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双方保持冷静 联黎部队称正在与黎以双方接触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27日获悉,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表示,其指挥官正在与以色列和黎巴嫩方面接触,讨论迈季代勒舍姆斯袭击事件,希望双方保持冷静。

27日,以色列方面称,其控制的戈兰高地城镇迈季代勒舍姆斯一足球场遭黎巴嫩真主党火箭弹袭击。截至目前,已造成10人死亡,另有多人受伤。

黎巴嫩真主党当天发表声明否认参与本次袭击,强调黎巴嫩真主党与该事件无关。(总台记者 王静修)


中东地区发生过哪些战争?

中东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 第二次中东战争 1956年 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年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 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年 海湾战争 1990年第二次海湾战争2004年历史背景 前3000年,犹太人的祖先定居于巴勒斯坦地区。 1世纪后,罗马帝国侵入,犹太人向世界各地流散。 此后巴勒斯坦为阿拉伯人居住地。 19世纪末,大批犹太人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准备复国。 1947年,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和以色列两个独立的国家。 犹太人同意此决议,1948年成立以色列国。 阿拉伯人反对该决议,未建立阿拉伯国。 结果发生4次阿以战争。 以色列先后占领了应属阿拉伯国的全部领土。 取自++++++++++++++++++++++++++++++++++++++++++++ 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 所谓“中 东战争”是指1948~1982年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战争,这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阿拉伯国家是指阿拉伯民族占大多数的国家,主要分 布在亚洲和非洲北部的中东地区。 以色列是犹太人建立的国家。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 由来已久。 历史上,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位于地中海、死海、约旦 河之间)建立过国家。 公元前30世纪,原在阿拉伯半岛的迦南人迁至巴勒斯坦沿海和平原地 区定居。 公元前13世纪,犹太人的祖先祖先希伯莱人征服迦南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希伯莱王 国。 此后,巴勒斯坦先后被波斯帝国、希腊、罗马和土耳其等外来民族征服,犹太人被迫流 落到世界各地。 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主张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重返巴勒 斯坦,建立犹太人为主的国家。 1917年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当时这个地区阿拉伯人66万人, 犹太人仅9万人,但英美为控制巴勒斯坦地区和苏伊士河,竭力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在 他们的策划下已经在世界各地定居的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从此,阿、以两个民族间的 矛盾日益加深,不断发生流血事件。 1947年11月29日,在美英操纵下的联合国大会通过决 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由两国分治,阿拉伯世界广泛反 对这个决议,没有建立阿拉伯国家,也坚决反对犹太人建国。 1949年5月14日,犹太人宣布 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5月15日,阿拉伯国家就同以色列发生第一次中东战争,结 果阿拉伯国家失利,埃及、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先后同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 战争结束 后,却遗留下许多问题,这样,逐步引发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中东战争。 直到1989 年,才终于建立“巴勒斯坦国”,中东问题,尤其是巴勒斯坦人建国问题才告一段落。 第一次中东战争 亦称“巴勒斯坦战争”。 1948年5月14日午夜,以色列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在美英 支持下,按照联合国决议建国,激起了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 次日凌晨,埃及、约旦、黎 巴嫩和伊拉克5国即向以色列宣战。 这场战争断断续续地打了9个多月,在联合国的调解下, 于1949年7月20日全面停战。 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达2.07万 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决议规定的犹太人国家的面积还多6700平方公里,并驱逐了96万巴勒斯 坦人。 战争遗留下“边界问题”和“难民问题”,为日后再次爆发战争埋下的祸根。 第二次中东战争 亦称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从英、法殖民主义 者手中收归国有。 同年11月29日,以色列在英、法唆使下,侵入埃及西奈半岛。 31日,英法 以“保卫运河通航自由和安全”为借口,向埃及发动进攻。 在世界人民的声援和支持下,埃 及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对于这场战争,美国同英国、法国之间存在着矛盾。 英、法军队 于12月22日撤出埃及领土,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才全部撤离埃及。 这场战争以侵略者的 失败而告终。 第三次中东战争 亦称六.五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不甘心失败,念念不忘寻机报复。 埃及总 统纳塞尔在胜利面前有些大意,再加上受苏联的蒙蔽,对以色列未能保持警惕。 1967年6月5 日,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突然向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袭 击。 在以色列的空军的大规模的空袭中,埃及近300架作战飞机被毁于地面。 埃及陆军在失 去空军的掩护下,遭以军重创。 接着,叙利亚、约旦在以色列空军的突然袭击下,大量飞机 受损,陆军也先后失利。 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受到严重挫折。 6月7日和8日,联合国安 理会两次通过决议,埃及、叙利亚、约旦在丧失大片国土的情况下被迫接受无条件“停 火”。 在6天的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的约旦管区、加沙地带、叙利 亚的戈兰高地和埃及的西奈半岛,迫使50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第四次中东战争 亦称“十月战争”或“斋月战争”、“赎罪日战争”。 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 为收复六.五战争中的失地,集中51万地面部队和海、空军主力分别向以色列军队占领的西 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发动突然进攻。 埃军当天渡过苏伊士运河,8日摧毁以 军“巴列夫”防线,收复部队失地。 叙军也一度打到太巴列湖。 面对战争初期不利形势,以 色列迅速动员预备役部队,使总兵力增至40万人。 决心先以北线为重点,集中使用空军主力 对叙军阵地进行空袭,以3个师转入反攻。 经激战,迅速击溃叙军。 尔后于16日,集中兵力 转移西线,以军侦察突击队乔装埃军深入埃军后方,大肆破坏埃军萨姆—6防空导弹阵地, 为以空军开辟空中走廊,以军后续部队乘隙渡过运河,在西岸建立桥头堡,并攻入埃及腹 地,对埃军第3集团军形成合围态势,战局顿时逆转。 10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 要求双方就地停火。 埃及、以色列于22日,叙利亚于24日同意停火。 此后,先后签署了两个 在西奈脱离接触的协议。 第五次中东战争 亦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打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从陆 地、空中和海上大举入侵黎巴嫩。 到6月11日,以军占领了从贝鲁特到大马士革的国际公路 以南2800平方公里的黎巴嫩土地。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这一地区的基地被全部摧毁,武装力 量的主力也遭到重大损失。 驻贝卡谷地的叙利亚军队也受到以色列空军的重创,萨姆导弹设 施和空军力量遭到到重大损失。 6月11日,叙利亚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 接着,以色列调 集重兵对巴解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包围和攻击,后在联合国的调解 下,在维持和平部队的监督下,巴解总部及其万余名武装人员不得不撤出贝鲁特,分散到突 尼斯等8个阿拉伯国家。 叙利亚在贝鲁特的1000多名部队也同时撤走。 海湾,即波斯湾简称,位于西亚中部。 海湾周边国家是世界石油主产区,战略地位 突出。 1990年8月,这一地区爆发了战后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 这场 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技术条件下 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海湾战争是由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而引发的。 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伊、科两 国围绕主权和边界问题存有争端。 80年代末,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 解,伊、科争端又突出起来。 从伊拉克方面来说,主要原因是,它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 下,迅速实现国家的发展,具体说就是解决长期困扰它的出海口问题,免除两伊战争中 欠下的巨额债务,成为海湾的地区性强国。 1990年7月,伊拉克在向科威特提出一系列 要求遭到拒绝后,定下了以武力吞并科威特的决心。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在经过周密准备之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 三个师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 与此同时,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从海上对 科威特市实施直升机突击。 拂晓时分,东西对进的两支部队开始攻打市内目标。 科威特 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仓促中携部分王室成员逃到附近美国军舰上。 埃米尔的胞弟法赫 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战斗中阵亡。 上午9时,伊军基本控制科威特市。 下午4时,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极大震惊。 联合国先后多次通过反对伊拉克入 侵科威特并对伊实施制裁的决议。 反应最为强烈的当属在海湾地区具有巨大经济利益的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8月2日和3日,美国总统布什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体会 议,研究对策。 会议最终决定,采取大规模军事部署行动,以迫使伊拉克撤军,并为必 要时采取军事打击行动做好准备。 根据这一精神,负责中东地区防务的美军中央总部拟 定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 8月7日凌晨2时(美国东部时间),布什总统正式批准了 该计划。 “沙漠盾牌”行动计划拟分两个阶段向海湾地区部署部队。 第一阶段用3至4个月时 间(17周)部署24万人的部队及其建制装备,以使该地区美军和其他出兵国家部队兵力 达到同伊军大致相抗衡的水平。 第二阶段将视形势发展继续增兵,以使兵力达到足以将 伊军赶出科威特的水平。 第一阶段部署,又将根据伊军有可能在短期内向沙特发动进攻 的形势,首先在沙特的朱拜勒和宰赫兰一线部署快速反应部队和空中打击力量,建立机 动防御,采取“以空间换时间”战略,挡住伊军可能的进攻,保证后续部队陆续抵达和 部署。 计划确定后,美军制定了具体部署方案,最大限度出动了运输司令部所辖战略运输 工具,动员了后备和民用运输力量,同时,进行了后备役征召和编组。 其他出兵国家也 展开了各自的部署行动。 经过紧张行动,分别于11月8日和11月底完成了两个阶段的部 署。 是时,美军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达到43万人,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 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 主要武器装备有:坦克1200辆,装甲车2000辆,作战飞机 1300架,直升机1500架,军舰100余艘。 其他国家出动的总兵力达50万人。 部分未出兵国家提供了武器装备、舰船、飞机和 医疗队。 随着各国部队的部署,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机构的必要性日益突出。 8月中旬, 经协商在多国部队最高层成立了协调性作战指挥机构。 原则是,战区内所有部队均接受 沙特阿拉伯武装部队司令哈立德中将和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的统一指挥, 但各国部队又分别接受本国最高当局的命令和指示。 面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出兵行动,以及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伊拉克采取了相应对 策。 总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拖延战争爆发,使海湾冲突长期化、复杂化,进而分化以美 国为首的军事阵营,打破对伊拉克的各项制裁,保住既得利益,同时,做好军事上防御 作战的准备。 为此,它在外交上打出了“圣战”的旗号,并将撤军问题同以色列从阿拉 伯被占领土撤军联系在一起,以转移阿拉伯国家的矛头指向;在经济上采取了内部紧缩, 对外寻求突破口的政策;在军事上则加紧了扩军备战,恢复和新建24个师,使军队总兵 力达到77个师、120万人。 同时加强了科战区的兵力部署,按三道防线共部署43个师, 约54万人,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装甲输送车2800辆。 美军在开始执行“沙漠盾牌”计划时,即已估计到伊拉克拒不撤军的情况,拟定了 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打击行动计划。 12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和参谋长联席 会议主席鲍威尔批准了这一计划。 该计划的要点是,实施进攻作战,以达到:1.瘫痪 伊拉克国家指挥当局;2.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3.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4. 尽量摧毁伊拉克的弹道导弹和核生化武器;5.帮助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 根据这一决心拟定了以下作战方案:实施协调一致的多国、多方向、空中、海上和 地面攻击,首先以空中战局摧毁伊拉克重要军事目标,尔后逐步转移空中作战的重点, 在科威特战区实施地面作战,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用阿拉伯部队解放科威特市。 整 个作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1.战略空袭; 2.夺取制空权;3.空袭地面部队;4.地面进攻作战。 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克撤军的最 后期限。 1991年1月9日,美国国务卿贝克和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在日内瓦举行战前最后一 次会晤,但是,双方都认为没有妥协余地,会谈没有取得结果。 1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 上午10时30分,布什总统签署了给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的国家安全指令文件, 命令美军向伊拉克开战。 1月17日凌晨,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 整个空袭包括“沙漠风暴”计划四个作 战阶段的前三个,美军称之为空中战局。 按计划三个阶段同时开始,齐头推进,逐一达 到既定目标。 通常的空袭模式是,由EF—111、EA—6B和EC—130H等电子战飞机先开辟 通路,担负攻击任务的F—117、F—111DAEAF、A—6、A—10、AV—8B、F—15E、B—52 等型飞机攻击各指定目标,F—14、F—15C、F—16和FAA18等飞机则担负掩护任务。 日 出动量达2000至3000架次。 据美军统计,至地面进攻开始时,科威特战区伊军部队54万 人中伤亡达25%以上,重装备损失达30—45%。 为了实施地面进攻作战,美中央总部陆军也制定了具体战役计划,这就是“沙漠军 刀”计划。 该计划事实上是“沙漠风暴”计划的组成部分。 计划决定,由5个军队集团 执行地面作战任务。 美第十八空降军在整个战线西部实施进攻,负责切断科战区伊军同 后方的联系;美第七军在战线中段担负主攻任务,重点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第七 军右翼,依次是北线联合部队、美军中央总部海军陆战队和东线联合部队,他们将包围 科威特后方及科威特市内的伊军部队,牵制伊军战术和战役部队,其中北线和东线联合 部队的阿拉伯部队将负责解放科威特市。 计划制定以后,多国部队从1月17日空袭之日 开始至2月24日进行了大规模部署调整。 美军两个军数十万人分别从原驻地向新的进攻 出发地隐蔽机动了200多和300多公里。 1991年2月24日当地时间凌晨4时整,多国部队向伊军发起了大规模诸军兵种联合进 攻,将海湾战争推向了最后阶段。 多国部队首先在战线中部发起攻击,以吸引伊军统帅 部注意力。 随后,东西两端开始行动,以造成西端“关门”,东端“驱赶”之势。 在这 种情况下,担负主攻的美第七军发起决定性攻击。 先向北,随后向东,歼击伊军主力部 队。 伊军在多国部队进攻面前进行了顽强抵抗,后逐渐向北和西方向撤退,并点燃了科 威特油田的大量油井。 28日晨,科威特城已全部被阿拉伯部队控制,多国部队也大多完 成了各自任务。 鉴此,布什总统下达了当日当地时间8时暂时停火的命令。 整个地面进 攻历时100小时。 暂时停火以后,伊拉克表示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条件和愿意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历次 通过的有关各项决议。 在此基础上,联合国安理会于4月3自以12票赞成、1票反对、2票 弃权通过了海湾正式停火决议,即687号决议。 海湾战争至此宣告结束。 据战后统计, 在这场战争中,伊拉克方面参战的43个师共有38个师被重创或歼灭,6.2万人被俘, 3847辆坦克、1450辆装甲输送车、2917门火炮被击毁或缴获。 107架飞机被击落、击毁 或缴获。 多国部队方面共有126人阵亡(其中美军74人),300余人受伤,12人失踪。 海湾战争是世界两极体系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 它深刻地反 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变化,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结果。 它体现了人 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主要是:武器装 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打击方式已不再以大规模毁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 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性;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 它也展示了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运用于战争而产 生的作战样式的诸多新特点,主要包括:空中作战已成为一种独立作战样式; 机动作战是进攻作战的基本方式;远程火力战是主要的交战手段;电子战是伴随 “硬杀伤”所不可缺少的作战方式;夜战是一种富有新内涵的战斗方式。

黎巴嫩和以色列冲突的历史因素是什么?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在以军士兵分别被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和黎真主党武装抓走后,以分别发动了在加沙的“夏雨”行动和针对黎真主党的军事打击。 以分析人士认为,以政府寻求在两条战线上一并解决它面对的多种问题。 实施“夏雨”行动后,以政府就开始不断指责叙利亚和伊朗是造成以巴局势恶化的幕后之手。 以色列称,叙利亚容留并资助哈马斯,“指使”哈马斯袭击以目标,它同时指责伊朗通过黎真主党向哈马斯转运武器和经费,制造以巴紧张局势来转移国际视线,以减轻国际社会对解决其核问题的压力。 此外,以色列把伊朗核计划看作是对以国家安全的威胁,一直呼吁国际社会进行干预。 以在黎巴嫩大规模展开海空军事行动,也是试图让“伊朗因素”浮出水面,以求加速解决伊朗核问题,消除它所感到的威胁。 但是,以分析人士认为,以政府很难“一劳永逸”地一揽子解决它与哈马斯、黎真主党、叙利亚和伊朗之间的问题。 “双重原因”助推黎真主党行动黎真主党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原因。 黎南部与以北部接壤,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由于巴勒斯坦游击队转移到黎巴嫩并以黎作为抗击以色列的基地,以经常对黎进行军事打击,致使黎以冲突不断。 2000年5月,以军部队撤离“安全区”,结束对黎南部22年的占领,但由于以没有从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撤军,黎真主党游击队和以色列的冲突从未停止过。 从现实层面看,分析人士称,真主党的行动有其更深的用意。 首先,以色列正集中力量在加沙实施“夏雨”军事行动,此时在以北部打击以军,既可使以腹背受敌,又可以帮助哈马斯军事组织,也加强了真主党在这一地区的影响。 其次,有媒体报道称,黎真主党与伊朗、叙利亚有着多方面的联系,目前,伊朗正因为核问题而受到巨大压力,而叙利亚也屡遭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指责。 真主党此时采取行动,与以方发生武装冲突,能够帮助伊、叙缓解受到的巨大压力。 黎巴嫩真主党黎巴嫩真主党是黎什叶派的政治和军事组织,成立于1982年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间,创始人是穆萨维。 该组织成立初期一直处于秘密状态,1984年开始使用“真主党”的名称,1985年发表声明宣告正式成立。 黎真主党主要由从“伊斯兰阿迈勒运动”中分裂出来的力量组成,其组织严密,装备精良,拥有民兵约5000人,在年轻的穆斯林教徒中很有影响。 真主党总部设在贝卡谷地的巴勒贝克市,最高领导机构是由12人组成的协议委员会,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贝卡谷地、贝鲁特南郊和黎巴嫩南部等什叶派聚居地区。 现任书记是哈桑。 纳斯鲁拉。 1990年黎巴嫩内战结束后,黎各派别根据政府的决定,解除了各自的武装,但真主党以抗击以色列为由,没有解除武装组织及上缴武器。 在中东和谈问题上,真主党坚决反对和谈,认为解决阿以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消灭以色列。 因此,真主党的宗旨是通过武装斗争,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土地,并主张效仿伊朗模式,在黎巴嫩建立伊斯兰共和国。 1991年阿以和谈开始后,真主党频繁袭击以在黎南部设立的“安全区”。 因此,以色列一直视黎真主党为“恐怖组织”,并将其作为重点打击和报复的对象,多次袭击其基地。 1992年2月,真主党总书记穆萨维在以色列的空袭中被炸身亡。 此后,哈桑。 纳斯鲁拉接替穆萨维的位子,成为真主党的领袖。 真主党从1992年起参加黎巴嫩议会选举,并成为黎巴嫩最大的反对党。 2000年5月以色列从黎南部地区撤军后,该地区实际上由真主党控制。 由于以色列没有从黎巴嫩、叙利亚和以色列交界地区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撤军,真主党武装组织对以境内目标的袭击一直没有中断。 历史上的黎以冲突黎巴嫩真主党武装人员12日向以色列境内多处目标发射炮弹和火箭弹,并与以军激烈交火,造成以军7名士兵丧生,2名士兵被绑架。 随后,以军向黎南部真主党阵地发动猛烈的军事打击。 黎以冲突再起。 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北部接壤。 长期以来,黎以一直处于敌对状态。 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由于巴勒斯坦游击队转移到黎巴嫩并以黎作为抗击以色列的基地,以色列经常对黎进行军事打击,致使黎以冲突不断。 1968年12月28日,以武装直升机袭击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机场,炸毁了十多架黎民用飞机,以报复以色列一架民用飞机在雅典机场遭巴武装人员袭击。 1978年3月15日,以色列陆、海、空三军发动“利塔尼行动”,首次入侵黎巴嫩,直逼首都贝鲁特,占领了利塔尼河以南地区。 6月13日,以军撤出黎巴嫩。 1982年6月初,以军出动地面部队、海军陆战队和空降部队大举入侵黎巴嫩,占领了黎南部地区,并将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赶出黎巴嫩。 1985年1月,以色列开始分阶段从黎巴嫩撤军。 但以色列以保卫北部领土安全为由,在黎巴嫩南部建立了“安全区”,并将以支持的“南黎巴嫩军”留在黎境内。 1992年2月,以武装直升飞机袭击了黎真主党总书记穆萨维及其家属乘坐的汽车,穆萨维及其家属在袭击中丧生。 此后,黎真主党武装同以军进行了多次交火,黎以冲突不断升级。 1993年7月,为打击黎真主党和巴游击队有生力量,以军对黎南部发动大规模的轰炸。 在双方为期一周的激烈交火中,造成150多人丧生,500多人受伤。 7月底,黎以双方达成谅解,实现停火。 1996年4月,为报复真主党武装对以北部的火箭袭击,以对黎南部地区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 黎以军事冲突持续了16天之久,造成黎160多人死亡,数百人受伤,50多万人沦为难民。 26日,黎以双方达成停火协议。 2000年初,为报复真主党武装的袭击,以多次出动战机对黎南部真主党游击队的基地进行轰炸。 2000年5月,以军部队撤离“安全区”,结束对黎南部22年的占领。 但由于以色列没有从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撤军,黎真主党游击队和以色列的冲突从未停止过。 联合国派遣过维和部队 一九四八年六月联合国向中东地区派遣联合国巴勒斯坦停战监督组织。 这是联合国最早的维和行动,迄今仍在继续,是最长的联合国维和行动。 一九七八年三月联合国向黎巴嫩派遣驻黎临时部队,到一九九六年一月共开支二十五点四四亿美元,是始于冷战时期花费最大的一次维和行动。 2006年3月,中国派出首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 2006年以来,中国应联合国请求已向黎巴嫩派出维和官兵1522人次。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截至2004年5月,联合国共进行15项维和行动,其中4项在中东(驻叙利亚戈兰高地观察员部队、伊拉克-科威特观察团、驻黎巴嫩部队、中东停战监督组织)。 其中只有驻黎巴嫩部队是以作战部队为主,目的是: 证实以色列部队确已从黎巴嫩南部撤离;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协助黎巴嫩政府确实恢复对该地区的有效统治。 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地点:中东总部:耶路撒冷政府大楼 时间:1948年6月至今 参谋长:克莱夫·利利准将(新西兰)兵力(2006年8月31日)144名军事观察员,由105名国际文职人员和121名当地文职人员支助。 目前,停战监督组织协助以色列-叙利亚地区戈兰高地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观察员部队)以及以色列-黎巴嫩地区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并给予合作。 停战监督组织也在埃及-以色列地区西奈驻留,并在贝鲁特和大马士革设有办事处。 从时间你就可以看出解决巴以问题仅仅靠观察员是不够的,真正的维和行动就要一支具有威慑当地武装的局势力量的存在。 观察员都去了60多年,巴以冲突依旧。

中缅为什么以高黎高山脉水岭划界

A 中缅两国通过置换领土和平解决边界争端中缅两国山水相连、国境毗邻,不仅在历史、文化上有着密切的关系,两国人民之间更是存在着源远流长的兄弟般深厚友谊。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950年6月8日与缅甸建交。 缅甸成为最早承认新中国,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 中国和缅甸有约2210公里的共同边界,尖高山以南的边界由中英之间的1894年、1897年和1941年的有关协议划定,但实际控制线与条约规定不完全一致。 中缅涉及悬而未决的边界主要有三段。 第一段是阿佤山区一段:阿佤山区位于中缅边境的中南段部分,英国和清政府在1894年和1897年签订的两个中缅边界条约对这一段边界曾作以明文规定,但有关条文自相矛盾,这一段边界长期没有划定。 英国殖民者为造成既成事实,于1934年初派遣军队进攻班洪、班老两个部落所辖地区,遭到当地佤族人民英勇抵抗,即有名的“班洪事件”。 1941年,英国乘当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所面临的危急情况,以封闭滇缅公路为压力,胁迫当时的国民政府在6月18日以换文的方式在阿佤山区划定了一条对英国有利的边界,即所谓的“1941年线”。 由于不久爆发了太平洋战争,这条线上也没有树立界桩。 第二段是南畹河与瑞丽江汇合处的勐卯三角地区(又名南畹三角地区):勐卯三角地区位于中缅边境的中段部分,是中国的领土,过去英国在条约中也已明文承认。 但在1894年中英两国签订有关中缅边界条约前,英国未经中国同意,擅自通过该地区修建了由八莫到南坎的公路。 1897年,中英两国再次签订中缅边界条约时,英国以“永租”的名义取得了对该领土的管辖权。 缅甸独立以后继承了这一不平等的“永租”关系。 第三段是尖高山以北一段:尖高山位于中缅边境的中北段部分。 这一段边界过去从未划定。 英国曾在这一地段不断制造事端,1911年初武装占领了片马地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义愤,全国各地掀起风起云涌的抗议运动。 迫于压力,英国政府不得不于同年4月10日照会当时中国政府,承认片马、岗房和古浪三处属于中国领土。 但英缅当局仍然赖在这个地区,毫无道理地继续侵占这一地区。 针对中缅边界存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不久,缅甸方面曾几次向中国提出边界问题。 但因为新中国成立不久,解决边界问题尚未提上日程。 1954年11月至12月,缅甸总理吴努访问中国,席间又谈到两国边界问题。 会谈后发表公告指出:“鉴于中缅两国边界尚未完全划定,两国总理认为有必要根据友好精神,在适当时机内,通过正常的外交途径,解决此项问题。 ”1955年11月,中缅双方边防部队在黄果园因误会发生了一次武装冲突,两国开始把解决边界问题提上日程。 从1956年初起,两国就边界问题开始进行多次接触和磋商。 1956年10月,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主席吴努应邀访华。 期间,周恩来同吴努就中缅两国共同关心的问题,特别是中缅边界问题举行会谈。 中国政府依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吴努主席向缅甸政府就中缅三段未解决的边界问题说明了情况,并提出了原则性建议。 关于阿佤山区一段:中国政府认为,“1941年线”是英国人趁人之危造成的,中国人民对于此是不高兴的。 在边界问题上,根据正式条约提出来的要求按照国际惯例应予以尊重。 为了促进这个问题公平合理的解决,中国政府准备把中国军队撤出“1941年线”以西的地区,同时,要求在中缅两国政府没有就此问题达成最后协议并树立界桩以前,缅甸军队不进驻中国部队自“1941年线”以西撤出的地区,但缅甸工作人员可以进入这一地区。 关于勐卯三角地区:中国政府指出,缅甸继承的英国对该地区的“永租”关系,同中缅两国目前的平等友好关系是不相称的,中国政府愿意同缅甸政府商定如何具体部署对勐卯三角地区“永租”关系的废除。 关于尖高山以北一段:中国政府根据历史事实和实际情况调查,提出建议:从伊索拉希山口以北到底富山口部分,可以按习惯边界线划界;从伊索拉希山口到尖高山一段,除片马、岗房、古浪地区应归还中国以外,原则上可以按怒江、瑞丽江(即龙川江)、太平江为一方和恩梅开江为另一方的分水岭划定边界;在中国军队撤出“1941年线”以西地区的同时,缅甸政府也把军队从片马、岗房和古浪撤出,在这一地区最终划界以前,中国军队将不进驻这个地区,缅甸政府可以进行行政管理。 这公平合理地照顾到了双方的利益,吴努主席对此原则性建议非常满意。 1956年11月9日,中缅在联合新闻公报中宣布:中缅两国政府取得谅解,到1956年底,中国军队撤出“1941年线”以西地区,缅甸军队撤出片马、岗房、古浪。 撤军工作顺利进行,为两国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此后,中国总理周恩来与缅甸领导人不断进行深入具体的讨论。 双方达成一致:鉴于缅甸在勐卯三角地区修建的公路对缅甸至关重要,中国政府愿意把这个地区移交给缅甸;作为交换,缅甸把“1941年线”以西的班洪和班老部落管辖区划给中国,从而纠正两个部落被“1941年线”分割为中缅两部分的不合理状态。 1957年7月,中国第一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专门讨论了中缅边界问题,周恩来作了专题报告,会议就中缅边界问题作出了决议,中缅边界问题解决的条件日趋成熟。 1958年9月26日,缅甸国防军总参谋长奈温取代吴努担任总理。 奈温对解决两国的边界问题态度积极,并应邀于1960年1月24日至29日来华继续商谈两国边界问题的解决。 两国总理于1月28日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中缅友好互不侵犯条约》和《中缅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上签字。 最终,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1960年10月1日《中缅边界条约》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有:1、根据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和友好互让精神,缅甸同意把属于中国的片马、古浪、岗房地区(面积约153平方公里)归还中国;2、鉴于中缅两国的平等友好关系,双方决定废除缅甸对属于中国的勐卯三角地的“永租”关系,考虑到缅甸的实际需要,中国同意把这个地区(面积约220平方公里)移交给缅甸成为其领土的一部分,作为交换,同时为了照顾历史关系和部落的完整,缅甸把班洪、班老部落辖区(面积约189平方公里)划归中国,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3、双方同意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的一段边界,除片马、古浪、岗房地区外,按传统习惯线定界;4、中国政府根据一贯反对外国特权和尊重其他国家主权的政策,放弃1941年中英换文中规定的中国参与缅甸炉房矿产企业的权利。 中缅边界问题的谈判及解决,不仅有利于中国边疆的稳定和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和平,同时也为亚非国家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国与国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树立了良好的范例。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aijing/3607.html
平均每趟载客1 河南安阳回应城郊公交停运
胡润国潮品牌百强榜 深圳盐田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