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天垚(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在甘肃敦煌,借助数字照扫、物理渲染等科技手段,敦煌藏经洞室藏6万多卷珍贵文物的历史场景被搬到展览现场,人们得以近距离感受历史之厚重;在四川三星堆,数字文物修复等跨学科交叉融合新手段在解码文物信息和开展文物修复上大显身手,器物实现跨坑完整组合;作为智慧博物馆的典范,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中华文明云展,虚拟数智人精彩亮相,让观众畅游“古代中国”的同时可以解锁智能语音讲解、观摩文物虚拟修复,享受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明智慧,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多次强调“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今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各领域广泛应用,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提供了更多可能。
一方面,数智技术的创新应用让传统文化资源实现数字化存储和展览展示。这使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提高了文化资源的可访问性与传播效率,更多人有机会去了解和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多年的数字化探索,故宫博物院目前已完成90多万件馆藏文物的数字化,超10万件文物的高清影像向社会公布,囊括了保护、展示、研究等各项功能的数字故宫正成为全球亿万观众开启博物馆的新方式。最新统计,我国已累计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13万部(件),全国博物馆藏品数量4665万件(套)。数字化成为博物馆发展新趋势,珍贵文物在虚拟世界里实现永恒。
另一方面,在数智技术的支撑下,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重建和保护不断开创新局面,使得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能够更长久地为人们共享。比如,少数民族的濒危语言、手工艺术和戏曲表演等,都可以使用数字信息技术采集处理,建立起文字音频影像数据库。在殷墟,数字技术被运用到甲骨文研究中,不仅建设了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深度学习技术还可以对甲骨碎片进行自动缀合。就在前不久,上海大学与西藏谢通门县在对当地古壁画的实地考察中,通过高精度扫描,将壁画的每一个细节都精准记录,借助三维建模和虚拟展示等数字技术,将这些壁画永久保存下来,从而实现文化守护。
数智技术的创新应用,拓宽了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的边界。尤其是数字摄影、高清技术、大数据、云技术、全息技术、虚拟现实等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结合,为文化内容创新和空间场景重构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文化产业不同门类资源的组合提供了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与网络综艺、网络直播、网络展演等新兴业态相结合,衍生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消费者的审美体验。在人们身边,数智技术帮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与现代生活的无缝对接,比如智能化的文化展览、智能导览系统等,增强了传统文化景区的互动性与吸引力。此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语义分析与大数据挖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揣摩”现代人的审美与消费需求,为文创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智能化推广营销提供助力。
数智技术的创新应用,将为保护、活化、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开更多想象空间。我们在以技术创新驱动文化内容创新的同时,也需进一步激发文化企业创新活化传统文化资源的活力。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品服务创新的生力军,文化企业数量和营收不断增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提供了重要动力。据统计,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企业7.3万家,实现营业收入12951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8.2%。此外,借力科技手段进一步加强美育教育,将提高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水平,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创意和传播力量。
让传统文化融入消费全过程
让传统文化融入消费全过程:挖掘文化内涵、创新文化体验、数字化赋能、跨界合作、培养文化消费群体。
挖掘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融入产品设计和宣传中,使其更具吸引力。 例如,在服装设计中,可以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刺绣、印花等,打造独特的品牌风格。
创新文化体验:通过创造独特的文化体验,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 例如,在博物馆或历史遗址附近开设特色文化餐厅,让消费者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数字化赋能:利用数字化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 例如,在博物馆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文化背景。
跨界合作:与其他产业进行跨界合作,共同打造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电影、音乐、艺术等领域,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
培养文化消费群体:通过教育和培养,提高消费者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使其更加愿意为传统文化消费。 例如,开展传统文化讲座、展览等活动,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
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传统文化与消费的融合发展。 例如,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措施,促进其健康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消费全过程,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消费体验和文化享受。 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现代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现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传统文化是乡村精神的支柱,它承载了乡村的历史和记忆。 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可以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文化创造力,推动乡村文化的复兴和发展。 2. 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资源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利用传统手工艺、特色农业等文化资源,可以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吸引游客,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化。 3. 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对乡村社会治理具有积极影响。 传承和发扬这些文化精髓,有助于提升乡村居民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乡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为了加速乡村振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产能:现代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和高效农业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用水安全。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同时注重生态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 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利用农村资源优势,发展第二、三产业,引导农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加强农村产业园区建设,吸引企业投资,创造就业机会。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鼓励农民创业创新。 3.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加大投入,改善乡村道路、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 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注重乡村环境保护,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
数字技术赋能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数字技术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方法如下:
1、文化内容的数字化保存与传播:
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数字化保存,包括文学作品、音乐、戏曲、绘画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同时利用数字化渠道进行广泛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
2、虚拟展览与体验:
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增强现实(AR)技术等数字技术手段,可以打造虚拟的文化展览和体验空间,让人们可以在线上进行参观和互动。 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传统文化的展示形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现代人对个性化、趣味化的需求。
3、互动学习和创作平台:
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建立一些互动学习平台,让人们能够在线学习和交流传统文化知识。 同时,数字技术还可以提供一些创作工具和平台,让人们可以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创作中,进行个性化和创新性的表达。
4、化遗产保护与修复:
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可以对古建筑、文物等进行三维扫描和模拟,帮助修复和保护。 同时,数字技术也可以用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重建,让人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已经消失的古迹和文物。
扩展资料: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产业与新兴科学技术挂钩,利用数字传播手段进行宣传,进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以致于收获更高的利润。
当然,数字技术不仅可以运用到产品升级以及推广上,也可以运用到文化输出以及传播上。 近几年来,利用数字技术以及网络传播技术宣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成功的,越来越多的国人感知到了中国优秀文化的魅力,越来越多的世界友人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