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 再续华章:新时代广州考古发现与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展”18日在广州开幕。展览聚焦新时代以来广州文物工作取得的系列成果,展出220件(套)文物和一批珍贵的文献、影像资料,包括从化狮象遗址、增城金兰寺遗址、黄埔竹园岭、陂头岭等一批重要史前遗址的发现,可移动文物、考古遗产、文物建筑等重要文物保护成果。
作者:邓瑞璇、李幸子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重庆三峡文物保护基地地址-开放时间-预订指南
集颜值与内涵于一身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它不仅外表美丽,内在也富有才华。现代科技与文物的完美结合,带领大家探索和了解文物从研究到保护修复的重要过程。2010年至2012年,历时两年半打造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文物保护基地,集人文、艺术、科技于一体,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组成部分,主要从事文物科研、保存、保护与修复、分析鉴定、教育培训与展览、文物保护设备研发等工作。该基地位于南岸区南坪区,总投资约1.61亿元,占地面积8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基地内有三个主题展览,是文物爱好者、科技爱好者和孩子们的“天堂”。
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
展览一《世纪工程国家行动——三峡文物抢救保护工程成果展》
参观传统文物展,文物及其纹饰信息往往被放置在一个玻璃罩中。数字博物馆不同于传统的展览。这种数字文物艺术墙是由几块数字屏幕组合而成,文物纹饰会以艺术的方式“活起来”。有鸟儿拍打着翅膀,鲜花盛开,生动而美丽。数字体验馆共有8个展览,包括与文物保护相关的“知识星球”,专门播放文物修复动画片的小剧场,古琴修复的VR体验,数字拓片体验,真人考古绘图体验.对于孩子来说,是探索文物保护的好地方。展览二《数字体验馆》
展览三《再现光华——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科普展》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地址:重庆市南岸区丹环路1号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09:00-17:00(16:30闭馆),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当前位置博物馆里的基本展览对公众免费开放。60岁以下观众需通过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提前预约。凭现场参观预约信息、豫康码、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预约时使用的证件)入馆。敦煌元素穿越千年惊艳世界
作者:潘妤
原标题:第三届敦煌文博会开幕,敦煌元素穿越千年惊艳世界
金秋九月,古丝绸之路重镇敦煌又一次四方宾朋云集。 9月27-28日,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此召开,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团参会,来自政界、学界、商界的1300名国内外嘉宾参加了会议。
敦煌文博会是中国唯一以“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高端论坛和文化展示平台,每年举办一次,永久落户于敦煌市。 敦煌文博会今年已经举办至第三届。 9月27日,以“互鉴共进、和谐共生、增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为主题的开幕式暨高峰会议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正式揭开文博会大幕。
《绝色敦煌之夜》 本文图片韦德占 摄文博会演出:一场“绝色”大秀跨越千年
本届敦煌文博会上,推出了多场以敦煌和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艺演出。 除了每年助阵文博会的经典作品《丝路花雨》《大梦敦煌》外,今年还有三场专项演出,包括取材于敦煌壁画,综合运用设计、音乐、演唱、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呈现的《绝色敦煌之夜》,主宾国乌克兰与主办方甘肃省联袂完成的《相约敦煌·2018》和中央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敦煌》。
作为文博会的迎宾演出剧目,“绝色敦煌之夜” 以敦煌服饰研究和艺术研究为基础,以“东方魅、中国美”为主题,首次以敦煌颜色为主题,从浩瀚的敦煌美学中提炼出重要的元素——颜色。
据了解,2018年初,敦煌研究院在总结70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专家学者的艺术创作,联合四家机构共同成立“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挖掘蕴藏在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中的文化价值、人文精神和国际化禀赋,让这份文化遗产“活”起来。 并决定联合两岸三地相关机构和学者、艺术家,打造一台集音乐、服饰、舞蹈为一体的基于敦煌文化多元价值的创作演出,命名为“绝色敦煌之夜”。
整台演出选取敦煌壁画中青绿、土红、土黄、褐黑四个色系,分为6个篇章。 演出中,20套艺术复原壁画的再现服饰、80套创新设计服饰,将传统元素与当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丰富敦煌艺术的当代价值,创新属于中国的当代服饰文化。 加之方文山、霍尊和雷佳创作并演出的两首原创歌曲《九色鹿》《敦煌谣》,以及舞蹈《飞天》和琵琶曲的表演,从时尚传播的角度赋予了敦煌壁画服饰新生,以全新的视听感受诠释了敦煌美学和敦煌文化,惊艳了全场嘉宾。
开幕当晚的《相约敦煌·2018》由2018年的主宾国乌克兰和东道主联袂完成。 演出上半场由乌克兰国立维廖夫卡功勋合唱团带来14个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节目,集舞蹈、歌曲、器乐为一体,展现乌克兰民族热情奔放、拥抱未来的豪迈情怀。 下半场由兰州交响乐团演奏俄罗斯著名作曲家布列沙克·维克多·瓦西里耶维奇创作的交响乐《敦煌》。 而尤为让人惊叹的是以敦煌壁画的乐舞为素材的开场舞蹈《花开敦煌》,美轮美奂的肢体语汇和全息技术,呈现出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视觉呈现让人惊叹。
敦煌壁画古乐器复原展文博会展览:32个专题精品展荟萃61个国7000余件艺术精品
除了持续一月的演出,作为敦煌文博会重要组成部分的精品展览同样是目不暇接。 今年共有32个专题展览项目,荟萃了“一带一路”沿线61个国家的7000余件文物艺术精品,涵盖了历史文物、书法绘画、视觉艺术、文创产品等17个种类。 这些展览将从9月27日至10月15日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展出。
展览中,“敦煌壁画古乐器复原展”分外吸引目光,这个展览展出了敦煌壁画仿制乐器117件,琵琶、箜篌、筚篥、胡琴、鼓、筝、琴、瑟等纷纷从敦煌壁画中“复活”。 艺术家们更是现场演奏这些古老乐器,让观众恍如穿越时光,回到中古代乐器和敦煌乐舞文化的的奇妙世界之中。
同样由敦煌研究院推出的“丝路美地·敦煌”大型展览,通过数字化、多立体展示,让海内外嘉宾“零距离”体验敦煌艺术之美。 展区分为敦煌石窟艺术展示区、数字创意衍生品销售区与文创互动体验区。 观众除了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感悟敦煌石窟艺术的不朽魅力,还可以亲身体验敦煌艺术衍生品的制作,并将心仪的产品带回家。
“到世界找敦煌”流散海外文物复制精品展上,共展出莫高窟藏经洞120余件精美文物复制品,展出作品涉及历代绢画、纸画、麻布画和经卷等,展品内容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极高。 特别是作为世界孤本的唐太宗书《温泉铭》、堪称考古报告的沙州都督府图经、世界第一卷全卷雕版印刷品的金刚波罗蜜多心经等文物,描绘了一千多年前敦煌的社会生活画卷。
除了敦煌主题,文博会上的展览涉及了和“一带一路”相关的多个主题,包括古道天马——丝绸之路上的交通、织路·丝路织物艺术展、演绎敦煌—俄罗斯画家画敦煌专题展、 “写意中国”精品艺术展、“丝路上的星辰”60国艺术精品展、乌克兰摄影图片展、 “一带一路”国际版画邀请展、全息摹复焕丹青古代壁画非本体保护成果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影像丝绸之路——国际摄影艺术作品展、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艺术作品展等,这些展览大多集中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的B馆,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在专业艺术博览之外,集中在会展中心C馆的文博创意也是重要方面,此次博览会汇集来自30家文博单位的300余件文创产品进行集中展示,打造中国文化创意产品海外推广发布的重要平台,通过数字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践行“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为此,展会还引进了以实体游戏、VR展示、体感互动等为主的“互联网+丝路文化探秘展”和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科技体验产品,以及机器人茶艺表演、网上展厅、3D全景展示等,制造了文博会的科技感和参与感。
江口沉银亮相国博是怎么回事?国宝级江口沉银到底值多少钱揭秘
说到江口沉银就不得不说到张献忠的木鞘藏银的传说,现在这个木鞘藏银的传说已经算得上是正式的证实了,最近江口沉银就正式的亮相了国博了,也还真的事吸引了不知道多少观众了,所以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第一次完整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6月26日下午,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盛大开启,上千观众同时涌入现场观展,气氛火热。
江口沉银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全国考古发现系列展的首个展览,也是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第一次完整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从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四川文物部门接洽到6月开展,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双方从4万多件文物中精挑细选了500件,全方位展示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
现场燃
上千人挤爆展厅考古界网红亮相,不仅看宝藏,更看遗址考古方式等
自去年年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开启考古发掘以来,每一次考古成果都备受公众关注。 今年4月,由国家文物局主导的2017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中,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是受新媒体关注最多的项目。 考古界网红亮相,此次展览引爆了公众热情。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原定当日15时开始,上午便频频有观众行至展厅外打探是否可提前进场。 到15时展览正式对外开放时,上千观众将展厅大门堵得水泄不通,以致负责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不得不高喊请先到附近展厅观展。
随人潮挪进展厅,记者耳边不时传来满怀期待的声音,张献忠沉银的传说太有名了,没想到传说居然是真的!今天就是想来看看他到底沉了哪些宝藏!
好不容易走进大厅,记者发现挤进展柜前观展还得排队。 银锭、饰品、金印……几乎每件展品前都有大量观众久久驻足,频频拍照。 四面沉浸式投影区域播放的考古发掘视频、遗址考古方式等,观众也看得津津有味。 家住北京的张淮忠老人籍贯陕西,听说江口沉银在国博开展,一早就自带茶水排队等候,他兴奋地说:在我们老家,张献忠藏宝的传说流传很广,今天终于让我亲眼看到了!
亮点多
传说级宝藏价值连城
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上供藩王府的岁供黄金、一百两银锭等,举世罕见
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自去年开启发掘以来,两次出水共计4万余件文物。 此次精挑细选的500件文物,堪称精品中的精品,多件为国家一级文物,价值连城。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展厅序厅展示的3件文物,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其中从文物贩子手中追缴回来的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铸造于1643年,是遗址发现的核心文物,对考证遗址年代和性质极为关键。 另一件长沙府天启元年分岁供王府足金伍拾两正金锭,是上供藩王府的岁供黄金,为已知明代金锭中的最大锭型,存世稀少。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一枚一百两银锭,这枚万历二十七年武冈州都水司正银,为明代武冈州征收供工部都水司使用的税银。 明代存世银锭多为五十两形制,一百两官银的银锭,相当罕见。
同样珍稀的,还有錾刻有大西年号的金册、张献忠在占据四川后铸造的西王赏功金银铜币等大量文物。 据介绍,在遗址考古发掘以前,西王赏功币存世量极少,且真假难辨,为古泉名珍之一。 此次展览展出了多枚西王赏功金、银、铜币。 金、银币为考古出水文物,铜币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传世文物。 它们究竟有无区别?吸引不少观众对比鉴赏。
意义深
活起来的文物见证历史考古成果展成为公众了解明代中晚期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窗口
展览分序厅沉银出水和考古新章三部分。 在沉银出水的大西浮沉与明代社会单元,考古出水的官银、金银册、来自民间的精美首饰以及兵器等,都成为公众了解明代中晚期政治、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窗口。
活起来的文物,为观众拨开迷雾,揭开一段300多年前的隐秘历史。 现场展出的各种金册中,既有明朝册封藩王及妃嫔的,也有张献忠册封后宫的两件金册,它们形制相似,等级极高,成为张献忠大西政权建立后宫制度的物证。
在明代中后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和政府税收。 展览展出了近150枚银锭,极具视觉震撼效果,也是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实证。 大量银锭刻有粮银军饷银等6种税名,以及河南、江西、眉州、双流等地名,成为张献忠行军路线的佐证和在四川活动范围的证据。 为让观众更好了解大西政权的政权建立和军事制度情况,中国国家博物馆还特别展出两件馆藏一级文物骁右营总兵关防铜印和大西骁骑营都督府刘禁约碑拓片。
展厅中,大量出水的明代金银饰品,吸引着女性观众的眼球。 帽饰、发饰、耳饰、腰饰等饰品,充分反映了明代中晚期的审美情趣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让今人得以一窥古人的日常生活。 三眼火铳、铁刀、铁枪等大批与江口之战相关的兵器,证明此处就是发生江口之战的古代战场。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还展出了迄今为止首次考古发现的木鞘,证实了张献忠木鞘藏银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