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市场行情,我想在第一线的人应该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虽然到处仍然是酷暑。但市场却是极寒的。连徐峥都开始扮演外卖员了。大家说有钱人开始扮演自己,还要我们来掏钱。遥想十多年前徐峥的《泰囧》上映,对应的是一个升腾而上的出境游的飞速增长周期。
很多过去可以说是惯性的,默认方式的,都将改变。我们的逻辑必须在四个月里彻底调整。为什么是四个月?因为现在已经是八月了。四个月后就将迎来2025年,我想市场会出现进一步的深刻的变化。
现在普遍企业预算砍掉三成以及更多,明年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再砍三成以及更多,连奢侈品都减少了大量的活动,酒店集团的财报都开始衰退。过去很多公司的销售也好,商务也好,都觉得自己情商很高,妥妥拿捏一切,这种状态几乎已成往事了。现在的订单争夺几乎是生死战。
我上周在珠三角,有头部企业的市场负责人告诉我,他们行业已经有人开始报负毛利的标书了。就是假设成本是100万,他可能会报90万。起码这90万能保证工人在岗,库存消化掉一些。
所以如果还放不下姿态,想要用过去站着把钱赚了的态度,那基本是会被市场锤爆。
很多行业现在全是库存。不止厂商的仓库里的库存,经销商的仓库里也全是库存,就连过去韭菜,和核心用户的家里都是库存。
你去问问,那些白酒的资深用户,哪个家里不堆着几十箱各种酒。那些喜欢喝茶的,有点小权力和资源的,哪个家里不堆着几十斤老普洱,老白茶。
天天喝,很多年都喝不完。当金融属性被锤爆后,市场会急速回归消费属性。老韭菜也不会再往家里(花钱)搬这些东西了。以及,送给他的人也大幅度减少了。
那些家里没有的,我不买劳斯莱斯是因为我不喜欢劳斯莱斯吗?不考北大是因为我不喜欢北大吗?
所以以前那些话术,那些逼单,囤货逻辑已经基本压榨到极限了。逼无可逼,今年很多渠道里的人都会完蛋。
定位 这套理论的效用在大幅度衰减。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非成熟市场跑马圈地时候比较好用的方式,或者说一整套工具箱吧。但是现在各行各业自身都是见顶缩量的。比如上周我去了做照明的企业,他们说现在做家电的头部也想进这个赛道,并不是觉得这个赛道多好,而是家电实在是没有增长了。而他们自己也进入了全屋定制的赛道。而我过去别的客户里,包括做瓷砖的,也在进入全屋定制。那么原来就是做全屋定制的人,该做什么呢?
这年头,不要迷信这些理论了。我在广西崇左(中国越南边境)的一个商场,看到8个火锅店。有一个叫全牛火锅,一个牛排火锅,一个炒料全牛火锅,一个牛肚火锅,由于实在太多,所以消费者已经彻底免疫了。以后产业互相渗透,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比如瑞幸做奶茶,奶茶卖咖啡。肯德基卖早餐十几年了。现在还做了夜宵,预制菜零售,哪一天他直接开始卖桶装大豆油我都信。
请问,这个时候,你还想靠一句话就赢得市场?
上周去了深圳水贝,这是中国最大的黄金珠宝交易集散地。在最酷热的日子,感受了最绝望的气息。大批发商,ODM商已经接不到订单了。一层层展厅空无一人,没有终端来提货。
我们和从业四十年的大佬聊了一上午。他几乎是没有笑过一秒。市场仿佛进入了 类似于股市和楼市在单价最高点时的彻底缩量,就是有价无市。货已经不流通了。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位大佬说:或许需求的问题不出在口罩,口罩只是让大家误以为问题是他。所以大家一直在等待着复苏。也许我们行业这一次等不到复苏了。
过去贩卖信息差是个好生意。但今天,信息差其实不太大了。一来很多行业并没有什么新的变化。信息差本身就不多。就几乎不存在搬运赚利差的空间了。其次,现在信息渠道粉尘化,大家都不傻,很多事情根本瞒不住。我认为,这件事情是值得大家仔细思考转型的。就是为什么过去的很多方法失效了。因为你默认对方无法比你更快地获得信息。
自媒体为什么不好做了?因为做的人实在太多,而信息差越来越少。
最近山东已经开始做事业单位的改革了。很多单位变成企业了。连山东都开始了。其他地方基本是很快就会跟进了。
现在很多人还指望着混在一个集体,吃大锅饭,占点小便宜。那基本是很快就会轮到自己头上。当需求衰退,不再增长,企业的适当冗余策略就会改变。过去很多公司会多养一些人,留一些人才的提前量。但这个以后就不需要了。以前很多人在抖音学习如何摸鱼。这基本上属于自己伤害自己了。
尽量让自己在公司里是一个有事情的人,有重要事情的人。是很重要的。
二手循环经济正在快速地兴起。很多经济增长时期的执拗,已经彻底放下了。比如用旧的东西没面子。我最近在闲鱼给我丢失了一个左耳耳麦的Airpods配了一个左耳,花了175元。效用是完全一致的。根本无所谓新的旧的。这个左耳可能是卖家从一个丢失了右耳的人手上回收来的。
所以这也创造了GDP,但是是新品的十分之一的价格。我相信大量消失的新品需求,正在转移到循环经济上去。需求没有消失,新品的需求正在消失。我这篇文章也是在淘宝上找的二手电脑店买的老款Thinkpad X1 。比今年新款便宜5000元。首先,我需要一个好的电脑,这个需求没有变,但是我希望少花钱。所以我并不是降级,只是寻找更优的解决方案。vivo oppo在淘宝上都有官翻机专营店了。
消费降级,今天大概等于攀比降级,冲动降级和智商升级。智商升级包含不再相信骗术,和懂得搜索淘到好东西。
上周我去吃了一个团购打边炉。我记得几年前吃一顿打边炉好一点的店需要四五百。这次,我花了168在抖音上买了一个券。吃到几乎撑死。里面还有鲍鱼三个,生蚝两个,扇贝两个。牛肉一盘,花雕鸡半只,其他各种我已经数不清了。后来我又团购了一个椰子鸡,情况也是差不多。从三四百,变成188。我还发现一个细节,就是以前大家会超量买,觉得这样有面子,现在基本上吃多少点多少。现在大家已经养成了吃饭前各平台搜一下最优券的习惯了。所以餐饮门店普跌20%,也是因为这一些综合的原因吧。迎接一个极致的,务实的,没有信息差的,微利时代吧。一切小资的,浮夸的,泡沫的都成为往事了。
五一的时候,我去了一次西安,本来规划的是错峰出行,结果还是人山人海。有一个在我眼里很坑的人造打卡点:大唐不夜城,我在寒风中走了半天。人山人海的,一路上我只有一个念头:悔恨自己来到这里,自己真的是个大XX。人流多到半夜12点车还堵在路上。
昨天我看到他的财报,乖乖隆地洞啊。去年上半年接待了4244万人次。营收只有6586万元。人均1.5元。
合着我买了一杯40的巧克力属于遥遥领先了。
这大概就是现在的文旅现状了。
线下和线上仿佛是一样的,就是有流量,没有消费。
基于以上种种,对于大多数公司,品牌部正在变成一个非常非常艰难,尴尬的存在。因为消费者不再为一些可有可无的情怀买单。买的话也只会为这个品类里最高级的那少数几个买单。大多数卡在中间的就会非常非常艰难。当老板们对品牌投放的意义失去长期定力和耐心,这个部门存在的意义仿佛就剩下给老板剪口播了。
在今年年初,我说 9.9正在杀死中国企业。因为企业已经没有利润去做品牌,做人才建设,组织建设了。到今年年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相关企业的利润率都在大幅度下滑,所有人被动或主动地被卷到这个事情之后,好像已经没有精力去思考别的了。
上周我还在一些下沉市场,看到9.9两杯了。单杯6.6.关键是一个几十万人的县城,一条主干道上十几二十个奶茶店,几乎能有的牌子都有了。好像大家都在以自杀式进行销售了。
很多公司已经把品牌部降格到销售部里面去了。
包括一些行业头部最近也在裁撤品牌市场公关人员。
决策者也知道,长期来看还是得有品牌。但是短期来说,活下去更重要。
还有就是嘴上都是长期主义。但是现在把能赚的先赚了是第一位的。
以前很多生意,是在稀里糊涂的状况下做的。你大概率也在这样的场景下被忽悠走过钱:1 朋友,情面抹不开,稀里糊涂就买了一些好像有用但其实毫无性价比的东西和服务。2 其实他是销售,但他提供了很多情绪价值,包装成了朋友的样子,稀里糊涂下,你就买了很多没用的东西和服务,或者付了更贵的钱。我觉得这几种未来应该是快行不通了。大家的钱袋子都越捂越紧。所以靠纯提供情绪价值和杀熟做生意应该是不太行了。
如果你做完所有动作,生意还是继续掉三成。该怎么办?或许这是所有不是那几个特定行业外的人都该思考的。你自己是不是在那个潮水褪去会干涸的位置上。虽然今天大家在情绪上,非常讨厌奋斗,努力,内卷。但一个更残酷的真相是:在一个求生逃荒的逻辑里,只有逃得更远一点,才能活下去。只有更努力一点,才能活到下一个周期的起点。
当然,还有一种解决方案,就是彻底躺平。我指的是,你计算完自己有没有房贷车贷,教育医疗费后,还能在内心接受这种状态,松弛地躺下的那种。如果不可以,那只有爬起来继续干。真相就是如此。
交个朋友 Vx rayshen07130
如何理性看待今年的婚恋形势?
我感觉今年的婚恋市场的确回暖了,近日,一组数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离婚人数均迎来双双上涨,这是近十年来首次出现的现象。 那么,如何看待这一数据呢?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婚育市场迎来了春天?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结婚离婚人数的双双上涨,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婚育市场真正回暖。 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婚姻观念的转变,以及生育政策的调整,我国的婚育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而这种变化,既体现在结婚离婚人数的变化上,也体现在婚育观念的转变上。 其次,我们要看到,今年上半年结婚离婚人数的双双上涨,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婚姻和家庭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于婚姻的看法也在发生改变,更多的人选择离婚,也可能是因为对于婚姻质量的要求提高。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尽管结婚离婚人数的双双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婚育市场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婚育市场的全面回暖。 事实上,我国的婚育市场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生育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等。 那么,如何看待这一数据呢?我们应该理性看待,既要看到其中的积极变化,也要看到其中的问题和挑战。 对于政府和社会来说,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和研究婚育市场的变化,以便更好地应对其中的挑战。 总的来说,虽然今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离婚人数双双上涨,但这并不能说明婚育市场已经全面回暖。 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和研究其中的原因和变化,以便更好地应对其中的挑战。
战略管理读后感
粗读了周三多著的《战略管理思想史》后,对战略本质及战略管理流派及中外战略思想家的学术思想有了粗略的了解,认识到企业战略理论自诞生以来,名家辈出、各种学派继起,形成了所谓“理论丛林”。 同时也深刻意识到战略管理理论作为企业管理理论的核心作用,自各种学派从西方引入中国后,提供给国内的学术界、实务界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引出了企业成长与竟争理论的变革及组织结构与领导者角色的转换。 阅后此书可以说如何真正理解战略管理理论,并将其很好地融入到实践中去,并对实践能发挥大的指导作用是值得我深究的。 下面这部分是我凭粗浅掌握的战略管理理论,对照应用于我公司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产生的混沌状况进行初步的分析。 第一,由于我国的期货市场发育还不够成熟,参与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过程的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比较低下,企业以及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够规范,这也导致了整个市场行为的失范与混乱,即便是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也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企业无法按照战略管理理论中提供的分析方法来具体分析竞争对手,预测他的下一步行为;无法分析预测和掌握客户的行为。 这几个方面的不确定严重影响和干扰了企业战略执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二,不仅企业外部的情况变化难以把控,就是企业内部的诸多战略要素实际上也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 比如,企业究竟具有何种核心能力,企业发展所依赖的内部有形与无形的资源都处于不确定的状态。 构成企业核心能力或者叫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主要是无形资产,而我们企业相对最缺乏的正是无形资产。 目前情况看似很好也大多是基于对并不稳定的特殊人才的依赖。 而并非可以固化下来的流程之类的无形资产。 所以,可能会出现人一走,与该人有关的客户、渠道、网络、市场机会等等都跟着走了。 由此看来,我们所依赖的战略要素根本不是企业专有的。 这样一来,优势不确定,机会不确定,存在威胁和弱势,组合战略的牌就很难打出来了。 第三,我们企业要在深思熟虑的战略和随机应变的战略之间做出选择。 一方面,以深思熟虑的方式来制定战略,即首先制定明晰的、综合全面的计划,然后再逐一实施;视战略为一系列决策,决策制定强调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协调,对未来的发展视为可预测的,因此对于未来的工作是积极投入,做好准备,战略实施则强调程序化和组织的效率。 另一方面,随机应变战略的性质是逐渐形成的,而战略形成的性质是发现出来的,形成的过程则是非结构化和分散的,其步骤是思考和行动结合在一起,视战略为一系列行动,决策制定强调不断的试验和首创行动,对未来的发展视为不可知和难以预测的。 第四,是实行各事业单位具备独立反应能力的战略还是要实行在公司协同管理的战略。 实现协同是现有公司战略的重要内容,但是,协同的获得也是存在成本的,为了实现协同需要在公司层面对各业务单位的活动进行协调,因此各业务单位为了保证公司层面一致的行动,其自主权便受到了一定限制,同时,随着业务单位的增多,协调、管理等成本不断加大,更为重要的是,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业务单位对本身业务所处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以及战略调整的空间,导致了对本身业务灵活性的降低。 因此,协同的增加就带来了反应能力的降低,所以公司战略的关键就是如何处理协同与反应能力之间的悖论。 公司战略应该是让各业务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应对战略,还是试图围绕一系列可共享的核心能力而将各业务单位紧密联系成一个高度协调的整体。 相信公司会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强调应该充分发挥各业务单位的灵活性,竞争的主体应该是各业务单位,因此竞争战略主要存在于业务层面,关键的成功因素是对环境变化的迅速响应,这体现在公司整体经营方式上就是一种不相关的多元化,多业务单位之间的协同主要来自于对财务资源的优化,公司总部的主要任务是在各业务单位间分配财务资源,各业务单位高度自治,相互之间协调程度较低,总部对各业务单位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财务目标来实现的;与此相对应,另一种对立的观点则强调协调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竞争的主体是公司的整体,所以竞争战略主要存在于公司层面,关键的成功因素是对公司所拥有的能力的充分支配和使用,在经营方式上表现出的是围绕特定核心能力的相关多元化,因此多业务之间的协同主要来自于对核心能力的共享使用,总部的主要任务是对能力的培育、开发和更新,各业务单位之间互相依赖、高度整合,表现出了高度的协调,总部的控制措施则是依赖于整体的战略规划。 上述四点粗浅分析,我目前也未能坚决判断,实行哪项战略就是绝对性的正确,希望公司高层和同事们分析并进一步交流。 下面是基于期货市场的现况,对公司发展战略的不太成熟的思路。 目前期货公司必须加大资金、设备及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是整个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不能以短期收益来考量;国内期货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只有以战略的眼光来应对,才能把握住未来的发展机遇。 第一,业务拓展关注新上市的期货品种 虽然期货市场上绝大多数客户都不是只操作一个期货品种,但是,不同的客户都会在品种上有着自身的偏好,同时,不同期货品种又存在行业内特定的客户群体。 对于传统期货品种的客户而言,在业务拓展上公司不辅以服务水平的竞争及适度费率的竞争,我们会处于绝对的劣势,因为传统期货品种的客户群体已经做了势力范围的划分,争取传统期货品种的客户群体实际上仅仅是对已有期货客户的争夺,或者说是对现有蛋糕的重新划分。 而对于新上市的期货品种而言,我公司和一些在业界有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占有率高的期货经纪公司接近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对新品种相关行业的潜在客户进行开发,同时,这种开发也有助于扩大整个期货行业的客户群体。 第二,增值服务力求多元化 目前而言,我公司能够提供的增值服务还比较少,在此,我们只能探讨一下未来增值服务的类型。 增值服务是针对不同的客户类型而言的,不同的客户类型对增值服务的需求点是不同的,如果按客户资金规模进行划分,可分为中小客户和大资金客户。 对于中小客户而言,增值服务更多会侧重于投资咨询部分,这部分客户的维护和服务其实是最麻烦的,客户资金量少、结构分散,却又追求高额资金回报率,面临的价格风险也最大。 因此,对这些客户的增值服务就体现在短线盘面指导上。 投资咨询服务谁都想做好,但我公司投资交易方面人才底子薄,恰恰是短期的软肋。 投资咨询服务的形式很多,但如何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则仍需要进一步的摸索。 对于大资金客户而言,简单的投资咨询服务不足以构成增值服务的要素,一般情况下,大资金客户都有较强的交易能力和资讯获取能力,简单的资讯服务必须上升为交易策略的提供。 交易策略不仅仅是套利套保,还包括对行情的中期把握以及在此期间的整体操作思路、资金管理策略、风险控制策略和账户管理策略等等。 这部分内容相对复杂,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公司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第三,产品创新要具有前瞻性 产品创新是一个漫长而短期难见效益的工作,但产品创新又恰恰是与银行、保险和其他金融机构搭建服务桥梁的关键。 因此,涉及期货品种的理财信托产品的设计和项目运作,更多地是为以后我公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进行布局。 产品创新并不侧重产品设计这一环节,关键是项目运作,项目运作过程实际上是期货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接触、熟悉和展开实质性合作的过程。 我公司在这一方面有一定优势,可以依托股东优势。 产品创新只是个引子,是个切入点,服务创新才是为期货公司带来实质性效益的关键。 我公司对产品创新已有所关注,虽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可喜的是目前相关项目还是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 需要说明的是,我公司在传统经纪业务上如果较强势期货公司存在一定差距的话,那么,在创新业务上就一定要具有前瞻性,一定要走在发展的前列。 因为也许现在的创新业务在若干年后会成为期货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 总之,未来期货公司的发展,是公司发展战略的竞争,是实力和信誉的竞争,是服务观念和水平的竞争,是经营特色化、专业化的竞争,是管理规范化的竞争,是服务技术与人才的竞争。 我公司应结合自身特点,尽快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公司综合实力,与时俱进,迎接新的发展机遇。
我国资本市场正发生结构性变化,具体的变化是那些?
我国资本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主要指的是国内A股投资者的组成状况正在发生变化。 目前,A股市场上的投资者主要包括了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这两大类。
广义上的个人投资者,既包含了资金量很小的散户,也包含了资金量较大的高净值个人客户。 因此,个人投资者中,既包含了大量的散户,也包含了一些大户、游资。 其中,游资炒作的股票,往往具有较强的短期吸金效应和跟风效应。
机构投资者增加,是近几年占比A股发生结构性变化的重要表现。 机构投资者,包括了国内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银行理财子公司资管等机构,也包括了证金、汇金、外管旗下的投资平台等特殊性质机构。 此外,机构投资者中也有大量的外资QFII账户机构,诸如挪威中央银行、科威特投资局等。 近年来,A股里的外资账户也在不断增加。 总体来说,机构投资者的阵营里,既包括内资机构,也包括外资机构。 这两者近几年发展迅速。
总体上看,2015年后,我国对外资机构投资A股减少了限制,使得A股市场中的机构数量增加,A股机构化特征更加明显。 机构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白马股、蓝筹股得到市场青睐。 白马股、蓝筹股的买入方,往往是价值投资者。 整体上看,我国A股市场的机构化程度在加深,价值投资的理念也在不断扩散。
但是,机构化的市场也存在缺陷。 外资机构中有一部分机构是对冲基金。 外资对冲基金是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管对象。 它们进入A股市场后,往往带来快进快出、大幅波动的负面效果。 监管部门也已明确表态,会对此类资金进行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