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面临哪些挑战 格芯中国区换帅

中芯国际

5月20日消息,美国芯片晶圆代工巨头GlobalFoundries(又称“格芯”“格罗方德”)宣布人事变动,公司任命洪启财(KC Ang) 为亚洲区总裁兼中国区主要负责人。

格芯称,洪启财在半导体代工行业拥有30多年经验,上任后将以中国为重点,领导并发展格芯在亚洲市场的新业务与战略合作。

公开信息显示,洪启财拥有台湾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学位和德克萨斯大学工程硕士学位,他于2010 年加入格芯,并在公司担任过多种高级领导职务,包括格芯全球工厂的首席制造官,以及格芯新加坡所有业务的负责人等。此前他还是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的董事会成员,也是 SEMI 东南亚区域顾问委员会的主席。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新的人事变动,无论洪启财本人还是格芯首席业务官Niels Anderskouv,两人都提及中国市场。洪启财称,格芯正响应许多跨国客户的需求,他们正寻求与格芯找到合作路径,尤其是为满足中国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芯片制造技术。Niels Anderskouv则表示,洪启财将是推动整个亚洲客户与合作伙伴关系的理想领导者,尤其是加速格芯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增长。

格芯当前确实有理由需要重新重视起自己在中国地区的经营。第一财经记者20日从多位产业人士处了解到,当前格芯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情况已经不如此前,“因为自身业绩亏损,加之来自外部的政治压力,格芯眼下在中国市场的业务线已经萎缩了不少。”一位产业人士告诉记者。

去年12月,发布停业公告三年后,格芯在中国大陆的唯一一家晶圆代工厂最终由华虹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华力微”)接手,这意味着格芯在中国大陆地区布局12 寸晶圆厂的计划彻底告吹。

格芯

不过眼下,格芯如想要在中国代工市场进一步攻城拔寨,其需要面临不小的挑战。

从所处赛道来看,2018年GlobalFoundries正式宣布无限期停止7纳米及更先进工艺的研发,专注于现有工艺。放弃先进制程研发后,在代工合作伙伴上格芯先后丢掉了超威、IBM等大客户。而在成熟制程方面,华虹集团和中芯国际两大代工巨头则是格芯在中国大陆市场绕不开的竞争对手。

据了解,接手格芯在成都的工厂后,上海华力微计划在工期 1007 日历天内完成一条 12 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的改造。《华虹集成电路(成都)有限公司 12 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一期)大宗气体供应商招标》内容显示,这一项目规划月产能为 3 万片。

同时刚刚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华虹集团旗下另一家子公司华虹半导体公布的总体产能利用率为91.7%,中芯国际产能利用率为80.8%,两者均未拉满。这意味着下游消费市场的回暖进程还在持续,格芯需要在两家代工巨头弹药盈余的状态下与之同台竞争。

另一方面,从营收排名上来看,格芯正面临被中芯国际反超的事实。5月7日,格芯公布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初步财务业绩。公司一季度实现营收15.49亿美元,环比、同比均下降 16%;净利润为1.34亿美元,同比、环比均下跌约一半;毛利润为 3.93 亿美元,环比减少 25%,同比下滑24%;毛利率为25.4%,相较之前约28%的水平有所降低。

格芯

相比之下,中芯国际在该季度营收17.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14.62亿美元,同比增长19.7%,环比增长 4.3%。第一季度,中芯国际在营收层面首次超越联电与格芯,跻身全球晶圆代工厂排名前三。分析机构Counterpoint指出,受汽车和工业应用领域需求疲软和客户库存调整影响,格芯与联电在2024年的业绩指引相对较低。

“先进上不去,成熟对手多”一位产业人士在谈及格芯的业务现状时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特别是什么是我们最大的命门

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受制于人的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隐患。 互联网,这一庞大的全球网络,通过一组通用的协议将不同的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了逻辑上的单一巨大网络。 它始于1969年的美国阿帕网。 通常,我们用互联网这个词来泛指各种网络,而Internet则特指因特网。 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的方法称为网络互联,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覆盖全球的全球性互联网络,即互联网,这是由互相连接的网络结构组成的。 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并不等同于万维网。 万维网是一种基于超文本相互链接的全球性系统,只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众多服务之一。 截至2023年6月末,中国的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到了5.63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705万户。 中国的固网宽带平均下载速率和移动网络平均下载速率都居世界前列。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1.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带来了显著的机遇,其中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和吸引外资。 中国能够通过全球化引进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实践,促进管理创新。 2. 全球化还允许中国更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并拓展海外市场。 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平台,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3. 经济全球化有助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建设。 全球化可以解决中国改革和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为市场经济带来竞争和淘汰机制。 4. 中国可以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新技术革命机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和合作,有助于提高中国的技术水平。 5. 全球化也有助于加速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提升产业结构。 中国能够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推动工业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是科技进步、贸易发展、金融创新和国际投资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新科技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国际贸易发展为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而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的快速发展则成为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格芯中国区换帅

2022阶段我国面临哪些威胁和挑战?

在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

联电

一、国际舆论正向有利于我国的方向转变

二、对外经济合作领域将继续扩大和深化

三、外交领域在拓宽,国际话语权在增强

四、发展低碳经济大有可为

五、人民币有望走向国际化

在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有:

一、国内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二、中国的和平发展要赢得国际社会的真正认同尚需时日

三、周边环境动荡,安全局势不容乐观

当前国际形势跌宕多姿,变幻莫测。世界各种力量粉墨登场,加紧角逐,纵横捭阖,分化组合。各国忙于本国经济尽快企稳回升,并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布局谋篇,力争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有利地位。全球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在此形势下,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

扩展资料:

中国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一、主动积极地参与全球范围

特别是周边地区的多边合作机制,努力在周边营造一个中国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多边合作带” 。现在北方和西北方周边已有稳步迈进的上海合作组织,南方和东南方周边则有十分活跃的中国与东盟合作机制,如能在解决朝核问题的基础上促成东北亚多边合作机制,则将为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周边环境。

将面临哪些挑战

二、以全球战略合作来促进中国与其它大国、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

历史经验证明,就中美关系谈中美关系,双方往往在台湾、人权、贸易等问题上陷入僵局,而以全球战略合作来促进中美关系,则效果要好的多。

三、进一步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

一是特别要注意在反恐大局中加强与伊斯兰、阿拉伯世界主流力量的合作; 二是要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内进一步发展与中亚国家的安全、经济合作,应特别重视发展中蒙关系; 三是在保持中印关系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不忘巩固中国与巴基斯坦的传统友谊和合作关系;

四是继续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全面合作关系; 五是促进中国与其它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caijing/8638.html
剩者为王 内卷加剧 新能源车企
王俊凯现身蔡依林演唱会 牵手唱歌荷尔蒙爆棚 曝2点理想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