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禾谷成熟的时节,不仅拉开了秋季的序幕,也象征着收获的喜悦。随着立秋节气到来,降水减少,空气湿度逐渐下降,自然界的景象与物候也随之悄然变化。自古以来,民间便流传着许多关于立秋的习俗,如贴秋膘、咬秋、晒秋节和忙秋会等。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体现出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篁岭村是一座建于明代中叶的典型山居村落,于2019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落中,上百栋徽派建筑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展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
立秋时节,篁岭村村民将刚刚收获的红辣椒、玉米、菊花、南瓜等农作物用竹匾盛放,摆放在徽派民居的木晒架上进行晾晒,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山村“晒秋”图,不仅呈现出美好的生活艺术与文化景观,也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人们前来感受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上图片: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篁岭村村民在房屋木架上晾晒红辣椒、玉米等农作物。CICPHOTO/胡敦煌摄
总策划:段芝璞
监制:黄文
统筹:杨阳、孟冉
编辑、制作:孟冉、刘潋、武兴、刘昱人
摄影:胡敦煌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新华社中国图片社
联合出品
晒秋什么意思?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晒秋节:
晒秋节有些地方也称“洗晒节”,汉族传统节日之一。 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汉族民间传说东海龙王每年的这天要出水晒鳞,人们也在这一天洗晒衣服,以求吉利,因此这天有叫洗晒节、晒衣节、晒书节、晒经节等。
每年的六月六,是篁岭的“晒秋节” 的开始,因这时天气已非常闷热,再加上值雨季,气候潮湿,万物极易霉腐,人们也在这一天洗晒衣服,以求吉利。 随着果蔬的成熟,每年九月九,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并举办晒秋文化节。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百科——晒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