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2月25日,全长4360公里的川藏和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拉萨,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自此,西藏有了第一座工厂、第一座电站、第一座学校、第一家现代化医院……“两路”开启了西藏通向现代文明的大门,70年来,“两路”一直是西藏的经济命脉,至今承担着进出藏90%以上的货运任务。
把货物运上高原的,就是长期奔波在“两路”上的货车司机群体。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始阳镇货车司机段师傅,自2001年起便在川藏公路上跑货运。谈起这二十几年在四川成都与西藏林芝、昌都之间长期往返的经历,他最大的感受是“318国道的路况越来越好了。”
以前,驾驶重载货车行驶在318国道上,段师傅最害怕的就是踩刹车。“当时的路况不好,灰尘大不说,踩刹车时刹车距离又过长,特别吓人。”段师傅说,特别是每当下雨天,路面边坡还常常突然发生塌方,因此很多货车司机都会选择停驶就地休息。
雅安市天全县始阳镇货车司机段师傅。摄影:宋彦霖
说是休息,却很难真正休息。由于缺少服务区等设施,货车司机们只能在驾驶室里干着急,甚至在高海拔地区风餐露宿、挨饿受冻。段师傅说,前些年前往西藏的货车司机常常需要组队出发,以确保相互有个照应。
“现在,318国道已经逐步改造为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增设多个服务区、停车区,部分路段车道进行了加宽并增设爬坡车道,还进行边坡治理,通行效率和安全保障得到极大提升。”随着318国道的提质改造,受益的不仅有自驾游游客,货车司机也基本实现能在路上喝口热水、吃口热饭、洗个热水澡、睡个安稳觉。“司机不再害怕,货车直达拉萨。现在大部分货车司机都敢‘单人单车’,往返川藏间的耗时更短。”段师傅表示。
耗费在路上的时间不断缩短,一些对时效性有严格要求的运输车辆,也开始出现在川藏公路上。据段师傅观察,从物品种类看,西藏地区收货类型主要集中在煤炭、建材、木板、瓷砖、机械设备、薯芋、树苗、百货等。这些年,随着道路通行条件的改善,他在路上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冷链车。据他了解,西藏还在拉萨建成投运了西藏最大、最专业的冷链市场——西藏高原冷链物流港。
川藏物流产业升级带来改变的,还有段师傅的家乡天全县始阳镇。2019年7月在始阳镇开工建设的四川省重点建设项目、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项目——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依托建设中的川藏铁路天全站、雅叶高速、国道318线的交通区位优势,打造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示范园区和公铁联运综合型物流基地。目前,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已完成一期工程并投入使用,正努力推进物流仓储用房、汽贸城、综合能源站(加油、加LNG、加氢、充电)等二期工程,已有30余家知名央企、国企和民企入驻经营。
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交通区位图
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功能布局图
多家企业也开放多个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已年近五旬的段师傅,就应聘上了其中一家物流企业的水泥罐车司机岗位。
从开自己的车,给自己做老板,到为其他老板“打工”,段师傅的心理并未因此而产生落差。“我以前虽然月入4万,但一天要在路上奔波十七八个小时,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高原上。现在的工作离家近,公司还给交社保,一个月1万多的工资更安逸!”段师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