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 妇产科普 孩子发烧怎么处理 你别踩! 雷区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每当孩子体温蹭蹭上涨,家长总是难免焦虑不安。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的发烧 是小毛病,还是急症征兆

反复发热是否会烧坏脑子?

何时该吃退烧药,何时该去医院?

今天就给各位家长盘一盘,面对孩子发烧你必须知道的要点。

这些退烧“老方法”很危险!

酒精擦身

酒精挥发确实是能带走热量,但是没挥发的部分会进入到孩子的皮肤,不仅会对孩子的皮肤产生刺激,蓄积后还可能导致急性酒精中毒,严重的会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捂汗

民间常有“发烧捂汗即愈”的说法,但医生却对此提出警告。

体温升高时,人体需散热以维持平衡,若散热受阻,体温持续攀升,将对身体机能造成损害。

尤其是婴幼儿,因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更易因捂汗导致高热惊厥,甚至引发捂热综合征,出现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和呼吸循环衰竭等危险症状。

因此,发烧期间,孩子的穿衣、盖被及饮食应以“舒适”为首要原则。

如果孩子处于体温上升期,手脚冰凉、寒战时,可以适当增加衣物、盖被子,减少寒冷带来的不舒服。一旦身体不再觉得冷,就千万别再“捂”着了。

刮痧、捏痧

3岁以内的宝宝发烧都不主张自行刮痧,首先发烧时应该科学处理以免耽误病情,二则婴幼儿本身皮肤娇嫩,刮痧易造成皮肤损伤,处理不当还可能感染。

即便由专业医生操作,也应适度控制手法、时间和力度,以孩子可耐受、局部皮肤发红、略有出痧为度,一般不超过5分钟。局部皮肤有湿疹、破损或感染者,严禁刮痧。

急病乱用药、用“猛药”

发烧是是人体在和疾病抗争时出现的“症状”,吃退烧药主要是为了缓解宝宝因为发烧而产生的不适。

有些家长为了让宝宝体温快速降下来,将两种或者更多退烧药叠加使用,这样做非常危险,容易导致药物过量。

一发烧就用抗生素

家长对孩子发烧往往特别敏感,急于求成,催着医生输液。

在“保护性医疗”的现状下,医生为满足家长需求,可能不得不大量使用抗生素及退热药。 虽然孩子体温迅速下降,但滥用抗生素会产生耐药性、降低药物疗效。

同时,反复使用激素也会削弱儿童免疫力,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形成恶性循环。

发热的定义及分度

在说给如何给宝宝正确退烧前,我们得先了解宝宝体温多少度才算发烧。以腋下温度为例:

吃退烧药还是去医院?这样判断

各位家长可能发现了,孩子和大人不同,往往一发烧就38℃、39℃,甚至超过40℃,非常吓人。

家长怕高烧把孩子脑子烧坏了,所以孩子一发烧就立即给孩子退烧。其实,发烧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外来致病菌的正常反应,而低烧能刺激儿童免疫系统更加完善,增强对抗病毒和细菌的能力。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烧对孩子是一件好事。

因为婴幼儿的体温调定功能尚不完善,往往是一旦发烧就容易迅速进展为高热,体温达39℃以上是常有的事。成人体温达38℃可能就有四肢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而小儿则常常不会。

所以,孩子发烧后,家长做的第一件事是要让他 体温在38.5℃以上才建议用退热药,并观察病情的变化,38.5℃以下可采用物理降温。

但38.5℃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分界线,具体用药也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而定。即使孩子体温没有超过38.5℃,但精神状态不好,或者孩子之前有过高热惊厥的病史,也要及时给予退烧。

出现以下严重症状时,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

· 出现惊厥、前囟门饱满、发热间期精神反应差;

· 难以安抚的哭闹、频繁呕吐、喂养困难、嗜睡等。

正确用药,悉心照料

给宝宝使用退烧药时,要在药物的选择、用法、用量三方面多加注意。

选对退烧药是关键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儿童最常用的退热药,但适用的年龄不同。

· 美林,其主要成分是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的婴幼儿,退热效果大概能维持6~8个小时左右。

· 泰诺林,其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2个月的婴幼儿,退热效果可维持4个小时左右。

当孩子出现高热,吃退热药后几个小时体温又升高,必要时可以两种退热药交替使用。

举例来说,如果先给宝宝吃了布洛芬,6~8个小时之后还发烧的话,改吃对乙酰氨基酚,4个小时后体温又升高再吃布洛芬。

之所以要交替使用,是因为两种药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也不一样,可减少一种药在人体内总的使用量,降低副作用出现的几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吃退烧药时,一天之内不要超过4次。

用量准确无风险

退烧药分很多种剂型,而且不同剂型药的浓度是不同的,举例来说,婴儿用的布洛芬滴剂药物含量为100mg/ml,混悬液则是32mg/ml,两种剂型的浓度相差三倍。

因此给孩子使用退烧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根据体重计算用量,遵循“每次每千克体重的用药剂量10mg”的原则,就不容易发生药物使用过量或不够量的情况。

退热期宝宝大量出汗,体温逐渐下降,需要给宝宝多喝水。如果体内水分不充足,会影响退烧效果,而且也容易让宝宝出现脱水的情况。

没有严重呕吐时,,既往不过敏的食物都可以正常进食。


给宝宝喝奶粉你误踩雷区了吗

孩子吃着吃着就吃饱了,剩下的一些喝不完了,你是怎么处理这些剩奶的呢?很多节约的家长就会把这些剩奶直接留着下一顿给宝宝吃,或者是直接放在冰箱里留着下一顿加热给宝宝吃。 说来说去还是留着下一顿给宝宝吃了。 但是小编在这想说,这样的解决方法是不对的,一不小心这些剩奶就会变成毒奶了,最终伤害到的还是你的孩子。 那么有哪些方法是不可取的呢?给宝宝喝奶粉你误踩雷区了吗?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把剩奶留着下顿喝很多节约的家长,看着没喝完的奶粉感觉挺可惜的,而且宝宝有比较容易饿,那就留着下一顿给宝宝吃吧。 这样是不对的,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将宝宝喝剩下的奶放置在空气之中,而且奶粉所含的营养极其的丰富,是细菌的繁殖的好基地,时间久了会开始滋生细菌,导致奶粉在无声之中变质坏掉。 新奶剩奶一起泡除了以上会把剩奶留着下一顿再给宝宝吃,甚至还有些家长看着上一顿剩的奶不多,就会重新冲调奶粉,再把这些剩奶倒下去一起给泡了,这有和直接喝剩奶又有什么区别呢?而且这样冲调奶粉给宝宝喝,还会更加的危险,等于剩奶中滋生的细菌把新泡的奶给污染 了,宝宝喝完以后,极其容易出现腹泻的情况。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摸清宝宝的食粮,按照宝宝进食的规律,现冲现喝最好。 既保证了宝宝喝进去的奶是健康有营养的同时,也保证了宝宝的健康。 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宝宝的食量也会有所变化,宝宝要多喝不要阻止TA,不喝了也不要去强迫TA喝,逐步让宝宝自己形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 如果你对如何正确为婴儿冲泡奶粉等有关婴幼儿食品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倍领安全网婴儿奶粉喂养技巧安全常识栏目。

吃感冒药,吃出了肝衰竭?这些儿童用药“雷区”,千万别踩

最近气温“大跳水”

感冒发烧的孩子

一倒一大片

为了不跑医院

粑粑麻麻们大多会

翻出家中的小药箱

准备亲自上阵了

且慢!

药不能乱吃!

即使是小小的感冒药

“吃错药”也可能

伤肝伤肾

甚至还可能 丢了性命

27岁小伙几种感冒药同时吃

结果出现肝衰竭

27岁的梅州小伙刘某,感冒后自行买来感冒药。吃了几天,退热作用不明显,他一琢磨:这不行,量不够,得加倍!

于是,他又买了几种感冒药,还加大剂量吃了几天。结果,悲剧了——

肝肾功能衰竭

全身肌肉溶解

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医生说,人体8大脏器系统中,刘某有5个陆续出现衰竭。原来,刘某服用多种感冒药,导致一种药物“对乙酰氨基酚”超量!

这样的惨剧

真不是第一次了

今年4月,上海一名55岁阿姨因感冒和胃部不适,自行服用多种感冒药和胃药,出现急性药物性肝损。

一周内症状加重,黄疸偏高,急性肝功能衰竭,出现肝性脑病并伴有肝昏迷。

危急时刻,她儿子站出来,决定捐出肝脏救母。 肝脏移植手术很成功。 她虽然遭了一番罪,最终还是幸运地捡回了一条命。

看完新闻,你是不是一边瑟瑟发抖,一边满脸问号:感冒药还能愉快地吃吗?对乙酰氨基酚,是什么东东?为啥吃感冒药,会吃出肝损伤,甚至肝衰竭?

其实,对乙酰氨基酚,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扑热息痛片”。 它退热效果缓和,胃肠出血风险低,所以是常见的退热药物。

目前,市面上很多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

不过,很多人都不太注意的是: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是有剂量限制的——

成人摄入一次

不应超过 500mg

每天摄入总量

不应超过 2000mg

疗程不能超过 3天

也就是说,正常剂量服用时,没有问题,也是安全的;但如果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就会中毒,尤其会引发肝损伤甚至肝衰竭。

感冒药不能乱吃

但是

如果孩子感冒

该怎么办?

孩子感冒了

能吃感冒药吗?

我们都知道,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要是得了流感,那不用说,麻溜地去看医生。(关于流感的科普,请戳这里:“感冒”第三天,5岁娃进了ICU!流感高发季,这件事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确诊流感后,季节性流感的药物治疗与预防是以奥司他韦为主,在症状出现48小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内口服奥司他韦为主),可以收到最佳效果。

相比流感,普通感冒更为常见。

孩子得了感冒,你会给他吃什么药?板蓝根,蒲地蓝还是小柴胡?退烧药,消炎药还是止咳糖浆?

正解是: 别吃任何感冒药。

你可能听过这句话,“感冒吃药7天好,不吃药一周好”。

这是真的。 感冒药并不能缩短病程。

作为自愈性疾病, 普通感冒会自行缓解,并不需要药物治疗。 只要没有后续的细菌感染,让孩子多喝水,多休息,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免疫力来对抗病毒。

有些家长会说,“吃了药,孩子确实好得快一些。”

这只是某些症状得到了缓解,所以粑粑麻麻产生了错觉。

所以,记住知识点: 感冒药治不好感冒,只能缓解症状。 感冒药,能不吃就不要吃。

当然,感冒药也不是完全不能碰。

如果感冒症状让孩子不舒服,是可以吃感冒药的。那么,问题来了——

01 孩子感冒了,怎么选感冒药?

儿童感冒药种类并不多,大多为复方感冒药。 所谓复方感冒药,就是一个药里有好几种治病成分。

这类药,一般都包含「氨」、「酚」、「敏」、「麻」、「美」等字眼。

那么

怎么给孩子挑感冒药?

掏出小本本

医生划重点了

首选单一成分的药

很多家长看到,复方感冒药可以同时治疗发热、打喷嚏、流鼻涕等多种感冒症状,就觉得买来吃准没错。

不要!

复方感冒药含有多种成分。 如果孩子没有同时出现多种感冒症状,那么多余的药物成分就没有必要,孩子反而要多承担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所以,如果孩子只有单一症状,就尽量选用单一成分的药。

6岁以下慎用复方感冒药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儿科学会(AAP)等权威机构观点是:

4岁以下不推荐使用复方感冒药,4 6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我国没有明确限制复方感冒药使用年龄的规定,但中国宝宝的身体耐受性未必就比外国宝宝好。 所以,不建议6岁以下儿童使用复方感冒药。

别混着吃,别加量吃

很多感冒药里会有重复的成分,随意混用会增加药物过量的风险。

除了混着吃外,不少人还会自己增加药量,以为吃得多就能好得快。

千!万!不!要!

前面说过,感冒是有固定病程的,擅自加大药量并不会好得更快,反而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遵医嘱吃药,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此外,无论吃哪种感冒药,时间也不能过长。 一般,5~7天就要停药。

其实

儿童用药的这些误区

很多家长天天踩

很容易出大事

02 儿童用药的7大雷区,你一定踩过

①哄孩子“药是糖果”

为了哄孩子吃药,不少家长都说过“这不是药,这是糖”的谎言。 加之,有些儿童用药迎合孩子口味,添加甜味。 很容易让孩子误以为“药=糖”,而出现误服。

正确做法:

应告诉宝宝药不是糖,不可以乱吃。 此外,家长还应将所有药品放在宝宝无法拿到的地方。

②根据经验盲目用药

有的家长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盲目给孩子用药。 比如有些家长认为,抗生素就是消炎药。

正确做法:

药不能乱吃。 尤其是抗生素,千万不要一感冒就给孩子吃抗生素药。

③随意加大或减小药量

有些家长认为,加大用药剂量能早日康复,便盲目给宝宝加大服药剂量;也有些家长担心是药三分毒,随意减少药量。

正确做法:

遵医嘱用药。 不可随意加大或减小药量。

④给宝宝喂成人药物

有的家长会给儿童服用自己觉得有效的药物,并按成人剂量减半。

其实,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 儿童的肝、肾等主要器官,还没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解毒能力、清除能力不如成人。

正确做法:

宝宝生病应该及时就医,服用药物也应该服用儿童专用药物,切不可给宝宝服用成人药物,减半也不行!

⑤分享处方药

有的家长看到别人的孩子生病,和自己的孩子症状一样,就分享医生开的处方药。 其实,看上去症状相同的病情,可能是由不同的病因引起。 这样做,有可能导致用药无效甚至有不良效果。

正确做法:

不要随意推荐“药方”,有病还是去看医生。

⑥不按照指示喂药

有的家长给孩子喂药时非常随意,不论什么药,都用果汁或牛奶给孩子服药,服药间隔时间太短或太长,喂糖浆类药物不用滴管或量杯。 这不但会影响药物的效果,还可能造成不良反应。

正确做法:

建议家长给宝宝服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有特殊要求的药物,按照说明要求送服。 无特殊要求的药物,最好用温开水送服。 同时,注意药物用量和服药间隔时间。

⑦保存过期药物

上次生病买的药,孩子没有吃完,有些家长觉得扔了浪费于是保存,也不注意保质期,下次孩子生病继续拿出来吃。 殊不知,吃过期药物,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正确做法:

每次吃药前,注意查看药物保质期。 已开封药品,如果发生变色、沉淀等一些外观变化,应立即丢弃;口服药品开封后超过一个月,不建议再次使用。 外用药也要放在室温中或符合药物规定的温度,并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9, 19(022):1-7.

赵德育, 杨倩媛. 儿童咳嗽治疗药物选择[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6, v.31(03):183-185.

杨文锋. 降低风险促进儿童感冒药和退热药的安全合理应用[J]. 大家 健康 旬刊, 2015(3):304-304.

亢泽坤, 吴瑕, 郑丽亚,等. 儿童感冒药的合理用药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26):78-79.

聂西周. 感冒药新规下,儿童如何选用感冒药[J]. 医师在线, 2018, 008(029):40.

王立梅. 儿童发热的常规处理及用药[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

上下滑动查看

幼儿负面情绪处理不好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哪几大雷区家长不要踩?

幼儿负面情绪处理不好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哪几大雷区家长不要踩?

1、变换型:别哭了,母亲一会儿去让你买好吃的。

就是将孩子情绪的给转化成一个标准,一个益处。 这就是我们长期用的一招,尤其有用,只要一迁移孩子的专注力,孩子马上就缓解抽泣,转为吸引他专注力的物品。 可是,此方法的缺陷有两种:一是孩子看起来止住了抽泣,但是他的负面情绪仅仅控制住了,并没发泄出来,他没学好解决自身负面情绪的办法。 二是如果父母常常选用这种方法得话,孩子就会误认为:我只要一闹,我就可以获得一个平常得不到的益处。 渐渐地,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思维惯性:感情威胁。 也就是说,我自己用负面情绪做为和你商谈谈判筹码:只要不达到这个要求,我便不断地闹。

在自己家中用这一招有用,他也会取得社会发展上来用。 如果到现在社会,或是学校社会生活中,他人不要吃这一套,它用这一招不起作用,就会让孩子体会到非常大的挫败感,他这时候再去调整自己的问题逻辑思维,会投入非常大的成本,甚至有时是血的代价。

2、推脱型:都是这个该死的木地板,使我们商品摔跤了。

这一招是我爸长期用的一个方法。 我小侄女特别皮,每次我小侄女跌倒,我爸爸就会用拍打木地板:揍你这一坏人,磕着大家宝贝了;弄死你这一坏人!这一招也特别好用,我爸爸通常那样讲完,小侄女就不哭,除非是非常疼时。 此方法有什么弊端呢?孩子会觉得他负伤、受到挫折都是由于外在因素所造成的。 当她成长上学,倘若他上课听不懂,会称之为老师讲解不好;他和同座处不好关联,会称之为同座脾气古怪。 这类固定思维很容易凡事推到他们身上,且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3、说服教育型:叨唠不断地给孩子讲道理,尝试更改孩子,不管孩子的情绪状态。

这样的事情很容易出现于年青家长们的的身上:她们基本上不会责骂孩子,却会给孩子讲道理:你就应该怎么怎么样,我如果遇见这件事情会怎么怎么样。 适当讲道理是正确的,假如变为絮叨就得不偿失了。 6岁之前孩子的思路并不是抽象思维能力,反而是具象思维,我们要用成人的思想讲道理他非常难能听懂。 并且当孩子处于心态之中时,他更需要的是宽慰而非说服教育。

长期用这类说服教育的方式去解决孩子的负面情绪,孩子感觉成年人彻底忽视她的感受,很容易产生这种不良影响:一是孩子很容易心烦气躁和愤怒。 二是孩子长大以后很容易抵抗和反叛。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huangtou/25037.html
车路云一体化将解决大模型数据问题 保证自动驾驶绝对安全 蘑菇
复杂关系下的管理 盛清太监与皇权 依赖与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