差距不会太大,而且中间会产生很多能商业化的产品,而且我们商用能力、成本控制能力比特斯拉要好。我们(机器人)马上就要量产了,量产以后我们整个的供应链和成本控制,可以在国内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准。”姜青松对钛媒体App表示。
当前,AI+机器人赛道融资火热,市场前景广阔。
据IT桔子数据显示,2019年—2023年,中国机器人行业投融资案例从2019年的37起增长至2023年的103起,投资金额从19.83亿元增长至97.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8.8%。2024年1-7月,行业共发生78起投融资案例,投融资金额53.62亿元,预计延续增长态势。
Statista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 AI 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190亿美元,较2023年市场规模增长近30%。到2030年,预计这一规模将超过350亿美元。
彭志辉强调,科技的真正价值在于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智元的目标不仅仅是开发各种机器人、先进技术,更是希望通过开放生态、合作共赢来加速整个行业创新和应用,让机器人真正服务于人类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实现真正智能机器人去创造无限生产力这一愿景。
“当然,挑战肯定是始终存在的,所以作为科技探索者,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的继续努力,然后时刻保持敏锐洞察力,还有持续的创新精神。”彭志辉在演讲结尾表示。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编辑|胡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