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更新了 三角洲行动 双子测试还未结束

当无数玩家都还在回味ChinaJoy《三角洲行动》展区那精彩纷呈的活动时,琳琅天上趁着双子测试还未结束之际,又在昨天7月30日进行了一波更新,将新特战干员以及全面战场模式的新地图带给了玩家。

新干员乌鲁鲁:防御和反载的多面手

这一次,琳琅天上团队为新干员“乌鲁鲁”设计了图像制导巡飞弹技能,也就是玩家们俗称的“TV弹”。很显然,这种武器虽然较为考验玩家的预判能力,存在一定的上手门槛,但它对于载具而言却是个新的威胁。

而从实际体验来看,由于图像制导巡飞弹爆炸后后额外射出4枚炸弹的特性,它在针对人员目标时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它长达两分钟的大招CD、有限的射程和转向性能,再加上对载具的伤害并非能一击致命,所以并不算太过强力,只有多个“乌鲁鲁”齐射才具有秒杀载具的效果,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了平衡性。

不过话虽如此,“乌鲁鲁”在配合载具进行作战以及守点的时候仍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得益于他“久经沙场”的干员特长,能对骨折和兵种装备造成的减速效果拥有更强的抗性,这使得它无论是跟着坦克修车还是防守架点都能保证足够的灵活性,用起来还是挺方便的。

而他那能够以投掷物的形式快速建立起的速凝掩体,出手和生效时间都不算是很快,在紧张的遭遇战中基本没有扔出的时间,因此不难看出其设计用意是为守点架枪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加强该干员的防守能力。

要说在乌鲁鲁实战中真正让我觉得厉害的,还得是它那专属的复合型燃烧弹,这玩意儿持续时间长范围也大,伤害非常可观,而且《三角洲行动》目前还没有扔烟灭火等相关设计,在全面战场模式下效果更是被凸显的淋漓尽致。

所以目前来看,乌鲁鲁算是一个设计独特的干员,它那强大的防守与配合能力无论是在危险行动还是全面战场模式下都不缺乏发挥的空间,它的加入也让现如今的游戏环境变得更具策略性,更是丰富了玩家们的选择。

新地图临界点:来自头顶的威胁

至于新地图“临界点”,我认为它的攻防转换速度要比之前的两张图要快得多,而且具备易守难攻的特性。无论是主打中距离接战的室内场景也好,依赖轻型载具快速机动的室外场景也罢,防守阵营总是可以占据头顶的有利位置,极大消耗进攻阵营的剩余兵力。

这就导致,在目前的正常对局中进攻阵营很难从正面冲破防线,只有不断转换进攻目标,试探出对方在整条战线上的薄弱点,才有机会赢取胜利。

不过在随缘配合的路人局里,这一点需要靠两到三个开黑的小队才容易达成,这也意味着新图目前呈现出一种“易守难攻”的状态,我打了几盘进攻方大部分以失败告终,可见其对策略性的考验并不一般。

在占领模式下,由于严格意义上的攻防关系被淡化,“临界点”的策略性被凸显的更加淋漓尽致。玩家不得不倚重干员技能打好每一场遭遇战,并围绕着目标点周围的高层建筑进行争夺,我认为这种体验相比于攻防模式更为有趣,在平衡性上也更加完善一些。

综上所述,“临界点”算是一张在设计上充满新意的地图, 尤其是对于那些喜欢开黑绕后进行“特种作战”的玩家而言,更能在这张地图上凭借着地理优势,打出额外效果,近而寻获到有别于之前“烬区”和“攀升”的体验。

目前,新干员“乌鲁鲁”和新地图“临界点”都已上线,这些新内容的加入为玩家们带来了更多新鲜体验,这也算是作为官方的琳琅天上团队给予正在参与双子测试的玩家们的一份额外惊喜,毕竟再多的奖励和活动,都比不上这些实打实的新内容更能让人感到高兴!


珠三角有哪些大点的电子厂?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旧称粤江平原。 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冲积成的大三角洲与东江冲积成的小三角洲的总称,是放射形汊道的三角洲复合体。 呈倒置三角形,底边是西起三水市、广州市东到石龙为止的一线,顶点在崖门湾。 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 冲积层薄,一般 20~30米。 地面起伏较大,四周是丘陵、山地和岛屿,占面积 30% 。 中部是平原,分布在广州市以南、中山市以北、江门以东、虎门以西。 珠江水系年均输沙量达8000多万吨,河口附近三角洲仍在向南海延伸。 在河口区平均每年可伸展 10~120 米,成为中国重点围垦区之一。 三角洲属于亚热带气候,终年温暖湿润。 年均温21~23℃,最冷的1月均温13~15 ℃,最热的 7 月均温28℃以上。 6~10月,常有台风影响,降雨集中 ,天气最热。 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 多雨季节与高温季节同步,土壤肥沃,河道纵横,对农业有利。 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在中国名列前茅。 热带、亚热带水果有荔枝、柑橘、香蕉、菠萝、龙眼、杨桃、芒果、柚子、柠檬等 50 多种 。 发展了桑基鱼塘、果基鱼塘、蔗基鱼塘等立体农业结构形式,成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典范。 有制糖、丝织、食品、造纸、机械、化工、建筑材料、造船等工业,有南海明珠之称。 生态特征 珠江三角洲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组成(毫克/升):浮植物总计1.63, 硅藻87.4%, 绿藻4.9%, 蓝藻1.9%, 甲藻1.5%, 金藻黄藻0.4%, 裸藻7.8%。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原生动物(种) 34, 轮虫(种) 38, 枝角类(种) 26, 挠足类(种) 49, 合计(种) 147。 底栖动物数量、生物量: 1981年个体数(个/㎡) 249.601, 1981年生物量(g/㎡) 29.654, 1982年个体数(个/㎡) 163.548, 1982年生物量(g/㎡) 28.492, 平均个体数(个/㎡) 206.575, 平均生物量(g/㎡) 29.073。 主要经济鱼类:鲥鱼, 花鰶,凤鲚,七丝鲚,银鱼,鳗鲡,花鳗,青鱼,草鱼,鳡鱼,鳤鱼,赤眼鳟,海南红鲌,大眼红鲌,()条鱼,广东鲂,鳊鱼,黄尾密鲴, 刺鲃,南方白甲鱼,鲮鱼,唇鱼。 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珠江三角洲是热带性三角洲,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北回归线以南(小三角洲计),以大三角洲计,亦在北纬23°40′—21°30′之间,即绝大部分属于热带范围。 从气候上看,则大三角洲亦属于热带地区(见竺可桢等《物候学》,1962)。 地貌发育上也有此特色,植被景观更受其影响,发育为热带季风雨林植被。 并且由于三角洲北面为粤北山区,对北来寒流起屏障作用,使热带植被能沿谷地侵入北回归线以北山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和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惠东、博罗,及肇庆市的瑞州区、鼎湖区、高要、四会等地。 全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3.4%,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1.4%(1994年),近年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 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呈现出农村工业化程度高、城乡一体化进程快等特点。 珠江三角洲从地形界限看,罗平山脉是它的西面和北面的界限,即罗平山脉以西为西江谷地区,习惯上称为粤西山地;山脉以北为北江水系,或称为粤北山地。 东侧罗浮山区是三角洲的东界。 (一)地貌特征 珠江三角洲热带特征反映在河网上是水量大,含沙量小,分汊放射河道多,宽深水道发育。 但由于发育历史由中更新世后开始,下沉量又不大,故它和长江、黄河三角洲最大差别是形成历史短,沉积物厚度小,而向海湾推进则较快。 珠江三角洲是在溺谷湾内的多河道上淤积而成的,故称为复合三角洲。 如广州就有“三江汇总”之称。 但面积不大,故发展潜力不如长江三角洲。 广州溺谷湾形成是受太平洋和印度板块作用影响,在广宁云浮隆起和河源惠阳隆起间形成坳陷所致。 坳陷在中生代即沉积有三水、龙归、东莞、新会等红色盆地。 四周为古生代地层所成的山丘包围。 并受中生代花岗岩和火山岩侵入(如西樵山即第三纪古火山)。 第三纪末夷平后,第四纪上升,即今三角洲四周山地的1000米准平面,如清远北大罗山山顶呈和缓丘陵地貌,称12丘,为反季节作物的良好基地。 罗平山脉主峰多在1000米上下,如高要鸡笼山(1007米)、清远大罗山(1024米),佛冈阿婆山(1224米)、新丰青云山(1246米)、连平九连山(1279米)等。 西江、北江和东江都是遗传下来的准平原遗传河。 珠江三角洲的陷落,使其成为低平的丘陵、台地区。 第四纪海进,大陆架下降,大陆上升,故第四纪阶地有向海倾没趋势,使溺谷湾基底有埋藏阶地存在。 三角洲沉积开始在中更新世后(约4万年),突出海面的山丘台地成为三角洲平原上小丘,基岩出露处形成了“丹霞地形”和“石门”等遗传河谷地貌。 台地或阶地可达5级,并且呈大面积分布。 平原沉积物亦有向海增厚现象,由25米增加到60多米,最厚在灯笼沙处第四纪沉积63.6米,其中夹有海相层2,陆相层1,说明三角洲有新老两期。 三角洲平原向海发展可分以下3期: 1.各河下游三角洲形成期 西江在三榕峡口外,河道即分汊,东北入北江,南入高明河,宋代才淤成羚羊峡一水;北江出大庙峡后也即放射分流,形成北江下游三角洲,今天亦淤剩北江正干一道;东江出田螺峡(博罗东)后即分汊成东江下游三角洲,当时各三角洲彼此尚未连接起来。 还有增江、绥江、潭江等下游小三角洲的发育,也形成于史前时代。 2.复合三角洲形成期 在历史时代初期,各河下游三角洲即开始联合,如在西、北江下游新形成的三角洲,已是西江和北江合作淤出的产物;东江下游三角洲发展,在下游又形成新三角洲,这也是和增江合作淤成的,今天复合三角洲形态即形成于本时期内。 地貌上除三角洲平原外,还有按海面沉积成的“准点平原”,它与河岸泛滥平原不同,一是河道是双向潮汐河道,二是没有岸高水低的假阶地地貌,三是平原不显示倾斜坡向,河道弯曲,为三角洲主要旅游风景资源,开发价值高,如著名“荔枝湾”,明代已成为羊城八景之一。 今天为农业主要地区,称“围田区”。 3.冲缺三角洲发育期 唐宋以后,河流干道多切过三角洲前缘口门山地。 在口门外,河道呈放射状分汊水系,形成新的三角洲,如江门河切过江门丘陵区,在新会形成三角洲,即称为新会冲缺三角洲;西江干道切过甘竹滩丘陵区,即在中山市境堆出中山冲缺三角洲;北江干道在切过市桥台地和顺德丘陵地后,在番禺县堆出番禺冲缺三角洲;西江干道在切过睦洲丘陵地和叠石丘陵地后,在斗门县形成斗门冲缺三角洲。 即今天称为“沙田区”的区域,为我国米粮生产基地之一。 亦为我国主要大面积围垦区,因8大口门外淤浅至-3米以内的滩涂已有120万亩;1米以内的浅滩达40万亩,海岸线向前推进每年平均为60—150米不等,年淤高量10—20厘米。 丘陵台地地貌年龄较老;故风化壳多已发育为赤红壤,属砖红壤性红壤,只有较高山丘才见有红壤发育,有利于热带季风雨林的生长。 (二)岸线变迁 珠江三角洲由于基岩浅,来沙量大,故向海伸展快,使番禺、珠海、斗门成为田地增加的县市。 岸线不断向海伸展。 三角洲大致在大西洋期约距今6000年上下形成,当时岸线可由三角洲上山丘坡脚海岸地形如海崖、海蚀穴、海蚀平台及沙堤等定出。 今天三角洲平原山丘脚下多可见到这些海岸地形,如广州七星岗海蚀崖及海蚀平台即为例子。 故广州溺谷湾岸线基本上可以由山丘和平原接触线定出。 三角洲即在这些海岸地貌前缘开始发育,如西江下游平原即已伸至广利附近,因该处蚬壳洲贝丘和屈肢葬新石器遗址年代下层为7170±140年,而陶片为5680±284年(热释光)、博罗葫芦山贝丘亦在平原上,即表示各河下游三角洲已有发育。 按海相硅藻(咸水种)、有孔虫及淤泥层分布,各河下游三角洲区基本反映出大西洋期海侵范围,即距今6000年的岸线北达清远盆地、西达肇庆盆地(赵焕庭,1990),东达博罗盆地和潼湖。 从新石器遗址看,三角洲范围在东江三角洲区基本上可以新石器遗址为海岸线所在,因东江三角洲中部无岩岛,大部分仍为海面,故东江三角洲四邻即为4000年上下的新石器时代岸线。 西北江三角洲顶部亦已开始形成,因金利茅岗水上干栏遗址为4140±90年(C14测定),腐木层为3970±110年(华南师大地貌室,1988)、西樵山贝丘年代由6120±130年(同上)到4905±100年,出土石器达件以上(曾骐,1991),可见附近已有大片陆地。 南海石碣海蚀崖下附生的蓝蚬年龄亦为4640±280年。 即西北江三角洲向南已达西樵山、佛山一线以南(水藤淤泥为3997±190年)。 2000年前(秦汉时代),东江三角洲由东江、增江两三角洲合并,下伸至中堂(有汉代应堂庙),南面仍为海域。 西北江三角洲向东北伸延已达南华水道之北(即东海水道)。 因杏坛已发现汉代陶片等文物埋深2米(逢简村)。 淡水马来鳄已生长在勒流,年代为2540±120年。 石涌为南越相吕嘉故乡,故其附近当为平原。 陈村汉代亦已成陆。 1000年前(唐代)岸线,东江已至东莞城,即东江三角洲顶部已发育。 但大部仍为珠池。 番禺冲缺三角洲顶部已发育,因《元和郡县志》说“广州正南去大海七十里”,可见地正当今沙湾、顺德间岸处。 中山冲缺三角洲顶端亦已发育,因黄巢已在今容奇、桂洲、马齐等地驻军就食,可见附近已是大片水田之乡。 新会冲缺三角洲也有顶部平原发育,如新会即为隋代的州治所在,表示当时已有大片平原生成。 唐代地层多埋掩汉代地层,汉唐千年间三角洲岸线推进不大,可能与此期为海面上升时期有关。 700年前(宋代末年),岸线南进到各冲缺三角洲中部,东江已达麻涌、大汾、道滘一线(据族谱);番禺已达揽核、鱼涡头一线,西樵涌已有记载(1233);中山岸线在横栏、浮圩(今名阜沙)、黄圃、潭州一线(据记载);新会附近宋代已成潮田,礼乐、外海一线成沙;潭江则以双子、黄冲一线在此期发展较快,这是宋代时珠玑港南下移民涌入三角洲筑堤开发的结果,把潮田改为坦田,海平面下降亦有影响。 滘为沟通两河水道。 400年前(明末)岸线,因宋代筑堤束水归槽,各冲缺三角洲加快淤积成沙,如中山宋初属东莞,南宋始入广州,因北宋时香山和番禺隔海三百里,不如去东莞方便。 这说明南宋时中山冲缺三角洲已伸至石岐、港口一带,即东海十六沙和西海十八沙已成。 番禺冲缺三角洲已至下横沥(义沙),洪奇沥口门初成。 新会冲缺三角洲已达南缘九子沙,岸线由礼乐南移连熊子山(即熊洲)。 东江三角洲大部成陆于宋末。 明末伸至漳澎以东,南支流亦伸至厚街北面。 明代三角洲岸线前进加速也是人工影响,明代不再如宋代筑堤护田,而是筑堤成田,还在滩面种芦、草促淤。 斗门三角洲顶部已开始发育,即今大鳌沙已形成,睦洲、三江口亦已涨出。 黄布、大沙已成,只在竹洲、粉洲以南才入海岛。 100年(清末)前岸线又推进,在斗门冲缺三角洲外缘磨刀门口,即竹排沙,灯笼沙东头、西头围;新会则进至三江圩西银洲湖岸,番禺海岸线是把乌珠大洋填平,万顷沙已到十涌。 东江则进展慢,因狮子洋潮汐力强。 总之,珠江三角洲岸线不断向海推移,有快慢时期,在自然因素上,与海平面升降变化有关,在高海面期,岸线推进减慢,低海面期则较快。 人为因素则为建堤围等,如宋代筑堤护田,使下游沙田淤积加快,明代筑堤做田,种芦积泥均使成沙加速。 而潮汐作用和上游来沙来水亦有影响,如虎门及崖门水道淤积特慢,即是潮流强劲之故。 虎门与崖门间三角洲区则淤积加强。 (三)热带性气候 珠江三角洲气候热带性表现在四季不明,三冬无雪,树木长青,田野常绿,霜不杀青。 据竺可桢在《特候学》一书中称,热带为“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的地方,他认为五岭以南,即入热带。 故珠江三角洲在热带范围之内。 形成热带气候的原因主要是地理纬度的影响,北回归线便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珠江三角洲绝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即大部分属于热带地区。 这里夏至太阳正照在天顶上,是古代已称为“北向户”的地方,即太阳可由北面照入屋内。 冬季太阳仍高,故三角洲热量仍足。 但是这里和世界各地热带环境不同,是由于多了季风的影响,冬季吹北风,夏季吹南风。 冬季北方寒流也能吹入三角洲,使热带作物受害,如荔枝、木瓜、菠萝、杧果等减产。 三角洲夏至期间太阳正照天顶,太阳角度常达87°,冬至也达43°;白昼长达14小时(夏至),冬至仍有11小时,日照时数年达1900—2200小时,太阳辐射总量年均中山市为4541.6兆焦/平方米,深圳为5404.9兆焦/平方米,使年均温在20℃以上,已入热带地区标准。 冬季广州1月均温为13.3℃,低于5℃日子只有3天,故珠江三角洲只能说有“冬季天气”,不能说有“冬季气候”。 广州炎热日数不过6天(>35℃),反映海洋性气候特色,即夏无酷暑,与亚热带的长江三角洲气候不同。 三角洲地势平坦,雨量较四周山丘为少,平均约在1600毫米,而外围地方可达2000—2600毫米。 雨量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种雨季旱季分明正是热带气候特色,和赤道带长年高温多雨不同,故珠江三角洲不能引种赤道性作物如橡胶树、椰子、槟榔、可可、胡椒、榴连等作物,只能引种热带性作物如剑麻、杧果、菠萝、香茅等有耐旱性作物。 春季静止锋所成阴雨,长时间阴雨天气可引起早禾烂秧。 夏季以雷雨为主,和赤道带相似,每天下午降雨2—3小时,成为年中雨量高峰之一。 夏秋多台风雨,在三角洲地区破坏性不大,因四周有山丘保护,且对秋旱有助,这也是热带气候特点,每每形成三角洲雨量第二高峰期。 冬季变性寒流经东海入三角洲亦可有小雨。 由于日照强,蒸发量大,如广州雨量1600—1700毫米,而蒸发量却达1715.5毫米,故旱季(10—2月)期间。 旱害仍可发生。 侵入三角洲台风每年只有1—2个,1次为期只有4天,但带来的雨量正好可缓解秋旱。 加上每年约有5—6个台风影响三角洲区,故旱灾一般比水灾要轻。 如加上台风、寒潮等,则风、寒、水、旱都是三角洲的灾害性因素。 台风入境时最怕潮水顶托。 台风增水和高潮顶托相遇,则形成大风大浪高潮,即风暴潮,古代称为“沓潮”,早见于唐代“岭表录异”中。 文称:“当潮水未尽退之间,飓风作而潮又至,遂至波涛溢岸,淹没人庐舍,荡失苗稼,沉溺舟船,南中谓之沓潮。 或数十年一有之”。 台风能增水和减水,增水加上高潮即能冲破海堤,形成灾害。 三角洲海堤长达1935公里,亟应保护。 因三角洲是在热带内,热带风暴多,加上湾口呈喇叭形向东南展开,故成为我国风暴潮多发区。 实测最高潮位1.8米以上,多为风暴潮所成,计由1848—1949年100年中,珠江口发生风暴潮达60次。 增水时间只4小时,水位增高最大达1米,如与洪峰顶托则每成灾害。 如计及波浪还可爬高,对海堤冲击更大,故应特别注意。 风暴潮虽不常有,但同治元年(1862)7月初一的一次沓潮,“海水忽涸如陆”(减水),“平地水深数尺”(增水),结果是广州河面“捞尸八万余具”。 1983年9号台风(9月9日)所成风暴潮冲跨海堤2129处,总长47公里,淹田184万亩,鱼塘7万亩,物资(船、粮、化肥、水泥)损失1亿元,死23人,伤172人。 近年珠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每年平均达2.08mm,预计将来风暴潮将较过去更为强烈。 由于三角洲广种热带性作物和果木,故寒害为患亦大。 早春寒流日均温连续4天小于10℃,即可烂秧;低于15℃连续5天以上,早造死苗,反青亦慢;晚秋日均温低于20℃一连3天以上即寒露风吹扬水稻花粉,致空粒减产;冬日低于5℃即使热带作物受害,称为“暗霜”。 夏季雨量由锋面、雷雨、对流雨、台风所成,暴雨时发(日雨量大于50毫米)都可成灾,尤以前汛期和后汛期联合,使“龙舟水”和“慕仙水”连接起来时,成灾最大。 旱灾主要由稳定高压所成,如1964年11—12月连续晴天达43天,故同前冬旱与早春旱相连,形成灾害。 此外,龙卷风亦可造成灾害,群众称“屈尾龙”。 1878年3月白鹅潭起龙,毁屋1500多家,覆舟死人数百,雾日不多,如广州雾日年均4.8天,因三角洲地面低层空气高温之故。 (四)热带性动、植物 珠江三角洲不生长赤道性植被,但热带性的却不少,虽然今天人工开垦使天然植被消失,但在一些村前村后的“风水林”和“杂木林”中,仍可见热带树种残存,如格木(Erythrophyleum fordii)、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等,表明古代山丘台地是热带季风雨林植被分布区。 在山谷还见有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野芭蕉(Musa balbisiana)群丛分布,林下灌木、藤本、草本植物亦以热带种属为主,每成优势群落。 今天广泛分布的榕、木棉、鱼尾葵、凤凰木亦为热带树种。 珠江口红树林中,有秋茄(Kandelia candel)、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等,沙滩上有海刀豆(Canavalia mariti-ma)、厚藤(Ipomca pescaprae)、海杧果(Cerbera manghas)、耐盐植物老鼠(Acanthus ilicibolius)等,在东莞、宝安、深圳、珠海均有分布,据1983年航片量算达5000亩以上,组成红树林植物达11科13种。 在三角洲区常见种达500多种,也反映出热带特点,分属130多科373属(陈树培,1984),其中纯热带属占42%,连泛热带性属计则达53%。 鼎湖山区热带属占62%,热带种占56%,即1291种,罗浮山冲虚观风水林146属中,泛热带属占91%(郑芷青,1987)。 常绿季风雨林植被多为风水林及杂木林,多属次生性,是一种热带区系成分为主的类型(王铸豪,1982),面积不广。 在广大台地低丘区多为常绿灌丛。 热带成分为主的草坡,生长在砖红壤性土层之上,易发生水土流失。 食虫植物猪笼草(Nepenthes mirabilis)等都是热带性植物。 热带植物生态特征也充分反映在常见的栽培树木中,如板根、气根、支柱根可见于榕树,能独木成林;老茎生花现象见于杨桃,木菠萝;全年生花见于白兰、扶桑;锒钳叶见于杧果;衰颓叶见于杧果、荔枝;滴尖叶见于菩提树。 这些热带植物生态特征和这里是热带季风雨林分布区相一致。 其中如白木香(即土沉香)在明代曾广泛种植在东莞县,成为东莞名产,称“莞香”。 这都说明珠江三角洲是热带性三角洲。 还有,与此相应的还有大型热带动物栖息于三角洲地区,虽然今天已被人们猎尽,如犀牛记于东莞丘陵区。 三角洲是水网区,以沼泽、洼地和低平林野为主,故也栖息不少典型热带巨型动物,它们也反映出三角洲原来的热带特点。 如亚洲象、马来鳄、孔雀等在古书即有不少记述,或更有化石为证。 如三国时广州地方仍有鳄鱼生长,《水经注》称:“鼋鼍鲜鳄,珍怪异物,千种万类,不可记胜”,今天平洲渔民亦曾在河道中采出鳄鱼头骨,说明广州有鳄。 顺德、新会且有成条鳄鱼骨格出土,大林的(棠下)14C测定为3020±80年,勒流的为2540±105年。 东莞南汉还有象群害稼记载,作者亦曾在广州古西湖区采得象胫骨于淤泥层中,《南海志》(元)尚记有象的生存。 孔雀则在晋代时开平、唐时新会均有记载。 可见珠江三角洲自古以来,即为热带动物分布之地,其中象牙已被猎用,作商品看待,唐《北户录》载:“牙小而红,堪为笏裁,亦不下舶来者”。 鳄鱼因吃人畜故被记录下来,它和长江的扬子鳄很不相同,与今天南洋群岛湾鳄(Crocodilus porosus)、马来鳄(Tomistoma sp.)一致。 而象则为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今天由于三角洲不断开发,人口增加,林木破坏,它们已被猎食殆尽。 小结 从地理环境组成各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和动物分析,珠江三角洲是个热带性三角洲,与黄河,长江三角洲不同,地貌水文上表现为多汊道的良好水网,广宽深水河道众多;气候上热量和辐射丰富;植被生长旺盛,种类众多,动物繁生,对工农业生产至为有利。 从类型上看,珠江三角洲与红河及湄公河三角洲等热带型三角洲近似。 在我国热带地区较稀少的国情下,应重视充分发挥珠江三角洲的热带性特点和潜力。

关于埃及法老拉美斯二世

拉美西斯二世 虽然拉美西斯(Ramses)二世(公元前1305年?~前1212年)并不是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但必须承认的是:他是埃及历史上最著名、最伟大的法老之一。 被誉为众神的宠儿的拉美西斯二世,是埃及军事帝国最后一个强有力的法老,同时也是最热衷于建造纪念物的统治者。 他在位的六十七年里,建造了令人神往的城市:皮拉美西斯;恢复了多神崇拜,使尼罗河畔的这片土地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为了能升上天堂成为不朽,他为自己建造了众多的神庙和塑像;因为他,埃及艺术家发明了阴刻浮雕法;同时他缔结了已知最早的国际条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和平条约……现代医学证明:生为神祗一样的拉美西斯二世最终死于牙床脓肿引起的败血症。 拉美西斯的政绩 新王国十九王朝公元前1280年,拉美西斯二世于25岁即位,在位67年,其显赫业绩可与中国的康熙大帝相媲美。 早在拉美西斯还是法老之子的时候,他就已经参加了其父塞蒂(Seti)一世的常胜军。 他的勇猛令周围的其他国家都对他表示称赞。 只有一个国家竟敢对抗拉美西斯二世——赫梯。 这个位于亚洲内部的国家已经有好多次胆大妄为的举动,竟敢挑战埃及的霸权地位,威胁这个尼罗河畔的国家的北部疆界。 公元前14世纪末叶至前13世纪中叶,古代埃及与赫梯为争夺叙利亚地区的控制权展开了延续数十年的战争。 这场战争中的关键性战役卡迭石之战是古代军事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战之一,战后缔结的和约是历史上保留至今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国际军事条约文书。 拉美西斯二世最伟大的功绩就在于此。 古代叙利亚地区位于亚非欧三大洲结合部,扼古“锡道”要冲,是古代海陆商队贸易枢纽,历来为列强必争之地。 早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就多次发动对叙利亚地区的征服战争,力图建立和巩固在叙利亚地区的霸权。 但埃及建立霸权的努力遇到了埃及强邻赫梯的有力挑战。 约公元前14世纪,当埃及忙于宗教改革无暇他顾时,赫梯迅速崛起,在其雄才大略的国王苏皮卢利乌马斯的率领下,积极向叙利亚推进,逐步控制了南至大马士革的整个叙利亚地区,沉重打击了埃及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 埃及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即位后,决心重整旗鼓,与赫梯一争高低,恢复埃及在叙利亚地区的统治地位。 为此,拉美西斯厉兵袜马,扩军备战,组建了普塔②军团,连同原有的阿蒙③军团、拉④军团和塞特⑤军团,加上努比亚人、沙尔丹人等组成的雇佣军,共拥有4个军团,2万余人的兵力。 公元前1276年(即拉美西斯二世即位后的第4 年),埃及首先出兵占领了南叙利亚的别里特(今贝鲁特)和比布鲁斯。 次年( 前1275年)4月末,拉美西斯二世御驾亲征,率4个军团从三角洲东部的嘉鲁要塞出发,沿里达尼河谷和奥伦特河谷挥师北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行军,进至卡迭石地区,于卡迭石以南约15英里处的高地宿营。 位于奥伦特河上游西岸的卡迭石,河水湍急,峭壁耸立,地势险要,是联结南北叙利亚的咽喉要道,也是赫梯军队的军事重镇和战略要地。 埃军试图首先攻克卡迭石,控制北进的咽喉,尔后再向北推进,恢复对整个叙利亚的统治。 就在埃及举兵北上之际,一场紧锣密鼓的备战活动也在赫梯全面展开。 拉美西斯二世还未启程,赫梯即从派往埃及的间谍那里获悉了埃及即将出兵远征的秘密情报。 赫梯王穆瓦塔尔召开王室会议,制定了以卡迭石为中心,扼守要点,以逸待劳,诱敌深入,粉碎埃军北进企图的作战计划。 为此,赫梯集结了包括2500~3500辆双马战车(每辆战车配备驭手1人,士兵2人)在内的2万余人的兵力,隐蔽配置于卡迭石城堡内外,拟诱敌进入伏击圈后,将其一举歼灭。 拉美西斯二世率军在卡迭石附近高地驻宿一夜后,于次日清晨指挥主力部队向卡迭石进击,意欲在黄昏之前攻下该堡。 拉美西斯二世率阿蒙军团冲锋在前,拉军团、普塔军团居后跟进,塞特军团由于行动迟缓,尚滞留在阿穆路地区,一时难以到达战场。 当阿蒙军团进至卡迭石以南8英里的萨布吐纳渡口时,截获两名赫梯军队的“逃亡者”,这两名实为赫梯密探的贝都因游牧人谎报赫梯军主力尚远在卡迭石以北百里之外的哈尔帕,并佯称卡迭石守军士气低落,力量薄弱,畏惧埃及军,特别是叙利亚王侯久有归顺埃及之意。 拉美西斯二世信以为真,立即指挥阿蒙军团从萨布吐纳渡口跨过奥伦特河,孤军深入,直抵卡迭石城下。 穆瓦塔尔闻讯迅即将赫梯军主力秘密转移至奥伦特河东岸,构成包围圈,将埃及军团团围住。 拉美西斯二世从刚刚捕获的赫梯俘虏口中始知中计,立即派急使催促拉军团和普塔军团紧急来援。 当拉军团到达卡迭石以南的丛林时,早已设伏于此的赫梯战车出其不意地攻其侧翼,拉军团损失惨重。 接着,赫梯军队以2500辆战车向埃及军阿蒙军团发起猛烈攻击,埃及军士兵一触即溃,四散逃命,陷入重围之中的拉美西斯二世在侍卫的掩护下;左突右挡,奋力抵抗、并祈求阿蒙神的庇佑,还将护身的战狮放出来“保驾”。 在此危急时刻,埃军北上远征时曾留在阿穆路南部的一支部队赶到。 这支援军呈三线配置,一线以战车为主,轻步兵掩护,二线为步兵,三线多兵和战车各半,突然出现于赫梯军队侧后,对赫梯军猛攻,把拉美西斯二世从危局中解救了出来。 埃及军连续发动6次冲锋, 将大量赫军战车赶入河中。 赫梯王也增派战车投入战场,猛冲埃及中军,并令8000名要塞守军短促出击,予以配合,战斗十分激烈。 黄昏时分,埃及普塔军团先头部队赶到,加入战斗。 入夜,赫梯军退守要塞,战斗结束,双方势均力敌,胜负未分。 而实际上准确地说,是拉美西斯逃脱了一次惨败,当他在战场上陷入困境时,没有士兵冲上前去为他护驾,只得求助于他的护狮,他的军团很不容易才抵挡住了赫梯军的冲击。 但他的帝王傲气使他不允许任何人对这场战斗的胜利置疑,还大张旗鼓地命人将战斗的激烈场面绘制在神庙的墙壁上,以供后人瞻仰,使他的英明与威猛永留史册。 此后的16年中,战争延绵不断,但规模都比较小。 拉美西斯二世吸取卡迭石之战轻敌旨进的教训,改取稳进战略,一度回到奥伦特河,但赫梯采取固守城堡,力避会战的策略,双方均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长期的战争消耗,使双方无力再战。 约于公元前1259年,继承自己兄长穆瓦塔尔王位的赫梯国王哈图什尔(约前1265~前1240年在位)提议,经拉美西斯二世同意,双方缔结和平条约。 哈图什尔把写在银板上的和议草案寄送埃及,拉美西斯二世以此为基础拟定了自己的草案,寄给赫梯国王。 条约全文以象形文字被铭刻在埃及卡纳克神庙和位于底比斯的拉美西斯神庙的墙壁上。 它是译自原稿的副本,原稿可能是用赫梯语和当时国际通用的巴比伦楔形文字书写的。 在赫梯首都哈图沙什的档案库中发现有用巴比伦楔形文字书写的泥版复本。 条约规定:双方实现永久和平,“永远不再发生敌对”,永远保持“美好的和平和美好的兄弟关系”;双方实行军事互助,共同防御任何入侵之敌;双方承诺不得接纳对方的逃亡者,并有引渡逃亡者义务。 条约签订后,赫梯王以长女哈图莎嫁给拉美西斯二世为妻,通过政治联姻,进一步巩固双方的同盟关系。 埃及与赫梯的争霸战争,是古代中近东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代埃及军事帝国最后一个强有力的法老,当时的赫梯也处于其鼎盛时期。 双方长达数十年的军事较量,使双方的实力都受到严重削弱。 埃及并未达到恢复亚洲属上的目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后继者日益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从爱琴海一带席卷而来的“海上民族”⑥的迁徙浪潮,与利比亚部落的入侵相呼应,日益动摇法老的统治,曾经一度强盛的新王国逐步陷入瓦解之中,赫梯虽然占有叙利亚大部,一度雄视西亚。 但与埃及战争后,本来就不甚稳固的经济基础进一步动摇,不久即开始衰落。 到公元前13世纪末,“海上民族”从博斯普鲁斯海峡侵入赫梯,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各臣属国家纷起反抗,赫梯国家迅即崩溃。 至公元8世纪,完全为亚述所灭。 拉美西斯在建筑文化方面的贡献 拉美西斯不仅是埃及历史上最重要的法老,也是最杰出的建筑业主。 埃及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任何一个法老都不及他如此地热衷于建造庙宇、方尖碑来昭示他的业绩。 他十分懂得艺术的感化作用,认为所修建的神庙是巩固自己统治的“永恒之石”。 拉美西斯当政伊始就开始到处大兴土木。 他在全国大肆兴建神庙,以彰其名。 他还召集成千上万的工匠为自己刻石造像,因为只有雕凿出他本人尽可能多的塑像和事迹,他才能升上天堂。 当时还没有其他国家威胁到尼罗河畔这片土地。 沙漠和海洋包围下的埃及此时一派歌舞升平,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因为埃及南部省份和努比亚的金矿看上去简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尼罗河一年一度的泛滥,赐予这个民族衣食无忧的生活。 工艺人在全国各地的建筑工地上忙碌着,上千名官员和祭司管理着国家。 所有这一切都是世界的统治者——法老的功绩。 拉美西斯二世在努比亚建造了好几座巨大的神庙,都以古埃及人崇拜的主神阿蒙命名,称为阿蒙神庙。 其中最雄伟、最特殊的是座落在阿布·辛贝尔(Abou Simbel)的石窟神庙,它是埃及石窟神庙最有代表性的杰作。 阿布·辛贝尔的古代殿宇在埃及建筑历史上占了几个之最:最美丽,最具有想象力,献给最伟大、也最异想天开的法老君王——拉美西斯二世。 神庙的正面塑有四个高大巍峨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坐像,它们都直接雕在崖壁上,高达20米以上。 在四尊雕像的正中,有一个贴在石像后墙上的神龛,里面供奉的是主神阿蒙;雕像的两腿中间和旁边站着包括王后在内的法老王族的小雕像。 雕像面向东方倚山而坐,仿佛直接从山崖中长出来一样,气势异常宏伟。 它们高居于尼罗河最高水位之上,尼罗河恰好在雕像面前拐弯,所以凡是在河上航行的人们,都能从远处看到这四尊正襟危坐、令人生畏的法老坐像,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他帅兵与赫梯军的激烈战斗就被栩栩如生地绘制在这座神庙的墙上。 而旁边的小庙则是献给他的最爱——他的正室奈菲尔塔莉(Nafertari)的,正面有6尊石像,其中4尊是拉美西斯,2尊可能就是奈菲尔塔莉或哈托尔女神⑦,他还为她建造了无数的方尖碑和小雕像。 奈菲尔塔莉最美的胸像同拉美西斯二世的放在一起,从上个世纪以来一直保存在意大利这座巴洛克城市里面。 当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译者商博良第一次在都灵看到这尊塑像时简直惊叹不已,他将拉美西斯二世的这座胸像称为“埃及宫殿里的阿波罗”。 拉美西斯二世的底比斯阿蒙神庙主殿,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有134根石柱,中间最高的12根大圆柱高达21米,每根柱顶上可以容纳100来人,规模真是大极了。 为世界所罕见。 在埃及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没有一个法老兴建的规模比拉美西斯二世更大。 今天,我们找不到其他任何一个法老能有的这么多的巨型雕像、墓碑和神庙。 为了满足拉美西斯的愿望,埃及艺术家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来雕凿浮雕和墓碑。 如果说在此之前墙壁上装饰的雕塑都是凸出的阳刻手法,那么,此时的工匠就转而建造凹下的阴刻浮雕了。 这样,他们就无须一点一点凿平背景,而只要在墙面上刻出图像就行了,这真是一种迅速得多的方法。 但这还不够。 每个神庙都需要无数的塑像。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拉美西斯又是如何弄到这么多的塑像呢?他创造了一种天才的方式:他命人将早期君王的纪念碑上刻的姓名装饰凿平,然后再把他自己的姓名填进去,这样,这些塑像就变成描绘拉美西斯二世的了。 拉美西斯二世对声名远扬的首都孟斐斯这座旧都市并不满意,他要的是一座自己的城市,一座以他本人名字命名的能够永远与他联系在一起的都城。 一座比底比斯和孟斐斯还要美丽、还要著名的城市。 于是,拉美西斯在三角洲东边尼罗河的培鲁斯支流岸边选定了一个靠近埃及东北边境的地方,命人建造他梦想的新都城:皮拉美西斯,即“拉美西斯的房子”。 到了这位法老执政第十年,皮拉美西斯正式成为了政府所在地。 孟斐斯和底比斯这两个城市是在好几百年的时间里逐步发展起来并不断扩建的,与此不同,皮拉美西斯则在某种程度上有过设计规划。 这座城市的兴建也引起人们纷纷猜测,拉美西斯也许就是《出埃及记》里记载的那位法老⑧。 拉美西斯的确需要数以百万计的砖瓦来修筑他的新都城,这个城市也的确叫“拉美西斯之城”。 但是拉美西斯真的是《出埃及记》里的法老吗?他为了实现这个庞大的建筑计划真的奴役过以色列人吗? 公元前1250年,阿布·辛贝尔的神庙里一片沸反盈天的样子。 过不了几个星期,人们热切期待的尼罗河泛滥就要到了,而且拉美西斯过几天还要庆祝他的第一个安宁节。 那时候,他将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这座神庙,因为这座庙是拉美西斯为自己统治30周年而下令建造的。 拉美西斯时年55岁,这在当时的埃及已经是高龄了,是更新国王权力的时候了。 当时的埃及人认为,在统治了30年以后,国王的权力就已经用尽了。 如果还想继续治理王国,国王就必须证明自己还有必要的体力。 按照某种神秘的宗教仪式,在庆典前夜要安葬一尊国王的塑像。 从宗教上来说,必须把“老”国王杀死,这样才能为没有使用过权力的“新”国王腾空位置。 第二天,这位新国王就头戴上下两个埃及的王冠,出现在欢呼雀跃的人群面前。 这个仪式对于法老们来说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时刻,在埃及历史上至少有两次出现过安宁节被人利用的情况,致使国王真的被杀死了。 拉美西斯二世死后仅仅几十年,拉美西斯三世就在他的第二次安宁节前几天成为了一次阴谋的牺牲品。 不过,他伟大的前任拉美西斯二世却安然无恙地渡过了这次大典,从而更新了他神秘的权力。 不久以后,这次更新的实际表现就到来了——尼罗河水的泛滥为王国带来了新的好收成。 这样,国王也就证明了自己完全配得上头上的王冠。 自古以来,埃及的盗墓者猖獗,而拉美西斯二世掏空了努比亚的金矿为自己树立起了闪耀的功名、积累起了无数的财富,给自己带来了荣誉、权利和威望的同时又为自己夺走了永远的安宁。 盗墓者不约而同地选中了他的雄伟的陵墓,即使在拉美西斯死后200年内都是这样。 以上两点就是《埃及三部曲》的主要线索,历史上赫梯以联姻换和平而献给拉美西斯二世的哈图莎公主就成了反对他的主要力量之一。 1875年发现大批法老木乃伊时,埃及博物馆的加斯顿·马斯皮罗(GastonMaspero)教授说“这些阿拉伯人发掘出整整一地窖的法老真正的王中之王!图特摩斯(Thoutmosis)三世、塞蒂一世、解放者阿摩西斯(Ahmosis)、征服者拉美西斯二世!……我们只可能知道他们的名字,不可能再知道别的啊!”但是,看到他们,就好像看到秦始皇、唐太宗、成吉思汗和朱元璋呆在一起!他们不仅是开疆的雄主,而且善于治国,在他们统治时期埃及是长期稳定的。 在拉美西斯漫长的统治期间,他至少养育了40个女儿和50个儿子。 如果考虑一下当时的婴儿存活率,而且这里计算的还只是他的合法子女。 所以,仅就后代的数目而言,拉美西斯也完全有理由青史留名。 他巧妙地把一个个儿子安插在王国里最重要的位置上。 年纪较大的儿子成为他在军队的喉舌,小一些的儿子则成为孟斐斯和赫利奥波利斯的最高祭司。 但是,他没有把卡纳克阿蒙神庙的最高祭司一职交给任何一个儿子。 这是王国的神职里面最高的一个,同时也是最有权力的职位。 拉美西斯是一个天才的实力政治家。 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他统治的整个时期里面,他的儿子们竟然没有为争权夺利闹过一次矛盾,这也足见他是这个大家庭里公认的领袖。 年复一年,岁月流逝。 死神一次次地光临国王的宫殿,拉美西斯却比家族里大多数人都活得长。 其寿命超过他最大的儿子,王位的继承人、他的爱妻奈菲尔塔莉、他的第二个妻子伊塞特诺弗勒特、她的儿子拉美西斯、沙思穆瓦沙特以及其他的好多个儿子。 甚至有时候他也疑心自己可能真的会长生不老。 直到他在位第67年,这位统治者的心脏才终于停止了跳动。 他为使自己不朽所做的准备终于派上了用场。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概况

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特征珠江三角洲是热带性三角洲,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北回归线以南(小三角洲计),以大三角洲计,亦在北纬23°40′—21°30′之间,即绝大部分属于热带范围。 从气候上看,则大三角洲亦属于热带地区(见竺可桢等《物候学》,1962)。 地貌发育上也有此特色,植被景观更受其影响,发育为热带季风雨林植被。 并且由于三角洲北面为粤北山区,对北来寒流起屏障作用,使热带植被能沿谷地侵入北回归线以北山区。 珠江三角洲从地形界限看,罗平山脉是它的西面和北面的界限,即罗平山脉以西为西江谷地区,习惯上称为粤西山地;山脉以北为北江水系,或称为粤北山地。 东侧罗浮山区是三角洲的东界。 (一)地貌特征珠江三角洲热带特征反映在河网上是水量大,含沙量小,分汊放射河道多,宽深水道发育。 但由于发育历史由中更新世后开始,下沉量又不大,故它和长江、黄河三角洲最大差别是形成历史短,沉积物厚度小,而向海湾推进则较快。 珠江三角洲是在溺谷湾内的多河道上淤积而成的,故称为复合三角洲。 如广州就有“三江汇总”之称。 但面积不大,故发展潜力不如长江三角洲。 广州溺谷湾形成是受太平洋和印度板块作用影响,在广宁云浮隆起和河源惠阳隆起间形成坳陷所致。 坳陷在中生代即沉积有三水、龙归、东莞、新会等红色盆地。 四周为古生代地层所成的山丘包围。 并受中生代花岗岩和火山岩侵入(如西樵山即第三纪古火山)。 第三纪末夷平后,第四纪上升,即今三角洲四周山地的1000米准平面,如清远北大罗山山顶呈和缓丘陵地貌,称12丘,为反季节作物的良好基地。 罗平山脉主峰多在1000米上下,如高要鸡笼山(1007米)、清远大罗山(1024米),佛冈阿婆山(1224米)、新丰青云山(1246米)、连平九连山(1279米)等。 西江、北江和东江都是遗传下来的准平原遗传河。 珠江三角洲的陷落,使其成为低平的丘陵、台地区。 第四纪海进,大陆架下降,大陆上升,故第四纪阶地有向海倾没趋势,使溺谷湾基底有埋藏阶地存在。 三角洲沉积开始在中更新世后(约4万年),突出海面的山丘台地成为三角洲平原上小丘,基岩出露处形成了“丹霞地形”和“石门”等遗传河谷地貌。 台地或阶地可达5级,并且呈大面积分布。 平原沉积物亦有向海增厚现象,由25米增加到60多米,最厚在灯笼沙处第四纪沉积63.6米,其中夹有海相层2,陆相层1,说明三角洲有新老两期。 三角洲平原向海发展可分以下3期:1.各河下游三角洲形成期 西江在三榕峡口外,河道即分汊,东北入北江,南入高明河,宋代才淤成羚羊峡一水;北江出大庙峡后也即放射分流,形成北江下游三角洲,今天亦淤剩北江正干一道;东江出田螺峡(博罗东)后即分汊成东江下游三角洲,当时各三角洲彼此尚未连接起来。 还有增江、绥江、潭江等下游小三角洲的发育,也形成于史前时代。 2.复合三角洲形成期 在历史时代初期,各河下游三角洲即开始联合,如在西、北江下游新形成的三角洲,已是西江和北江合作淤出的产物;东江下游三角洲发展,在下游又形成新三角洲,这也是和增江合作淤成的,今天复合三角洲形态即形成于本时期内。 地貌上除三角洲平原外,还有按海面沉积成的“准点平原”,它与河岸泛滥平原不同,一是河道是双向潮汐河道,二是没有岸高水低的假阶地地貌,三是平原不显示倾斜坡向,河道弯曲,为三角洲主要旅游风景资源,开发价值高,如著名“荔枝湾”,明代已成为羊城八景之一。 今天为农业主要地区,称“围田区”。 3.冲缺三角洲发育期 唐宋以后,河流干道多切过三角洲前缘口门山地。 在口门外,河道呈放射状分汊水系,形成新的三角洲,如江门河切过江门丘陵区,在新会形成三角洲,即称为新会冲缺三角洲;西江干道切过甘竹滩丘陵区,即在中山市境堆出中山冲缺三角洲;北江干道在切过市桥台地和顺德丘陵地后,在番禺县堆出番禺冲缺三角洲;西江干道在切过睦洲丘陵地和叠石丘陵地后,在斗门县形成斗门冲缺三角洲。 即今天称为“沙田区”的区域,为我国米粮生产基地之一。 亦为我国主要大面积围垦区,因8大口门外淤浅至-3米以内的滩涂已有120万亩;1米以内的浅滩达40万亩,海岸线向前推进每年平均为60—150米不等,年淤高量10—20厘米。 丘陵台地地貌年龄较老;故风化壳多已发育为赤红壤,属砖红壤性红壤,只有较高山丘才见有红壤发育,有利于热带季风雨林的生长。 (二)岸线变迁珠江三角洲由于基岩浅,来沙量大,故向海伸展快,使番禺、珠海、斗门成为田地增加的县市。 岸线不断向海伸展。 三角洲大致在大西洋期约距今6000年上下形成,当时岸线可由三角洲上山丘坡脚海岸地形如海崖、海蚀穴、海蚀平台及沙堤等定出。 今天三角洲平原山丘脚下多可见到这些海岸地形,如广州七星岗海蚀崖及海蚀平台即为例子。 故广州溺谷湾岸线基本上可以由山丘和平原接触线定出。 三角洲即在这些海岸地貌前缘开始发育,如西江下游平原即已伸至广利附近,因该处蚬壳洲贝丘和屈肢葬新石器遗址年代下层为7170±140年,而陶片为5680±284年(热释光)、博罗葫芦山贝丘亦在平原上,即表示各河下游三角洲已有发育。 按海相硅藻(咸水种)、有孔虫及淤泥层分布,各河下游三角洲区基本反映出大西洋期海侵范围,即距今6000年的岸线北达清远盆地、西达肇庆盆地(赵焕庭,1990),东达博罗盆地和潼湖。 从新石器遗址看,三角洲范围在东江三角洲区基本上可以新石器遗址为海岸线所在,因东江三角洲中部无岩岛,大部分仍为海面,故东江三角洲四邻即为4000年上下的新石器时代岸线。 西北江三角洲顶部亦已开始形成,因金利茅岗水上干栏遗址为4140±90年(C14测定),腐木层为3970±110年(华南师大地貌室,1988)、西樵山贝丘年代由6120±130年(同上)到4905±100年,出土石器达件以上(曾骐,1991),可见附近已有大片陆地。 南海石碣海蚀崖下附生的蓝蚬年龄亦为4640±280年。 即西北江三角洲向南已达西樵山、佛山一线以南(水藤淤泥为3997±190年)。 2000年前(秦汉时代),东江三角洲由东江、增江两三角洲合并,下伸至中堂(有汉代应堂庙),南面仍为海域。 西北江三角洲向东北伸延已达南华水道之北(即东海水道)。 因杏坛已发现汉代陶片等文物埋深2米(逢简村)。 淡水马来鳄已生长在勒流,年代为2540±120年。 石涌为南越相吕嘉故乡,故其附近当为平原。 陈村汉代亦已成陆。 1000年前(唐代)岸线,东江已至东莞城,即东江三角洲顶部已发育。 但大部仍为珠池。 番禺冲缺三角洲顶部已发育,因《元和郡县志》说“广州正南去大海七十里”,可见地正当今沙湾、顺德间岸处。 中山冲缺三角洲顶端亦已发育,因黄巢已在今容奇、桂洲、马齐等地驻军就食,可见附近已是大片水田之乡。 新会冲缺三角洲也有顶部平原发育,如新会即为隋代的州治所在,表示当时已有大片平原生成。 唐代地层多埋掩汉代地层,汉唐千年间三角洲岸线推进不大,可能与此期为海面上升时期有关。 700年前(宋代末年),岸线南进到各冲缺三角洲中部,东江已达麻涌、大汾、道滘一线(据族谱);番禺已达揽核、鱼涡头一线,西樵涌已有记载(1233);中山岸线在横栏、浮圩(今名阜沙)、黄圃、潭州一线(据记载);新会附近宋代已成潮田,礼乐、外海一线成沙;潭江则以双子、黄冲一线在此期发展较快,这是宋代时珠玑港南下移民涌入三角洲筑堤开发的结果,把潮田改为坦田,海平面下降亦有影响。 滘为沟通两河水道。 400年前(明末)岸线,因宋代筑堤束水归槽,各冲缺三角洲加快淤积成沙,如中山宋初属东莞,南宋始入广州,因北宋时香山和番禺隔海三百里,不如去东莞方便。 这说明南宋时中山冲缺三角洲已伸至石岐、港口一带,即东海十六沙和西海十八沙已成。 番禺冲缺三角洲已至下横沥(义沙),洪奇沥口门初成。 新会冲缺三角洲已达南缘九子沙,岸线由礼乐南移连熊子山(即熊洲)。 东江三角洲大部成陆于宋末。 明末伸至漳澎以东,南支流亦伸至厚街北面。 明代三角洲岸线前进加速也是人工影响,明代不再如宋代筑堤护田,而是筑堤成田,还在滩面种芦、草促淤。 斗门三角洲顶部已开始发育,即今大鳌沙已形成,睦洲、三江口亦已涨出。 黄布、大沙已成,只在竹洲、粉洲以南才入海岛。 100年(清末)前岸线又推进,在斗门冲缺三角洲外缘磨刀门口,即竹排沙,灯笼沙东头、西头围;新会则进至三江圩西银洲湖岸,番禺海岸线是把乌珠大洋填平,万顷沙已到十涌。 东江则进展慢,因狮子洋潮汐力强。 总之,珠江三角洲岸线不断向海推移,有快慢时期,在自然因素上,与海平面升降变化有关,在高海面期,岸线推进减慢,低海面期则较快。 人为因素则为建堤围等,如宋代筑堤护田,使下游沙田淤积加快,明代筑堤做田,种芦积泥均使成沙加速。 而潮汐作用和上游来沙来水亦有影响,如虎门及崖门水道淤积特慢,即是潮流强劲之故。 虎门与崖门间三角洲区则淤积加强。 (三)热带性气候珠江三角洲气候热带性表现在四季不明,三冬无雪,树木长青,田野常绿,霜不杀青。 据竺可桢在《特候学》一书中称,热带为“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的地方,他认为五岭以南,即入热带。 故珠江三角洲在热带范围之内。 形成热带气候的原因主要是地理纬度的影响,北回归线便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珠江三角洲绝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即大部分属于热带地区。 这里夏至太阳正照在天顶上,是古代已称为“北向户”的地方,即太阳可由北面照入屋内。 冬季太阳仍高,故三角洲热量仍足。 但是这里和世界各地热带环境不同,是由于多了季风的影响,冬季吹北风,夏季吹南风。 冬季北方寒流也能吹入三角洲,使热带作物受害,如荔枝、木瓜、菠萝、杧果等减产。 三角洲夏至期间太阳正照天顶,太阳角度常达87°,冬至也达43°;白昼长达14小时(夏至),冬至仍有11小时,日照时数年达1900—2200小时,太阳辐射总量年均中山市为4541.6兆焦/平方米,深圳为5404.9兆焦/平方米,使年均温在20℃以上,已入热带地区标准。 冬季广州1月均温为13.3℃,低于5℃日子只有3天,故珠江三角洲只能说有“冬季天气”,不能说有“冬季气候”。 广州炎热日数不过6天(>35℃),反映海洋性气候特色,即夏无酷暑,与亚热带的长江三角洲气候不同。 三角洲地势平坦,雨量较四周山丘为少,平均约在1600毫米,而外围地方可达2000—2600毫米。 雨量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种雨季旱季分明正是热带气候特色,和赤道带长年高温多雨不同,故珠江三角洲不能引种赤道性作物如橡胶树、椰子、槟榔、可可、胡椒、榴连等作物,只能引种热带性作物如剑麻、杧果、菠萝、香茅等有耐旱性作物。 春季静止锋所成阴雨,长时间阴雨天气可引起早禾烂秧。 夏季以雷雨为主,和赤道带相似,每天下午降雨2—3小时,成为年中雨量高峰之一。 夏秋多台风雨,在三角洲地区破坏性不大,因四周有山丘保护,且对秋旱有助,这也是热带气候特点,每每形成三角洲雨量第二高峰期。 冬季变性寒流经东海入三角洲亦可有小雨。 由于日照强,蒸发量大,如广州雨量1600—1700毫米,而蒸发量却达1715.5毫米,故旱季(10—2月)期间。 旱害仍可发生。 侵入三角洲台风每年只有1—2个,1次为期只有4天,但带来的雨量正好可缓解秋旱。 加上每年约有5—6个台风影响三角洲区,故旱灾一般比水灾要轻。 如加上台风、寒潮等,则风、寒、水、旱都是三角洲的灾害性因素。 台风入境时最怕潮水顶托。 台风增水和高潮顶托相遇,则形成大风大浪高潮,即风暴潮,古代称为“沓潮”,早见于唐代“岭表录异”中。 文称:“当潮水未尽退之间,飓风作而潮又至,遂至波涛溢岸,淹没人庐舍,荡失苗稼,沉溺舟船,南中谓之沓潮。 或数十年一有之”。 台风能增水和减水,增水加上高潮即能冲破海堤,形成灾害。 三角洲海堤长达1935公里,亟应保护。 因三角洲是在热带内,热带风暴多,加上湾口呈喇叭形向东南展开,故成为我国风暴潮多发区。 实测最高潮位1.8米以上,多为风暴潮所成,计由1848—1949年100年中,珠江口发生风暴潮达60次。 增水时间只4小时,水位增高最大达1米,如与洪峰顶托则每成灾害。 如计及波浪还可爬高,对海堤冲击更大,故应特别注意。 风暴潮虽不常有,但同治元年(1862)7月初一的一次沓潮,“海水忽涸如陆”(减水),“平地水深数尺”(增水),结果是广州河面“捞尸八万余具”。 1983年9号台风(9月9日)所成风暴潮冲跨海堤2129处,总长47公里,淹田184万亩,鱼塘7万亩,物资(船、粮、化肥、水泥)损失1亿元,死23人,伤172人。 近年珠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每年平均达2.08mm,预计将来风暴潮将较过去更为强烈。 由于三角洲广种热带性作物和果木,故寒害为患亦大。 早春寒流日均温连续4天小于10℃,即可烂秧;低于15℃连续5天以上,早造死苗,反青亦慢;晚秋日均温低于20℃一连3天以上即寒露风吹扬水稻花粉,致空粒减产;冬日低于5℃即使热带作物受害,称为“暗霜”。 夏季雨量由锋面、雷雨、对流雨、台风所成,暴雨时发(日雨量大于50毫米)都可成灾,尤以前汛期和后汛期联合,使“龙舟水”和“慕仙水”连接起来时,成灾最大。 旱灾主要由稳定高压所成,如1964年11—12月连续晴天达43天,故同前冬旱与早春旱相连,形成灾害。 此外,龙卷风亦可造成灾害,群众称“屈尾龙”。 1878年3月白鹅潭起龙,毁屋1500多家,覆舟死人数百,雾日不多,如广州雾日年均4.8天,因三角洲地面低层空气高温之故。 (四)热带性动、植物珠江三角洲不生长赤道性植被,但热带性的却不少,虽然今天人工开垦使天然植被消失,但在一些村前村后的“风水林”和“杂木林”中,仍可见热带树种残存,如格木(Erythrophyleum fordii)、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等,表明古代山丘台地是热带季风雨林植被分布区。 在山谷还见有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野芭蕉(Musa balbisiana)群丛分布,林下灌木、藤本、草本植物亦以热带种属为主,每成优势群落。 今天广泛分布的榕、木棉、鱼尾葵、凤凰木亦为热带树种。 珠江口红树林中,有秋茄(Kandelia candel)、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等,沙滩上有海刀豆(Canavalia mariti-ma)、厚藤(Ipomca pescaprae)、海杧果(Cerbera manghas)、耐盐植物老鼠(Acanthus ilicibolius)等,在东莞、宝安、深圳、珠海均有分布,据1983年航片量算达5000亩以上,组成红树林植物达11科13种。 在三角洲区常见种达500多种,也反映出热带特点,分属130多科373属(陈树培,1984),其中纯热带属占42%,连泛热带性属计则达53%。 鼎湖山区热带属占62%,热带种占56%,即1291种,罗浮山冲虚观风水林146属中,泛热带属占91%(郑芷青,1987)。 常绿季风雨林植被多为风水林及杂木林,多属次生性,是一种热带区系成分为主的类型(王铸豪,1982),面积不广。 在广大台地低丘区多为常绿灌丛。 热带成分为主的草坡,生长在砖红壤性土层之上,易发生水土流失。 食虫植物猪笼草(Nepenthes mirabilis)等都是热带性植物。 热带植物生态特征也充分反映在常见的栽培树木中,如板根、气根、支柱根可见于榕树,能独木成林;老茎生花现象见于杨桃,木菠萝;全年生花见于白兰、扶桑;锒钳叶见于杧果;衰颓叶见于杧果、荔枝;滴尖叶见于菩提树。 这些热带植物生态特征和这里是热带季风雨林分布区相一致。 其中如白木香(即土沉香)在明代曾广泛种植在东莞县,成为东莞名产,称“莞香”。 这都说明珠江三角洲是热带性三角洲。 还有,与此相应的还有大型热带动物栖息于三角洲地区,虽然今天已被人们猎尽,如犀牛记于东莞丘陵区。 三角洲是水网区,以沼泽、洼地和低平林野为主,故也栖息不少典型热带巨型动物,它们也反映出三角洲原来的热带特点。 如亚洲象、马来鳄、孔雀等在古书即有不少记述,或更有化石为证。 如三国时广州地方仍有鳄鱼生长,《水经注》称:“鼋鼍鲜鳄,珍怪异物,千种万类,不可记胜”,今天平洲渔民亦曾在河道中采出鳄鱼头骨,说明广州有鳄。 顺德、新会且有成条鳄鱼骨格出土,大林的(棠下)14C测定为3020±80年,勒流的为2540±105年。 东莞南汉还有象群害稼记载,作者亦曾在广州古西湖区采得象胫骨于淤泥层中,《南海志》(元)尚记有象的生存。 孔雀则在晋代时开平、唐时新会均有记载。 可见珠江三角洲自古以来,即为热带动物分布之地,其中象牙已被猎用,作商品看待,唐《北户录》载:“牙小而红,堪为笏裁,亦不下舶来者”。 鳄鱼因吃人畜故被记录下来,它和长江的扬子鳄很不相同,与今天南洋群岛湾鳄(Crocodilus porosus)、马来鳄(Tomistoma sp.)一致。 而象则为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今天由于三角洲不断开发,人口增加,林木破坏,它们已被猎食殆尽。 小结从地理环境组成各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和动物分析,珠江三角洲是个热带性三角洲,与黄河,长江三角洲不同,地貌水文上表现为多汊道的良好水网,广宽深水河道众多;气候上热量和辐射丰富;植被生长旺盛,种类众多,动物繁生,对工农业生产至为有利。 从类型上看,珠江三角洲与红河及湄公河三角洲等热带型三角洲近似。 在我国热带地区较稀少的国情下,应重视充分发挥珠江三角洲的热带性特点和潜力。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huangtou/4475.html
甲子光年 小游戏 智能座舱 开源鸿蒙…知名游戏引擎在中国的本
AI需求持续强劲 三星Q2营业利润飙升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