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发布!8个更新重点一定要知道! 时隔六年

Scan me!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8月11日,备受瞩目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发布会在线上举办,这也是《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时隔六年后的首次更新。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到底有哪些更新重点?一起来看看!

1. 高血压诊断标准维持不变

新版《指南》中高血压诊断标准维持不变,也就是,也就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诊室血压≥140/90mmHg或家庭血压≥135/85毫米汞柱。

但强化血压管理以进一步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理念得以体现,推荐一般患者(包括65~79岁老年人)诊室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如能耐受应该降至<130/80毫米汞柱。

2. 推荐使用电子血压计

新《指南》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对电子血压计的强烈推荐,明确指出“不建议使用水银血压计”,而是推荐使用经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这标志着电子血压计已成为我国血压测量的主要工具。

测量血压时,应相隔30~60秒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10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3. 高血压患者要及时关注心率

《指南》中在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危险因素中增加“心率增快”,并在 “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处理”章节对应新增“心率控制”。

《指南》将高血压患者心率增快的定义为静息心率>80 次/分钟。如果高血压患者心率增快时,应及时排查诱因和原因。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中)回答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提问。主办方供图

4. 降血压每天保证健康睡眠

新版《指南》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章节中新增了关于睡眠的相关建议,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健康睡眠,改善睡眠障碍。

《指南》中提出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健康睡眠包括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健康睡眠与较低的高血压风险相关,在高血压患者中与较低的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率相关。睡眠时间较短会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失眠与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全因死亡相关。

建议成年人每晚睡眠时间为7~9小时,确保睡眠质量,按时作息。

5. 低钠盐可以显著降血压

《指南》指出,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采取各种措施,限制钠盐摄入量。肾功能良好者推荐选择低钠富钾替代盐。《指南》明确,与普通盐相比,低钠富钾盐可以显著降低血压,减少脑卒中,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6. 高血压患者也要多运动

《指南》强调,对于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推荐以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为辅的混合训练,也建议同时结合呼吸训练与柔韧性和拉伸训练。

有氧运动包括:散步、快走、慢跑、骑行、游泳等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抗阻运动包括:动态抗阻运动,如坐姿和站立双上肢开合举,站立踮脚提踵(抬起足跟)。静态抗阻运动,如坐姿或者站立双手侧平举;负重侧平举;贴墙高位马步。

7. 早晨的高血压最危险

《指南》指出,清晨高血压是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风险的强预测因子,清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对风险增加。晨起测量血压>135/85毫米汞柱,则为清晨高血压。

《指南》推荐使用真正长效每日1次服药能够控制24小时血压的药物,避免因治疗方案选择不当导致清晨血压控制不佳。

8. 中医药降压治疗首次入选

《指南》首次把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列入治疗方法之一。对于正常高血压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以及1级高血压患者可以考虑应用具有平肝潜阳等作用的中成药,以改善高血压相关症状,并起到一定的辅助降压作用,也可以作为常用降压药的联合用药。

精选

文章

本文综合自:

①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 2024年7月第32卷第7期 Chin J Hypertens,July2024,Vol.32No.7

②2024-08-12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发布》(记者 赵苑旨 实习记者 曹宇悦)

编辑:王楠

审稿:鲁洋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易跟贴

注册 手机发跟贴 登录并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不平衡,容易导致身体过热与过冷同现。大多数树木,在夏天枝繁叶茂,在冬天落叶归根根系活跃;或许,只有热点轮流切换才能做到昨日青春重现。当身体的偏冷部位依次变热,身体的过热部位也就不存在了;当身体的整体热度提上来了,病毒也就在人体内待不下去了。轮流活动左右臂与左右腿:快速活动一只手臂几十秒,再快速活动另一只手臂几十秒,快速活动一条腿几十秒,再快速活动另一条腿几十秒;如此往复,亟需才补水。上述是我在过去长时间与突然出现胳膊腿不听使唤与发烧打交道过程中,实践出来的快速有效的应急与退烧之法。大多时候,能在十分钟内退烧;保守统计,在我身上,也已见效数十次。我已有七年多,没有过打针输液吃药经历没有看过医生了,而且身体还没有被放倒过;近年,我的身体出现发烧状况的次数,比较少。要使这种办法有效,有一个前提,水不能喝多了。感到口渴了补水可以,不渴还多喝水,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退烧,可以用水来锦上添花,用水来挑大梁就有点不合适。我的身体的代谢速度比常人快,有多少人能快速复现我的办法,还真不好说;这类办法,我本人已经用的炉火纯青。以上所述,也仅仅是例举了能够实现有效热点切换的众多方式中的一种。2023年10月23日(星期一)上午,我又出现了一次发烧。我用腿与屁股晒太阳,而上半身远离阳光,不到二十分钟,又一次成功退烧。2023年12月1日(星期五),我出现了拉稀拉出的跟汤一样的情况,有干呕状况但没有吐出来,很快就身体无碍了(不到一天),自始至终都没有体温偏高状况的出现。我曾在晚睡之时用风扇给腿吹风,到早上醒来,出现了两腿腿肚子疼痛与牙龈出血的状况。当身体出现严重失衡,往往过热与过冷同现,过热之处与过冷之处都会成为人体的软肋。

暧昧中

清晨的秋风,带着我最深的祝福,愿你每天都有好心情,幸福相伴

东方令萨

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不变的诊断标准,变的是更有效的管理理念,为健康护航

不平衡,容易导致身体过热与过冷同现。大多数树木,在夏天枝繁叶茂,在冬天落叶归根根系活跃;或许,只有热点轮流切换才能做到昨日青春重现。当身体的偏冷部位依次变热,身体的过热部位也就不存在了;当身体的整体热度提上来了,病毒也就在人体内待不下去了。轮流活动左右臂与左右腿:快速活动一只手臂几十秒,再快速活动另一只手臂几十秒,快速活动一条腿几十秒,再快速活动另一条腿几十秒;如此往复,亟需才补水。上述是我在过去长时间与突然出现胳膊腿不听使唤与发烧打交道过程中,实践出来的快速有效的应急与退烧之法。大多时候,能在十分钟内退烧;保守统计,在我身上,也已见效数十次。我已有七年多,没有过打针输液吃药经历没有看过医生了,而且身体还没有被放倒过;近年,我的身体出现发烧状况的次数,比较少。要使这种办法有效,有一个前提,水不能喝多了。感到口渴了补水可以,不渴还多喝水,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退烧,可以用水来锦上添花,用水来挑大梁就有点不合适。我的身体的代谢速度比常人快,有多少人能快速复现我的办法,还真不好说;这类办法,我本人已经用的炉火纯青。以上所述,也仅仅是例举了能够实现有效热点切换的众多方式中的一种。2023年10月23日(星期一)上午,我又出现了一次发烧。我用腿与屁股晒太阳,而上半身远离阳光,不到二十分钟,又一次成功退烧。2023年12月1日(星期五),我出现了拉稀拉出的跟汤一样的情况,有干呕状况但没有吐出来,很快就身体无碍了(不到一天),自始至终都没有体温偏高状况的出现。我曾在晚睡之时用风扇给腿吹风,到早上醒来,出现了两腿腿肚子疼痛与牙龈出血的状况。当身体出现严重失衡,往往过热与过冷同现,过热之处与过冷之处都会成为人体的软肋。

我爱多肉植

高血压患者可得注意了,早起的小细节影响大着呢

目前没有跟贴,欢迎你发表观点

有这10个特征的人,身体不会太好!赶紧对照自查,别大意!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怎样预防和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治疗问题综合回答:(作者:樊普林 如果转载,请注明链接) 有很多的高血压患者或者患者的亲人到网站上来,开口就问什么降血压药物最好,我回答好的药物都是好的,效果因人而异,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因为引发高血压的因素很多,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性也很大,对别人好的药物,对你有可能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 二是有的高血压药物对患者是很有效果,因为患者身体的某一器官有缺陷,用这类药物对他来说是禁忌的,所以,有好效果的药物对某一类患者也不是好药。 三是有的高血压药物很好,效果也明显,但购买、服用不方便,可能会造成断续用药问题,好药不是好方案的情况,应该不能列为好药。 还有的高血压患者上来就问我该怎么办?让他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问题,他们认为没有什么必要,认为效果不大。 在每个有实际生活中,如果我们发现火炉上的水烧热的过热了,,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马上关掉火源,再加上凉水。 而在我们治疗高血压时,我们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几乎没有先“关火源”的,而是在壶水都都加满了,都已经溢出来了,还在不停地加凉水(加大用药剂量),就是不关火源(不改变习惯)。 最后药物毒副作用对身体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大大和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有限的生命。 我们每天的食物其实都是药物的一种,都有一定的治疗或者保健的作用,只是我们把定义为食物而已,只要我们合理配用,有的对于控制血压会有很好的作用。 控制血压是系统工程,要综合治理进行协调作用。 我给别人的回答你参考一下:知道发病的大概原因,可以有效控制血压。 原因和方法如下:看完后你就基本了解了高血压。 第一个发病原因: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人们有钱了,生活提高了,但是健康知识学习没有跟上经济生活的提高速度,人们的健康意识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所以,人们不会生活了,应该可以预防的疾病都暴发出来了,不该发病的疾病越来越多了,人们应有的健康水平下降了。 都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合理、不科学、不理智的原因,真正得到了“病从口入”的结果。 第二个发病原因:社会大环境影响太大,文化意识影响太深,人们的心理状态影响太偏。 中国人有的时候是:钱可以不要,命也可以不要,但是面子不能不要,这个问题影响太大了。 比如:喝酒多少不是以公斤而定,而是以身体适应情况而定的,有的人喝一斤多可能没有什么问题,而有的人喝二两就是多了,酒文化文具店 有的人有了病态心理。 “别人不吐酒,说明自己照顾不周”。 “自己不吐酒,说明不真诚”。 都不知道是为了谁而生活?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生活了。 第三是治愈概率:因为引发高血压的因素很多,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性也很大,所以,你现在只是可能而已,高血压患者中有95%是找不到发病原因的,所以是原发性的患者,这些患者是不可能治愈的,只有大约5%的患者是可以找到发病原因的继发性的高血压,有可能治愈,所以,能治愈的患者不到5%。 第四是个体差异性:另外在用药方面,同一种降血压药物,对甲患者效果可能很好,而对乙患者就可能没有作用,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有的人了解的知识我点,控制得会好一点,有的能治愈的患者由于高血压知识缺乏,也可能得不到康复。 如果不改变对身体伤害的习惯问题,身体就会对不起你,用药物也是不会好好工作的。 第五是习惯问题:一般有了高血压不能急,急也没有作用,还会有反作用,要很好地控制血压,先应该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开始,为什么别人没有高血压我们自己患病了?有的人说高血压疾病是有遗传因素的,这是肯定的回答,那为什么有的人有遗传因素的人一生没有发病,而有的人没有遗传因素的人已经又发病了,这是为什么?还有,为什么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都有遗传因素存在,而有的人终生就没有发病呢?主要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问题。 可能是我们的习惯不是很好,那都是习惯惹得祸,你说呢?朋友! 第六是方法问题:控制血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各方法进行控制,我们过去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可能不适合自己的身体情况,所以,引发了高血压,现在我们在用药的同时,必须对我们的习惯进行相应的调整,经过综合多各方法后,效果会很好的。 第七是控制血压药物副作用问题:高血压是具有患病率高,病程长,危害性大的特点,其治疗主要是依靠患者长期自我调理和用药,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患者常感到茫然,并存在许多认识和治疗误区。 科学选择,合理用药,最大限度减少用药剂量,达到降低用药副作用的问题。 用食疗、茶疗、保健、锻炼等方法,综合控制,以减少用药剂量。 也就是说这些方法直至多大的作用,那边就会相应减少多大的药物副的侵害。 第八是血压压差小,低压高(舒张压高)的问题:如果一定要找发病原因,这一簇的患者一般都是个人习惯因素造成的,生活没有规律性,饮食没有科学性,工作没有时间性,休息没有正常性,娱乐没有合理性。 这些人控制血压只要调整习惯问题,就会有好的效果。 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1、性别、年龄与高血压: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高血压的比例较男性略低,但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高血压病的概率无明显差别,高血压患者甚至高于男性。 2、不良生活习惯与高血压:大量调查结果表明饮食结构对高血压、中风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过多的钠盐、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脂肪的摄入,均可引发高血压。 另有研究表明有经常熬夜习惯的人易患高血压病,甚至发生中风,而生活井然有序,平时早睡早起者患高血压比例低。 3、工作压力过重与高血压: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心脏负荷加重,引发高血压。 4、性格与高血压:性格与高血压也密切相关,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引发高血压。 5、遗传与高血压: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 如父母均患高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 6、超重、肥胖与高血压: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 有关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 7、吸烟与高血压: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 据测:吸两支烟10分钟后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吸烟者易患恶性高血压,而且烟叶中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不利于高血压的治疗。 8、饮酒与高血压:过量饮酒量与血压之间存在剂量—反应的关系,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逐渐升高,长期这样,高血压发病率增大。 过度饮酒还有导致中风的危险。 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30mg(约1两白酒),女性应不超过20mg。 预防高血压病“十项注意”? “少盐少脂多运动,戒烟限酒减压力,按时服药是关键,谨遵医嘱是保障”。 对于广大高血压患者,有关专家提出忠告,特别是要做到高血压“十项注意”: 1、减少食盐摄入量。 高血压病患者每天摄入盐量应少于5克,大约小汤匙每天半匙,尤其对盐敏感的患者要更少。 2、保证合理膳食。 高血压病患者饮食应限制脂肪摄入,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糕点、甜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鱼、蘑菇、低脂奶制品等。 3、有效控制体重可预防高血压。 减肥、控制体重最有效的方法是节制饮食,减少每天摄入的总热量。 4、戒烟。 烟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5、限酒。 大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血压升高,有些患者即使饮酒后当时血压不高,但过后几天仍可呈现血压高于平常。 6、增加体力活动。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可采用慢跑、快步、游泳、骑自行车、体操等形式的体力活动,每次活动一般以30到60分钟为宜,强度因人而异。 7、注意心理、社会因素。 高血压病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8、如果通过3至6个月的非药物治疗,血压控制良好,可继续维持。 如无效,则应改用降压药物治疗,不能因为年轻或无明显症状而不用药。 9、要坚持食疗、茶疗、保健方法的运用。 再好的药物都作用,再不好的食疗方法都是有作用的,所以,在用药的同时,不能放弃食疗、茶疗、保健方法的应用,这些方法能起到多少作用,就等于减少了多大的副作用。 10、因为引发高血压的因素很多,每个病人的个体差异性也很大,对甲效果好的药,对乙可能没有作用。 同样降压效果好的药,根据丙的情况是好药,可以服用,因为丁的身体原因,就是再好的降压效果,也不能使用,因为副作用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因此,降血压用药也不能随便套用别人的经验进行用药。 减少用药副作用的有效方法? 高血压是世界难题,目前还不能根治,因为95%的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他们的发病原因很难找到,找不到发病原因,就不好根治,所以目前的办法就是控制血压上升,不能根治。 控制血压是有科学方法的,不是什么降压快,就用什么药,有的药要避免副作用,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合那种药,不能用那种药,用了药后还控制不住上升怎么办,药物对血压降的快了并不是最好的方式,所以高血压治疗必须科学用药。 最好的方法是注意食疗,积极茶疗,适当锻炼,最大限度地降低毒副作用对自己的损害。 因为高血压发病原因除了遗传问题,就是我们过去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针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不够科学而造成的,我们今天要降低血压,我们就必须改变自己以前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现代治疗高血压用药一般顺序是:食疗、茶疗、保健、中药,实在没有办法了再用西药,用西药是没有办法的最后办法,是无奈的选择。 比如常用药物:珍菊降压片、复方丹参片、寿比山、北京零号等常见西药,都有较好的降压和扩张血管的作用,但服用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显著上升,促进动脉硬化的进展,造成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加大,容易发生血管栓塞,引发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塞)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偏瘫等危及人生命的疾病发生。 要改善化学药物治疗高血压副作用多,容易反弹的问题,必须通过降血脂、血粘度、软化血管等,以改善血液流动形态,恢复器官功能,使血压控制和保持正常水平。 不论用什么药物,都不能放弃食疗和茶疗方法,我们经常用的芹菜、木耳、洋葱、大蒜、茄子、海带、紫菜、玉米须、苹果、山楂、绿茶、六味黄酮茶、苹果醋、醋泡黄豆、醋泡花生(最好去掉红衣皮)、醋泡海蜇等都能预防高血压,并对高血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多用一点食疗用品,就会少一点西药的副作用;早一天用食疗用品,就会少一点副作用。 高血压要注意饮食、食疗用餐、适当运动、加强锻炼、选择喝茶、运用保健、预防为先。 看病不如防病,一切以预防为主,高血压预防和高血压治疗更是如此。 尤其有高血压家庭遗传史的人群,更要提前注意食疗运用,以防不当生活习惯引发高血压高血压。 “六味黄酮茶”是一种含有降血压降血脂中草药的茶,是专门针对高血压、高血脂而研发的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监制。 可以到健康生活网站上了解更多相关信息或留言。 高血压病人饮食有哪些宜忌? 1、碳水化合物食品: 适宜的食品---米饭、粥、面、面类、葛粉、汤、芋类、软豆类。 应忌的食品---蕃薯(产生腹气的食物)、干豆类、味浓的饼干类。 2、蛋白质食品 适宜的食品---牛肉、猪瘦肉、白肉鱼、蛋、牛奶、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纳豆、黄豆粉、油豆腐) 应忌的食物---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鲸鱼、鲱鱼、金枪鱼等、加工品(香肠) 3、脂肪类食品 适宜的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 应忌的食品---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浸沙丁鱼 4、维生素、矿物质食品 适宜的食品---蔬菜类(菠菜、白菜、胡萝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黄瓜)水果类(苹果、桔子、梨、葡萄、西瓜) 海藻类、菌类宜煮熟才吃。 应忌的食物---纤维硬的蔬菜(牛蒡、竹笋、豆类) 刺激性强的蔬菜(香辛蔬菜、芒荽、芥菜、葱、芥菜) 5、其他食物 适宜的食品---淡香茶、酵母乳饮料 应忌的食物---香辛料(辣椒、咖喱粉)酒类饮料、盐浸食物(成菜类、成鱼子)酱菜类、咖啡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方法: 1、三餐 :饮食安排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高血压患者常较肥胖,必须吃低热能食物,总热量宜控制在每天8.36兆焦左右,每天主食150-250克,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50%。 不伴有肾病或痛风病的高血压病人,可多吃大豆、花生、黑木耳或白木耳及水果。 晚餐应少而清淡,过量油腻食物会诱发中风。 食用油要用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的素油;不吃甜食。 多吃高纤维素食物,如笋、青菜、大白菜、冬瓜、番茄、茄子、豆芽、海蜇、海带、洋葱等,以及少量鱼、虾、禽肉、脱脂奶粉、蛋清等。 2、低盐:每人每天吃盐量应严格控制在2-5克,即约一小匙。 食盐量还应减去烹调用酱油中所含的钠,3毫升酱油相当于1克盐。 咸(酱)菜、腐乳、咸肉(蛋)、腌制品、蛤贝类、虾米、皮蛋、以及茼蒿菜、草头、空心菜等蔬菜含钠均较高,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3、高钾: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可以在食谱中经常露面。 这类食物包括豆类、冬菇、黑枣、杏仁、核桃、花生、土豆、竹笋、瘦肉、鱼、禽肉类,根茎类蔬菜如苋菜、油菜及大葱等,水果如香蕉、枣、桃、橘子等。 鱼不论对哪种高血压患者,鱼是首选的,因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每星期吃一次鱼的比不吃鱼者,心脏病的死亡率明显低。 5、果蔬:每天人体需要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可以通过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来满足。 有人提倡,每天吃1-2只苹果,有益于健康,水果还可补充钙,钾、铁、镁等。 6、补钙:有人让高血压患者每天服1克钙,8星期后发现血压下降。 因此应多吃些富含钙的食品,如黄豆、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鱼虾、红枣、鲜雪里蕻、蒜苗、紫菜等。 7、补铁: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铁低于正常,因此多吃豌豆、木耳等富含铁的食物,不但可以降血压,还可预防老年人贫血 8、饮水:天然矿泉水中含锂、锶、锌、硒、碘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煮沸后的水因产生沉淀,对人体有益的钙、镁、铁、锌等会明显减少,因此对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宜生喝。 茶叶内含茶多酚,且绿茶中的含量比红茶高,它可防止维生素C氧化,有助于维生素C在体内的利用,并可排除有害的铬离子。 此外还含钾、钙、镁、锌、氟等微量元素。 因此每天用4-6克茶叶(相当于2-3杯袋泡茶)冲泡,长期服用,对人体有益。 以上饮食原则,高血压病人若能落到实处,持之以恒,必会有益于自身健康。 高血压患者茶疗十二法 高血压患者和临界性高血压需要终生持续不间断用药,一是给高血压患者增加了很重的经济负担;二是由于长期不间断用药,对高血压患者的胃、肝、肾等脏器会造成很大的损害,据相关调查,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最后的问题出在了各种内脏器官上。 所以,用药物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会给高血压患者带来很大的身体损伤和心理压力,无形中又影响了高血压患者血压的稳定。 高血压患者除了应坚持药物治疗外,经常注意饮食调节,用中药泡茶饮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所以,早一天用食疗和茶疗,就会少一点副作用的侵害。 中药治病讲的是配伍,它要有“君”、“臣”、“佐”、“使”的共同努力,几味药协同作用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单方效果不是很好,有时可能会耽误治疗。 六味黄酮茶:是以黄酮,芦丁为主的有效成分,具有保护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扩张冠状动脉,恢复冠状动脉弹性,营养脑细胞及其他器官的作用。 还可使动脉末梢血管毛细血管中的胆固醇维持正常水平的功能。 组方原料选用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中草药,调配微粉制成袋泡茶。 每盒净含量120克,共装30袋,每袋4克,日服2袋,可服15天。 庞大的、反复使用的需求群体,功效显著、廉价的物品,是产品赢得市场的基础。 产品的目标人群是35-74岁已患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的控制和临界高血压患者的预防。 菊花茶:所有的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其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 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 山楂茶:山楂所含的成份可以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 同时经常饮用山楂茶,对于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 其饮用方法为,每天数次用鲜嫩山楂果1—2枚泡茶饮用。 荷叶茶:中医实践表明,荷叶的浸剂和煎剂具有扩张血管、清热解暑及降血压之效。 同时,荷叶还是减脂去肥之良药。 治疗高血压的饮用方法是:用鲜荷叶半张洗净切碎,加适量的水,煮沸放凉后代茶饮用。 槐花茶:将槐树生长的花蕾摘下晾干后,用开水浸泡后当茶饮用,每天饮用数次,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 同时,槐花还有收缩血管、止血等功效。 首乌茶:首乌具有降血脂,减少血栓形成之功效。 血脂增高者,常饮首乌茶疗效十分明显。 其制作方法为取制首乌20—30克,加水煎煮30分钟后,待温凉后当茶饮用,每天一剂。 葛根茶:葛根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之效,对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及腰酸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功效。 经常饮用葛根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疗效,其制作方法为将葛根洗净切成薄片,每天30克,加水煮沸后当茶饮用。 莲子心茶:所谓莲子心是指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其味极苦,但却具有极好的降压去脂之效。 用莲心12克,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每天早晚各饮一次,除了能降低血压外,还有清热、安神、强心之特效。 决明子茶:中药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 经常饮用决明子茶有治疗高血压之特效。 每天数次用15—20克决明子泡水代茶饮用,不啻为治疗高血压、头晕目眩、视物不清之妙品。 桑寄生茶:中草药桑寄生为补肾补血要剂。 中医临床表明,用桑寄生煎汤代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 桑寄生茶的制作方法是,取桑寄生干品15克,煎煮15分钟后饮用,每天早晚各一次。 玉米须茶:玉米须不仅具有很好的降血压之功效,而且也具有止泻、止血、利尿和养胃之疗效。 泡茶饮用每天数次,每次25—30克。 在临床上应用玉米须治疗因肾炎引起的浮肿和高血压的疗效尤为明显。 天麻茶:天麻具备延缓血管硬化作用,它能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由于含有有多糖体,它能提高免疫能力,抵抗有害药物、有毒化学品和放射性线对身体的损害,包括有抑制肿瘤、抗癌作用;由于有抗氧化作用,而氧化是人类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天麻还有抗衰老的作用。 高血压食疗法 1、山楂粥 【原料】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 【制作】先将山楂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砂糖煮粥。 【用法】可在两餐之间当点心服食,不宜空腹食,以7~10天为一疗程。 【功效】健脾胃,消食积,散淤血。 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以及食积停滞、腹痛、腹泻、小儿乳食不消等。 2、桃仁粥 【原料】桃仁10~15克粳米50~100克。 【制作】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同粳米煮为稀粥。 【用法】每日1次,5~7天为一疗程。 【功效】活血通经,祛痰止痛。 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 【宜忌】用量不宜过大;怀孕妇女及平素大便稀薄者不宜服用。 3、胡萝卜粥 【原料】新鲜胡萝卜粳米各适量。 【制作】将胡萝卜洗净切碎,与粳米同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至米开粥稠即可。 【用法】早晚餐温热食。 本粥味甜易变质,需现煮现吃,不宜多煮久放。 【功效】健脾和胃,下气化滞,明目,降压利尿。 适用于高血压以及消化不良、久痢、夜盲症、小儿软骨病、营养不良等。 4、玉米糕 【原料】新玉米面450克,红糖200克,食用碱4克,熟猪油15克,发酵面50克。 【制作】把发酵粉和玉米面掺适量清水合成团后发酵,发酵好之后加上述其他原料揉均匀,然后用湿布盖好,饧一小时。 再反复揉已饧好的面团,整块投入蒸锅铺平,用旺火蒸25分钟左右。 出笼略凉后刀切为块或菱状即可随意食用。 【功能】调中开胃,适用于高血压,咯血等症。 5、西米(猕猴桃)粥 【原料】西米100克,猕猴桃200克,白糖100克。 【制作】洗净西米浸泡30分钟沥干,猕猴桃去皮用刀切成豆粒大小的丁块;大火烧开倒入西米,开水后改成中火将其他原料放入锅中,稍煮即成。 【功能】滋补强身,解热止渴,宜于高血压、肝炎等病的中老年人。 6、藕藏花生 【原料】大藕1公斤,花生米200至300克,白糖若干。 【制作】在藕节的一端切开灌入花生米,灌满后将切下的藕接在切口处用竹签固定,放入锅内用冷水浸没,中火煮2小时至藕酥熟,然后挤汁水2碗,食用时用刀切成厚片,每日2次为宜,以白糖佐食。 【功能】补脾润肺、止血化痰、高血压、心血管病宜食。 ------- 作者:樊普林

高血压性肾损害怎么治疗、吃什么药能治好?

由于高血压性肾病与血压异常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高血压性肾病必须积极控制治疗高血压。 除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压的药物外,还要注意高血压的护理。 不仅要远离各种不良情绪、禁忌过度劳累、饮食过饱、滥服药物、大便干燥外,还要饮食有节、平衡膳食、科学饮水、饮食宜清淡、降低食盐量量。 由于高血压对肾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对肾做足保健,多食护肾的食物、茶饮、中医中药等药物。 如果高血压已经导致了某些疾病。 那么治疗的重点还必须改善缓解肾病的系列症。 由于个人体质和高血压肾病的病情阶段的差异,所以在治疗上必须结合患者病情,以身体自身免疫能力的保护、恢复、提升和强化为主要治疗重点。

##媒体解读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背后推手

“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 ”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就“国内高血压诊断标准是否做了调整”给出了一锤定音的回应。 该回应明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 同时强调,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 11月13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等共同制定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将国内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至130/80mmHg。 一旦落实,国内高血压患者数量将翻倍,达近5亿人。 该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热议和争议。 媒体解读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背后推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红星深度|130/80还是140/90?2亿人“被高血压”背后的“正常高值”之争

图据东方IC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吴阳 北京报道

编辑 邱添

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微信公众号,11月13日,《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 《指南》推荐将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由≥140/90mmHg下调为≥130/80 mmHg。 该《指南》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联合制订。 相关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

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则发布消息称,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 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

红星新闻记者发现,目前,《指南》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网络预发表链接已经失效。 上述微信公众号消息指出,《指南》将于11月24日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年11期正式发表。

标准改变影响几何?《指南》表示,全国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SBP(收缩压)130~139 mmHg和/或DBP(舒张压)80~89 mmHg的人群占比达23.2%,预计总人数近2.43亿,且该血压范围人群主要为18~54岁的中青年。 《指南》还表示,根据最新国际指南推荐的降压药物治疗启动标准,在我国35岁及以上成人中,SBP130~139 mmHg和/或DBP80~89 mmHg的人群有22.7%需要进行降压药物治疗,预计总人数为3990万。

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教授、主任医师陈慧了解过这份《指南》制定的情况,在《指南》发布后,她也曾与《指南》发起人和首席专家、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蔡军交流过。 她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指南》制定的初衷是好的,但临床《指南》修改牵扯面广,国家卫健委做出回应很有必要。 有研究显示,强化降压对人体有好处,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有好处,所以希望关注正常高值的群体。

但是,陈慧认为,修改高血压标准稍微激进了一点,可能会在执行过程中走样,导致服药人数翻倍,增加个人和国家医保负担。 她认为,应该回归到对正常高值人群加强生活方式干预。

诊断标准的分歧

国际上早有不同声音

国家卫健委指出,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2005年、2010年、2017年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宣传教育要点、防治指南、临床路径等均明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

据第一财经:目前,未参加前述《指南》制订的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国家卫健委高血压诊疗研究重点实验室、上海高血压研究所已经联合向国家卫健委提交声明,阐述相关立场,并给出相关建议。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2010年发布的防治指南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该指南的最新版为2018年修订,作者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 两版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所长、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主席刘力生领衔。

从国内外相关指南来说,世界卫生组织1977年提出≥160/95mmHg的标准,1997年改为≥140/90mmHg,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并沿用至今。

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高血压指南率先将高血压诊断标准降低到≥130/80 mmHg。 但是跟进这一标准的机构和学协会极少。 美国糖尿病学会就一直坚持≥140/90 mmHg的诊断标准。 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高血压学会(ESH)的高血压管理指南、2020年国际高血压学会(ISH)的《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均维持≥140/90mmHg的诊断标准。

2022年5月,中国台湾心脏病学会和台湾高血压学会联合发表的《2022年台湾高血压指南》,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下调至130/80mmHg。 中国台北荣民总医院教授江晨恩教授曾在一场对此的两岸学术研讨会上指出,随着相关的研究不断深入,国际上在设定高血压方面也出现了差异,不同学术组织在降压目标有所不同,大体分为积极降压、传统降压以及消极降压三派。

《指南》制订组专家、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则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不同学者之间、不同学术机构之间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次标准下调,正方或反方都有理由与依据,但其出发点与根本动机却是一致的,就是更好的管控血压,最大程度地降低高血压对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危害。

血压处于130-139/80-89 mmHg者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人群。 郭艺芳认为,《指南》引起的争议,让普通民众关注自己的血压健康,关心自己可能是病人,就是件好事。 “如果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去自觉主动的少吃多动减体重、戒烟限酒少吃盐、生活规律少熬夜、精神放松足睡眠。 ”

正常高值的定义

血压不是单一、不变的数值

不过,并不是低于诊断标准就代表血压正常。国际上普遍把正常血压定义为

国际上一般只推荐对于SBP130~139mmHg的高危者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而《指南》的另一重大调整在于,推荐对血压130-139mmHg/80-89mmHg范围合并0-2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后血压仍不达标的,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陈慧解释,人的血压本身就不是一个单一、不变的数值。 目前使用的140/90mmHg,也是人群调查的结果。 这个数值适用于大多数人,但对于一些个体来说,达到了也未必就可以真正确诊为高血压。

陈慧认为,医生首先要加强130/80mmHg到140/90mmHg之间这类正常高值人群的教育,通过生活方式干预,看是否可以逆转,过去的指南也强调这一点。

“任何一级高血压,首先是非药物治疗,健康生活方式不能达标再考虑药物治疗,这是高血压治疗的一个原则。 但如果这个指南中130/80mmHg成为标准,药企就会借此宣扬高于该标准的人都来服药。 这会导致服药人数会大批增加,个人和国家医保都承受压力。 ”陈慧说。

标准调整的争议

不仅考虑临床研究,还要考虑国情

对于标准下调的依据,《指南》推荐意见说明引用多项国内外研究表示,基于观察性研究证据,危害存在;基于临床试验证据,干预有效。 但是随即学界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所长、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主席刘力生近期表示,没有高质量的证据指出,血压在130~139mmHg/80~89mmHg范围内,药物治疗会取得明显收益。

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王继光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没有任何一项发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实,对血压130-139/80-89mmHg的非高危患者进行药物降压可以取得获益,也没有研究证实对这部分人进行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王继光表示,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不仅不适合我国的国情,而且反而可能会对血压非高危者导致严重的健康危害。

对于美国ACC/AHA2017高血压指南的调整,国际上也一直争议不断。 例如,《英国医学杂志》(BMJ)2018年刊发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与美国耶鲁大学合作研究认为,若使用美国高血压指南新定义,中美卫生系统都将不堪重负,难以为继。

陈慧解释,美国将高血压指南中的标准降低到130/80mmHg,主要是因为美国有大量肥胖人群,影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已经很难控制。 为了更好使血压达标,减少心脑肾并发症,美国的高血压标准低于其他国家。 同时这与美国的医疗资源相对更好也有关系。 但是,这个标准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显得过于激进,绝大多数国家都在使用140/90mmHg的标准。

从成本效益来看,发布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授赵冬介绍,血压水平在130~139 mmHg和/或80~89 mmHg的人群多为中青年,下调诊断标准体现了防线前移、加强初始预防的理念,否则我们将错过减少高血压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危害的关键时机。 针对血压130~139/80~89mmHg人群开展生活方式干预以及非药物治疗无效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就是减少高血压不良后果的重要窗口期。 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下调虽然可能造成前期用于治疗费用的增加(基于目前国家医保和药品集中采购政策,这种增加是完全在可负担范围之内的),但长期看来未来用于严重并发症治疗的高额费用有望大幅度下降,总体是符合成本效益的。

记者暂未注意到《指南》给出卫生经济学评估证据的依据文章或具体测算过程。

陈慧说,中国与美国国情不同,中国的肥胖人群没有美国那么多,正常高值人群可以采用非药物治疗。 同时中国的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医保负担能力有限。 “临床《指南》的制定不仅要考虑临床研究,还要考虑到国情,比如国家医疗的承受能力,国民的健康水平等。 ”

药企股价一度大涨

背后是否有利益推动?

一份医学指南的制订需要邀请各方面、各科室的专家。 根据《指南》全文,指南制订工作组成员除了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医师、专家,还包括肾脏病科、内分泌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精神心理科、流行病学、护理学、临床药学、卫生经济学等领域专家以及患者代表。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外审组专家有4名政策制定者。

《指南》发起人蔡军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高血压诊断界值的下调经50位全国心血管领域顶级专家一致投票通过。 据经济观察网,指南制订委员会一位核心成员也表示,“绝大部分专家投票都是很支持的”。

红星新闻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这份《指南》发布前后,在国内心血管领域举行过相关讨论和座谈。

11月14日星期一股市开盘,华海药业、人福医药、润都股份等高血压药物板块企业股价应声大幅上涨。 对此,有网友提出药企利益推动的质疑。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资金来源方面,《指南》表示制订所需资金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与控制局项目(T2021-ZC02)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21-I2M-1-007)。 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劳务、资料、差旅和会务费用,指南推荐意见未受资助影响。

利益冲突方面,《指南》表示,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经济观察网采访的上述指南制订委员会核心成员也表示,《指南》用的全部是自有项目的科研经费,“没有拿过药企一分钱”。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是谁在推动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

“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 ”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就“国内高血压诊断标准是否做了调整”给出了一锤定音的回应。

该回应明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 同时强调,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

11月13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等共同制定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将国内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至130/80mmHg。 一旦落实,国内高血压患者数量将翻倍,达近5亿人。 该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热议和争议。

消息发布次日,华海药业、人福医药、润都股份等多家高血压药物板块企业股价大幅上涨。

新《指南》发布前,国内高血压诊断标准依据的是2018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由中国高血压联盟等制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高血压科主任医师孙宁玲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中国高血压联盟联合多个学会共同制定的最新一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于今年12月下旬公布。 这项指南在2018年基础上,结合国内新出现的研究证据、临床需求和现阶段经济情况,作出相应调整。 “这项指南会继续用140/90mmHg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她说。

诊断标准下调惹多方争议

高血压病是指人体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因早期发病时可能悄无声息,被称为无声杀手。 长期高血压会对人体的重要器官如心脏、脑、肾脏等造成严重影响。

13日发布的新《指南》历时2年完成,就高血压领域有关诊断、评估和治疗等44个临床问题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循证推荐,包括下调中国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

在新《指南》发布前,国内高血压诊断标准采用的是《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联盟从1999年开始就参与制定并发布第一个指南,后续基本每5年左右更新一次,最近的一次更新的是2018年。 2018年的更新版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3级三类,血压处于80~89mmHg/130~139mmHg时不被判定为高血压,属于正常高值。 这和世界范围内沿用了20余年的标准相似。

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数据显示,国内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3.3亿,其中高血压患者人数达2.45亿。 2.45亿是按照目前国内采用的140/90mmHg诊断标准推算出的。 新《指南》将这个标准降到了130/80mmHg,意味着国内高血压患者从原来2.45亿增加到4.9亿。

新《指南》发起人及首席专家、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蔡军接受《财新》采访时指出,“目前已有大量的队列研究、随访观察研究等循证医学证据证明血压升高是导致心血管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将血压控制得再低一些,能够带来明确的心血管获益。”

蔡军介绍,诊断标准和降压靶目标调整后,血压值在140/90mmHg以上人群继续接受药物治疗,而对血压值在130~139mmHg/80~89mmHg之间的患者建议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只针对其中的高危人群进行强化降压治疗,一些高危人群应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其他患者可以采取生活方式干预的非药物治疗方式。

针对这一修改,不少高血压专家持反对态度。 “没有高质量的证据指出,血压在130~139mmHg/80~89mmHg范围内,药物治疗会取得明显收益。 ”多名高血压专家均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赞同维持原有标准,现在不提倡将高血压范围调低。

新《指南》发布后,中国高血压联盟便召开会议讨论此事。 “‘新指南’并没有和联盟提前沟通,一下子就突然发布了。 ”中国高血压联盟名誉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刘力生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其他疾病标准都可以调整,因为那属于学术问题,唯独高血压不行。 中国高血压联盟是世界高血压联盟(WHL)的盟员国组织。 刘力生有50多年的高血压防治经验,此前参与了每一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制定。

“下调标准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刘力生表示,高血压是目前唯一列入国家管理的心血管慢病防治项目,标准制定不仅仅是学术争议,也与国家民生息息相关,轻易调整会产生颠覆性影响。 “按这个标准下调,波及面太广了。 原来从事飞行员等高危职业的人群,现在突然被判定为高血压,还能继续从事原有工作吗?出了问题,谁负责?”她提出自己的疑问。

“刚看到这个下调标准时,很震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胡大一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按照这个标准,一夜之间国内高血压患者增加到5亿,这其中包括很多中青年。

“高血压诊断标准不应轻易改动。 ”胡大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调低诊断标准并未将控制高血压的绝对风险下降很多,与此同时,还涉及药物副作用、耗费巨大医疗开销和人力成本等诸多问题,这个下调并没有太大的临床意义。

“这次新《指南》并未和中国高血压联盟之间达成重要标准的共识。 ”孙宁玲表示,指南的制定既要考虑到跟国际接轨,又要考虑中国现实经济状况、目前高血压发病率等。

今年5月12日,由刘力生和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张新华主导的一项历时14年,入组人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报告发布。 研究显示,在中国45~79岁血压130~139/85~89mmHg的非高危个体中,服用降压药物并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而且还有可能带来危害的趋势。 同时研究也提示,血压在正常高值范围的个体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胡大一表示,并不建议高压在130~140mmHg的人都去医院开药,更重要的是改变生活方式,比如健康饮食、不熬夜、戒酒等。

新《指南》制订组专家、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让更多人从更早期阶段关注血压,进行降压,可显著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这样在5~10年后,心脑血管疾病减少可节约大量医疗费用,少部分人吃药所付出的经济代价将远远少于这些医疗费用。

下调诊断标准会挤兑现有医疗资源

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AHA)与美国心脏病学会(ACC)联合发布了新版高血压防控指南,将高血压的标准从140/90mmHg下移到130/80mmHg。

不过,各发达国家并未在随后几年陆续跟上,世卫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 、欧洲心脏病学和高血压学会和世界高血压联盟均未改变140/90mmHg标准。

事实上,美国内部也并未就高血压诊断标准达成普遍共识。 2017年12月,美国家庭医师学会(AAFP)发表声明称,不认可对诊断标准的下调,对高血压的界定仍沿用传统标准。 AAFP认为,尽管系统评价表明新标准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但针对全人群而言,并没有绝对权威的证据显示能降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心肌梗死等,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间也存在相互矛盾。

孙宁玲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美国高血压知晓率已经很高,治疗率可以达到70%,疾病控制率达到50%~60%。 即便将诊断标准下压,也能够基本覆盖新增患者。 相较而言,按现有标准估算,国内高血压控制率仅15.3%,农村地区不足6%,有很多高血压患者有待治疗。 下调后,国内高血压控制率降到3%,降压药治疗会对现有医疗资源造成挤兑。

“国家卫健委此次不支持新《指南》,应该也是出于这些层面去考虑。 ”孙宁玲谈到,“美国高血压治疗和控制率远远高于世界各国水平,血压目标降低具有承受力,但中国的医疗资源有限,下调诊断标准还应该考虑社区慢性病防治压力、医保支付能力及医疗卫生总费用支出是否能长期负担等问题。 “很多基层地区会考核降压的控制率,下调诊断标准会大幅挤兑现有医疗资源。 ”胡大一表示。

一名不愿具名的资深医药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举例,北京一共有3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一家卫生服务中心要覆盖10万人左右,平均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就十几个家庭医生团队。 可能管理在案的患者五六万人,其中大约一半高血压患者,而且社区慢性病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同时患多种疾病。 “按照这种现状,即便依照2018年版的指南,也很难实现对高血压人群的有效管理。 ”他说。

即使是2017年美国的指南,也只是推荐130~139/80~89mmHg的非高危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并不需要都进行药物治疗。 在胡大一看来,美国下调诊断标准,更多是建议患者多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 日常高血压治疗中,应因人而异,不能单一只看毫米汞柱。

很多心内科和心外科诊疗指南由企业推出

“国家卫健委的发声还是很及时的。 ”胡大一说,如果真的实现标准下调,最大赢家是背后的药企和与药企勾兑的某些专家。 即便他们说没有利益相关,也很难经得起查验。 在制定《指南》这类重大决策时,尤其涉及修改重要标准时,一定要有第三方参与评估,这个第三方既不涉及企业利益,也不应与医生有利益相关。

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是目前国内两个占比较重的慢性病,人口基数大。 在国内,一旦被诊断出来后,基本就需要常年吃药,大部分病情不可逆。

前述不愿具名的资深医药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目前国内整体高血压治疗指南,基本都是由产业推出来的。 “很多心内科和心外科的指南基本都是由企业推出。 近几年实行医改分级政策,就是为了切断企业与医生、医疗机构的利益通路。 但仍然难以避免‘回扣’环节。 ”

沙利文研究院数据显示,在140/90mmHg的诊断标准下,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已经由2013年的457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885亿元,且市场规模还在增加。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由于诊断标准下调的刺激,多家抗高血压药物生产企业和血压计生产企业股价大涨。 11月14日,旗下有抗高血压药物的京新药业、华海药业、信立泰的涨幅分别达到8.26%、6.09%和5.57%;血压计概念方面,鱼跃医疗涨停,可孚医疗、乐心医疗也分别大涨14.00%和8.48%。

“真正积极推动一些标准的就是药企。 ”胡大一说。

“没想到一个标准改变,会带来资本大量涌入和股市的波动。 ”15日,孙宁玲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发文指出,从医学角度看,预防疾病的理念非常对,新《指南》中的很多观点她也有共鸣,但学者们不能只生活在自我空间中。

这次新《指南》推出引发不少业内讨论,在多名专家看来,其积极的一面在于,引发行业和大众对“隐形杀手”高血压的关注。 不过,目前高血压标准值下调是否合适,业内暂未达成统一共识。

“认同新《指南》治疗方面的一些观点,但是在诊断标准上步子迈得太大。 ”孙宁玲表示,这样一个“一脚定乾坤”的《指南》,会涉及国家的医疗、经济、财政、保险、公共卫生建设等多个领域,要通盘考虑,才能站得住脚。

记者:牛荷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14849.html
DM 比亚迪宋L 首周销量已破万
还有人嗅到商机 四五年花了20万!年轻人爱上CityR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