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讽了自己侮辱了观众 最大的错误 抓娃娃 高考交白卷

很多人在评价喜剧片和科幻片的时候会进入一个思维误区:科幻片和喜剧片不需要讲究故事的逻辑。

事实上,不论科幻片还是喜剧片,不论编剧和导演再怎么天马行空,他们甚至可以将剧情完全脱离生活,但至少你这个故事的逻辑必须自洽。

2024年暑期档热映影片《抓娃娃》就犯了一个逻辑错误。

一、《抓娃娃》的槽点

从网上观众的反映看,他们普遍对《抓娃娃》的喜剧效果比较满意,该片7.4分的豆瓣评分在喜剧片里属于高分档次。

但是,网上对《抓娃娃》的吐槽声音也不少,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借鉴(融梗)

开心麻花的电影非常擅长融梗,而且他们不是简单把其他电影的包袱笑点采集进来,而是在创意上直接照搬。

很多观众争论《抓娃娃》到底是借鉴了美国电影《楚门的世界》还是印度电影《起跑线》,事实上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抓娃娃》是把《楚门的世界》和《起跑线》给融合了。

富人为了孩子上学假装穷人,这是《起跑线》的创意。

马继业周围遍布摄像头,生活范围所有人都是演员,马继业走到哪儿都有人跟踪保护和汇报行程,演员们有一个秘密基地,奶奶是假的,马继业发现人生被操控甚至马成钢通过监控看马继业睡觉的镜头,看起来都非常像《楚门的世界》。

烂梗

《抓娃娃》的喜剧效果确实不错,但该片也有很多格调不高档次不高的烂梗。

马继业哥哥马大俊秘密约见弟弟,还让弟弟去泡澡,这一段剧情设计的误会明显有“娈童”的意思,让很多带孩子看电影的家长感到不适。

马大俊和自己的拜把子洋兄弟之间的关系被误会成同性之间的关系,则完全是一个被各种影视剧玩儿烂的烂梗。

李老师假装去世,本来可以有无数方法骗过马继业,导演却非要搞一个“诈尸”桥段,看起来很好笑,却同样是毫无创意的烂梗。

没办法,开心麻花这些年推出的话剧和电影太多,也许是梗不够用了吧。

虎头蛇尾

前半段剧情也就是少年马继业阶段,剧情整体上是轻松的、搞笑的、励志的以及合理的。

后半段剧情也就是青年马继业阶段,剧情整体上是扭曲的、纠结的、矫情的以及不合理的。

在剧情的前半段,《抓娃娃》铺垫了足够多的剧情用来“打脸”,马继业老师和同学家长对马家“贫穷”的怜悯、马继业同学炫富自家豪车、马继业几个同学对他捡废品攒钱的羞辱等等。

观众就等着剧情后半段马继业富二代身份曝光,然后咔咔一排豪车打脸炫富的同学、咔咔一场顶级富豪成为学校座上宾的画面打脸老师和家长、咔咔一顿帅气亮相亮瞎当年霸凌马继业同学的钛合金狗眼……

不要以为这种打脸剧情很无聊,路遥《平凡的世界》男主角孙少平在高中时期也曾想过,自己将来成为一位知名人物回到老家,在欢迎的人群里看到了抛弃他的郝红梅和抢他女友的顾养民,毕竟大家都是凡人,在这种事情上都很难免俗。

结果,观众白白忍受了前半段马继业各种被轻视和被羞辱的剧情,后半段该打脸别人的时候,《抓娃娃》开始了玩儿深沉。

二、高考交白卷

上文所说的三个槽点还不是最让人无语的,下面才是。

青年马继业在参加高考前发现了家里的一些怪事,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母亲有外遇,为了寻求真相,他在第一场高考时选择了逃脱监控,然后调虎离山引开家人的注意力,最后回到家里进入秘密基地揭示了真相。

这一段剧情有些像《楚门的世界》,当楚门发现了种种不正常现象意识到自己的人生被操控后,他先是伪装配合,然后偷偷逃跑,最后果然发现了真相。

应该说,楚门的逃跑在逻辑上是可以自洽的,但马继业的逃跑却让很多观众感到不爽,因为他逃跑的地点是高考考场,他的行为是高考交了白卷,甚至还在卷子上涂鸦。这段剧情不仅不能实现逻辑自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侮辱了观众。

三、马成钢教育失败

马成钢靠装穷给马继业进行苦难教育,而这些教育过程的成功标准居然是考上清北大学,这个设计本身就是存在逻辑问题的。

之所以马成钢这么费尽心机近二十年搞了这么大一个工程,就是想培养一个家族企业的接班人,这是他的核心诉求。

是不是考上清北大学就必然会成为合格接班人?当然不一定。

是不是考不上清北大学就必然不能成为合格接班人?当然也不一定,马成钢自己就没考上清北大学。

所以,《抓娃娃》将马家十几年苦难教育的终结点设定为考上清北大学,本身就是一个不合理的逻辑设定。

更糟糕的是,马成钢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和努力希望把马继业培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毕竟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心智的成熟也是重要指标,要不然他也不会聘请李老师这样的教育大咖伪装奶奶十几年。

结果呢,经过十几年的精心培养,最后马继业却成了一个在高考交白卷的高考生,他这种做法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和对全家的不尊重,同时也宣示着马成钢十几年苦难教育的失败,是对《抓娃娃》前半段剧情的巨大嘲讽。

四、侮辱观众

如果马继业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他会任性到在高考考场上交白卷甚至涂鸦吗?

肯定不会,毕竟这是一次能够改变马继业个人命运甚至全家命运的考试,如果失败要不就是人生道路更加曲折要不就是陷入更加痛苦的复读。

如果《抓娃娃》将马继业知道真相的时间挪到高考前,当他知道自己家是富豪并骗了自己十几年后非常愤怒,在考场上故意用交白卷和涂鸦的方式表示对马成钢的抗议,这个剧情就是合理的,因为这时候马继业知道自己是有托底的,高考对他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但是,《抓娃娃》让马继业在只是对家庭状况有所怀疑的情况下就交白卷和涂鸦,这就不合理了,因为这个时候他的心里还没有托底的底气,就算有天大的怀疑,也应该放在高考结束之后。

不得不说,《抓娃娃》高考交白卷和涂鸦这段剧情严重忽略了广大普通观众对高考的重视程度,甚至可以说是侮辱了观众的智商,本来想和观众共情,却因为忽视了剧情的逻辑性导致很多观众并不买账。

喜剧片,也要讲逻辑。


从兴趣走向成功的名人事例

当一个人因为兴趣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哪怕再苦再累也会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 每个人都有兴趣,大多数人仅仅当兴趣去做了。 如果我们把兴趣当做自己终生的奋斗目标那他离成功就不远了。 以下是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从兴趣走向成功的名人事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兴趣走向成功的名人事例篇1

高考那天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好像在工作或者睡觉,反正不在考场里。 他手下的员工都比他年纪大,他们在私底下都必须接受一个事实——给他们发工资的吴总,是一个压根就没有参加过高考的1987年出生的男孩。

22岁的吴昕哲说,他希望自己能看起来尽量老一些,所以他穿衬衫而不是T恤。

22岁的老总:高二时就开公司他对于“吴总”这个称呼感觉很不好。 这种感觉就如同小时候别人叫他神童一样,说不出为什么,就是不喜欢。 尽管他现在有足够实力在自己租的高档办公楼里像模像样地工作,管理着他的网络科技公司,每月按时还清车子和房子的按揭。 他甚至没想过,自己的每一步似乎都比别人早了那么一点点,而高考对于他来说几乎是可以忽略的记忆。

吴昕哲“出道”很早。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接触电脑,那时候还属于“386时代”,他就在电脑上打单机游戏。 吴昕哲记得当时打的一款游戏名叫《命令与征服》。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拉起家里的电话线开始上网,那是他最初接触网站制作。 然后凭着不知道哪来的热情就把这个事情做起来了。

“我从小就是一个叛逆的人,一直就没觉得要好好读书。 四年级的时候就喜欢在课堂上与老师唱反调。 ”说归说,他的成绩其实一直都还不错。

初中的时候。 吴昕哲在省里拿了一个网站制作比赛的第三名,这是他与常规学习生活渐行渐远的开始。

初二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盛大网络找到了他,要与他合作做线上广告支持,每月给他1500元到2000元的工资,他成了当时同学中间最富有的人——“手机、BP机都有,已经不用向父母要钱了。”

在父亲的支持下,初二下半年,他在自己的家乡庆元县开了一家公司,叫做“庆元自由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一直放着,跟他的学业一样。 到初三帮企业做网站的时候,每接一个活可以赚两万到四万元。

“初中时就不想读书了,临近中考前一个月都没读书,在网上弄到很晚。”

高中他还是读了。 读得非常即兴,成绩波动也非常大。 吴昕哲说,他跟部分老师关系特别好:但是又跟另一部分老师关系不好,是他们眼中的问题学生。 至于考试。 他兴致来了就认真考,不高兴就交白卷,所以成绩时而是年级前50名,时而落到后面垫底。

“当时用赚来的两万块钱给自己买了两样东西,一台一万多的戴尔笔记本,一台数码相机。 每天上课就带着这台笔记本坐在教室后面上网。 ”

高一的时候,吴昕哲还会去上课。 到高二,吴昕哲在外面租了办公室正式做网络公司,就不怎么去上课了。 那个时候,除了每月盛大给的1500块钱工资,他还能时不时地赚上一两万块钱。 到高三下半年会考过后,他就“正式”不读书了。

“高考那天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好像在工作或者睡觉。 反正不在考场里。 ”吴昕哲已经记不清四年前高考那两天自己在做什么了,这段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都颇为纠结的记忆,在他那里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吴昕哲,依然开他的公司,从不去理会周围人的目光。 直到有一天,连家人都调侃他为“吴总”。

2004年底,吴昕哲在杭州开了自己的公司——亿网互联科技。 从最初的4个员工变成8个。 到2005年,吴昕哲拥有了自己的销售团队——他始终在做网站与推广。 到2006年,他将公司搬到了一个400平方米的办公室内,一次性招了五六十名销售人员和八九名技术人员,公司人数一下膨胀到七八十人。

但这次扩张把吴昕哲的公司扩伤了。

“最困难的时候,发完工资就没钱吃饭了。 只能把储蓄罐里的硬币换两三百块钱出来用用。 ”这个17岁的管理者也一度苦闷过,那个时候他就找来心理学的书读,老爸也支持一点,就这么撑过去了。

现在,吴昕哲的公司规模和效益都稳定下来了。 今年,在他的同龄人面临着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他已经做老板五六年了。 他说现在他招人的标准就是不看学历,只看能力。 在公司里,他每天都要给比他大上好多岁的员工开会布置任务,他不喜欢员工叫他吴总,他叫比他大的员工也都是直呼姓名。

吴昕哲说自己对网络市场一直都没有底,这点他很佩服马云,目标永远都那么明确。 作为80后,他从来没对未来想过太多,他觉得太遥远的目标都不切实际。 他挺实际的,平时吃吃快餐,不喜欢逛街显摆,到目前为止只买过两双耐克鞋,身上的衣服都不是名牌。 当然还有更实际的——当他面对合作者的时候,除了一张娃娃脸,还有近九年的工作经历。 而现在的他,不过才22岁。

从兴趣走向成功的名人事例篇2

柳州铁路一中高三学生何兴平有点“痴”:在高考的关键时刻,当其他同学纷纷绷紧神经紧张复习时,他每天还会抽出时间摸摸电脑,看看天下大事,搜集一些电子制作的最新信息。

在学习上分心的结果直接导致他的学习成绩滑落至班级靠后的名次,连考个二本院校都有点悬。

这个“痴”也成就了何兴平:他用两年时间潜心研制的一款能防盗、防火、防煤气泄漏的智能安全报警器,在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今年4月,何兴平带着这个项目来到欧洲,代表中国中学生参加丹麦青年科学家竞赛。 回国前,他从丹麦王子阿希姆手中接过竞赛三等奖奖牌。

何兴平得到了参加名校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 在面试中出色的发挥让中山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两所名校同时向他发出邀请。 最终,他选择了北京理工大学。

我能把它提出来,就一定能完成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何兴平就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等科技竞赛活动,大大小小的奖没少拿。 考入柳州铁路一中——柳州市两所最好的高中之一时,他的成绩排名处于全年级中上游的位置,只要保持下去,将来考上一所一本院校基本没什么问题。

何兴平却没有按照既定轨道走下去。

这个改变源于高一时何兴平的一次发烧经历。 当时恰巧碰上家里没人,全身无力的他想走到电话机旁向家人求助,却力不从心。 幸好妈妈提前回来,把他送到医院,方才脱险。 痊愈之后,他想到,现在很多家庭也可能会遇到陌生人闯入、火灾、煤气泄漏等突发事件,如果家里没有人,后果不堪设想。 要是能制作出一款远程控制的智能语音报警系统,在危险来临时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灾难的发生。

市面上像煤气报警器这样单一性能的产品已经很成熟,而且也有一些具备相关功能的电子模块出售。 一开始,何兴平认为,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一些自己的创新想法,要完成这个作品也许半年就够了。 没想到,这会变成一场持久战,开发过程前后持续了近两年。

为了挤出时间搞制作,何兴平基本上不睡午觉。 高一高二两年,他每天都尽量在学校把作业做完,以保证晚自习回家后能全身心投入到项目的开发中去。 晚自习后回家洗漱完毕一般都11点了,何兴平还要弄上一两个小时,却也不觉得累。

高一时,何兴平的母亲没有阻止儿子搞研究,而且还很支持他:虽然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但给儿子买电子零件和专业书时却从不吝惜。

进入高二以后,何兴平的项目开发进展并不顺利,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因为学习成绩下降,家长和老师渐渐有些不太支持他的研发工作了。 当时何兴平安慰自己,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把这个阶段挺过去。 “我觉得我能把它提出来,就一定能完成。 ”

在母亲眼中,何兴平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他总是跟我说,妈妈你不用怕,你要相信你的儿子,我是不会令你失望的。 ”初中时,何兴平因为投入太多精力从事科技制作,学习成绩也一度落到年级40多名,后来他花了些工夫补习功课,中考时以全校第三的成绩证明了自己。

“我不担心他不成功,我是担心他时间不够。 因为已经高二了,决定命运的时刻就快要到了。 ”但是,母亲的担心和劝说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儿子虽然嘴上说不做了,但母亲仍能发现他暗渡陈仓的蛛丝马迹——从他书桌和床头放着的那些电子、编程方面的书就能看出他最近在干什么。

关系最紧张时,母亲连家里的电脑都不让他碰了。 何兴平就偷偷摸摸地跑到学校的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去做。 回想起来,何兴平觉得当初的这种执著和坚持,也包含着一种青春期的冲动。 “如果再让我重新选择,在前途未卜的情况下,我可能会在某些环节上舍弃,不会把太多心思放在与学习无关的领域,毕竟学习还是需要兼顾的。 ”

在各种工作之间进行转换,也是一种放松

从小就爱参加各类比赛的何兴平,在一些同学眼里俨然成了比赛专业户。 但在他看来,参赛主要是为了享受制作过程。 初中时,为了制作一个城市主题的网站来介绍家乡柳州,他不仅学习了很多电脑方面的知识,而且一有时间就去柳州的大街小巷走访民风民情,搜集图片和文字素材。 比赛完了,他也把电脑绘图、视频制作等技术摸个门儿清。 进入高中后,性格开朗的何兴平还加入了校学生会,因为这些特长还被推举为宣传部部长。

“又要学习功课,又要搞发明制作,还要担任宣传部长,你怎么忙得过来?”

面对记者的问题,何兴平觉得是兴趣让他不知疲倦。 高中三年,他每天的睡觉时间都只有六七个小时。 学生会的工作虽忙,但他因此认识了很多朋友,懂得了怎样去做一个策划,组织一个活动,怎么样去协调各部门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当从事项目开发时,他又会学到很多诸如电子、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虽然辛苦,但并不觉得累,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感觉到每个领域都需要你,每个领域你都能做一些事。 而且能够在各种工作之间进行转换,对自己的身心也是一种放松。 ”

进行电子制作,需要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何兴平因此也成了学校图书馆的常客。 图书馆里各种编程、单片机、c语言和电子电路方面的书都被他翻了个遍。 “从最初的如何辨别电阻、电容、三极管、二极管、场效应管以及各种芯片开始,到认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都得不断去学习,才能化解项目开发的一个个难题。 ”何兴平说。 有时遇上一个星期都让他毫无头绪的问题,他就干脆放一放,让自己冷静冷静,利用那段时间给自己充充电,等到回来时又会有新的思路和收获。

让母亲印象最深的是,因为老泡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图书馆的老师也跟何兴平混熟了。 知道何兴平家境一般,有一次老师就问他还想看什么书,可以列个书单出来,学校没有的可以帮他去进。 没过多久,母亲看到儿子拿回来五六本崭新的编程、软件方面的书,一脸喜悦地对她说:“妈妈,这是我们图书馆老师特地帮我订的,要是叫你买,你肯定舍不得了。 ”

何兴平认为,这3年,学校抓成绩固然是一方面,但真正能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是让他们正常的兴趣和爱好得到满足。 他很感激高中学校和老师的宽容和理解,班主任何茂森老师从来没有放弃过他,总是很和蔼地提醒他两边都不能放弃。

从兴趣走向成功的名人事例篇3

沈韵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女性食品造型师,曾为麦当劳、必胜客、哈根达斯等国际知名企业“操刀”,目前国内半数以上电视食品广告的造型均出自她手。

她的多彩生活,令人大开眼界!

沈韵:80后美女食品造型师迷上“舌尖创意设计”

沈韵是一个80后美女,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喜欢画画,积累了深厚的美术功底。 在大学里,她特意选修了环境艺术专业。 毕业后,她曾做过电视广告美术指导等职业。

沈韵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烹饪。 妈妈烧得一手好菜,各种杂乱无章的食材只要一经摆弄,就是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有时,妈妈还会手把手教沈韵做几道民间特色菜。 每一道菜烹调出来,沈韵都会认真做下记录:色泽,味道,香气,感受……然后再进行另样的尝试。 久而久之,她练就了一手烹饪绝活。

沈韵做的“清蒸鲈鱼”,堪称一绝。 刮鳞后,沈韵先是用盐略擦鱼身让咸味渗入,再起油锅煎黄了鱼皮,放生姜,喷料酒,将切细的雪里蕻咸菜放入——她喜欢用碧绿的新咸菜秆,觉得味道更爽口。 然后,浇一大碗清水,盖上锅盖,等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炖,让鱼肉的鲜味慢慢渗透到汤里面。 掀开锅盖,鱼汤已变成醇白色,撒一把葱花起锅,把汤盛入深碗。 舀一口汤,腌与鲜混合出来奇妙的鲜味,让舌头微微一烫,随即弥漫在口腔,满口生津,那味道鲜得不得了!

2000年,朋友在地铁站附近一个大型商业中心里开了一家饭店。 这里大大小小的餐厅有二三十家,饭菜质量和价格都差不多,竞争很激烈。 沈韵仅用一张小小的菜谱,就使朋友的餐馆门庭若市。 这家人气最旺的餐厅,赢在“舌尖创意设计”,其中食品造型很有奥妙。

沈韵知道,客人落座后总要先看菜单,很多人都是看菜谱上的照片点菜,而经她的手摆弄出来的菜就颇有艺术感。 比如,最简单的白菜炒肉丝,别家炒出来的大多是烂糊一片,而她不是将肉丝一股脑儿盛进盘子,而是用尖头筷子,将其一根一根地放进盘中。 若觉得整盘菜的色泽还不够诱人,她会在肉丝上放几丝红辣椒,整道菜马上出彩。

沈韵在为菜谱做设计时,会从源头开始。 她苛求厨师的刀功,比如白菜和肉丝一定要切得粗细均匀、长短相近,而配料的香菇、竹笋等也要切成丝状,与白菜、肉丝的 “身材”统一。 装盘时,要分清主角和配角,香菇、竹笋这些配角不能抢了主角的风头。 盘子的中央,恰似舞台的中心,是观众视觉的聚焦点,一定要留给主角——肉丝虽然不多,但肯定当主角。

由于职业关系,沈韵经常接触到很多拍摄食品的广告片子。 她从网上了解到,其实国外前几年就有食物造型师这个新兴职业了,也就是给食品进行美化和造型的专业人员。 他们用双手为食品打造出尽可能自然完美的状态,激发摄影师的灵感,拍出理想的照片。 与厨师不同的是,厨师推崇美味第一,食品造型师则是视觉效果第一,让菜品看起来更美味,让人有食欲感,感觉到饿了。

欧美专业人士认为,好看的食物不亚于一件高级定制的时装,每一样食物都可以是艺术品。 因为视觉认知是大多数人对食物的首选认知方式,所以,食物造型师对食品生产商来说非常重要,在市场推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好的创意造型,很快就会带来滚滚财富。

第一个客户是“康师傅”

2001年初,当进入这个行当时,沈韵最早接触的客户是“康师傅”,对方要求她为福满多牛肉面“操刀”。 为了做好这个造型,她需要研究怎样将牛肉颜色做得够红够漂亮,怎样通过装置做出面泡好后的热气和小气泡等。

“在这期间,光是测试就做了将近两周。 ”沈韵口中的“测试”,是指拍摄用的这一碗面整个制作过程。 “我要不停地研究面和肉怎样看起来最好吃,要把肉煮得比较有光泽,有筋有肉、肥瘦相间,而且还要看上去有一点儿热气腾腾的感觉。 ”

首先,她把牛肉切块,胡萝卜切丁,放入沸水中翻滚。 牛肉块要立即取出,可以充分显出自身的纹理,但又不显老;胡萝卜丁必须等有些变色后才能捞起,和牛肉块一起放进酱汁中,浸泡着色——生的胡萝卜颜色太艳,容易抢主角的风头,所以要多煮一会儿。

第二步,将一束面条整齐地放入沸水中,只需稍微浸一下就捞出,在碗中摆造型,不断调整直至满意为止。

紧接着,用酱汁、凉水、食用色素等调出汤底,并切好葱段。 调好的汤汁,用壶从四边慢慢注入碗内。 “这个过程,动作必须要慢,以免汤汁溅到不需要的地方。 ”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取出已着色完毕的牛肉块和胡萝卜丁,一块一块地堆放在面条上。 “胡萝卜和牛肉的前后关系要掌握好,包括胡萝卜丁露出多少都要仔细观察、调整。 最后的画龙点睛之处是摆上葱段,要让人看着既不觉得呆板又没有松散之感,一定要注意葱段的量及其在画面中的视觉重心和色彩的比例。 ”

这样,一碗好看又“好吃”的红烧牛肉面就新鲜“出锅”了。 该广告在电视上播出后,给亿万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朋友开玩笑,问沈韵是不是借机吃了很多色香味俱全的“康师傅”。 沈韵大笑着说:“当你连续一个月天天对着方便面做各种研究的时候,你肯定是打死也不想吃了。 ”

很多人以为,食品造型师只是在录制广告片的时候忙一下,其他时间很空闲。 其实,沈韵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2到16个小时,有时候甚至要熬夜拍摄。 有一次,片子拍了整整2天2夜才结束,因为每个产品的需求不同,每次手法也要创新。 比如拍一个汉堡,肉的厚度、皮和肉的比例或者黄瓜摆放的位置,客户都有自己的考量。 沈韵调侃:“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食品造型师,除专业技能外,还应该加上能熬夜、体力好。 ”

日常生活中,沈韵还要随时随地地研究各种原料。 比如,为冰激凌做造型的难度非常高,因为无论是多高级的冰激凌,都不能在摄影棚的灯光下拍摄——还没等摆好造型,它就已经融化了。 为鼓捣出不会融化的冰激凌,沈韵在家研究了2个多月的配方。 哈根达斯老板看了拍摄的广告后,觉得非常逼真,表示满意,称沈韵是“天才创意大师”。

沈韵透露,一些欧美食品造型师常用土豆泥做冰激凌。 不过,不能细看,因为土豆泥的质感与真正的冰激凌有很大差距,给人一种很假的感觉。 沈韵喜欢挑战,所以才研制出了冰激凌的代用食品,解决了摄影师们的难题。 她的成功,是经过反复试验、用汗水换来的。

全中国干这行的不到10人

沈韵也常为一些烹饪、美食及时尚类杂志推介的菜品做造型。 曾有粉丝请教:“做食品造型,跟厨师对菜肴进行装盘有什么异同?”她说:“制作菜肴,同一道菜必须有统一的造型,只有在开发新菜时才需要构思新的摆盘式样;做食品造型,要的就是别致的装盘。 ”此外,两者的生熟程度也有区别。 考虑到拍摄时需要相对鲜亮的色彩,诸如彩椒、芦笋、西兰花等烧熟后容易变色的蔬菜,在做造型之用时,只能煮至七八成熟。 不过,像番茄牛腩这样的菜式,则可以完全烧熟。

“最好的美食造型,是要摆出食欲,但要遵循一条原则:食品本身是什么样就让它呈现出什么样。 ”沈韵说,为一道菜做造型,根据难度系数的不同,耗时也有很大差别。 “有时候,一个小时足够。 但有时候,需要耗上一整天。 ”

实际上,食品造型师往往比其他造型师的工作难度更高,因为不仅需要对物体的美感有敏锐的洞察力,还必须了解食物的品性,并且具备一定的烹饪技能。 这些综合素质包括:美术基础、摄影基础、色彩学、几何学、厨艺、食材知识、食品价格、成本控制、道具搭配、动手能力、创造思维。

2012年,沈韵应邀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 有趣的是,她把林林总总的制作工具在镜头前一亮相,把众人惊得目瞪口呆。 原来,除了厨师的常用工具外,她最常用的竟然是外科手术或者是牙医用的医疗器械:手术刀、手术剪、尖头筷子等等。 虽然使用这些器械不存在什么危险性,但特别考验工作的耐心,干这行一定要坐得住。

2013年4月,沈韵曾做过一个经典案例,接手一家著名披萨品牌的订单。 给披萨做造型,非常考验食品造型师的功力,因为要让披萨看起来美味可口,必须制造出长而细腻的拉丝效果。 沈韵在披萨中加入大量的粘稠芝士,终于成功。 但是怎么去切割花瓣呢?最后,她大胆尝试用电锯代替普通刀子进行切割,使得拉丝效果达到完美的境界:观众可以看到,从花瓣里拉出的芝士绵绵不断,让人一见之下顿感披萨美味可口,食欲旺盛。

沈韵说,正因为做食品造型如此“复杂”,这方面的人才在全世界都堪称珍稀。 以北欧国家瑞典为例,全国不过6个人;在中国,干这行的不到10个人。 沈韵的薪水是相当可观的,每12小时的收入就高达5位数。 干一单大活,挣10万、20万元,小菜一碟。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aijing/3483.html
4队同积3分 诞生首支出局队 98分钟压哨绝杀!奥运会男足变
一部没看真是慧眼识珠 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正在热播的3部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