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宗文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即将在俄罗斯喀山拉开帷幕。这是金砖历史性扩员后的首次领导人会晤,“大金砖合作”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整装待发。
金砖合作机制诞生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历史大潮中。从概念变为现实,从萌芽发展壮大,金砖走出了一条相互砥砺、合作共赢的人间正道,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特别是过去一年,正式参与金砖合作的成员国数量大幅增加,金砖各领域合作跑出加速度,在全球南方国家联合自强的事业中谱写了新篇章。30多个国家申请加入金砖合作机制,彰显金砖合作机制日益上升的感召力和吸引力。金砖合作机制这块金字招牌何以越擦越亮?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呼唤。
金砖合作始终以独立自主为基石,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彰显担当。面对是和平共处还是对立对抗的抉择,金砖国家坚守“不另起炉灶、不搞阵营对抗、不想取代谁”的角色定位,秉持互尊互谅、平等相待、团结互助、开放包容、协商一致的精神,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从尊重各自发展道路到坚决反对干涉别国内政,从共同捍卫发展权利到携手探寻现代化之路,金砖合作前行的每一步都凝结着对改变自身命运、追求变革进步的深刻思考,都展现着广大发展中国家集体觉醒的磅礴力量。当前,个别大国出于地缘政治目的,胁迫别国选边站队,制造阵营对抗,漠视别国权益大搞唯我独尊,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肆意围堵打压。扩员后的“大金砖”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将沿着独立自主、联合自强的道路阔步前行,继续为捍卫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筑牢“金色防线”。
金砖合作始终以合作共赢为要义,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注入动力。面对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碰撞,金砖国家秉持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精神,坚持做发展振兴的同路人、全球增长的推进器。扩员后的“大金砖”占世界人口近一半、全球贸易的20%,不是全球经济的“存量边区”,而是名副其实的“增量重镇”。从建立新开发银行到发展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从达成数字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到加强产供链合作,从深化粮食安全合作到推动可持续发展,金砖国家携手共进的步履坚实。现在,金砖合作紧扣科技发展前沿,正进一步向绿色发展、航空航天、生物科技等领域拓展,将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金色能量”。
金砖合作始终以公平正义为追求,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智慧。面对多边主义和霸权强权的较量,金砖国家代表全球南方国家发出更多正义之声。从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到推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改革,金砖国家在维护全球治理体系稳定性的同时,支持其与时俱进变革,纠正历史不公。从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到中国和巴西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提出“六点共识”,再到成立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金砖国家带头说公道话、办公道事,在推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从成立网络安全问题工作组到建立“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金砖国家积极投身全球治理新疆域,为全球南方国家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保障权利发挥积极作用。扩员后的“大金砖”是世界正义阵线的扩大,将继续为推动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格局贡献“金色智慧”。
金砖合作始终以开放包容为襟怀,为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树立典范。面对文明互鉴还是文明冲突的抉择,金砖国家坚定敞开心扉促交流、张开怀抱话友谊,坚决反对封闭内向、排他自顾的“小圈子”,全力打造开放包容、守望相助的大家庭。从东亚和而不同、包容融合的追求到两河流域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智慧,从非洲大陆的乌班图精神到拉丁美洲万物和睦、美好共存的理念,都闪耀着平等相待的人文精神,蕴含着求同存异的价值追求。金砖合作机制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文交流结构,涵盖治国理政、文化、教育、卫生、体育、青年、旅游、学术交流等各个领域。人文交流与政治安全、经贸财金共同组成“三轮驱动”合作架构,让金砖合作稳健前行。扩员后的“大金砖”进一步提升了多元文明的代表性,将继续书写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制度国家和合共生的“金色篇章”。
一箭易断,十箭难折。金砖国家这支积极、稳定、向善的力量将以喀山会晤为契机,心怀历史赋予的深刻启迪,肩负面向未来的使命担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推动金砖这艘大船乘风破浪、勇毅前行,驶向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为国际问题观察员)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1日 16 版)
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发展倡议: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
“全球发展倡议”遵循务实合作的行动指南。
倡议把握全球发展脉搏和迫切需求,把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作为重点合作领域。
提出合作设想和方案,将发展共识转化为务实行动,为落实2030年议程注入新动力。
“全球发展倡议”倡导开放包容的伙伴精神。
倡议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面向全球开放,欢迎各国共同参与。
倡议将同共建“一带一路”、非盟《2063议程》、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等协同增效,通过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多边合作机制、各种区域和次区域平台凝聚共识,形成强大合力。
社会评价:
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与提升民生福祉紧密相关,有助于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也为各国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为什么全球掀起去美元化的浪潮?
全球掀起去美元化的浪潮,是由于全球对美国金融霸权显示出了信任危机。
在历史上,美元霸权,本质上是美国实力的产物,更是美国滥用金融霸权的具体表现。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 目前,随着美国在全球影响力的减弱,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确在快速崛起,全球新旧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显著,从而形成了“去美元化”的根本动力,导致多国开始寻求美元的替代品、全球货币体系面临重塑。
近年来,放眼世界,无论是拉美、非洲、中东,还是欧洲和亚太,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实施去美元化,全球“去美元化”迎来一轮高潮:
一是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近期访华期间,建议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二是中国进出口银行与沙特阿拉伯国家银行,达成首笔人民币贷款合作;三是巴西政府宣布,直接用本币与中国结算;四是印度宣布,与马来西亚的贸易可用印度卢比结算;五是在今年4月26日,阿根廷经济部长马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阿根廷将停止使用美元,支付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转而使用人民币来进行贸易结算。
大幅减持美债,以及加快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进程等措施,导致美元在国际结算上垄断地位受到冲击,从而使“去美元化”趋势愈发明显。 据相关媒体报道,近年来,多国开始进行进行大幅减持美债。 小伙伴们知道,日本是美国铁杆盟友,其所持有的美国国债一直居高不下。 即便这样,日本也在2022年,接连抛售了2245亿美元,与此对应的是,各国央行也正在快马加鞭,忙着加紧储备黄金。
在各国“去美元化”趋势愈发显现时,随着我国整体势力不断显现,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得异常活跃;同时,越来越多国家在加快推进外汇储备的多元化进程中,尝试打破美方SWIFT在跨境支付结算上的垄断地位,如俄罗斯SPFS、欧盟INSTEX,以及我国的CIPS等系统,都是以本国货币开发的跨境支付结算系统,这样就完美地绕开了美元控制,从而将打破原有的美元及SWIFT系统一家独大局面。
随着各国在区域间的金融合作持续走强,弱化美元依赖达成共识,从而为去美元化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近年来,国家区域间金融合作表现得非常密切,各国在合作区域范围内,抱团弱化美元依赖的共识较普遍,如金砖国家规定,在合作区域范围内,将联合制定相对可靠的国际结算替代机制,探讨建立国际储备货币的可能性;同时,上合组织决定,在合作范围内,增加本国货币的使用;东盟各成员国也达成共识,通过本币交易计划,逐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如此以来,伴随着各国在区域间的金融合作持续走强,区域间“去美元化”金融合作逐渐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货币协调、跨境支付等结算模式将逐渐完善,区域内“去美元化”将形成共识并逐渐外溢,将凝聚成全球掀起去美元化的浪潮,从而对美元及美元支付系统一家独大地位,将带来极大撼动。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虽然全球掀起去美元化的浪潮,但长期以来,美元仍占据着全球范围内货币结算、支付、清算等渠道,并且在国际外汇及国际金融等领域,已经形成完备的美元网络,在短期内,去美元化并不能一蹴而就。 从长期看,货币体系多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世界多极化的必然趋势。
我认为,全球掀起去美元化的浪潮,标志着国际货币,以及国际体系将发生深刻重塑,这将打破美元一家独大垄断地位,更是世界金融周期调整的宝贵机遇,而抓住机遇迎势而上,对于各国来说,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国力日盛,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更要把握机遇,加快人民币在合作区域间,以及在跨境贸易、直接投资等场景中的从广泛使用,进一步拓展人民币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结算、支付、清算等渠道,以及在跨境贸易和直接投资等的使用场景。
立秋记忆散文随笔
(一)
立秋了,潮热渐去,早晚清凉起来。 坐在窗前,品一杯香茗,吹着微凉晚风,看雨后彩虹与天边落日,一种恬静油然而生,不觉竟有了挥毫的冲动。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这首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写于被贬之后,却丝毫没有落寞、悲凉之气,反倒充满了积极乐观、豪放旷达的意味。 放在立秋时节,重新挥洒于宣纸之上,虽自觉无法达到原诗的意境,倒也是别有一番韵味在心头。
从文字角度看,秋字由禾和火两字组成,有禾谷成熟之意。 所以,秋天对于以食为天的民众来说是充满期待的季节,金黄遍野,纵横阡陌的累累果实等待生命的收割;田野上,人头传动、挥汗如雨,倒下的是一片片的庄稼,堆起的却是喜人的收获。
秋天也是一年之中体感最舒适的季节,艳阳高照、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南飞的雁阵掠过头顶,嘶出几声沙哑,人们的心中便有了丝丝缕缕的悲凉情怀。 秋天还是一个寒暑转换的过渡季节。 秋天一过,冬寒便至,绿意尽失、满目萧条,冰天雪地中人们又要穿成熊猫或是粽子。 那些漂亮、鲜艳的单衣失去了秀场,这也是古来言秋多含悲情的原因吧。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标志着孟秋时节的开始,物于此而揫敛,盛夏渐行渐远。
立秋虽为秋之始,但和真正的秋天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立秋从视觉上还基本上看不出秋天的影子,不说南方,就是东北也还是满眼绿意盎然、短衣薄衫,盛夏的余威仍然足以令人生畏,看看正午街上不多的行人和窗外轰隆的空调,就能知道秋老虎的厉害。
这个时候的雨也还有夏雨的影子,说来就来,淋在身上感受不到寒凉。 雨后身边热烘烘的空气将湿气和汗水混合,一种闷热压抑的感觉一如夏天,甚至偷走了人的食欲。 要说和夏天稍有区别,那就是立秋时节的雨水不似夏天绵绵的感觉,而是急来急去,仿佛毛头小子发脾气,说不上什么时候就来上一阵,而且是隔道不下雨。 猝不及防的雨水炮制出无数个落汤鸡的同时,也将天气预报推上风口浪尖,“暴雨就是预报有雨”的段子频现朋友圈,调侃意味十足,无奈中也印证了很多人嘴边的一句口头禅:“不知道那块云彩有雨”。
(二)
立秋的习俗很多,南北东西各有不同。 但东北的习俗是立秋要吃饺子,寓意我没有深入的探究过,不过从很多人家把饺子捏成麦穗的形状来分析,应该有期盼丰收之意。 饺子于丰衣足食的今天不值一提,自己包、超市买、种类繁多,随时可以吃到,但在物质比较匮乏的七八十年代,吃顿饺子可不是容易的事。 夏秋之交,正值陈粮见底、新粮未收的青黄不接时期,有些人家吃食都成了问题,记得我儿时家中便有借粮的经历。 虽然不富裕,但立秋的这顿饺子还是要吃的。 馅料就地取材,芹菜、韭菜、西葫芦都可入馅,但肉、油等增香调味的主角却要吝啬的用,有些人家干脆一素到底,这在我们当地有个形象的叫法:菜团子。
皮儿是包饺子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 现在包饺子的皮基本上都用饺子粉、高筋粉等经过精加工的白面,煮出的饺子白白亮亮的诱人食欲,至于有人在白面中参杂些玉米面或荞麦面做皮,也纯属附庸健康养生之风雅或增加花色而已,早已和贫富无关。 还有用蔬菜汁、墨鱼汁和白面做皮的,等等,都属锦上添花之列,图个新奇、吃个创意,至于究竟能增加多少营养、有多大的养生功效,其实还真没有人太在意,毕竟养生贵在坚持,而非一时一顿之功。
说到玉米面和荞麦面皮儿的饺子。 在我小时候并不少见。 那时,作为东北粮食主产区的重点产粮县,玉米是田野里的唯一作物,即使个别人家在玉米垄中套种些麦子也是为了解决通风问题,产量很低。 所以,大米、白面等精细的吃食还得靠自买或换购。 但在一个自家产的鸡蛋都不舍得吃的年代,又有谁舍得用不多的钱粮去购买存储白面呢?各家多是办年货时多买一些,然后细着吃,往往在立秋前后都所剩不多,甚至弹尽粮绝了。 如此一来,田边地头、沟畔滩涂零星种植的荞麦和遍地皆是的玉米便派上了用场,上机器磨、用细箩篦筛,然后较细的黑褐色的荞麦面或是嫩黄色的玉米面便会成为馅料的包衣。 用荞麦面或玉米面包的饺子一般是不能煮的,只能蒸,这不是传统,更不是习俗,而是荞麦面和玉米面的筋性和粘度都不够,经不得水煮。 纯荞麦面或玉米面做的皮还比较僵,吃在嘴里的口感并不好,涩涩的感觉,有点划嗓子。 那个年代的白面和现在也不同,多是用较古老的磨面机磨出来的`。 一袋麦子需要磨三四遍,一遍破碎去皮;二遍出粗粉,颜色较深,似荞麦粉;三遍出细粉,颜色较白,似当下的全麦粉;四遍以上才能得到白白的精粉。 精粉价贵,自是舍不得,次之的细粉性价比高,便自然成为大多数家庭的选择。 有些自家有麦,磨粉自用的家庭,因数量不多,多是磨个两遍、三遍即至,这样可以多些面粉,少些麦麸。 所以,当时即使白面包出的饺子也大多数面色偏暗,甚至有明显的麸点,似脸上的麻子。 但这并不影响口感,白面的软糯往往能遮蔽馅料的寡淡,在大人孩子的脸上绽出幸福的笑容。
包饺子是个复杂的过程。 面板齐于炕沿,擀皮儿者,擀面杖咕隆咕隆的反复运动,挤压出一个个圆形面片。 包馅者手法麻利,只需几下,皮儿和馅儿便结合成一个麦穗或是元宝。 孩子也不甘寂寞,一会拿个剂子装模作样的学擀皮,一会又拿起筷子在装馅儿的盆里扒拉两下。 口急的孩子还会偷偷的抓一把馅料塞进嘴里。 孩子的这个举动,按照乡里的老规矩里是要挨揍的,但此时的父母多半会视而不见,甚至会引得心酸抹泪和轻轻的哀叹。 条件的拮据使孩子受苦已是父母心中的隐痛,平时口空腹空的孩子等不及饺子上桌,又怎能忍心动粗呢!每每这时父母多会先煮上一些,满足孩子的口腹之需。 看着孩子的狼吞虎咽,父母的目光柔和起来,或许,这才是包饺子的意义所在。
说起包饺子,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舅舅家的表哥十七岁被公司派到伊拉克给雇主开车。 雇主知道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但却不知道馅料是怎么塞进皮里的。 于是便让表哥到他家给他包饺子。 表哥对做饭很有研究,饺子包的有型又有味儿,吃得雇主竖起大拇指,不住的夸奖表哥的手艺,赞叹中国美食的神奇。 表哥很得意,但就是吃不到自己包的饺子,原因是雇主把吃剩的饺子全部收起,舍不得给表哥吃。 一次两次表哥忍了,就当弘扬中国文化了。 三次四次,表哥忍了,自嘲谁让自己的手艺这么好呢!后来,表哥忍无可忍,在饺子馅里放入大量的盐巴……
煮饺子也是个技术活。 东北农村多用大铁锅煮饺子。 铁锅是乡下农户的主要灶具,铸铁打造,口大底儿小,座于灶台之上,燃烧秸秆、劈材等柴火加热。 铁锅能容,只要水量足够,可以一次煮下几百个饺子。 饺子要开水下锅,然后用竹铲或勺子沿一个方向轻轻搅动,防止粘锅露馅。 煮的过程中,填火非常重要,灶膛里要保持足够的火势,以便锅内的水快速开起来,否则,煮熟的时间就会增加,饺子容易沤成片汤。 大火的情况下,一般两遍凉水三次开,饺子便会浮在水面上鼓起肚皮。 然后,盆口大的笊篱轻捞慢起,一盘盘圆滚滚的饺子便热气腾腾的呈现在一家人面前。 团团围坐间,香气四溢、口齿留香,原本虚无的习俗一下子生动起来。
(三)
在我的记忆中,立秋之际,也是收割麦子之时。 虽说,东北以玉米种植为主,但套种小麦的情况还是有的,主要目的是通风,顺带也可以收获一些细粮。 所谓套种,就是每隔几垄玉米嵌种一垄麦子。 这种方式在我小时候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流行,后来随着种植方式的改进,现在基本上见不到了。 麦子成熟时,金黄夹杂在浓绿之间,若隐若现,好似待嫁的少女,以轻纱掩面;又似夹心饼干,外溢着淡淡的麦香。 轻风吹过,饱满的麦穗迎风颔首,荡起一波波的麦浪,发出沙沙的微响,仿佛寂寞的歌者在低声的哼唱。 此情此景,对文人骚客而言,无疑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初秋美景,说不定还会成就传世名篇,但对于守望了一季的庄稼人来说,却是梦想照进现实,到了开镰的时刻。
收麦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由于一垄之地过于狭窄,机械用不上,只能手动模式。 其次,成捆的麦子需要人工背出来,那日晒、汗沁、芒刺的感觉,特别的难受。 所以,割麦多选在大清早进行。 很多人家往往都是天刚蒙蒙亮便起床生火,备车、备水、磨镰。 草草用过早饭,大家就急急的奔向田里。 我很佩服庄稼人的辨识力,在成片的庄稼面前,只须简单的辨识,便能准确的找到自家的地头,准确率极高。 我曾问过父亲其中的秘密,父亲微微一笑,指了指路边的树,又指了指脚下的一块石头。 原来,这就是庄稼人地标。 也难怪,土地于庄稼人来说,就像家于我们,纵然偏僻或隐蔽,但有谁不识?
收割开始前,抽一支烟或喝一点水,不知是仪式还是象征,印象中,每次开镰时大都是如此。 之后,紧一紧袖口,便将身子弯成弓形,如眼前籽粒饱满的麦子。 挥镰之前,小心的将一蓬蓬麦子敛在肋下,贴根割下后又轻轻的将麦子横放在垄上,即使是粗壮的汉子,这一动作也做的非常轻柔,如一个父亲将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 这个过程只在眨眼之间,却是一个永恒的时刻。 麦子以这样的方式告别土地,完成从自然到餐桌的升华;庄稼人以这样的方式迎接秋天,将期盼变为现实。 刀光凛寒的萧杀场景在此时陡然变得温婉唯美起来,那刷刷的割裂声就像一曲和缓舞曲,让枯燥的往复充满了动感,将割麦人的情绪点燃,转眼就割完了长长的一片。 随着收割的深入,太阳也逐渐爬高,在麦地里投下斑驳的光影,起初的凉爽的感觉不复存在,狭长的空间被炙烤成蒸笼,闷热感越来越重,麦芒混合着湿热的汗水贴在皮肤上,很是难受。 玉米叶上原有的一点点清露在阳光下蒸发殆尽,干爽的叶片锋利如刀似剑,在麦垄的上方舒展腰肢,尽力伸展着、交错着,似武侠片中的刀剑胡同。 割麦人穿梭期间,稍不留意,脸上、脖子上、身上、手上就会留下一道道的划痕,红红的火烧火燎,被汗水浸渍,痒痛得很。 长时间的弯腰躬身还会使人的腰部颈部酸痛不适,那种欲断似裂的滋味钻心刺骨,一般人根本体会不到。 但这对于常年与庄稼打交道的庄稼人来说却是司空见惯。 一咬牙,直身站起或侧身坐下,然后用手捶打一阵,便又俯身挥起镰刀。 也有人会利用这个当口抽支烟、喝口水的,还有同临近麦垄上的人说话聊天开玩笑的,吞云吐雾和嬉笑交流间,身体的疲劳和疼痛被暂时忘却,精神被再次调动起来,这是庄稼人惯用的自我调节方法,很土但很管用,尤其是在一阵哄堂大笑后,手中的镰刀也仿佛满血复活,割麦的频率会明显加快,刷刷声均匀而密集,但一会的功夫,气氛便又沉闷起来,镰刀再次变得沉重,体力稍差者甚至会采用半跪甚至蹲着挪移的姿态,完全顾及不上平时自恋的仪表和风度。
麦子割完之后的工序是打捆。 挑拣一绺带穗麦秆,握住麦穗下部拗拧几圈,使其缠绕紧实,然后将麦穗搬转向下贴于麦秆,并顺势将一绺麦秆一分为二,形成一个简易的长尾蝴蝶结,这在我们当地称之为“绕儿”,是捆扎麦秆的主要工具。 “绕儿”的反正取决于绕儿上的麦穗,正确的方向是“绕儿”上的麦穗要和待捆的麦穗同向并尽量挨近,目的是方便脱粒、减少浪费。 捆绑也多少有些技巧。 要将“绕儿”从上面贴紧麦堆,然后翻转,这样可以保证蝴蝶结不至于松散开,之后将两绺麦秆的尾部十字交叉对接勒紧、缠绕成结,并沿“绕儿”和麦捆的缝隙缝掖于“绕儿”下。 这个过程看起来不难,实际上并不容易。 成手很快就能完成一捆,而生手花上很长时间完成的一捆往往还很难保证质量,一提就会散掉,正应了那句老话“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行与不行都是有原因的”。
运麦子也是一件苦差事。 因场地限制,需要人工将捆好的麦子运到地头或路边后才能收回家里晾晒。 运麦子的方式很多,背、扛、抱、拖都可以。 区别在于背在背上、扛在肩头、抱在怀里还是拖在地上。 无论哪种方式,狭小的空间、臃肿的麦捆,如注的汗水、尖锐的麦茬,还有强弩之末的体力,都似一个个深沟高坎,使搬运过程变成艰难的苦旅。 期间的每一步前行都是一次考验,干涩的叶片如刀,纵使频繁拨挡也无济于事,刺伤、划伤、汗渍、出血、红肿、疼痛将裸露的皮肤肆虐的惨不忍睹;每一次往返都是一种煎熬,路越走越长、牙越咬越紧、心情越来越焦躁,甚至懒得张口说话。 这种感觉我曾亲身经历过,十六七岁的我不堪忍受,早早的便逃之夭夭,留下父母独自坚持,现在想来,除自责自己的不懂事之外,也深深的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千古名句的深远意义所在。
当最后一捆麦子搬运出来,终于可以稍稍地松一口气了,但劳动还没有结束,短暂的休息后还要装车。 装车的过程相对轻松,一人站在车上码摆、其他人递送、插挑,众人合力片刻即可完成。 那高高的麦垛行进在归家的路上,如一块巨大的金砖在火热的太阳下闪着金色的光芒。 这是庄稼人用汗水和体力铸就的丰碑,更是大自然的倾情回馈。 坐在车上或行于左右的家人,虽然一身泥土、满脸汗渍、步履沉重的有些狼狈,但他们无疑英雄、是胜利者,看那幸福、满足的表情,纯真、简单、快乐而安详。
一缕炊烟升起,青花瓷一样的天空朦胧起来,如我依然流淌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