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李惠琳 编辑丨陈晓平
秦兴华创立的安能物流,进入收获季。
8月15日,安能公布,1-6月,揽收52.89亿元,全年坐望百亿;净赚4.3亿元,同比大增8成。
自2022年9月启动改革,安能转向追求利润,市值回升至85亿港元左右。
这场变革, 也重塑了权力结构 。
曾经的创业 “铁三角”,仅剩秦兴华一人留在权力中心,股东大钲资本入场,成为主导力量。
于秦而言,挑战还未结束。
去年,安能物流在货运量上已被顺丰快运超越,重夺“快运之王”宝座,依然富有挑战。
精耕细作
秦兴华和安能,聚焦的赛道是小票零担。
这是处于快递与整车之间物流服务,一般针对10公斤至3吨的货物,需多票货拼满一车发货。
以货量为导向,秦兴华和同伴采用加盟制,仅用10年, 缔造了国内零担快运规模最大的企业 。
疫情之后,快运业进入存量市场,长期“以价换量”,2021年至2022年,安能亏掉24亿元。
秦兴华提到,资方开始回归理性,要求企业减少固定支出和额外投资,节省变动成本;客户更强调性价比,加盟网点的波动性也更强。
“ 广种薄收的年代过去了,现在要做精耕细作的转型 。”秦领导安能经营转向利润。
公路货运的传统玩法是,货物的重量越重,优惠力度越大,利润越低。此前追求规模,货运公司都喜欢货重大的包裹。
现在秦兴华反过来,着力优化货重结构。
今年5月,他实施“3300产品政策”,免除重量3kg-300kg货物的特殊区域加收費,以吸纳低重量的业务。
1-6月,迷你小票(70kg以下)、小票零担(70至300kg)的货量,分别增长25.6%和19.6%,高于大票零担(300kg以上)货量18.6%的增幅。
“小票零担的单价和利润率较高……且在增值服务方面有更多需求。”安能表示。
秦兴华还调整定价,改变过去一刀切的投放方式 ,对专业市场、高潜区域的价格政策,精准投放。
2022年以来,安能单票货物的平均重量,从 106公斤下降至89公斤,每吨服务总单价,从750元增至824元。
秦兴华又降本增效,其提出“五最”目标,第一个即为成本最优。
他从优化分拨结构入手,聚焦打造千吨级主枢纽,核心枢纽由12个增加至36个, 且果断裁撤冗余的分拨中心、人员、车辆 。
2023年至今年6月末,直营分拨中心就砍掉了54个,运输车辆砍了600辆,合同司机少了700人。
须知,分拨中心和干线运输,占安能营业成本超65%。
秦多措并举, 1-6月,安能单位毛利,从上年106元增至137元,上涨三成。
安能预估,全年净利将在8亿元左右 。
快递物流专家赵小敏向《21CBR》记者表示,安能的业绩和股价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后续想继续保持这一势头,业务层面要重新回到规模竞争阶段。
向下深挖
“现在快运行业有7~8家头部企业,未来3~5年将只剩下2~3家公司,胜者为王。”
秦兴华说,变革是要为“从绿皮火车变成动车组”。
代价是货量的短暂下滑。
2023年,安能货运总量降至1203万吨,连续两年下降,比2021年高峰期少了约57万吨。
这给了顺丰货运反超的机会。
据运联智库数据,2022年,其首次在货运量上超过安能,至2023年已将差距拉开至92万吨。
中通快运、德邦快递2023年货运量, 与安能的差距缩小在80万吨以内 。
秦兴华并不焦虑。今年1-6月,货量同比增长20.5%至642万吨。
管理层预计,全年货运量增长为15%左右,约至1383万吨,超过巅峰时期。
秦称,核心驱动力来自网点数量增加。截至6月末,安能的网点数量突破31000家,同比净增3000家。
在业务层面,秦兴华和管理层制定的战略是“ 聚焦快运,深挖一万米 ”,找到两个增长路径。
其一,电商市场业务。
安能方面向《21CBR》记者透露,从总签收货量来看,2024上半年同比增加约109万吨,电商平台约占20万吨。
“3300”产品推出的“0加服务”,即主要针对电商等客户。
“ 未来电商平台的业务量,可能会成为公司货量的新增长点 。”安能表示。
其二,区域和专线市场。
秦兴华提到,公路快运存量市场,约有六成都是由“区域小霸王”所掌控的省内物流产品,其有着良好的业务流水。
秦预估,若切入区域,日均将新增2万到4万吨货量。
据称, 安能将分拨中心调整为以省为单位的千吨级枢纽 ,也为争夺省内的存量市场做准备。
“我只要再把千吨枢纽在每个省的结构做到效率最高、最标准,就可以推出一个省内物流新产品。”
秦兴华说,他准备以此与“区域小霸王”同台竞争。
高层换血
稍有遗憾的是,大刀阔斧的改革中,安能创业“铁三角”解体了。
安能最早由秦兴华牵头创建,2010年,飞行员出身的他,离开广西机场集团,成立了一家区域性物流公司。
两年后,他邀请王拥军加入, 并让位了董事长一职 。
王担任过零担快运巨头天地华宇的运营副总裁,加入后,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及企业管理。
同年,秦又邀请百世任职的祝建辉加入,担任首席运营官,主管业务营运总体管理和执行。
三人搭档,将安能从一家区域公司带成“零担快运之王”,并在港交所敲钟上市。
2022年秋,改革伊始,祝建辉即辞任。
去年1月,王拥军也辞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二人在安能仅保留顾问一虚职。
随即, 大钲资本成为安能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4.6% 。
赵小敏认为,大钲资本在安能改革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相当于对安能重新把脉,制定战略方向,包括组织架构重组,关键岗位的人员调配。”
王拥军辞任后,大钲资本的合伙人陈伟豪,与秦兴华一起,担任董事会联席主席;祝离任时,安能物流还成立战略委员会,陈担任战略委员会主席。
其后,安能全国开启营运区调整,撤销所有省区,重新划区成立营运区,并开展区域总“战狼”竞聘。
安能的新班底,已大量启用职业化人才 。
关键职务的高层,如首席运营官、首席增长官、首席财务官等职,均从各省区域总经理中选拔充任。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更多新人负责一线业务,利于新战略推行。
年初,秦兴华提到,公司已度过转型关键期,组织形态可应对未来3-5年的竞争。
调整到位,利润见涨,但等待他和安能的,还有更激烈的寡头竞争。
当年吉利花费120亿,买入沃尔沃品牌100%的股权,如今挣了多少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迎来一个新的科技时代,在从前一辆款式简简单单的二八式自行车就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但是随着我们逐渐步入小康社会,人们对交通工具也有了全新的要求,现在更多人都开始追求汽车,也更注重汽车的牌子。当初吉利集团就以高达120亿的价格成功收购沃尔沃,说到沃尔沃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最初是一款外国品牌的汽车,如今十年过去了,吉利集团在收购沃尔沃后有没有盈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沃尔沃最初成立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迄今已有快接近百年的历史了,这其中也经历了不少风浪,每一个一款产品都有自己的品牌理念,沃尔沃也不例外,沃尔沃一直主打的就是它的安全系数,但也因为这个原要对用材要求特别严格,虽然如此,但是沃尔沃并没有因此而绽放它的异彩,反而在最初品牌刚成立的那几年一直在走下坡路,最后不得不福特收购,原本福特也想把沃尔沃打造成更收大众青睐的汽车品牌,但是福特的计划最终落空了,相反的还赔了一笔钱,可以说是一次失败的投资了。
最后沃尔沃又被吉利集团以120亿的价格收购了,吉利集团没有放弃沃尔沃这个品牌的概念,依旧主打安全系数,终于在吉利集团的经营下,沃尔沃开始逐渐有所改变,其品牌的价格也逐步攀升,而其知名度也逐渐在国内外打开了,许多国人都很喜欢沃尔沃这个牌子,在一些爱车人士眼中沃尔沃就是首选,也有许多外国人会选着沃尔沃,不得不说沃尔沃进几年的发展和进步是打了一个翻身仗。
而对于当初收购沃尔沃的吉利集团,不得不说其投资人眼光是独特的,敢于尝试这一次带有风险的投资,因为在当初许多行业的专业人士都认为沃尔沃的危险系数很高,弄不好就要满盘皆输,甚至可能血本无归,但是吉利集团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它,相反的,在吉利集团的经营下,沃尔沃在汽车品牌领域中也赢得了一席之地,其发展也越来越好,这也许一直坚守品牌理念的原因吧!
如今沃尔沃其本身的价值也已经翻了好几翻,现在的沃尔沃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汽车品牌了,也是许多国内外人买车的首选,因为其主打安全系数不得不说吸引了许多人,其车身的设计也都非常人性化,而沃尔沃定期举办的汽车展览会也吸引了不少人注意,也受到了许多中国人喜爱。 一个品牌贵在坚持初衷,而沃尔沃恰好做到了,而且完成的很好。
小米求变:挣脱性价比束缚,能否打赢国内翻身仗
小米旗舰机,一定要去掉性价比的束缚。 雷军在小米9发布会前的一条微博一度让外界对小米9的价格预期达到了4000元,而最终的价格还是定在了2999元,只比上一代涨价300元。 雷军也连忙向现场观众和媒体解释,小米不会放弃性价比,只是不再追求极致性价比,并将其交给了红米。 但小米手机涨价已经成为雷军不得不做的选择。 从产品层面来说,做好一款旗舰机需要相应的研发投入和成本;从公司层面来说,小米上市后也需要提升利润修饰财报;而从市场竞争来看,在华为、OV都在争夺高端市场的背景下,小米不进则退。 纠结与试错1999元的价格,让小米在成立初期以高性价比为卖点迅速打开了市场,也为小米在2014年登顶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的宝座贡献良多。 但在新的市场形势下,这个定价模式反而成了小米的束缚。 雷军坦言小米手机面临的挑战,手机越来越复杂以后,对研发资源的占用和要求越来越高,比如AI技术、相机拍照等。 如果这些研发成本受到限制,必然会影响手机的创新。 比如采用背部指纹成本只要20元,而屏幕指纹成本至少增加150元甚至两三百元。 此次小米9的DXO拍照评分位居第三,小米相机工程师也向雷军建言,如果能再涨价一两百元,小米9的相机DXO分数一定能超过友商。 但对于涨价,雷军是纠结的。 再定原来的价格绝对不行,意识到问题的雷军曾和高管商量好将价格定到3299元,但这一度让他几天睡不好觉,最终还是说服高管们,将价格定到了2999元。 如果小米定价提升,会被米粉说小米变了,雷军变了。 雷军说。 此前他曾在公开场合说过,在几乎所有的人都劝我把小米产品卖得贵一些的时候,我感到孤独,因为他们不了解我的梦想和追求。 他甚至在小米上市前夕推动董事会通过了一项小米硬件综合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的决议。 小米此前并不是没有进行过高端化的尝试。 第一次是2015年1月推出的小米Note系列,当时小米的旗舰产品价格还严格处于1999元的水平,而小米Note标准版售价则提升至2299元,顶配版更是达到了2999元。 但小米Note系列并未让小米走向高端打开局面,目前只更新到第三代,已经沦为普通的中端系列。 第二次是2016年10月推出的MIX系列,标准版售价3499元,尊享版为3999元,这也让小米的定价区间达到新的高度。 同时该系列依靠全面屏设计为小米品牌和形象加分不少,并开启了国产手机厂商探索全面屏解决方案的序幕。 而从小米8开始的透明探索版则可以视为第三次尝试,该版本的价格也上探至3000-4000元的价格区间。 雷军在发布会上称,小米9可能是小米最后一个低于3000元的旗舰。 可以预见,未来的小米MIX系列和数字系列的透明探索版也会水涨船高。 外喜内忧小米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遭遇销量下滑的困境,至2017年开始逐步复苏。 但2018年,小米虽然在全球整体智能手机市场中的销量保持增长,却在中国市场再次遭遇了下滑。 IDC数据显示,2018年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为1.226亿台,年同比增长33.2%,排名全球第四位;但在中国市场,小米的出货量为5200万台,同比下滑5.6%。 在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中国出货量下滑幅度更是达到了34.9%。 很显然,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小米手机的增长动力,这也体现在小米的财报数据中。 小米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国际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12.7%至22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43.9%,实现了海外业务占比的新高。 雷军表示,预计国际市场的收入很快会超过中国。 他还介绍,小米在印度已经做到第一,印尼也排到了第二,白俄罗斯实现了第一,在欧洲也迅速增长排到第四。 整体而言,进入的80多个国家中,在超过30个国家进入了当地市场前五位。 他也表示,小米今年的工作重点是一定要拿下欧洲。 他也坦承,小米在拉美、中东、非洲还没有做得很好,未来还有着巨大的空间。 至于国内市场,小米2018年大力推进小米之家线下零售体系,本该体现为销量数字的增长,却又为何出现大幅下滑?雷军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他称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产品的销量已经在中国区占绝大多数,而不是红米。 实际上,梳理去年两个品牌的产品发布节奏也可以发现,红米在整个2018年只发布了4款产品,并且都集中在上半年,整个下半年完全没有红米新品发布。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IDC数据显示小米在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销量出现如此大幅的下滑。 这也是小米在主动调整自身产品结构的结果。 小米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小米各价格区域手机的销售情况中,销量最高的为入门机(799元以下),实现了1106.9万部的销量。 当时被媒体调侃为没有红米就没有小米;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平均单价由2017年第二季度的每部863.8元提高至952.3元,同比增长超过25%;到了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总体的平均单价提升至1060.6元,在大陆的平均售价较去年同比增长16%。 而这背后,主要就是小米8系列和小米MIX3这两个中高端机型的贡献。 变革打翻身仗?对小米品牌和产品的重视让小米手机的总体平均单价得以提升,但也给中国区带来了销量下滑的副作用。 2018年初,雷军还曾在内部信中公布小米的新目标:10个季度内,国内市场重回第一。 如今时间过去一年,小米在中国市场的排名不升反降,2018年第四季度已经处于第五位。 这意味着2019年的压力无疑更大。 2018年底和2019年初,小米已经开启在国内市场的变革。 首先是2018年12月的架构调整,小米将销售与服务部改组为中国区,任命高级副总裁王川兼任中国区总裁,小米在内部邮件中称是为加强在中国市场的投入。 王川在采访中表示,2019年小米在渠道上会在守住电商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加大线下和新零售上的投入。 同时会在店面布置、产品体验上进行创新,比如为了体现暗光拍摄好,会设计一个暗室场景让用户体验。 雷军也评价称,我觉得川总领导中国区两个月时间,已经看到了中国区巨大的变化。 他不是做简单的销售,尤其是对小米系列的手机,我们去年在推动中国区的产品转型。 其次是2019年1月将红米品牌独立拆分,并引入前金立总裁卢伟冰掌舵红米。 红米品牌和小米品牌拆分后,红米品牌则承担了追求极致性价比的使命,小米品牌就更能放开手脚追求创新和极致。 既能探索高端化,又有了销量保证。 同时,红米品牌独立后也在国内市场走向正轨,日前小米方面刚刚对外高调宣布红米品牌独立后的首款产品红米Note7,上市首月中国销量突破100万台。 而更早之前,小米还开启了多品牌战略。 除了游戏手机黑鲨、海外中高端品牌POCO、红米和小米之外,又将美图手机品牌收入囊中。 这五个手机品牌也让小米实现低中高价位段,以及游戏、女性等细分市场的全覆盖。 这一系列变革能否让中国区销量再次提振,最终实现雷军重回第一的目标,即将在小米2019年的中国市场表现中得到答案。 新浪手机评测:小米9这次真的很能打米酒发布前,雷军在微博上放出了不少官方渲染图,可谓是官方把产品曝光了个底朝天。 到今天发布,对多数人来说其实惊喜感已经少了大半。 但惊喜感属于发布会,产品好坏可能与这些无关。 各种角度下不同颜色的米9在2019年手机行业竞争更激烈的大环境下,如何评价小米2019年品牌溢价首战的作品,首发骁龙855能不能打,世上最好看的小米手机颜值究竟如何,是我们这篇评测的重点。 颜值,小米工艺上最考究的手机在米9发布以前,官方给出过最好看的小米这种说法,背面渲染图看起来也是带着炫酷和时尚气息;配合王源代言海报,给人一种错觉拿着它,你就是整条街最靓的仔。 侧面的弧度美感真机拿到手,感觉变得更具体:小米9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轻、并且薄。 官方数据:整机重173克,边框最薄处3.5毫米,可以说很有当年刀锋美感,侧面相当有线条美感。 而和视觉不一样,整机握在手里又相当圆润,这就要提工艺了。 虽然此前不少机身都标称曲面设计,但具体弯曲情况又不太一致。 小米9这次背面采用全曲面设计,号称背面找不到任何一个平面角度,到手之处完全贴合手掌。 对于玻璃上的弯曲处理一直是厂商技术挑战的一部分,在小米9身上又进了一步。 每一处都是曲面配色,是小米认为颜值能打的另一层面。 在曲面玻璃上小米完成三层(理论技术上,实际上色次数会更多)喷涂。 先是纳米全息纹(类似镜面银涂层),然后是基色涂层(蓝或紫),最后是真空镀膜。 在我们看来,能产生多种镜面颜色的纳米全息纹更能体现工艺难点。 小米在手机背部区域内雕琢了1.7亿条纳米光栅,配合光学增亮镀膜,让背面在不同光线、角度下呈现不同颜色,和我们常见的防伪标识差不多。 原理和身份证的防伪是一样的同样纳米全息纹处理的还有镜头环形闪光灯,连带覆盖三个镜头的整块蓝宝石玻璃,工艺和用料都很有诚意。 蓝宝石玻璃因为镜头面积也大了不少但好用料和好设计不能完全划等号。 小米9整机按键偏松塌(并不确定量产版是否如此)、通透的镜面处理使指纹残留更明显,都是小问题。 过早曝光拉高了产品预期,现在也转换成落差感。 我们能说米9很漂亮,也可以说是工艺最极致的小米手机,但最终颜值只能算八分。 避免骄傲,也确实有成长空间。 翻过来看正面。 由于去年手机厂商在颜值上很激进,所以今年上半年各家产品的成长空间都不大,尤其是年初这个时间点。 小米给出了目前综合体验比较好的几处小改进,正面使用了一块6.39英寸AMOLED的水滴屏,屏幕比例为19.5:9。 采用新COF工艺封装让下巴宽度收窄到3.6毫米,雷军称这是3999元之内手机的最窄下巴。 下巴确实比不少同造型手机小在屏幕指纹方面,米9使用第五代屏幕指纹技术,核心是类似微距相机的屏下感应原件:其单个像素达5m,能够有效地抑制强光、干手、低温场景的影响,使得解锁速度增快了25%,同时还支持低亮度解锁,通过系统设置,也可以开启指纹快捷操作等。 屏幕下藏了颗完整镜头,因此处理识别自然体验更好。 具体点说,米9录制一个指纹平均需要按压20次,是普遍行业水准。 但在按压力度方面,米9几乎不需要用多大力度就可以解锁,只要轻轻放上去就能够进入系统,成功率也比一般屏下指纹高。 另外,相比目前几款常见屏幕指纹手机,这次米9屏幕指纹解锁速度确实提高了不少。 口碑比较好的一加6T指纹解锁速度比米9略慢半拍;而与最早引入屏下指纹,并且目前体验最佳的vivo NEX双屏版相比,米9表现相当。 骁龙855表现亮眼但仍有潜力小米手机从3代开始,自后数年都是高通每年骁龙800芯片首发产品,这段历史帮米字头手机在HTC和三星的围剿中突出重围,也奠定了人们对高通移动芯片中的英特尔的认知。 以至几年后,其他厂商也纷纷来抢骁龙芯片首发的皇冠。 这即是一款旗舰产品的性能基础,又成了一家厂商实力的体现。 前几天在微博上,雷军就宣布了米9会搭载骁龙855,同时也谈了几句为什么首发不容易。 通俗点讲:手机芯片跟电脑芯片并不一样,不是买回来按在主板上就可以,而是需要厂商投入人力财力跟高通一起研发,这是当第一的代价。 高通和小米有着不错的革命友谊回到产品本身,米9搭载骁龙855是猜得到的答案,另外一个能猜到的,是性能的提升,雷军微博公布的一张图用曲线表达了这点,从骁龙810开始,芯片计算力的提升相对平缓,而骁龙835到845这根线再次陡峭起来。 此前雷军在微博晒得图这归功于Kryo 485架构,八核心设计(1超级核心+3大核+4小核),CPU主频分别是2.84GHz、2.42GHz和1.8GHz,对比835的Kryo 385架构(4大核+4小核),骁龙855相比性能提升了45%。 另外还又集成其中的Adreno 640 GPU,性能相比上一代提升了20%。 骁龙855的核心架构以上是这堆字对一般用户可能难以理解,我们来张跑分图简单解释下:关于性能表现20摄氏度室温下,37万分是目前安卓手机里的最高峰,而且我们这款评测机器只是米9系列的中配版本(8+128GB)。 当然,都9102年了,不会再有处理器只做傻跑分了,这届骁龙855内置了一颗名叫Hexagon 690处理器,Hexagon实际是骁龙旗舰芯片的常规标配,以前是语音和音频扩大,之后作用越来越多,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摄像头和传感器信号处理都有它的影子。 这代内含一个全新设计的Hexagon张量加速器和4个Hexagon向量扩展内核,这使它拥有前代旗舰产品向量扩展核心2倍的性能,新任务是AI运算。 Hexagon 690还增加了四线程标量内核,拥有相较于上一代1.2倍的标量运算性能。 骁龙仍旧没有NPU(神经网络处理器),这点跟苹果A系和华为麒麟芯片不一样,高通一直强调的是AI引擎,CPU、GPU、DSP合力作用。 实际上Hexagon 690的张量加速器可以理解成NPU,18年12月的夏威夷发布会上,曾有媒体问到,是否可以把张量加速器看作一个NPU。 高通的发言人当时笑着说,如果这样叫可以在卖出去更多芯片,你也可以这样叫至于实际应用,AI部分在这篇评测里仍然得不到太多体现。 即便安兔兔也出了跑分软件并且可以给它跑个18万多分,但机器学习的意义就在于随着不同的人使用,产生不同的优化结果。 打个比喻,内核增多只可以说明它身体素质好,但能不能成为运动员,看后天训练。 非要找个具体体现,小米主打Mi Turbo和Game Turbo(分别指系统18个月长期使用优化和游戏优化)都有AI的出现,它学习大部分用户以及个人用户使用习惯、软件自身调用规律,让硬件调动更聪明。 具体到游戏部分,自然不能绕过王者荣耀与吃鸡类游戏。 先说《王者荣耀》,开启高帧率多线程模式后,画面帧率维持在60帧左右,团战时会掉到59帧,部分场景突破60帧,达到了61帧。 在开启练习模式之后,连续释放大招,小米9的帧率能维持在59帧左右,20分钟的游戏之后,手机发热量不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Game Turbo实时显示效果其次是《绝地求生:刺激战场》,小米9在这款游戏中的画面质量可以达到HDR高清,帧数设置可以达到超高,整体的帧率表现尚可。 在跳伞的时候,地面画面加载比较快,只是在视角转换的时候,会遇到掉帧现象,在人多的环境中也会有点卡顿,不过不影响游戏的正常进行。 在连续释放三颗烟雾弹时稍有卡顿现象,一局结束手机发热量比《王者荣耀》稍大。 仅从帧率稳定和画面卡顿情况看,米9稳定程度明显超过去年一众骁龙845游戏手机。 其余功能上,GameTurbo表现也不仅限于画面流畅性,功能部分它可以调整屏幕触控参数,比如滑动和点击的灵敏度,为游戏类玩家制造更好的操控体验。 虽然没有冠以游戏手机之名,但855加持让其天生在这一环节领先一步。 无线充电终于登堂入室在以前,睡前充电是无线快充的主要场景,它充电慢、发热大,但刚好解放了睡前插线那几秒钟的繁琐。 这句话不仅针对小米,而是所有智能机的现状。 充电设备全家福套装米9颠覆了这一概念,从数量看小米一口气准备了:高速无线座充、高速无线车充, 甚至还有无线充移动电源,不仅覆盖了充电的多个场景,更重要是充电效率明显升级。 官方称20瓦无线充能在一个半小时里给米9充满电(机身电量3300毫安时),评测结果也与其吻合,效率已经比不少有线快充都更好。 实测在机身电量37%情况下,米9的20瓦无线快充充电口输出端为15V-1.5A,输出功率22.5W(考虑传输过程损耗,最终手机端肯定会低于这个值),而在15分钟后,这一数值稳定在14.5V-1.4A,输出功率22.98V,基本与初始状态持平。 十分钟充电量14%,机身不热。 实测电流电压数据鉴于时间原因,我们并没有做更长时间的电量监控,但已有数据基本和官方结论近似。 小米利用多层纳米晶体结构,外加多股绕线技术以及电荷泵两级降压来达到降低感应电流和稳定提升电压。 另外为保持长期电功率稳定,小米还给充电器增加了主动散热风扇,所以尺寸上新无线充厚一些。 充电十分钟以后,你贴近它30厘米左右,能听到轻微风扇声,但不足以影响日常体验。 关于另外一款高速无线车充,我们准备了另外一篇文章,可以点这跳转观看。 拍照:足以洗白品牌的优秀表现我还记得最初拿着小米MIX一代那种颜值逆天但拍照举步维艰的纠结感。 好在去年小米MIX 3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而这次评测以后,米9终于是可以给小米的拍照洗白了。 镜头素质绝对够硬小米9后置相机采用索尼4800万超广角微距AI三摄组合。 其中,主摄采用4800万索尼IMX586旗舰传感器,拥有1/2英寸大底,支持四合一1.6m大像素;副镜头则包括1200万长焦人像镜头,以及新增的1600万120度超广角镜头,可支持4厘米超近距离拍摄。 还有多年旗舰没再提的相位+激光混合对焦系统,除了对焦更快,夜间还肩负调整测光白平衡的作用。 具体到样张的部分,以iPhone XS为基准,选择室内弱光、高对比度、微距、夜景四组场景做比对。 左为iPhone XS拍摄 右为米9拍摄首先是室内弱光,两者在弱光除对线条的表现力以及明度噪点控制处于同一水准,在高光部分苹果炫光抑制略胜半分。 在高对比度样张中小米胜出较多,在暗光细节保留、高光色彩过渡、以及整体锐度上都有着直观优势。 不过这组对比样张看米9偏色略微明显。 上为iPhone XS拍摄 下为米9微距环节两家在算法的关注点不同,毕竟对于手机而言微距靠AI是种物理客观事实。 其中4厘米微距让小米构图的主体更突出,对焦内边缘的虚化更为准确。 而苹果在焦外虚化部分光斑明显更漂亮。 整体来讲iPhone XS的表现力略胜一筹。 上为米9拍摄 下为iPhone XS拍摄鉴于如今手机普遍都拥有手持夜景模式和普通模式,夜拍也是手机一贯难点,所以夜拍部分需要多费点篇幅。 首先是普通拍照模式,两者在噪点控制、测光与色温、整体曝光上表现了高度一致。 就算现在把两者混放,单纯从以上几个层面二者完全难以区分。 唯一的区分在于高光抑制情况(就是最亮的那盏灯会不会过曝)。 米9虽然整体曝光以及大部分霓虹灯亮度均和苹果保持相同,但画面最高亮的一两点,会有比较明显的炫光和过曝。 从左到右依次为米9开启手持夜景米9未开启手持夜景、iPhone XS拍摄到超级夜景状态下,米9的手持时间在两秒上下,冬天室外用不会觉得太为难双手。 对比iPhone XS无论高光细节还是暗部细节都有明显提升,这也是目前苹果在夜拍的短板。 另外米9手持夜拍同样会有算法的痕迹--画面轻微油画感,但对于高速物体移动的拖影处理不错,能比较好的削减人物残影。 手持状态下大楼边缘有轻微油画感 人物走动拖影不明显此外小米还准备了能兼顾周边背景的智能瘦身自拍;利用AI调整参数,用长焦镜头放大来达到与20倍变焦的拍月亮模式;以及跟随运动主体类似云台体验的视频跟拍等功能。 不过鉴于评测机固件更新问题,这些功能目前还未能体验到。 更多米9样张一览更多米9样张一览更多米9样张一览总之,如果想买一款拍照不错的旗舰机,小米从去年的MIX3开始就已经能跻身于你的购物清单;如今米9稳定提升,终于到了手机拍照的高手层面。 一些比较能打的小细节一、深色系统AMOLED由于自身发光特性在黑色下更省电,也因此深色系统在A屏普及以后注定会成为必备品,实测黑色不光是省电,在夜晚视觉效果会更舒服。 至于实际功耗会省多少,其实是个比较难掌控的问题,毕竟用户停留在应用里的时间会更长,这与单纯的系统配色关联不大。 二、全新音频系统米9由于采用SLS超线性单元扬声器以及高电压Smart PA功放,所以号称迄今为止外放效果最好的小米手机。 这一功能此前评测里面关注不多,但那天偶尔唤醒家里的小AI同学时,手机的音质和声音大小竟然没比mini音箱差多少,印象就很深刻了。 而在日常看电影和玩游戏中,这种优势也有体现,米9声音表现会更立体。 评测总结拍照、性能、充放电、游戏,从以上几个角度看,米9自然能当得能打这个称谓。 再算上更好的扬声器系统、目前最好的NFC读写卡扩展功能、MIUI的AI语音、双频GPS加成,米9,完全称得上是一款全面能打的旗舰手机。 官方宣称这款手机上包括了大小118项改进,为的也是把小米从原来的性价比旗舰,变成全能旗舰。 至于颜值这个开放性话题,这款手机足够有工艺上的诚意,但冠之以最好看的小米手机,我觉得下一代仍旧有不少发挥空间。
“新王”已就位,现代汽车未来怎么走?
从10天前郑义宣全面执掌现代汽车集团,到近日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去世,韩国最大的两个财阀成了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
豪门家族传承,向来充斥着腥风血雨。 无论是三星集团还是现代汽车集团,到了权力交接时,都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争权夺利的漩涡中。
相对而言,郑义宣的上位之路还算平坦。 10月中旬,郑义宣正式从其父郑梦九手中接棒,这也标志着现代汽车家族进入第三代继承人阶段。
零零柒车邦德了解到,出生于1970年的郑义宣,是郑梦九的独子,早年曾就读于韩国高丽大学和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 1999年,郑义宣加入现代汽车,先后在现代汽车、现代摩比斯、起亚汽车担任要职,并于2018年9月晋升为现代汽车首席副会长,协助郑梦九工作。
事实上,郑梦九近年来已经逐渐退出公众视野,而郑义宣开始频繁出席重要场合。 这也被外界解读为现代汽车在为权力过渡做准备。 而这场权力更迭的背后,郑义宣的一举一动也备受瞩目。
转型进行时
2001年,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去世后,这个昔日韩国最大财团上演了一场“分家戏码”,在韩国政府的压力和现代汽车掌门人郑梦九的策划下,现代汽车集团和现代重工业集团从现代集团分离,被称为“王子之乱”的内部争斗落下帷幕。
作为现代汽车黄金时代的缔造者,郑梦九在执掌公司的20多年时间里,对于产品质量始终有着一份执念,他从制度和意识上改变了现代汽车对于汽车质量的态度,也正因为如此,现代汽车摘掉了“廉价车”的帽子。 同时,凭借全球化战略和出色的营销策略,现代汽车一度跃升为全球第五大汽车制造商。
不同于郑梦九行事作风的偏于保守,郑义宣则是实实在在的改革派。 在就职演说中,郑义宣表示,现代汽车将以“customers(客户)”、“humanity(人类)”、“future(未来)”和“socialcontribution(社会贡献)”为重点方向,加速实现从汽车制造商向未来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型。
去年9月,现代汽车宣布与安波福成立自动驾驶合资公司,今年8月新公司定名“Motional”,计划在2022年提供自动驾驶出租车及车队运营服务。
今年年初的CES展期间,现代汽车与Uber联合发布了S-A1空中出租车,把业务版图从地面拓展到空中。
实际上,最近几年,在郑义宣的主导下,现代汽车一直在引入各个领域的合作伙伴,包括东南亚打车租车服务供应商Grab、英国电动车新势力Arrival以及美国电动车初创公司Canoo。
与此同时,郑义宣还特别重视设计业务,并从大众集团、宝马集团等公司挖了许多顶尖设计师,负责公司新车型的设计开发。 此外,高端品牌捷尼赛思(Genesis)的独立也是郑义宣一手促成的。
郑义宣以前瞻的眼光和卓越领导力把控主要业务,在业界获得广泛赞誉。 郑义宣的努力,也收到了不错的回报。 比如,在最重要的美国市场,现代汽车业绩表现抢眼,在2019年还实现了7年来首次净利润增长。
可以发现,郑义宣的经营思路中,并未刻意强调对销量规模和市场份额的追求,而是注重在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强调创新性。
比如,现代汽车在电气化上选择了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是紧盯HEV、EV、PHEV等新能源市场,另一方面是坚定执行FCEV路线。 根据现代汽车披露的计划,在2025年之前将推出44款电气化车型。
按照郑义宣提出的“2025年战略”目标,到2025年,现代汽车将成为世界前三的电动车制造企业。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现代汽车计划在2025年前投资100万亿韩元,并争取在汽车领域实现8%的营业利润率。
在中国市场能走多远?
当然,在致力于带领现代汽车顺利转型的同时,如何提振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的表现,以及妥善处理集团内部人事调整事宜,也是郑义宣所面对的重要课题。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现代汽车也遭遇到巨大挑战。 7月份公布的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现代汽车营收和净利润都出现下滑,预计要到2023年才能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好在,现代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布局正在不断提速,按照郑义宣的设想,其希望让中国消费者“重新认识现代汽车”。 因此,在产品方面,现代汽车发布的第十代索纳塔,被誉为现代汽车读懂中国市场的最新力作,凭借过硬的综合实力,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起亚汽车推出的全新一代K5凯酷,也进行了由内而外的革新,同样获得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10月25日,北京现代第七代伊兰特上市,新车共推出6款车型,官方指导价区间为9.98万元-14.18万元。 目前消费者购车还可享“锋芒立享计划”,包含终身免费保养等多项附加优惠。
可以说,此次焕新而来的第七代伊兰特被北京现代给予了厚望,它在先进的造车平台和智慧的内核的加持下,竞争力全面提升,并有望重新改写A级轿车市场格局。
作为现代汽车最成功的全球战略车型之一,伊兰特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内的累计销量已达到了1400万辆。 在中国,自2003年登陆国内市场以来,伊兰特车系累计销量近470万辆,在北京现代整体销量中的占比达到40%以上。
今年,现代汽车宣布重启在中国市场的进口车业务,首款以全进口身份登陆国内市场的车型为现代汽车全球旗舰SUV帕里斯帝(PALISADE)。 这款新车已在北京车展期间完成亮相,当时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围观。 凭借3.5升V6自然吸气发动机+8AT变速箱的动力组合、29.88万元的起步价以及全新的线上销售模式等优势,帕里斯帝也将引领中大型SUV出行新体验。 帕里斯帝的入市,进一步丰富了现代汽车的产品序列,同时也有助于北京现代品牌形象的提升。
据零零柒车邦德了解,在北京车展上登台亮相的第五代途胜L,预计会在明年4月上市。 这款新车上市之后,也有望成为北京现代SUV家族的实力担当。
在技术层面,现代汽车也在加强技术研发,逐步推进各项新技术的落地。 2019年,现代汽车对外宣布完成i-GMP第三代技术平台的研发。 这一平台融合了现代汽车最新的模块化技术,能兼顾多种车型的开发,在设计、安全性、舒适性和驾驶性能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创新性的改变。 随着第十代索纳塔和第七代伊兰特先后在国内上市,现代汽车第三代i-GMP平台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未来这一平台也将在现代汽车产品序列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于全球首创的CVVD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现代汽车早在2017年就已经向外界公开,最终在2019年正式发布,率先应用这一技术的产品是第十代索纳塔。 现代方面表示,CVVD相较于现行的DVVT更为先进,主要效益在于能够兼顾发动机动力性能和节油效果。 以第十代索纳塔为例,在CVVD技术的帮助下,可以根据实际驾驶工况来调整气门开启和关闭的持续时间,进而实现发动机性能提升4%、燃油经济性提升5%、尾气排放量减少12%。
对于北京现代而言,除了引入现代汽车第三代i-GMP平台和CVVD技术以外,其还在积极部署智+战略“HSMART+”,它包含智+环保(HSMART+Clean)、智+互联(HSMART+Connected)、智+自由(HSMART+Freedom)三大板块,通过在新能源、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方向的积极努力,让中国用户能更快体验到个性化、便利化、先进化的用车生活。 HSMART+战略彰显着北京现代在新四化趋势之下,向“智能移动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的决心。
2020年是北京现代HSMART+战略的激活年,已经上市的第十代索纳塔和第七代伊兰特都搭载了北京现代目前最先进的第三代智能网联平台。 它提供高度便捷的智能语音识别、车家互控、BLE蓝牙钥匙、BlueLink、位置共享等便捷功能。
当然,北京现代并不满足于现有的产品和技术。 在未来出行方面,北京现代也计划围绕智能穿戴设备、5G技术、智能通讯等领域进行突破,希望借助此举不断提升品牌科技实力形象,以及强化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此外,现代汽车在中国市场也开始重视本土化人才使用。 目前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和现代汽车(中国)已经形成了“李峰+向东平+李宏鹏”的组合,凭借三位高管的本土化经营策略及丰富的销售经验,现代汽车希望在中国打一场翻身仗。
当然,子承父业的郑义宣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但在行业大变革的今天,留给他的机遇同样不少。 正如郑义宣所言,“新的征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阻碍。 但凭借着乐观精神和团结合作,现代汽车必定会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