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与媒体人、自媒体博主“好人大哥”王阳以“中国人的脊梁”为主题进行了对话,并于活动中发布了王立群最新版本的作品《中国脊梁》。
王立群
王立群是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因为担任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而被大众所知。他的作品通俗易懂,语言流畅幽默,擅长通过故事来讲解人物,透过人物来阐发精神。
《中国脊梁》一书延续着王立群的风格,由浅入深地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十位圣贤、英雄为民请命、马革裹尸、一往无前实施变法等故事。
与王立群对话的王阳是一位资深媒体人,也是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在对话中,他们回顾了华夏文明史中三千年来那些“国士巨匠”的一生作为,并分享了自身创作的心路历程和感受。通过解析历史人物的精神遗产,探讨这些遗产如何影响现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王立群(右)与王阳对谈
分享会中,王立群首先回顾了张骞、苏武、李广、孟子等历史人物的精彩人生。他强调,这些人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承载体。“中国脊梁”不仅指历史上英勇奋斗的人们,更是一种超越时代的文化符号,象征着坚韧不拔、为国奉献的精神品质。
精神的世代传承
当被问及为何出版《中国脊梁》一书时,王立群表示,他在参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及其他讲演时,积累了大量令他内心触动的内容,当他将这些文字汇集起来时,竟然发现,它们都指向同一个主题——中国脊梁。
由此,王立群联想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里面提到:“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盖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王立群围绕这段文字,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解释,并详细讲述了历史上十位圣贤、英雄为民请命、马革裹尸、一往无前实施变法等故事,解读了他们如何用自己的生命诠释“脊梁”精神。
孟子、屈原、卫青、霍去病、李广、苏武、张骞、华佗、王安石、岳飞,是书中的10位圣贤、英雄。如果没有他们,中国失去的不仅仅是一半的儒家思想、一位爱国诗人、几位军事将领、一个卓越的外交家,一条造福千年的商路、一个改革家、一位神医,更为关键的是,如今每个中国人都能脱口而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众人纷纷何足竞”,苏武牧羊、岳母刺字的故事,“华佗再世,妙手回春”的传奇,独立不迁、九死未悔的精神……都将不复存在。
王立群认为:“历史的书卷在不断翻动,时代在不断前进,中国脊梁的具体形象也不断在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其精神是不变的。”当代科学家、道德模范、奥运健儿的贡献与精神,与古代墨家提倡的“埋头苦干”“不慕虚名”“勇于担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了中国精神的世代传承。
“古人的精神支撑我度过最艰难的日子”
分享会中,王立群也与王阳就《中国脊梁》一书中涉及的几位重要历史人物进行了深入交流。关于卫青的成功,许多读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天幸”,即运气好。对此,王立群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王立群认为,尽管卫青是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有一定的外戚背景,但他的成功并非单纯依靠运气。卫青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他的晋升和成就主要基于实际功绩。他能够灵活运用战术,如在龙城之战中选择了直捣匈奴王庭这一出其不意的策略。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选择,因为那里不太可能有重兵防守。他还顺应了武帝一朝战争策略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的变化,进行大规模骑兵军团的机动作战,使汉军能够更加有效地打击匈奴。此外,卫青对待士大夫礼貌周到,对待士兵慷慨仁慈,使他赢得了士兵们的尊重和效忠,低调谨慎的个人品质也是他仕途顺遂的重要因素。
谈及令司马迁感到“意难平”的将军李广,他虽然屡建战功却未能封侯。王立群依据事实进行了客观分析。在对匈奴的关键战役漠北之战中,汉武帝和卫青确实因主观原因将李广排除在立功的机会之外。然而,李广本人缺乏政治敏感、未能及时调整战术以适应形势变化,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李广的结局令人唏嘘,但他的精神中最令人感动的是那种宁折不弯的坚毅、军人的血性和为国效忠的决心。
王阳在中央电视台工作期间,曾多次参与“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在这次对话中,他也与王立群探讨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王立群讲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诸多细节,包括一些鲜为人知的曲折和艰辛。他梳理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开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张骞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在《中国脊梁》一书中,王立群通过对孟子思想的解读,不仅揭示了中华民族优秀人格的源泉,还分享了孟子的强势人格如何影响了他的个人成长之路——王立群回忆起少年时两次失学的经历,那是他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之一。1958年,他满怀希望准备进入一所重点初中,却因家庭出身的原因被分配到了一所简陋的民办中学。在那里,他不仅要学习,还要为了学校的生存而打工赚钱。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但也激发了他自强不息的精神。王立群感慨地说:“在那个年代,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如果我们想要继续上学,就必须自己去挣学费。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着我度过了那段艰苦的日子。”
探究形塑中国的历史根脉
《中国脊梁》一书中的汉朝人物故事,源自《史记》中的“列传”。王立群与《史记》结缘颇深,研读《史记》长达58年。在本次对话中,王立群指出,秦皇汉武虽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的时代,但他们所建立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以及对外政策,仍然对现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始于秦始皇的大一统理念,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而汉武帝时期开拓的辽阔疆域、文官制度以及推崇的儒家文化,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是今天中国人的头脑和生活中,还沉淀着儒家的种种因子。汉武帝的军事策略不仅注重实战效果,更重视战略部署和长远规划,这些都与现代大国发展的战略思维有着相通之处。
结合《中国脊梁》中主讲的苏武、张骞、卫青、霍去病等人物,王立群肯定了这些人物取得的辉煌成就与汉武帝作为统治者的任用有关,同时也强调了君臣之间的默契配合是成就伟业的关键。
在对话过程中,王立群教授和王阳都表达了对青少年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视。王立群谈道,“家国情怀”是高考作文的核心考察方向之一,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要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必须依赖丰富的、生动可感的历史细节,必须对历史事件建立感性的认识。
在以概括性叙述为主的历史教科书中,苏武牧羊的故事往往只有寥寥数语的介绍。在王立群的《中国脊梁》一书“苏武:一个不屈的脊梁”这一章节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苏武的生活与经历。王立群讲述了苏武出使之前的职务、出使匈奴的历史背景,深入探讨了当时的汉匈关系,以及苏武无辜卷入匈奴内部谋反事件的始末,包括他被审判、卫律逼降和李陵劝降的全过程。书中还描述了苏武回国后经历的三件大事,以及历代文人墨客对他的赞颂。这些详尽的叙述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了苏武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
尤为重要的是,书中特别提到了苏武在即将受到匈奴审判时,毅然选择自杀以避免汉朝蒙受耻辱的壮举,这一举动深深打动了匈奴单于。此外,书中还详细描写了李陵劝降时使用的心理战术,以及苏武在持节牧羊期间面临的孤独与绝望——他面临着很可能没世无闻、家破人亡且所效忠的汉武帝已逝的局面。这些细节凸显了苏武坚贞不屈的品格,让他的形象更加立体可感。
鲁迅说过一段话,其中有"中国的脊梁"这个东西,是什么?指的是哪些人物?
“中国的脊梁”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 如毕升、李时珍等。 也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 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
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 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 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 如法显、玄奘等。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
作品原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斜体字为当初发表时被国民党删掉的内容)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陷,但中国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等,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 1934年4月,国民党的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等,又发起请第九世班禅喇嘛:在4月28日至5月18日,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求佛菩萨来保佑”。
还说什么“今则人心浸浸以衰矣!非仗佛力之加被,未由消此浩劫”。 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凌侮。 “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的一时甚嚣尘上。 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
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了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 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肺病已相当严重。
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他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病情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和关注。 后收入《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属鲁迅后期杂文。
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中国的脊梁,谁能举出具体事例
1、詹天佑
京张铁路为詹天佑主持修建并负责的中国第一条铁路,它连接北京丰台区,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公里,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时间不满四年。
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 这条铁路工程艰巨。 现称为京包铁路,以前的京张段为北京至包头铁路线的首段。 京张铁路是清政府排除英国、俄国等殖民主义者的阻挠,委派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总工程师(后兼任京张铁路局总办)
2、霍去病
霍去病一直是我们国家历史上一名抗击匈奴的英雄。 当年匈奴进军中原,正是霍去病领兵把匈奴赶走,也正是霍去病才使得匈奴向汉称臣。 虽然霍去病在23岁因病去世,但是他的故事还在广为流传,特别是抗击匈奴、保家卫国这一直是霍去病用一生所做的事情。
霍去病有一句话: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这也正体现了霍去病抗击匈奴的决心,只要霍去病在,匈奴就别想进犯中原。
3、林则徐
19世纪中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像魔爪一样凶残的伸进中国,衰朽的封建社会濒临崩溃,烟毒横流,具有五千多年文化历史的中国民族坠入了苦难的深渊。 在这危急关头,林则徐挺身而出,他做官清廉,抗敌入侵,成为我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
4、谭嗣同
清末年间,外强纷纷侵略,清廷无力抵抗,一味地退缩、忍让,导致中国民不聊身。 谭嗣同等人主张变法图强,振兴中华。 谁知,慈禧太后竟不顾大局,为了个人利益在此时发动兵变,并逮捕新政人员。
在狱中,谭留下了人生的绝唱:“望门投趾思张俭,直谏陈书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并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变法流血的人,也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新的方向。
5、文天祥
南宋末年,北方蒙古族建立了元朝,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 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在抗击元军中,文天祥被俘,临刑前夕,元朝皇帝忽必烈亲自出马劝降,以宰相之职作为诱饵,妄图使文天祥投降,但遭文天祥严厉拒绝。 他为后人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
关于"中国脊梁"的人物事例
1、邓稼先
1959年6月,苏联政府中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 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
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
人物简析: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2、钱学森
钱学森在美国度过了20年,在航空科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有名的火箭专家,为美国的军事科学做出了贡献。 1949年,他得知新中国成立了,十分兴奋,决定回国参加建设。 但是美国方面敌视中国,怕钱学森回国对他们不利,就千方百计地阻挠。
钱学森没有屈服,向美方提出严正抗议,回国的决心更大了。 他在家里放好三只小箱子,准备随时启程。 之后在中国政府的过问下,被美方扣留了5年的钱学森,最后在1955年搭乘轮船回国了。 他来到天安门广场,兴奋地说:“我相信我必须能回来,此刻最后回来了!”
人物简析:
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3、袁隆平
袁隆平,平头小脸,其貌不扬,土里土气。 你想不到他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而正是这个显得有些平凡和土气的老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
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 从“三系法”到“两系法”,从一般杂交稻的成功到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再到三期,袁隆平将水稻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800公斤。
人物简析: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
截至2017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超90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 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 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
4、杨利伟
2003年10月15日晨,杨利伟进入飞船,按照规定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发射前的各项检查。 8时59分,0号指挥员下达了“1分钟准备”的口令。 火箭即将点火。 指挥大厅里充满紧张气氛,许多观看飞船发射的人,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 一切在瞬间仿佛凝固了。
指挥大厅里传出了清晰的口令:10、9、8、7、6……这时,屏幕上出现杨利伟向大家敬了一个标准军礼的画面。 全场顿时掌声雷动。 一位老专家激动得满眼泪花,不住地说:“杨利伟,好样的!”
人物简析:
杨利伟是“神舟”5号飞船成功载人航天的标志和代表。 从杨利伟的表现,人们可以看到今天中国精英一代的崛起,看到他们的质素、智慧和表现,看到深化改革开放的成果,看到国家未来光辉远大的前景和希望。
5、雷锋
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 接待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
另100元雷锋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 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人物简析:
雷锋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