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基金 业绩 大变脸

作 者丨易妍君

编 辑丨巫燕玲

图 源丨图虫

2024年以来,A股行业轮动加快,红利资产、资源股表现强势,而去年风光无限的小微盘风格明显回调。

于是,部分2023年度的绩优主动权益基金选择在今年一季度大举调仓:或是将重仓方向调整至大盘股,如加仓消费行业个股;或是换掉重仓个股,加仓AI产业链、创新药等行业。

在这些基金中,选对行业或是擅长择时的基金经理,其2023年的业绩优势得以延续;但也有基金的业绩表现“急转直下”。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A股市场波动加大,主动权益基金“保持业绩连年稳定增长”的难度也在加大。根据Wind统计数据,2022年、2023年的年度回报率均为正的主动权益基金仅有94只。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研究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主动权益基金业绩缺乏稳定性,或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基金经理投资策略。一些基金经理可能会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始终保持自身的投资策略,但当市场风格发生转变时,原本的投资策略可能无法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从而导致基金业绩的不稳定。二是基金的持仓集中度。一些主动权益基金可能会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少数几个行业或股票中,从而形成较高的持仓集中度。若这些行业或股票的表现不佳,那么基金的业绩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

大调仓

2023年A股整体表现欠佳,但小微盘股和低波红利板块表现突出,重仓这两类资产的主动权益基金也因此收获颇丰。

例如,2023年度,东方区域发展、东吴移动互联A、泰信行业精选、金鹰红利价值A、金元顺安优质精选A、招商优势企业A、金元顺安元启的回报率分别达到55.01%、44.92%、35.20%、34.25%、28.60%、27.25%、25.45%,均排在主动权益基金2023年回报率榜单Top30。

进入2024年,A股在一季度呈现V型走势,市场风格逐步向大盘、价值方向切换。

而上述2023年的绩优基金应对市场风格转换的态度则出现分化。

其中,部分基金及时“转向”,大幅调整了重仓个股,使得今年的业绩继续增长。

例如,相较2023年末,招商优势企业前十大重仓股的变化比较明显。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紫金矿业、光线传媒、药明康德、哔哩哔哩、美图公司、泰格医药新进成为其前十大重仓股。

“一季度初,我们在市场快速下跌过程中,大幅增加了光模块、AI算力芯片的配置比例。在海外算力巨头亮眼的股价表现、Sora发布等刺激下,相关持仓公司涨幅巨大,达到、甚至超过了我们预先设定的目标价。考虑到市场对AI算力整体预期一致,估值较高等因素,我们对这部分仓位进行了较高比例的兑现。”招商优势企业基金经理翟相栋指出。

翟相栋比较重视高赔率、高胜率的投资机会,对于市场预期较高且一致、交易拥挤、估值较高的低赔率资产,则倾向于规避,“少吃甚至不吃最后一段鱼尾行情”。他坦言,在某个时间段,这类操作可能会令组合丧失一定的锐度,但更大的可能是规避掉潜在较大的下行风险。

今年一季度,招商优势企业A的净值增长率为1.22%;截至4月29日,该基金今年以来的回报率为2.78%。

还有一些基金则在不同行业内进行了快速切换。以今年一季度净值增长率达到11%的万家精选A为例,从基金前十大重仓股的变化看,相较去年四季度末,该基金在今年一季度末只更换了3只重仓股。

其基金经理黄海指出,一季度整体的思路延续过去两年防守反击的做法,当市场处于恐慌的阶段,适度增加组合的弹性和进攻性,尤其在春节前流动性风险冲击较大的时候,快速增加了算力、电子、新能源等成长行业的仓位,而当红利资产由于风格的轮动出现回调时,则兑现大部分高弹性标的,重新集中配置到煤炭为代表的能源股中。

当然,对于主动权益基金而言,若大幅且频繁换仓也存在一定风险。

2023年度回报率排名第二的主动权益基金东方区域发展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其今年一季度的回报率为-16.55%,截至4月29日,该基金今年以来的回报率为-18.30%。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东方区域发展的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来自日常消费行业,包括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山西汾酒、青岛啤酒、贵州茅台、今世缘、迎驾贡酒、承德露露、惠泉啤酒;相比去年四季度末的持仓,无一只重合个股。

近一年多来,该基金频繁调整重仓股。截至去年一季度末,其前十大重仓股均为信息技术行业个股,去年二季度,该基金将重仓方向调整至日常消费,这一持仓风格延续至去年三季度末,到了四季度,其重仓方向又转至信息技术、工业和材料3个行业。

换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A股行业轮动加快,市场热点频繁转换,对于主动权益基金而言,保持业绩稳定的难度在加大。

拉长时间看,能通过择时来实现回报率持续增长的主动权益基金仍是少数。

根据Wind统计数据,2022年、2023年的年度回报率均为正的主动权益基金仅有94只。

其中,单年度回报率连续两年位居同类前列的基金包括万家精选A、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A、景顺长城价值领航两年持有、泰信行业精选、金元顺安元启等。

其中,万家精选A、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A、景顺长城价值领航两年持有今年年内的回报率继续增长。

截至4月29日,这3只基金今年以来的回报率分别为12.03%、10.80%、15.96%。

这几位基金经理对于行业赛道的选择比较坚定。

如万家精选、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基金经理黄海自2022年以来坚定看好能源股。

对于2024年的投资,黄海表示,“上游能源股低估值、高股息、低负债、高现金流的特性,当前依然未被市场充分定价,是在国内外宏观预期逐步企稳条件下的攻守兼备的优质稀缺资产,我们将继续重仓持有。同时,也会积极挖掘一些估值处于底部的全球定价工业品、景气制造业以及部分有望超预期的大众消费带来的投资机会。”

另外,东吴移动互联在去年底以AI算力及应用、电子半导体以及汽车智能化三大方向配置为主。

“虽然今年1月份A股市场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本基金净值也出现较大幅度回撤,但是在1月中下旬我们认为市场可能有些过度恐慌,当时市场中长期投资价值比较明显,因此本基金依然保持高仓位运作,并且行业配置方向基本保持不变。2月初随着市场见底反弹,本基金净值也出现快速回升。”基金经理刘元海分析。

该基金2023年的回报率为44.92%。截至4月29日,今年以来回报率为14.62%。

不过,也有绩优基金经理擅长把握阶段性机会。

景顺长城价值领航两年持有基金经理鲍无可指出,2023年,基金组合中的“部分公司在上半年受益于市场对AI的关注,上涨较多,我们在较高位置兑现了利润”。

整体上,截至去年四季度末,能源相关的资源板块在该基金投资组合中占据较大比重。今年一季度,景顺长城价值领航两年持有的仓位水平有所下降,持股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动。

“部分持仓股票因价格上涨和基本面变化出现了高估的迹象,我们选择在价位较高时对这些股票进行了减持,并同时增加了对其他股票的投资。”鲍无可谈道。

不过,若拉长时间看,近三年来,上述三位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均有明显变化。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研究员向记者分析,黄海、鲍无可近三年的投资风格以价值风格为主导,同时投资风格由大盘价值切换为中盘价值为主导。同时,近三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位基金经理或更偏向于中小盘股票。具体来看,黄海的投资风格在2022/7/7由大盘价值切换为中盘价值为主导;鲍无可的投资风格在2023/3/15由大盘价值切换为中盘价值为主导。

而刘元海近三年投资风格以成长风格为主导,其投资风格在2023/2/10由中盘成长切换为小盘成长。

新主线

展望二季度,绩优基金经理有何判断?

黄海分析,从国内看,由于春节靠后叠加两会召开等因素,今年基建投资的复工复产比往年相对较迟,内需回升偏慢。从海外看,全球制造业PMI连续2个月位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与此同时,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表述相对偏鸽,市场提前交易降息后的二次通胀预期,金铜油价格走强。

“尽管目前外需支撑了出口和制造业,但接下来的时间,市场的关注点将重新回到国内的经济和政策的应对上来,A股将演绎震荡分化的结构性行情。”黄海判断。

刘元海则认为,二季度A股市场有望震荡上行。随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以及加大上市公司分红比率等制度的落实,这些制度建设有望提升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利好A股市场。与此同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未来或将看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A股市场新的投资主线出现。

对于二季度的投资主线,刘元海相对关注受益AGI技术发展的三大方向投资机会:AI算力和应用、电子半导体以及汽车智能化。他认为,2024年AI产业发展速度或将超出预期。

鲍无可则持续看好能源相关的资源板块。他分析,虽然中国经济当前面临一定压力,但全球其他地区的经济表现稳定,对资源品特别是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在供给端,由于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能源类资源品的产量增速较低。即便在产品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原油、煤炭等行业的资本投入依然处于低位。

“鉴于这种供需格局,我们预计资源品的供需矛盾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因此,市场可能显著提升对这些产品的远期价格预期。”鲍无可谈道。

本期编辑 刘雪莹 实习生 董丹林

21君荐读


基金业绩为什么下滑分析

基金业绩为什么下滑分析

基金业绩为什么下滑

1、因为基金所投资的标的物正处于下降通道,比如,股票型基金因股市行情不好,股票大跌,从而会导致基金出现持续下跌的情况;基金业绩出现暴雷的情况,也会导致基金出现持续下跌的情况。

2、出现第一种情况引起的基金持续下跌,投资者可以考虑在下跌的过程中进行补仓操作,即在下跌过程中,通过增加基金的持有数量,来平摊基金的成本,从而分散其风险,等待基金反弹,进行解套,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在进行补仓操作过程中,投资者应合理地控制其仓位,分批买入。

3、出现第二种情况引起的持续下跌,则投资者应尽早卖出它,进行止损操作,避免基金继续下跌,创立新低带来的损失。

补充资料:

1、基金分为很多类型,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从近期的走势来看,无论哪种类型的基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实本质上是今年为了应对金融风险,金融监管加强,尤其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之下,对于整个金融行业都会造成一定的压力,无论是股票、信托、基金都是如此。

2、具体而言,目前股票市场整体下跌较为明显,昨天甚至一度创下今年的新低,而股票型基金的购买对象正好是股票,股票的涨跌对其影响深远,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所以股票型基金的表现大家不难理解。

“新丁”撑不起规模?

长盛基金成立于1999年3月26日,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十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注册资本1亿元。不过,经过21年的发展,长盛基金管理规模并不理想。

据统计,该公司今年以来已成立长盛价值发现、长盛竞争优势A/C、长盛制造精选A/C、长盛核心成长A/C、长盛安逸纯债A/C、长盛中债1-3年政策性金融债A/C等6只基金(各类份额合并计算),其中长盛价值发现、长盛安逸纯债A/C、长盛中债1-3年政策性金融债A/C成立于今年上半年。

然而,新基金的出现并未能遏制长盛基金管理规模的下滑趋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公司管理规模为311.7亿元,较今年初的317.53亿元缩水5.83亿元,仅有债券型基金微增2.75亿元,其余产品线规模均下滑。

作为“老十家”基金公司的一员,华夏基金、博时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早已是第一梯队成员,最新管理规模均已突破5000亿元。此外,大成基金亦已跻身千亿俱乐部。

其实,早在09年二季度末,长盛基金也曾是千亿俱乐部的一员,但好景不长,该公司管理规模持续缩水。一年半之后,该公司的规模已缩水至412.24亿元。此后,依靠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发力,其在16年末规模升至730.53亿元。不过,之后规模缩水依然是主旋律。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最近11年(10年末至02年6月末)长盛基金旗下股票型基金规模非但没有增加,反而还出现大幅度缩减,由328.09亿元降至22.65亿元,缩水幅度超过90%。

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旗下产品也出现迷你化的情况。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长盛基金旗下由63只基金(各类份额合并计算),规模低于2亿元的有长盛航天海工装备、长盛医疗行业、长盛沪港深优势精选等31只产品,而长盛环球景气行业、长盛中小盘精选、长盛创新驱动、长盛同鑫行业配置等7只基金规模低于清盘线。

除了扎堆出现迷你基金,长盛同瑞中证200因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而清盘。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分级基金需在今年底全部完成转型。9月30日,该公司宣布,长盛中证全指证券公司分级、长盛上证50分级、长盛中证申万一带一路分级、长盛中证金融地产指数分级四只产品以通讯方式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转型等相关事项。

早在去年6月12日,长盛基金发布公告称,为保护份额持有人利益,旗下长盛中证全指证券公司分级、长盛上证50分级、长盛中证申万一带一路分级、长盛中证金融地产指数分级四只分级基金产品暂停场内申购。

部分产品业绩失色

一家基金公司能否在行业内长久占据一席之地,底气主要来自旗下产品业绩,15年长盛基金凭借长盛电子信息主题年内155.4%的净值增长率广受好评。不过,韶光易逝,一年之后的16年,该基金净值增长率为-29.08%,同类排名几近垫底。截至今年9月30日,该基金年内净值增长率为27.07%,同类排名为838/1900。

长盛电子信息主题中期业绩排名也在中下游徘徊。该基金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6.3%、34.29%、1.92%,同类排名分别为869/1880、1120/1775、1426/1467。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长盛电子信息主题股票持仓比例变动明显,14年二季度之前,该基金股票仓位极低,甚至不足3%,此后股票仓位一度维持在90%左右,15年二季度,持股比例跌至0.88%,基金经理及时减仓避险。今年一季度科技板块出现调整,A股市场震荡行情使得该基金股票减至58.22%,随后今年二季度仓位有所回升,股票仓位回升至94.84%。

在明星产品业绩出现“过山车”的同时,截至9月30日,长盛国企改革、长盛信息安全量化策略、长盛中小盘精选三只主动权益类产品成立以来总收益分别为-44.8%、-6.3%、-25.69%。

值得一提的是,长盛国企改革、长盛中小盘精选中短期业绩表现也不甚理想。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长盛国企改革今年以来、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9.47%、27.78%、36.97%、20.97%,同类排名分别为1070/1900、1079/1880、1059/1775、1164/1467。而该基金年化回报为-10.55%,同类排名为417/424。

此外,长盛中小盘精选今年以来、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3.16%、30.68%、37.72%、18.56%,同类排名分别为806/990、778/919、621/673、501/549。而该基金年化回报同样飘绿,为-5.52%,在476只同类产品中排第465名。

相对而言,长盛信息安全量化策略的业绩则是喜忧参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该基金今年以来、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0.14%、37.59%、24.44%、-10.51%,同类排名分别为749/1900、827/1880、1372/1775、1458/1467。

爆款基金规模缩水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规模上演了“冰与火之歌”。一边有基金今年规模扩大了10倍,另一边也有多只爆款基金规模跌掉一只中型基金的规模,多的甚至超过80亿元。

截至5月17日,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中小盘混合基金今年以来净值仅微涨跌0.18%,基金规模骤减86亿元,从“400亿元俱乐部”降至“300亿元俱乐部”。

王宗合管理的鹏华匠心精选混合在去年曾打破公募基金新发基金认购规模纪录,今年也遭遇大量赎回。今年以来规模缩减76.74亿元,截至5月17日,今年以来基金净值下跌3.42%,最新基金规模为182.85亿元。

此外,备受争议的基金经理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混合今年以来基金净值下跌6.07%,规模下降56.66亿元,虽然该基金已不在“300亿元俱乐部”,但规模仍有271亿元。

而最受关注的无疑还要数02年内新发规模最大偏股混合型基金南方成长先锋混合A。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该基金规模缩减了64亿元,最新规模为119.66亿元。相较于成立时321亿元的规模,缩水超过60%。另外,富国成长混合基金规模接近腰斩,由年初的101亿元缩减到54亿元,今年以来基金净值下跌6.83%。

为何基金规模缩水如此严重?从业绩表现看,以上多数基金成立以来收益表现一般。

截至5月17日,南方成长先锋混合A自去年6月成立以来,回报率仅为8.48%;而鹏华匠心精选混合A自去年7月成立以来回报率仅9.69%。

天相投顾高级基金研究员杨佳星表示,去年很多爆款基金发行的背景是权益市场的火爆,而规模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则是今年一季度市场的大幅波动。

如此前嘉实稳福混合A基金经理轩璇也指出,一季度由于在市场大幅波动期出现大额赎回,导致股票仓位在其间被动大幅提高,导致净值波动被动加大。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规模的下降甚至还对部分基金经理的投资操作带来影响。如中信建投行业轮换A的基金经理栾江伟在其基金一季报中指出,由于规模下降,持仓深交所股票比例更高,所以科创板新股无法打新。

高收益基金规模大增

2月以来,A股走出震荡行情,明星基金经理也不抗跌了。随着公募基金赚钱“光环”的消退。统计数据显示,不仅新发基金遇冷,作为基金认购“温度计”的认购户数近期也出现明显变化。

Wind数据显示,在4月以来新成立的基金中,仅有工银瑞信战略远见认购户数超过10万户,易方达悦安一年持有、兴全合远两年持有、嘉实价值臻选等5只基金认购户数超过5万户。29只基金认购户数不到1000户,其中,7只基金认购户数不足10户。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市场热情显著冷却背景下,却仍有基金敢于“限购”

早在3月22日,广发基金就宣布,决定自21年3月23日起,广发价值领先混合型基金暂停投资者单日单个基金账户通过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和不定额投资)合计超过100万元的大额业务。

时隔仅三周多时间,广发价值领先再发“限购令”。据公告显示,广发基金决定自4月16日起,广发价值领先混合型基金调整投资者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和不定额投资)该基金的业务限额为80万元。

广发价值领先混合“限购”的主要因素就在于,该基金规模由21年年初的3.95亿元增加到45.87亿元,规模扩大了11倍。作为今年权益类基金的收益冠军,截至5月12日,今年以来收益率达到44.6%。

事实上,今年一季度由林英睿管理的广发价值领先就已开始崭露头角,以29.7%的收益成为一季度最赚钱的基金。进入5月后,其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且持续稳居第一名宝座。而由林英睿管理的另两只基金广发睿毅领先混合和广发多策略混合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均超过20%,规模也分别增加了6亿元和2亿元。

此外,中欧价值智选混合A规模较年初增加25.54亿元,最新规模为30亿元,今年以来的收益率达到24%。

大摩进取优选股票今年以来21.52%的收益率使得它的规模增加了22亿元,是年初规模的10倍。

此外,还有基金因为今年以来收益率表现优异,从濒临清盘的困境中被解救出来。安信鑫发优选混合在年初规模仅0.15亿元,但是今年以来收益率达到29.81%,由此,其基金规模也增至2亿元。

今年以来23.8%的收益,也使得金鹰医疗健康产业股票A的规模由濒临清盘线的0.4亿元增长到1.33亿元。

不过,业内人士提示,基金投资者用脚投票是常态,业绩做得好自然会被投资者关注。但是,基金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不宜盲目地只关注基金短期内的表现,这并不能代表未来的收益。投资者想要获得稳健的收益,还需从3到5年的收益和夏普比率等多维度来选择基金。

2023年为什么买基金总是亏钱

2023年为什么买基金总是亏钱

在基金投资市场,存在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大部分的基金虽然都是有正收益的,但大部分买基金的人都是亏钱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导致买为什么买基金总是亏钱?一起和小编来看看为什么买基金总是亏钱吧!

投资者在买基金时,会出现一买就亏的情况,其原因如下:

1、手续费用

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需要交纳一定的申购费用,其申购费率与成交金额成反相关,即成交金额越多,其申购费率越低,成交金额越少,其申购费率越低,甚至出现申购费率为0的情况。

扣除申购费用之后,再计算投资者的持有份额,即基金份额=(买入资金-手续费用)/确认净值,比如,投资者买入某基金10万元,其赎回费率为1.5%,基金确认净值为1元,则基金份额=(-×1.5%)/1=份。

2、买入时机不对

投资者在买入基金时,买入时机不对,也会导致投资者一买就亏,比如,投资者在市场行情较差的情况下,或者基金上涨的末端买入,则在买入之后,基金净值受市场行情影响,出现下跌的走势,则会导致投资者出现一买入就亏的情况。

除此之外,投资者在15:00之后买入的基金,其基金净值按照下一个交易日公布的净值来计算的,当基金在下一个交易日出现下跌的走势,则也会导致投资者出现一买入就亏的情况。

3、追热点

投资者买基金喜欢追市场的热点,而市场的热点轮动性较快,从而会导致投资者很容易出现一买就亏的情况,因此,投资者在买基金时,不要盲目地跟从市场的热点。

4、追涨杀跌

投资者在基金交易过程中,喜欢进行追涨杀跌操作,即在基金上涨的时候买入,在基金下跌的时候卖出,这很容易使投资者买在基金的高位,出现亏损的情况。

当基金一买就出现亏损的情况时,投资者不要匆忙地卖出它,可以在亏损的过程中进行补仓操作,来降低其持仓成本,分散风险,其中存在以下补仓策略:

1、等额买入法

投资者可以选择在基金下跌的过程中,每次买入相同的金额,比如每次买入1000元。

2、等差买入法

投资者在基金下跌的过程中,每次买入金额成等差数,比如,投资者分三次买入,每次买入金额为1000元、2000元、3000元。

3、等比买入法

投资者在基金下跌的过程中,每次买入金额成等比数,比如,投资者每次买入的金额分别为1000元、2000元、4000元。

买基金经常亏钱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一个原因就是基金投资组合不合理。很多人买基金喜欢买多只,认为这样可以分散风险,这样的思路并没有错,只是在具体操作时却陷入误区。因为如果买的多只基金都是同类型的基金,对于分散风险的作用会大打折扣。

比如某人非常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于是就觉得买一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基金还不够,一口气买下四五只。这看似分散了风险,可实际上却没多大用处,因为一旦新能源汽车板块开始下跌,这些基金绝大部分都会跌。

因为投资组合不合理,把过多的资金押注在同一类高风险的基金上,也就比较容易亏钱了。

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只要能构筑一个合理的基金组合,想要不亏钱并不难。因为基金产品中,涵盖了高、中、低各种类型的基金,容易亏钱的仅仅是高风险的基金,如果能构筑一个包含高、中、低风险基金的合理组合,想要在不亏钱的基础上还能赚到钱是很容易的。

可能就是因为喜欢做短线,不喜欢做长线。

基金做短线的诱惑力,肯定是高于做长线的。因为基金做长线,平均年收益率撑死也就20%左右,可做短线就不一样了。因为做短线可以来回的做波段,一只年涨20%的基金,通过波段操作,收益能翻几倍。这是很多人喜欢做短线的主要原因。

然而,基金的波段操作并不是那么好做,想要去预测基金短期价格涨跌很难,大部分的投资者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喜欢做短线的,往往是亏得比较多。运气不好的话,总是亏损也不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买基金总是亏钱

第一,频繁低买高卖

似乎绝大部分投资者都无法避免追涨杀跌的魔咒,其核心原因还是因为贪婪,看到市场的上涨,生怕错过赚钱的机会,希望马上把握住市场行情,分享一波收益,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又生怕造成更大的亏损而迅速撤场。这往往是投资者赚不到钱的罪魁祸首

第二,过于关注基金行情

当自己手里持有基金的时候,就会忍不住每天去看看行情,是赚啦?还是亏啦?总之,就是要看一看才放心,其实,看的越多,对心态的影响就越大,就越想为赚取更多收益做点什么。关注行情的过程中,也会接收到平台推送的各类爆款基金,看到别的基金都涨的那么好,再看看自己手里的基金总是一动不动,就容易导致过早赎回持有的基金换成其他的基金。

第三,没有考虑与自己的适配性

大部分投资者在选定一只基金投资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基金本身的情况,比如基金的业绩,基金经理的能力,基金公司等等,重点都在基金业绩上了,却很少关注基金与自身投资需求的适配情况,我们在投资基金的时候,是需要考虑资产配置的,基金的类型符合自己资产配置的需求,基金的风险级别与自己的承受能力相匹配,否则很容易导致信任危机,从而导致不理性的操作。

第四,把基金当股票炒

基金市场上有很多投资者都是从股市转战过来的,觉得基金跟股票差不多,看好行情,低买高卖就行,但是,基金的波动是没有股票大的,并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基金的交易费用比股票要高很多,如果用股票里面择时,频繁交易的方式操作基金,不仅赚不到钱,还会增加交易成本,得不偿失。基金交易费用的设置是跟持有时间相关的,持有时间越长,交易费用越低。

第五,过度追求最佳买卖点位

每个投资者都希望自己可以买在市场的最低点,卖在最高点,这样就可以赚取最高的市场收益,而然这是理想化的状态,市场择时是投资中可以说最难的部分,建议长期持有基金就是为了减少择时,从而减少择时带来的投资误差。

买基金总是亏损是怎么回事?

买基金总是亏一般无外乎这四个原因:基金选择不当、基金当成股票频繁进行操作、只买一只基金或两只基金、迷信冠军基金高位买入。要想改变自己买基金一直亏损的现象,首先要改掉这几个坏习惯与不准确的基金认知。

在买基金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是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基金,买了基金不是基金经理的水平太差,就是这个基金所处的行业过于冷门,所以经常持有好几年都挣不到钱导致亏损。再者是买了基金之后很快的卖出,不仅没有赚到钱,而且亏了一笔手续费。

其实在买基金的时候有必要要买一个基金组合,就是说要多买几只基金,并且这几只基金的投资风格要相差比较大。这样的话才会取得一个比较稳定的投资收益,才可以分散自己的投资风险。

看完以上的介绍,相信你对买基金总是亏损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有了很好地了解。买基金的时候不要迷信冠军基金,在购买基金前,综合分析其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业绩表现,全面地对多个区间业绩表现进行考量。

业绩分化181只基金二季度净收益-8.01亿元

42家基金公司的181基金二季度报告在今日终于披露完毕,令人关注的是,这是按照证监会的要求我国基金业第一次将季度报告均衡披露。 181份基金季度报告显示,它们在二季度总的净收益为亏损8.01亿元,平均每只基金净收益为亏损438万元。 仅有六只股票基金盈利净收益不等于各基金真正的盈亏,它只是基金在当期已实现的收益和损失,按照《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办法》,反映基金经营成果的指标为基金经营业绩,也就是基金的净值增长率,未实现利得(账面浮动盈亏)并没有被计算进入净收益,而后者却对真实业绩至关重要。 所有150只股票型基金(包括配置型和保本基金)在二季度净收益为亏损20亿,平均每只净收益为亏损1356万元。 150只股票基金中有53只净收益为正,约占1/3比例,然而经过天相统计我们遗憾地发现,53家正净收益股票基金中只有5只实现了净值增长率为正,它们分别是富国天益基金、兴业可转债基金、合丰稳定基金、基金景宏和宝康消费品基金,另外加上净收益为负但是净值增长为正的基金金鼎,也就是说,在二季度,只有这6只股票型基金是赚钱的,其余144只全部亏损。 根据天相统计,181只基金中,14只债券基金和17只货币市场基金全部实现正的净收益,17只货币市场基金共实现净收益11亿元,所有股票型基金(包括配置型和保本基金),14只债券基金共实现净收益7075万元,若考虑到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远大于债券基金,实际上在二季度,债券基金的收益水平比货币市场基金为高。 在具体业绩水平上,根据天相统计,二季度,150只股票基金平均加权净值增长率为-3.58%,14只债券基金加权净值增长率为1.63%,17只货币市场基金加权净值增长率为0.5644%。 基金业绩分化二季度,由于受宏观调控效果日益显现影响,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已有迹象,而外需增长前景让人担忧。 在二季度,深沪大盘表现不尽如人意,其中上证综指下跌 8.49%,深圳成指下跌12.94%,而一些周期性行业或前期涨幅加大的基金重仓股在五、六月份的大幅走低给基金业绩带来负面影响。 二季度,富国天益基金、兴业可转债基金、合丰稳定基金等五只基金净值增长率最高,然而最高的富国天益基金,也不过实现了1.23%的增长率,这个数字令人难以乐观;而在亏损最大的五只基金中,某基金在二季度亏损高达11.85%,而二季度亏损接近或者超过10%有5只基金;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基金亏损最严重的,集中在一些小基金公司的小基金品种里,这可能与它们还没有很好地适应市场有关;部分今年新成立的股票型基金亏损严重,这可能较大程度受大盘低迷影响,某只今年3月新成立的股票基金颇有代表性,该基金在今年3月才成立,然而到6月,股票仓位就达到77%,自其成立以来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2.39%,而同期上证指数增长率为-17.07%,该基金自我解释道:“由于低估了股权分置试点的启动给市场估值体系所带来的影响,给基金净值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另外在二季度,封闭式基金业绩边缘化的迹象并未出现,54只封闭式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3.09%,好于开放式股票基金水平,而且有基金景宏和基金金鼎两只封闭基金实现了正的净值增长。 半数基金跑过业绩基准二季度,有比较基准的基金共127只,根据天相统计,其中有77只战胜基准,包括2只债券型基金和56只股票基金。 2004年,股票基金在绝对收益亏损的同时,绝大多数还是战胜了自己的比较基准,而到了今年二季度,约半数股票基金在亏损的同时,甚至不能达到自己的比较基准水平,个中原因,值得深思。 宏观调控影响、资金面压力、加息压力、人民币升值压力、周期性行业调整压力,各种变数在影响着基金们的判断和操作,基金开始无所适从,一位基金经理在报告中写道:“投资者开始对风险极度厌恶,在多年亏损效应下,人们已无法容忍证券市场只有付出没有收获的状态。 在这种悲观的宏观环境下,证券市场开始了史无前例的股权分置改革。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基金经理对管理层以支付对价方式解决问题没有预期,对中国经济外需的增长也过分乐观,在投资组合的股本结构与基本面结构上都把握得不好,表现欠佳。 ”在股票基金亏损严重的同时,14只债券基金却有13只实现了正的净值增长,然而若比较它们各自的比较基准,我们同样有理由为债券基金忧虑,所有14只债券基金仅有2只超过自己的比较基准,国内现有债券基金的操作明显存在问题。 二季度,我国债券市场出现了历史性的暴涨行情,国债指数已连续多日创出新高,然而在此背景下,14只债券基金只实现了1.63%的净值增长,通过各基金报告不难发现,债券基金偏离自己预定的目标取向,放弃国债将过多的仓位介入转债甚至股票,是其低于比较基准的原因。 二季度,我国绝大多数债券类基金都取得了正的绝对收益,然而其绝大多数都没有跑赢其业绩基准;而股票类基金在此阶段约一半跑赢其比较基准,但绝大多数没有为投资人创造正收益,因此从整体看,我国基金在二季度业绩表现不佳。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jinrong/4316.html
来看这篇深度分析 明天该大A表现了 假期港股涨这么多
消息称苹果 中国供应商提供 16 iPhone 全系电池壳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