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将执行载人极地飞行任务 SpaceX 人类首次

IT之家 8 月 13 日消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 周一宣布, 将在今年年底前执行人类首次载人绕地球极地飞行任务 。此次私人太空飞行任务由华裔加密货币企业家王春(Chun Wang)领衔,其他三名成员包括一位极地探险家、一位机器人专家和一位电影制片人。

名为“Fram2”的任务以挪威探险船“Fram”号命名, 将从 SpaceX 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发射场搭载“耐久号”龙飞船进入极地走廊,直接飞越北极和南极 。该航天器不会与国际空间站(ISS)对接,而是单独绕地球飞行。为获得最佳光照条件,为期三到五天的任务计划在南半球夏至前后飞越南极洲,飞船将配备穹顶舱用于摄影。

据IT之家了解,“耐久号”龙飞船(Crew DragonEndurance)以探险家沙克尔顿的著名船只命名,该船曾被困于南极冰层并最终在大约一个世纪前沉没。

这将是 SpaceX 继 2021 年的“灵感 4 号”任务和即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发射的“北极星黎明”任务之后的第三次载人龙飞船自由飞行任务。


NASA 太空探索中的 32 项开创性成果

作为为期两年的火星 探索 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宇航局于2020 年 7 月发射了 毅力漫游者。 Perserverance 的任务是收集有机样本并寻找生命迹象。 固定在火星车上的是一架名为 Ingenuity 的直升机,其任务是在红色星球上测试飞行能力,并且是第一架在另一个星球上测试受控飞行的飞机。

在宇宙近14十亿岁。 人类的存在只占那段时间的一小部分,如果地球的 历史 是 24 小时,那么人类是在晚上 11 点 59 分之前出现的,然而,我们花了大部分时间对太空着迷。 长期以来,我们提出理论并竭尽全力到达宇宙最遥远的角落。 16 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将太空想象成一片宇宙海洋,而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托勒密提出了一个地心宇宙的理论。 2015 年,出现了支持火星上存在水的新证据 ,如今,太空 旅游 也出现了是一个热门话题。 历史 上各个时期的人们都对天空之外的事物有过想法,并希望自己理解和看到它。

在现代世界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处于太空 探索 的最前沿,使了解巨大未知数的可能性更大。 NASA 成立于 1958 年,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迅速改变了机器人和载人航天的进程。 自成立以来,该机构已将人们送上月球,创造了一个观察宇宙的新窗口,并 发现了太阳系外行星。 事实证明,从事所有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工作的人比一般公众可能相信的要脚踏实地一点 。 他们可能是天才,但他们也只是好奇的人类。

即将发布的图像描绘了 NASA 的一些最关键的成就,并以视觉上深刻且具有科学意义的方式捕捉这些任务。 继续阅读以了解 NASA历史 上一些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时刻和任务。

早在 1958 年, 探索 者 1 号的发射标志着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这是美国第一次成功地 将卫星发射到太空。 苏联于 1957 年末发射了人造卫星 1 号,而 探索 者 1 号则展示了美国在太空竞赛中非常有竞争力的事实。 探索 者 1 号向地球传输信号不到四个月,几年后终于在 1970 年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时被摧毁。

在美国宇航局将任何人送上月球,甚至将任何人送入太空之前,它需要制造和测试能够胜任任务的航天器。 于是,土星五号诞生了。 这种最终将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送上月球的火箭在 1960 年代进行了分阶段测试,并于 1967 年进行了首次完全无人驾驶试飞,成为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首次发射。 通过一次发射一次测试整个火箭——而不是逐步测试各个方面——是一种新颖的方法,当时的航天中心主任库尔特·H·德布斯博士后来评论说,它“进展得非常好。 ”

到 1968 年 10 月 11 日,当阿波罗 7 号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角发射升空时,人类已经在太空中度过了一段时间,其中第一个是苏联的尤里加加林。 然而,阿波罗 7 号在近 11 天的时间里环绕地球 163 次,这是迄今为止最长的一次旅行,并打破了额外的障碍,成为第一艘在国家电视上直播的载人飞船。 这次任务的成功目标是测试飞船的设备,并确保三名船员以及未来的宇航员能够在这么长时间的旅行中幸存下来。

有些人可能认为与姻亲过圣诞节很艰难,但 1968 年圣诞节在太空中度过的阿波罗 8 号机组人员可能会有所不同。 阿波罗 8 号任务旨在在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轨道(称为 cislunar)以及 前所未有的绕月轨道上测试航天器和机组人员。 任务进展顺利,证明该航天器的新技术(例如组合前舱口)处于良好状态,可以进一步使用和开发。

虽然阿波罗 8 号成功绕月飞行,但并未着陆,需要进行额外的测试以确保宇航员能够登月并安全返回家园。 进入 1969 年的阿波罗 9 号任务,在该任务中,机组人员尝试了一项对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的技术: 登月舱。 这次任务取得了成功,机组人员可以在太空中重新连接着陆舱,证明登月之旅已经不远了。

通常被称为第一次登月的“彩排”,1969 年的阿波罗 10 号任务基本上经历了登月的动作,包括将登月器从指挥舱中分离出来,并通过第一部分下降,没有真正接触。 月球着陆器和指挥舱分别被迷人地称为史努比和查理布朗。 虽然每个人都安全返回,但当人为错误导致登月舱失控(并且机组人员大声喊出一些选择咒语)时,机组人员经历 了片刻的恐慌。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一直在等待的那一刻:1969 年 7 月 16 日,载有尼尔·阿姆斯特朗、迈克尔·柯林斯和巴兹·奥尔德林的土星 V 号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四天后,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类。 一部关于这一事件的新纪录片揭示了任务中一些被遗忘的时刻,例如尼尔·阿姆斯特朗在机组人员返回地球期间花时间在电视直播中 向建造 363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致敬。 在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宣布将人类送上月球的崇高目标八年后 ,这终于成为现实。

在阿波罗 11 号任务将前两个人送上月球后短短几个月,阿波罗 12 号任务也紧随其后。 1969 年 11 月 19 日,小查尔斯·康拉德 (Charles Conrad Jr.) 和艾伦·L·比恩 (Alan L. Bean) 成为第三个和第四个踏上月球表面的灵魂, 在那里度过了 32 个小时,而第三个船员理查德·F. Gordon jr 留在飞船上。 任务目标包括从月球表面收集数据和样本,建立阿波罗月球表面实验包(将留在那里收集更多信息),并检查测量者 3 号,这是一艘两年前降落在那里的无人驾驶航天器。

休斯顿,我们有一个问题:虽然这个广为人知的短语并不完全准确(船员约翰斯威格特实际上说“好吧,休斯顿,我们在这里遇到了问题”),但它仍然总结了阿波罗 13 号任务期间发生的事情。 这次任务原本是第三次登月,但当氧气罐在飞行 56 小时后发生爆炸时,该目标不得不中止 。 船上的三个人——斯威格特、弗雷德·海斯和吉姆·洛弗尔——随后被迫在登月舱中避难,并迅速组装了一个可以让空气透气的适配器,从而证明即使在月球上也有可能安全返回地球。

阿波罗 13 号的部分目标是首次登陆月球的一个特定区域,称为弗拉毛罗,这是一个以 15 世纪意大利地理学家命名的陨石坑。 由于阿波罗 13 号从未着陆,因此阿波罗 14 号——它于 1971 年初发射并搭载了艾伦·谢泼德、斯图尔特·鲁萨和埃德加·米切尔的三人船员——接管了弗拉毛罗着陆的目标。 起飞后,飞船在指挥舰与登陆艇对接环的连接尝试中经历了 五次失败,但最终成功并完成了任务。

1971 年 7 月的阿波罗 15 号任务是第四次将人类送上月球的任务。 这次任务标志着月球漫游车(也称为“月球车”)的革命性首次亮相,这是一种四轮露天飞行器,旨在利用月球的引力作用,从而使宇航员能够观察更广泛的范围一次访问月球表面。 这次旅行的一个目的是拍摄比之前访问更多的照片,因此这次任务的工作人员带着各种各样的相机旅行,以捕捉旅途中每个部分的场景。

阿波罗 16 号任务持续了 11 天多一点,从 1972 年 4 月 16 日开始,载有约翰·杨、托马斯·“肯”·马廷利和查尔斯·杜克的三人机组人员。 Young 和 Duke 是两个踏上月球表面的人,他们在那里花了 20 多个小时,以惊人的壮举收集 了 200 多磅的月球样本。 杜克还通过留下一些东西创造了 历史 :一张家庭照片,背面写着这样的信息:“这是来自地球的宇航员查理杜克的家人,他于 1972 年 4 月 20 日登陆月球。 ”

阿波罗 17 号于 1972 年 12 月 7 日发射升空,标志着人类最后一次登上月球。 然而,这项使命的遗产仍然非常活跃。 美国宇航局最近宣布将开放 一系列从未被全面研究过的月球岩石,这些岩石来自阿波罗任务 15、16 和 17。 (仅后者任务就带回了 250 磅的岩石。 )这些样本被保存了一段时间当更先进的技术可以深入挖掘他们可能掌握的线索时,挖掘的时间终于到来了。

1972 年 3 月 2 日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的太空探测器先驱者 10 号的旅程 充满了第一次。 当时,美国宇航局正准备利用太阳系中罕见的对齐方式进行“行星大巡游”——这意味着一组航天器可以在一次旅行中访问多个行星。 为了准备这次旅程,先驱者 10 号被派去执行数据收集任务,并成为第一个到达木星的航天器,也是第一个离开太阳系内部的航天器。

先驱者 11 号作为先驱者 10 号的伴随探测器,于 1973 年发射升空。 先驱者 11 号的旅程标志着美国宇航局的另一个重要的第一次:这个探测器是第一个遇到土星的探测器,它还能够发回木星极地的惊人图像地区。 航天器在其出境旅程中经历了一些技术挫折和失败,但克服了这些挫折,并在土星周围发现了一个 额外的环。 与这艘航天器的最后一次接触发生在 1995 年末。

美国宇航局 1970 年代维京任务的中心目标是收集与火星有关的图像和数据,因为对火星的了解很少。 维京人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功,产生了大约 50,000 张火星图像,并反驳了火星天空是蓝色的,与地球相似的理论。 (实际上,它在白天是粉红色的。 )维京着陆器还可以降落并分析火星土壤和大气,这是科学理解这颗行星的巨大垫脚石。

太空探测器航海者 2 号于 1977 年被送入太空,并于 2018 年底离开了日光层——太阳周围的空间区域,并受到其磁场的影响——并 正式进入星际。 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之前的几十年里,航海者 2 号遇到并拍摄了木星、海王星、天王星和土星;它是唯一面向后两颗行星的探测器。 航海者 1 号于 2012 年进入星际,现在两个探测器都在执行一项任务,将有关太阳系以外的信息发回,尽管它们距离到达它们设定航线的恒星还有数千年的时间。

Skylab 是 NASA 的第一个空间站,它是在 NASA 预算有限的时期由土星五号火箭的一个组件制成的。 它于 1973 年 5 月无人驾驶发射。 目标是首次测试宇航员可以长时间居住以进行科学研究的空间站的可行性;事实上,有几名机组人员(其中包括阿波罗 12 号成员查尔斯康拉德)在太空期间访问并占领了该站。 Skylab 重返地球成为了 国际媒体的一大奇观,因为 NASA 无法确定飞行器将在何时或何地坠入大气层的确切时间。

美国宇航局的航天飞机计划——从 1981 年到 2011 年生效——标志着在创造第一个可有效重复使用的航天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科学进步。 该计划在其三年的运行中创建了一个由五个航天器组成的舰队,在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悲惨结局之前,它搭载了第一位进入太空的美国女性萨莉·莱德。 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地将 184 名男女穿梭于太空并返回太空,并在 2011 年退役前在太空中度过了 365 天。

在冷战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和前苏联利用 太空相互竞争,但 航天飞机-和平号计划注意到了这种动态的巨大转变。 该计划是美俄合作,包括美国航天飞机和宇航员访问俄罗斯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当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 1995 年停靠在和平号太空站时, 历史 的创造方式不止一个: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器共同组成了最大的人造卫星,而这次旅行本身就构成了 这个国家的第 100 次载人航天任务。

1971 年 7 月 23 日,Landsat 1(原名地球资源技术卫星)发射升空。 Landsat 计划的目标 是获取地球地形的广泛卫星图像。 今天,1999 年发射的 Landsat 7 和 2013 年开始运行的 Landsat 8 都处于活跃和功能状态。 由于预算限制和美国国防部担心此类摄影会对任务的机密性产生负面影响,该计划一开始遭到强烈反对。 但它最终得到了资助并成为一个成功且有价值的新项目。

在哈勃太空望远镜被命名为 埃德温·哈勃鲍威尔,谁发现并证明超出了银河系的星系存在一个极为重要的20世纪的美国天文学家。 该望远镜于 1990 年被发射到轨道上,此后凭借其独特的捕捉和传输空间图像的能力打破了障碍。 该望远镜用于广泛的科学研究项目,例如前沿领域计划,但公众也可以申请观察时间。

钱德拉 X 射线天文台由美国宇航局于 1999 年发射,是一种专为探测太空中的 X 射线发射而设计的望远镜。 这些辐射发生在宇宙最热的区域,在那里恒星爆炸,钱德拉在捕捉此类现象图像的能力方面具有开创性。 该望远镜在一个名为“茶杯”的宇宙结构中的遥远星系中捕捉到了 2019 年银河风暴的图像,该 结构 距离地球超过 10 亿光年。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于 2003 年发射并于 2020 年退役,它是一种红外望远镜,使科学家能够目视观察以前看不见的宇宙区域。 望远镜由两个主要部件组成:航天器本身和低温望远镜组件。 它产生了棕矮星、分子云等的惊人图像。 斯皮策因其在科学家识别系外行星的能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而闻名,并且已经深入了解了距地球 130 亿光年以外的星系。

如果您不喜欢与同事长时间相处,那么国际空间站的工作可能不适合您。 1998 年发射入轨道的空间站一直有人居住,机组人员通常一次 在船上停留六个月。 许多国家为该项目贡献了机组人员和科学知识,目前第 58 次远征的三名成员——奥列格·科诺年科、安妮·麦克莱恩和大卫·圣雅克——自 2018 年 12 月以来一直在船上。 这种人类在太空中的持续存在是开创性的并允许科学界进行广泛的实验并获得有关人类如何在太空中生活的知识。

自 2012 年以来,火星科学实验室的好奇号火星车一直驻扎在这颗红色星球上,试图为一个特定问题提供答案:火星是否曾经能够支持生命,特别是被称为微生物的微生物?火星科学实验室的任务是美国宇航局火星 探索 计划的一个子集,旨在研究火星的宜居性,并确定这颗行星有朝一日能否成为人类的家园。 通过在火星上取得成功,好奇号名副其实,这是由12 岁的克拉拉·马( Clara Ma ) 授予的 ,她在 2009 年赢得了火星科学实验室的征文比赛。

许多航天器和勇敢的宇航员都曾在银河系中旅行,但帕克太阳探测器已经开始了一项前所未有的任务。 这艘宇宙飞船于 2018 年发射升空,正在前往距离太阳 400 万英里的领土。 虽然这听起来像是很远的距离,但这个探测器将遇到难以想象的强烈热量和辐射,并且这样做是为了更多地了解太阳的外日冕(围绕太阳的等离子体光环)。 帕克太阳探测器与美国宇航局所有其他任务不同的另一个细节是,它是第一个以活着的人命名的:芝加哥大学教授尤金纽曼帕克,他提出了关于太阳如何发射能量的革命性概念。

由于周围有密密麻麻的云层,木星维持着一个环境,可以揭示太阳系最初形成时的运行条件。 这是朱诺如此重要的主要原因。 它于 2011 年发射,是迄今为止第一个绘制远低于云层的木星结构的探测器。 它可以对从未以这种方式分析过的行星两极上的带电粒子进行采样。 朱诺是罗马女神的名字,她能够透过云层查看她的丈夫木星,这非常合适。

OSIRIS-REx 的使命不小。 这艘航天器——以及它背后的美国宇航局——寻求答案,例如人类来自哪里以及宇宙为何如此存在。 OSIRIS-REx 于 2016 年发射升空,目前正在绘制小行星 Bennu 的地图,该小行星因其大小、组成和距离而被选中执行此次任务。 (它离地球很近,可能会在 22 世纪撞击地球。 )OSIRIS-REx 的伟大壮举是它有望成为第一个将小行星样本送回 地球的任务,理论上是在 2023 年。

除了它提供的伟大发现之外,卡西尼-惠更斯号航天器还以科学的名义标志着团结的行动。 这艘载有惠更斯探测器前往土星的航天器是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和意大利航天局的共同努力。 卡西尼-惠更斯号的任务持续了 20 年,在那段时间里它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包括揭示了土星环的引力。 惠更斯还首次登陆土星的卫星泰坦。 或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卡西尼-惠更斯号的任务以 一个盛大的结局结束: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卡西尼-惠更斯号 22 次潜入土星和它的光环之间的缝隙,创造了关于这个以前未 探索 过的区域的大量数据。

埃隆·马斯克的 SpaceX 正在前往以前没有私人公司去过的地方:太空。 该任务代表了自 2011 年以来宇航员的首次太空之旅,是美国宇航局商业乘员计划的一部分。 载人龙飞船于 2020 年 5 月 30 日乘坐猎鹰 9 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的 39A 发射场起飞,载有宇航员罗伯特·本肯和道格拉斯·赫尔利。

作为为期两年的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宇航局的火星 探索 计划于 2020 年 7 月发射了毅力漫游者。 火星车正在 收集有机样本并寻找生命迹象。 固定在火星车上的是一架名为 Ingenuity 的直升机,其任务是在这颗红色星球上测试飞行能力。 这将是第一架在另一个星球上测试受控飞行的飞机。

载人登火星难度高,科学家找出燃效最高的飞行路线

为了让搭载宇航员的重型飞船顺利登陆火星,工程师需要找到新的着陆方式。 根据宇航工程师克里斯托弗·洛伦兹和扎克·普特南进行的研究,燃效最高的飞行路线是几乎垂直冲进火星大气层。 随后,飞船可以抬升高度,在大气最为浓密的低空飞行,以便产生最大的阻力。 利用这种简单的物理手段减速,任务规划人员可以节省燃料,让飞船携带更多科学仪器。 载人火星飞船艺术概念图 人类的火星 探索 计划愈发雄心勃勃。 随着 探索 计划的推进,未来会将体积更大的飞船送上火星。 迄今为止,美国宇航局的机器人 探索 任务全部采用降落伞、气囊、太空起重机和减速火箭。 为了让载人飞船顺利登陆火星,工程师需要寻找新的着陆方式。 目前,进入火星大气层前,飞船的速度可达到30马赫。 进入过程中,绝大多数飞船利用降落伞减速。 一旦飞船的速度降至只有音速的几倍,工程师可以选择一系列方式,让飞船平稳着陆。 不过,由于缺乏很好的扩展性,降落伞并不适合大型飞船。 这促使宇航工程师克里斯托弗·洛伦兹和扎克·普特南 探索 其它方式。 在2018年12月31日发表于《航天器与火箭杂志》的论文中,他们阐述了研究发现。 “好奇”号自拍照 在迄今为止登陆火星的所有探测器中,“好奇”号的重量最大,达到2200磅(约合1吨)左右。 未来的载人火星飞船重量更大,可达到5到20吨。 这需要飞船使用制动火箭减速,SpaceX和“蓝色起源”的助推器便采用这种方式着陆。 不过,这会耗费大量燃料,再加上发射时耗费的燃料,所需携带的燃料量将是一个惊人数字。 此外,携带大量燃料还会占用宝贵的空间。 如果无需携带大量燃料,这些空间可以搭载人类探险家或者贵重的科学仪器和补给。 为此,任务规划人员必须善加利用燃料,同时确保飞船以安全速度在安全地点着陆。 火星极地着陆器,用于收集火星南极的气候数据 普特南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飞船携带一定数量的推进剂,你需要合理选择制动火箭的点火方式。 你可以让飞船精准着陆,也可以忽略精确度,耗光全部燃料,以便让体积最大的飞船着陆,又或者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 ” 在飞船以极超音速移动时,工程师可以操控飞船。 航天飞机虽然有“飞砖”的恶名,但也可以操控。 通过调整行进中的飞船角度或者打破平衡,飞船可以获得升力,转向给定的方向。 即便在火星的稀薄大气层,工程师也能进行这种操控。 (飞机无需使用发动机,便可转向。 如果飞机降低一个机翼,便会因升力实现转向。 ) 11月26日,“洞察”号着陆器将登陆火星 这意味着任务规划人员可以在制动火箭点火、耗费宝贵的燃料前操控载人飞船。 如能精确选择制动火箭点火时的飞船高度和角度,他们可以节省燃料。 这允许飞船在不耗费燃料进行转向的情况下进一步靠近预定着陆地,同时将飞船减速耗费的燃料降至最少。 在考虑多种想定后,洛伦兹和普特南认为燃效最高的飞行路线是几乎垂直冲进火星大气层。 随后,飞船可以抬升高度,在大气最为浓密的低空飞行,以便产生最大的阻力。 利用这种简单的物理手段减速,规划人员可以节省燃料,让未来的火星飞船携带更多科学仪器。

各国发射了那么多卫星,发射数量有没有饱和点?会相撞吗?

目前来看发射的卫星数量远没有达到饱和点,人类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射卫星,到当前只发生了一次卫星相撞事件,但相撞的原因也不是因为太空卫星饱和,更不是因为轨道拥挤。

或许我们在浏览地球周边太空废品的图片时,会发现环绕着地球四周的卫星、碎片密密麻麻数以万计,在如此拥挤的轨道上很容易就发生碰撞。 其实 这类图片是经过比例放大处理的,将地球缩小再将卫星放大 ,如果按照实际的比例来计算,地球要比卫星大N多倍,图片上的卫星肉眼根本无法呈现,就像我们人体与细菌的比例。

世界各国在发射卫星时,基本都会进行登记,且会进行相应的轨道计算,在各自固定的轨道上运行,各走各的路基本不会发生碰撞,除非轨道计算错误,就像当年 美国与俄罗斯卫星相撞 ,就是因为 美国的卫星轨道计算错误而导致的 ,不过这种实在是小概率事件。

外太空卫星轨道并不是固定的一个平面,而是360度无死角都可以运行,宽度无限,高度层无限,与地球的平面道路是完全不同的。 当然也不排除未来卫星越来越多,产生碰撞的可能性,因为 某些保密军用卫星可能并不公开轨道,一旦发生碰撞,危害的不仅是自身,产生的碎片也会波及周边卫星 。

各国发射了那么多卫星,发射数量有没有饱和点?会相撞吗?

人造卫星是人们为了通讯、气象监测、导航、侦察、测绘、农业、环保等各种不同的需求,通过火箭发射到地球不同的轨道,实现围绕地球运行的人造装备。 在人们的印象中,地球上空的宇宙空间非常辽阔,应该会容纳非常多的卫星体,那么有没有一个承受最大数量的饱和点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可以围绕地球运行的外围有效轨道毕竟是有高度区间限制的。

卫星轨道

在发射卫星之前,必须要根据不同的用途,来确定卫星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不同的运行轨道距离地球的高度也就会有一定的差异。 国际上,通常依据距离地球不同高度区间的轨道范围,将卫星轨道划分为低轨、中轨和高轨3个大的区域。

当然,低轨也不是越低越好,因为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和向心力公式:

我们可以计算出卫星围绕地球能够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最小速度:

v= ( GM/r )^(1/2)

r为距离地心的距离,可以看出,距离地面越近,则所需要的沿着轨道切线方向的最小速度就越大,而通过火箭给这个卫星的初始速度就越大,所需能量就越高,达不到这个速度卫星就会坠落回地面。 同时,在距离地面100公里以下时,地球的大气层密度还是很大,虽然只为海平面上空空气密度的一百万分之一,但是对于卫星来说,在这个高度以下,卫星运行过程中表面与空气分子的摩擦依然较大。 因此,在1960年第53届巴塞罗那国际航空联合大会上决定,将地表以上100公里以上的空间确定为航天空间,就是为了确保航天器最大限度地减少与空气之间摩擦带来的损耗或者损毁几率。

按照国际惯例,将120公里以上、2000公里以下的空间确定为低轨道区域;将2000公里以上、公里以下的空间确定为中轨道区域;将公里以上的轨道确定为高轨道区域。 当然也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距离地面距离过高,当超过3.6万公里之后,由于运动速度会低于地球的自转速度,而且难以成像,应用意义就不大了。 处于不同高度轨道的卫星,其主要用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卫星的发射

由于不同高度的卫星,在发射过程中所需的时间有长有短,而且需要克服的地心引力所做功的大小也会不一样,因此对于三种高度的轨道卫星,在将它们送入预定轨道时,必须采用不同的能源供给方式。

卫星的饱和点

卫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引力波动、高能粒子冲击以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其实际运行轨道与设计轨道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细微的偏差,而且距离地球越远、运行时间越长,这种偏差就会逐渐放大,而且卫星的调整一般都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国际上对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要求,需要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距离一般要大于1000公里,漂移范围要在 0.1 之间。 因此,国际上对于同步卫星的最大饱和点的设定在1800颗,目前全世界已经发射了同步卫星300多颗。

而从全部高度的轨道卫星来看,距离地面越近的轨道,所能容纳的卫星数量越少,如果以1000公里为分隔线,那么地球所以航天空间所能容纳的人造卫星数据应该在4万左右,目前全球共向太空发射人造卫星近7000颗,仍在太空中的有3600多颗,与上限还有较大的差距。 但是4万这个数值仅是理论计算出来的结果,而实际上由于卫星运行轨道偏离可能具有一定的突发性,以及由于卫星发射带来太空废品的影响,实际上应该达不到这个数量。

在已经发射的近7000颗人造卫星之中,目前已经失效的就有5000多个(包括已经完成使命坠入地球和尚未坠入地球的),仅有1000多颗仍在运行,而留在太空中不再运行的卫星就有2000多颗,这些都已经成为“太空废品”,对新发射卫星以及已经发射卫星的运行带来巨大隐患。 在2009年,美国一颗商用通信卫星与俄罗斯一颗已报废的通讯卫星就在空中发生了碰撞,随着人类发射卫星数量的增多,这种因不可控因素带来的卫星相撞事件估计还会上演。

总结一下

卫星围绕着地球运行,即需要稳定的轨道线速度,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所匹配的轨道高度。 在确保可用性、精准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卫星之间必须要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和漂移角度,所以地球上空人造卫星的数量肯定存在着饱和点,初步估算这个数量在4万颗左右。 而在不可控因素以及众多太空废品的影响下,随着人类发射卫星数量的增多,卫星相撞的现象的几率会越来越高,这也成为世界各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中必要要面对和尽量解决的重大问题。

早前,俄罗斯的一颗卫星就和美国的卫星相撞了,所以,地球外太空卫星数量越来越趋向饱。 而且空间比我们计算的更少,这是由于入卫星等航天器爆炸,碰撞解体产生的碎片数量极多,占用的空间很大,小小的一个碎片也会对同轨道或交叉轨道上的卫星产生致命的伤害。

现在 科技 还没有好办法清理地球周围的太空废品,这使以后发生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和在轨运行的风险系数越来越大。 特别是对太空行走,修理太空飞船的宇航员来说,危险更大。

最后说点个人想法,人类 科技 发展,从污染地表,地下,到地球太空中去了。 我不知道 科技 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各国发射了那么多卫星,发射数量有没有饱和点?会相撞吗?

2009年2月10日上午11时55分在西伯利亚上空的近地轨道上,美俄两颗卫星相撞的事件,让大家认识到,广袤无垠的太空,其实已经熙熙攘攘了!今年是2020,距离上次相撞的11年中,人类又发射大量的卫星上天,这地球轨道上卫星是不是塞满了呢?未来还能向外发射飞船吗?

地球有哪些轨道?在这些轨道上的都是些什么卫星?

很多科普文章中,在说到卫星或者飞船发射是都一条近地轨道一笔带过,当然这对于了解航天的朋友发射什么任务,这近地轨道大概是多高基本都心里有数,但对于大部分朋友来说,这近地轨道就一脸懵逼了,到底是啥轨道?

在地球周围到底有多少轨道?

其实在地球周围只有一条轨道,也就是环绕地球的轨道,但为了环绕地球轨道的不同高度和功能,一般都会将它们区分成如下轨道:

其实还有很多类别,但所有轨道介绍起来实在太复杂,下面就挑个典型的轨道说明下,一般低于1000千米的轨道是侦察卫星和载人飞船和国际空间站以及新型通信卫星(比如马斯克的星链)的专用轨道,因为侦察卫星飞得越低也就看得更清楚,飞船当然还有测地卫星和地球重力场研究的卫星,也需要尽量低的轨道!

国际空间站的轨道

比如ESA在2009年发射的GOCE卫星,它的轨道低至260千米,由于此处大气分子密度仍然很高,GOCE卫星甚至有一个流线型的外形,还有离子发动机不断推进,但它仍然在2013年就草草的结束了寿命坠入大气层!

中轨道(2000千米以上,低于3.6万千米的静止轨道),大都为全球定位系统卫星的,比如GPS卫星轨道高度2.02万千米,格洛纳斯卫星则在1.91万千米,北斗卫星则在2.15万千米,伽利略卫星则是2.33万千米等,另外也有部分跨越南北极的卫星也用中轨道!

高轨道卫星一般指3.6万千米的的静止轨道卫星,当然也有非常特殊的比如运行在日地拉格朗日点上的SOHO卫星或者地月鹊桥中继通信卫星(地月系的拉格朗日点)

倾角不同,功能大相径庭的卫星

沿着地球的赤道与自转轴形成一个平面,这就是赤道平面,除了沿着赤道平面自转方向的卫星和静止轨道卫星外,其他卫星和地球赤道平面存在一个夹角,这就是卫星轨道的倾斜角度!按最节省燃料的方式发射,那么发射场地所在的位置就决定了卫星的倾角!

北斗卫星倾角示意图

当然现代火箭已经不像第一颗卫星那会那样送上去就算数,所以现在的航天器和卫星都按计算好的角度发射,如果不满意,还可以变轨嘛(一般情况下都是火箭一步到位,迫不得已才会使用卫星的燃料做轨道改变,这极度消耗卫星寿命)!

倾斜轨道的星下点是一条波浪曲线,经过的位置都不相同,极地轨道卫星则与赤道平面呈90度夹角,它的星下点通过两极,好处是它每转一圈,经过的星下点都不一样,因此用不了几天就能将地球所有位置都探测一遍!

还有一种特殊的太阳同步轨道,它的高度大约在600至800千米,轨道周期在96至100分钟,倾角大约在98度,进动和地球自转匹配,可以让它每天的同一时刻通过同一个位置,甚至一直可以围绕着晨昏线转,太阳能电池一直都能照到,研究太阳的卫星大都用这个轨道!

静止轨道

静止卫星大家都知道,在地面上看起来不动,但有一种倾斜同步轨道可能大家没听说过,这种卫星的轨道也和赤道静止卫星轨道一样高,但轨道是倾斜的,它的星下点是一个8字,比如在赤道静止轨道上的卫星在南北纬高纬度地区几乎就不可见,但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般高纬度国家会使用这类通信卫星,比如俄罗斯!

这些轨道能被塞满吗?为什么它们又会相撞呢?

卫星的轨道实在是太多了,上文只介绍了其中很少一部分,这个轨道从200-300千米开始一直到3.6万千米不等,这些卫星的轨道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想怎么发射就怎么发射,只要满足要求,查一查这条轨道上有没有现有或者 历史 卫星,只要没有冲突的,就能在这条轨道行塞卫星!只是大家都抢好的轨道,所以才感觉没地方下脚!

但真正有一条轨道,卫星的总数是被限制了的,那就是赤道静止轨道卫星!这条轨道只有一条,距离赤道上方大约3.6万千米的位置,并且由于卫星在工作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漂移,允许范围是 0.1 ,圆周总共是360 ,那么很简单就计算出这条轨道上能塞进去的卫星有1800颗,看起来很多?其实有很多黄金位置,比如距离本国上空最近,而国家又很密集,那么这些定位点就成了最抢手的资源!

太空废品

自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人类向太空发射的卫星已经接近7000颗,其中有一半还在太空,但大约只有1000颗左右还在正常工作!

如果这些卫星都是可控的,再不济能被追踪也可以,那么地球上卫星轨道资源确实多的不要不要的,但随着卫星失控,和卫星分离时的三级火箭,还有测试反卫星武器的碎片,以及卫星相撞的碎片,当然还有各国宇航员舱外行走时候不小心或者故意丢弃的废品等等,围绕着地球运转的这些人造物体中,90%以上都是废品,而有很多因为太小,根本就无法追踪!

不过尽管如此,仍然只是存在相撞的风险,因为地球周围的太空还是太空旷了,就像一个北京出发绕地心走,另一个人从乌鲁木齐出发绕地心走,两个人在某地相遇的可能性实在比较小!但仍然不可小觑这样的危害,因为每相撞一次,碎片就会成百上千倍增加,当然下次相撞的概率就会大增!

因此探测到可能有相遇的碎片或者卫星时,会提前变轨,避免卫星陷于险境!而2009年相撞的两颗卫星中铱星33仍然在役,而俄罗斯的宇宙-2251则发射于1993年,1995年起已是报废状态!两者在西伯利亚上空790千米处相撞!

不过NASA仍然认为,这只是一次概率极低的事件!

能将这些报废卫星回收吗?

尽管各国的机械臂以及各种变轨的上面级火箭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收集太空废品,但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见他们回收下任何一块太空废品!而在开发过程中的还有激光照射改变轨道回收,英国某该公司还有一种射出网状物,增加它的阻力使其提早坠入大气层回收的方法!

但没有一个是实用的,因为捕捉太空废品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很简单变轨需要大量的燃料,而每千克运送成本高达上万美元,没有国家会将这种概率低到1%%%%的事件去浪费有限的宇航预算!

这是被太空尘埃高速撞击后的航天器表面铝合金蒙皮

所以到现在为止,除了能探测的废品避让下,对于无法探测但足以造成损伤的,基本就凭运气吧!

地球的外太空是一个巨大的空间,从目前人类发射的各类人造卫星数量来看,想要达到饱和还为 时尚 早,但是并不是高枕无忧。相反, 绕地轨道安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因为越来越多的太空废品已经严重威胁到人造卫星的安全!

太空废品的威胁有多大?

我们知道人类发射的各类卫星都是有寿命的,一般情况下,这些寿终正寝的卫星都会进行报废处理,并且通过地面控制逐渐降速,直到坠入大气层变成一缕青烟,极个别燃烧不尽的也会准确的控制落地点(比如太平洋),从而保证地面的安全。 但是这是理想中的情况,浩瀚的绕地轨道,需要极其精确的控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一点纰漏都有可能导致故障出现,比如卫星失控、卫星零部件脱落等无控制的物体在太空轨道上飞行, 这些物体飞行速度极快,将给其它正常服役的卫星造成极大的安全威胁。

历史 上曾发生多起太空废品“闯祸”事件

历史 上,也多次发生过太空废品对太空航天器造成威胁的事故,比如1983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船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剥离物相撞,导致舷窗损坏,不得不暂停工作。1986年,“阿丽亚娜”号火箭进入轨道后爆炸,火箭残骸导致两颗日本通信卫星“命丧黄泉”!.......

太空废品严重威胁绕地轨道安全

据欧洲航天局的数据,目前人类能跟踪到的太空废品有2.23万块,但是无法跟踪和没有发现的个头更小的太空废品难以估算。 这些太空废品就像是无数个“隐形炸弹”,它们无控制高速飞行,互相碰撞,可能还会产生更多的废品,已经威胁到未来人类的太空计划。 有科学家做过测算:目前太空轨道上每个飞行物发生灾难性碰撞事件的几率为3.7%,这个概率对于造价昂贵的太空飞行器来说实在是太高了!

太空废品清理计划提上日程

鉴于目前太空废品的威胁,不少国家已经将清理太空废品计划提上日程,比如日本宇宙航天研发机构和欧洲航天局分别计划在2022年和2025年尝试开始太空废品回收工作。 还有科学家提出通过激光销毁太空废品;此前,瑞士一家机构也尝试发射类似于太空废品捕捉器的飞行器,不过效果一般。

各国所发射的卫星,都是在近地轨道上围绕地球而进行圆周循环运动的情况,近地轨道不是只有一条轨道,而是地球大气层之高层大气之外的外围空间,严格地来说,可延伸到月球轨道之内的浩瀚空间范围。 各国先后所发射的卫星都会有具体数据的公布,尤其是卫星设置近地轨道运行与地球的距离,都会有精准的公告,随后发射卫星的国家,都会在设置上避开这个安全系数距离,形成不同距离的近地轨道。 因而,所发射的卫星都能在自己的近地轨道上进行圆周循环运动,互不干扰,互不影响。

此外,由于卫星可选择近地轨道的空间位置,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地带,卫星的体积较少,所发射的卫星数量不会存在着饱和点,不同距离近地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是不会发生相撞现象的情况。 只有与地球同一距离同一近地轨道上运行的两个或以上的卫星,方可有相撞的现象发生。

答:目前人类发射的人造卫星超过5000颗,其中在工作的有2000多颗,地球轨道上的卫星数量是有饱和点的,但是现阶段还远远达不到饱和,只有一些特殊的轨道成为宝贵空间资源,比如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空间。

在2009年2月11日,美国一颗商用通信卫星和俄罗斯一颗已经报废的军用通讯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轨道高度434公里,成为人类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卫星相撞事件,但这只是小概率事件。

现如今,人类已经发射了5000多颗卫星,其中还有2000多颗在工作,其余的要么坠入大气层烧毁,要么推离原来的轨道成为失控的卫星。

一颗卫星在地球轨道上运转时,由于误差的存在,实际轨道和设计轨道都会存在偏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偏差越来越大,为了保证两颗卫星不至于相撞,以及频率互不干扰,各国在发射卫星时会向国际电联报备和登记。

对于一般的地球轨道,由于轨道空间是三维的,加上时间就是四维,轨道高度100公里以上都可以安放人造地球卫星,比如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大约在350公里左右,考虑撞击风险和频率干扰风险的话,两颗卫星的轨道一般会留一定余量,这样算下来的话,地球轨道上的卫星饱和数目是非常高的,远远高于目前的数量。

但是对于一些特殊轨道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比如地球同步轨道的作用非常大,同步轨道的高度是固定的3.6万公里,并且在赤道上方,理论上的话同步轨道就只有一条,所以能安放的卫星数量非常有限。

根据国际上的规定,地球同步轨道上最多只能安放1800个人造地球卫星,相当于每两颗卫星间的距离要保持1000公里以上,每个卫星的漂移范围 0.1 ,以避免相撞和相互干扰。

一些特殊轨道在国际上根据一套规则来分配给各个国家来使用,同时这种分配还循序先到先得的原则,如果你需要的轨道空间被其他国家占用了,那么你只能通过购买或者租赁的方式来获得已分配出去的卫星轨道空间,要么只能选择次之的轨道空间。

比如美国GPS中基本的24颗卫星,包含了6条轨道,每条轨道有4颗卫星,实现全球GPS全天候覆盖;而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用了35颗,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定位卫星需要的一些近地轨道被其他国家的定位卫星占了,我们只能选择更高的轨道,于是就需要更多的卫星来实现全球的全天候定位。

2018年的数据,全球共发射空间飞行器461个,459个成功,其中人造地球卫星占比为95%,其他的是货运飞船和空间探测器,近几年各国对太空的 探索 活动加强,尤其是一箭多星技术的成熟,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数量也在剧增。

宇宙空间那么大,可以随便发射卫星,是不会相撞的。 因为发射前都得计算好卫星轨道,各个卫星的轨道都不尽相同。

我认为地球温室效应,环境遭到破坏和各国发射的卫星有直接关系。 40年前地球空间环境多好呀,40年全球科级极速发展,地球环境极速变化,我分析和近几十年发射的卫星有直接关系。

这位题主的担心有点多余了,不说别的,咱们单论这个卫星的造价,那就是一大笔钱啊,还不要说后续的发射升空、管理维护、运营维修等等。

这么一大笔钱砸下去,怎么舍得让别人的卫星给撞坏呢?

随着1957年前苏联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被送入太空后,人类活动的空间就不再被限制于大气圈内部,走向了一个新的空间。 从那之后,人造卫星经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人类发射的卫星已经开始服务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不是仅仅限制于军队与科研领域。 诸如导航、卫星电视、无线通讯等人类赖以生存的领域,卫星无时无刻不再发挥着作用。

率先揭开与苏联太空竞赛的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就留下一句名言: “谁控制了宇宙,谁就控制了地球;谁控制了空间,谁就控制了战争的主动权。”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在任内组建太空军,并在一次演讲中表示自己的太空国家战略 “承认太空就像陆地、天空和海洋一样,是一处会展开战斗的领域” 。

如果太空是战场的话,那卫星就是这片战场的前哨和碉堡。

既然是这么重要的领域,卫星的管理维护和使用早就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保证。

首先是卫星由谁管理的问题。

我们知道,研发与发射人造卫星花费巨大,任何商业公司也无法承担这项花费,所以发射人造卫星往往是国家行为。 (当然现在马斯克创建的私人航天公司spaceX液具备了发射卫星的能力)而各个拥有人造卫星发射入轨能力的国家都有相关的机构进行相应的管理。 例如美国的国家航空航天与宇宙航行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NASA,它所担负的责任就是管理一切从美国领土上发射的航天器,这其中也就必然包括人造卫星。 西欧国家的卫星发射基本上都归欧洲航天局(也就是ESA)节制,毕竟西欧国家国土面积比较小,寻找一个合适的卫星发射基地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俄罗斯近年来由于发射成本比较低,所以常年担负国际空间站的运输任务。 而俄罗斯的本国航天管理中心则是RKA。 而我国的管理机构当然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啦。

其次则是这些机构如何管理卫星的正常运行的问题。

各国航天局在发射运载火箭前一般要提前向相关国际组织提交卫星与火箭的飞行大致路线图,避免出现意外事故与事故后如何追责的问题。 这些机构在卫星在轨运行后的日常工作就是操作卫星进行一系列的科研、民生等相关方面的研究与系统的维修与调试,这项工作看起来非常枯燥,但稍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

最后则是地面站点是否需要进行设备的升级与更换。

一般来说,更换新的设备是一般机构应当完成的日常任务。 但是,卫星的地面设施是不能干轻易更换的。 人造卫星的监控与操作设施基本上可以说是专机专用,倘若随意进行更换,不出意外还好,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则是用亿来衡量的损失。 所以,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卫星的地面设施都是不可以随意升级的。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13934.html
70首发!纯血鸿蒙9月底完成大批次App适配 微信快来了 M
夺金更重要 不知投票委员会是谁 詹姆斯回应获奥运男篮MVP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