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顶端新闻等媒体报道了一起“中国医科大研一学生医院实验室猝死”事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部门在回复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死者当时被及时送医,不遗余力进行全力抢救,但最终仍未能挽回年轻的生命”。
根据报道,7月14日,家住陕西的宁先生接到中国医科大学通知,说弟弟在附属医院实验室打扫卫生的时候突然不行了,后被医院诊断为心脏骤停。宁先生一直质疑弟弟的抢救时间,但学校及医院方面坚称没有责任。
报道称,宁先生出示了一份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记者在死亡调查记录栏中看到,患者1小时前突然倒地,周围同学发现其意识丧失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120,120到达后,继续给予持续胸外按压并建立高级气道及抢救药物,期间未恢复自主循环。转入急诊后,急诊持续胸外按压。最后死亡原因为呼吸心跳停。
宁先生表示,孩子出事的实验室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室,距离送医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楼直线距离仅几十米。但宁先生查询当天120出诊记录显示,7月14日12点50分发生意外,一起打扫卫生的同学拨打120后,13点11分救护车赶到事发地点。
7月28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部门获悉,该校“对宁某某同学的不幸离世,大家都感到痛心和惋惜。将继续与家属保持沟通,依法依规处理善后事宜”。
对于家属和网民提出的疑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部门介绍,“7月14日下午,我院2023级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宁某某,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实验室内突发意识丧失,在场同学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随后宁某某被及时送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不遗余力进行全力抢救,但最终仍未能挽回年轻的生命。”
对于“为什么事发地离急诊较近,花的时间这么久,是否耽误了宁同学的抢救时间?”等疑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部门介绍,“急诊承担的是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而院前急救由120负责,120不属于医院,是沈阳市急救中心统一安排。宁同学在实验室内突发意识丧失,我们在场一共两位同学,一名同学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另一名同学立即拨打120。在120来之前,第一名同学一直在进行心肺复苏,120到以后,第一时间将宁同学送到我院急诊,急诊立即进行了多学科会诊,不幸最终未能挽回宁同学的生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部门表示,“事发后,医院和学校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项应急工作组,与家属反复多次进行沟通,给予精神抚慰和生活照料,积极主动地尽最大努力配合家属处理善后事宜。但目前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目前,宁某某同学的死亡诊断为心脏骤停,公安部门排除他杀可能,因家属暂未同意尸检,死因未能明确。待家属同意尸检后,可进一步确认死因。”
对于“宁同学在暑假工作,而且还是周日,这些是否是导致他猝死的原因?”等疑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部门介绍,"首先事发当天7月14日,我们学校还没有放暑假,其次根据学校2024年暑假放假安排的通知规定,研究生原则上不放假,导师可以根据培养计划对研究生做相应的安排。至于周日的问题,是因为宁同学平时不需要到实验室做实验,他的科研工作是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当天是同学们自发组织到实验室打扫卫生,宁同学自愿和学生们一起参加。"
43岁援疆医生突发疾病殉职,致其死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2006年,研究生毕业的杨泽辉进入长征时就是红军卫生队、素有红医摇篮之称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5年来,从武汉到新疆,杨泽辉一次次逆行出征,一次次冲锋到患者最需要的地方。 杨泽辉经常勉励自己共产党员,必须冲得上去。 15年从医生涯,他用行动兑现了誓言。 新冠疫情突然来袭,湖北告急。 杨泽辉说,这正是需要呼吸科医生的时候,我是党员,我上。
在机场,面对采访的摄像机,他平静地说,接到这个消息后,没有什么可以犹豫的。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呼吸科医生,他必须发挥领导作用,他的家人非常支持他。 杨泽辉一直是最体贴、最乐观的人。 他和随行的医疗队成员对媒体说,我们只带了一份防护材料。 他每次走进病房,自信的背影都让同事们充满热情。 杨泽辉突发心脏病,因公殉职,永远离开了我们。
发现突发心脏病时,请在2-4分钟内对此人进行有效的治疗干预,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死亡线上把患者的生命挽救回来。 突发的心脏病,常见的包括各种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最严重的突发心脏病是心脏骤停,是心律失常的发生,应该触及患者的脉搏,是否有脉搏跳动不齐,确诊心律失常之后要给患者服用平时经常服用的抗心律失常药。
如果是冠心病、心绞痛,要让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者是速效救心丸。 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会表现为剧烈的心前区疼痛、大汗淋漓,甚至是意识丧失,要绝对卧床休息。 如果出现心脏骤停,要开始心肺复苏,实施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待急救队伍的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