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 最可预测的危机

(原标题:新闻调查|“最可预测的危机”——美债总额超过35万亿美元并继续上涨)

新华社华盛顿7月30日电(记者于荣 熊茂伶)“经济增长赶不上债务膨胀”“子孙后代的沉重负担”“美国正走向破产”……在各界担忧声中,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突破又一个心理关口:美国财政部2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债总额首次达到35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德国、日本、印度、英国五国的经济总量之和。

记者梳理美债历史脉络发现,美国倚仗美元霸权举债成瘾,债务规模在失效政治制度的纵容和失灵经济治理的推动下狂飙在“不可持续道路”上,不断反噬自身、荼毒世界。一些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担忧,当前美国债务水平已超过诸多危险指标,给美国乃至世界未来埋下隐患。

债务“狂飙”利息惊人

“美国必须保持经济增长才能偿还债务,否则就有可能将巨大的、难以承受的负担转嫁给子孙后代。”全球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公司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近期这样评价美债风险。

近年来,美国经济和债务走势呈现出明显反差:整体经济增速持续低迷,但整体债务水平加速膨胀。

2023年5月29日,人们经过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国债钟”。“国债钟”是一个大型计数器,它实时更新美国的公共债务总额,并显示出每个美国家庭所要负担的数额。新华社记者刘亚南摄

美国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起大量举债。1985年,美国从净债权国变为净债务国,此后债务规模不断攀升,近年则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7年9月突破20万亿美元,2022年1月底突破30万亿美元。

2023年6月以来,美债更是以每100天增加约1万亿美元的速度狂飙:2023年6月,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突破32万亿美元,达到这个数字的时间比新冠疫情前的预测提前了9年;2023年9月,美债规模突破33万亿美元;2023年12月,这一数字达到34万亿美元,比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2020年1月的预测提前了5年。

美国国债规模快速增加,直接导致未来所需支付利息也相应增多。数据显示,国债利息支付预计将成为未来30年联邦预算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预测,到2033年,美国国债利息支付额将从2022年的近4750亿美元增加两倍,超过1.4万亿美元。到2053年,美国国债利息支付额预计将飙升至5.4万亿美元。这将超过美国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医疗补助等项目上的支出。

狂飙的美债和巨额利息的背后,是表象与实际脱节的美国经济。一方面,美国一些官方经济数据和市场表现“亮眼”;另一方面,高债务、高利率和高物价史上少见。经济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对美国经济治理构成严峻挑战。

《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物价累计上涨了20%,工资涨幅赶不上物价飙升的速度。加上疫情导致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转变,以及日益加剧的两极分化等原因,都造成了一种普遍的不稳定感。

随着美债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这一问题已成为美国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杰罗姆·鲍威尔表示,现在是时候“以成年人的态度”来谈论这一问题了。

“最可预测的危机”归咎谁?

“美国正走向破产。”这是马斯克对美债问题的最新评价。

美国经济和金融领域诸多乱象受到外界诟病,债务是其中路径最清晰、后果最直观的问题之一。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更是将美国公共债务称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可预测”的危机。

这是7月2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美国财政部大楼。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上世纪80年代初,里根政府以大规模减税为核心的施政措施,造成美国政府和平时期史无前例的预算赤字,联邦债务由此开始迅速攀升。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短暂实现联邦政府预算盈余,但此后政府预算和联邦债务议题进一步政治化,债务日益成为“筹码”而不是“问题”,民主、共和两党为此博弈至今。

分析人士指出,美债失控,民主、共和两党难辞其咎。两党出于政治考量都不愿对此“踩刹车”,尤其在总统大选背景下,两党更不太可能出台削减开支、控制债务的实际政策。《纽约时报》注意到,已基本锁定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在竞选中很少谈及债务问题,而两党都反对削减作为债务最大推动因素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这表明未来几年债务问题只会进一步恶化。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巴里·博斯沃思认为,两党都没有稳定未来预算状况的计划。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日前刊文称,无论谁在11月赢得美国总统选举,美国未来四年的财政状况都可能进一步恶化,而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没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来解决这个问题。

债务失控让美国走上“危险轨道”

美国不断举新债还旧债,“底气”来自美元霸权。凭借美元霸权,美国通过利率升降转嫁自身风险、收割全球财富。但长期举债成瘾,让美国无力改掉“寅吃卯粮”的挥霍恶习,由此埋下危机种子。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美债数据出现一些新的危险指标,或将进一步冲击美国金融霸权。

按照目前利率水平,2024年美国联邦财政将支付高达8700亿美元的国债利息,首次超过军费开支,而明年利息总额更将突破万亿美元。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尼亚尔·弗格森近期在一篇文章中表示,历史上,任何大国只要偿债费用超过国防开支,就不会长期保持强大。“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如此,旧制度的法国如此,奥斯曼帝国如此,大英帝国如此。从今年开始,美国将接受这项定律的检验。”

这是1月1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雪后的国会大厦。 新华社发(亚伦 摄)

美国媒体报道,随着美国国债接近35万亿美元,摩根大通公司分析师在给投资者的一份新备忘录中表示,不断增长的债务和赤字将限制美国的“财政灵活性”,限制政府应对未来经济衰退的能力。美国不断膨胀的赤字和高主权债务水平存在潜在风险。投资者不应期望美国的财政前景在短期内出现任何重大改善。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表示,美国要更加关注财政赤字问题,因为它对全世界都会产生影响,“总有一天会出问题”。

债务关乎国家信用,失控的债务也令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机构重新审视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重新审视美国作为可信赖借贷对象的形象。长期位列最高级的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过去10多年来多次遭国际评级机构“降级”。去年8月,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将美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AA下调至AA+,原因是“治理水平持续恶化”。

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学家德斯蒙德·拉赫曼表示,美国公共财政所处的“危险轨道”给美元和长期通胀前景带来严重问题。如果未来某个时候,外国投资者认为美国政府没有真正控制债务的意愿,他们可能不再愿意为美国政府提供资金,这将导致美元危机。


如果出现新闻媒体危机事件,影响到单位声誉情况下,为避免事态扩大,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帮你找到以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一、危机的含义 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辞海》的解释是:危机“批潜伏的祸机,指生死成败的紧要关头”。 就社会组织而言,危机则是指由于组织自身或公众的某种行为而导致组织环境恶化的那些突然发生的、危及生命财产的重大事件。 比如飞机失事、火车脱轨、地震、台风、水灾、爆炸等恶性事故,还包括罢工、骚乱、舆论危机等。 这些危机不仅给组织造成人财物的损失,而且会严重损坏组织形象,使组织陷入困境。 因此组织处理突发事件,处理危机的能力如何,是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的大事。 二、危机的特征 危机有很多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发性 危机事件一般在组织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 这些事件容易给组织带来混乱和惊慌,使人措手不及,如果对事件没有任何准备就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 2.难以预测性 组织所面临的危机往往是在正常生产情况下难以预料的,它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可预测性,会给组织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 特别是那些组织外部的原因造成的危机,如自然灾害、国家政策的改变、科技新发明带来的冲击等,它们往往是组织始料不及并难以抗拒的。 3.严重的危害性 无论是伤人损物的危机还是形象危机,对组织、对社会都会造成相当的损害。 对组织来说,它不仅会破坏目前的正常生产秩序,使组织陷入混乱,而且还会对组织未来的发展、经营带来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发生了有人身伤亡的事故之后。 从社会角度看,组织危机会给社会公众带来恐慌,有时还会给社会造成直接的物质损失,如产品不合格或是机毁人亡的事故,抑或污染公害,给人造成终生残疾或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4.舆论的关注性 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十分发达,组织危机常常会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热点,成为媒介捕捉的最佳新闻素材和报道线索。 有时候它会牵动社会各界,乃至在世界上引起轰动。 所以说危机对组织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刻和广泛的。 在现实生活中,危机往往是由两种甚至三种甚至四五种因素共同引发,所以不能机械地、简单化地寻找原因,而应整体分析,对症治疗。 三、危机的类型 常见的危机事件有重大工伤事故;意外性的火灾、偷盗、抢劫;消费者因权益受到损害的抱怨、投诉甚至起诉;舆论的负面报道;员工情绪强烈对立;因组织自身行为损害社会利益而受到的舆论攻击(如环境污染),以及被故意陷害、中伤等(美国强生公司的泰莱诺尔事件就属此类)。 具体可公为以下五种类型: 1. 组织自身行为损害社会利益而引起的危机 如:1984年美国联合碳化合物公司的印度博帕尔邦毒气渗漏事件,同年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尔反应堆泄漏事件,及近年我国一些地方化工厂、造纸厂违规排污,造成成周边区域水污染等到事件。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对卫生、环保、绿色的要求日趋强烈,一旦社会组织在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不注意公众和社会利益的保护,那也就是站在社会的对面上,肯定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惩罚,而解决的惟一途径也只有社会组织充分重视社会利益,并积极承担自身应尽的社会责任,事先采取积极有效手段,减少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利益的损害。 一旦事发,亦应迅速采取积极有效手段,并在事后着重考虑如何设法补偿社会的损失、挽回组织的声誉,维持与社会公众的良好关系。 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一味的隐瞒事实真相,甚至置社会利益于不顾,结果只会是自取灭亡。 2. 意外灾难性事件而引起的危机 如1976年我国唐山大地震,1990年厦航飞机在白云机场发生的撞机事故,杭州著名购物中心天工艺苑火灾事故等。 一般讲,这类事故属于天灾人祸,组织主体的直接责任不大,关键在于处理是否及时、得当。 因此,此类事故的处理要求:一是尽快做好抢救和善后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带来的人身安全与财产设备损失,使受伤害的公众及社会有关方面感到满意,并对组织这种主动、认真、负责的行为表示 理解与认同;二是及时做好舆论报道工作,将事实真相告诉给公众,消除谣言造成的危害,确保危机的处理有一个公正、有利的舆论环境。 著名危机管理专家诺曼.R.奥古斯丁曾说道:“我自己对危机的最基本经验,可以用六个字概括‘说真话,立刻说’。 3. 组织故意原因引起的危机 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或产品中含有影响消费健康的不合格成分以及组织内 部员工行为,损害消费者利益等。 这类事件的直接后果是与消费的直接对立,会使组织形象和产品形象受到直接致使的打击。 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安徽阜阳劣质奶粉案。 4. 舆论的负面报道引起的危机 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在某种程度上讲,传媒宣传还起到树立某种社会评价标准作用,往往直接影响着民众对某种社会现象的评价态度与关注程度,在美国,人们将舆论视为司法、立法、行政三权之外的“第四权力”,因此对任何一种舆论负面报道,都必顺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危机的内部成因分析 “每一次危机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又孕育着成功的种子。 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 因此对危机的成因作深层的探析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除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之外,许多危机的产生根源在组织内部,即往往是因为内部的管理体制或人员素质导致问题演化成危机,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管理者公关理念淡薄,缺乏危机管理意识 在现代组织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者没有正确的公共关系理念,对社会利益、社会责任的认识仍停留在口头上,在组织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矛盾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维护组织自身利益,忘却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以致危机发生之前,不知道“患忧”,发生之后,想方设法要“置身事外”,使问题演变成一场危机。 2.组织自身决策违背公关基本原则要求 在现代社会,组织的决策与行为应自觉考虑到社会的利益,“与公众共同发展”。 如决策背离公众和社会环境的利益与要求,就有可能使组织利益目标与社会利益目标相对立,从而引发公众对组织的抵触、排斥和对抗,使企业陷入危机之中。 3.组织人员素质低下,行为严重违背组织宗旨 组织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和员工两类,就管理者而言,现阶段我国的企业管理者已逐步向职业化过渡,但仍有不少组织内部管理者素质,纯粹靠经验、习惯甚至关系行使其管理职能。 对内缺乏感召力和凝聚力,不能激发员工工作潜能;对外缺乏组织形象意识与公众权益意识,对公众的正当权益要求置若罔闻,甚至粗暴对待公众,以致引发组织形象危机。 就员工而言,员工的工作特性已决定了他(她)们是组织形象的直接代言人,许多公众也是通过与一线员工的直接“ 对话”才对组织有了总体印象。 这其中员工服务素质优劣、服务能力强弱就直接关系到公众对企业的认同程度,往往个别员工的粗暴行为就会给组织形象带来恶劣后果。 如北京的国贸中心惠康超市员工强行对两名顾客搜身;沈阳商业城店员手持电风扇殴打顾客;宁波南大连锁超市公司保安殴打孕妇等一系列恶性事件的发生,轻则使用权组织陷入民众谴责、舆论曝光的困境;重则直接影响组织的生存。 4.没有建立正常有序的传播沟通渠道 许多企业在传播沟通意识上还存在两大“盲目点”:其一,无限制扩大组织机密范围,不是奉行事无不可对人言,而是追求事事保密、层层设卡,惟恐公众知晓组织决策内容。 在前面介绍的“红太阳”集团殴打记者事件中,既不允许记者参观生产现场,又不让记者看产品检测报告(保管人不在也是一个大原因),怎么会不使人对产品生产产生各种疑惑呢?更有一些组织,甚至不让员工知晓内部有关信息,这种视公众为敌人,视员工为愚民的行为又怎么能使员工对组织忠诚、公众对组织理解。 其二,只知道信息的单向发布,不知道信息的及时反馈,如在广告投入上,有多少企业组织对广告效果做过科学测评呢。 闲时图轻松,急时乱投医,一旦危机发生,谁都不知道发生的程度如何,公众的知晓状况如何,行动程度如何,媒体的态度又是如何,第一手信息资料缺乏,危机又怎么能得以有效控制呢。 第二节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程序与技巧 一、危机管理的含义 1997年由联合响应公司(The Corporate Response Group)对《财富》杂志评选出的全球1000家公司所做的调查发现,在受访的经理人员中,有54%的人认为他们所在的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对如何处理潜在危机日益重视。 本次调查确认的潜在危机依次是:工作中的暴力事件(55%)、绑架(53%)、恐怖活动(51%)、诈骗(35%)、产品损坏与索赔(34%)、道德规范问题(30%)、首席执行官(CEO)的接任更替(28%)。 受访者还指出,在企业中需要加以改善的地方:内部认知(50%)、交流沟通(45%)、实习培训(37%)、风险分析(35%)、信息技术(32%)和企业规划(31%)。 从中不难发现“在商业活动中,衡量一位首席执行官的影响力的重要方面,就是危机管理。 ” 所谓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是指通过科学预测与决策,修订合理的危机应急计划,并在危机发生过程中充分运用科学的手段,减少危机给组织与共众带来的影响,进而寻求公众对组织的谅解,以重新树立和维护组织的形象一种管理职能。 二、危机管理的程序 危机的管理和预防是日益被人们重视的新课题,是组织主动出击战胜危机的有效手段。 (一)危机发生前 1.危机预测分析 危机管理是对危机的产生、发展、变化实施的有效控制,为此,事先要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做出预测、分析。 预测包括:可能发生哪些危机,危机可能具备的性质及规模,它对各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 公关人员需要根据组织具体情况,按轻重缓急把危机分类,如:A类是很可能发生的危机,如产品质量、媒介关系、环境变化等;B类是有一定可能但又不是很可能发生的危机,如被盗窃、合作伙伴违约等;C类是很少发生但又不是不可能发生的危机,如产品被投毒、水管爆裂等。 2.制定应急计划 在危机发生之前做好准备——制定完善的计划,以便一旦出现危机即刻能做出反应,这是减少危害的有效措施。 计划应包括对付各类不同危机的不同方法,安排好危机中、危机后在各个工作环节中负责处理各种问题的适当人选,同时让这些人员事先了解面对不同危机时他们的责任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这项工作也涉及到其他部门,所以往往是公关部难以独立完成的。 3.成立危机管理委员会 大中型组织应设这样的委员会,这是顺利处理危机的组织保证。 危机管理委员会的人员应包括组织领导、人事经理、工程管理人员、保安人员、公关经理、后勤部门领导等。 如果组织有分支机构,每个分支机构、子公司、分厂都应向委员会派一代表,以便发生问题时能迅速在各地协调行动;特别是当分支机构也都生产同样的产品,采用同样的质量标准、同样的购销渠道,具有同一组织形象时更有必要。 (1)危机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全面、清晰地对危机发展趋势作出准确预测;确定有关处理策略和步骤;安排调配组织现有的人、财、物力,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启动信息沟通网络,与传媒及目标公众保持顺畅联络;对危机处理过程中各项工作做指导和咨询。 (2)危机管理委员会应配置的设备与材料有:足够的通讯设备(包括内、外线电话和无线电通讯工具)、各类图纸(平面图、建筑施工图、水电线路图、社区方位图等)、员工名册、重要人物的地址、联系电话及应急车辆、人员,各类专用设备等,以保证危机处理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此外,还可以根据危机内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确定是否聘请外部专家介入对危机的处理,有些危机只有靠专业的、经验丰富的公关专家,才能帮助组织控制灾难。 4.印制危机管理手册 将危机预测、危机情况和相应的措施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印成小册子,可以配一些示意图,然后将这些小册子发给全体员工。 还可以能过多种形式,如录像、卡通片、幻灯片等向员工全面介绍应付危机的方法,让全体员工对出现危机的可能性及应付办法有足够的了解。 目前,仍有很多组织不注意这方面的工作,员工长时期不了解本组织可能出现的危机,也不了解一旦出现危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自救和保护,这是非常危险的。 5.建立处理危机关系网 根据预测的组织可能发生的危机,与处理危机的有关单位联系,建立合作网络,以便危机到来时能很好合作。 这些单位有医院、消防队、公安部门、邻近的驻军、相关的科研单位、同行业兄弟单位、保险公司、银行等。 在平时就要通过互相沟通使它们了解组织的基本情况,以及在危机中组织会向他们寻求哪些帮助等。 6.搞好内部培训 处理危机是公关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危机并非经常发生,所以大多数工作人员,对处理危机都缺乏经验。 可组织短训班专门对公关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模拟危机,让受训学员作出迅速的反应,以锻炼他们面对危机,处理问题的能力;向他们提供各种处理危机的案例,让他们从各类事变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帮助他们在心理上做好处理各种危机的准备。 危机的发生是很难预测的,因而危机管理应常备不懈,各种方案、计划、培训都不能一劳永逸,应常备常新,万万不可心存侥幸。 (二)危机发生时 1.组织应将所有已知信息在第一时间通告政治和社区领袖,寻求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这类特殊公众一般都处于权威地位,如政府部门权威人士、行业专家、专业机构、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如能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了解,他们就会采取理解、支持的立场(至少不会以反对者身份指责组织)。 而且,这类公众很可能会在危机中成为第二信息来源,其发出的信息对组织与公众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说,政治和社区领袖意见往往会对危机处理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尽快调查并公布真相,澄清事实 危机发生之后,社会组织在迅速抢救受害公众,减轻危机影响程度,并尽快将最新情况告诉公众同时,还须尽快查明危机根源,如果是组织的自身的原因,就应勇于承担过失责任,向公众道歉;如果是其他因素所致,也应将事实告诉公众,减轻组织自身的压力。 在这里,尽量邀请技术权威机构介入对危机事件真相的调查与论证,可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对于减少谣传、寻求传媒与公众的理解尤有好处。 可惜的是,许多组织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社会活动家、行业专家及专业机构的批评建议,一味强调所谓的合法性、科学性,试图忙尽快涮清白,反而给人一种漠视社会利益,有逃脱责任之嫌,造成更大的被动。 3.慎重处理危机中的有关人员伤亡事宜 正所谓人命关天,一旦出现人员伤亡事故,当事组织务必要引起足够重视,充分认识到受难者家属在危机事件中的微妙地位。 三、危机管理的技巧 对危机的管理虽然减少了危机的威胁,但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杜绝危机。 一旦发生了危机该如何处理呢? (一)要迅速掌握危机的全面情况 (1)公关部要首先搞清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事故的原因是什么,按这些要点迅速查明危机的基本情况。 有可能的话,可以在目击者的协调下进行调查。 (2)迅速拿出原定计划付诸实施。 估计危机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影响,如人身伤亡的数量、程度,应送什么样的医院治疗,设备损坏的情况,公用设施损坏的程度及其他财产损失,找到迅速控制事态的最有效方法。 (3)查看事故现场,看危机是在继续发展还是得到了有效控制,控制情况如何;若还在进一步发展,要迅速查明原因,并明确怎样控制事态发展,找到处理危机的方法。 (4)预测事故危机发展的前景,现有解决方案实施的效果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如不能制止还将如何发展,会引发什么样的新问题。 (5)同事故见证人保持联系,记下其姓名、单位、地址及证件号码,必要时可请公安机关加以协助。 (6)保护现场,收集物证。 无论是产品不合格引起事故,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事故都应及时收集物证,组织专家检验、测定。 在结果没出来之前,有引起事故嫌疑的产品应通知销售部门暂停出售。 这样做时先不要过于声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形象损害。 这个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事故发生后的基本公众对策 危机发生后将会触及各类公众的利益,对此应分别处理。 1.对内部公众 首先,应反事故情况及组织对策告诉全体员工,使员工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其次,如有人员伤亡,应立即通知家属,并提供条件满足家属近视、吊唁的要求,组织周到的医疗和抚恤工作,由专人负责;如果是设备损失应及时清理。 2.对事故受害者 首先,对受害者应明确表示歉意,慎重地同他们接触,冷静地倾听受害者的意见和他们提出的赔偿要求。 这时即使他们的意见并不完全合理,也不要马上与之辩论、讨论;即使受害者本身要对事故负有一定责任,也不应马上予以追究或推出门了事,或立刻诉诸法律。 然后,应该同他们坦诚、冷静地交换意见,同时谈话中应避免给人造成推卸责任、为本组织辩护的形象。 还要注意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随便更换负责处理事故的人员和探望受害者的人员,以便保持处理意见的一致性和操作的连续性。 3.对新闻传播媒介 新闻是政府的“候舌”,它代表着大众利益,他们有权知晓他们认为有必要知晓或传播的信息,在这里,公开、坦诚的态度和积极主动的配合是处理媒体关系的关键,也惟有这样,才能取得新闻朋友的信任和支持,更何况组织与公众的沟通也只有借助媒体的支持才有可能进行,因此社会组织应该非常乐意,且能够与媒体作更深层次的沟通(让媒体成为危机事件的新闻咨询顾问) 4.对上级领导部门 危机发生后,应及时向组织的直属上级领导汇报情况,不能文过饰非,不允许歪曲真相、混淆视听。 在处理过程中应定期将事态的发展,处理、控制的情况,以及善后的情况,陆续向上级报告。 事故处理结束后,应将详细的情况、解决的方法及今后预防的措施、组织应承担的责任形成综合报告,送交上级部门。 5.对企业所在社区 对待社区,如果是火灾、毒物泄漏等给当地居民确实带来了损失的,组织公关部门应向当地居民登门道歉,根据事故的性质也可以挨门挨户道歉。 必要时可以在全国性或地方性报纸上刊出致歉广告,直到给以经济赔偿。 这种致歉广告应该面向有关公众,告知他们急需了解的情况,明确表示出组织敢于承担责任、知错必改的态度。 此外,对在外地发生的危机,如有必要应派人到有关单位去处理。 如霞飞事件中,当企业听说新闻媒介要对其产品曝光时,马上派负责人乘飞机到北京了解情况,澄清事实,承担责任。 6.如何应对谣言 第三节 公共关系危机预警与演习 现代组织的决策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虽然危机的发生开有偶然性和突发性,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不做计划,听天由命。 恰恰相反,每个组织其相关的公众是有明确范围的,组织与社会以及公众的联系内容也是基本明确的,因此危机应急计划的制订也完全是可行的,而且“积极的计划在管理危机情境时能更省时、有效”。 (一)具备长远的管理观念,居安而思危 美国波音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曾摄制了一段摸拟企业倒闭的电视新闻:一个天气阴沉的日子,员工们一个个低着头,脚步沉重的离开自己岗位,离开工厂,高高的厂房上悬挂着“厂房出售”牌,一个画外音在回荡:“今天是波音公司时代的终结,波音公司关闭了最后一个车间。 ”这使得员工危机感进一步增强,对工作更加珍惜,对产品质量也更加重视。 组织的决策者不仅要有敏锐的危机感,在顺境中感觉未来日子可能会到来的危机,更应随时了解危机可能发生的范围、时间以及如何在危机来临时加以妥善处理,正如萨姆、布莱克所讲的,危机管理“最基本要求是能够预见到将要发生的事,而不至于在问题突然出现时,措手不及”。 (二)建立危机预预警系统 建立危机预预警系统是此阶段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即通过对有关公众对象和组织环境的监察,及时发现危机隐患,帮助决策层迅速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危机可能对组织造成的损害。 预警至少能使组织危机发生时能更快反应(不良变化被注意到并传递到决策层);保护人和财产并激活积极反应系统(防御体系)。 预警首先是寻找危机环境,一种是找出了组织在历史上曾发生过的危机;另一种是找出国内外同行或类似企业组织已发生过的危机。 其次是分析上述两类危机发生时的条件、成因,并结合近期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进行相关分析,从中判断危机发生前的环境“预兆”(如同地震前动物骚动、水质变化一样),进而通过监测,确保随时能作出第一反应。 (三)事先做好应急计划 应该认识到,事先周密的应急计划制订是控制潜在危机花费最少、操作最为简捷的方法,而不应在组织已遭受危机的打击后,再亡羊补牢。 1.制订应急计划应回答下列问题 (1)潜在的危机有哪几类? (2)危机一旦突发,将会影响的公众有哪些?他们会受怎样的影响? (3)以什么方式,何种程序与有关公众进行沟通?沟通的渠道畅通了吗? (4)危机发生后各环节的合适人选是谁?他们都该做些什么呢? (5)各环节人选知道怎么做吗? 2.针对上述问题,应急计划的主要内容 (1)对组织潜在的危机形态进行分类,并制订各类危机预防的方针政策。 (2)为其中一类危机预防的具体战略和战术。 (3)确定与危机相关公众的范围及沟通方法。 (4)建立有效的传播沟通网络,并明确具体联系对象。 (5)确认危机处理过程中各环节的具体人选,明确分工与各自职责。 (6)明确各类危机处理的“总指挥”人选。 此外,应急计划的制订还应注意:其一,计划应以社会组织现有的人、财、物力可能为基础;其二,计划的要点不应放在琐碎的目标和任务上,而要为需要管理之处和风险严重波及之处提供指导原则;其三,掌握“80——20法则”,即80%的设备和人员在任何时候都是可以使用的,但20%的人员和设备由于公出、休假或者无法操作有可能不能投入使用,其中,80%中的80%将会依据来自指挥中心的指示进行正常的危反应,面余下的20%可能不能反应或拒绝反应。 此外计划应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随时修正,不能一劳永逸。 (四)将危机应急方案在组织内部广泛宣传,并进行实战性演习 可以以小册子、宣传品等形式,将应急计划内容发给全体员工,并通过培训或学习,使用员工对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应付办法有足够的重视与了解。 在这里,危机应急计划的培训和学习尤为重要。 通过学习,可以使用每个成员成熟悉他们在危机中的任务和位置;并通过各环节人员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任务的互助性和操作性更务实;另外通过演习,调动、组合、部署相关人员,当危机真的来临时,管理人员能轻车熟路,提高时间效率。 培训与演习可使用不同的学习和演习方法,包括: 1.背影阅读与研讨 即通过对应急计划中危机发生环境的理解与体会,加深对危机的认识,并能在危机一旦来临时能形成一种“条件反射”。 2.录像观摩与案例学习 用录像(包括对同类危机的记录和场景模拟),形象的展示危机的内容与处置措施,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评议,使员工进一步明确位置感与责任区. 3.计算机模拟危机训练 4.实战性小组演习与整体性学习 考虑到整体性演习时间、费用与精力耗费较大,不可能经常性进行,可以以责任区为单位进行小组演习,如新闻小组、专家技术小组等在各自对危机处置心中有底后,再组合实践性的整体演习。 对企业而言,实战性演习还应包括信息传播沟通渠道与组织的反应性行动两方面,另外对应急方案的宣传也可运用图表、卡通等形式简便、易懂,实用性更强

用施拉姆的8个原则分析报纸,杂志,海报,广播,电视,互联网六种媒介

施拉姆八个原则a媒介所刺激的感官;b反馈的机会;c速度的控制;d讯息代码;e增值的力量;f保存信息的力量;j克服弃取的力量;h满足专门需要的力量最一 abcdefjh 好A好B般C差D报纸 ABAAABBC杂志 BCBBABBA海报 ACCAACDA广播 B A/B DADDDC电视 A A/B DADDAB互联网 AAABAAAAa 它们所刺激的感官:报纸、广播、电视等等;面对面可以获得全方位的信息;通过中介只是局部的联系b 反馈的机会:报纸:写信、短信、打电话,E-Mial等等;c 速度的控制:报纸最弱d 讯息代码:报纸——文字 图片(标题设置 分栏 底纹 边框等等)电视——语言 文字 图像(运动 光线 色彩 造型等等)广播——语言 音乐e 增殖的力量:对于信息的复制的能力。 f 保存信息的力量保持报纸能力较强g 克服弃取的力量放下报纸最容易 因特网最难h 满足专门需要的力量一份报纸很难分成几份针对不同对象的报纸(尽管一份报纸内分成了不同版面),报纸这方面能力较弱通过上表,我们知道媒体在相互竞争中以及新型媒介冲击下,不得不扬长避短,以求进一步生存和发展。 对于若干媒介的简单分析1 报纸:a 视觉媒体b 传播手段:版面要素 略 版面空间 略报头 报眼 头版 头条 中缝 天地线 字体 字号 专栏 专页 专稿 画刊 标题 资料 广告等等c 时效性差d 保存性较强累计阅读率:一份报纸被一个人反复阅读的次数多少;传阅率:一份报纸被多少人阅读的次数的多少;e 选择性强:时间 地点 顺序等等;f 增殖能力较电子媒体弱;2 网络与报纸的博弈菲利普 - 迈尔《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西方发达国家实际情况看与其观点相符,最先是晚报陷入颓势。 3 广播(线性媒体,对信息传递呈一条线)a 听觉媒体b 时效性强c 保存性弱,选择性强无法对信息进行选择,需要等待。 理想模式“你点我播”强调的是与听众的“约会”意识。 d 影响面广。 广播要求听众文化水平较低e 受众易于参与(电话 短信)f 没有受到因特网的冲击,反而借助网络的力量壮大自己。 收听手段多样化:收音机 MP3 MP4 手机等等社会的流动人口的增加,如农民工、私家车车主等等意味听广播人群增多广播是一种最不具有侵犯性特点,具有伴听功能,边听广播便做其他事情。 4 电视(线性媒体)a 视听合一的媒体b 适合再现形象、现场、过程(新闻的真实性凸现)c 时效性强d 保存性差、选择性差e 不适合表现过于复杂的内容,表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及人的心理活动,不适合做分析,解释和说理以及深度报道。 信息的稍纵即逝大大压缩了受众对所接受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思考空间;例:《新闻调查》电视试图证明自己有能力作深度报道,但不做主题性报道,只做有完整发展脉络的事件的再现报道。 它们所刺激的感官 我们已经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进行交流的。 在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有可能刺激所有的感官并使交流的对方同这种全身心的交流相呼应。 只要在交流渠道中插进了中介物,感官的使用就受到了限制。 这样,无线电和电话只能通向耳朵,而印刷品只能触及眼睛(虽然我们切不可低估拿起一本印刷精美的书籍给人的触觉上的乐趣)。 电视和有声电影可以进入眼睛和耳朵。 因此,面对面的交流,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该能够传达更多也更全面的信息,这一点看来是有道理的。 能够同时同尽可能多的方面进行交流着来也是有利的。 因此,视听媒介在传达一定题材、一定数量的信息上,要比单纯的听觉或视觉媒介要更为有利一些。 不过,尽管面对面的全身心交流有着明显的优越性,我们还必须考虑到传播媒介在巧妙的制作与编排方面的长处。 在看到同时向几种感官传达信息的优越性的时候,也应该看到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一种感官的长处--例如听电话(特别是在必须十分注意才能听得清楚的情况下)或者是阅读(特别是在文字艰深必须聚精会神的时候)。 在看到同时向听觉和视觉器官发出信息的优越性时。 也应该考虑到布罗德本特、特拉弗斯等人提出的人的知觉只能通过一个渠道进行的理论。 换句话说,感觉器官通向大脑的路径是只有一条车道的公略,不论是听觉的还是视觉的信息都可以通过这条路径,只是不能同时进行。 因此,全部信息的某一组成部分必须在短暂的存储系统中等候轮到它的时候,因此一个人决不可能从通向两种感觉器官的传播获得双倍于只通向一种感官传播的信息量。 不仅如此,现在已经有材料证明,在听觉与视觉两种通道上传播的信息之间往往发生干扰,因而视听传播渠道非但远不能获得双倍的效果,有时候还可能不如只通向一种感官的传播渠道那样有效。 人们有理由认为各种单感官的传播渠道也是不尽相同的,因为有力的材料证明,眼睛吸收信息比耳朵快,嗅觉有一种突出的本领,能够唤起同气味相联的往事。 反馈的机会 面对面的交谈为迅速交换信息提供了最充分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双向的交流是易于做到的。 因此,人们就有连续不断的机会来评判自己发出的符号的效果,加以纠正、解释、补充并回答反对的意见。 随着面对面交谈的人数的增加,主持者只能注意其中少数人,而他的谈话时间也就不得不分为若干细小的片断。 如果再加上中介物,反馈就减弱了,这样,电话对反馈的速度虽然并无影响,但却限制了它的数量。 这是因为。 除非你用的是可视电话,否则它无法表达任何有可能通过视觉传送的信息。 大众媒介这种中介物则对反馈的速度与数量两者均有所限制,而且大众媒介的距离遥远与缺乏个人色彩也不利于反馈。 如果大众传播机构认为反馈十分重要的话——例如在登载广告或者播出诸如《芝麻街》之类的(儿童)电视教育节目的时候——它们就事先把材料测试一下。 请观众到录音间去当场观看,并作出安排以便迅速从课堂或市场上获得反应。 速度的控制 在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提问,引导谈话的进程,并对它的速度加以某种控制。 进行朗读的人可以确定它的速度,他可以停下来思索某个问题,也可以在自己认为有必要和有好处的情况下把某一段重读一遍。 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这样做,不过他们必须把收到的反馈性暗示作一番分析,求出其平均值,这样才能最有效地满足班上同学的需要。 然而,无线电广播的听众和电影电视的观众则没有这种控制权。 当然他们可以把收音机,电视机关上。 走出电影院,或者让思想开小差,但是他们无法控制信息传来的速度,也无法在他们就其进行思索的时候使它停下来。 电视广告之所以比报刊登载的广告更招人讨厌,而且印刷的读物之所以对于个人的研究更有帮助,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人们一向认为,由发送讯息的人进行控制,在打动人心上更为有效,但是在学习上由接受信息的人进行控制则更为有效。 近二十年来研制的新的技术手段则对这两方面均有所助益——例如,人造卫星使得集中控制的信息能够以更为低廉的价格和更高的效率广为传播;与此同时,诸如录音设备和电脑化的教学方法之类的其他手段,由于为使用者提供了诸如控制教学速度之类的因素,也扩大了接受信息的个人的作用。 问题在于如何把集中控制与散布信息在节约开支上的效果同个人的控制便于因人制宜的效果结合起来。 讯息代码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所能获得的全部信息中,有很大一部分不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 对于电视和有声电影来说,这个比例就要稍微小一些,而对于无声电影、无线电,至少对于印刷品来说.比例就更要小一些。 因此,文化这种无声的语言,以及手势、强调和身体动作的语言,在某些传送体系中比在另一些传送体系中更易于用代码表示。 以印刷形式进行的传播中有很大一部分信息 是以字母为代码的,相形之下,在电视和电影中这个比例就很小,而在绘画、雕塑、音乐或舞蹈中,就几乎一点也没有。 由此看来,印刷媒介易于做到抽象化,而视听媒介则易于做到具体化。 增殖的力量 面对面的交流只有经过极大的努力才能成倍地增殖。 即使是有十万人参加的集会,就象尼赫鲁有时发表演说的那种集会,实际上也不能把面对面的交流增大无数倍,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信息必然只能朝单方向流动。 大众传播媒介则不然,它们有巨大的能力使单方向的传播增大无数倍并且使它在许多地方都能收到。 它们能克服距离和时间引起的问题。 视听媒介还能超越发展中地区由于文盲而造成的障碍。 因此,我们在考虑面对面的交流所具有的反馈效果的优点时,也应该考虑到这种增殖力量的优越性。 为了把这两方面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近年来对于把两者结合起来给予了很大的注意;例如,农村广播座谈就是为此而采取的一种方式,在这类座谈会上,一小组一小组的人聚会在一起,收听并讨论专门为他们安排的广播节目,又如,把电视教学同课堂上面对面的有关活动结合起来的做法。 在规模很大的集会上进行面对面的传播以及利用个人间的传播网络的效果也受到了重视。 例如,当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运动会或政治性群众大会上的时候,集群效应本身就构成传播上有重大意义的因素,又如,在某一信息由人们奔走相告时,个人传播网络往往能起到惊人的效果。 “甘地逝世了!”这个消息正是通过口头传遍印度的即是明证。 另一方面,由网络传播的信息有可能易于受到歪曲——这是若于关于谣传的研究已经表明了的。 保存信息的力量 面对面的交流转瞬即逝。 除非加以录制,电子媒介传播的内容也是如此。 因此,除非记忆力强,否则要想重温电影的情节或者把某个电视节目再欣赏一遍是困难的。 印刷品则始终在保存事 实、思想和图片方面拥有极大的优越性。 这种优势肯定还会继续存在下去,但是晚近以来在电子储存和检索系统方面的发展正在引起变化。 电话公司查号台的话务员要查找电话号码、图书管理员要查找书籍存放地点,店主要盘点库存,如果使用一种小小的荧光屏,就已经比使用号码本、一套卡片、甚或计算机的打印件要简便而且经济得多。 中等收人的家庭现在可以买得起能够储存不论何种来源的视听信号并能随时使用的录像机或软盘式录音机,他们也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消遣品,包括电影和体育比赛的录像带。 可以满有理由地预测,各电视网在收看率调查机构进行“普查”期间播放最叫座的影片以增加观众人数的做法已经没有多少日子了;拥有自备录像带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 有些广播界人士认为,这种趋势可以同大大改变了杂志面貌的专业刊物的崛起相比拟,他们还预言,当今的那些规模宏大的电视网,也将象当年的《星期六晚邮报》、《生活》杂志和《展望》杂志那样枯萎凋谢。 播放专门节目的有线电视的巨大的潜力也是朝着这一方向的主要力量。 这是令人深感兴趣的预言,但是要剖析人们采取新的生活方式的规律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尽管如此,有一点看来是清楚的,那就是,大众传播的接受者力求掌握个人控制权的趋势将继续增强,而集中的形式将会改变。 克服弃取的力量 要改换一个电视频道很容易,但是要打消面对面的交流而又不显得粗鲁无礼就难了。 在上大课的时候打个盹要比在小组讨论会上容易一些。 关上收音机也比下决心走出电影院要容易一点。 在阅读报纸的时候要跳过一条新闻或广告可能也比在听广播或者看电视的时候想躲开一条新闻或广告更容易些。 不过,如果听众能找出自己需要的东西就更容易接受一些。 而且我们都知道,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之下,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比通过媒介渠道更易于引起并集中注意力。 但是,话说回来,这些条件并不是相等的。 如果你的一个朋友把一件老掉牙的故事对你讲了三遍,哪怕是面对面讲的,你的注意力也还是有可能开小差,而当收音机里广播了一项有关暗杀总统的消息时,你的注意力很可能会牢牢地钉住它。 满足专门需要的力量 大众传播媒介在迅速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一般需要上具有不可比拟的力量。 例如,天气预报、当天主要新闻、星期六橄榄球比赛成绩、关于商品和价格的公告、美国总统的政策演说——都能够通过大众传播的渠道以远较个人口头相传更加有效的方式广为流传。 另一方面,广播、电视、电影和报纸在满足不同的人们在不同时间的需要以及在一定的时间仅为少数人感到的需要上则是效率甚低的渠道。 列支敦士登的首都在哪里?住在街那头的红头发姑娘叫什么名字?我想把我车上的火花塞换一下该怎么办?要解答这类问题,人们不是向懂行的人请教就是查阅手册之类的参考材料。 如果人们在需要了解某种情况的时候竟然从电视上获得了这种情况,那才真是一件奇迹。 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提供这类专门情况的最佳来源是懂行的人,可以保存以备不时之需的印刷材料次之,而电子媒介则效果最差。 也许有朝一日电视录像带的价格之低、供应之充足会使我们有能力用它来储存信息而不必保存印刷材料,但是这个日子尚未到来。 但是,我们切不可认为个人之间的交流同通过媒介的传播是针锋相对、互相排斥的。 事实上,正如我们力图指明的那样,两者之间的区别与界限是远没有那样清楚的。 大多数以说服、教育 为目标的运动都力图把大众媒介同个人的渠道结合起来,使其互相加强、互为补充。 搞政治运动的人在利用一切媒介的同时还安排挨户登门拜访和群众集会。 宣传计划生育、农业和卫生的组织不仅设立基层活动人员而且为他们提供一切能够获得的媒介。 现在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种有关媒介和个人之间交流的辅助职能的概念,有人把它称之为“两级传播”论。

【提问的艺术,心灵的沟通】心灵沟通

摘 要:在电视节目创作中,记者不仅要有高超的职业素质、娴熟的工作技能、更要有良好的提问技能。 记者的提问,实质是运用谈话的方式研究采访对象心理的一种方法。 聪明的记者总是善于把握提问的艺术,把采访变成两个人心灵的沟通。 关键词:采访;沟通;传播著名记者邵飘萍说过:“同是访问一人,善问者与不善问者较,则其所得结果必有天渊之别。 ”在电视节目创作中,记者采访工作尤其重要,它是记者深入实际、认识实际、反映实际的过程,甚至会关系到一期节目的生死存亡。 所以,记者不仅要有高超的职业素质、娴熟的工作技能,更要有良好的提问技能。 记者的提问,实质是运用谈话的方式研究采访对象心理的一种方法。 提问,看似简单,实则不然。 著名记者柯天在《怎样做一个新闻记者》一文中指出采访是一种艺术,也是新闻学最微妙而又最困难的技术。 说起来并没有什么一定的格式,只可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聪明的记者总是善于把握提问的艺术,把采访变成两个人心灵的沟通。 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在此为大家梳理,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1、开门见山,直接提问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采访方式。 一般来说,记者访问健谈的公众人物或者是自己熟悉的对象,限定时间或某个特定场合的现场访问以及广播、电视的演播室采访、记者招待会等,都可以直接正面提问。 在提问过程中注意情感的铺垫和措辞的严谨,防止提问过于直白唐突而让人误会没有礼貌和素养。 另外,注意话题切入点要准确,不能让对方感到话题过于空泛而无从回答。 在凤凰卫视节目《直击定州***》中,记者第一个问题是:“出事那天晚上,你在干什么?”“我正躺屋睡觉,突然听到有人喊”。 这一问一答,把观众直接带入案发现场。 2、曲径通幽,迂回提问这种提问方式是采用聊天攀谈的形式稍作迂回,然后逐步将谈话引上正题。 当采访对象感到紧张拘束,或者思想有所顾虑的情况下,记者都可以采取这种提问方式。 有些时候,记者不太熟悉具体情况,也可以先试探一番,侧面提问。 侧面提问的内容,应该是采访对象熟悉的、感兴趣的,甚至是最平常的,对方几乎无需思考,张口即答。 这样,双方就能搭建起进一步交谈的基础。 一个富有采访经验的记者,不管面对多么羞涩和难以交流的采访对象,总能让对方侃侃而谈,说出内心的感受。 但是在进行采访时要注意话题方向的把握,不可以偏离谈话的中心话题。 有一次采访一位羞涩的中学生,为了打消她的缄默,把她带到她平时上学的路上:记者:“平时是你一个人走这条路吗?”学生:“不是,和我的好朋友王芳一起走”记者:“你们走路时候都是喜欢做什么”学生:“聊天,什么都聊”记者:“那天,你们俩……”开始进入问题实质阶段。 3、步步为营,追踪提问即指记者把握事物的矛盾法则,抓住重点,循着某种思路、某种逻辑,连珠炮式的提问。 这种提问既要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把基本情况和事实真相了解清楚,又要抓住重点,深入挖掘,达到应有的深度。 因此,也是记者常用的提问方法。 一般来说,要把一个问题说清楚透彻,仅仅会提问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展开追问。 记者对于对方谈话中的疑点以及记者从对方谈话中发现的有价值的新情况、新线索,往往会抓住不放,打破沙锅问到底,直至水落石出。 追问,既要问得对方开动脑筋,又要让对方越谈越有兴趣。 即使是批评性报道,也要让对方感到追得合情合理。 因此,记者态度、语气都要与谈话的气氛协调一致,不要把追问搞成追逼,更不要变成变相“审问”。 《新闻调查》栏目的记者比较擅长追问,他们的采访往往能够无限接近事实真相。 其中有一期节目名为《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记者通过对派出所所长的追问,还原了当年案发的事实。 4、推理判断 假设提问即指记者通过假设的方式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是一种“试探而进”的提问方法。 设问法往往用来启发采访对象的思路,引导对方谈出对某个问题、某种事情的真实想法,或者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积极帮助对方回忆某种情景,或者用来调节对方的情绪,促使对方谈出一些不大想说、不大好说的事情或想法,或者记者对人物或事物进行合乎规律的推断、预测,促使对方产生联想和想象,或者记者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再提出一些假设性问题,同采访对象开展讨论,促使自己认识的深化。 运用这种方法,记者不仅需要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生活阅历,也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 在《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这期节目中,记者在采访法医时候作出这样的推理提问:记者:“你们在什么基础上作出判断?”法医:“我们当然结合案情来断定”记者:“如果案情有问题呢?”法医:“这个不好说”观众看到这里,能够清楚其中的弦外之音。 5、欲罢不能 激将提问一种激发式的提问,是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适当地刺激对方一下,促使对方的心态由“要我说”变为“我要说”,从而不能不说,甚至欲罢不能。 曾经一位记者要采访一位不太和媒体配合的嘉宾,她的第一个问题是:“xx,我听人说您不喜欢讲真话,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您今天能不能讲真话?”这位嘉宾当然不承认自己不讲真话,而这位记者接下来的采访异常顺利。 6、积极求证,插入提问即指在谈话过程中,记者及时地抓住对方谈话的某个疑问提问。 有些采访对象在交谈时并不知道哪些材料有价值,哪些材料的价值不大,很可能在谈到有价值的地方会一带而过。 这时候,记者只有及时地插问,才能把这种有价值的材料抓到。 另外,记者在访问中要善于做必要而适当的插话。 特别是话筒前、镜头前采访,这种插话很有必要。 比如重复、强调采访对象说的某个重要问题或某句关键性的话;纠正对方的口误;对方没有讲全,需要及时补充的内容;对方没有谈到,需要及时提醒的内容;尚未听清、听懂的话等等。 这需要记者时刻保持清醒,掌握宽泛的社会常识,并且能够从观众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 在进行插入提问时候,有时候会推翻原来的预期答案。 比如,一次做关于80后调查的专题,原本以为大家还是批判这新中国长在蜜罐里的第一代独生子女,调查的结果却是专家非常认可80后的生活理念,并且认为这一代人比70后更加独立。 7、旁征博引,借问法即指记者借他人之口提出自己想提的问题。 这种提问,不但可以借助第三者提出一些不宜于面对面提出的问题,而且可以显示出问题的客观性,增强提问的力度。 采访对象为了澄清事实,以正视听,也往往会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提供相关的事实。 比如在一些节目中大家经常听到主持人这样向嘉宾引入提问:“观众短信问……,网上留言说……,xx说……”8、调转方向,偏问法即指记者出其不意地从一个较偏的角度去发问,以引起采访对象对采访的重视和对问题的关注,或者促使对方心理上的高度集中,从而认真地回答问题。 西方记者将这种方法称作“严格提问法”。 比如一个记者曾经这样提问:“明晃晃的东西,是手表吧,你怎么知道是手铐?”这就需要嘉宾的清楚解释,直到观众明白其中原委。 一名优秀的记者在提问过程中,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切忌乱而长;具体明白,切忌大而空;注重逻辑 ;问题恰当得体;口语化提问;注重倾听,有益于做出恰当的反应;控制采访方向,善于指导、打断;公正客观,切忌主观臆断;沟通交流;一句一问,使访问对象没有机会选择回答、忽略或漏掉。 采访是传播的基础和前提。 一次成功的访问,记者不但提问的方法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而且还要善于提问,要问的巧妙,问的艺术。 可以说提问时衡量记者的判断能力、逻辑思维、口头表达和应变能力的重要尺度,而提问的技巧,则体现了记者、访问对象、受众和社会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 记者应该是一个高明的问者,几句话一出口就能在对方的心理上激起一种兴奋与兴致来。 作者简介:郭玉秀,讲师,200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现任河北传媒学院影视学院编导专业教师。 研究方向:影视剧作,电视专题创作。 高艳侠,讲师,2006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现任河北传媒学院影视学院制作专业教师。 研究方向:影视后期制作。 马丽颖,讲师,2006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 现任河北传媒学院影视学院编导专业教师。 研究方向:纪录片创作。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aijing/4545.html
内存 三星 手机被曝配 S25 Ultra 16GB Gal
冠军企业 出新动能③ 是什么 撬动这座盛产 东山晓鲁 链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