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翻车了… 尴尬!ChatGPT官宣新模型

ChatGPT有新模型了!

官方账号宣布: 最新版本GPT-4o从上周起已实装 ,我们猜你会喜欢的。

然后……就尴尬了 ,下面评论区画风是一片的:“啊?改哪里了?没发现啊”。

以及 “OpenAI没活了” ,推测新模型硬指标超不过隔壁Claude-3.5-Sonnet,正式发布不太合适,只能采用拐弯抹角的方式。

新版ChatGPT更像Claude了?

根据ChatGPT官方账号对网友的回复,在ChatGPT上的这款新模型 与之前API更新的gpt-4o-2024-08-06还不是一回事

好消息是 免费用户也可以体验到 (有消息数量限制)。

最近比较流行的几项大模型智商检测里, “Strawberry里有几个r” ,ChatGPT新版模型和gpt-4o-2004-08-06都只能在特定问法下做对。

目前已知能较稳定做对的一个问法是“How many ‘r’s are there in the word Strawberry?”,中文版还没有发现。

同样的问法对于API版本来说,05-13版无法做对,不过08-06版也已经可以做对。

总结更多大家分享的试玩反馈,变化非常细微,主要体现在语气上人性化了一点。

研究AI写作的创业者认为, 新版ChatGPT给人的感觉稍微像隔壁Claude了一点 ,具体的变化是从8月8日上周四开始。

另外的改动可能在安全护栏上

AI越狱大师Pliny发现,他必须修改用了很久的越狱提示词才能破解新版模型。

emmm……换句话说,新版ChatGPT增加了防护但还是没防住。

另外有主要做AI生成正则表达式的创业者发现。

ChatGPT新模型回答风格和大模型竞技场上的“匿名聊天机器人” anonymous-chatbot 很像。

奥特曼带队,OpenAI员工集体炒作“草莓”

OpenAI内部围绕下一代模型“草莓”/Q*,正有一场外人看不懂的大型行为艺术。

CEO奥特曼本曼带头,发草莓照片当谜语人。

但这一次与之前不同,OpenAI不少员工也集体参与进来。

2019年加入的老员工Tao Xu把真草莓摆成Q形状,暗示草莓和Q*有关的。

再结合OpenAI总裁休长假,联创离职的消息,总之是有什么大事正在酝酿。

但是大伙实在是对行为艺术着实有点厌倦了。


车企突围,难逃AI宿命?

要说2023年,科技圈内最火热的单词无疑是“ChatGPT”。 这种全新的人工智能(AI)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火遍全球,并且席卷各个行业。 很难想象,仿佛一夜之间,AI这种陌生而又熟悉的产物已经渗透到人类寻常生活中。

而ChatGPT掀起的大模型之火,自然蔓延到了智能汽车场景之中。 所谓人车交互是汽车智能化的标签,AI语音助手则成为智能汽车的“标配”。 截至目前,已有多家车企纷纷进军人工智能领域,这与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大方向不谋而合。

那么,随着AI技术革新,车企又该如何定义?

7月31日,在吉利集团的内部大会上,CEO涂家阅透露,公司已经具备了全栈自研的AI大模型技术,拟将于下半年对外发布。 同时,基于吉利AI智能技术打造的行业首款AI智能电混轿车吉利银河L6也将在9月上市。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领域,大智能=大数据+大模型,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将驱动未来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 依托全栈自研的AI大模型,打造颠覆式的智能交互体验,让汽车进化成为智慧生命体。

吉利银河L6,打造智能化新标签

事实上,对于AI技术的探索,吉利早在几年前已经涉及。

根据涂家阅的介绍,2021的时候,吉利汽车有意在AIGC相关领域进行研究和布局,并持续探索其在具体场景下的开发和应用。 只不过,碍于时代和技术上的局限性,这一技术仍处于萌芽阶段。

而在两年后,随着ChatGPT的爆火引发的连锁反应,吉利在AI技术上也有了极大的突破。 目前,吉利汽车已自研出行业首个百亿参数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语言大模型的综合能力达到了中文前十水平。

作为国内首款基于AI智能大模型全面开发的电混家轿,吉利银河L6将搭载当前工艺制程最先进的高通骁龙8155芯片和云端总算力达81亿亿次每秒的星睿智算中心。 为车辆的智能交互、道路驾驶、设计智造、娱乐与软件等方面提供全方位赋能,为用户带来全新一代全场景的情感化数字交互体验。

不得不提的是,星睿智算中心的智能仿真平台算力不仅位居中国上榜制造业第一, 还在第61届全球算力500强最新榜单第185名。 正是强大的算力支撑成为吉利AI造车不可或缺的算力底座。

而在产品层面,吉利已实现人工智能WOW壁纸行业首发。 此后,AI智能交互、AI音乐MV、AI儿童绘本等更多吉利首创的AI智能技术将率先应用在吉利银河L6上。 未来,这些AI智能技术也将陆续搭载在吉利品牌和领克品牌的新车上。

除此之外,在企查查上搜索相关词条会发现,吉利汽车已申请注册GEELYGPT、吉利飞墨、吉利飞驰、吉利飞影、吉利飞乐、以及星睿飞墨、星睿飞语、星睿飞乐/星睿飞影等GPT相关商标。 可以说,吉利已然开始全面拥抱智能化AI时代。

ChatGPT火爆,车企加速迈入AI时代

伴随着AI技术的不断演变,从设计到制造,从智能驾驶到智能语音,开始全方位渗透到汽车产业服务当中。

这一浪潮之下,我们能明显看到,各大车企已经开始摩肩接踵涌入赛道。 早在2022年,宝马就部署了代号为“灯塔”(BEACON)的人工智能平台,旨在通过平台化环境,介入到开发、部署、运行服务等流程,加速多业务场景数字化。

而进入2023年以后,宝马在数字智能化领域更是动作频频,先是与全球AMR引领者极智嘉(Geek )强强联手,打造全球先进的“货到人”数智化整车工厂,而后又接着与网络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智能化合作。

同样是在今年6月15日,奔驰与微软官宣合作,旨在扩大人工智能的应用。 通过利用微软的Azure Open AI Service,奔驰把ChatGPT整合到其MBUX语音助手中,为车主提供全新的语音助手体验。

在双方达成合作后的第二天,奔驰宣布开始为美国境内90万辆配备MBUX信息娱乐系统的车辆提供车载ChatGPT测试。 双方的合作同样标志着ChatGPT正式进入车载系统,也是目前为止最具体的应用案例之一。

除此之外,还包括丰田公司旗下的设计部门可以通过应用生成式AI组件,来辅助设计人员更快速地设计车身外观;今年5月份,蔚来汽车申请了NIOGPT、NOMIGPT等商标,预计将会在车机系统中融入ChatGPT相关技术;理想汽车在自己的AI梦工厂举办首个家庭科技日,展示了车载AI助手“理想同学”的多项升级,同时还发布了自主研发的“Mind GPT”认知大模型。

此前,谈及ChatGPT引发的AI行业变革,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说过:“ChatGPT是一个语言模型,但却拥有了人工智能的影子,这与特斯拉的FSD系统以及各种智能算法不谋而合。”

如果说电动化的上半场,传统车企们碍于象大难转身,被同期的新势力们赶超甚至拍打。 那么进入智能化下半场比拼,这些传统车企们明显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逐渐发力追平甚至赶超新势力对手,颇有“大干一场”的架势。

AI包裹下,是跟风还是潮流?

当同行竞争对手一头扎进AI技术的漩涡时,有些车企似乎反而些许犹豫。

针对AI上车,目前存在两个比较热门的发展方向,一个是自动驾驶,另一个则是智能车机系统。 这两个发展反向都是各家汽车厂商集体追逐的目标,都在试图将各自的黑科技展现在用户面前。

当然,也并非所有汽车制造商都如此乐观。 比如,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就曾吐槽,无人动驾驶都是扯淡,弄个虚头巴脑的东西都是忽悠,是被资本裹挟。 他甚至将其比作“一场皇帝的新装。 ”

而王传福对于自动驾驶的态度,其实已经足够表明比亚迪对于火爆的ChatGPT,甚至是整个AI技术仍处在观望态度。 毕竟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头部车企,比亚迪的一举一动总能引发行业的动荡。

再比如,按照以往逻辑,大众对于新技术的研发与革新一直处在行业领先。 从冒进电动化转型,组建旗下cariad团队,到重金收购Argo AI。 虽然大众不计成本投入这么多年,到头来换来了一地鸡毛,但不能否认大众对于行业风向的精准掌控。

而面对奔涌而来的AI大潮,大众的平静态度多少有些反常。 一方面,智能化技术研发的受挫,一定程度确实打击了大众智能化的信心。 但另一方面,目前AI发展的形势可能依然尚不明朗,如果又像当年一样开足马力,不计后果,可能还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现阶段,行业对于AI存在一种共识:汽车领域对于大模型的应用仍处于初期的尝试阶段,想要实现大模型真正落地汽车行业还有一段距离。

而回归到人类体验上,也存在许多的争议。 在外界看来,一种新技术想要得到大众的认可,必须带给用户一些颠覆性的体验。 类似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燃油车转向电动车,都遵循这一规律,而AI技术确实可以提升自动驾驶和车机系统的体验,但消费者的直观感受可能并不明显。

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AI技术的上车,可以为车型本身“增色”,但并非“必不可少”。 用户真正需诉求依旧逃不开动力、续航、空间、舒适度这样的硬指标,而这些显然AI很难做到。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AI技术的应用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通过车企不断投入技术和资金,历经多次尝试和试验才能带到现实中来。 处在摸石头过河阶段的当下,这一技术究竟会为车企和消费者在未来带来什么改变,我们不得而知。

autogpt原理

GPT模型是什么?它们真的会走进千家万户吗?1. 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一种预训练的语言模型,使用Transformer架构来处理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 GPT能够生成人类可读的自然语言文本,例如对话、文章或新闻报道。 2. 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由OpenAI研发的一种大型预训练语言模型,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强大基础。 3. AI是人工智能的总称,而GPT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种特定的应用模型。 GPT是AI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种具体应用。 当GPT遇到自动驾驶,毫末首发DriveGPT。 11日,在第八届毫末AIDAY上,毫末CEO顾维灏正式发布了基于GPT技术的DriveGPT,中文名雪湖·海若。 DriveGPT能做到什么?又是如何构建的?顾维灏在AIDAY上都做了详细解读。 毫末判断,DriveGPT雪湖·海若还将在城市NOH、智能陪练、驾驶捷径推荐、脱困场景中得到应用,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 毫末在AI DAY上宣布,DriveGPT雪湖·海若将在即将量产上市的新摩卡DHT-PHEV首发。 超级充电站刚讨论过GPT上车没几天,就有厂商带来新进展。 4月11日的第八届HAOMO AI DAY上,毫末智行发布DriveGPT雪湖·海若,这是用于自动驾驶的生成式大模型,其参数规模已经达到1200亿。 和ChatGPT在AIGC(AI-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领域一样具备颠覆性的事情正在发生。 在本周的第八届毫末AI DAY上,毫末智行发布了首个应用GPT模型和技术逻辑的自动驾驶算法模型DriveGPT,并正式官宣中文名为“雪湖·海若”。 pandagpt原理GPT4的核心原理是:深度学习。 GPT4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它是GPT系列的最新版本。 GPT-4的原理是通过大规模的语料库训练神经网络模型,从而实现自然语言生成、文本分类、机器翻译等多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 语音识别:GPT也可以用于语音识别,其原理与文本生成类似。 使用GPT进行语音识别的一个好处是可链握以进行语音到文本的转化,从而将语音转化为可观看的文本内容。 以ChatGPT为代表的至简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是一种由OpenAI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 它的原理是基于Transformer架构,通过预训练大量文本数据来学习如何生成人类可读的文本,然后通过接受输入并生成输出来实现对话。 苹果GPT指的是苹果公司最新研发的一款人工智能技术,全称为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它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生成人类类似的语言输出。 顾维灏首先讲解了GPT的原理,生成式预训练Transformer模型本质上是在求解下一个词出现的概率,每一次调用都是从概率分布中抽样并生成一个词,这样不断地循环,就能生成一连串的字符,用于各种下游任务。 首先,“phtony gpt”指的是Python中的GPT模型,是自然语言处理关键技术领域之一,该模型能够帮助机器对自然语言进行理解和生成。 autogpt如何安装?1. 在BIOS中开启UEFI模式,并关闭Legacy模式。 如果您的计算机处于Legacy模式下,则必须切换到UEFI模式。 您可以在BIOS设置中找到此设置。 2. 在手机上下载安装一个拇指玩手机客户端,然后打开拇指玩客户端即可安装GPK文件。 在电脑上下载安装一个电脑版的拇指玩PC客户端,然后把手机用数据线连接到电脑。 3. 开机按快捷键DEL或者F12进入bios界面,选择boot选项卡,第一行更改为UEFI启动回车。 键盘快捷键F10保存推出了,系统会进入Windows安装界面,如下图所示。 再次同时按住键盘shift键加F10键,进入cmd命令行程序。 4. 使用一台可用的电脑,在电脑上打开工,插入一个8g以上的空白U盘,选择U盘重装系统模式点击开始制作。 (注意U盘里面的重要资料先备份)选择需要安装的Win7系统,点击开始制作。 5. 首先,您需要提供足够的上下

中国自动驾驶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撰文/ 温莎

编辑/ 黄大路

设计/ 赵昊然

伴随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进入下半场,自动驾驶领域最近风向突变。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小鹏、理想、蔚来,华为等企业均以高精地图作为驾驶决策的底层信息。 然而,从2022下半年开始,自动驾驶圈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去高精地图化,众多企业纷纷抛弃纯高精地图的路线,在布局多年后换道。

尤其是在智能驾驶渗透城市的过程中,受政策影响,这波“去高精地图”的运动在2023年年初到达顶峰。

在这条赛道上,有一家企业已经率先抢跑多年。

在中国的自动驾驶江湖,最早提出“重感知”路线的是毫末智行,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几乎是行业内唯一采用这一路线的厂商。 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提前预判到了正确的方向,意味着少走了弯路,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现实也正是如此。

4月11日,在第八届HAOMO AI DAY上,毫末再次官宣了3家主机厂定点合作,全新搭载毫末HPilot2.0的2023款坦克500已于3月上市,首款搭载HPilot3.0的新摩卡DHT-PHEV即将重磅上市,第二款搭载毫末HPilot3.0的车型魏牌蓝山也将在今年上市。

至此,毫末完成了商业化跃的升重要一步,展现出了毫末独有的速度。

作为中国唯一聚焦自动驾驶的AI技术盛宴,每届的HAOMO AI DAY已经成为一场行业盛会。 本届 AI DAY 再度齐聚自动驾驶领域超豪华嘉宾阵容,不仅有最前沿的技术发布,也有深刻的洞见。

“2023年将是智能驾驶冲刺之年、大考之年。 ”活动现场,张凯以《HAOMO SPEED,AI SPEED》为题发表了演讲。

他指出,2022年度中国市场乘用车L2及以上辅助驾驶前装搭载率升至29.40%,前装标配交付585.99万辆。 毫末在去年预估,到2025年高级别辅助驾驶搭载率超过70%,这意味着智驾产品进入快速增长的全线爆发,2023年将是非常关键的一年。

首先,城市导航辅助驾驶产品在2023年将围绕量产上车发力,主要玩家的城市辅助驾驶产品进入到真实用户覆盖和多城市落地的比拼。 其次,行泊一体和无人车商业化将成为自动驾驶公司深耕的重点。 在乘用车领域,搭载行泊一体功能的智驾产品将迎来前装量产潮;在无人驾驶领域,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在商超、快递等场景迎来爆发,2023年将在这些场景实现可持续商业化闭环。 大模型、智算中心等成为自动驾驶新基建。

如果将这四个领域比喻为四大战场,毫末智行在其中已经全面打响了四大战役。

加速落地,毫末有理论更要有实践

自动驾驶路线之争由来已久。

在诸多车企重注地图路线时,2022年4月,毫末智行就表示要做重感知的城市智能驾驶,降低智能驾驶中高精地图的权重,乃至做到无需高精地图。 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毫末智行判断,高精地图更新频次太低,无法满足智能驾驶的需求。

毫末智行CEO顾维灏曾对此做出过形象的比喻:高精度地图提供的是道路先验信息,但是它并不稳定,总是施工。 如果你把它当做是激光雷达,且这个激光雷达总是施工不可用,那它的置信度当然就会被降低。

之后的故事已经证明,重感知路线,是能够走通的自动驾驶商业化道路。 前瞻性令毫末引领了中国自动驾驶量产提速,其城市NOH也其因强感知能力成为可大规模量产落地的辅助驾驶系统。

2023年年初,毫末打响了智能驾驶装机量的王者之战。 如今,毫末三代乘用车产品搭载车型近20款,新摩卡DHT-PHEV将是首款搭载HPilot3.0的产品;毫末智能辅助驾驶用户行驶里程已经突破4000万公里,毫末城市NOH已经在北京、保定、上海等城市开启泛化测试,落地即可体验到毫末的城市NOH功能。 2024年,毫末辅助驾驶乘用车总量预计达到百万量级。

海外市场,毫末也在加速布局之中。 搭载毫末HPilot的车辆将在欧盟、以色列等地区和国家陆续交付到用户手中,同时即将量产墨西哥版本及俄罗斯版本;接下来,也将在中东、南非、澳大利亚市场陆续投放助力中国智能驾驶出海。

势如破竹之际,毫末引爆了“城市NOH百城大战”。 活动现场,张凯播放了一段路测视频,其中完整的记录了毫末城市NOH可以在北京、上海丝滑流畅的进行红绿灯控车路口转向,实现无保护左转等场景。

为加速攻城略地,毫末提出了安全为先、用户为先、规模为先的原则,优先落地规范性城市、用户期待的城市以及搭载车型销量较大的城市。 随着量产车型的逐步落地,毫末城市NOH预计在到2024年,城市NOH将有序落地100城。

对于先进的技术而言,应用远比理论更重要。 先打通特定的场景、让智能驾驶系统量产落地,比单纯地强调更高的自动驾驶级别更重要。 这一方面能让消费者尽快体验到自动驾驶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能为技术开发积累宝贵的数据和经验。

有眼光,有胆量,也有实力,毫末堪称敢想敢干的实践者。 可以期待的是,随着更多搭载毫末 HPilot 智能驾驶产品的量产车型的落地,毫末将继续夯实量产自动驾驶第一名的领先位置,未来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海若亮相,毫末重塑汽车智能化技术路线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重大节点。

2023年,ChatGPT应用的火爆和GPT-4等大模型的发布,让所有人都相信一个真正属于人工智能的时代开启了。 有人说, ChatGPT的出现不亚于PC和互联网的发明;也有人说,现在是AI的iPhone时刻。

无论怎样,ChatGPT的到来即将改变人类,未来已来,毫末智行推出了全球首个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DriveGPT。

演讲中,顾维灏在演讲中揭秘了DriveGPT中文名“雪湖·海若”的来源:“‘海若’,出自《庄子·秋水》,里面有两个神话人物河伯和北海若。 河伯请教北海若,何谓大小之分,北海若教导,不因天地而觉大,不因毫末而觉小。

毫末把 DriveGPT 命名为雪湖·海若,寓意智慧包容、海纳百川,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全球首个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毫末雪湖·海若通过引入驾驶数据建立 RLHF(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技术,对自动驾驶认知决策模型进行持续优化。 在整个行业才有认知之际就拿出产品,这缘于毫末从很早开始就对大模型进行研究。

毫末雪湖·海若的目标是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现阶段主要用于解决自动驾驶的认知决策问题,后续持续会将毫末多个大模型的能力整合。

目前,毫末雪湖·海若实现了模型架构与参数规模的升级,参数规模达到1200亿,预训练阶段引入4000万公里量产车驾驶数据,RLHF阶段引入5万段人工精选的困难场景接管Clips。

此外,雪湖·海若还开放了场景识别能力,能够根据输入端的提示语以及毫末CSS自动驾驶场景库的决策样本去训练模型,让模型学习推理关系,从而将完整驾驶策略拆分为自动驾驶场景的动态识别过程,完成可理解、可解释的推理逻辑链生成。 这以进化,对于整个行业的进步,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现场,毫末宣布雪湖·海若首发车型是新摩卡DHT-PHEV,即将量产上市。 这将使得城市NOH的能力至少领先业内一年,DriveGPT的横空出世,将重塑汽车智能化技术路线。

顾维灏提到,雪湖·海若可以逐步应用到城市NOH、捷径推荐、智能陪练以及脱困场景中。 有了雪湖·海若的加持,车辆行驶会更安全;动作更人性、更丝滑,并有合理的逻辑告诉驾驶者,车辆为何选择这样的决策动作。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车辆越来越像老司机,用户对智能产品的信任感会更强,理解到车辆的行为都是可预期、可理解的。

“毫末是自动驾驶公司中最懂如何量产落地的,在 Tier1 中最懂怎么做自动驾驶的,在具有数据的公司中最懂如何真正数据闭环的。 ”张凯在现场有些自豪的表示。

复盘毫末智行一路走来的脚步,对数据的理解和使用、自动驾驶公司最大智算中心的投入使用,全新雪湖·海若的推出,都进一步加强了毫末在数据闭环上的优势,随着更多量产车的上市,毫末的优势或许会进一步的放大。

以技术为生存根本,毫末冲刺自动驾驶3.0时代

2022年9月的第六届HAOMO AI DAY上,毫末在业内首提了自动驾驶3.0时代。

结合技术发展的规律和自动驾驶近十年的发展历史,毫末认为可以将这近十年的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分成了三个阶段:最早的硬件驱动方式,为自动驾驶1.0时代;最近几年的软件驱动方式,为自动驾驶2.0时代;即将很快发生,并将持续发展的数据驱动方式,为自动驾驶3.0时代。

因此,毫末一直在为自动驾驶3.0时代作准备。 在感知、认知、模式建设上,都是按照数据驱动的方式建设的。 本次AI DAY,毫末打造的中国首个自动驾驶数据智能体系MANA,在经过一年多的应用迭代后,也迎来了全面的升级,正式开放赋能。

顾维灏介绍,MANA计算基础服务针对大模型训练在参数规模、稳定性和效率方面做了专项优化,并集成到OASIS中;其次,MANA感知和认知相关大模型能力统一整合到DriveGPT 中;第三,增加了使用NeRF技术的数据合成服务,降低Corner Case数据的获取成本;同时针对多种芯片和多种车型的快速交付难题优化了异构部署工具和车型适配工具。

<p class=ql-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14322.html
詹俊社媒怀念 愿您在那边一切都好 名宿李元魁去世三周年
大光圈主摄 从底层调用自研影像芯片 X200 Pro影像大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