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长宣布美将提供23亿美元对乌安全援助

当地时间7月2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与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会面时表示,美国将很快宣布向乌克兰提供23亿美元的额外安全援助,其中包括反坦克武器以及“爱国者”和其他防空系统的弹药。(总台记者 张颖哲)


关于印度.

【国名】 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 【面积】 约298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印度政府自称328.78万平方公里。 面积居世界第七位。 【人口】 11.12亿(2006年),居世界第二位。 有十个大民族和几十个小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46.3%,泰卢固族8.6%,孟加拉族7.7%,马拉地族7.6%,泰米尔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拿达族3.9%,马拉雅拉姆族3.9%,奥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 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印地语。 约有80.5%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他宗教有伊斯兰教(13.4%)、基督教(2.3%)、锡克教(1.9%)、佛教(0.8%)和耆那教(0.4%)等。 【首都】 新德里(New Delhi),人口1385.1万(2001年)。 【国家元首】 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Pratibha Patil)。 2007年7月25日就任。 【重要节日】 共和国日(Republic Day):1月26日。 1950年1月26日,印度议会通过了印度共和国宪法,印度成为共和国。 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8月15日。 1947年8月15日,印度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取得独立。 洒红节(Holi):每年公历3月、4月间,印度教四大节日之一。 该节日正处于印度春季收获季节的作物即将开镰收割,冬去春来之际,因此也被称为春节。 灯节(Divali):在公历10月、11月间,是印度教徒最大的节日,全国庆祝3天。 简 况 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 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 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 大体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凉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 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 与中国时差-2.5小时。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 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 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前2世纪灭亡,小国分立。 公元4世纪笈多王朝建立,后形成中央集权大国,统治200多年。 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 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亚侵入印度。 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 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 1757年印度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占领。 1857年爆发反英大起义,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 1947年6月,英国通过“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 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 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政 治 印度独立后长期由国大党统治,反对党曾在1977年至1979年、1989年至1991年两次短暂执政。 1996年后印度政局不稳,到1999年先后举行3次大选,产生了5届政府。 1999年至2004年,印度人民党为首的24党全国民主联盟上台执政,瓦杰帕伊任总理。 2004年4月20日至5月10日,印举行第14届人民院选举。 国大党领导的团结进步联盟获得的议席居首位,国大党获得组阁的优先权。 5月15日,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被选为国大党议会党团领袖。 19日,曼莫汉•辛格被推选为总理。 22日,新政府正式成立,团结进步联盟政府根据《最低共同纲领》,对内强调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推行人性化的经济改革;强调社会和谐与地区平衡发展;提高对教育和卫生的投入。 对外强调外交独立性;突出周边外交,优先发展与邻国关系;重视大国外交,注意发展同大国关系。 【宪法】 宪法于1950年1月26日生效。 规定印度为联邦制国家,是主权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 公民不分种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和出生地点,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经 济 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 农业由严重缺粮到基本自给,工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发展迅速,占GDP比重逐年上升。 印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 印于1991年7月开始实行全面经济改革,放松对工业、外贸和金融部门的管制。 1992年至1996年实现经济年均增长6.2%。 “九五”计划(1997年至2002年)期间经济年均增长5.5%。 1999年起实行第二阶段经济改革。 2001年,出台“十五”计划(2002年至2007年),深化第二阶段经济改革,加速国有企业私有化,实行包括农产品在内的部分生活必需品销售自由化,改善投资环境,精简政府机构,削减财政赤字。 “十五”计划期间,GDP分别增长3.8%、8.5%、7.5%、9.4%、9.6%,年均增长7.8%,高于“九五”计划的5.5%,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2007/2008财年预计增长9.0%。 国民收入、财政收支状况和基础设施建设均有改善。 但农业增长缓慢,通膨压力加大。 主要经济数据如下:国内生产总值:46.万亿卢比(2007/2008财年),约合1.16万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21美元(2007/2008财年)。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9.0%(2007/2008财年)。 货币名称:印度卢比(Rupee)。 汇率(2008年11月):1美元=49.01卢比。 通货膨胀率:8%(2008年11月)。 失业率:8.3%(2004/2005财年)。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8年11月月度经济报告)【资源】 资源丰富,有矿藏近100种。 云母产量世界第一,煤和重晶石产量居世界第三。 截至2000年,主要资源可采储量估计为:煤2533.01亿吨,铁矿石134.6亿吨,铝土24.62亿吨,铬铁矿9700万吨,锰矿石1.67亿吨,锌970万吨,铜529.7万吨,铅238.1万吨,石灰石756.79亿吨,磷酸盐1.42亿吨,黄金68吨,石油7.56亿吨,天然气亿立方米。 此外,还有石膏、钻石及钛、钍、铀等。 森林67.83万平方公里,覆盖率为20.64%。 【工业】 主要工业包括纺织、食品加工、化工、制药、钢铁、水泥、采矿、石油和机械等。 汽车、电子产品制造、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十五”计划期间,工业分别增长5.7%、7.0%、8.4%、8.2%、11.6%。 2008年4月至11月,工业同比增长4.1%。 近年来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经济概览、印度政府2008年11月月度经济报告)【农业】 拥有世界十分之一的可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人均0.17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72%。 由于投资乏力、化肥使用不合理等因素,近年来农业发展缓慢。 “十五”期间,农业增长率分别为-7.2%、10.0%、0.0%、5.9%、3.8%,年均增长率2.5%。 2008/2009财年第二季度增长率为2.7%。 近年来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如下(单位:百万吨):【服务业】 1993年至2006年,印服务业实现较快发展,增幅在5.7%至10.5%之间,2005年成为世界第六大服务业出口国。 2007/2008财年,服务业增长10.8%,占GDP比重升至55.6%。 其中,交通通讯业和建筑业发展尤其迅速,“十五”期间年均增长分别达15.3%和12.9%,2006/2007财年增幅为16.6%和12%。 金融服务业“十五”期间分别增长8.0%、5.6%、8.7%、11.4%和13.9%,年均增长9.5%。 【旅游业】 旅游业是印度政府重点发展产业,也是重要就业部门,提供两千多万个岗位。 入境旅游人数近年来逐年递增,旅游收入不断增加。 2005/2006财年,外国游客405.3万人次,增长12.5%,创汇59.31亿美元。 2006/2007财年,外国游客463万人次,增长13%,创汇96.96亿美元。 主要旅游点有阿格拉、德里、斋浦尔、昌迪加尔、那烂陀、迈索尔、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交通运输】 铁路为最大国营部门,拥有世界最大铁路网之一。 公路运输发展较快,承担全国70%货运量和85%客运量,是世界最大公路网之一。 海运能力居世界第18位。 铁路:总长6.33万公里(2006/2007财年),其中电气化铁路1.78万公里,占铁路总长的28%。 年度客运量62.19亿人次,货运量为4834亿吨公里。 公路:总长334万公里(2006年初),其中国家级公路6.6万公里,占总长2%,承担运输总量的40%,邦级公路13万公里。 机动车辆8589.6万辆(2006/2007财年),其中客车93.4万辆,货车478.2万辆。 公路运输收入中央为4999.1亿卢比,各邦为2168.91卢比。 水运:主要港口12个,包括孟买、加尔各答、钦奈(原名马德拉斯)、科钦、果阿等,承担3/4货运量。 孟买为最大港口,1/5海运和1/2集装箱运输经此港。 中小港口200个。 内陆可航行河道总长1.4万公里,但实际使用不足30%。 有83家海运公司,其中19家承担远洋运输业务,49家承担近海运输业务,其余两兼。 2006/2007财年,港口货运总量6.5亿吨。 空运:经营定期航班的航空公司共14家,包括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印度航空公司等,有飞机334架。 专营非定期航班的空运企业65家,飞机201架。 航线通达各大洲主要城市。 国际机场5个,分别位于德里、孟买、加尔各答、钦奈和特里凡特琅。 国内机场92个。 “十五”期间,航运业发展迅速。 2004年至2007年,旅客数量翻一番。 2003/2004财年至2006/2007财年,货运量增加45%。 【财政金融】 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立,预算有联邦和邦两级。 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一个财政年度。 多年来推行赤字预算以刺激经济发展,中央和邦级债务累积占GDP的80%。 “十五”期间,中央财政收入年均增加16.2%,其中税收收入年均增加20.7%。 2006/2007财年,中央财政赤字.3亿卢比(约合340亿美元),占GDP的3.4%。 2007/2008财年,中央财政赤字预计为.8亿卢比(约合360亿美元),约占GDP的3.2%。 通货膨胀率控制在5%以下。 截至2007年3月底,外债为1696.29亿美元,其中长期外债1433.90亿美元,短期外债262.39亿美元。 截至2008年2月8日,外汇储备约2908亿美元。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经济概览)【对外贸易】 近年来,进口激增,出口增长缓慢,贸易赤字扩大,成为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外贸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主要出口商品为:制成品68.6%,主要包括纺织品、珠宝、机械产品、化工产品、皮革、手工艺品等;初级产品15.1%,主要包括农产品和矿产品;石油类产品15%,主要包括成品油、原油和石油产品等。 主要进口商品为:石油产品30.8%,电子产品8.6%,金银7.9%,机械7.5%,化工产品5.2%。 美国是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居第二位。 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包括德国、阿联酋、沙特、新加坡、英国、瑞士、法国、伊朗、日本、香港等。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经济概览、印度政府2008年11月月度经济报告)【外国资本】 1991年起积极引进外资。 1991年8月至2007年3月,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累计.1亿卢比(约合546.28亿美元)。 2007年4月至11月,外资4509.8亿卢比(约合111.4亿美元),同比增加36%。 毛里求斯是第一大投资来源国。 2000年4月至2007年11月,对印累计投资最多的国家分别是:毛里求斯(44.24%)、美国(9.37%)、英国(7.98%)、荷兰(5.84%),吸引外资较多的行业包括金融服务、计算机软硬件、通讯、建筑、汽车、房地产、能源和化工等。 2008/2009财年头7个月,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87亿美元,对印投资最多的国家分别是毛里求斯(44%)、新加坡(8%)、美国(8%)、英国(7%)、荷兰(5%)和日本(3%)。 【外国援助】 印度是世界上主要的受援国之一。 2006/2007财年,外援总额1941.90亿卢比(45.045亿美元),其中贷款1689.06亿卢比(39.18亿美元),赠款252.84亿卢比(5.865亿美元)。 人民生活 据印度国家计划委员会2007年3月公布的统计结果,全国有2.4亿贫困人口(城市居民月收入低于6.78美元,农村居民低于6.32美元)。 人口出生率23.5‰(2006年),死亡率7.5‰。 新生婴儿死亡率57‰。 人均寿命为63.2岁(2001年至2005年)。 医院和诊所共3.2156万家(2006年1月),各类郊区、基础和社区卫生中心17.1567万家(2006年3月),医生66.0801万人(2005年),护士148. 127万人(2005年)。 截至2007年底,有电话(包括移动电话)2.7288亿部,普及率23.9%,其中城镇60.04%,农村7.9%。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经济概览)军 事 印军前身为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雇佣军。 1947年印巴分治后始建分立的三军。 1978年创建独立的海岸警卫队。 总统是名义上的武装力量统帅,内阁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 国防部负责部队的指挥、管理和协调。 各军种司令部负责拟定、实施作战计划,指挥作战行动。 现陆军参谋长迪帕克•卡普尔上将(Deepak Kapoor),空军参谋长法里•霍米•梅杰上将(Fali Homi Major),海军参谋长阿琼•普拉卡什上将(Arun Prakash)。 实行募兵制。 陆、海、空三军总兵力为127万,居世界第四位。 其中陆军103.5万,海军7万,空军17万。 另有50多万预备役军人和100多万准军事部队。 2007/2008财年,国防预算为9600亿卢比(约合240亿美元),约占GDP的2%,同比增长10%。 文化教育 【教育】 实行12年一贯制中小学教育。 高等教育共8年,包括3年学士课程、2年硕士课程和3年博士课程。 还包括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规教育。 2004/2005财年,有小学所,初中所,高中所,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所(2005/2006财年),其中综合性大学350所,著名的包括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加尔各答大学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监督报告》,1990年至2004年,印人口识字率从49.4%提高至61%,但15岁以上文盲人口仍有2.7亿,居世界之首。 2004/2005财年,印6岁至14岁儿童入学率为93.54%,其中男童96.91%,女童89.87%。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经济概览)【新闻出版】 印报刊大多属私人和财团所有。 截至1993年底,共有96种文字的报刊种,总发行量6761.1万份。 印地文和英文报刊分别占总数的37%和16%。 最大的三家日报依次为《印度时报》、《马拉雅拉娱乐报》和《古吉拉特新闻》。 主要印地文报纸有《旁遮普之狮报》、《今天日报》、《印度斯坦报》等。 主要英文报纸有《印度斯坦时报》、《政治家报》、《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等。 主要新闻机构和通讯社有:(1)新闻发布署:相当于政府中央通讯社,拥有1100多名国内和180多名国外特派记者,电传网覆盖全国各地,向8000余家新闻单位供稿。 设有8个地区总分社和27个分社。 (2)印度报业托拉斯:印最大通讯社,半官方性质。 成立于1947年8月,后兼并印联合通讯社和路透社印度支社,于1949年元旦开业。 现设136个国内分社和11个海外分社,员工1000多名,海外记者30多名。 英文日发稿量超过10万字。 在北京派驻记者。 (3)印度联合新闻社:印第二大通讯社,系报业同仁的合股企业。 1959年登记成立。 现有分社100多个。 目前向四个海湾国家及新加坡、毛里求斯提供新闻服务,在迪拜、华盛顿和新加坡设有分社,向22个国家派驻记者。 (4)印度斯坦新闻社:私营,主要编发印地文、马拉地文、古吉拉特文和尼泊尔文的新闻。 全印广播电台隶属政府新闻广播部,广播网覆盖全国人口99.1%。 对内使用24种语言和146种方言播音。 对外使用27种语言广播。 全印电视台于1959年9月试播,1976年脱离全印广播电台成为独立机构,隶属新闻广播部,是世界最大的电视网络之一。 截至2005年3月,全国共有56家电视台,23个卫星频道。 电视网覆盖全国陆地面积的77.5%和人口的89.6%。 对外关系 印为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历届政府均强调不结盟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础。 印努力与所有国家发展关系,力争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冷战结束后,印政府调整了过去长期奉行的倾向苏联的大国政策,推行全方位务实外交,营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持久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 印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考虑到所有国家利益并能为所有人接受的国际政治新秩序,要求进一步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呼吁各国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第三世界发展的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建议扩大安理会,实现决策民主化,提高工作效率。 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1992年联大期间正式向大会提出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要求。 2005年,印度与日本、巴西和德国组成“四国集团”,提出安理会改革框架决议草案,要求扩大安理会,同时增加常任理事国与非常任理事国,并坚决要求拥有安理会否决权。 在人权问题上,主张推进人权应考虑各国的具体情况,认为最根本的人权是生存的权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问题优于民主和人权,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反对利用人权干涉他国内政,从而损害别国的主权和统一。 重视全球环境保护问题,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求相联系,环保的主要责任应由发达国家承担,建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从事研究和开发来解决环境问题。 2008年以来,印政府继续推行全方位大国外交战略,高度重视印中关系,优先发展与美关系,巩固印俄传统关系,推进与欧、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关系。 与巴基斯坦关系因孟买恐怖袭击事件而趋于紧张。 继续推行东向政策,推进与东盟及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 重视能源安全,逐步拓展同海湾、中亚等能源供应国的交往与合作。 强调外交为经贸服务,注重发展经贸科技合作,吸收外国资金和技术。 【同中国的关系】 见“中国印度双边关系”。 【同美国的关系】 2005年7月,印美宣布建立全球伙伴关系。 2006年3月,美总统布什访印。 双方就印度核设施分离计划达成协议,制定两国贸易三年内翻番的目标,宣布成立科技委员会,探讨民用航天合作。 12月,美国会通过印美民用核能合作法案。 2008年2月,美防长盖茨访印。 3月,美助理国务卿鲍彻访印,印外长慕克吉访美。 9月,印总理辛格访美,与布什总统举行会谈。 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同意开展民用核能合作。 美在印增设驻海德拉巴总领馆,印在美新增驻亚特兰大和西雅图两个总领馆。 核供应国集团取消对印度的核出口限制后,美众议院批准《印美核协议》。 11月,印总理辛格赴华盛顿出席20国集团金融峰会。 12月,美国国务卿赖斯访印,就孟买恐怖袭击事件了解情况。 【同俄罗斯的关系】 印俄双边关系密切。 2000年,两国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建立年度峰会机制。 2008年2月,俄总理祖布科夫访印,出席在印举办俄罗斯年开幕式。 双方签署关于执法和档案合作的2份谅解备忘录。 9月,印外长慕克吉在出席第63届联大期间会见俄外长拉夫罗夫。 12月,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印,分别会见印总统、副总统、外长及议会反对派领导人,与印总理辛格举行会谈,并出席印“俄罗斯年”闭幕式。 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并签署了能源、经贸、金融、海关、旅游、航天等领域的10个合作协议。 【同日本的关系】 印日关系发展势头良好。 2000年,印日建立全球伙伴关系。 2004年起,印成为日最大海外开发援助对象。 2006年12月,印总理辛格访日,双方宣布建立战略性全球伙伴关系,并将2007年定为“印日友好年”和“印日旅游交流年”。 2008年7月,印总理辛格赴北海道出席G8会议。 8月,日本外相高村正彦访印。 10月辛格总理访日,与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举行会谈,双方同意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联合国改革等问题上加强合作,发表了《印日安全合作联合宣言》和《印日全球战略伙伴关系进展联合宣言》。 【同欧盟及欧盟国家关系】 2000年,印度与欧盟建立首脑会晤机制。 2005年双方正式确立印欧战略伙伴关系。 欧盟作为整体是印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来源地。 2008年1月,希腊总理卡拉曼利斯和匈牙利总理久尔恰尼先后访印。 英国首相布莱尔访印,出席第四届印英峰会。 法国总统萨科齐访印,作为主宾出席印共和国日庆典。 2月,丹麦首相拉斯穆森、英国首相布朗访印。 3月,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访印。 9月,印总理辛格访法,与法国总统、欧盟轮值主席萨科齐举行会谈,出席印欧商业峰会并发表演讲。 双方签署了《印法联合声明》、《印欧联合行动计划》等文件。 12月,英国首相布朗访印。 【同东盟及东盟国家的关系】 印度同东南亚国家地理位置相近,有悠久的历史关系。 印积极推行“东向政策”,加强同东盟的政治经济关系,积极参与东亚合作。 2008年1月,缅甸外长吴年温访印。 印防长安东尼访问马来西亚。 8月,老挝总统朱马利•赛雅贡访印。 11月,印度总统帕蒂尔访问越南、印度尼西亚。 【同南盟及南盟国家的关系】 印度是南盟创始国之一,现为轮值主席国。 印于1986年、1995年和2007年三次主办南盟首脑会议。 作为南盟最大国家,印强调加强南亚各国联系,积极推动在南盟范围内实现物流、人员、技术、知识、资金和文化的自由流动,最终建立南亚经济共同体。 2008年8月,辛格总理出席在科伦坡举行的第15届南盟峰会。 2004年以来,印巴保持和平对话进程,双边关系继续缓和。 2008年5月,印外长慕克吉访巴,双方决定继续推进印巴和平进程。 6月,巴外长库雷希访印,商讨两国第五轮全面对话进程安排。 7月,印巴启动第五轮全面对话进程。 9月,印总理辛格在第63届联大期间会见巴总统扎尔达里。 10月,印总理辛格在北京出席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会见巴总理吉拉尼。 11月,巴外长库雷希再次访印。 11月26日,孟买发生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后,印指责巴境内的恐怖组织“虔诚军”制造了此次事件。 印巴关系紧张,和平进程中断。 经国际社会斡旋,两国紧张局势有所降温,但尚未根本缓解。 2008年2月,马尔代夫总统加尧姆访印。 3月,孟加拉国陆军参谋长莫因访印。 5月,辛格总理访问不丹。 6月,印度外长慕克吉访问斯里兰卡。 8月,印总理辛格赴科伦坡出席第15届南盟峰会期间会见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 9月,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访印。 10月,印度外长慕克吉在第63届联大期间会见斯里兰卡外长波格拉加马。 11月,印外长慕克吉访问尼泊尔,辛格总理在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第二届峰会期间会见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 12月,马尔代夫总统纳希德访印。 2009年1月,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访印。

美媒爆料:泽连斯基多次要求后,拜登并未与他就波兰遇袭事件通话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7日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称,多名知情人士透露,波兰遭导弹袭击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总统拜登并未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 不过,在乌克兰将此事归咎于俄罗斯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致电泽连斯基办公室,敦促乌克兰官员“更加小心行事”。 美国总统拜登图源:美联社CNN报道称,拜登和美国务卿布林肯在印尼巴厘岛参加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助手们在半夜将他们叫醒并告知波兰境内发生导弹爆炸事件。 当地时间早上5时30分,拜登与波兰总统杜达通话,布林肯和沙利文与波兰同行也进行通话,并在随后加入了拜登和杜达的通话。 消息人士称,波兰官员得知导弹爆炸事件是在美国东部时间周二上午10时左右,也就是巴厘岛当地时间晚上11点左右,并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1时左右,也就是巴厘岛当地时间周三凌晨2点左右向盟友通报。 CNN称,通过基于卫星情报系统的信息以及与波兰官员的交谈,美国官员意识到,这枚导弹似乎是乌克兰发射的。 波兰境内发生导弹爆炸事件,致两人死亡图源:社交媒体CNN报道称,在情况仍不明朗的情况下,拜登的顾问敦促包括乌克兰官员在内的各方保持冷静和耐心。 但在相关消息披露大约一小时后,乌总统泽连斯基声称是“俄罗斯导弹击中了波兰”,称这是“非常重大的升级”,需要做出回应。 知情人士称,在泽连斯基发表上述言论后,沙利文迅速致电乌总统办公室,敦促乌官员们在谈论此事时更加谨慎。 一名知情人士称,拜登和泽连斯基周二晚间没有通话,尽管这位乌克兰领导人多次要求安排一次通话。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图源:美联社知情人士还告诉CNN,尽管拜登在事件发生后与杜达和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进行通话,并在G20峰会上与世界各国领导人举行紧急会谈,但他到周三下午仍未与泽连斯基直接通话。 不过,沙利文在事件发生数小时后与乌总统办公室主任通了话,布林肯则与乌外长库列巴通了话。 报道称,这起导弹爆炸事件在西方联盟和乌克兰之间造成了一些裂痕。 有消息人士称,美国和波兰总统都公开表示,这枚导弹可能是乌克兰防空系统发射的,但泽连斯基在周三下午仍坚称导弹不是乌克兰发射的,这让波兰官员感到“沮丧”。 不过CNN报道说,泽连斯基在周四承认乌克兰确实发射了一枚防空导弹。 但他说:“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不确定。 世界不知道。 但我确信那是一枚俄罗斯导弹,我确信我们从防空系统发射过。 ”他补充称,只有在调查之后才能得出关于是哪些导弹落在波兰境内的结论。 延伸阅读:导弹事件让俄乌局势更复杂:欧洲很害怕美国很难办近日,伴随着波兰与乌克兰边境巨大的爆炸声,导弹从天而降,2名平民遇难。 欧洲、美国、北约惊起,它们迫切地需要搞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导弹是不是来自俄罗斯。 最初的嘈杂过后,各方有了一些头绪,都指向同一个线索——导弹可能是乌克兰发射的。 乌总统泽连斯基否认导弹来自乌克兰,没想到,美国总统拜登立即反驳,称泽连斯基的说法“不是证据”。 显然,此事再次向世界警示,围绕乌克兰危机,形势越来越复杂!欧洲很害怕当地时间11月15日夜间,紧挨着乌克兰的波兰东部赫鲁别舒夫县先后两次传出爆炸声,事件造成2名公民死亡。 不光是波兰,另一个乌邻国摩尔多瓦,也被导弹击中,引发局部停电。 这件事,让欧洲警铃大作。 挨打是真挨打了,害怕也是真害怕,尤其是小国。 从波兰提升军事单位战备等级,以及波罗的海国家再度提起在乌西部设“禁飞区”都能看出,欧洲小国遭受了一波剧烈的心理冲击,心有戚戚焉。 “今日俄罗斯”援引社交媒体传出的现场图片欧洲啊欧洲,曾经和平安宁的大陆,如今兄弟阋墙,战火蔓延,民不聊生。 人们不仅为汽油、取暖费和面包发愁,为6%-7%的高通胀担忧,如今还要担心会不会有“不长眼的导弹”,哪一天“随机”掉到自己头上?这是欧洲的悲哀,也是对世界的警示。 所有人都在反思,事情怎么成了这样子?美国很难办欧洲当然很着急,齐刷刷看向大洋那一头的美国。 导弹路径很可能超出了美国的心理预期,也就是飞到乌克兰以外了。 这件事一下子就让美国站了起来,甚至影响了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G20峰会的既定议程。 美国总统拜登紧急召集七国集团和北约领导人一起商量,几张“名场面”照片就此诞生。 先来看这张,照片中,每一位的神情都耐人寻味,摄影师的拍摄角度,更耐人寻味。 ↓↓现场只有两个人坐着,一个是“带头大哥”美国总统,另一个就是唐宁街10号屁股还没坐热,头一回见识G20这种大场合的英国新任首相苏纳克。 美国总统拜登手指点在鼻子下面,似乎在思考什么。 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等人站在周围,而拜登的“军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凑了过来。 再来看这张拜登在推特账户上贴的照片,他本人是绝对的中心,绝对的主角,体现了美国的地位,而一众盟友国家的领导人,环绕四周。 ↓↓推特截图照片中,特鲁多、苏纳克等人,侧耳恭听;马克龙、朔尔茨,托腮沉思;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对面听讲;角落里还有被挡住,唯一带了英语翻译参会的领导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玄机不止于此,按理来说,北约开小会,资深成员国土耳其也应在列,但现场找不到同样出席G20会议的土总统埃尔多安的身影。 原来,埃尔多安已经表态了,土耳其相信这次导弹爆炸与俄罗斯无关没想到,会毕,拜登得出和土耳其类似的结论:导弹“不太可能”是俄罗斯发射的。 拜登还进一步透露,爆炸可能由乌防空导弹造成。 不仅帮俄罗斯撇清关系,还直接点名乌克兰?这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美国吗?有理由相信,美国政府开始担心了:——拜登担心中期选举后,对手共和党给自己使绊子,阻碍对乌大手笔援助。 ——美国担心乌克兰越来越“不听话”,比如已开始推促乌俄恢复会谈,但乌方却把导弹打到波兰。 ——美国担心自己挑起的危机最终失控,把俄罗斯逼急了。 ——美国担心这把火烧到北约成员国身上,让自己陷入出不出兵的道德困境。 总之,俄罗斯可以被“放血”,乌克兰可以被牺牲,波兰可以被牵连,但作为混乱中唯一的渔利者,美国,绝不能被卷进去。 因此,这一次,美国亲自“打脸”乌克兰。 波兰很憋屈起初,挨打的波兰第一时间站出来指责俄罗斯,不仅与乌总统泽连斯基共同认为这是“俄罗斯的恐怖袭击”,波方还召见了俄大使。 结果,“大哥”美国和俄罗斯国防部意见一致,说是乌克兰干的。 俄罗斯国防部的意见是,俄军专家对波兰方面被击中损毁设施的照片研究后判断,导弹碎片为乌克兰装备的S-300防空导弹。 拦截俄导弹未成功?发射时发生偏差?总之,乌方再三否认有此有关。 耐人寻味的是,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强调了两点:一、波兰方面因导弹坠落事件产生的“反俄情绪”,不可接受。 二、美方和美国总统的“克制”和“更加专业”,是值得注意和考虑的。 称“死敌”美国“克制、专业”?这样的措辞,也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俄罗斯。 波兰总统杜达改变说法,也很有意思。 一开始他向记者表示,可能是“俄制导弹”,之后他又说:波兰正在冷静应对。 目前没有任何确凿证据表明,发生在边境的爆炸事件是对波兰的蓄意攻击,这可能是一起孤立事件。 这枚导弹不是针对波兰的。 波兰也没有证据证明,导弹是由俄罗斯发射的。 很有可能是乌克兰的防空导弹。 美国“打脸”乌克兰的关键时刻,俄罗斯又来敲打一番,让莫名其妙挨了一拳的波兰,哑巴吃黄连,只能“冷静应对”了。 北约很微妙现在情况就很尴尬了,因为导弹爆炸这件事,从“俄导弹攻击北约成员国,北约要反击”的惊险假设,变成了“北约成员国自己打自己”的反转戏码。 波兰最开始计划以《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款,召集北约理事会磋商。 根据该条款,北约成员国在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受到威胁时,在任何一个成员国的提议下,北约各成员国将进行紧急磋商。 然而,德国消息人士透露,巴厘岛的G7与北约成员国紧急会议,未按照这一条款召集。 此后,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表示,波兰此次放弃启动该条款。 这其中经历了什么曲折,已不可知。 北约规定,“缔约国任何一方遭到武装攻击时,应视为对全体缔约国的攻击。 ”但这一次,无论美国、北约、俄罗斯还是波兰自己,都表示导弹更可能来自乌克兰。 反正,不是来自俄罗斯。 北约尴尬,是面子问题,要动武,是里子问题。 北约不愿在现阶段,或者说不会为了波兰这件事,与俄方发生直接冲突。 不要面子,留住里子。 何况俄方已经意识到,有人正“试图挑起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直接的军事冲突”。 形势很复杂实际上,人们应当留意到,作为冷战结束后迟迟未解体的军事同盟,不断更新战略概念、加剧在全球扩张的是北约,它才是不断挑起冲突,引发乱局的根源。 美国和北约一次“克制”,说明不了什么。 更不能排除,北约将来不会与俄罗斯爆发大规模直接冲突。 一切有迹可循。 就在拜登试图为导弹事件“灭火”时,美防长奥斯汀当地时间16日仍“炮轰”俄罗斯,称“无论得出什么结论,俄罗斯对此事负最终责任”。 波兰驻北约大使萨特科夫斯基,也将最终责任归咎于俄方。 形势很复杂、斗争很激烈、教训也很深刻。 别忘了,之前的“布查事件”、扎波罗热核电站被炮击、“北溪”管道爆炸泄漏,以及“脏弹”风波,都是如何成为一场又一场“罗生门”的。 而到头来,又有谁是赢家?或许,局势更危险的时刻,还在前方。

美国国防部长与北约秘书长为什么双双突访阿富汗?

喀布尔9月27日消息,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27日双双突访阿富汗。 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公布对阿富汗战争新战略以来,美防长首次访阿。

马蒂斯与斯托尔滕贝格在视察北约联军总部之后,共同与阿富汗总统加尼举行会谈。 在会见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马蒂斯表示,美军向阿富汗增兵的确切人数尚未明确,但美将继续“给予阿安全部队更多利益”。

斯托尔滕贝格表示,北约欢迎美国对阿富汗新战略,呼吁塔利班方面回到谈判桌。 同时他宣布,北约将每年向阿军方提供10亿美元援助直至2020年,帮助阿方打击国际恐怖主义。

加尼在记者会上暗示,希望北约也能够如美国一样对阿增兵。 他说:“望北约能够针对美国对阿新战略予以积极回应”。

当天,就在马蒂斯和斯托尔滕贝格抵达喀布尔几小时后,喀布尔国际机场大门附近发生火箭弹袭击,造成1人死亡、11人受伤。 随后,安全部队打死了3名武装分子。 阿富汗塔利班武装随后宣称发动了此次袭击,并称目标为马蒂斯一行。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也宣称制造了此次袭击。

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21日公布对阿富汗新战略,说美国不会从阿富汗撤军,强调美军将依据实际战况、而非提前拟定时间表作出军事行动选择。

本月18日,马蒂斯证实,美军将向阿富汗增兵3000多人,以增强阿富汗政府军的作战能力。 但他拒绝透露增派的具体人数。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aijing/38930.html
你不要走 咱俩决战到天亮! 闺蜜喊道 内涵段子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