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中药生死局 超70亿大并购

出品 | 虎嗅科技医疗组

作者 | 陈广晶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视觉中国

在三个多月前,国内中药行业龙头天士力庆祝公司成立三十周年时,那热闹的氛围很难让人想象:此后90天里,天士力会被天士力集团迅速出售。

本以为发布AI大模型是为了放手一搏,现在看来更像是为公司争取好身价所增加的筹码。

根据8月5日A股上市公司天士力发布的公告,天士力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所持的天士力28%的股份转让给了华润三九。

完成交易后,华润三九将手握天士力28%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国华润成为天士力的实际控制人。天士力集团还在同日与国新投标签约,将5%的股份转让给后者。

华润三九需要支付约62.12亿元,加上国新投标需要支付的约11亿元,天士力此次并购的总价达到73亿元 。这是近年来“国家队”并购中药企业的峰值了。

近年来,华润等“国家队”入驻中药龙头企业已经成为趋势,昆药集团、康恩贝、康美药业、广誉远、太极集团等都已经被收编。华润三九当年买昆药集团28%的股份才花了29.02亿元。

随着天士力被华润三九并购交易逐渐落地,意味着天士力也被“国家队”收编了。这家成立于1994年的民营中药企业,最知名的产品就是复方丹参滴丸。该药不仅在国内占据了心血管口服药畅销药的榜首,作为中国中药出海的先锋,2007年就向美国FDA递交了临床试验申请。

虽然至今没能进入美国市场,一度成为业界调侃对象,但是同时也是获得部分行业人士的认可。在这款药的基础上才有了后来市值200多亿元的中药大厂。

在前几年的新药开发热潮中,他们也是频繁出手。现在天士力的新药研发项目已多达98款,除了中药产品,干细胞、ADC等生物药、化学药都在其中。

可以说,这是一家看起来颇有前景的公司。就在5月初的三十周年庆祝活动上,天士力董事长闫凯境还在讲其通过数智化建设,引领现代中药创新发展新范式的雄心,期望将中医药数值化进程与化学药、生物药并驾齐驱,真正实现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

这样一家公司走到卖厂这一步,对很多人来说是意料之外的。 虽然股市上,股价也曾在单日大涨5.68%,但是很多医药人为此感到伤感、惋惜。而在这些反应背后,中医药产业领域更大的变局也早就在酝酿中了。

天士力们没有退路了

天士力的故事并没有太多新意,近年来“国家队”快速接收各大民营中药企业也不是秘密了。

据行业人士统计,在并购天士力以前,华润系已经将至少5家知名中药上市公司收入麾下。同为“国家队”的国药集团高调入驻了太极集团。另据行业媒体E药经理人报道,市值TOP10的中药上市公司中,至少70%有国资背景。而且这个过程几乎就是集中在近5年内。

在其背后,中国医药市场规则和发展逻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叱咤风云的老牌中药企业英雄迟暮,在转型中稍有不慎就面临淘汰出局。

从以往的经验看,中药上市公司不得不引入国资,往往是因为收入急剧下降,难以为继。

中药上市公司很多是依靠单一大品种打天下的,比如康恩贝,丹参川芎嗪注射剂曾经撑起了该公司四分之一以上的收入、近50%的净利润;昆药集团的血塞通(冻干)所在赛道曾有80亿元规模,该药本身也支撑起了公司业绩的半壁江山;天士力最能赚钱的产品也只有复方丹参滴丸。

这种发展模式抗风险能力太弱。正因为此,丹参川芎嗪注射剂在医院的使用受到重点监控,且被踢出医保目录,乃至最终退市、停产,对康恩贝形成了致命打击。

昆药集团营收下滑,最后不得不被华润三九并购,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主导产品血塞通(冻干)在2017年版本的医保目录中,支付范围受到了限制(限二级以上医院使用),影响了销售。

可以看到,上述政策仅实施4个月,血塞通(冻干)销量就下滑了12.64%,公司净利润下滑18.9%,只有3.3亿元左右,到被收购的2022年,其扣非净利润已经只有2.5亿元了。

相比之下,天士力的情况更加复杂,可以说是遭遇了连环打击,退无可退了。

相当长时间里,天士力的主要收入都是来自医药商业板块(曾占到公司总营收的58.7%),覆盖面向医院端的药品批发,面向患者端的批发和零售。

2018年以来,国家多项政策就是针对这些在中间环节发力的,包括“两票制”(包括面向医院的批发和面向零售的批发和零售业本身)、集采,以及提高零售门槛的“药店分级”等新政,都严重冲击了天士力,导致其现金流越来越紧张。最后迫使天士力于2020年初彻底剥离了这部分业务。

这一调整虽然表面上拯救了现金流,但是危机仍然存在。沈阳化工大学的徐宏鑫,在2022年发表的一篇分析天士力财务能力的文章中直言,这家公司有应收账款回收缓慢、资金运用效率低、公司产品生命周期进入衰退期及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相应作出调整。

加上研发投入快速增加,天士力的现金流问题又隐现了。

2024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表现尚可,净利润2.95亿元,同比还增长了11.58%,但是该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下降了324.05%,比商业板块仍然是主力、需要代替医院向生产企业垫付大量资金的时候还要严重。

天士力给出的解释是“公司报告期内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托收金额低于去年同期所致”。不过,其负债不断增加等问题,还是引发了外界对于天士力资金窘迫的揣测。该公司2023年短期借款已经增长到了7.23亿元,相比2022年增长了近300%。

接下来,随着线上药店纳入医保支付体系,以及控制零售药品价格的多项政策落地,天士力的收入还将受到更加严重的影响,届时他们在现金流方面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这或许是天士力卖厂的真相。而 在中药大厂陆续涌入“体制内”后,中医药发展的变局也逐渐清晰。

来自:天士力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

近3000家中药生产企业将出局

国资之所以热衷于并购中药大厂,除了看中产品,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承担了全面提升产业链的使命。

相比天士力的沉默,华润三九在与投资者的交流中大大方方地谈论了并购天士力的事宜,并坦陈了对天士力已有产品管线以及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的看重。

“并购的本质是整合。” 有分析人士指出。华润三九在选择标的时,也结合了自身的特点,并有战略方向上的考量,标的企业已有的品种是最直接的参考项。

通过收购昆药,华润三九在下游“消灭”了竞争对手。此前,他们与昆药集团在血塞通胶囊市场较量多年。天士力的核心产品复方丹参滴丸,在心脑血管用药领域已经是市占率第一的品种了,在实体药店,其销售额远超血塞通胶囊。

将昆药、天士力收入麾下,无疑令华润三九在心血管用药方面形成了优势地位。

除此以外,华润等“国家队”在中医药“上游”的拼抢更加凶猛。作为血塞通系列产品的原料,昆药在这一领域布局了70多年,不仅覆盖了种植、饮片加工、活性物质提取、制剂生产、营销推广整个产业链,还建立了中药材全生命周期内的可溯源智能化管控。

在产业链上,天士力也有数十亩获得了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丹参种植基地,以及三七种植基地。按照天士力公告所说,这些药材足够其实现“自给自足”了。

国药集团的手笔也很大。公开信息显示,国药集团已经在23个省份参与共建了189个中药材生产基地,覆盖115种道地药材,总面积38万亩,还有1.6万亩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为了控制药材质量还引入了全程可追溯数字化质量平台。太极集团在其中贡献过半。

广药并购康美药业、山西国资入驻广誉远,也都有将其经营多年的中药产业链收入囊中之意。

比如:康美药业,有7个中药材批发市场,4万亩药材种植基地;广誉远早在2013年就提出了全产业链打造高品质中药的战略,在吉林、河北、江苏、河南等地建立了人参、鹿茸、地黄、党参等多个种植基地。

近年来,集采叠加中药材价格上涨,给中药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性受到空前的重视。

同时,国家提升中药质量标准的要求,也倒逼中药企业不得不重视对产业链的控制。

可以看到,在7月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中,针对中药质量提出的要求,要健全中药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从中药材种子种苗、种植养殖一直延续到中药饮片炮制。而在药品质量评价体系中,临床使用上的安全性、有效性也是重要指标。

这大大提高了中药种植的门槛。作为受政策影响较小、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中药“国家队”在引领行业发展方面确实应有此担当,但是他们也并非唯一的力量。

前瞻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共有4750家中药生产企业。 分析人士认为,最终可能只剩下1000到2000家。 不止“国家队”,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也有可能加入到中药的“跑马圈地”中。

图为某知名中药材市场。来自:视觉中国

在整合完成后,不止很多中药大厂会消失,中药购销中间环节也会被排除在外。 这是因为绝大部分中药畅销药都会实现了全产业链上的“自给自足”。

中国商在中医药领域一直是令业内人士又爱又恨的角色。

一方面,他们连接了种植和生产企业,提供初加工产品,是中医药市场重要参与方。河北安国、安徽亳州等“药都”,都是有上千年历史的中药材集散地,到现在都有数十万药商活跃其中,这些地方每年的中药材总交易量都超过1500亿元。其中,仅亳州就有3万多名药商和560亿元以上的年交易额。

另一方面,他们也因为集中度低、“小散乱”等问题饱受诟病,部分药商有存在囤积药材,加重中药材价格飞涨的问题,还有不法商贩将活性成分提取出来、初加工不尽规范,造成了中国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的局面。

时至今日,尽管中药中间商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因为牵扯诸多利益方,要彻底淘汰他们还是会有很大的难度。

而且业界也担心,这种产业链上下游高度绑定的“巨无霸”模式,相当于把可以自由组合的乐高积木焊在了一起,虽然非常稳固安全,但是就不够灵活了,一旦决策失误,难以快速调整。

有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虎嗅,历史上,就曾出现过产能过剩又调整不及时,只能拿药材当柴烧的情况。

无论如何,中药产业链彻底改变已成定局。也许,在今天,快速涌现的数字化、全程可追溯系统、AI等新技术,可以帮助中药“巨无霸”们,减少业界所担忧的问题。


蔚来:度过最初生死局后,规模化盈利是新难点

历时783天,蔚来量产从1到了辆。

关于“蔚来能不能活下去”的疑问越来越少,大家更多开始关注,蔚来能够活的多好。

当我们把互联网社区的运营模式代入蔚来,便能在蔚来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一点对当下企业发展不同的启发。

虽然体量巨大,但年轻的蔚来的确能够算一个“初创企业”。 彼时正值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车企,蔚来赶上了这个红利风口,并坚持自身定位,将“豪华新能源车”贯彻到底,致力于为客户带来蔚来独有的尊贵体验。

在运营中,李斌的“个人品牌力”也为产品做了背书,并用情感标签维系用户,再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对产品做出改进。

服务是铸就蔚来成功的一大要点,也是饱受质疑的热点话题。

当蔚来的车卖的越来越多,他们还能不能做到如今的无微不至?

其实想想海底捞,当一种企业文化成为深入员工内心的行事准则,其崩塌的概率不大。 更可能提前爆发问题的,是这种模式背后的成本。

1.线下是物质与商业,线上是精神与荣誉。

北京的NIOHouse在王府井;成都的NIOHouse在万象城;济南的NIOSpace在泉城广场旁边的香格里拉大酒店一楼。

仅从选址来看,蔚来就将“豪华品牌”的身段儿拿的死死的。

曾经一个耗资8000万的NIODay让蔚来冲上话题的风口浪尖,而其寸土寸金的选址更是让钱显得好像大风刮来的。 但这些举动并非毫无价值,正如最近网上火的那部电视剧所说,“你拿一个什么样的包便挤进一个什么样的圈子”,在自主品牌难“上攻”的当下,蔚来出道即顶流,压根儿没想过在外围混什么市场亲民度。

不同于国产自主品牌绞尽脑汁让自己的新品牌与原有车型做出区隔以抬身价,蔚来虽然烦恼车能不能卖出去,却鲜少听见有人议论,蔚来的车值不值这个价。 这便是前期的大手笔营销带来的“身价”提升,也便于其后期推出价格较低的车型占领市场。

毕竟十块的东西卖八块大家都觉得占了便宜,五块的东西卖八块,就都得掂量掂量值不值。

就业内来说,蔚来的服务也是一等一的好,这种脱胎于互联网的经营模式,能够快速吸引用户粘性,建立起强大的凝聚力、认同感、归属感以及集体荣誉感。

蔚来的用户忠诚度有多好笔者就不过多赘述了,某个月业绩60%是老客户带来的车企,大概也就仅蔚来一家。

2.获得合肥投资方注资,产销进入正向轨道。

此前笔者曾在分析造车新势力的文章里提到,对现在的蔚来来说,产销逐渐走上正轨不能代表它能“活下去”,但产销走上正轨加上合肥的70亿注资,就能够证明蔚来的的确确站起来了。

造车前期没有不烧钱的,被烧死的造车新势力也不在少数,最初李斌拿“脸”当信用卡刷来了不少投资,真可以说是东拼西凑的度过了前期最砸钱的时光。

彼时蔚来最差的时候股价甚至跌到了1.1美金,大家都等着看李斌是不是2019年最惨的人。

万幸,不断地努力(凑钱)让蔚来扛过了最难的时光,并等到了合肥政府投资方的收留。

政府背书对蔚来来说意义非凡,首先这代表了一份认可,合肥政府认同蔚来能有大出息;其次就是钱,70亿注资让蔚来的腰板儿突然就挺了起来,也紧跟着带来了股价的再次飞升,解决了之前最难的资金问题。

3.自主品牌头部新能源车企,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品牌效应与用户服务都尽善尽美的背后,真正令蔚来站起来的是它的产品技术。

2018年11月27日,蔚来第辆车下线,2020年7月18日,这个数字变成了。

2020年6月份,蔚来ES8交付1264辆,环比上涨68.3%;蔚来ES6在6月交付2476辆,且自2019年6月份启动交付以来,已累计交付辆,超过了2018年6月开始启动、至今交付了辆的ES8(数据截止至2020年7月18日)。

蔚来用户累计行驶里程已超8亿km,足迹覆盖了341个城市。

整数总给人里程碑一样的仪式感,数据背后的接近个家庭也为蔚来的产品力做了最好说明。

蔚来的供应商基本都是业内顶端,在“原创”和“自主”上可谓精益求精。

全新ES8综合工况续航里程最长已经可达580km,不算业内最佳,但也绝对是顶端水平。

更值得一提的是车身搭载的NI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和NOMI车载人工智能系统。

全新NOMIMate2.0人工智能系统是基于车载计算能力和云计算平台集成的语音交互系统和智能情感引擎,就好像Siri和小爱同学,让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不一样的情感陪伴。 NOMI首个采用车内全圆AMOLED屏幕,在温度的同时兼具了满满的科技感。

还有NI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是由蔚来自主研发,搭载了全球领先MobileyeEyeQ4自动驾驶芯片,支持超过20项辅助驾驶功能,支持远程车辆软件升级(FOTA),能够做到持续进化,常用常新。

十分吸引人的还有蔚来推出的换电服务,为此蔚来耗资巨大,在各地修建换电站。 换电保证了车主在时间紧急时快速换电,而能够拆卸的电池也让车辆更加保值,不会因电池损耗而贬值严重。

方方面面综合下来,蔚来经历了重重磨难,终于有望“守得云开见月明”。

但这并不代表蔚来能够成为国内新能源车企最后赢家,正如贾新光老师所说:“需要注重的不是短期风口,而是长远发展战略”。

目前蔚来量产虽已实现新的里程碑,但依然无法实现基量和规模盈利。 能够在数量上降低成本的时候,蔚来才可以实现规模效益,有长远发展的最根本底气。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jinrong/15679.html
山东探索 新模式 催火城市IP 引客来鲁 旅游 演艺
姆巴佩首秀破门!皇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