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上甘岭》开播后,口碑超乎预期。
历史战争题材最难拍,《上甘岭》可谓难中之难。还原历史、重现战役就非常难。上甘岭战役跨度时间长,这次用20多集的容量装进来,确实可以让编剧和导演有条不紊的详细讲述,但是如何铺排那些战争场面?虽然号称斥资2.5亿,真想拍到位,还真不一定够。
毕竟有珠玉在前,《长津湖》大场面的爆裂程度有目共睹,一部电影前前后后可是砸进去13个小目标;陈凯歌的《志愿军:存亡之战》正在热映,同样耗资不菲,电视剧和电影都不在一个维度上怎么比?
所以才说《上甘岭》的口碑超乎预期。翻看了一下豆瓣评论,好评占比至少超过七成。
有打五星的网友确实和《长津湖》比了,但写的是“这部电视剧弥补了电影《长津湖》时长太短的遗憾,它拥有电影般的质感,制作极其精良,延续了《长津湖》的风格。”
还有评论同样在夸质感好“有电影质感,节奏很快不拖沓,之前对香港导演执导内地主旋律影视心存疑虑,目前来看观感不错。”
也有观众称赞电视剧“讲了很多战术上的考虑,不那么胡乱打”,“刘伟强靠谱。”
我也觉得《上甘岭》好看,好看在两个层面。
首先是有非常好的观感。
追到第五集,觉得很爽利,叙事好、节奏好、大场面铺陈好。
刘伟强确实以电影的节奏和影像风格来创作这部剧,尽量摒弃了不必要的“繁文缛节”,比如第一集没有任何铺垫就是双方交火、遭遇空袭。后面每一次转场剪辑都很紧,大部分的作战准备,基本都省略掉了,说打就直接开干,甚至作战计划还没说完,战争场面就压着字幕上来了。
刘伟强还尽量规避水词儿、减少煽情、省略不必要的文戏。这部剧看完前五集,除了王雷和黄轩饰演的秦基伟、段显峰交代人物前情和人物背景外,其他角色一概没有。同题材中常见的亲人离别、牺牲送骨灰回家乡、互通家书等煽情桥段一概没有。
很典型的一次处理,是第四集邱少云牺牲,如果放到其他作品里,大概率会专门给邱少云从告别家乡参军、到奔赴朝鲜前线来一整条人物线,然后大肆煽情一番,但这次《上甘岭》就一场戏,完了就完了。
大场面和细节的铺陈,《上甘岭》也相当到位。2.5亿制作成本,能拍成这样算很良心了。所有近景、特写的爆炸、射击都拍到位,特效妆也很带感。战争工事也很给力,第五集的战争触目惊心,联合国军300多门火炮持续袭击,一口气打出三十万发炮弹,花岗岩的山体都被削低了两米,我们的战士能抵御住这么强烈炮火攻击,是因为提前挖了四横八纵的地下坑道做好准备。
于是剧组就完整搭建了坑道,可以说,观众跟着镜头看到多少,剧组就准备了多少,一点也不含糊。
小的道具细节上也很到位,之前有一位网友给我们留言,称赞《上甘岭》道具真实、演员用心,说“军官的手枪终于配枪绳了,有实战意识!”
真实感还来自于其他小细节上的用心,比如潘斌龙饰演的胡满仓,用做菜比喻作战,接地气。还有副司令视察坑道时,问到了排烟和上厕所的细节、武器和粮食的储备等等。
当然,也有露怯的地方,从第一集开始,航拍俯瞰战场,所有的航弹爆炸都很虚,特效痕迹明显,这要宽容看待,毕竟《上甘岭》说到底是电视剧,不是电影。
其次,《上甘岭》有深层次的好看,让观众透过表象看本质。
电视剧讲清楚了战场上,战士们流血牺牲的意义。
《上甘岭》叙事上双线推进,一边是前方战场,一边是后方谈判,谈好了可以不用打,但只有打赢了,谈判桌上才有优势。尽管觉得冯绍峰在里面画素描有那么一丁点儿画蛇添足,但电视剧确实把这个道理讲明白了。
电视剧还讲清楚了“人是打胜仗的关键”。
联合国军两个小时射出的炮弹,可能就比十五军整个部队储备的炮弹还要多。他们有机械化部队、有坦克、有福特汽车、有飞机轮番空袭、侦查,但为什么最后胜利的是我们?这一点电视剧也讲明白了。我们的战士抢着上前线,美军的战士问“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我们的将军关切战事、担心战士吃不下饭;美军的将军抽雪茄、喝咖啡,《上甘岭》的剪辑真好。
这其实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文章标题提出的疑问,为什么拍抗美援朝,总用香港导演?《长津湖》用了徐克和林超贤,这次《上甘岭》则是刘伟强。这部剧的品质充分说明了,香港导演,靠谱。
在这里插播一条时间跨度比较大的八卦。
刘伟强到底有多强?他这些年其实一直在被四处指派,承接各种艰巨任务。
想必很多人已经知道,不论是《长津湖》还是《上甘岭》,都属于重大历史革命题材,往往不是片方自发想拍,而是接到的任务。
徐克、刘伟强、林超贤、邱礼涛为代表的香港导演经过多年的历练,都是难得的电影人才,尽管随着市场变化、技术发展,内地电影创作在器材和技术上,已经完胜香港本土电影市场,但人的能力和经验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超越的。香港导演速度快、效率高、出品质量稳定,而且往往能拍出比投资预算更好的效果。
基于此,当需要拍一部《长津湖》时,就钦点了当时已经年近七旬的徐克。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拍摄中断。而接到拍摄任务的刘伟强,又因为赶着拍《中国医生》而不得不放弃这个项目,于是才组成了陈凯歌、徐克和林超贤的导演阵容。
那为何《长津湖》和《中国医生》都信任刘伟强?是因为刘伟强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调研采访、到筹备拍摄,直至《中国机长》以最短的时间最终上映,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和口碑。加上《中国医生》,他一次次证明了自己的创作能力和出品水准。
该来的总会来,没拍成《长津湖》,这次拍了《上甘岭》,刘伟强又一次没让片方和观众失望,还没开始看的可以看看了,入坑不亏。
《长津湖》和《上甘岭》哪个惨烈?
《长津湖》和《上甘岭》都是描述战争的电影,它们各自展现了不同的战争场景和惨烈程度。 但从整体上来看,《长津湖》在描述战争的惨烈程度上可能更为突出。 《长津湖》主要讲述的是朝鲜战争时期,中国志愿军在严寒的冬天,面对装备精良的美国军队,在长津湖地区进行的一场殊死搏斗。 这场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不仅要面对强大的敌人,还要忍受严寒的天气和物资的匮乏。 电影中通过展现志愿军战士在冰雪中坚守阵地、奋勇杀敌的场景,以及他们面对牺牲时的坚毅和勇气,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惨烈和残酷。 相比之下,《上甘岭》则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志愿军在上甘岭地区与美军进行的一场阵地战。 虽然这场战役也非常激烈和残酷,但电影中更多地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和智慧,以及他们与敌军进行的斗智斗勇。 相比之下,《上甘岭》在战争的惨烈程度上可能没有《长津湖》那么突出。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上甘岭》没有其独特的惨烈之处。 在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志愿军战士在阵地战中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如弹药的匮乏、敌人的猛烈进攻等。 这些场景都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综上所述,《长津湖》和《上甘岭》都是展现战争惨烈程度的电影,但《长津湖》在描述战争的惨烈程度上可能更为突出。 两部电影都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场景,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和坚韧。
《长津湖》和《上甘岭》哪个惨烈?
长津湖惨烈。 因为长津湖在极度严寒和饥饿中,凭借小米加步枪,打出了军威国威,打出了令世人瞩目的英雄主义气概。 战后美军参战司令官史密斯少将感叹长津湖战役,是钢铁部队在和钢铁人作战。 所以长津湖惨烈。
长津湖战役比上甘岭战役还要惨烈。 在整个朝鲜战争中,如果说哪一场战役的惨烈程度堪比上甘岭战役,那么必然是长津湖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投入了15万的兵力,围攻10万左右的联合国军,与装备精良和功勋卓著的美国海军陆战1师进行了直接的较量。
长津湖拍摄规模
长津湖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位导演联合拍摄,每人一个组,每组人员最多的时候有2000人,再加上AB组,一共是7个组。
影片为了全景式再现抗美援朝战役的全过程,主创团队经过了5年多的剧本打磨,两年多的细致筹备,超过7万人次的群众演员参演,大规模的服装道具军事装备准备,以及超百公里的战役战术设计。
影片的拍摄难度大,有时算上工作人员现场有约7000人在工作,几乎同时有40家特效公司参与。 电影中用到了40多辆坦克,为了还原真实的坦克冲击效果,需要按照老坦克的样子花费高昂成本重新制造坦克。
70年来,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抗美援朝题材电影历经70年变迁,从《上甘岭》的首部成功到《长津湖》的现代巨制,形成三个主要阶段:经典形态期、新变探索期和遇到问题的摇摆期。 经典形态期,电影通过“微观切入”的视点、以“英雄赞歌”模式讲述故事,以张忠发等典型角色代表志愿军精神,展现“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基调。 电影以《上甘岭》为起点,引发“抗美援朝电影热”,通过《长空比翼》、《友谊》等十余部经典作品,塑造了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的“经典形态”。 新变探索期,电影在视听语言、价值取向上有了显著变化。 电影制作技术不断进步,电影场景更真实、身临其境,如《长津湖》、《狙击手》等。 电影在价值取向上的演进,更加注重人道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双向共存,如《长津湖》中的伍万里等角色。 电影也探索了“以战止战”的价值阐释空间,传达出英雄叙事与和平叙事的二重性。 摇摆期,抗美援朝题材电影在专业评价和群众口碑中出现了不统一的现象。 《志愿军:雄兵出击》等作品在市场和风评上未达预期,出现了“全视角、全层次”的问题,导致内容过于松散。 同时,不同导演背景的主创带来碰撞、杂沓和内在紧张,出现主旋律、类型片、艺术电影等传统快速拼合的倾向。 此外,作品在追求速度和利润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专业性和严谨性上的问题。 抗美援朝题材电影在不断探索中前进,面对问题和挑战,需要继续努力,保持开放与自信的历史与自我认知,承担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使命。 电影将继续探索和发现更多答案,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深刻的历史与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