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徒步旅行家维娜 希望成为像马可·波罗一样的文化传播者

人民网北京10月12日电 (冯雨欣、殷韬、马蒂奥)“从童年起我就知道《马可·波罗游记》是一本关于亚洲的著作,它让我对中国和丝绸之路充满好奇。”75岁的意大利徒步旅行家维娜·卡玛洛塔近日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说,“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马可·波罗和他笔下真实的中国,我决定亲自体验,徒步重走丝绸之路。”

意大利徒步旅行家维娜·卡玛洛塔接受人民网专访。人民网 殷韬摄

维娜退休前的主要工作是带领游客进行徒步探险,职业使然,她对于道路、山脉、河流等地理要素有着独特的敏感度。“过往的工作经验教会我在徒步前仔细研究和分析地图与文献,从而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徒步路线。”经过对《马可·波罗游记》、丝绸之路地图及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分析,维娜带着一个背包和两根登山杖,踏上了重走丝绸之路的徒步旅程。

2022年4月,她从马可·波罗的家乡威尼斯启程,历时850多天,徒步穿越了包括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伊朗、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在内的14个国家,最终于今年8月抵达中国新疆。

维娜·卡玛洛塔在新疆徒步。受访者供图

新疆喀什是维娜徒步中国的第一站。她对于新疆的文化、习俗、建筑和当地的生活方式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喀什,我受到了新疆人民的热情欢迎和帮助。当我告诉他们我在徒步重走丝绸之路时,他们热心地为我提供各种旅行建议,并为我指引方向。”

在乌鲁木齐,维娜度过了75岁生日。这次独特的生日令她十分难忘,“新疆很多家庭都有菜园或果园,他们为我安排了生日庆祝活动,我换上了新疆的民族服饰,和当地人一起在园子里跳起新疆舞。”维娜告诉人民网,这次生日庆祝让她与新疆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维娜一直渴望参观新疆的大巴扎。“因为贸易对于丝绸之路至关重要,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都在这里得到了生动体现。”她兴致勃勃地游览大巴扎,亲自体验了各种商品的交易与交流,感受到这条古老商道的活力与魅力。

在出发前,维娜最担心的是到达目的地后无法与当地人交流,但到达新疆后,这些顾虑已经不复存在。在热情的歌舞和丰富多样的美食中,她深切感受到浓厚的温暖与欢乐,让她在异国他乡倍感安心。

维娜的中国徒步之旅才刚刚开始,她计划穿越甘肃、陕西、福建、广东、北京等17个省区市的30余座城市。她表达了对于中国徒步之旅的期待,“在中国我有很多想亲眼看一看的地方,比如敦煌的莫高窟,因为那里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宝库,也是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的交汇地。”

在徒步过程中,维娜随时将沿途拍摄的照片和视频上传至社交平台,这些内容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鼓励,甚至有人称她为新时代的马可·波罗。谈到这个称呼,维娜非常自豪,“我希望能像马可·波罗一样,亲眼见证中国的发展,成为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

今年是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维娜说:“马可·波罗作为一个观察者,留下了很多一手的记述,这些都为我的徒步旅行提供了参考。我会特意寻找他在游记中记录的细节,与我的所见进行对照。”

维娜·卡玛洛塔阅读丝绸之路地图。受访者供图

维娜的背包里装着一本翻得很旧的《马可·波罗游记》,书页上写满了她沿途的笔记。她说:“到达新疆后,我发现《马可·波罗游记》中很多关于中国的描述在现实中得到了验证,我有幸见到了其中记载的汗血宝马和一望无际的棉田,这些都让我非常兴奋。”

在徒步的过程中,维娜也看到了沿途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中欧班列、哈萨克斯坦的高速公路等,这些都是这条历史与文化之路发展的见证。维娜感慨道:“这些都是阅读过往文献无法得知的。因此,我亲自踏上这段旅程才充满意义。”

维娜说,她的徒步旅程不仅是对马可·波罗足迹的追寻,更是对文化交流的深入探索。通过自己的经历,希望能架起不同文明之间的桥梁。未来,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视角,记录下她徒步丝路的所见所想,将自己在中国的见闻分享给全球的朋友,向世界展现真实的丝绸之路和中国。


马可·波罗的中国传奇内容简介

《马可·波罗的中国传奇(汉英对照版)》是一部描绘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经历的精彩作品。 13世纪,他踏上了东方的土地,长达17年的游历使他对中国有了深入的了解。 他的亲身见闻被记录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这部著作堪称西方人了解东方的首部重要文献,极大地激发了欧洲人对遥远东方的好奇和向往,对后来的新航路开辟起到了关键的启发作用。 马可·波罗因此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他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部游记不仅详述了中国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还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经济、科技和文化成就,为西方世界揭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他的游记不仅是一次旅行的记录,更是一个时代精神的折射,体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对文化交流的渴望。 通过马可·波罗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东西方的碰撞与交融,以及他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独特贡献。 总的来说,《马可·波罗的中国传奇》不仅是一本历史书,更是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它以生动的笔触和深刻的历史洞察,为我们揭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交流故事,是了解中世纪东西方关系的珍贵窗口。

历史上真有马可·波罗吗?他到中国了吗?

历史上,确实存在马可·波罗这位人物。 他是一位意大利旅行家,出生于1254年。 马可·波罗出生于威尼斯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和叔叔都是商人,经常往返于欧洲和亚洲之间。 在他17岁时,他跟随父亲和叔叔一同前往亚洲进行商业旅行,历经艰辛,最终在1275年抵达了元朝的首都。 在中国期间,马可·波罗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并在元朝工作了17年。 在这期间,他广泛游历了中国各地,包括新疆、陕西、四川、内蒙古、北京、福建和浙江等地。 他亲眼目睹了中国的繁荣和先进的文化,这些经历后来成为了他著作《马可·波罗游记》的重要素材。 《马可·波罗游记》是马可·波罗在狱中口述,由他人记录而成的。 这本书记录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包括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内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中对中国的描述在欧洲广为流传,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并对后来的新航路开辟产生了重要影响。 尽管存在一些争议,但大部分学者认为马可·波罗确实到过中国。 《马可·波罗游记》的真实性也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 这些游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当时的亚洲,特别是中国的情况。

马可·波罗塑像地址在哪里?

马可·波罗塑像的地址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泰州路102号。 马可·波罗塑像是一处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景点。 马可·波罗,这位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和探险家,早在七百年前就与杭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盛赞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并详尽描述了杭州的风土人情、工商贸易和宗教信仰等。 为了纪念这位为中意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杭州市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内设立了马可·波罗塑像。 这尊塑像矗立在龙井路1号,不仅是对马可·波罗的敬仰和纪念,更是对中意两国友好交往历史的见证。 塑像旁边还有碑文,将他最早写给世界的有关杭州的句子用中文和英文镌刻出来,展示了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如今,这尊马可·波罗塑像已经成为杭州市的一处标志性景点,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参观。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也可以深刻体会到中意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aijing/22801.html
文化摆渡人 法语外教的中国情缘
旅客实现平均5秒通关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