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为付费内容,前1/2免费阅读
几十年前,在贵州腹地的一片世外桃源般的小村落中,发生了一桩震动人心的事件。故事的起因是一户久居异地打工的村民,在春节回乡的期间,发现了令人痛心疾首的一幕——祖辈流传下来的安息之地,那块见证了族人世代更迭的祖坟,竟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正在建设中的新房。
那天,久未归乡的村民,我们就称他为张全,满怀期待地回到了村子。他的脚步越来越快,因为他想要在新春伊始,向先人报告自己在外的成果与辛劳。然而,当他穿过熟悉的竹林,来到那块本应铺满青草的土地时,眼前的场景却如同晴天霹雳——熟悉的地标不见了,祖坟所在之处杂草丛生,而一些工人正在那里挥汗如雨,搬砖铺瓦。
张全当即情绪激动,高声质问:“你们这是做什么?怎么可以这样!”
声音传到了工地的主人——老陆的耳中。老陆作为这片土地的新主人,他带着几分不耐烦走了出来,对着张全说:“喊什么喊?我家正在这儿建房子。”
张全愤怒地反驳:“建房子?你把房子盖在我家祖坟上了知道吗?”
面对这样的指责,老陆不屑地回答:“说是你家祖坟就是你家的?我在这儿住了这么多年,怎么从来没见你来这上坟?”
这番话让张全哑口无言,事实上,自从他离家出走,确实很少回来,他对祖先的祭奠显然也缺失了应有的敬意。但这块土地,载着他家族的记忆和历史,这一点是无法抹杀的。
尽管如此,当时的张全无法与老陆一家人的力量对抗,毕竟老陆一家有九口之众,而他只是一人。心中充满无奈的他,在离开之前,情绪激动地喊道:“在我家祖坟上盖房,你们等着遭报应吧!”
对于这个诅咒,老陆不以为意,他不信天上会掉馅饼,更不会相信什么报应不报应。但是,不可思议的是,从那以后,“报应”这个词仿佛成了老陆家的阴影,几十年如一日,悬在他们心头。
老陆家在当地小镇上颇有些名头,他和妻子共同打理着一间规模不大的工厂,这个家族因此小有积蓄,生活得比周边人都要殷实。在这个大家庭中,老陆和他的妻子共育有9名子女,可谓是儿女满堂,热闹非凡。其中,家中最小的宝贝儿子取名为陆金银,这个名字寓意着财富和繁荣,也象征着老陆对家族未来的美好期许。
然而,幸福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点点生活上的小小挑战——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多,老陆发现原本宽敞的房子渐渐显得有些拥挤,孩子们的嬉笑打闹声中夹杂着对私人空间的渴望。面对这种局面,老陆开始谋划着扩建家宅,以便能给每个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
经过一番打听和考察,老陆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村边的一块空旷地上,那里长满了野草,看似无人问津多年。虽然有村民曾提及这地可能是张全家的祖坟所在,但由于张全家长时间未曾回村,村里人对此已无多少印象,祖坟早已荒无人烟。在多数村民的印象中,这里只是一块无人认领的荒地。凭借着这样的共识,老陆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扩建房屋的计划并无不妥。
然而,当那个声称土地属于自己家祖坟的邻居——张全回来后,事态出现了转机。老陆在张全的激动质问下,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或是表示歉意,这让张全感到非常的气愤和无助。尽管如此,张全在众目睽睽之下,无力阻止这一切,只能带着怒火和无奈,留下一句充满怨气的诅咒,转身离去。
诅咒对于现实主义的老陆来说,不过是无稽之谈。他和家人没有因此停止脚步,依旧每日忙碌在他们的生活和事业中。家里的气氛并没有因为张全的话而受到影响,仍旧是温馨和乐观。但就像是冥冥之中真有某种力量在作祟,自从那日起,接踵而至的种种不幸,竟逐渐让老陆一家人开始怀疑,张全那似是而非的诅咒是否真的开始在他们身上应验了。
一家人的乐观并没有持续太久,在搬入新宅不久后,家中便发生了意外事故。老陆的妻子,也是陆金银的母亲,在一个普通的午餐时刻,突如其来的不幸便降临了。她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间失去了平衡,从椅子上栽倒在地,当场失去了意识。家人急忙将她送往县医院,医生诊断出是脑部受到了严重的撞击,致使她从此神志不清,下半身瘫痪。
这里只有点傣族的风俗 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景谷、新平、金平、元江、双江等地,现有人口人。 主要从事农业。 寺塔和竹楼、竹桥显示出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 傣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其先民汉晋时期被称为“滇越”、“掸”、“擅”、“僚”、“鸠僚”,同时其分布地区亦被称之为“乘象国”;唐宋时期被称为“茫蛮”、“金齿”、“银齿”、“白衣”等;元明时期被称为“白衣”、“百夷”等;清以后被称为“摆夷”或“摆衣”。 “傣”为本民族自称。 按分布地区又有“傣力”、“傣雅”、“傣那”、“傣绷”、“傣端”等自称,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称为傣族。 此外,不同地区的傣族,因其风俗习惯、服饰特点的差异,分别被称为“旱傣”、“水傣”和“花腰傣”。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傣文来源于梵文字母的拼音文字,原有傣力、傣那、傣绷、金平四种,现通行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文字。 美丽的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我国西南边陲,这里聚居着傣、哈尼、布朗、基诺、拉祜、瑶等十几个少数民族。 唐宋时期属南诏、大理地方政权管辖;宋淳熙年间(公元1180年),傣族首领叭真以景洪为中心,建立了名为“景龙金殿圆”的勐泐地方政权;元朝设车里军民总管府;明清改为车里宣慰司;民国时期设立思普沿边总局,后改为思普殖边总办公署;1953年1月23日建立自治区,1955年6月改为自治州,辖有景洪、勐海、勐腊三个县,总面积为平方公里。 相传有个叫帕雅拉吾的傣族首领,为了捉到一只金色的鹿,翻过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条大河,眼前现出一泓美丽的金湖,金鹿跃入金湖,刹时湖面莲花盛开,湖边林木苍翠,百鸟啼鸣。 帕雅拉吾深深地爱上了这“美好而神奇的乐土”——勐巴拉纳西,这就是今日的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傣语意为“十二千田”。 “西双”即十二,“版纳”为一千块田。 公元1570年,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管辖区域划成十二个田赋单位,每个“版纳”为一份田赋额。 后来,他又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十二个行政区。 西双版纳风光旖旎,物产丰富,生长着两万多种植物,仅热带高等植物就有大约5千种,占全国总数的六分之一。 这里不仅是植物王国,也是天然动物园,有珍禽异兽200多种。 同时也是“南药之乡”、“普洱茶”的原产地。 有趣的傣语地名 类似“西双版纳”这样的傣语地名在傣族地区多不胜数,但其汉语字面意义与其实际含意相差甚远,所以对这些地名千万不能望文生义,“勐龙飞龙没有龙,弄岛冰岛未见岛,姐告姐相非姐妹,南京不是石头城”的打油诗就是对这种状况的说明。 傣语“龙”是大,勐龙、飞龙是“大坝子”、“大树荫”;“岛”为青苔,弄岛、冰岛是“长青苔的水塘”和“长青苔的角落”;“姐”为城,姐告、姐相是“老城”、“宝石城”;云南省镇源县有南京乡、南京街,瑞丽县有南京里,其实傣语中“南”为江河、水源、“京”为吃,“里”为好,“南京”就是有水吃的地方,“南京里”就是有好水吃的地方。 西双版纳州府所在地景洪,是黎明之城的意思,“景”为城镇,“洪”为黎明。 传说佛主释迦牟尼四处巡游传教,当抵达该地时,正是夜尽天晓,雄鸡啼鸣的时候,于是佛主便将此地命名为“黎明之城”。 佛祖继续前行,走到今景洪庄洪路时,正值早餐时分,于是便有:“庄洪路”之称。 “庄洪路”为傣汉语混用地名,“庄洪”为傣语,意为头道餐即早餐,“路”是汉语。 佛主绕过勐养蹬上基诺山的曼坡时,回首眺望,发现还有一小块地方自己没有走到,于是惊呼“勐养囡!”——还剩下一小块地方!此地便有了勐养或小勐养之称。 “勐”为地方,“养”为剩余,“囡”为小。 以上地名来源于佛教,不难看出傣族人民对佛主的敬仰与崇拜之情。 还有一些与环自然境、物产资源有关的傣语地名。 嘎栋区的曼浓罕,意为“金湖寨”。 “曼”为寨,“浓”为湖,“罕”为金子。 据传,此地原有一湖,常有金马鹿前来饮水,遂得此名。 这便让人联想到帕雅拉吾追逐金鹿来到神奇的西双版纳的传说,也许这里就是当初金鹿跃入的金湖吧。 勐海县的勐混,意思是河水倒流的地方,“勐”是地方,“混”是倒退。 勐混县境内有一条河叫南混河,意思是转道而流的河。 传说南混河原本从格朗河流向东南,佛祖经游此地,用神杖向西一指,河水便转道向西倒退流去。 于是就有了“南混”、“勐混”之称。 还有勐腊,意为产茶之地;勐仑,意为软石之地;磨黑,意为“盐井”;磨整,意为“铅井”等等。 习俗/礼仪 傣族人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等佛家圣物。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 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届时要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 泼水节期间,除酒、菜要丰盛外,各种傣族风味小吃也很多。 傣族较重要的节日还有关门节、开门节,均为小乘佛教节日。 新平、元江、景谷、金平等地傣族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内容与活动都和当地汉族一样。 在西双版纳傣族中,一家盖房,全寨都要来帮助,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上桌子,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 傣族还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族人称为“去拉曼”,意思为保护神,每年要祭拜两次,栽秧前祭拜是为了祈求丰收,秋收后祭拜是为了感恩。 各家备贡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内,待念完祭词后,大家共食。 新加入社的成员,要用鸡、酒和腊肉条供奉社神。 在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龙树、龙神,元江傣族每年农历三月祭龙树时,全村要杀红牛,杀前在红牛身上用白灰画成花纹,还要在牛身上披红绿布。 同月还要杀猪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 婚俗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式,即姑娘把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通过交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 “吃小酒”,在男女订婚时,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人散去后,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个女伴,共摆一桌共饭。 “吃小酒”讲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 表示火热、深厚和甜蜜。 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桌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 婚礼之日双方家里都要举行婚礼,大都先在女家进行。 婚宴时,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 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线仪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又用两根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纯洁,然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象征爱情像铁一样坚实。 服饰 傣族有旱傣、水傣、花腰傣之分,其不同的装饰代表着其支系的服饰文化。 尤其是新平花腰傣服饰和金平清代傣族服饰很有文化价值。 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 各地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一般常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以白布、水红布或蓝布包头。 傣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 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各色紧身内衣,外罩紧身无领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统裙,长及脚面,并用精美的银质腰带束裙;德宏一带的傣族妇女,一部分也穿大统裙短上衣,色彩艳丽,一部分(如潞西、盈江等地)则穿白色或其它浅色的大襟短衫,下着长裤,束一绣花围腰,婚后改穿对襟短衫和统裙;新平、元江一带的花腰傣,上穿开襟短衫,着黑裙,裙上以彩色布条和银泡装饰,缀成各式图案,光彩耀目。 各种傣族妇女服饰均能显出女性的秀美窈窕之姿。 傣族妇女均爱留长发,束于头顶,有的以梳子或鲜花为饰,有的包头巾,有的戴高筒形帽,有的戴一顶尖顶大斗笠,各呈其秀,各显其美,颇为别致。 食俗 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 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 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糯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 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于消化。 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 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 烹鱼,多做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此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芫荽等调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 吃螃蟹时,一般都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螃蟹酱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 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因此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的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 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不高,是自家酿制的,味香甜。 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 喝时只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 嚼食槟榔,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 较典型的食品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干黄鳝等。 节庆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 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 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 泼水节期间,除酒、菜要丰盛外,各种傣族风味小吃也很多。 较重要的节日还有关门节、开门节,均为小乘佛教节日。 傣族的天文历法 西双版纳傣族常用的算术叫“维萨算”,受汉族的影响较多,也有其它民族的影响。 傣文算术书中的乘法口诀,有从汉族口诀翻译的,也有其它民族的;使用时要用本民族语言。 傣族算术没有加、减、乘、除符号;计算方法是从左至右,边计算,边将已计算过的数码擦掉,最后剩下得数。 善于计算又懂得历法的人,能用这种方法准确地推算出闰年、闰月和日月食。 � 傣族把历法叫“祖腊萨哈”或“萨哈拉乍”,有很多记载和研究历法的书籍。 常见的历法书有两种:一种是推算节令时间的,其中列有很多表格,把很多年历书的主要内容都排列在上面;另一种是年历。 傣历和公历纪元相差638年,即公历的639年为傣历的元年。 傣历以六月为岁首,至第二年六月为一周年,由于闰年和闰月,年节在六月的哪一天不固定,有时也可能延至七月。 傣历年节要过三天或四天,第一天为除夕,是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最后一天,第三天或第四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其余的一天或两天既不属旧的一年,也不属新的一年。 傣历有闰年,也有闰月,平年十二个月,单数月为大月,每月三十天;双数月为小月,每月二十九天,一年共三百五十四天。 每隔三至六年闰年一次,固定在八月,这年八月为三十天。 闰月是两年或三年一闰,十九年七闰,固定闰九月,是三十天,这一年又称双九月。 傣历的一月称登景,二月称登甘。 傣历是按月亮的圆缺周期为一个月的。 因此,每个月的日序和汉族农历的日序基本一致。 傣历还把每个月的上半月的每天依次叫做月上一日,月上二日……;把下半月的每天依次叫做月下一日、月下二日……。 十五日月亮圆称登柄,月末一日称登达。 傣族一月为四周,每周有七天或八天的计日法。 傣历和农历一样,用干支纪年和纪日;不过傣族十二地支所代表的对象和汉族不完全相同,如“子”不以表鼠而代表大象,“辰”不代表龙,而代表蛟或大蛇。 � 傣族根据当地气温特点,把一年分为三个季节,傣历一至四月为冷季,五至八月为热季,九至十二月为雨季。 实际上一年明显地只分旱季和雨季。 德宏、耿马、新平、元江等地,主要使用汉族的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