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台大戏穿越时空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携经典亮相上海

8月6日至8月11日,“2024 再芬黄梅·上海演出季”活动在上海天蟾逸夫剧院进行。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韩再芬携老中青三梯队演员集中亮相上海。

四台大戏,六场演出,“老三篇”+“新世纪里程碑”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其中《徽州女人》《女驸马》由韩再芬领衔主演,《罗帕记》《天仙配》由再芬黄梅青年团演员主演。

《徽州女人》二十五年容颜依旧

今年是黄梅戏《徽州女人》诞生25周年。从1999年至2024年,黄梅戏《徽州女人》经过25年的检验久演不衰,被戏剧界誉为黄梅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艺作品。

《徽州女人》上海演出现场 本文图片均为主办方供图

领衔主演韩再芬与《徽州女人》相辅相成。她追求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情怀的有机结合,演绎的“徽州女人”形象深入人心。《徽州女人》一反传统黄梅戏小、巧、轻、喜等风格,代之以深邃、凝重的风格,产生启人思辨的震撼力量和艺术效果。

自首演以来,《徽州女人》荣获第六届中国戏剧节“曹禺戏剧奖·剧目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田汉戏剧文学奖”等多项大奖。韩再芬因此剧荣获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十一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第九届文华奖“文华表演奖”等。如今,《徽州女人》不仅在全国各地广为巡演,还数度赴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演出,收获强烈反响。

青春版《罗帕记》上海首演

《罗帕记》是黄梅戏传统剧目之一,与《天仙配》《女驸马》并称黄梅戏“三绝”。它将流行的公案戏演变为一出世俗家庭的伦理戏。讲述的是尚书女陈赛金与夫君王科举因误会分开,历经种种曲折最终破镜重圆的故事。

青春版《罗帕记》陈赛金的扮演者汪晨晨曾凭借《罗帕记》选场“回娘家”进入新时代“黄梅之星”总决赛,又以一段“一见罗帕痛在心”在总决赛中荣获榜首。饰演王科举的马腾在“逼帕”、“描容”等核心唱段中颇具光彩。还有爱憎分明的店姐(周园园饰),心术不正的奸贼姜雄(张恒),善良忠厚的老管家(魏广饰)等,由再芬黄梅青年演员演绎的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构成一部久演不衰的黄梅戏经典。

黄梅戏《天仙配》经典再现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这段传唱于大江南北的朗朗上口的优美唱段源自《天仙配》。

黄梅戏与上海有着很深的渊源。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风靡全国。在香港映演时亦受到热捧,受其启发,香港影人创作出新的电影样式——黄梅调电影,而后约莫十个年头,港台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华语电影海外市场,几乎全都笼罩在黄梅调的风潮中。

可以说,黄梅戏《天仙配》的影响力举足轻重,奠定了黄梅戏广泛的群众基础,上海也是黄梅戏的福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黄梅戏《天仙配》有了电视剧版本,由韩再芬主演,成为80、90后的回忆。

黄梅戏《天仙配》

韩再芬说:“好的剧目是用心血铸造的,我们要珍惜并传承。”2016年,在她的带领下,为传承这一经典剧目,再芬黄梅复排了青春版《天仙配》。本月七夕之夜,由江李汇、谢军领衔主演,再芬黄梅青年团全青春阵容呈现的黄梅戏《天仙配》,将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与观众见面。

韩再芬版 《女驸马》即将上演

再芬黄梅演出频次最高的剧目,非《女驸马》莫属。安徽省安庆专区黄梅戏剧团(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前身)首创首演的《女驸马》,经过六十六年的市场检验,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经典剧目。

追求爱情乘风破浪、偶中状元误招东床……《女驸马》贴合大众心声和传统审美,百姓喜闻乐见,成为当之无愧的“看家戏”。本次上海演出季,这部传统经典将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马自俊,老戏骨张银旺,国家二级演员汪晨晨、张敏、马腾、王泽熙等名家新秀联袂呈现。由汪晨晨饰演前半场,韩再芬饰演后半场,这也是再芬黄梅“传帮带”精神的集中体现。


为什么说黄梅戏起源于安徽

人民日报: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时节上山采茶唱的独特戏曲唱腔“怀腔”与地名无关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市,一代黄梅戏大师严凤英就是安徽省安庆人,黄梅戏与湖北省黄梅县并无关联。 并且黄梅戏一直用安徽省安庆市地方方言歌唱,起源于安庆地方黄梅时节采茶歌曲,大部分黄梅戏演员都是安徽人。 而湖北省方言与安徽方言差异很大,湖北省只是借黄梅县地名虚构起源历史以争夺黄梅戏文化遗产,黄梅戏在湖北并没有太大知名度。 来过安庆的人都知道,安庆人说话婉转动听唱黄梅戏最正宗。 黄梅戏文化深深植根于安庆人的血液和细胞中。

黄梅戏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重要的文化名片,从孕育、成形、发展、壮大,至今已走过两百年的时光。 但是,对于这一重要的地方戏曲剧种的起源,一直众说纷纭。 最近安徽省专家通过田野考察和资料研究,提出了新说法,认为黄梅戏起源于安庆地区。 此说推翻了流传较广的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的传统说法。

2015年11月,在安徽省市两级宣传部门的支持下,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以《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作为学术课题,聘请多位多年从事黄梅戏艺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对黄梅戏起源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调查研究。 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通过7个月的田野调查,对民歌、时调、鼓书、灯戏、佛道音乐、青阳腔、高腔、弹腔等音乐进行调查和取样录制,调查地域涉及安徽、湖北、江西、江苏、陕西五个省区,采访对象达413人,收集民歌3000余首,录制音像达900多分钟。

参与此项调查的安徽黄梅戏研究者王秋贵说,黄梅戏的语言以安庆方言为基础,声腔以安庆民歌为基调,黄梅戏吸收的不少民歌早在黄梅戏诞生之前就已经在安庆地区流行。 此次田野调查的一个重要发现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陕西省南部商洛地区,居住着许多清朝康、雍、乾时期从安庆各县迁过去的移民。 他们早就失去了与家乡的联系,直到近年各家族才陆续寻宗认祖。 尽管远隔千里,但他们至今还操持着安庆方言,还传唱着200多年前从老家带过去的民歌,其中不少民歌已经成为黄梅戏的声腔。 比如商南《十二时会姐歌》无论是音乐还是唱词与安庆的《探姐》如出一辙。 此外,商南的《偷情歌》与安庆的《玉美郎》,商南的《姐的心思娘难猜》与安庆的《手拉槐树望郎来》等也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 王秋贵说,这说明黄梅戏的声腔不是外来的,而是起源于安庆本地。

据课题组成员介绍,通过调查,他们发现黄梅戏的音乐95%来自安庆地区已经流传的民歌、花鼓戏、道情、弹词、高腔和徽调,而安庆地区当时又是民间戏曲的中心,这也佐证了黄梅戏起源于安庆地区。

此外,课题组通过对安庆方言与黄梅戏音乐的关系进行考察也发现,安庆方言与湖北黄梅方言的平仄关系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也直接反映到唱腔之中。 课题组在报告中认为,安庆方言的特色之一,就是语音平缓,很少出现高低陡峭的跳度音律,因此决定了黄梅戏唱腔的波纹形状流畅,黄梅戏被观众称道的特色:易懂、易学、易唱,和安庆方言存在因果关系。

此前戏曲学术界一般都认为黄梅戏是清末湖北黄梅县水灾难民在流浪过程中带入安庆地区的,灾民传唱的湖北采茶调与安庆民间小调和其他戏曲形式融合形成了黄梅戏。 但安徽戏曲研究者在查阅目前可见的所有关于黄梅戏的文史资料和田野调查中,都没有发现有关湖北采茶调在安庆传播的过程和事件。 在调查报告中,安徽学者认为,湖北黄梅县发大水的时候,地处下游、地势更为低洼的安庆地区也是汪洋一片,难民想经过皖河流域各县进入安庆城内是不可能的,因此假定灾民沿途传播采茶音乐的路线图不能成立。

也有专家指出,当前能够证明黄梅戏起源的文献证据还很缺乏,此次调研中能找到的最早的记载黄梅戏的资料是1879年10月14日上海《申报》上的一则报道,证明在1879年之前,在安庆北门集贤关一带每年都有“黄梅调小戏”上演。 戏曲史专家廖奔说,缺乏文献记载是地方戏曲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因此建议下一步要扩大文献的搜寻范围。

安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爱军表示,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一张文化名片,弄清楚黄梅戏的起源对于更好地研究地方戏曲的诞生、发展的规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民族艺术瑰宝都具有重要意义。

黄梅戏起源有了新说——起源于安庆地区

韩再芬现在还登台表演吗

登台表演的,比如以下2018年的新闻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韩再芬将于7月下旬携经典原创黄梅戏《徽州女人》登陆鹏城,让喜欢黄梅戏的深圳市民领略黄梅戏的魅力和独特的徽州文化。 韩再芬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梅戏),多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白玉兰戏剧奖”等奖项和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等。 同时,她凭借自身魅力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曾荣获首届华鼎奖“2007中国影视名人公众形象满意度第一名”“2008中国演艺名人公众形象最佳戏剧女演员”称号。 在演艺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韩再芬也活跃在社会公益的舞台上,义务担任“诚信中国”形象大使、“快乐童心”文化志愿服务形象大使等职务。 7月22日20点,该剧将在深圳大剧院演出。

你觉得谁唱的黄梅戏最好听?为什么?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社会上曾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严凤英大师去世后,解剖她的遗体时发现她的声带与常人不同,发音功能高于常人。 虽然不知道这种说法是真是假,但可以肯定的是,严凤英大师不是普通人,她优美的唱腔永远留在黄梅戏爱好者的心中。 安庆的韩再芬艺术剧院,韩再芬老师是该剧院的领军人物,黄梅戏迷们普遍喜欢韩再芬的演唱和表演。 她的扮相俏丽,嗓音圆润,表演细腻,演唱韵味深厚、清亮悦耳,所演唱的黄梅戏深受广大爱好者们的欢迎。 在黄梅戏表演方面,目前无人能及严凤英大师。 她不仅扮相好,而且有一双灵动解意的双眼;她的音色柔美圆润,音质明净优美,具有磁性,容易引人入戏;她在表演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表现得淋漓尽致,动作细致入微,词句的拖腔迭起,承上启下处理得非常到位,音节与音节间没有缝隙。 她的吐字清晰,表演说唱入戏,动作表情协调而不木讷。 虽然马兰、陈再芬等人从事戏剧的时间较长,但在唱、念、坐、打、动作表情、音色、音节铺垫方面仍有裂痕出现,有时拖腔不自然,说唱表情与动作不协调,剧情转入悲郁时,表情还处在喜悦中,当转入欢喜时表情还处在悲情中,有时环境词义表现愉悦,唱腔不随剧情人物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而像京剧中的李胜素等演员,她们的表演说唱动作表情就很到位,比较入戏,能够做到表演随剧情人物情节的变化而变化。 黄梅戏的各位演员们应多观摩其他剧种成功的表现方式,取长补短,不断吸收别人的表演各方面的经验,充实自己,让自己及团队走得更远。 在黄梅戏演员中,韩再芬不仅人长得漂亮,非常有气质,而且她的表演和唱功,在目前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尽管我也很喜欢其他演员,但在我心目中,韩再芬的偶像地位无人能及。 从艺三十年来,韩再芬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同她的艺术魅力一样,韩再芬具有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 在全国亿万观众的心目中,韩再芬永远是那个“黄梅仙子”。 韩再芬在舞台上的风姿绰约,扮相俏丽,主要表现在她的唱腔上。 她的嗓音甜美,非常适合演唱黄梅戏,尤其是对黄梅戏女性的娇羞、泼辣的特点富有表现力。 同时,她的唱腔浸润着黄梅戏本土的风味,更具地方色彩。 更难得的是,韩再芬的生活作风极为严谨,从不与人拉拉扯扯。 在社会上听不到任何关于她的闲话。 因此,深得广大戏迷的爱护和尊重。 韩再芬作为“德艺双馨”的著名演员,她现在是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津贴,被文化部评为表演艺术专家。 在《小辞店》中,韩再芬清丽脱俗的扮相,在妩媚中透着稚嫩的娇憨之态;她清澈灵动的眼睛仿佛会说话,表现着内心的纯真;笑起来甜美至极,让人如沐春风。 最大的亮点是“花开花放”那一段唱腔,将一个少妇沉浸于爱情甜蜜之中、自喜自信又欲说还休的娇羞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后与蔡鸣凤分别之际的那段“来来来”唱段,更是如泣似诉,余韵袅袅。 那种情真意切、难舍难分的场景,让观者不禁泪眼婆娑。 我喜欢严凤英大师的女驸马,也喜欢韩再芬的小辞店,各有各的长处,都很好听。 我记得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大概在六三年,严凤英来芜招生,住在鸠江饭店。 我的一个亲戚带我去考试,她当时跟严凤英都认识。 我正在上课,把我喊出来一同坐黄包车,人拉的大轮子那种。 到了那里上了三楼进入房间,里面迎面坐了三四个人。 严凤英要我唱首歌,我当时唱了流行红歌《大海航行靠舵手》。 因为还小,不懂事,又胆小,所以没被录取。 严凤英牙齿发黑,估计是长期抽烟所致,讲话声音很好听。 如果当时被录取的话,我这一生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变了。 现在我一直都喜欢黄梅戏,马兰、韩再芬等唱得都很好听,更不用说严凤英了。 我是安徽人,爱听黄梅戏。 在我心里,最好的只有两位大师,严凤英和马兰。 非常可惜,在我出生之前,严大师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离开了人世,只能听她留下的音响资料。 可是马兰老师就太可惜了,最好的艺术年纪,由于狭隘的体制问题和人事问题,马老师离开了安徽,目前也长期住在上海。 90年代中后期,她依然有很多大戏演出,享誉世界。 喜欢严凤英大师自然不必多说,喜欢马兰而不是其他的谁谁谁,除了马兰老师天生有一副唱戏的好嗓子,亮丽厚重,也因为马兰老师崇高的人品艺德。 真的太可惜了,现在几乎也看不到马兰老师的演出了。 这些年听黄梅戏很少了,小时候经常在晚会上看到,感觉曲调优美动听。 尤其唱黄梅戏的演员都非常漂亮,比如马兰、韩再芬,还包括大酒窝的吴琼。 这些年听黄梅戏少了很多,但今年上半年去安庆还专门进剧场听了听,很多片段还是觉得好听。 要说小时候听到最多,也感觉演员最漂亮的,那就是马兰。 对马兰有更多好感,不仅因为她演唱好听,还因为她在《西游记》中演过唐僧的美丽母亲。 马兰演唱过《女驸马》等经典黄梅戏,还出演过《西游记》、《严凤英》等影视剧。 马兰的丈夫,是文化学者余秋雨。 马兰,1962年生于安徽太湖县,1980年从安徽艺术学院毕业,进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工作。 1981年,马兰赴香港演出黄梅戏《女驸马》。 马兰出演黄梅戏《红楼梦》。 1980年,马兰出演戏曲电影《李天保娶亲》。 1983年,马兰出演杨洁执导的电视剧《西游记》,扮演唐僧的母亲。 马兰在剧中出现的镜头不多,温柔美丽的形象却令人印象深刻。 1984年央视春晚上,马兰短发粉衣上台,表演了一段《女驸马》。 马兰的短发打扮,引发了当年的女性发式风潮。 1984年,马兰出演戏曲电影《龙女》。 1988年,马兰出演电视剧《严凤英》,在剧中扮演严凤英。 凭借这部剧,马兰获得第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演员,第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女主角。 马兰扮演的严凤英。 严凤英是杰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 1968年,严凤英不堪凌辱自杀身亡。 1988年,马兰出演戏曲电视剧《劈棺惊梦》。 杂志封面上的马兰。 马兰和余秋雨。 两人的年龄相差16岁。 马兰和余秋雨。 2000年左右,马兰逐渐离开舞台,淡出公众的视野,夫妻俩目前主要居住在上海。 马兰近照。 短发马兰。 今年5月份去安庆,这里是马兰的故乡,也是韩再芬的故乡。 除了黄梅戏博物馆,几乎看不到马兰的影子,而韩再芬的照片和名字在街上随时可见。 这应该与马兰历来的低调有关,也与韩再芬在安庆拥有很大的人气有关。 当地人说,韩再芬为安庆做了不少实事好事,人们对她一直很认可。 娱乐答不休,我是郑捕头。 欢迎关注。 喜欢韩再芬老师,她的表演是非常细腻的,是一位唱功极好、唱腔优美动听的黄梅戏演员!她对艺术的执着和自身的人格魅力。 韩再芬:1968年出生,安徽潜山人。 1980年进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学员队学艺,学艺两年,1982年便登台演出。 1984年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姣》,一举成名。 黄梅戏《徽州女人》中,韩再芬调动了全部的感情,为在场的左右观众讲述着这样一个故事。 我们土生土长的安徽人,对黄梅戏更是别有一番钟情,细细听品,那悠扬婉转的黄梅调,真的能够沁入心脾,百转千回。 是一位唱功极好、唱腔优美动听的黄梅戏演员!现任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兼中国文联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文联副主席、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庆市文联主席、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第十三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huangtou/9608.html
体外诊断企业英科新创 拟创业板上市 募资11亿4名实控人美国
国乒真正的敌手 是AI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